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钩怎么钓鲤鱼的主要技巧

导读: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有的钓友在串钩钓鲤鱼的钓法上进行了创新,取得了很好的垂钓成绩。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串钩怎么钓鲤鱼,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串钩要垂钓鲤鱼的方法

(1)串钩在绑法上要有所创新,子线应粗0.2毫米、长15厘米,主线长1米、粗0.3毫 米,钩用4号和8号伊势尼。大小钩位置要错开排列即一个小钩,相隔15厘米再拴一个大 钩……这样依次拴下去,1米长的主线大约能拴大小钩共6个。

(2)串钩在钓法上要有所突破,首先,在1米长的串钩上,小钩挂米饭、蛆虫或肥肉 丁等白色饵,蚯蚓效果不好。其次,在投法上要集中一点,刚到钓场前半个小时要每隔五 分钟换一次饵,其目的是要做窝引鱼。如用六副竿,10平方米的范围内很快就形成了鱼 窝,这样做上鱼快,用饵少。

(3)遛鱼时不能让鱼太靠边,否则会跑鱼。要在离岸边10米处将鱼遛乏,然后拖至岸 边,用抄网捞起。

夏天用串钩钓鲤鱼的方法

夏天用串钩钓鲤鱼,主要钓饵有灰面、虾仁、活蛆、糠饼粒等,其中以活蛆最为有效。只要水底有鲤鱼,八九不离十可以钓上来。夏天用串钩钓鲤鱼,并不是钓水的最深处,鲤鱼虽然也是底层鱼,但没有鲫鱼怕热,即便烈日炎炎,它们也会来到一定的浅水区晒太阳。特别是中午时分,它们喜欢在池塘的西北角水区活动,而且有相当明显的聚群性,一旦发现有鲤鱼,那个水区一定会有很多鲤鱼。所以,夏天用串钩钓鲤鱼,一定要观察鱼泡后抛竿,鲤鱼泡容易识别,大泡带小泡,不断成串移动。如不能按泡相抛竿,就可以打在塘角位或塘边位、滩腰位等地方,也可以钓到它们。

值得一提的是,在鲤鱼很多很厚的池塘里,水一定是浑的,这是鲤鱼喜欢翻泥找食物造成的。这种浑水里钓鲤鱼,用串钩更容易得手,只是钓饵要用灰面团和活蛆,以提高钓饵在浑水中的可见度。

用串钩钓鲤鱼,也就是钓三斤五斤以内的鲤鱼,而且钩饵也没有大小之分,通常用伊势尼7号、8号,丸世8号、9号钩型便能对付。线径的大小与钓鲫鱼线组基本相同,只是扎钩脑线的长度应在80—100毫米之间,尤其是钓活蛆,这个长度软尼龙线比硬尼龙线的上鱼效果要明显。

串钩夜钓鲤鱼的技巧

1、串钩是坠内多钩钓法,钓钩是直接连接在主线上的,能够通过主线直接作用到竿尖上,所以串钩的垂钓效果要比炸弹钩的上鱼率以及自动挂鱼率高很多。

2、使用串钩夜钓鲤鱼的时候,不管垂钓的是流水还是静水都可以用活蛆或者是糠饼粒做饵垂钓,如果挂蛆虫的话需要使用8号的丸世钩或者是9号的长柄钩,使用糠饼粒垂钓的话可用9-10号的伊势尼钓钩。

3、用活蛆钓的话要注意子线的长度,如果子线短的话动态诱鱼的效果会减弱不少,使用糠饼粒做钓的话子线过长容易有延迟导致命中率降低。

4、串钩夜钓鲤鱼的时候,钓钩最好接近铅坠,也就是接近泥地,尽量不要让串钩悬浮水中,因为鱼儿习惯身体朝下吞吸食物,如果钩饵悬空的话会影响鱼儿吃钩,还有就是要把钓线给绷紧,这样鱼儿的咬钩动作才能快速传递,使用的钓线质量也要好。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鲤鱼的主要生活习性

垂钓鲤鱼的五大技巧是什么

经常钓鱼可以为人带来平静心情,有利身心健康。钓鱼要量力而行。身体不适时,最好不要勉强出行。天气情况恶劣时,也不要出门钓鱼。大家都知道鲤鱼,但关于钓鲤鱼的技巧你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垂钓鲤鱼的五大技巧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垂钓鲤鱼的五大技巧

