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的场地规则

导读: 篮球比赛场地简介 篮球比赛场地场地概述 篮球场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篮球比赛场地是进行篮球比赛的场所,篮球比赛场地有严格的标准设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介绍篮球比赛场地的规则,希望大家喜欢!

篮球比赛场地简介

篮球比赛场地应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无障碍物。篮球场地有土质、水泥、沥青和木质等。有条件的一般都用木质场地。土质、水泥和沥青场地比较经济,基层单位使用较多,但要注意地面平整,以防出现伤害事故。

 

 篮球比赛场地场地概述

奥运会篮球比赛和世界篮球锦标赛的比赛场地长度为28米,宽15米,其他比赛长度可减少4米,宽度减少2米,要求其变动互相成比例。球场的丈量从界线的内沿量起。

所有新建球场均应符合国际篮联要求:长28米,宽15米。

天花板或最低障碍物的高度至少应为7米。

界线设置

长边的界线称边线,短边的界线称端线。球场上各线都必须十分清晰,线宽均为0.05米。

从边线的中点画一平行端线的横线称中线。中线应向两侧边线外各延长0.15米。

以中线的中点为圆心,以1.80米为半径(半径从圆周的外沿量起),画一个圆圈称中圈。

三分投篮区是由场上两条拱形限制出的地面区域。在此区域外投篮得三分。

从罚球线两端画两条线至距离端线中点各3米的地方(均从外沿量起)所构成的地面区域叫限制区。它的作用是:球在本队控制时,限制本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秒钟。

罚球区是限制区加上以罚球线中点为圆心、以1.80米为半径向限制区外所画的半圆区域,它是执行罚球的区域。

场地材质

篮球场地有土质、水泥、沥青和木质等。有条件的一般都用木质场地。土质、水泥和沥青场地比较经济,基层单位使用较多,但要注意地面平整,以防出现伤害事故。

任何场地都要求地面平整,不要有突起和小坑,不要有小石块,日常要维护好,画线要清晰。

照明要求

灯光照明比赛场地的灯光,至少应为1500勒克斯,这个光度是从球场上方1米处测量的。灯光应符合电视转播的要求。

篮球场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注意事项

(1)塑胶篮球场,适合普通运动鞋、训练鞋、橡胶帆布鞋或软橡胶鞋,严禁穿高跟鞋、钉鞋等进入场地;

(2)塑胶篮球场上禁止一切车辆行驶,塑胶篮球场上避免机械剧烈冲击和摩擦;

(3)塑胶篮球场边缘应加保护,不得任意剥动,如发现损坏应及时修补,未咨询专业人士前严禁动手整改或修理木地板;

(4)避免接触有机溶剂、化学物品;

(5)塑胶篮球场需要保持清洁,粘上油污可用10%氨水或洗涤剂擦洗干净,严禁用一般家庭清洁产品或清洁做法清洁地板;

(6)禁止吸烟乱投烟蒂、口香糖或含糖饮料、果皮杂物、油污等;

(7)严禁长期不打开体育馆里的通风设备;

(8)严禁使用带硬毛刷机器或电动刷,用力水洗木地板,水是对地板危害最大的敌人。

日常维护

做好对塑胶篮球场的破碎、松动的日常检查,人工或者用拖把使用自来水对塑胶篮球场进行部分或者全部的清洗,清除废物,如垃圾、玻璃、树叶或者沙砂,注意检查拧紧松动的设备。

基本步骤:

(1)用水管(刷子)进行人工清洗;

(2)用坐骑式清扫机进行机械式清洗(根据需要选择大小);

(3)用耙子或被认可的化学药剂清除野草、藻类、青苔;

(4)用喷冰冷冻清除口香糖;

季节性维护和修理:

季节性维护(包括大型清洁)应每年举行两次,建议不要直接用水管冲刷整个塑胶篮球场地。而是使用高压水冲洗,即用带有高压设备的拖把进行彻底的清洗。不要随便在塑胶篮球场上使用塑料化学品。需要时用来更新绘制线条和标志。除去塑胶篮球场的积雪,强烈建议用扫帚清扫。

塑胶篮球场的使用寿命由其质量、使用及保养水平所决定。总的说,标准的塑胶篮球场场地在不断使用8~10年后就需要翻修。

塑胶篮球场的场地更新应有不同的程序:

(1)用新材料完全换取用坏的塑胶面;

(2)再对坏的场地部分进行更新;

(3)重新用足够的塑胶材料进行覆盖或封住;

(4)再用破的地方进行覆盖。

(5)在场地完全维修后,要重新作标志。场地的某个部分的更新完成后,就应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重新标志。

机器人足球比赛的场地及用球规则

机器人足球比赛像人类足球比赛一样,也有相应的足球比赛规则,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机器人足球比赛场地及用球规则,希望大家喜欢!

