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的观后感作文

导读: 中国女排夺冠的观后感作文一 中国女排夺冠的观后感作文二 中国女排夺冠的观后感作文三

看完里约奥运会后有没有对中国女排夺冠的奥运精神感到震撼,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里约奥运中国女排夺冠的观后感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女排夺冠的观后感作文一

中国女排16日晚艰苦啃下巴西女排的这场硬仗看得令人激动万分,荡气回肠。没有激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念,根本不可能翻越两届奥运冠军这座“大山”!

这场胜利是女排姑娘们一分一分咬下来的,是坚忍顽强一局一局拼下来的,是不屈不挠在逆境中赢下来的!这才是奥运战场上的主旋律;这才是中国奥运健儿应展现的风采;这才是振奋精神的满满正能量!

看奥运最想看什么?就想看这个!看这种能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硬仗!

中国女排在这场比赛中再一次证明:在奥运赛场上,拼搏精神永远不过时,拼搏精神永远都是中国竞技体育之魂。不论是谁,奥运赛场上只要丢掉了拼搏精神,为国争光的信念,斗志就会涣散,精神就会萎顿,潜力就无从激发。

激励过中国体育几代人的“人生能有几回搏”!“祖国在我心中”等豪言壮语也没有过时。人活着,凭的就是一口气,有信念,才会有斗志,才会泰山崩于前色不变,才会化腐朽为神奇,创造赛场奇迹。

和中国女排相比,有些中国奥运选手在这届奥运赛场上,精神不振,斗志欠缺。

奥运赛场对运动员而言就是战场。是战士,就不能没有昂扬斗志,不拼怎么能赢?

希望中国女排继续发扬拼搏精神,更上一层楼,也希望其他中国奥运选手,学习女排姑娘,焕发斗志,激扬精神,在里约赛场敢打敢拼,创造佳绩!

中国女排夺冠的观后感作文二

经常有年轻人主动对我说:“我爸妈特喜欢您。”在这些青年人心目中,老的中国女排更像一个传奇,毕竟他们没有亲眼见过我们打球,更没有经历过上个世纪80年代。他们只是从长辈们的口中听说了老女排的故事,可能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我们打球的那个时候,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很多事情要从头开始,人们心底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当时,在世界的舞台上说起中国,让咱们老百姓感觉提气、让别人印象深刻的事不多。所以,当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全国一片沸腾,老百姓激动万分。而中国女排连续五次夺得世界冠军,让各行各业的人们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同时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人民喜爱女排,为女排骄傲!每每想起当年的场景,我总是既自豪又感动。甚至现在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听到粉丝们对当年五连冠的追忆。

那时是中国体育敞开大门,经济走向世界的时期,需要我们展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而女排五次获得世界冠军,让老百姓最直观地感受到我们中国人行!完全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从这一点说,女排当年的“五连冠”,对人民精神层面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排球运动本身。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下,老女排通过自身努力攀上世界高峰,那种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带给老百姓的特殊情感力量,激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共鸣。这正是女排精神生根开花的沃土。

在我的字典里,“女排精神”包含着很多层意思。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精神。女排当年是从低谷处向上攀登,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在困难的时候,大家总能够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由于平时刻苦训练,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比赛中战胜困难,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也正是在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持下,我们即使暂时大比分落后也绝不放弃,直至反败为胜。

女排夺冠之后,很多单位在工作中掀起了学习“中国女排精神”的热潮,经济建设日新月异。这可能就是“女排精神”的社会价值和时代特征,也是鼓舞整个国家奋起直追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年,中国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在很多领域实现了突破,为实现心中的理想奋勇拼搏,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时代的变化,年轻人的想法也更加多元。谈论“精神”似乎在说大道理,但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还是要有点职业精神。我在美国队执教期间,常跟队员们讲,“每个球员出场比赛都是代表美国,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她们非常认同。任何一个运动员,走上赛场为国争光,都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人要有追求和梦想,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正能量”。