一、钓位。

鲤鱼生性狡猾,稍有动静便四处逃逸。故应一人一个钓位,切莫群钓。钓位以凸凹湾汉,水深3-4.5米的地方为首选。如果有一斜坡,水深在3~6米,坡度在45~60度(要绝对注意安全)这样的钓位更好,因为这样的地方鱼的活动范围广,食物相对要丰,遇到情况可以迅速逃入深水区。

二、钓饵。

对于钓鲤诱钓合一为最好。但为了缩短诱鱼时间,首先还是投一些诱饵为佳。诱饵(钓饵)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钓到鲤鱼的关键。

诱饵的配制我常用的是油糠(大米的表皮粉碎而成)发酵和未发酵的各200克,粗米糠300克,再放少许菜籽饼粉、鱼用饲料、洒上一点酒;如再放上一些白糖、鸡精、商品饵香料就更好了。到钓场后与500克左右水边泥土(最好是黄色黏性土)拌和,捏成200克一个的扁形体(不要捏成球形,球形易移位)全部一次投入窝中就可以了(诱钓合一不需补窝)。

钓饵的配伍跟诱饵差不多,但要更精、更细。我的常用饵是:油糠或喂小猪的颗粒饲料(55 1)30%,发酵饵(油糠或玉米粉经过发酵而成)20%,面粉10%一30%(鱼少面粉少加,鱼多面粉多加),商品饵(鲤鱼饵或其他鱼饵亦可)10%~30%,菜籽饼粉10%。其他如白糖、鸡精、优质白酒等可酌情添加。首先把白糖和颗粒饲料用开水化开,然后把全部成份掺合在一起做到软硬适当就可以了。

三、等。

钓鲤鱼“等”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钓位周围有鲤鱼觅食,一般10-20分钟就会有鱼上钩。反之则有可能要等l-2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有鲤鱼进窝。如果没有耐心,你会丧失很多钓鲤机会。

四、看。

即看漂。“黑漂”是鲤鱼上钩的主要特征,所以如果凭经验是鲤鱼就饵,只等“黑漂”就可挺竿得鱼。但也有个别的是“送漂”,“送漂”的一般是300克以内的小鲤鱼。

鲤鱼就饵有时很特别,反应在漂上是缓慢间歇性点动--此为鲤鱼在钓饵周围游动,用嘴拱、用须触。此状有时可持续5-10分钟。所以,此间你一定要有耐心。

五、遇。

鲤鱼上钩后,给你的第一感觉是如挂底。特别是1000克以上的鲤鱼。所以,首先你一定要沉着,保持原有的位置(坐着不要站着)把竿挺直,即竿与自身平行(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平行),这样当鱼第一次要线时留有余地。鱼不动,你也不要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借助竿的弹性和韧性消耗鱼的体力。如果钓位允许,你可以向鱼要线的方向走几步。但不要送竿,如果一送竿,十有八九会形成人鱼拔河至断线、折竿而跑鱼。一般来说,只要第一竿挺住了,下面就比较好控制了。

野钓的小技巧

1、既要善守,也要善走

垂钓中的守和走是相辅相成的。守钓的信心来自对鱼情的正确判断,然而选钓位时“吃一尝二眼观三”实属必要。守要有信心,走要有限度,走到好钓位就应该定居下来。

什么样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守,什么样的地方要干脆、及时地走?总的来说,熟悉地形、鱼情、岸边地形差不多可守,反之多走;诱饵多而对路可守,单用蚯蚓为饵多走;静水多守,流水多走。

钓草窝时要走、守结合。水草密集,鱼也行动不便。到钓位选定一个主窝,下好饵、钓一会儿后再到别处走着钓是好钓法。特别是晚秋初冬水温不高,一个草窝往往只有那几条鱼,钓完一拨儿要等好长时间才会再来一拨儿,走钓是积极主动的进攻。如果辅以麝香米一类的药米打窝,来回走钓的话收获又会更上一层楼。

冬钓也要守走结合。在比较狭小的水体,可以以走钓为主。2003年元月在一个半封闭的水闸栅栏上方,单纯地用红蚯蚓和台钓线组,走着钓了20多天,收获不小且鱼普遍很大。不过这年的正月初五一位台钓高手和我在那里钓鱼,他用拉饵守钓一个钓位,收获比我的光蚯蚓走钓又好得多,只是没有我钓的大。由此又得到一个结论:如果钓位选择正确,冬钓应该以守为主。