机器人足球比赛场地和足球规则

1.机器人足球赛台的球场区长1220mm、宽1830mm,球场四周有宽度为220mm的白色边界区。边界区四周有宽80mm、深15~18mm的沟槽。沟槽四周为高160mm、厚15~18mm的档板。边界区及沟槽刷白色亚光漆,档板刷黑色亚光漆。

2.赛台中央的木质底板上覆盖一层喷绘的背胶场地纸。绿色球场及白色边界区应水平和平整。

3.赛台应放置在约400mm高的桌上。

4.球门宽度为450mm,深度为80mm。每个球门在距地面140mm处有一横梁。球门 2 内有高度为80mm的后壁。球门内侧涂成天蓝色,地面为白色。球门外侧面应涂成亚光黑色。 2.5 场上有六个发球点和一个开球点

5.场上有六个发球点和一个开球点。

6.参赛队必须根据场馆的照明和磁场条件调整机器人。比赛组织者将尽力保持较低的照度,并使赛场远离磁场(比如,地板下的布线和金属物体)。但是,建议各参赛队应设法让自己的机器人能适应各种照明和磁场干扰情况,并能应对场地表面大约5mm高的轻微起伏。

7.比赛采用能发射红外线的直径75~80mm的电子球。每场开赛前,裁判都要检查足球是否损坏。本届竞赛用球为Wiltronics制造的MK2红外球,或由日本EK公司制造的RoboSoccer RCJ-04足球。这两种球均可用于比赛。MK2红外球外壳较薄,参赛队必须控制机器人的动力,否则,损坏足球后可能会根据规则被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

足球机器人规则

1.机器人必须是经参赛队员启动后能够自动运行的机器人,禁止使用任何遥控方式。为了策略或备份的需要,每支参赛队可携带三台机器人参赛,但在同一场比赛中只能使用两台机器人且不能更换。

2.参加本比赛的机器人限用竞赛组委会指定的教育机器人套材。只要有可能,也允许以上器材混用,允许自制机器人。

3.机器人必须能自由纳入内径为220mm的开口圆筒中,重量不得超过2.5kg。

4.机器人带球的控球区定义为机器人身上的任何突出部位形成的内部空间,控球区的深度不得超过30mm。

5.机器人的程序编写应由参赛队员自己完成。禁止使用未经充分修改的由商业成品或培训机构提供的程序。学生必须能证明他们自己对程序有充分的了解。

6.机器人使用组委会提供的6节1.5V专用干电池, 电池盒必须位于机器人的上方或侧方,盒盖应便于开启或透明。除此干电池外,严禁在机器人上使用其它电池,机器人的结构必须便于裁判员检查。不得使用DC/DC等升压装置对电机供电。在一场(两个半场及可能的加时)比赛中不得更换电池。

7.机器人部件可以使用胶水、螺钉等永久固定。

8.机器人的击球装置允许使用气动部件,但压力不得超过0.8MPa;在两个半场间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气瓶充气;不得更换气瓶;只要击坏电子足球或对方的机器人,该机器人便不能继续参赛。

9.参赛机器人须有个性化装饰或标记,以便识别同属一个参赛队的机器人。

10.机器人的颜色、光发射器和光电传感器不得影响其它机器人的光传感器。

11.比赛时,进攻机器人不得损坏场上的足球。否则该机器人便要被罚以暂时出场,并当作“损坏的机器人”处理。参赛队员在裁判的允许下,可对该机器人做出适当调整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如果该机器人再次损坏足球,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对于有能力损坏规则2.7中规定的足球的机器人,裁判有权禁止它参赛。

12.守门员机器人不得只做单向或左右移动,它必须能朝各个方向移动,特别是以前冲方式运动。守门员应具备前行到离球门450mm的发球区去拦截球的能力。如果守门员对来球没有任何反应,将被视为“损坏的机器人”。

13.机器人在进入白色边界区后应该有能力自行回到绿色球场区。

篮球比赛的规则

篮球作为众多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大家知道篮球比赛的规则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介绍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希望大家喜欢!

