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杨晨在德甲和国内分别处于什么水准?

导读: 当年杨晨在德甲和国内分别处于什么水准?

当年杨晨在德甲和国内分别处于什么水准?

杨晨是中国留洋效力于五大联赛的第一人,也是中国作为前锋留洋五大联赛的第一人。可以这样说,他的每一个进球都是中国在海外足球史上前进的一步。

他的经历比较传奇,他1974年1月17日生于北京,1983年进入朝阳区业余体校,后来随着足球天赋的显现,他相继顺利进入了北京少年队、北京青年队,并在1993年进入了刚刚组建的北京国安俱乐部。

在中国的职业联赛开始后,他是国安队进入职业联赛后10号战袍的首位主人,并且为国安队打入了职业联赛的首粒入球。但是有些让人无法相信的是,他是因为在国安队踢不上球才不得不转会德甲的(难以置信吧,在中国踢不上球才不得不到五大联赛踢球,还是五大联赛的主力前锋,哈哈……)。

由于当时北京国安有著名的两高(高洪波、高峰)作为前锋,后来又引进了外援,因此,杨晨始终打不上主力,只能作为球队的替补,偶尔上场打一下比赛。杨晨在国安效力的四年当中,一共出场了55场,打入了7球。但是,考虑到他是作为替补出现,这样的进球数也算难能可贵了!

虽然杨晨打不上主力,但是当时的主教练金志扬坚决不同意放他到国内其它的俱乐部,只允许他到国外踢球。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前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施拉普纳的牵线搭桥,几经波折后,杨晨在1998年7月1日以100万马克转会德甲法兰克福俱乐部,成为了中国效力于五大联赛的第一人。

当时的法兰克福位于德甲的中下游,是一支以保级为目标的球队。虽然如此,五大联赛的保级队也不是白给的,同亚洲球队相比水平也是非常高的。谁也没有想到,杨晨仅仅用了三场比赛就证明了自己,从此赢得主教练的信任,逐渐坐上了主力前锋的位置。

在1998-1999赛季德甲第三轮客场与门兴格兰德巴赫的比赛中,首发的杨晨在第69分钟距离球门30米,面对两个回撤的后卫,在带球的时候,轻轻一拨,晃开角度,突然起脚一记远射,皮球就像炮弹一样飞入对方球门。

这个进球来的如此及时,从此为杨晨打开了通往主力的大门。在回忆当年的情景时。杨晨说到“我根本没有想到能在第三场就进球!”此后,在杨晨的首个赛季,他就以8粒进球成为俱乐部的最佳射手。在其后效力的三个赛季,杨晨在65场比赛中一共为俱乐部打入了16粒入球。正像法兰克福是德甲的保级队伍处于中下游,杨晨当时在德甲的前锋中也是处于中下游的水平。

在杨晨效力法兰克福三个赛季后,球队降级了。当时,有好几只德甲球队对他很感兴趣。但是,中国国家队正面临着十强赛的考验。如果他踢十强赛,那么就无法保证德甲的比赛了,又有几只球队愿意买下不能打比赛的前锋呢。在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时,杨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国家队效力,再加上施拉普纳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对杨晨的转会百般阻挠,最终他还是不得不返回了中国。

经过德甲联赛的锤炼,杨晨回到亚洲赛场立刻锐不可当。在2000年亚洲杯同日本队的比赛中,杨晨在中场附近拿球后,单人独骑,面对日本队的后卫队员利用速度和晃动将球带到日本队禁区附近,拔脚怒射,轰破了日本队的球门!当时让观看比赛的中国球迷惊为天人!“嫁人就要嫁杨晨”,成为当年左右的流行语。

此后,杨晨牢牢地坐稳了球队的主力,并且随队打进了2002年世界杯,还在世界杯上打中了一记门柱,这也是中国队最接近世界杯首球的一脚射门了。

回到国内后,杨晨先后在深圳和厦门的球队踢了几年球后选择退役。此后,他考取了教练资格证书。并且陆续担任了教练、领队等职务。目前,杨晨在国家队担任指导总监,开启了新的征程!

