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诱鱼技术简单教学

在平时休闲垂钓中,你可以根据钓场较为随意地选择打窝诱鱼方法,而一些比赛中有赛前不准打窝的规则,如何实施赛中诱鱼,就成了垂钓者取胜的关键。那么你了解多少关于诱鱼的技术?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钓鱼的诱鱼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钓鱼的诱鱼技术

持续抛饵诱鱼:为了体现比赛的公平性,比赛规则不允许使用具等打窝。那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将鱼诱来,并且留住呢?持续抛饵就成了比赛中实施诱鱼的一种重要手段。开赛时,根据钓混养鱼或对象鱼及鱼体的大小、密度,采取以钩挂大、小饵的方法,通过持续抛投饵料以诱鱼汇集。饵不断,不惊鱼,鱼又留得住,避免了待窝子乏了再补投诱饵的毛病。

颜色诱鱼:鱼儿觅食方式主要是靠嗅觉、视觉等。鱼儿对饵料颜色的反应以棕红色为佳,其次是白色和黄色。一般鱼类对红色比较敏感,因为红色光波的穿透力是最强的,在较昏暗的水底用红色饵可加大鱼儿发现饵食的机率;白色和黄色,在肥水环境中,水的透明度不高,其反差比其它颜色大,鱼儿容易发现。

味道诱鱼:鱼儿嘴唇四周布满发达的味蕾,对甜、酸、苦、辣、咸五味有相当高的分辨能力,对香气也特别敏感,如蒸熟的红薯、马铃薯、鲜玉米粒的天然香味和炒过的黄豆粉、蚕豆粉、芝麻粉等浓烈的芳香气味都是多数鱼类感兴趣的。还有来自动物类的,腥味浓的鱼骨粉、虾粉等鱼儿也对之青睐有加。

散点布饵诱鱼:是指布置饵料的不同方位,将游弋于钓点周边的鱼儿诱入窝内。比赛中为了迅速扩大诱鱼范围,以松软状态的饵料,通过娴熟的抛竿手法,以窝点为中向四周多方位辐射,将邻位及前后的鱼儿快速诱入自己的窝里。

鲢鱼的垂钓技巧

一、 鲢鱼的个性

1、喜欢群游,但混合集群不多见,垂钓中发现鲢鱼在同一窝点插花上钩的很少。

2、常游浮于中上层水域,鲢鱼怕缺氧,中上层氧气充足,而且浮游生物也较多。

3、怕惊扰,喜雀跃,每当水面稍有响动,立刻引起鱼群骚动。

二、摄食特点

1、鲢鱼摄食是靠咀的张合,将食物吸入口中的,但它并不急于吞咽,也不会象鲤、草、青鱼那样调头就走,而是原地不动边吸边吐

2、大多都在水的中上层觅食,也有时顺下风在水表层摄食浮游生物。

3、有时它也在水底觅食,特别是在水底诱饵雾化较好且味道对口时。

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施钓中应注意的几点:

一、饵料

饵料是垂钓的关键,各种资料多有介绍,可根据个人喜爱而定,但应注意香甜和酸嗅的浓度要适当,在这,我重点谈一下饵料雾化的关键,我的经验是,不管何种配方都应加白粉,另外千万不可太粘,一般好一点的油糠不要加面粉就可以了,合饵一定要合的干,用大力气使劲捏了又捏,不怕捏的紧,这饵入水后,由于饵料吸水澎涨,就会很快散落。如果你合的太浠,就会成为一个死圪嗒,久久不化。

二、装饵

装饵有诀窍,海杆钓下层鱼通常将钩埋入饵中,但钓鲢鱼万万不可。只要把钩贴在鸡蛋大的饵料上就行了,这样可以保证钩、线在抛投中不缠绕,入水后,钩子又可以自然散布在饵的周围,这样才能在鱼吸食散饵时将钩吸入咀中。我为了防止白条闹钩,剪去了短钩,效果也不错。

