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跳高规则 奥运跳高历届冠军

导读: 奥运跳高规则 奥运跳高赛制 奥运跳高历届冠军

跳高是奥运会田径项目里一个重要的比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奥运跳高规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奥运跳高规则

跳高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

①使用双脚起跳;

②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

③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触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但如果裁判员认为运动员并没有受益,则不应由此而判该次试跳失败;

④无故延误时限;

⑤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该次试跳失败;

⑥试跳时,运动员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上掉下的横杆放回;

⑦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撑竿跳高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

①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

②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或所用撑竿的任何部位触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

③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至上方的手以上或原来握在上方的手向上移握;

④试跳时,运动员用手稳定横杆或将横杆放回;

⑤无故延误时限;

⑥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为该次试跳失败;

⑦当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登记的架距调整好架距后,计时员已开始计时,运动员再提出调整架距,则再次调整架距的时间应计入运动员的试跳时间内,如因此而超出试跳时限,则应判定试跳失败;

⑧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⑨试跳中,当撑竿不是朝远离横杆或撑竿跳高架方向倾倒时,如有人接触撑竿,而有关裁判长认为,如果撑竿不被接触,将会碰落横杆,则应判为此次试跳失败。

奥运跳高赛制

奥运会跳高比赛通常先分组进行及格赛,凡通过及格赛标准的选手可直接进入决赛。如达到及格标准的运动员不足12人,不足的人数按及格赛成绩递补。跳高比赛如果出现选手最好成绩相等,需按以下规定评定名次:第一,出现在成绩相等的高度上,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第二,如成绩继续相同,以试跳失败次数比较少者名次在前;第三,如成绩仍然相同,当涉及第一名时再进行决定名次的比赛,其余名次并列。

除犯规外,跳高比赛中运动员每次跳过的高度均为有效成绩。

奥运跳高历届冠军

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

男子跳高

斯蒂芬·霍尔姆/StefanHolm/瑞典/2.36米

女子跳高

叶莲娜·斯列萨连科/YelenaSlesarenko/俄罗斯/2.06米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

男子跳高

谢尔盖·克留金/SergeyKliugin/俄罗斯/2.35米

女子跳高

叶莲娜·叶列西娜/YelenaYelesina/俄罗斯/2.01米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男子跳高

奥斯丁/CharlesAustin/美国/2.39米

女子跳高

科斯塔迪诺娃/StefkaKostadinova/保加利亚/2.05米

奥运会跳高用什么竿 奥运会跳高比赛历届冠军

跳高是奥运会田径项目里一个重要的比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奥运会跳高用的是什么竿呢?让学习啦小编来告诉你吧。

奥运会跳高用什么竿

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

跳高比赛项目起源

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等动作组成,以其最后成功地越过横杆上缘 的高度计算成绩并以此判定名次。跳高运动自19世纪60年代在欧美开始普及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助跑使人体产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动作。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自然。其他姿势一般都采用直线助跑,距离短,速度较慢,身体重心低。起跳是人体在助跑后,迅速转变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时,起跳腿

是在远离横杆一侧起跳。俯卧式和滚式跳高时,起跳腿是在近于横杆一侧起跳。背越式为曲腿摆动,其他姿势一般为直腿摆动。背越式过杆时,身体由侧对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髋部在杆上充分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势。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用背部落在海绵包上。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俯卧姿势,随即转头潜肩,起跳腿后伸外翻,最后落地。过杆动作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而背越式又较俯卧式易于掌握。

 

 奥运会跳高比赛历届冠军

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

男子跳高

斯蒂芬·霍尔姆/StefanHolm/瑞典/2.36米

女子跳高

叶莲娜·斯列萨连科/YelenaSlesarenko/俄罗斯/2.06米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

男子跳高

谢尔盖·克留金/SergeyKliugin/俄罗斯/2.35米

女子跳高

叶莲娜·叶列西娜/YelenaYelesina/俄罗斯/2.01米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男子跳高

奥斯丁/CharlesAustin/美国/2.39米

女子跳高

科斯塔迪诺娃/StefkaKostadinova/保加利亚/2.05米

奥运会撑杆跳高 奥运会撑杆跳高比赛比赛规则

撑杆跳相信大家都见过,这是一项常见的体育项目。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奥运会撑杆跳高比赛。

 

 撑杆跳定义

撑杆跳高的英语叫pole vault。Pole是杆的意思,vault是拱形的意思,意味着整个过程,从起跳以落地,其运动轨迹是一个拱形。田径运动项目一种。撑杆跳高是指运动员双手握住一根特制的杆子,经过快速助跑后,借助杆子撑地的反弹力量,使身体腾起,跃过横杆。运动员借助竿子支撑和弹力,以悬垂、摆体和举腿、引体等竿上动作使身体越过一定高度。撑竿跳高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

