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邱钟惠简介 邱钟惠职业生涯 邱钟惠人物生平
邱钟惠,乒乓球运动员,中国获得世界女子乒乓球比赛冠军的第一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乒乓球冠军邱钟惠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邱钟惠简介
1961年获得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团体赛、女子双打第二名 ,成为中国获得世界女子乒乓球比赛冠军的第一人(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曾五次获全国乒乓球比赛单打冠军。是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第三名和第二十六届女子团体亚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并获第二十五届单打、女子双打(与孙梅英合作)第三名和第二十六届单打冠军、女子双打(与孙梅英合作)亚军。
1964年退役后,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教练。同年与人艺演员张瞳结婚,三年后离异,期间二人曾有一子。
1970年,邱钟惠与韩模宁结婚。
1973年-1996年,在中国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从事乒乓球运动研究,其间担任副研究员及科研副所长。同时担任中国乒协副主席、乒协科研委员会主任。任中国乒协副主席历时20余载。
1992年7月4日创办北京邱钟惠体育用品公司,历经数年不懈努力,公司目前在国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后于2002年5月21日,成立北京邱钟惠科贸有限公司。
与韩模宁等合作,研制成功供训练用的B--82型乒乓球发射机。曾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合著有《乒乓球的打法与技术》、《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出版了她的自传体著作《笑对人生》,书中生动翔实地记录了她为祖国的荣誉、为乒乓球运动奋发拼搏的一生。
邱钟惠职业生涯
“小乒乓”选进国家队
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乒乓球赛(当时名称是“冠军赛”),就在这次全国比赛上,邱钟惠与当时的超级球星孙梅英同在一组,虽然她输得很惨,两局合起来还不过20分,但小邱并不胆怯,一样瞪着眼睛来拼。到了争夺前八名的时候,对手是一位曾经胜过孙梅英的东北好手邱宝云。邱宝云已经年近四十,是大学教师,球龄比邱钟惠的年龄还大,经验十分丰富,其反手推挡固若金汤。可是小邱对老邱毫不畏惧,一上来便展开猛攻,并不时偷袭对方的正手弱点,令老邱反而紧张起来。由于两人打得十分精彩,往往一分球打上十几个来回,引起全场观众的注意。当双方各胜两局之后,人们看得更兴奋了,连当裁判员的国家足球、篮球集训队员也在一旁呐喊助威,不知谁先喊出一句:“小乒乓加油!”大家也都不约而同地高呼:“小乒乓加油!”小邱在他们嘴里竟成了“小乒乓”了。第五局最后打成24:25时,人们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只见小邱连攻六板都被老邱挡了回来,终于以26:24结束了这场惊险的比赛。小邱没进八强,但是她年纪小、风格好、拼劲足、敢进攻、不畏强手,因此被大会评为“候补国手”,并参加了赛后的集训。
由于新加坡不发入境签证,中国队无法参加亚洲锦标赛,小邱也就回到昆明一中。正当邱钟惠专心致志地读书的时候,却突然被抽调到云南省女子排球队,担任重要位置的“二传手”。也许是“命运里早安排,半点不由人”,才过了几个月,也就是1953年的初夏时分,邱钟惠又意外地接到西南行政体委的通知,要她跟随刚从20届世乒赛归来的国家队到四川省做巡回表演。接着,被正式调到北京,参加国家队的训练。
打开女子世界冠军之门
1961年4月14日晚,位于北京东郊新建的工人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比赛大厅灯火通明。这里正进行着第26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决赛。
对阵双方是中国的邱钟惠和匈牙利的高基安。前者是曾经参加过三届世乒赛的中国队主力队员,两年前已攀升到世界女子单打第三名,而且在这次决赛之前以3:1淘汰了罗马尼亚名将亚历山德鲁,手风正顺,战意更盛;而后者则是多届欧洲冠军,以近台逼削驰名于世,刚在上午打败了上届冠军松崎君代,信心倍增,士气如虹。过去几年,邱钟惠与高基安曾经四度交锋,互有胜负。因此人们估计这场比赛必是势均力敌,精彩纷呈。
现在,场上的比赛已打完了三局,高基安以2:1领先。
第四局一开始,高基安6:3占先,邱钟惠不甘示弱,紧追上前,两人从11平缠至15平后,邱钟惠越打越顺,以20:18超前。这时,她拉了一板右角,高基安削球擦网而过,邱扑前救出高球,高基安立即大板杀向中路,好一个邱钟惠,竟能飞步顶回,高基安还原不及,再攻出界,21:18,双方各得两局。
决胜局打响了,0:4落后的邱钟惠毫不气馁,沉着地运用长攻短吊、声东击西的战术,将比分追成9:9。高基安在奔跑中救起一个险球,竟中台角擦边,10:9。换边再战,赛况已成白热化,每一分球都起码十个八个来回。邱钟惠从一路落后追至17平,这时的高基安显得有点急躁,一个发球抢攻打出了界。18:17,邱反超前,形势顿时逆转。邱钟惠反手发出直线的侧上旋球,然后猛攻右角,被高削回,邱放短球,高跨前搓接,邱趁势侧身冲一个斜线,高仓忙中削出半高球,邱立即抓住时机空袭中路,可是却被高救起,甚至还施以反攻,邱亦防住……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再战了几个回合,邱突然失误,打成18:18。这时,许多观众已经激动得坐不住了,全场气氛一片沸腾。邱钟惠突然发出一个大角急球,再闪电似地侧身扣杀直线得手。19:18。攻五板,再一记打回头,20:18。此后,各得一球,邱钟惠终于以21:19结束了这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斗!吉·盖斯特杯上第一次刻上了中国姑娘的名字,而邱钟惠,也就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