年轻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实现自己梦想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应发扬永不放弃的精神去战胜它。只有具备这种为梦想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才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成就。当年,中国女排就是用这种精神,托举起世界冠军的梦想;今天,无数的个人、集体,乃至国家民族的梦想汇聚成了“中国梦”,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奋斗精神永不过时,她是到达梦想彼岸的诺亚方舟。

中国女排夺冠的观后感作文三

8月21日上午,我们都守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国女排的决赛。一次次为女排精彩得分而欢呼,一次次为比分起伏而紧握双手,一次次为郎平的战术而叫绝……终于,中国女排3-1逆转塞尔维亚女排,强势夺冠,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摘得奥运会金牌。

那一刻不仅是女排队员们热泪盈眶,电视机前的我们也激动得流泪。我们必须为女排点赞,为女排的拼搏精神点赞。

中国女排精神是脚踏实地的精神。没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关键时刻是不可能“精神”得起来的。你知道吗?一日三餐,中国女排很少能碰到其他运动队,因为早上她们坐的是最早一趟班车,那个时候不少队伍还没起床;一般中午要练到1点多,等去吃饭时人家已睡午觉了;下午要7点多才能结束训练,回到餐厅依然是最后一拨。一周七天,只有周日休息。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付出,才换回了奥运赛场上那一刻的闪亮。

中国女排精神也是永不止步,勇于拼搏的精神。郎平作为中国女排队员时,就已经非常优秀,与美国名将海曼、古巴名将路易斯并称为上世纪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但她不满足,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英语,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学习现代体育管理。她不是低水平重复,而是持续提升自己对战术的认识、对竞技体育的认识、对运动员的认识、对团队管理的认识,甚至可以说,对自己的认识。郎平把自己的个人愿景,自己的创造力、情感、承诺与团队的共同愿景、使命、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激发每个女排队员的创造力、荣誉感,潜在的力量。正因为有这种勇于拼搏的精神,中国女排才能再一次登上奥运金牌的领奖台。

每一滴汗水凝结勋章,每一滴泪水幻化翅膀。人生需要砥砺与蜕变,方能实现提升与飞跃。女排的胜利,来之不易,“女排精神”,感召国人。无论是体育竞技还是国际竞争,无论是个人奋斗还是民族崛起,我们不能丢失一种精神,我们需要传承一种精神:脚踏实地,勇与拼搏的“女排精神”。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精神作文素材

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在马拉卡纳体育馆展开,中国女排3-1逆转塞尔维亚夺冠,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精神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精神作文素材篇一

里约奥运会进行了女排决赛,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金牌,塞尔维亚队夺得银牌。这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三次夺得奥运金牌。

当最后时刻替补上场委以重任的张常宁,成功的发球过网后急坠破坏了对手的一传,惠若琪的探头给塞尔维亚人致命一击之时,如你,如我,如电视机前13亿中国人,都会发出歇斯底里的咆哮,人说看中国女排需要一颗大心脏,坚持着看完里约奥运决赛,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紧张,更多的是热泪盈眶!

终于明白父辈所一直提的“女排精神”,翻开这些年女排的历史,1984年在洛杉矶,女排小组赛输给了美国——但在决赛中竟然没给东道主任何机会,3-0拿下;2004年在雅典,陈忠和的那支黄金一代在爱琴海彼岸成成就了“大写”的女排精神,从半决赛0-2落后古巴的绝地反击,到决赛0-2落后俄罗斯的登临绝顶,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张越红重锤落地之后流下的激动的泪……

当伦敦奥运中国女排2-3被日本挡在四强之外时,那时的女排跌入谷底,我们以为还要等待下一个20年。

幸好,我们有郎平,这个30年中国人永远兴奋的女排图腾!她上任后,给中国女排带来了全新一代的“朱袁张”组合,你能想象一支在伦敦仅仅进入八强的球队,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站上世界之巅吗?2015年世界杯夺冠——这竟然和郎平此前给出的时间表完全重合,在她连续发掘了朱婷、袁心玥和张常宁、龚翔宇之后,给出了这支女排出成绩的时间表就是2015年!

