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垫子的长宽高是多少

跳高垫子的长宽高是多少?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之一,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跳高垫子的长宽高是多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跳高垫子的长宽高各个是多少

1、跳高垫子的长宽高

跳高垫子的标准规格是100cm*200cm*5cm;即长为100cm,宽为200cm,高为5cm。

2、什么是跳高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之一。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也有人称跳高是一项失败者的运动。因为每次比赛,运动员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跳不过去为止。

3、跳高的技巧

跳高这项运动,主要取决于你的单腿弹跳力和过杆技巧。大多数人弹跳力相差没有多少,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可言。跳跃力上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你是否能把你的弹跳力在最后一步完全释放出来,这就涉及到你的瞬间爆发力。很多人弹跳力都没问题,平时也能跳很高,但是一到跳高场上就跳不起来,就是发力不对。所以如果想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杆下平时的力量爆发力训练也很重要,不能轻视。

背越式跳高的优点

1、采用弧线助跑对背越式跳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1、采用弧线助跑最后为克服离心力,身体内倾使身体重心自然下降,加大了工作距离,最重要的是相对提高了支撑能力。

1.2、从内倾状态进入起跳腿着地支撑,所形成的线运动制动和弧线助跑的惯性作用,能使身体自然竖直,这样可以把起跳的偏心推力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垂直起跳效果。

1.3、弧线助跑时,运动员身体逐渐转向侧对横杆,最后从内倾姿势进入起跳,形成肩轴和髋轴的反向扭转,不但充分伸展屈髋肌群,使摆动腿的摆动更加有力,而且有利于人体围绕纵轴旋转。这样,腾空后,能使身体自然地转向背对横杆。

2、重心从横杆下钻过

当运动员背越过杆时,是背对横杆。头和肩膀越过横杆时,迅速下降到横杆的下面,保持较低的重心,然后才迅速的把腿踢过横杆。这样可以保持重心始终在横杆一下。也就是说,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重心实际是从横杆下面钻过的,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跳高成绩。

跳高运动的训练方法

1、爆发力训练:训练时应注意速度和力量的密切结合,训练的主要方法是进行中等重量的负重练习,如负重提踵、负杠铃原地跳、负重弓箭步走等;在发展快速力量的同时,也要进行大重量的负重练习,以增加肌肉力量。主要练习有负大重量蹲起等。并且要同跑和放松练习结合起来进行。重量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尤其是杠鈴,最好是在有保護或是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才好,這樣比较安全。

2、弹跳力训练:发展快速力量和跳跃能力能有效发展弹跳力,其主要练习有:

2.1、一般跳跃练习:单足跳、跨步跳、分腿跳、蛙跳、直腿跳等;

2.2、跳跃障碍练习:跳跃栏架、跳深(即跳下-跳上练习,效果非常显著,简单易行)、摸高练习等。

2.3、腰腹肌訓練:仰臥起坐、俯臥挺身、負重仰臥起坐、負重俯臥挺身等來提高腰腹肌的力量。

3、错误纠正

3.1、弹跳力不够,应加强弹跳练习。

3.2、起跳点太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点在横杆的外侧30厘米处。坚持练习,一定会有收获。

猜你喜欢:

1.关于跳高的场面描写

2.跳高运动有哪些技术要领

3.关于跳高时遇到各种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4.如何正确做到背越式跳高

5.跨越式跳高技巧图解

奥运男子背式跳高记录是多少

跳高是奥运会田径项目里一个重要的比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奥运男子背式跳高记录是多少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关于奥运男子背式跳高记录,欢迎阅读。

奥运男子背式跳高记录

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了与众不同的弧线助跑,背向横杆的背越式技术,以2.24米成绩一举夺得男子跳高桂冠。他的技术使人耳目一新,从此,背越式跳高技术很快在全球风行起来。1973年美国运动员斯通斯用背越式创造了2.30米的世界纪录,到1976年他又把世界纪录提高到了2.32米。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都被采用背越式技术的运动员一次又一次地刷新。1980年第22届奥运会上背越式夺走了全部男子跳高的奖牌。1983年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世界第一流的跳高选手,男子38名,女子33名,全部采用了背越式技术。1983年我国运动员朱建华以2.37米、2.38米的成绩两破世界纪录,1984年他又以2.39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988年9月8日古巴运动员哈维尔·索托马约尔在西班牙萨拉曼卡进行的国际田径赛上,跳出了2.43米的好成绩,刷新了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1986年保加利亚运动员科斯塔迪诺娃以2.08米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1987年她又以2.09米的成绩改写了女子跳高的世界纪录。 1839年,加拿大人沃弗兰德用“屈膝纵跳”的方式,跳过了1.69米的高度。1864年,英国运动员何奇,首先采用“跨越式”跳过了1.70米的高度。1887年身高只有1.69的美国人培基,用这种姿势,跳了 l.93米。1895年,美国人斯维尼用“波浪式”的新技术,后来称为“剪式”,跳过了1.97米的高度。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17年。1912年2月9日,美国运动员霍林,用独创的“滚式”,跳过了2.01米的高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突破2米大关的人。1923年,苏联运动员伏洛佐夫,采用了当时称为“骑竿式”的跳高姿势,后来称为“俯卧式”。由于这种姿势难度大,成绩不高,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1936年,美国运动员阿尔布里顿,用这种姿势创造了 2.07米的世界纪录,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以后的20年里,是“滚式”和“俯卧式”的盛行时期。到1956年,美国运动员杜马斯跳过2.15米之后,俯卧式跳高才被公认为最先进的跳高技术。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在第19届奥运会上,以独特的弧线助跑。背向横竿的过竿方法,以2.24米摘取了男子跳高桂冠。当时人们称为“福斯贝里式”,后称为“背越式”。从此,背越式跳高技术开始盛行,现在大部分运动员使用的方法。