三、抛杆

钓鲢选窝点也很重要,鲢鱼虽然喜浮游,但大多在深水区的中上层活动,在没有其它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应选较深处下钓。鲢鱼一般不靠边,应将钓饵尽可能抛的远些,水面不大的钓区,应尽量钓中间,但无人垂钓的陡峭山脚边,也是它经常出没的地方。

窝点选好后,不要随便轻易离窝,对准窝点反复抛杆,造成雾化区,只要有鱼开始咬钩,就可能来了一群鱼。所以千万不要放弃窝点,有耐心才有收获。

四、看标

当你发现浮标小幅度的沉浮、左右摇摆或原地转圈,这就说明有鱼进窝了,这时就要十分注意,把杆握在手中,当浮标边抖动边移动、黑标、浮标忽然横卧水面,都应果断扬杆。

夜钓中注意事项

1.水库夜钓,由于人少鱼稀,久无鱼汛,钓手可能很快放松警惕性,有的甚至进入梦乡。有了鱼汛,很可能就是“大个头”。如是大鱼咬钩,很可能将鱼竿拖走。为防不测,要将手绳挂上!宁可不要鱼,也要保竿!

2.刚中鱼的时候不要开灯,遛鱼要沉着,鱼的劲头大时我们要顺着鱼走,鱼的劲头不大时,我们才能打开灯照鱼,这时也是危险的,因为鱼一见强光便会来一个猛冲!

3.夜晚钓鱼要注意安静,禁止大声喧哗,高谈阔论。也要尽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声响。相反的是,我们有规律的打竿,提竿能够更好的引鱼!

4.如在垂钓过程中,发现不明物体的时候,一定要先将强光灯打开,并手持猎刀!

5.夜钓好归好,但是不要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6.在往返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猜你喜欢:

1.台钓诱鱼常见的技巧有哪些 

2.钓鱼的十个秘诀

3.新手钓鱼如何诱鱼打窝

4.10条钓鱼的诀窍

5.钓鱼时浮漂怎样运动才上鱼的方法

钓鳜鱼的技巧简单教学

鳜鱼是属于肉食性鱼类,它主要是以食小杂鱼及水虫。因此若要在清水时钓鳜鱼,也像浑水时坐待游鱼上钩是很难的,必须因水施钓,姑且叫做“送货上门”法吧。那么钓鳜鱼需要哪些技巧?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钓鳜鱼的技巧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钓鳜鱼的技巧

一、钓具选配:

1.竿,3米以上长的竹竿一根,竿尖宜硬不宜软;竿梢顶端绑一类似过线圈的铁丝圈;

2.线,标准直径0.3毫米的优质尼龙线一根,其长度是竿长的1.7倍;

3.坠,重量不少于50克的空心铅坠一枚;

4.钓,选用伊势尼8号钩一枚;

5.钓饵用小鱼、水蜈蚣、泥鳅均可,尤以泥鳅最佳,但均需鲜活。

二、钓具钓饵的组装:

渔线要拴在竿上靠手握的部位,再从竿梢的铁丝圈穿出,好处是一旦挂钩卡坠,便可左手绷线,右手送竿,直至竿尖的铁丝圈触到铅坠时,轻轻一顶即可取回;坠穿在主线上,脑线接在坠的下方,钩、坠的距离保持10厘米为宜,过近,失去了隐蔽性;过远,往往坠子进了洞,钩饵还漂在外面;装食的要求是,钩从泥鳅背鳍前的脊上横穿,以露出钩尖、不伤内脏为宜。

三、操作;

在乱石成堆的河滩,人站岸边,选择水下最阴暗、看似最细小的缝隙,将钩饵垂直投入穴窝,竿子轻轻点动,如果有鱼咬钩,手感反应很猛烈,此时应放松几秒钟,待其吞进钩钩牢再提竿。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此窝无鱼,则另选穴位投钓。这一石滩钓完了,又转移到另一石滩。这种垂钓方法虽然辛苦些,但比定位固守更有把握。