是她,披荆斩棘,冲破了重重障碍,亲手打开了通向女子单打世界冠军之门。从此,林慧卿、胡玉兰、葛新爱、童玲、曹燕华、何智丽、乔红、邓亚萍、王楠……一个接一个、一次又一次地捧起了这个银光闪闪的奖杯。
活泼好动的“白妹妹”
邱钟惠出于官宦之家,父亲邱天培曾是腾冲县的县太爷。他负责督建凌驾于滔滔怒江上的惠通桥,1935年12月22日,桥梁竣工之时,正好是女儿出生之日。双喜临门,帮替女儿取名钟惠,以作纪念。
小钟惠虽然比较瘦小,但皮肤白皙,惹人喜爱,人们都习惯地喊她“白妹妹”。有谁料到,这位“白妹妹”在26年之后竟会成了国际乒坛的一代天娇,名震天下。
邱钟惠从小便活泼好动,顽强勇敢,整天价地爱跑爱跳,捉迷藏,打野仗,一点不像个女孩子。她在学校里更是运动场上的活跃分子,除了打乒乓球,还爱上排球、篮球、田径和体操。初到昆明女一中,便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市中学生运动会,竟获得了女子组一百米短跑亚军和跳远第三,而且她担任主力的排球队还夺得了金牌。从这些成绩来看,她完全具备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潜质。
在中学时代,她十分热衷于看小说,往往为此废寝忘食。由于她看书不择光线,吃饭看,走路也看,尤其是躺在床上隔着蚊帐看,结果弄成了近视眼,戴上了眼镜。以前我们都喜欢叫她“孖圈”(两个眼镜圈)。屈指一数,乒坛史上,戴眼镜的女子世界冠军恐怕就只有邱钟惠和葛新爱两人(男子也只有日本的伊藤繁雄和河野满)。
搞科研“如鱼得水”
1963年27届世乒赛后不久,28岁的邱钟惠结束了整整10年的运动员生活,先后担任了北京队和国家队的教练工作,匆匆地又度过了十几个寒暑。
1973年,她决定转搞体育科研工作,调到国家体委科研所,协助早已梁焯辉老教练专门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乒乓球运动的学问。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乒乓球运动员,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从事研究工作就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在她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在梁教练和吴焕群等人的帮助下,邱钟惠的乒乓球研究逐渐有所成就:先后与老运动员及科研同事写出了《乒乓球的打法与技术》、《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和《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等巨著,从科学理论和技术、心理、生理等各个层面对乒乓球运动做出了比较精辟和细致的论述,深受中国以及国际乒乓球界人士的欢迎。
由于这些成就,邱钟惠获得了全国科学大学“重要成果奖”和“中国科技图书二等奖”。
邱钟惠人物生平
苦学英语
最令人佩服的是邱钟惠刻苦自学英语。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要阅读国外的有关论著和资讯;作为一位体育界名人,也要经常与各国人士交际沟通。这都要求邱钟惠学习和掌握国际社会最为通用的英语。于是,她下决心临老学英语。
1977年,她开始攻读英语,每天收听许国璋教授广播,看电视台播放的《跟我学》。这样学了整整七年,英语水平已大有提高,但是她感到自己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于是又在1984年申请进入由国家体委委托第一外语学院举办的“脱产英语进修班”。那时,邱钟惠已经是49岁的“老邱”了。
她每天清晨五点半便离家挤公共汽车上学校,下午三点再挤车回家。一坐下来便赶快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晚上又通过电视听和讲英语,直至深夜。
后来,她的学习精神感动了校方,让她住进了校内进修教师的宿舍,房间上下四个铺位,年已半百的“老邱”就是这样爬上爬下地(她睡的是上铺),读了一年才算学业结束。
1989年,作为中国乒乓球界的科研代表,邱钟惠出席了国际乒联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有10个国家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的“第一届世界乒乓球科学代表大会”,用英语做了题为《在乒乓球技术、战术中正确运用心理、生理学理论和方法》的论文报告,这个报告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各国代表纷纷向邱钟惠索取论文和有关资料。第二天进早餐时,邱钟惠遇上时任国际乒联主席的荻村先生,荻村大赞邱钟惠的英语讲得很好。当他得悉邱的英语主要是靠自学的时候,惊讶不已。
下海营商
1985年底,邱钟惠的丈夫韩模宁被中国政府派往莫斯科担任驻苏联大使馆的科技参赞,邱钟惠也就夫唱妇随地当了参赞夫人。在几年的外交生涯里,除了日常必要的应酬之外,邱钟惠便主动地组织使馆人员打乒乓球,把康乐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大使也借重她的才能,委托她担任使馆的文体主任和俱乐部主任。
为了支援科研所的经费和继续支持乒乓球运动,退休之后的邱钟惠决心下海经商,虽然岁月不饶人,年近花甲、满身伤痛,但是热爱生活的她,仍然勇敢地迎接人生又一次新的挑战。