此外,流水垂钓也要守走结合。流水守钓,诱饵以米类为主,钓饵倒不一定非虫饵不可。我们一般是早晚多用虫饵主钓鲶鱼黄颡,白天多用粘度较大、味儿较重的面饵主钓鲫鱼。

2、小鱼钓大鱼

钓手竿时,根据钓场情况,顺便用一根粗线绑上大钩挂条颜色鲜艳白亮的小杂鱼,扔到比较僻静的水里,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鲶鱼捕食小鱼,多是从鱼后面下口,钩子应从饵鱼的前部挂进、鱼腹和尾部之间挂出,钩尖向前;黑鱼和翘嘴鲌是从小杂鱼的头部开始咬起,钩子应从饵鱼的后部挂进,从头部和鱼背之间挂出,钩尖接近背鳍的第一根棘条并平行。

3、避风垂钓亦欣然

下风处是钓友们公认的好钓位。原因是下风处的溶解氧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各种小飞虫多、风浪的异响和不平静水面可以干扰鱼的视力和听力,鱼更大胆。

下列几种情况下不宜钓下风。

冬季。冬季水体溶解氧本来就多,鱼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所以并不稀罕下风处的富氧;水中的浮游生物本来就少,鱼到下风处也不会有多大甜头,何况由于风动环流作用,下风水面温度较低,那也不是鱼喜欢呆的地方。

面积大,水质较好的水库不会缺氧,浮游生物也少,下风处不会聚集很多鱼,反而是避风的库湾水底较软,浮游生物和水底生物都很丰富,能留往鱼儿。

大江大河中,由于水流的滚动,不会出现缺氧现象,钓下风只有自找麻烦。在避风处下钩,舒舒服服地看漂,何乐而不为之?

容易出现缺氧的水体,如果避风处有理想的深度和足够的水草,也能留住不少鱼儿。在水质较肥的鱼池,晴天的下午以后,浮游生物光合作用会使水体的溶氧增加,也不一定要钓下风。

4、对付杂鱼

比较好的方法是以饵避鱼法,用体积大或耐咬的钓饵垂钓。比如在大的江河,通常是用手指一样大小的青虫;也有用蚂蟥的,虽然它体积小,但是表皮极韧,小杂鱼拿它没有办法;更多的传统钓手则爱用粗大的蚯蚓垂钓,钓到多半都是大的——当然,此法和稍有水准的台钓者比,难以取得优胜。传统钓法钓有鳞鱼,大钩的钩尖上极粘且硬的一丁点儿面饵,外面用包饵能避小鱼也能钓小鱼。至于换位避杂鱼,也是个办法,不过不一定有效。小杂鱼多的塘子,可以说到处都多,用大量的、优质的饵诱来大鱼,自然能赶走小杂鱼。台钓手则是加大漂坠,让坠子打开(即能活动)并落到水底,无钩调平水,钓1~3目,小信号不提大信号提,这是所谓的钓跑铅或跑线钓法。

老人钓鱼的好处

1、钓鱼环境有益养生保健

钓鱼于江河湖海,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噪音小,是养身保健的良好环境。江河湖海边的空气中氧气充足,经常呼吸新鲜空气,可引起人体各种相应的良好的生理反应;日光可使人获得健美的皮肤,红润健康的面容。人体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以增强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城市噪音已构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经常到空旷恬静的水域钓鱼,幽静的环境能消除两耳的疲劳,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听觉功能。

2、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钓鱼活动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种不良情绪,参加钓鱼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活跃各种生理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卫生,防止抑郁症、精神沮丧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绪的好方法。钓鱼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精神饱满。

3、有利锻炼头脑,提高记忆

垂钓又是用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而成的。垂钓之际,眼、脑、神专注于浮标的动静,不声不响,意在丹田,形静实动,它对提高人的视觉和头脑灵敏的反应功能,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常垂钓对增强人的记忆力也有好处。垂钓,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如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塘口、什么季节、要打多少米窝、用什么钓技、钓着什么鱼等,经过归纳总结后,记录下来或装在头脑中,这对一个人的记忆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据了解,垂钓对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和神经衰弱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往往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也怕跌跤,并且遇事易急躁,一急躁,心脏跳动快,血压也陡然升高。通过钓鱼,不少人自我感觉良好,血压逐渐趋于正常。

猜你喜欢:

1.夜间如何钓鲤鱼

2.钓鲤鱼如何选择最佳的垂钓时间

3.钓鱼的十个秘诀

4.钓鱼时如何溜鱼的必备技巧

5.垂钓大鱼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铁饼应该怎么扔的主要技巧

扔铁饼是一项传统的田径项目,扔铁饼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学习啦小编今天为你整理了铁饼应该怎么扔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扔铁饼技术要领