背越式跳高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助跑弧线的曲率不当:在学习弧线助跑中,经常会出现助跑弧线不正确的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错误1: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两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错误2:在助跑中,身体内倾没有变化,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圆弧的不合理现象。错误3:在助跑中,身体内倾由不变大,表现在助跑上有绕弯的不合理现象。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学生未能掌握好弧线助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并依靠本体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检查错误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助跑步点及路线是否正确,可以按照弧线助跑的技术要求,对每一步进行检查,通常每一步跑进方向的转折(一般称转折角)应逐渐加大。主要教学手段:

1、运用各种半径弧线跑练习。

(1)直道和上、下弯道的加速跑。

(2)半径为6-8米的圆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

(3)直线接弧线或直线切入圆圈跑。

2、借助器械练习教师利用长的绳子连接教师和学生(学生用内侧手抓绳子的一端)。弧线助跑时,教师用力牵拉绳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学生躯干保持适当内倾,加强肌肉的本体感觉。

3、利用标志物进行弧线助跑练习教师利用标志线或在地面上画出前进路线,要求学生沿标志或路线反复练习,加强正确弧线助跑感觉。途中的大小块可以用小木块或海绵块,可以放在弧线的一边或两边都放,只放单侧可以避免直线助跑,放两侧可以避免圆弧助跑和绕大弯助跑。

(二)助跑最后一步的方向不正确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最后一步出现的问题通常比较严重,主要会产生外八字的跑法,最后起跳时的正确位置应仍然沿弧线方向跑进;而错误技术往往造成错误的起跳位置,致使最后一步的路线偏离了弧线的自然延伸,从而使下肢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分离,导致力的分解,县最后一步支撑中助跑速度方向偏离支撑点,以致无法产生正确的起跳,上体会过早倒向横杆。产生原因:起跑前有躲杆意识或急于做背向横杆动作,起跳腿下意识地偏离起跳点。主要教学手段:

1.反复进行上1-3起跳练习,强调最后一步上步时起跳腿的摆动方向。

2.在起跳点放置标志物,以控制最后一步的跑进方向;

3.在起跳点放置适当大小的综垫或弹性跳板,反复进行起跳练习,练习中强调跳上起跳点起跳;

4.标出起跳点,反复练习。

(三)起跳时脚位不正背越式跳高最后一步放脚尖的方向与起跳同等重要,脚位不正确,同样会对起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初学者在起跳时脚尖会自然地产生外展,形成外八字的放脚动作,这种放脚技术,一会造成起跳时横向水平速度过大,产生冲杆现象;二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教学手段:

1.上一步放脚模仿技术练习,练习中要求放脚方向要正;

2.行进间沿直线做上1-3步起跳练习,注意强调沿直线放脚起跳;

3.在起跳点沿跑进方向放一小垫子,要求在垫上起跳;