1994年3月8日,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邱钟惠体育用品公司”在北京体育馆路正式开张,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业务蒸蒸日上。她这个总经理一当就是十个年头了。去年10月15日,国营的“邱钟惠体育用品公司”成功地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新公司“邱钟惠科贸有限公司”举行了开业典礼,在一片祝贺声中,邱钟惠出任了新公司的董事长,为她的灿烂人生再添上一笔异彩。
中国乒乓球奥运冠军介绍
自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至今,中国有哪些运动员站在了世界最高赛事的领奖台上?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国乒乓球奥运冠军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乒乓球奥运冠军介绍
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
陈龙灿与韦晴光:男子乒乓双打。
陈 静:女子乒乓单打。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
邓亚萍:乒乓球女单。
邓亚萍和乔红:乒乓球女双。
王涛和吕林:乒乓球男双。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刘国梁:男子单打
孔令辉/刘国梁:男子双打
邓亚萍:女子单打
邓亚萍/乔 红:女子双打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
孔令辉:男子单打
王励勤/阎 森:男子双打
王 楠:女子单打
王 楠/李 菊:女子双打
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
王 楠/ 张怡宁:女子双打
马 琳/ 陈玘:男子双打
张怡宁 乒乓球:女单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
中国乒乓球男队(马琳、王皓、王励勤):男子团体
中国乒乓球女队(王楠、张怡宁、郭跃):女子团体
马琳:男子单打
张怡宁:女子单打
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
中国乒乓球男队(张继科、王皓、马龙):男子团体
中国乒乓球女队(李晓霞、丁宁、郭跃):女子团体
张继科:男子单打
李晓霞:女子单打
中国乒乓球队的介绍
中国乒乓球队成立于1952年,经历了由弱到强、持久昌盛的发展历程。中国乒乓球队包括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和中国男子乒乓球队,是中国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屡次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被体育迷们习惯地称为梦之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男女子世界冠军皆出自乒乓球队(容国团于第25届世乒赛夺得的男单冠军,邱钟惠于第26届世乒赛夺得的女单冠军)。继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包揽男单、女单、男团、女团四枚金牌之后,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男单、女单、男团、女团四枚金牌。2016年8月,中国乒乓球队获得里约奥运会男单、女单、男团冠军。
中国乒乓球队包括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和中国男子乒乓球队,是中国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屡次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被体育迷们习惯地称为梦之队。
2013年2月26日,中国乒乓球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一届教练组成员。
总教练:刘国梁
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兼)
教练员:吴敬平,秦志戬,肖战,马俊峰。
女队主教练:孔令辉
教练员:李隼,任国强,乔晓卫,陈彬,刘志强。
现役运动员
女:李晓霞、丁宁、刘诗雯、武杨、陈梦、朱雨玲、胡丽梅等
男:许昕、郝帅、王皓、马龙、张继科、樊振东等
中国乒乓球冠军容国团介绍
容国团,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为中国夺得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乒乓球冠军容国团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容国团简介
容国团(1937—1968),男子乒乓球运动员。1937年8月10日生于香港工人家庭,籍贯中山县南屏镇人(今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为中国夺得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从小喜爱乒乓球运动。1957年2月,他参加香港埠际乒乓球赛,一举获得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和男子单打三项冠军。4月,日本队参加第二十三届世乒赛后到香港访问,容国团击败了刚获男单冠军的荻村伊智朗。11月,从香港返回大陆,进入广州体育学院学习。