总的来说,杨晨在德甲巅峰时期,属于德甲的中下游水平。回到国内后,杨晨属于国内顶尖,亚洲一流的水平。

杨晨是中国第一位效力五大联赛的球员,也是在五大联赛进球最多的中国球员。由于杨晨在国安的时候并非主力,因此他的留洋成功意义重大。那就是证明了优秀的中国球员完全具备在五大联赛中下游球队效力的实力。

年少成名,不过发展遇到瓶颈1974年出生的杨晨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就热爱足球,进入了各级体校训练。1993年19岁的杨晨进入了北京青年队,年底成为了新组建的北京国安俱乐部的一员。

杨晨的身材高大强壮,速度爆发力都很出色,还具备非常好的技术,当时是一位极具潜质的年轻前锋。1994年甲A职业化元年的时候,国安俱乐部和当时的唐鹏举主教练对杨晨非常重视,把象征核心的10号球衣给了只有20岁的杨晨。要知道当年国安的锋线有高峰、谢峰,中场有曹限东、魏克兴、邓乐军等,这些大咖哪个不是声名显赫,谁都比杨晨有资格穿10号球衣?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杨晨的地位。

杨晨果然不负众望,在94年甲A联赛首轮客场挑战广东宏远的下半场为国安首开记录,打进了国安俱乐部职业化联赛的第一球,也帮助球队客场取胜。整个赛季下来杨晨共出场15次打进3球,对于一位年仅20岁的小将来说,这个成绩还算不错。

靠着在俱乐部的表现,杨晨也顺利入选了戚务生的国奥队,同期的队友还有庄毅、谢晖、于根伟、彭伟军等人。

不过接下来的2年杨晨似乎进步不大,连续两个赛季分别只打进了2球,不要说和高峰、宿茂臻、黎兵等国内顶级前锋相比,即使是同年龄段的庄毅、谢晖、姚夏、于根伟等人在甲A赛场都要比杨晨表现好得多。

到了1997年,国安的锋线彻底进入三杆洋枪的时代,连高峰、高洪波这些人都远走他乡,何况杨晨?在1997年整个赛季杨晨只出场11次,多数时间还是替补,一球未进。对于正值23岁黄金年龄的杨晨来说,这时候无疑处于职业生涯的最低谷,个人的发展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期。

机缘巧合,登陆德甲不过曾经执教过国足的德国人施拉普纳却认为,杨晨有身高速度和技术,冲击力惊人,非常适合德甲联赛。于是在他的运作下,1998年夏天杨晨以100万马克(380万人民币)的身价转会德甲法兰克福俱乐部。

客观地说,这个转会费价格确实不低,要知道1998年甲A转会的标王彭伟国的身价不过是235万人民币,所以对于国安俱乐部来说把踢不上球的杨晨卖出这个价格是大赚特赚的。

不过当时国内普遍对杨晨的留洋前景不太看好,毕竟他是第一位登陆五大联赛的中国球员。之前古广明曾经在德乙达姆施塔特发挥得很好,但古广明的实力有目共睹,还是国家队的绝对主力,而且德乙比德甲要低一个档次。杨晨一个在甲A都无法保证主力的年轻球员,能掀起什么浪?

一战成名,开启留洋成功之路不过事实很快就证明,在选择和使用年轻球员方面,德国人的理念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法兰克福的主教练埃曼特劳特他对杨晨非常信任,经常用他做单箭头突前,利用速度和冲击力来威胁对方。

1998-99赛季德甲联赛第1轮杨晨就身披21号球衣打满全场,表现可圈可点。第2轮他又首发打了70分钟。

第3轮,法兰克福主场迎战门兴格拉德巴赫,杨晨在第69分钟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我至今对那个进球记忆犹新。当时杨晨在球场左侧拿球,带了几步以后,在禁区弧外距离球门大概30米的地方突然起脚爆射,皮球如出膛的炮弹一般直飞死角。对方的门将甚至都没有做出扑救的动作。

比赛结束后,杨晨立刻成为了中国球迷的焦点,在五大联赛进球是多少中国足球先贤名宿的梦想,不料竟然被杨晨实现了!