黑坑钓鱼技巧

一、出钓前的“敌情侦察

在得到某鱼塘即将放鱼的消息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听有关鱼的信息——是喂养的商品鱼或是野生鱼。如果是喂养的,要了解饲料是什么类型的,喂养的程度如何,甚至要掌握养鱼人大概在什么时候喂鱼。喂鱼饲料是我们在准备饵料时应当首选的主料;喂养程度会相应地影响到鱼吃饵的积极性;喂养时间能让我们知道垂钓时鱼咬钩的高峰期。如果不是喂养的鱼,那我们选饵的时候要比较细致,也比较麻烦,这需要对配饵有一定的经验。

在这种开竿鱼塘钓鱼,选位相当重要。因此在出钓之前,要提前去鱼塘“踩点”。如果你不了解鱼塘的地势、坑底深浅,以及坑底的环境,贸然伸竿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天上掉馅饼砸到你了——大获丰收(这种可能性太小了),要么收获无几(很可能落得个空军下场)。除此之外,还要了解鱼塘的水质肥瘦情况,条件允许测一下水的PH值。以上这些对出钓前饵料的准备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我们选择施钓战术的重要依据。

二、装备武器弹药

黑大坑的基本情况是水广鱼稀,鱼塘老板的小账算得比谁都精。他们放鱼一般是勤放、少放,这样才能钓我们上钩。对付这样的鱼情,我们选竿应软硬兼施。硬竿是应对刚放鱼及鱼咬钩高峰时期的鱼情,这时要抢鱼钓、拼速度。软竿经常要用到,因为鱼的投放有先有后,且鱼的个体大小不一。专钓大的,根本没有那么多。所以为避免成为空军,我们必须大小兼收。这样一来,线组就不能选得过粗,而选细小的钓组碰到大物又很难驾驭,所以在满足钓小鱼的同时又能兼顾大物,只有利用软钓竿极好的弹性。

黑大坑的鱼情相对竞技比赛来说算是比较好应付的,一般准备几支经常用到的浮标就可以了。其中,细长身底钓浮标可用来钓底兼顾钓行程或是逗钓,此种浮标大小号都要准备。细短身长脚长尾浮标翻身快、稳定性好,在黑大坑钓浮或是在风浪里垂钓能使你更得心应手。此外,黑大坑的鱼情很少有时速超过200尾的时候,所以竹脚浮标不用考虑。但鱼塘中的鱼好多是从钓鱼人那儿回收重新放进鱼塘的,它们经历多次钓放,滑的程度不亚于专业竞技池中的鱼,所以软尾标是必备的。细软尾可以用来钓轻口,粗软尾用来钓滑口。

钓组准备妥当后,剩下的就是如何给鱼儿做道美餐了。在黑大坑用饵的讲究丝毫不逊色于打竞技比赛,正确用饵的前提是要了解鱼的摄食习性。鱼类摄食由听觉、味觉和视觉系统决定,它们首先听到饵料入水的声音,进而寻找饵料入水的地方,之后会觉察到饵料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并寻找、看到钓饵,最后将饵吃掉。了解鱼类摄食特点,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在允许打窝的鱼塘,出钓前要根据自己事先所了解的信息制作窝料,并且应该考虑到鱼的吃饵情况和生活习性,以便做窝的时候虚实结合,在打窝的时候还要做到“以声诱鱼”。另外,大家都想钓到鱼,各种好饵、秘饵全都用上了,所以钓饵更要具有一定的适口性。适口并不只是味道好,我们在开饵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饵的化学诱鱼性能,还要根据鱼情随时调整物理状态。三、钓无定法,适时出击

鱼是变温性动物,它们的活动和摄食能力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它们在水中感知气候的能力要比人类强很多,等我们感受到天气变化时,水里的鱼早已不在原来的泳层了。如果天气不适、水中缺氧,导致鱼儿厌食,那么再好的装备、饵料和钓技都很难有所斩获。因此,鱼类趋温、趋氧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钓获。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什么样的天气适合垂钓,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值得注意的是,黑大坑鱼的密度较小且分布不均,鱼情比竞技池塘更为复杂,应根据鱼的特性及时变换战术和钓法。在春季,清晨一般比较好钓。但太阳出来几小时后,鱼就停口了。并不是鱼不吃饵了,而是鱼类趋温的特性导致它们泳层发生了变化。深秋和初冬也是如此。夏季,连绵小雨的天气或是闷热的天气突然下场阵雨,那么钓浮应该是我们的首选。夏秋酷热难挡,鱼儿一般都潜入深水纳凉,这个季节夜钓的效果会好很多。此外,因垂钓时间较长,鱼情的变化难以掌控,这就要求钓者根据情况适时变换钓法。时而钓底,时而钓浮;时而钓远,时而钓近,决不能拘泥一种垂钓方式不变。