篮球规则简介

篮球规则指篮球比赛中应用的各种规则。基于适用范围分为FIBA规则,NBA规则,NCAA规则等。在世界上通用的篮球规则是国际篮球联合会指定的FIBA官方篮球规则。

篮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深入的发展,为使该项运动永远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并在持续的发展中得到统一和规范,国际篮球联合会近年来不断对《篮球规则》进行完善,以4年为间隔对规则进行较大的修订。

目前国际篮球联合会中央局会议已通过了2014年《篮球规则》,并决定于2014年10月1日起在世界范围内正式执行。

整个“篮球规则”中提到的都是男性教练员、队员、裁判员等等。显然,它也同样适用于女性。

篮球比赛定义

1.1 篮球比赛

篮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每队目标是在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队得分。

篮球比赛由裁判员、记录台人员和技术代表(如到场)管理。

1.2 球篮:本方/对方

被某队进攻的球篮是对方的球篮,由某队防守的球篮是本方的球篮。

1.3 比赛的胜者

在比赛时间结束时得分较多的队,将是比赛的胜者。[1-2]

 

 篮球比赛的规则介绍

第11条 队员和裁判员的位置

11.1 一名队员的位置由他正接触着的地面所确定。

当队员跳起在空中时,他保持他最后接触地面时所拥有的相同位置。这包括界线、中线、3分线、罚球线、标定限制区的各线和无撞人半圆区的各线。

11.2 一名裁判员的位置的确定与一名队员的位置的确定相同。当球触及裁判员时,如同触及裁判员所位于的地面一样。

第12条 跳球和交替拥有

12.1 定义

12.1.1 在第1节开始时,一名裁判员在中圈、在任何两名互为对方的队员之间将球抛起,一次跳球发生。

12.1.2 当双方球队各有一名或多名队员有一手或两手紧握在球上,以至不采用粗野动作任一队员就不能获得控制球时,一次争球发生。

12.2 程序

12.2.1 每一跳球队员的双脚应站立在靠近该队本方球篮的中圈半圆内,一脚靠近中线。

12.2.2 如果一名对方队员要求占据其中一个位置,同队队员不得围绕圆圈占据相邻的位置。

12.2.3 然后裁判员应两名互为对方的队员之间将球向上(垂直地)抛起,其高度超过任一队员跳起能达到的高度。

12.2.4 在球到达它的最高点后,球必须被一名或两名跳球队员用手拍击。

12.2.5 在球被合法地拍击前,任一跳球队员都不应离开他的位置。

12.2.6 在球触及非跳球队员之一或地面前,任一跳球队员都不得抓住球或拍击球超过两次。

12.2.7 如果球未被至少一名跳球队员拍击,则应重新跳球。

12.2.8 在球被拍击前,非跳球队员的身体部分不得在圆圈上或圆圈(圆柱体)上方。

12.2.9 违反第12.2.1、12.2.4、12.2.5、12.2.6和12.2.8是违例。

12.3 跳球情况

当:

·宣判了一次争球时;

·球出界,但裁判员们无法判定谁是最后触球的队员或意见不一致时。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不成功的罚球中,双方队员发生违例时。

·一个活球夹在篮圈和篮板之间时(罚球之间除外)。

·任一队既没有控制球又没有球权球成死球时。

·在抵消了双方球队的相等罚则后,没有留下其它要执行的罚则,以及在第一次犯规或违例之前任一队既没有控制球也没有球权时。

·除第1节外,所有节将开始时。

一次跳球发生。

12.4 交替拥有定义

12.4.1 交替拥有是以掷球入界而不是以跳球来使球成活球的一种方法。

12.4.2 交替拥有掷球入界:

开始于:

掷球入界队员可处理球时。

结束于:

──球触及场上队员或被场是队员合法触及时。

──掷球入界队发生违例时。

──掷球入界中活球夹在篮圈和篮板之间时。

12.5 交替拥有程序

12.5.1 在所有跳球情况中,双方球队将交替拥有在最靠近发生跳球情况的地点掷球入界权。

12.5.2 在跳球后未在场上获得控制活球的队应拥有第一次交替拥有球权。

12.5.3 在任一节结束时,对下一次交替拥有有权的队应在记录台对侧的中线的延长线以掷球入界开始下一节,除非有进一步的罚球和球权罚则要执行。

12.5.4 应由指向对方球篮的交替拥有箭头来指明对交替拥有掷球入界有权的队。当交替拥有掷球入界结束时,交替拥有箭头的方向立即反转。

12.5.5 某队在它的交替拥有掷球入界中违例,使该队失掉交替拥有掷球入界。交替拥有箭头应立即反转,指明违例队的对方在下一次跳球情况中对交替拥有掷球入界有权。于是将球判给违例队的对方在最初掷球入界地点掷球入界继续比赛。

12.5.6 在:

·除第1节之外的其他每节开始前,或

·交替拥有掷球入界中。

任一球队犯规不使掷球入界队失掉该交替拥有掷球入界。

第13条 如何打球

13.1 定义

在比赛中,球只能用手来打,并且球可向任何方向传、投、拍、滚或运,但受本规则的限制。

13.2 规定

队员不能带球跑,故意踢球或用腿的任何部分阻挡球或用拳击球。

然而,球意外地接触到腿的任何部分,或腿的任何部分意外地触及球,不是违例。

违反第13.2是违例。

第14条 控制球

14.1 定义

14.1.1 当某队一名队员在控制活球中正拿着或运着一个活球,或可处理一个活球时,球队控制球开始。

14.1.2 当:

·某队一名队员控制一个活球时。

·球在同队队员之间传递时。

是球队继续控制球。

14.1.3 当:

·一名对方队员获得控制球时。

·球成死球时。

·在投篮或罚球中,球已经离开队员的手时。

是球队控制球结束。

第15条 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

15.1 定义

15.1.1 投(投篮或罚球):队员手中持球,然后朝对方球篮将球掷入空中。

拍:用手直接把球打向对方球篮。

扣:用一手或双手迫使球向下进入对方球篮。

拍和扣也认为是投篮。

15.1.2 投篮动作:

·开始于:队员通常在离手前开始做投篮连贯动作,根据裁判员的判断,他已经向对方的球篮投、拍或扣球,开始得分尝试时。

·结束于:球已离开队员的手时,如果是跳起在空中的投篮队员,他还须双脚落回地面。

虽然投篮队员被认为是在做得分尝试,但他的手臂可能被对方队员抓住,以此来阻碍他得分。在这种情况下,球是否离开队员的手不是关键因素。

在跑动的合法步数和投篮动作之间没有联系。

15.1.3 投篮动作中的连续运动:

·开始于:球在队员手中停留,并开始投篮动作(通常是向上)时。

·在投篮尝试中须包括队员的手臂和/或身体运动。

·结束于:球己离开队员的手时,或者,做了一个全新的投篮动作时。

第16条 球中篮和它的得分值

16.1 定义:

16.1.1 当活球从上方进入球篮并停留在球篮内或穿过球篮,是球中篮。

16.1.2 当有极少部分的球体在篮圈中并在篮圈水平面以下时,就认为球在球篮中。

16.2 规定

16.2.1 球已进入球篮,对投篮的队按以下方式计得分:

·一次罚球中篮计1分。

·从2分投篮区域中篮计2分。

·从3分投篮区域中篮计3分。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中,在球已触及篮圈后,在球进入球篮之前被一名进攻队员或防守队员合法触及,中篮计2分。

16.2.2 如果队员意外地将球投入本方球篮,中篮计2分,登记为对方队的场上队长名下。

16.2.3 如果队员故意地将球投入本方球篮,这是违例,中篮不计得分。

16.2.4 如果队员使整个球从下方穿过球篮,这是违例。

16.2.5 为了使队员在掷球入界获得球权时,或者最后1次,或者仅有1次罚球后抢篮板球时可以尝试投篮,比赛计时种必须显示0:00.3(3/10秒)或者更多。如果计时钟显示0:00.2或者0:00.1,唯一的投篮方式就是拍球或者直接扣篮得分。

第17条 掷球入界

17.1 定义

17.1.1 由界外掷球入界队员将球传比赛入场内时,掷球入界发生。

17.2 程序

17.2.1 裁判员必须将球递交给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或置于他可处理。只要:

·裁判员距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不超过4米。

·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是在裁判员指定的正确地点。

他也可将球抛或反弹给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

17.2.2 队员应在最靠近违犯规则或比赛被裁判员停止的地点执行掷球入界,正好在篮板后面的地点除外。

17.2.3 只有在下列情况中,在记录台对侧的中线延长线执行掷球入界:

·在非第1节的所有节开始。

·由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或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引起的罚球之后。

掷球入界队员应在记录台对侧,分别跨立在中线延长线的两边,并有权将球传给位于比赛场地上任何地点的同队队员。

17.2.4 在第四节的最后2分钟和每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期间,在后场拥有球权的队暂停之后,随后的掷球入界应在记录台对侧,该队前场的的掷球入界线处执行。

17.2.5 控制活球队的队员或拥有掷球入界权队的队员发生侵人犯规后,随后的掷球入界应在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执行。

17.2.6 每当球进入球篮,但该投篮或罚球无效,则随后的掷球入界在罚球线延长线执行。

17.2.7 投球成功或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成功后:

·非得分队的任一队员应在该队端线后的任一地点掷球入界。这也适应用于成功的投篮或成功的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罚球后的一次暂停或任一比赛的中止之后,在裁判员将球递交给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或将球置于他可处理后。