接下来的比赛很顺利,杨晨在德甲的第一个赛季打出了23场比赛打进8球,和查普伊萨特等人并列射手榜第八位。

随后的两个赛季由于受伤病影响以及和主教练的关系,杨晨的出场次数和战术地位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尽管如此,杨晨还是屡屡在法兰克福保级的关键时刻奉献关键的进球,那时候没到赛季末期法兰克福的保级大战和甲A联赛一样牵动球迷的心。这两个赛季杨晨均在德甲打进了4球。

最后杨晨在德甲3个赛季出场65次打进16球,算是法兰克福的主力前锋。

后来法兰克福降入乙级,杨晨在德乙一个赛季后又转会到另一家德乙俱乐部圣保利,都是球队的主力。2003年杨晨结束了5年的留洋生涯,回到国内加盟深圳健力宝,2007年在厦门蓝狮退役。

在德国取得成功后,杨晨顺理成章地成为国足的主力前锋,参加了2002年世界杯。杨晨在国家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00年亚洲杯上曾经千里走单骑打进日本队一球,在世界杯上曾经击中土耳其门柱,险些打进国足的世界杯第一球。

意义重大,掀起留洋热潮杨晨在法兰克福取得了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功,对于当时中国足球还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他让屡屡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失利的中国球员找准了在世界上的定位。那就是中国足球的优秀球员,如果遇到合适的战术打法,是完全可以在五大联赛中下游球队获得主力位置的。

由此而引发的中国球员留洋热潮一发不可收拾,再加上当时到五大联赛踢球收入较高,俱乐部和球员也乐于走出去。到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国足队内超过半数的球员都有留洋经历,孙继海、李铁、范志毅、邵佳一、李玮锋、张恩华、马明宇、曲波等人都曾经走出去过,其他球员到海外实训的还有很多。

如果说国足是靠留洋球员取得了成功,并不为过。

大家的看法是像杨晨这样的国内替补球员都能在德甲成功,我为什么不敢去试试呢?

写在最后可是自从200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达到一个顶峰以后,就开始无休止的下滑直至今天。现在的中国足球不缺钱,可是却很少有球员愿意出国踢球了。几乎没有人愿意像武磊那样愿意放弃国内的高薪和绝对核心地位,到西班牙去接受残酷的职业足球竞争。

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更应该鼓励武磊!

为什么在国内有人说拜仁挖角德甲?

德甲留不住人,当年莱比锡升甲的时候也牛逼哄哄,说要大干一番,第二年就开始卖主力,再看看多特,除了莱万格策和梅策,基本都被英超西甲挖了个大半,要不是拜仁,德甲流失的球星比现在还要严重

这是毫无毛病的,因为这是拜仁连续第13年挖角德甲球队。在昨天,德甲巨头拜仁正式官宣,斯图加特的法国后卫帕瓦尔将在今年夏天正式转投球队,而此举,再度引发了拜仁挖角德甲球队球员的热议。

说起拜仁挖角国内球队的渊源,我们还得从07-08赛季说起,在那一年,拜仁以1500万从不来梅签下了传奇射手克洛泽,沙尔克的阿尔滕托普免费转投,杨森以1400万的价格从门兴来到了德甲班霸。

再简单说一下从别的德甲球队来到拜仁的球星。

09-10赛季,戈麦斯(斯图加特,3000万欧元),那一年从汉堡免签奥利奇。

10-11赛季 路易斯-古斯塔沃(霍芬海姆,1700万欧元)

11-12赛季 诺伊尔(沙尔克,3000万欧元)

12-13赛季 曼朱基齐(狼堡,1300万欧元)

13-14赛季 格策(多特,3700万欧元)

14-15赛季 莱万(多特,免费)

15-16赛季 基米希(斯图加特,850万欧元)

16-17赛季 胡梅尔斯(多特,3500万欧元)

17-18赛季 聚勒(霍芬海姆,2000万欧元)、瓦格纳(霍芬海姆,1300万欧元)、格纳布里(不莱梅,800万欧元)

18-19赛季 格雷茨卡(沙尔克,免费)

以上数据由马卡报整理得出,请问,拜仁被称为德甲挖掘机冤枉吗?这样打击对手增强自己实力的行为并不利于一个联赛的健康发展,但是谁让拜仁就是有这样的实力让球员前赴后继往里跳呢?

国内版和国外版球鞋有什么区别(两种球鞋有什么差别)

国外版的球鞋在交易平台卖的普遍比国内版贵,是因为国外版的球鞋性能要更好吗?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1. 国外版的球鞋和国内版,核心区别在哪?