大鲫鱼垂钓技巧

1.要重视打窝子。要依据时间、地形、水域的不同,采取打窝或饲窝措施。如上述“春钓浅滩”中的饵窝,比临场现打窝效果要好。如某塘杂草丛生,下钩困难,但该处鲫鱼多,离家不远,或交通比较方便,就不要放过。选准钓位后,开个1平方米左右的“洞”,彻底清除杂草或其他障碍物,头天喂上诱饵,第二天施钓,远比新 “洞”现打窝效果好。假如能找到小动物的腐尸如死猫、烂狗等,捆上1块石头,沉入窝内,连续4~5天都能获得丰收。假如离家较近,可把剩菜馊饭以及牛粪等倒入窝内,效果也不错。

打立体窝。适应于陡坡下,或大堤下的深水域。诱饵的制备:把粉碎的豆饼渣炒香,掺入1/5羊骨粉,装袋备用。到钓位后,再掺入60%的岸边潮湿泥土,拌匀搓细,撒入钓域,边撒边形成立体窝。用齐竿线的手竿,拴3只渔钩,搭配好坠漂,使下钩刚好沉底,上钩悬浮于距水底约8厘米,另一只渔钩悬于上下钩中间。由于不间断地向钓域投撒诱饵,会出现越钓鱼越多的局面,开始的半小时可能上鱼很少,越往后上鱼越多,甚至可出现投钩尚未落底,半路被鱼拦吞的情况,一竿2鱼较常见,偶尔可一竿获3鱼。为了节省装饵时间,可用红蚯蚓装钩后蘸上点香精,装一次饵可连钓3~5条鱼不用换饵。用泥沙混拌的诱饵,在向钓域投撒时,不可避免地像下雨那样“刷刷”作响,但只要是散状、少量、多次地投撒,鱼是不害怕的,不仅鲫鱼爱咬钩,鲤鱼咬钩的也不少。

当出现鱼群在水面抢食的情况时,说明投饵过勤、过多,此时上钩率反而下降,不仅要暂停撒饵,还应把底钩上提使之接近水面,拉到鱼群中,并有卧漂出现,用抖竿或上下提拉的方法,诱鱼上钩。暂停投撒诱饵后,鱼群又会沉底觅食。

2.要掌握大鲫鱼的特点。雨季江河的洄水涡中,水库放水闸旁,桥墩洄湾处,常是大鲫鱼群集处。浮萍密的池塘,有“吧哒”声,或浮萍被拱起,或把头露出水面吸氧,多为大鲫鱼的行踪。若饵钩尚未沉到水底,半路被鱼拦吞,渔漂缓动或横卧不动,多是大鲫鱼所为。小送漂,或送漂速度越慢,鲫鱼的个体就越大。在打底窝后观察鱼星(小气泡)时,当看到密密匝匝的气泡中有较大气泡出现,就是大鲫鱼进窝的信号。

猜你喜欢:

1.钓鳜鱼的常见方法

2.钓鳜鱼的窍门

3.夏季钓鳜鱼窍门

4.春天钓鳜鱼方法大全

5.夏季鳜鱼的钓法要如何掌握

钓滑鱼的技巧简单教学

“猾口鱼”一般常见于有众多钓友经常垂钓的塘口,这些“久经考验”的“猾口鱼”,有的是钓手见小而放生的、有的是多次脱钩或多次逃网的鱼,它们生性胆小且谨慎狡猾,决不轻易大口咬钩。那么如何钓滑鱼?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钓滑鱼的技巧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钓滑鱼的技巧

一是打好窝 :