真的,除了这个团队,没有别的任何一支球队能够配得上“精神”二字——请记住,她们的名字叫中国女排,她们30多年来激励国人的叫“女排精神”。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在这个网络化、娱乐化充斥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女排精神的归来。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是目标太难,而是你还不够努力!加油,每一天!

女排精神常在,共筑泰山不屈斗志!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精神作文素材篇二

2016年8月21日,相信亿万中国人都会在电视机旁为中国女排加油、喝彩;相信得知了女排夺金的中国人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欣赏着那激动人心的激战时刻。人们兴高采烈地评论着、分析着,不约而同地赞美女排精神又回来了!作为一名老青年志愿者,我再一次从女排夺金中获得了启示,再一次从女排精神中汲取了力量。

女排精神是什么?有很多。它是一种宝贵的体育精神,顽强拼搏,科学训练,在竞技比赛中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女排精神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随着中国女排重登世界之峰,相信女排精神也一定会给处于不同社会位置之中的中国人带来更多的启示与触动。那么,女排精神会给我们这些志愿者带来什么呢?从中国女排逆转巴西队、荷兰队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特别是今天中午庆祝女排夺金、下午志愿实践之后,我决定开始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把它概括为学会经受三个考验:

首先是要学会经受时间的考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种考验更为长久,更为公正。本次中国女排夺金的灵魂人物就是主教练郎平。32年前郎平作为中国女排队员赢得奥运冠军;32年后,作为主教练再一次率队夺冠。三十二年!她用人生长度的三分之一来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因为她看准了,因此无论顺逆,她都义无反顾。其实,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时间是最公正的试金石,大浪淘沙见真金。23年前,中国青年志愿者高举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旗帜,今天我们传承着光荣的志愿精神。在困境中,让我们坚持、再坚持一下;在胜利前,让我们前进、再前进一步。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美好社会也一定会在时光大道上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其次是要学会经受信心的考验。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这种考验更为严峻,更为现实。这次中国女排奥运会夺金是在时隔12年(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这期间中国女排经历了什么?有成绩进步的喜悦,也有坠入低谷的苦恼,但中国女排始终没有失去宝贵的信心,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女排优秀队员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当代中国的志愿者生逢其时,党政重视,社会支持,志愿服务前途光明,这种态势成为广大志愿者信心满怀的强大后盾。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志愿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志愿路上仍然有坎坷、有荆棘,仍然需要时时与信心相伴。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行善立德,志存高远;对他人有信心,相信人心向善,以心换心;对社会有信心,相信人间正道,中华梦圆。

最后是要学会经受身体的考验。身体是事业的根基,这种考验更为直接,更为重要。56岁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带领队员重夺奥运金牌,给国人带来了更多的鼓舞,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期待。国内很多媒体赛后都期望郎平能够带队参加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在东京实现中国女排辉煌的圆满轮回。我们都祝愿郎导能够精力充沛地为中国女排再次圆梦,同时也知道下一次她所经受的考验会更多,最为直接的就是身体的考验。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家还记得我们青年志愿者与共和国的伟大约会吗?等到2049共和国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这些当代的青年志愿们将在志愿服务中再次相聚,共同来见证伟大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共同见证中国梦梦想成真的伟大时刻。因此,为了我们所忠爱的志愿服务事业,为了我们的亲人,为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衷心祝福大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衷心希望我们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精神作文素材篇三

五星红旗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又一次响起来了,我那颗激动心也跟着飞扬起来了。

看着12个美女,她们身着中国红的运动服,胸前挂着金光闪闪的金牌,手里拿着奥运会的标志物,那神采飞扬的情态简直让我羡慕,让我鼓掌,让我的心儿飞翔。

回顾这些年来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多此激励我走过坎坷,走过泥泞,走过风雪。

今年的暑假我跟随着女排的身影,和他们一起决战了小组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今天的决赛。女排的精神依然在姑娘们身上闪烁:责任降临用肩扛起,对手凶猛智勇还击,打倒了再爬起来迎战,抓住机会猛了反击,一轮轮的对战,一场场的较量,一次次的置换,一天天的煎熬,他们在场上的姿态是昂扬的,信心十足的,让国人看这就心安。