·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可横向移动和/或后移,并且球可在端线后的同队队员之间传递,但是,当界外第一位队员可处理时,5秒钟计算开始。

17.3 规定

17.3.1 执行掷球入界的队员不应:

·球离手超过5秒钟。

·球在手中步入场内。

·掷球入界的球离手后,使球触及界外。

·在球触及另一队员前,在场上触及球。

·直接使球进入球篮。

在球离手前,从界线外指定的掷球入界地点(投篮成功或最后一次罚球成功后,从该队的端线后掷球入界除外)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横向移动总距离超过1米。然而,只要情况许可,他从界线后退多远都可以。

17.3.2 在掷球入界中其他队员不应:

·在球被掷过界线前,将身体的任何部位越过界线。

·当掷球入界地点的界线外任何障碍物和界线之间少于2米时,靠近执行掷球入界队员在1米之内。

违犯第17.3款是违例。

17.4 罚则

将球判给对方队员在原掷球入界的地点掷球入界。

第18条 暂停

18.1 定义

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请求中断比赛是暂停。

18.2 规定

18.2.1 每次要暂停应持续1分钟。

18.2.2 在暂停机会期间可以准予暂停。

18.2.3 当:

·(对于双方队)球成死球,比赛计时钟停止以及当裁判员已结束了与记录台的联系时。

·(对于双方队)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的罚球成功后球成死球时。

·(对于非得分队)投篮得分时。

一次暂停机会开始

18.2.4 当队员在掷球入界或第1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可处理球时,一次暂停机会结束。

18.2.5 在上半时的任何时间每队可准予2次暂停;在下半时的任何时间可准予3次暂停,以及每一决胜期的任何时间可准予1次暂停。

18.2.6 未用过的暂停不得遗留给下半时或决胜期。

18.2.7 除了对方队员投篮得分并且没有宣判犯规后准予的暂停外,应给首先提出暂停请求的教练员的队登记暂停。

18.2.8 在第四节的最后2分钟或每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在一次成功的投篮后比赛计时钟停止时,不允许得队暂停,除非裁判员己停止了比赛。

18.3 程序

18.3.1 只有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有权请求暂停。他应与记录员建立目光联系或亲自到记录员处清楚地要求暂停,并用手做出正确的常规手势。

18.3.2 一次暂停请求只可在记录员发出该次暂停请求的信号之前被取销。

18.3.3 暂停时段:

·当裁判员鸣哨并给出暂停手势时开始。

·当裁判员鸣哨并招呼球队回到比赛场地上时结束。

18.3.4 暂停机会一开始,记录员就应发出他的信号,通知裁判员已提出了暂停请求。

如果某队已请求了暂停,在对方队投篮得分时,计时员应立即停止比赛计时钟并发出他的信号。

18.3.5 在暂停期间以及第2节、第4节或每一决胜期开始之前的比赛休息期间,队员们可以离开比赛场地并坐在球队席上,被允许在球队席区域内的人员可以进入场地,只要这些球队成员留他们的球队席区域附近。

18.3.6 如果第1次或仅有一次罚球,球置于罚球队员可处理之后,任一队请求了一次暂停。如果:

·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罚球成功。

·最后一次或仅一次罚球随后还有在记录台对侧的中线延长线的掷球入界。

·在多次罚球之间宣判了犯规。这种情况下,应完成多次罚球,在新的犯规罚则执行之前。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犯规。这种情况下,在执行新的犯规罚则之前。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违例。在这种情况下,在执行掷球入界之前。

这次暂停应被准予。

如果一个以上的犯规罚则造成连续的罚球单元和/或球权,每个单元分别处理。

第19条 替换

19.1 定义

替补队员请求中断比赛成为队员是一次替换。

19.2 规定

19.2.1 在替换机会期间球队可以替换队员。

19.2.2 一次替换机会开始:

·(对于双方队)当球成死球,比赛计时钟停止,以及当裁判员已结束了与记录台的联系时。

·(对于双方队)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成功后,球成死球时。

·(对于非得分队)在第4节的最后2分钟或每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投篮得分时。

19.2.3 一次替换机会结束于掷球入界的队员可处理球时,或第1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队员可处理球时。

19.2.4 队员已成为替补队员和替补队员已成为队员,分别不能重新进入比赛或离开比赛,直到一个比赛钟表运行片段之后球再次成死球为止。除非:

·某队场上队员已被减缩到少于5名。

·作为纠正失误的结果,拥有罚球权的队员已被合法地替换后坐在球队席上。

19.2.5 在第四节的最后2分钟或每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期间,在一次成功的投篮后比赛计时钟停止时,不允许得分队替换,除非裁判员己停止了比赛。