钓鱼嘛,许多钓友都是布窝以“重”为主,目的就是以“饵多广诱”。但是 钓滑口鱼,就不行了,要突出 “散、少、精”,一般用酒浸的小米、碎大米或炒香的米糠、麦皮等松散的东西打底窝,主要是不让鱼儿多吃,以免它吃饱了窝料就不吃钩了,因此打窝就不能一次打很多。在开钓之初,再用钓饵在窝里的中、上层拉饵5至10竿,形成“立体窝”,使鱼没有看见蚯蚓,认为这不是有人在垂钓,而是天上掉下了“馅饼”而放松警惕,放心大胆地吸食,这就给我们的垂钓带来了机会。

二是用好添加饵

为了增加 钓猾口鱼上钩率,用好添加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清水塘应添加些浓腥或腥香味的饵料;肥水塘则应用清淡的饵料;而在精养塘里就必须添加常喂鱼的颗粒饲料,这样一定可以提高垂钓的中钩率。

三是正确调好漂

钓滑鱼要正确两用好漂,一般是两种专门垂钓刁猾幼鲫的调漂方法,有的采用"调低钓高"的方法如调2目钓3目或4目、调平水钓1目或2目等,我们俗称它为“大钝”。这样的钓法可能会提高一些中钩率,但是这种调漂方法始终使钓组处于松驰的状态,可能会失去更多的吃钩信号。其结果是往往只能抓住较为稳妥的钓获量,不至于过低但也决不会最高!

另一种采用的是“调高钓高的方法来对付这类小鲫鱼,调目设定高了并不一定代表钓组就是非常灵敏,如果将钓目也同样定高的话,如调目为5目,钓目也定在5目或5目多一些时,此时水下的钩饵由于受到较大余浮力的影响,在受到外力干扰而发生移动的可能性将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因而,反倒呈现了较为迟钝的表现。由于调目较高,可选择的钓目也就多,也就是说,既可钓灵亦可钓钝。所以,此方法的对付滑鱼比较有效的办法。

但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这样的钓法由于钓目较高,不大适应多数人的观漂习惯,可能在出现小信号时对钓手的视觉刺激程度就会减弱,所以,提醒准备采用这种调法的钓友一定要注意训练观察小信号的技巧。

小技巧让你轻松野钓

1、既要善守,也要善走

垂钓中的守和走是相辅相成的。守钓的信心来自对鱼情的正确判断,然而选钓位时“吃一尝二眼观三”实属必要。守要有信心,走要有限度,走到好钓位就应该定居下来。

什么样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守,什么样的地方要干脆、及时地走?总的来说,熟悉地形、鱼情、岸边地形差不多可守,反之多走;诱饵多而对路可守,单用蚯蚓为饵多走;静水多守,流水多走。

钓草窝时要走、守结合。水草密集,鱼也行动不便。到钓位选定一个主窝,下好饵、钓一会儿后再到别处走着钓是好钓法。特别是晚秋初冬水温不高,一个草窝往往只有那几条鱼,钓完一拨儿要等好长时间才会再来一拨儿,走钓是积极主动的进攻。如果辅以麝香米一类的药米打窝,来回走钓的话收获又会更上一层楼。

冬钓也要守走结合。在比较狭小的水体,可以以走钓为主。2003年元月在一个半封闭的水闸栅栏上方,单纯地用红蚯蚓和台钓线组,走着钓了20多天,收获不小且鱼普遍很大。不过这年的正月初五一位台钓高手和我在那里钓鱼,他用拉饵守钓一个钓位,收获比我的光蚯蚓走钓又好得多,只是没有我钓的大。由此又得到一个结论:如果钓位选择正确,冬钓应该以守为主。