正式比赛中铁饼的重量男子为两公斤,女子为一公斤。内圈直径为2.50米,有效区角度为34.92度。

掷铁饼的技术动作分为握法、预备姿势和预摆、旋转、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四个技术环节。

握法

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和手掌平靠铁饼,其余四指的最末指节扣住铁饼边沿,铁饼的重心在食指和中指之间,手腕微屈,铁饼的上沿靠在前臂上,持饼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预备

预备姿势:

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约一肩半,站于圈内靠后沿处的投掷中线两侧。两脚平行开立或左脚稍后,持饼臂自然下垂于体侧,眼平视正前方。

预摆:

预摆是为了获得预先速度,为旋转创造有利条件。常见的预摆有两种。

左上右后摆饼法:开始时,持饼臂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当铁饼摆到体后时,体重靠近右腿,接着以躯干带动持饼臂向左上方摆起,当铁饼摆到左上方时,左手在下托饼,体重靠近左腿,上体稍左转。回摆时,躯干带动持饼臂将铁饼摆到身体右后方,身体向右扭紧,体重处于右腿上,上体稍前倾,左臂自然微屈于胸前,眼平视,头随上体的转动而转动。

身体前后摆饼法:开始时,持饼臂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当铁饼摆向体前左方时,手掌逐渐向上翻转,右肩稍前倾,体重靠近左腿。铁饼回摆到体后时,手掌逐渐翻转向下,体重由左向右移动,上体向右后方充分转动,使身体扭转拉紧。这种方法动作放松,幅度大。目前大多数优秀选手都采用这种预摆方式。

旋转

预摆结束后,弯屈的右腿蹬地,上体向左转动,同时左膝外展,体重由右脚向边屈边转的左腿移动。接着两腿积极转动,并以左脚前脚掌为轴向投掷方向转动,身体向投掷方向倾斜,投掷臂在身后放松牵引铁饼。当左膝、左肩和头即将转向投掷方向时,右膝自然弯曲,以大腿发力带动整个腿绕左腿向投掷方向转扣(右脚离地不能过高),这时左髋低于右髋,身体成左侧单腿支撑旋转(图1之9),接着以左脚蹬地的力量推动身体向投掷圈的中心移动,右腿、右髋继续转扣。当左脚蹬离地面,右腿带动右髋快速内转下压,左腿屈膝迅速向右腿靠拢,左肩内扣,上体收腹稍前倾(图1之10—12)。接着,左脚积极后摆,以脚掌的内侧着地,落在投掷圈中线左侧,圆圈前沿稍后的地方,身体处于最大限度的扭转拉紧状态,铁饼远远留在右后方,左臂自然微屈于胸前(图1之14),为最后用力做好准备。

最后

当左脚着地时,右脚继续蹬转,使右髋积极向投掷方向转动和前送。接着,头向投掷方向转动,左臂微屈于胸前,胸部开始向前挺出,体重逐渐移向左腿。当体重移向左腿时,右腿继续蹬伸用力,以爆发式的快速用力向前挺胸挥饼。与此同时,左腿迅速用力蹬伸,左肩制动,成左侧支撑,使身体右侧迅速向前转动,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铁饼上,当铁饼挥至右肩同高并稍前时,用小指到食指依次用力拨饼出手,使铁饼顺时针方向转动向前飞行。

铁饼出手后,应及时交换两腿,身体顺惯性左转,同时降低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平衡。

扔铁饼比赛规则

铁饼比赛中,运动员应以单手投掷;进人投掷区开始投掷后,选手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触及区外的地面、护笼和抵趾板的上面;投掷动作完成后,必须从投掷区半圆延长线的后面走出;每次试投的时间限制为1分钟;掷出的铁饼必须落在34.92度的扇形投掷区内方为有效。

铁饼运动的由来

古代希腊在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已有投掷石片的体育活动,这可能是掷铁饼运动的最早渊源。掷铁饼运动是在在公元前708年第十八届古代奥运会上,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的,它同时也是“五项全能运动”项目之一。最初的铁饼是一个圆盘形石头,后来逐渐演变为用青铜、铁等金属制成的运动器械。