19.3 程序

19.3.1 只有替补队员有权请求替换。他(不是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应到记录台清楚地要求替换或者坐在替换椅子上。他必须立即做好比赛的准备。

19.3.2 一次替换请求可以被撤销,但只可在记录员发出该次替换请求的信号之前。

19.3.3 替换机会一开始,记录员就应发出他的信号通知裁判员已替换请求提出。

19.3.4 替补队员应停留在界线外,直到裁判员鸣哨、给出替换手势和招呼他进入比赛场地。

19.3.5 已被替换的队员不必向裁判员或记录员报告,允许他直接去他的球队席。

19.3.6 替换应尽可能快地完成。已发生第五次犯规或已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必须立即被替换(大约30秒钟内)。根据裁判员的判断,如果有不合理的延误,应给违犯的队登记一次暂停。如果该队没有剩余的暂停,可登记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B”)。

19.3.7 如果在一次暂停或非半时的比赛休息间中请求替换,该替补队员必须在进入比赛前向记录员报告。

19.3.8 如何罚球队员因为:

·他受伤了。

·他已发生第五次犯规。

·他已被取消比赛资格。

他必须被替换。罚球必须由替换他的替补队员执行,并且该替补队员在比赛的下一个计时钟运行片段前不能再次被替换。

19.3.9 第1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球置于罚球队员可处理之后,如果任一队请求替换,则在下列情况下替换应被准予:

·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成功。

·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还有在记录台对侧中线延长线掷球入界。

·在多次罚球之间宣判了犯规。这种情况下,多次罚球应完成,在新的犯规罚则执行之前允许替换。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犯规。这种情况下,在执行新的犯规罚则之前允许替换。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在球成活球前宣判了一起违例。这种情况下,在执行掷球入界之前允许替换。

如果一个以上的犯规罚则造成连续的罚球单元,每个单元分别处理。

第20条 比赛因弃权告负

20.1 规定

如果球队:

·在预定的开始时间后15分钟,球队不到场或不能使5名队员入场准备比赛。

·他的行为阻碍比赛继续进行。

·在主裁判员通知比赛后拒绝比赛。

那么,该队由于弃权使比赛告负。

20.2 罚则

20.2.1 判给对方队获胜,且比分为20:0。此外,弃权的队在名次排列中应得0分。

20.2.2 对于两场比赛(主和客)总分定胜负的一组比赛和季后赛(三战定胜负),在第一场、第二场或第三场比赛中弃权的队应使该组比赛或季后赛因“弃权”告负。这不适用于季后赛(五战定胜负)。

20.2.3 如果在一次联赛中,一个球队弃权两次,该队应被取消资格,并且该队在所有比赛的结果都视为无效。

第21条 比赛因缺少队员告负

21.1 规定

在比赛中,如果某队在场上准备比赛的队员少于2名,该队由于缺少队员应使比赛告负。

21.2 罚则

21.2.1 如判获胜的队领先,则在比赛停止时的比分应有效。如判获胜的队不领先,则比分应记录为2:0,对该队有利。此外,缺少队员的队在名次排列中应得1分。

21.2.2 对于两场比赛(主和客)总分定胜负的一组比赛,在第一场或第二场比赛中缺少队员的队应使该组比赛因“缺少队员”告负。

第22条 违例

22.1 定义

违例是违犯规则。

22.2 罚则

将球判给对方队员在最靠近发生违例的地点掷球入界,正好在篮板后面的地点除外,除非本规则另有规定。

第23条 队员出界和球出界

23.1 定义

23.1.1 当队员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的除队员以外的地面或任何物体时,即是队员出界。

23.1.2 当球触及了:

·在界外的队员或任何其他人员时。

·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的地面或任何物体时。

·篮板支撑架、篮板背面或比赛场地上方的任何物体时。

是球出界。

23.2 规定

23.2.1 在球出界、甚至球触及了除队员以外的其它物体而出界之前,最后触及球或被球触及的队员是使球出界的队员。

23.2.2 如果球出界是由于触及了界线上或界线外的队员或被他所触及,是该队员使球出界。

23.2.3 在争球期间,如果队员移动到界外或他的后场,一次跳球情况发生。

第24条 运球

24.1 定义

24.1.1 运球是指一名队员控制一个活球的一系列动作:掷、拍、在地面上滚动球或者故意将球掷向篮板。

24.1.2 当在场上己获得控制活球的队员将球掷、拍、滚、运在地面上,或故意将球掷向篮板并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再次触及球时是运球开始。