此外,流水垂钓也要守走结合。流水守钓,诱饵以米类为主,钓饵倒不一定非虫饵不可。我们一般是早晚多用虫饵主钓鲶鱼黄颡,白天多用粘度较大、味儿较重的面饵主钓鲫鱼。

2、小鱼钓大鱼

钓手竿时,根据钓场情况,顺便用一根粗线绑上大钩挂条颜色鲜艳白亮的小杂鱼,扔到比较僻静的水里,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鲶鱼捕食小鱼,多是从鱼后面下口,钩子应从饵鱼的前部挂进、鱼腹和尾部之间挂出,钩尖向前;黑鱼和翘嘴鲌是从小杂鱼的头部开始咬起,钩子应从饵鱼的后部挂进,从头部和鱼背之间挂出,钩尖接近背鳍的第一根棘条并平行。

3、避风垂钓亦欣然

下风处是钓友们公认的好钓位。原因是下风处的溶解氧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各种小飞虫多、风浪的异响和不平静水面可以干扰鱼的视力和听力,鱼更大胆。

下列几种情况下不宜钓下风。

冬季。冬季水体溶解氧本来就多,鱼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所以并不稀罕下风处的富氧;水中的浮游生物本来就少,鱼到下风处也不会有多大甜头,何况由于风动环流作用,下风水面温度较低,那也不是鱼喜欢呆的地方。

面积大,水质较好的水库不会缺氧,浮游生物也少,下风处不会聚集很多鱼,反而是避风的库湾水底较软,浮游生物和水底生物都很丰富,能留往鱼儿。

大江大河中,由于水流的滚动,不会出现缺氧现象,钓下风只有自找麻烦。在避风处下钩,舒舒服服地看漂,何乐而不为之?

容易出现缺氧的水体,如果避风处有理想的深度和足够的水草,也能留住不少鱼儿。在水质较肥的鱼池,晴天的下午以后,浮游生物光合作用会使水体的溶氧增加,也不一定要钓下风。

4、对付杂鱼

比较好的方法是以饵避鱼法,用体积大或耐咬的钓饵垂钓。比如在大的江河,通常是用手指一样大小的青虫;也有用蚂蟥的,虽然它体积小,但是表皮极韧,小杂鱼拿它没有办法;更多的传统钓手则爱用粗大的蚯蚓垂钓,钓到多半都是大的——当然,此法和稍有水准的台钓者比,难以取得优胜。传统钓法钓有鳞鱼,大钩的钩尖上极粘且硬的一丁点儿面饵,外面用包饵能避小鱼也能钓小鱼。至于换位避杂鱼,也是个办法,不过不一定有效。小杂鱼多的塘子,可以说到处都多,用大量的、优质的饵诱来大鱼,自然能赶走小杂鱼。台钓手则是加大漂坠,让坠子打开(即能活动)并落到水底,无钩调平水,钓1~3目,小信号不提大信号提,这是所谓的钓跑铅或跑线钓法。

老人钓鱼的注意事项

1、钓鱼技巧

钓鱼要想有收获,事前准备很重要。中老年人出发钓鱼前要根据自己想钓的鱼的种类、大小来选定钓鱼的地点、钓位,也要密切关注天气、水温等可能影响垂钓的因素,做好“鱼情”分析。

钓鱼要集中精神,注意看漂,同时保持耐心,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钓鱼这项技能是熟能生巧的,中老年人平时可以多练习,上网看看视频教学,结识一些有经验的钓友,多到钓具店和大家交流分享。久而久之,技术就会变好了。

2、钓鱼心态

钓鱼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一项很好的休闲娱乐项目,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得失心不能太重。中老年人钓鱼追求的是过程,要保持平常心,钓鱼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钓鱼中要控制好情绪,钓到了大鱼,不要太兴奋,钓不到鱼,也不要过于沮丧。

钓鱼要量力而行。身体不适时,最好不要勉强出行。天气情况恶劣时,也不要出门钓鱼。冬季钓鱼中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尽量不要在大风处钓鱼。夏季钓鱼时切忌暴晒,出门前要戴帽子、袖套,并携带雨伞等工具,以防晒伤。

猜你喜欢:

1.如何钓到好鱼

2.钓鱼抖腕提竿的技巧

3.翘嘴鱼如何垂钓的技巧分享

4.暮春钓鱼必备的实用技巧

5.钓翘嘴鱼的实用技巧有哪些

本文Hash:d48bab4c8312e273cda528b7ab9875f2bf95afeb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