1959年,第二十五届世乒赛在联邦德国的多特蒙德举行,容国团夺得男单冠军,为中国夺得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回国后,毛主席、周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乒乓球代表团成员。周更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视为1959年两件大喜事,将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乒乓球热迅速在全国兴起。第二十六届世乒赛1961年在北京举行,容国团参加的中国队以5∶3击败日本队,首获男团世界冠军。1964年后担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带队获得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
容国团为中国乒乓球称雄世界做出杰出贡献。其格言“人生能有几次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成为中国广大体育健儿的座右铭 。““””中,容国团蒙受不白之冤,受到迫害。1968年6月20日,他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1978年的6月23日,国家体委召开落实干部政策大会,为容国团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举行追悼会及骨灰安放仪式,把容国团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容国团人物经历
初生牛犊将世界冠军拉下了马
容国团,祖籍珠海市南屏镇,1937年8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一个贫苦的海员家庭。父亲容勉之15岁就当童工,后来到了一家轮船公司当海员,曾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这位香港爱国同胞总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和团结的民族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因而给自己的独生子取名“国团”。1941年冬,日寇侵占了香港,容勉之一家回到家乡广东中山南屏镇。1943年秋,容国团进入南屏甄贤学校读书。小国团天资聪颖,学习用功,成绩出众。7岁那年,他被小小的白色赛璐珞球(一种空心玩具球)迷住,于是与乒乓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他个子瘦小,比乒乓球桌高不了多少,但打起球来却有一股灵气,进步神速,很快便成了全校的“乒乓小球王”。1945年抗战胜利后,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回香港当海员,容国团于1948年2月转入香港慈幼学校读书。不过,由于家境窘迫,容国团只能中途辍学。
15岁那年,他成了香港东区一家渔行的童工。年幼力单,容国团每天起早摸黑在一片泥污腥臭中拣鱼运虾。但他没被穷困的生活埋没,因为父亲是香港工人进步组织工联会属下的海员工会会员,他得到了去工联会俱乐部康乐馆练球的机会。正是那段时间,容国团球艺得到飞快提高———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练球和钻研技术上,天资聪颖和平日的刻苦,让他很快成为了香港顶尖水平的球员。1957年2月,香港举行全港乒乓球锦标赛,容国团代表工联会参加了这次比赛,并与伙伴一起一举夺得男子团体和单打、双打3项冠军,从此名声大振。1957年4月下旬,日本乒乓球队访问香港,容国团像一头初生牛犊,与世界冠军狄村对阵,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他以21∶19、21∶13连胜两局,在一片惊叹声中,竟将世界冠军拉下马。容国团打败了狄村,消息一夜间传遍了香江,妇孺皆知,他成为了新闻人物。
背着简单行装,回到祖国怀抱
在刚成名的那段时间里,容国团不止一次在心中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你该为谁打球?生性耿直的容国团,与香港乒总会的矛盾由来已久。1954年初春,香港一年一度的乒乓球埠标赛开战。17岁的容国团代表年轻的“公民队”参赛。赛前,他被乒总会邀到了一个茶楼谈话,要他打假球,以促成南华队蝉联冠军,并允诺送一笔钱作为补偿,被他当即拒绝。1956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乒总会在容国团的名字上做手脚,使他失去参赛机会,这更坚定了他离开香港的决心。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曾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受父亲的影响,容国团一直对祖国内地心怀向往。1956年底,容国团向广东省体委递交了一封申请书,请求报效祖国。一系列的波折后,容国团接到广州体育学院的入学通知。1957年11月1日,容国团背着简单的行装,在工联会工作人员陪同下,迈步走过深圳罗湖桥,投入了祖国的怀抱。他用日记记下了那天的心情:“这是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天。当我踏入广州体育学院所在地时,早已相识的乒乓球运动员纷纷向我握手问好,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时候,我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很久以前,我就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个,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世界冠军,民族英雄