十九世纪在奥林匹亚出土的铁饼,重量和规格很不一致,大部分铁饼的重量是3~9磅,直径为6~9英寸,铁饼表面有的刻着记事的文字,有的饰有竞技者的画像,有的铁饼用皮囊装着,可见其珍贵程度。比赛时,竞技者从被古希腊人称之为“巴尔比斯”的场地上掷出。“巴尔比斯”占地面积很小,仅够一人活动,除其后方外周围均有标线。竞技者双脚并立站在距“巴尔比斯”前方标线一步的地方,右手握饼向身体右侧转动预摆数次之后,左脚即向前迈出一步,随后用力将铁掷出,不得踩踏或超越前方或侧边的界线。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希腊式”的掷铁饼动作。投掷成绩以木桩标定,最远者的距离则用标杆予以标明。

为了表现运动员在奥林匹克竞技场上的精湛表演,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伦,创作了一座健美刚毅的“掷铁饼者”雕像,它的复制品至今还耸立在许多国家的文化广场、公园或体育场馆。

男、女铁饼分别于1896年和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根据文献记载,掷铁饼在很早的时期就出现了,它最早的来源是一些掷石片的活动。在远古时期,古人类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常用石块去投掷飞禽走兽;在采集高大植物的果子时,也常用石块投掷,打击树枝,使果子掉下树来,便于人们的采集。

这是一项和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活动,它既是人们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一项自然而且令人获得满足的活动。在空中飘掷或在水面上滑掷扁形的石块,可能是向投掷铁饼项目演进的第一步。

早在希腊的荷马时期,掷石块和掷铁饼就已经成为当时的希腊人一项很普遍的体育活动。这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也有很多的记载。

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掷铁饼比赛中,所用的铁饼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它的形状是略成圆形,且中心厚度较周边大,后来才逐步演变成用各种金属(如铁、铜、铝等类)制作的铁饼。据考古挖掘的史料证明,那时铁饼的直径大部分为6至9英寸,重量为3至9磅,另外也有直径11英寸,重量达15磅重的,那是为了在训练或竞赛中分别给少年及成年运动员使用的。当时在铁饼的表面,一般都刻有记载事物的文字,有的还饰有某种造型以及竟技者的画像等。十九世纪在奥林匹亚出土的铁饼中,人们还发现,有些铁饼是用一种皮囊装着的。可见,铁饼在当时是一种相当珍贵的运动器材。

比赛时,竟技者不限定姿势,铁饼是从一个被古希腊人称之为“巴尔比斯”的场地上掷出的。“巴尔比斯”占地面积很小,只够一个人活动之用,除其后方外,周围均有标线。投掷时,竞技者可以任意由“巴尔比斯”的后方向前走若干步,但却不得踩着或超越前方线和侧边的界线。然后,竞技者双脚并立站在“巴尔比斯”前方标线一步的地方,这时右手握铁饼并同时向身体右侧转动,头部略微后仰,这样经摆动数次之后,其左脚即向前迈出一步,随后利用腿部和躯干的力量使身体向左旋转,同时张臂松手,最终将铁饼掷出。

当初,竞技场上常出现伤害事故。这是因为围观比赛的人常随便进人投掷区域所造成的。据说在公元前六九六年的第二十一届古奥运会上,有个优秀的斯巴达城邦的运动员就死于飞来的铁饼之下。以后,仲裁委员会便做出规定,任何人都不准在比赛时无故进入投掷的区域。

2004年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回到了它的出生地希腊,但是与2000多年前的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有了很大区别,那么,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的古代奥运会是什么样的呢?

古希腊人把运动员投掷铁饼的节奏和准确度和他的力量视为同等重要。铁饼通常由石头、铁、青铜或铅制成,形状如同一个飞起来的碟子。大小不一样,因为少年组的运动员不可能投与成年男子组一样重的铁饼。掷铁饼也是在公元前708年第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的,它同时也是“五项全能运动”项目之一。

今天的人们在进行铁饼比赛时,所用的姿势和米隆的那件雕塑品中的运动员所用的姿势是完全一模一样的。而铁饼的形状,也是一模一样,都是中心的厚度较四周的厚度大,形状也都是圆形的。所不同的是它们的周长和重量有很大的区别。另外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古代铁饼比赛是用距离和姿势的优美来确定优胜者,而今天,则纯粹是用距离来衡量胜负。

看过铁饼应该怎么扔的人还会看:

1.如何扔铁饼

2.铁饼怎么扔

3.丢铅球的6大技巧

4.女子扔铅球技巧

5.掷铁饼者的作品赏析

本文Hash:845b9b36d2f4b632d69e4a062775b0e7365325cc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