那个郎指导,手握圆珠笔一点点的圈画勾勒,她是在在针对球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她站起来了,她的右手中指向了左手掌心,她申请了暂停,她把刚才自己观察到的球情和队员进行了现场指导,就是这一指导往往场上就出现了转机,队员们由衷的佩服,分数显示出她的判断力,当发现个别球的意外情况时,她会声嘶力竭的呐喊,知道她的队员听见了她的声音,你看,她又拿起水瓶喝水了,那是在湿润那嘶哑的喉咙。

联系她知道的三界奥运会,取得的成绩时三连冠,有人称她是郎帝导了。

是呀,三连冠,这在奥运会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更何况她是领着一个12人的队伍。

中国女排的三连冠,这个成绩的取得传承了华夏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关键时候压不弯,踩不扁,挤不碎,打不垮,顶得住,抗的起。

中国女排我向你致敬!

关于奥运女排夺冠感想的作文

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有人说,女排精神又回来了,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奥运女排夺冠感想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奥运女排夺冠感想的作文一

很多年后,中国更强大了,中国人依然会想起2016年8月21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中国女排里约之行,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片,逆袭命运,咬牙死磕,绝地反击,最终迎来气壮山河的胜利!

这是里约奥运会中国人最关注的一场比赛。一位“80后”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她带着6岁的女儿在客厅里看完了这场直播,“奏国歌时,我把女儿拽着站起来,一起跟着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就是集体记忆、共同情结。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的伟大胜利,又在中国年青一代中延续和强化了对这支队伍和“女排精神”的认知和情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向世界缓缓打开。那是一个中华民族争取“球籍”的年代,百废待兴,而又迷茫困惑,中国人需要精神偶像。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带来了一场关键胜利。1981年年底,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7战7胜,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那时在中国,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决赛那天,人们黑压压一片守在电视机前、广播前,收看收听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获胜。举国沸腾。天安门广场上,人们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在今天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谈理想为荣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国人争先恐后用勤奋与智慧改变祖国面貌的年代,而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佳绩,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诚如当时《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所言:“她们的胜利捷报,也使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人民得到极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己,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向她们学习吗?中国女排在体育战线上为国争光,我们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多作贡献吗?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5千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万亿元。各个领域,中国都迎来了收获时刻。中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心态,越来越理性。毕竟,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已不仅仅是体育了。但是,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对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比赛,为何仍然让中国人揪心关注、热泪盈眶?

这又是一场关键时刻的关键胜利,远远超出了一块金牌的含义。中国人从这场比赛中,看到了理想的复苏,看到了奋斗的价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天,中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前面路上充满激流险滩,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许多人像中国女排在里约那样“一分一分咬牙顶”,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缩,还有人堕落……在今天,时代和人民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如果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没有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谈不上实现伟大的梦想。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女排在里约的坚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梦想实现的路径吗?中国人用“女排精神”去坚持去努力,像中国女排那样专注、团结、拼搏,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基于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现状,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梦想总是美丽的、动人的,是激励人前行的不竭动力,但追梦之路,并不平坦,有不少的艰难与险阻,有不少的挑战与考验。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奥运女排夺冠感想的作文二

当朱婷最后一个重扣打手出界,中国女排奇迹般地战胜了对手,东道主、卫冕冠军、第一夺冠热门巴西女排,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重新唤醒了国人的热血和情感。刹那间,女排精神再次横扫各大媒体,成为了今日体坛的头版头条。但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

当中国女篮荣光不再,中国女足深陷困境,中国男排未能称霸亚洲,中国男篮和男足成为无法言说的悲哀,在三大球项目里,所有的希望都面临着崩溃。也许我们在国乒中自我满足,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然是黯淡无光的弱者,至少在体育上是这样的。可是今天,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时奋力搏杀,赢下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胜利,让多少人湿了眼眶!在世界认可的三大球项目上,中国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

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但我们很难再去为一直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顽强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本文Hash:c88de8f5a57354d00148b82526898d35744c2652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