从容国团回国第一天起,就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特殊关照”。他当时每月的工资是86.5元,这在运动员中是罕见的。在国家队,容国团有多种打法的陪练。没用多长的时间,他的体质增强了,技术方面也因其抽、杀、削、吊、拉、搓、推、挡样样精通,而被誉为“八臂哪吒”,状态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经过近一年集训,在中国乒协确定的多特蒙德世乒赛11人参赛名单中,容国团的名字赫然在列。世乒赛前半程,顺风顺水,男团首次闯入四强。贺龙发贺电鼓励,周恩来每天无论多晚都要亲自过问比赛情况。巨大的压力下,在八进四的比赛中,队员纷纷落马,容国团成为男单“硕果仅存的一颗”,并熬进了决赛。决赛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中国人从来没有离冠军梦这么近过,赛前,容国团喊出了那句“人生能有几次搏”的口号,而他的队 友们也已准备好了鲜花,藏在挡板的后面。这是一场注定要被历史记载的比赛,这是一个注定要成为英雄的人。在比赛中,容国团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中国人小巧和灵活的优势,把已经36岁、体重180磅的西多调动得气喘吁吁,根本发挥不出技术优势。最终,容国团以3∶1打败了西多,夺得世界冠军———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具标志意义的事件之一。
这个世界冠军,让容国团的命运驶入了另一轨道,也从此改变乒乓球项目在中国体育体系中的地位。乒乓球就此开始被奉为“国球”,渐渐成为了民族情感的寄托,成为国家运动的象征———1959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举办的职工、干部万人乒乓球冠军赛,报名参加比赛的人超过2万。回国后,这个21岁的年轻人也受到了“民族英雄”般的礼遇———时任国务院副的贺龙亲自到机场接机、献花;毛泽东多次接见;周恩来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列为1959年的两件大喜事;每逢外宾来访,他更是参加国宴的常客。长相英俊的容国团更成为了全民偶像。各种信件像雪片一样飘来,乒乓球队特地为他设立了看信班子。“上街经常被人围堵,非要他讲话、签字什么的。”容国团的夫人黄秀珍说。
他担任教练后,中国女队出场就能拿冠军其实,容国团不单单是一个运动员,他在精神世界追求的东西很丰富,知识面之宽广常令人吃惊。有一次出国访问,容国团同一个意大利人讲起意大利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讲到了他打仗时的战略战术,讲到了他的为人品质,这位意大利人很是感慨:“你比我这个意大利人更了解他。”好动脑筋、博学、勤奋……这一系列的优点,也让容国团的成就不仅仅只是在赛场内。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容国团参加的中国队以5∶3击败日本队,首获男团世界冠军。1964年底,容国团受命于女队连败于日本的“危亡之际”,出任国家女队教练。为了打好翻身仗,他放弃了休假,废寝忘食,终于带出了一支技术和思想作风都过硬的女队。1965年4月,他率中国女队参加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28届世乒赛,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冠军,形成了只要有中国女乒乓球运动员出场,就一定能拿冠军的局面,再次震动世界乒坛。
不堪误解屈辱,一代球星陨落
在夺取世界冠军9年之后的1968年6月20日———这位曾被无数光环笼罩过的乒坛巨子,选择了与他所热爱的这个世界诀别。1966年,““””开始,体育系统不能幸免,队员们的训练和比赛全部瘫痪。虽然贵为世界冠军,但容国团的“海外经历”,也被作为批判修正主义的罪状。1968年6月20日的深夜,黄秀珍参加完体委的批斗大会,发现丈夫还没有回家,她出去寻找,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第二天,有人在龙潭湖附近的一个养鸭场的歪脖树上发现了容国团僵直的尸体,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有一张纸条,上面留着遗言———“我爱我的名誉胜过生命”。由于不堪忍受误解和屈辱,一代球星悄然陨落,成了中国乒坛史上的一个悲剧英雄———他死时刚好31岁,刚过而立之年。
1978年的6月23日,国家体委召开落实干部政策大会,为容国团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举行追悼会及骨灰安放仪式,把容国团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悼词里是这样评价容国团的:“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体育事业……为人耿直,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加速提高我国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年轻一代乒乓球运动员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容国团技术特点
他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广,变化多,尤精于发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均佳。在比赛中,他运用战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在技术方法上,容国团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成功地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入选国家队后,苦心练就了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广,尤精于发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均佳,并很快形成了“快、准、狠、变”的技术风格。
本文Hash:a7ac91b42cdc6e158a247fcb33259ad28189f11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