由于脚型的原因(官方有数据调研的前提下),厂商普遍认为:

国内小伙伴的脚型是偏宽的。

可能很多小伙伴会站出来反对这个结论,觉得自己脚型明明挺窄,身边朋友脚型也没几个宽的。

但是怎么说呢,这样的观点多少有些“我即世界”的意思,觉得自己身边是这么个情况,那么其他人应该也是类似的境况才对。

如果你把一些OG论坛内容拖回到几年前,你会发现不少朋友的反馈是这样的:

“现在出的这些篮球鞋前掌都好窄,有没有什么适合宽脚朋友穿的篮球鞋推荐呢?”

随着反馈比例收集的越来越多,各大品牌也陆续将国内发售的篮球产品往宽楦的方向去靠拢。

最突出的代表就是李宁了,那时候李宁的篮球鞋,简直就是宽脚朋友的福音。

当然吐槽李宁鞋楦过宽的朋友也大有人在,客观来说:

亚洲鞋友群体的宽楦需求比例,是远比欧美鞋友群体大的。

这也是国内版鞋楦都是宽楦的主要原因。

2. 国内版球鞋设计逻辑逊色于国外版吗?

虽然鞋楦上,国内版和国外版做出了区分,但两个版本的中底模具基本是一致的。

这就导致了球鞋性能指数上,两大版本最直观的区分:

国外版本的楦型容易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而国内版本可能会变成上下端趋于平整的状态。

典型代表:PG4、利拉德6

国内版的PG4和Dame6,在楦型偏宽的情况下,两双鞋的防侧翻表现都不太尽如人意。

而国外版身上,PG4的前掌锁定相对要靠内了一些,包裹更紧致的同时,外底也有了一定的宽裕区域,从而在性能方面多了一丝丝极致感和稳定感,Dame 6同理。

如果国内版本的球鞋在防侧翻和鞋面支撑上有着明显缺陷的话,国外版确实要比国内版好一些,但不过是“坏苹果里,削一削勉强还能吃”的状态,跟其他设计更合理的球鞋相比,还是差一个阶梯的。

性能有明显缺陷的球鞋,对比国内版和国外版的必要要更大一些。

那些性能出彩的球鞋,国内版和国外版,本质上只有脚型方面的需求区别了。

3.国外版和国内版之间,有做出区别对待吗?

实话实说,区别对待的行为是有的。

最早的Hyperdunk 2011,国外版配备的是前后Zoom气垫,国内版只剩下后掌Zoom。

这次偷工减料的行为,让不少鞋迷第一次意识到:国内版和国外版球鞋是有区别的。

当然,耐克为这样的不公操作付出了代价,挨了一顿罚款后,至今暂时没再出现过中底配置的地 域区别对待。

至于像HD08,AJ15的气垫门事件,耐克也蛮公平,给全球的产品都进行了减配,不再地域划分了(呵呵)。

除了配置方面,还有像威少1这样,针对不同地域,做出同配色不同外底用料的设计。

因为国内用户使用外场的比例较高,所以多数威少1的外底都使用XDR的耐磨橡胶外底。而国外版就是清一色的水晶透明外底。

国内版更耐用,国外版更美观。

这样的“区别对待”,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可和支持的。

总结来说:

国内版和国外版球鞋,核心区别在于鞋楦,而宽楦确实更符合亚洲人脚型的设计。

但是宽楦给部分球鞋带来了一定的侧翻风险,这点确实是国外版夹带的一点点优势。

多数国内版本,都尝试在照顾外场实战居多的小伙伴们。

如果你的脚型偏窄,觉得多数在专柜买到的球鞋前掌都很空旷的话,可以考虑购买国外版的同款球鞋。

如果你想获得同款球鞋更好的性能,抛开那些有明显设计缺陷的球鞋外,国外版不一定比国内版有更高的性能优势。

注重耐用性的话,国内版的球鞋外底相对要耐用一些。

最后补充一个疑问:

为什么国外版球鞋普遍比国内版要贵?

因为在供应环节,国内版的货源获取门槛更低,再加上较大的货量,在国内的市场价偏低是很正常的情况。

而国外版,从国外带球鞋回到国内,这本身就树立起了一道门槛,再加上货源的不确定性,以及销量方面不像国内版球鞋稳定,价格呈现虚高状态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国外版贵,并不代表国外版好,所以各位大可不必信奉那套“国外版球鞋更好”的理念,适合自己脚型的球鞋,才是更好的产品。

本文Hash:cb84d78332893ac2c9f253716d8692fc557d07ca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