当队员双手同时触及球或允许球在一手或双手中停留时运球结束。

在运球的时候可被掷向空中,只要掷球的队员用手再次触及球之前球触及地面或另一队员。

当球不与队员的手接触时,队员可行进的步数不受限制。

24.1.3 队员意外地失掉和随后在场上恢复控制活球,被认为是漏接球。

24.1.4 下例情况不是运球:

·连续的投篮。

·一次运球的开始或结束时漏接球。

·从其他队员的附近用拍击球来试图获得控制球。

·拍击另一队员控制的球。

·拦截传球并获得控制球。

·只要不发生带球走违例,将球在两手之间抛接并在球触及地面前允许在一手或两手中停留。

24.2 规定

队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除非在两次运球之间由于下述原因他在场上己失去了控制活球:

·投篮。

·被对方队员触及球。

·传球或漏接,然后触及了另一队员或被另一队员触及。

第25条 带球走

25.1 定义

25.1.1 当队员在场上持着一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本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是带球走。

25.1.2 在场上正持着一个活球的队员用同一脚向任一方向踏出一次或多次,而其另一脚(称为中枢脚)不离开与地面的接触点时为旋转(合法移动)。

25.2 规定

25.2.1 对在场上接住活球的队员确立中枢脚。

·双脚站在地面上时:

──一脚抬起的瞬间,另一脚成为中枢脚。

·移动时:

──如果一脚正触及地面,该脚成为中枢脚。

──如果双脚离地和队员双脚同时落地,一脚抬起的瞬间,则另一脚成为中枢脚。

──如果双脚离地和队员一脚落地,于是,该脚成为中枢脚。如果队员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停止,那么,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25.2.2 对在场上控制了活球并已确立中枢脚的队员的带球行进。

·双脚站在地面上时:

──开始运球,在球出手之前中枢脚不得抬起。

──传球或投篮,队员可跳起中枢脚,但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脚不得落回地面。

移动时:

──传球或投篮,队员可跳起中枢脚并一脚或双脚同时落地,但一脚或双脚抬起后在球出手之前任一脚不得落回地面。

──开始运球,在球出手之前中枢脚不得抬起。

·停止时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开始运球,在球出手之前哪只脚都不得抬起。

──传球或投篮,一脚或双脚可提起,但在球出手前不得落回地面。

25.2.3 队员跌倒、躺或坐在地面上:

·当一名队员持球时跌倒和在地面上滑动,或躺,或坐在地面上获得控制球是合法的。

·如果而后该队员持着球滚动或试图站起来是违例。

第26条 3秒钟

26.1 规定

26.1.1 当某队在前场控制活球并且比赛计时钟正在运行时,该队的队员不得停留在对方队员的限制区内超过持续的3秒钟。

26.1.2 队员在下列情况中应被默许:

·他试图离开限制区。

·他在限制内,当他或他的同队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并且球正离开或恰已离开投篮队员的手时。

·他在限制区内已接近3秒钟时运球投篮。

26.1.3 为证实队员自身位于限制区外,他必须将双脚置于限制区外的地面上。

第27条 被严密防守的队员

27.1 定义

一名队员在场上正持着活球,这时对方队员处于积极的防守姿势,距离不超过1米,该队员是被严密防守。

27.2 规定

一名被严密防守的队员必须在5秒钟内传、投或运球。

第28条 8秒钟

28.1 定义

28.1.1 当:

·一名队员在他的后场获得控制活球时。

·在掷球入界中,球触及后场的任何队员或者被后场的任何队员合法触及,掷球入界队员所在队仍拥有在后场的球权。

·该队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该队的前场。

28.1.2 当:

·没有被任何队员控制,球触及前场时。

·球触及或者被双脚在他前场的进攻队员合法触及时。

·球触及或者被有部分身体在他后场的防守队员合法触及时。

·球触及有部分身体在控制球队前场的裁判员时。

·运球队员在后场往前场运球过程中,双脚和球都进入前场时。

就是球队使球进入该队的前场。

28.1.3 当先前已控制球的同一队由于下列情况的结果被判在后场掷球入界时,8秒钟应从剩余时间处连续计算:

·球出界了。

·一名同队队员受伤了。

·一次跳球情况。

·一次双方犯规。

·双方球队的相等罚则抵销。

第29条 24秒钟

29.1 规定

29.1.1 当:

·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一个活球时。

·在一次掷球入界中,球触及任何一名场上队员或者被他合法触及,掷球入界队员所在的球队仍然控制着球时,该队必须在24秒钟内尝试投篮。

一次24秒钟内投篮的构成:

·在24秒钟装置的信号发出前,球必须离开队员的手,而且

·球离开了队员的手后,球必须触及篮圈或进入球篮。

29.1.2 在临近24秒钟结束时尝试了一次投篮,并且球在空中时24秒计时钟信号响:

·如果球进入球篮,没有违例发生,信号应被忽略并且计中篮得分。

·如果球触及篮圈但未进入球篮,没有违例发生,信号应被忽略并且比赛应继续。

·如果球未碰篮圈,一次违例已发生。然而,如果对方队员即时和清楚地获得了控制球,信号应被忽略并且比赛应继续。

关系到干涉得分和干扰得分的所有限制应适用。

29.2 程序

29.2.1 如果裁判员停止了比赛:

·因为不控制球的球队犯规或者违例(不是因为球出界)。

·因为任何与不控制球的球队有关的正当原因。

·因为任何与双方球队的都无关的原因。

球权应判给先前控制球的球队。

如果掷球入界在其后场执行,24秒计时钟就复位到24秒。

如果掷球入界在其前场执行,24秒计时钟就按照下述原则复位:

·当比赛被停止时,如果24秒计时钟显示为14秒或者更多,24秒计时钟不应复位,而是从被停止的时间处连续计算。

·当比赛被停止时,如果24秒计时钟显示为13秒或者更少,24秒计时钟应复位至14秒。

然而,根据裁判员的判断,如果对方将被置于不利,24秒计时钟应从停止的时间处连续计算。

29.2.2 如果某队已控制球或双方队都未控制球时,24秒钟装置错误地发出信号,此信号应被忽略并且比赛应继续。

然而,如果根据裁判员的判断,控制球队已被置于不利,比赛应被停止,24秒钟装置应被纠正并且把球判给该队。

第30条 球回后场

30.1 定义

30.1.1 当:

·球触及后场时。

·球触及或者被有部分身体接触后场的进攻队员合法触及时。

球触及有部分身体接触后场的裁判员时。

是球进入某队的后场。

30.1.2 当一个控制活球队的队员在他的前场最后触及进入前场的球,随后他或他的同队队员又首先触及进入后场的球,球己非法回到后场。

这个限制适应于某队前场的所有情况,包括掷球入界。然而,它不适应于队员从他的前场跳起,仍在空中时建立新的球队控制球,然后落在该队的后场内。

30.2 规定

控制活球的队员不得使球被非法回到他的后场。

30.3 罚则

球应判给对方在他们的前场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掷球入界,正好在篮板后面的地点除外。

第31条 干涉得分和干扰得分

31.1 定义

投篮或罚球:

·开始于:当球离开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的手时。

·结束于:

──球从上方直接进入球篮并且停留其中或穿过球篮时。

──球不再有进入球篮的可能性时。

──球触及球篮时。

──球触及地面时。

──球成为死球时。

31.2 规定

31.2.1 在一次投篮中,当一名队员触及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上的球时,并且:

·球是下落飞向球篮中。

·在球已碰击篮板后。

干涉得分发生。

31.2.2 在一次罚球中,当一名队员触及向球篮的、触及篮圈前的球时,干涉得分发生。

31.2.3 干涉得分限制适用于:

·球不再有进入球篮的可能性前。

·球触及篮圈前。

31.2.4 当:

·在一次投篮,最后一次或者仅有一次罚球后,当球与篮圈接触时,队员触及球篮或篮板。

·在一次罚球(随后还有进一步的罚球)后,球有进入球篮的可能性时,一名队员触及球、球篮或篮板时。

·队员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并触及球时。

·当球在球篮中,防守队员触及球或球篮而阻止球穿过球篮时。

·队员使得篮板颤动或抓球篮,根据裁判员的判定,这种手段己妨碍球进入球篮或者使球进入球篮时。

·队员抓球篮打球时。

干扰得分发生。

31.2.5 当:

·球在投篮队员的手中或者一次投篮的飞行中,裁判员鸣哨时。

·投篮的球在飞行中,结束一节的比赛计时钟信号响时。

在球己触及篮圈之后仍有进入球篮的可能时,队员不得触及球。

涉及干涉得分和干扰得分的所有限制应适用。

31.3 罚则

31.3.1 如果一名进攻队员发生违例,不判给得分。将球判给对方队员在罚球线的延长部分掷球入界,除非本规则另有规定。

31.3.2 如果一名防守队员发生违例,应判给进攻的队:

·当球在罚球中出手时,得1分。

·当球在2分投篮区域出手时,得2分。

·当球在3分投篮区域出手时,得3分。

判给的得分就好像球已进入球篮一样。

31.3.3 如果防守队员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中发生干涉得分违例,应判给进攻队得1分,随后执行防守队员技术犯规的罚则。

本文Hash:a23d591ca62652eca4e38f25f5b30a7fa9d95a69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