奥运会撑杆跳高比赛

撑杆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利用木棍、长矛等撑越障碍的活动。据记载,公元554年爱尔兰就有撑越过河的游戏。撑竿跳高原为体操项目,流行于德国学校。1789年德国的布施(Busch)跳过1.83米,这是目前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成绩。作为田径运动项目首先在英国开展,1843年4月17日英国职业选手罗珀(John Roper)在彭里斯越过2.44米。19世纪末开始流行于欧洲国家。撑竿最早使用木杆,最高成绩为3.30米;1905年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最高成绩达到4.77米;1930年出现较为坚固的金属竿,运动员无撑竿折断之虑,可以提高握竿点,加快助跑速度,最好成绩达到4.80米;1948年美国设计制造出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竿,目前使用该竿已突破了6米的高度。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将撑竿插在插斗内起跳;起跳离地后,握竿的手不得向上移动;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每一高度只

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撑竿跳高分别于1896年和20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美国是撑竿跳高最发达国家之一。到第19届奥运会为止,美国保持了历届奥运会撑竿跳高的冠军。自第20届奥运会以后,美国持续70多年撑竿跳高称雄的局面发生了变化,其优势逐渐转向欧洲的前民主德国、波兰、法国、苏联等。自1984年起,撑竿跳高进入了“布勃卡时代”。原苏联运动员布勃卡在1985年越过6米高度,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获金牌。

奥运会撑杆跳高比赛比赛规则

与绝大多数运动项目一样,撑杆跳高也源于生活。古希腊人用的标枪不仅是一件武器, 也是用来撑越泥潭、沼泽等障碍的工具。公元554年,在爱尔兰就有撑跃过河的游戏。而最早的撑杆跳高比赛,是在欧洲中世纪的节日庆典活动和骑士比武赛场上进行的。19世纪撑杆跳高已被列为一项专门的体育运动。

1904年的奥运会上,日本选手佐间佐富士试跳时,将手中的撑杆插入黄沙内,用爬上竿头的方式轻松飞过横杆,这一举动让全场观众和裁判瞠目相觑,不知所措。后来,撑杆跳高的规则规定:运动员在比赛时必须将撑杆插在插斗内起跳,在起跳离地后,握在下方的手不得移至上方的手以上,而上方的手也不得再向上移动,更不允许交替使用双手抓握撑杆。

撑杆跳高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①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②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或所用撑杆的任何部位触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③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至上方的手以上或原来握在上方的手向上移握;④试跳时,运动员用手稳定横杆或将横杆放回;⑤无故延误时限;⑥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为该次试跳失败;⑦当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登记的架距调整好架距后,计时员已开始计时,运动员再提出调整架距,则再次调整架距的时间应计入运动员的试跳时间内,如因此而超出试跳时限,则应判定试跳失败;⑧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⑨试跳中,当撑杆不是朝远离横杆或撑杆跳高架方向倾倒时,如有人接触撑杆,而有关裁判长认为,如果撑杆不被接触,将会碰落横杆,则应判为此次试跳失败。比赛中,通常有一名主裁判手中持有红、白旗帜各一面,用来示意运动员试跳是否成功。举红旗表示试跳失败,成绩无效;举白旗表示成功,成绩有效。

撑杆跳高的落地区至少为5米×5米,重大比赛为6米×6米。落地区和插斗两边铺1米-1.5米厚的海绵包。助跑道宽1.22米,长最少40米。撑杆跳高插斗用木料、金属或其它坚实材料制成。插斗埋入地下,上口应与地面齐平。撑杆跳高架两立柱或延伸臂之间距离应不少于4.30米,不超过4.37米。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从早年的树干、竹竿,到后来的铝合金、玻璃纤维、复合塑料,撑杆的材质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比赛中撑杆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杆参加比赛。

 

 奥运会撑杆跳高比赛犯规规则

撑竿跳高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

①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

②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或所用撑竿的任何部位触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

③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至上方的手以上或原来握在上方的手向上移握;

④试跳时,运动员用手稳定横杆或将横杆放回;

⑤无故延误时限;

⑥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为该次试跳失败;

⑦当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登记的架距调整好架距后,计时员已开始计时,运动员再提出调整架距,则再次调整架距的时间应计入运动员的试跳时间内,如因此而超出试跳时限,则应判定试跳失败;

⑧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⑨试跳中,当撑竿不是朝远离横杆或撑竿跳高架方向倾倒时,如有人接触撑竿,而有关裁判长认为,如果撑竿不被接触,将会碰落横杆,则应判为此次试跳失败。

本文Hash:92d49b9413ccf62a8cdaba17fa9b1ecc3d270483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