4.短程助跑弹性跳板起跳练习,在起跳点上放置有弹性的跳板,方向与助跑方向一致,要求踏板起跳。背越式跳高的训练有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及恢复训练四方面。身体训练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身体训练水平的发展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是大负荷训练的物质保证,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身体训练有以下内容:速度训练有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一般速度30—6m反复跑、100—150m,反复跑、30—60m追逐跑;专项速度有弧线跑30m计时,全程助跑计时,后四步助跑计时,下坡跑接弧线跑20m,下坡跑度弧线跑20m,,快速摆臂摆腿的模仿练习,快速起跳练习。弹跳力训练有自然弹跳力和专项弹跳力两种。前者的方法有各种行进间跳跃!跨步跳、单足跳20—30m,计时、四步助跑五级跳";后者有带助跑4—5步的跳跃,计时30—60m,跳跃及各种跳深、跳栏架、跳台阶、综合跳等。力量训练有一般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两种。前者的训练方法有助木举腿、高抬腿走、实心球练习等;后者的训练方法有负重弓箭走、负重蹬台阶4cm,负重半蹲起、及利用其他器械练后群肌、小肌群力量。协调性训练有各种体操技巧练习,各种绕栏、跨栏跑,各种球类运动等均能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和协调能力。技术训练跳高技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潜力,取得好成绩。技术训练在教学和训练中反复进行,技术训练中应包括学习掌握跳高的基本技术和一些主要环节的动作,但应侧重于进一步改进技术细节,不断完善整个技术的节秦,提高技术水平。在训练中应采用简化的练习和专门辅助手段,各个技术环节分别练习,逐一改进,并进行大量的完整技术练习,进一步增强肌肉感觉和体会技术动作。只有不断地在突破某些技术环节的基础上,再进行完整的技术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在技术训练时,更强调根据运动员个人特点在技术细节上有所创新,如:对弹跳力好的运动员要求多练跳跃,发挥自己的长处;对有一定基础的运动员强调大强度,时间短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心理训练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心理训练有感知觉训练、表象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自信心培养五种。在训练中不仅要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还必须因人而异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心理训练水平,逐渐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恢复训练随着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优秀运动员的负荷越来越大,故恢复过程也显得十分重要。主要的恢复训练方法有:教育学手段与方法,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心理恢复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应对恢复训练的水平进行必要的测定。

在跳高时垫子多高比较合适

跳高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跳高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需要一定的灵巧性。跳高需要发力点,那在跳高时垫子要多高才合适?有需要的朋友一起来围观一下。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在跳高时垫子多高比较好分析,希望能帮到你。

在跳高时垫子多高比较好

1、在跳高时垫子要多高要按国际标准

规格:100cm*200cm*5cm(标准型)。即长为100cm,宽为200cm,高为5cm。颜色:一般表面为蓝色,周圈为黄色。材质:跳高用的垫子一般是帆布罩海绵包的,也有PVC罩海绵包的,海绵的密度要稍高,这个是有一定标准的,其中海绵的比重要大于等于25公斤/立方米,不是所有的海绵都可以做跳高垫子。要求:高回弹,韧性好,抗张力强。柔软,吸音,吸震。双面都可用,有一定的止滑效果,有效阻隔地面寒气。高回弹,韧性好,抗张力强。柔软,吸音,吸震。双面都可用,有一定的止滑效果,有效阻隔地面寒气。因此,此种弹性安全地垫提供完美的吸撞效能,舒适耐用,维护方便,广泛适用于:家庭健身,儿童房间,是保护家人安全的最佳选择。海绵垫主体由三层重磅发泡海绵(20Kg/M3)组成,弹力均衡,柔软适中,海绵垫中层结构配以“井”字形框架组合,用以满足落地时人体对弹性及缓冲作用的要求。

2、根据跳高场地而决定

跳高场地由起跳区、跳高架、横杆和落地区组成。起跳区为扇形助跑道,长15-25m,朝横杆中心的倾斜度不超过1:250,落地区用海绵垫铺成。一股性比赛或练习可用沙坑代替。面积至少5m2、3m2。跳高架置于起跳区与落地区之间的中央地段。立柱离海绵垫至少有10cm的间隙。两立柱相距4.00一4.04m。横杆置于立柱的横杆托上,与海绵垫近壁在同一垂直面上。沿横杆在地面的投影线向两端各画5m长的延长线。煤渣铺面的起跳区。在靠近落地区近沿应埋设长5m,宽8cm,厚3cm的最高板。并与地面平齐。

3、根据跳高者自身条件而决定

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等动作组成,以其最后成功地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计算成绩并以此判定名次。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最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而跳高时要跳高垫要垫多高要根据跳高者自身而决定。

跳高的姿势

1、跳高姿势中的俯卧势

其具体技术表现为:身体各部位在空中以俯卧姿势依次越过横杆,侧面助跑,用靠近横杆的腿起跳。腾空后,摆动腿小腿越过横杆,摆动腿和同侧臂沿着横杆平行方向前伸内旋,肩向内扣,转体成俯卧杆上姿势,随即起跳腿屈膝上收,两臂靠近躯干,头和摆动腿一侧肩下潜,髋部迅速扭转,起跳腿翻转,使身体尽快越过横杆。过杆后,以摆动腿和两臂落垫。该技术因身体重心离横杆较近,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一种较优越的过杆方式。按过杆时的身体姿势又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

2、跳高姿势中的跨越式

跨越式跳高是跳高运动中,技术最简单、易学的。跳高技术演变过程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不论哪一种跳跃方式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线是直线,步点可以在起跳点开始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点在横杆的外侧30厘米处。助跑方向与横杆成45度角。坚持练习,一定会有收获。

跨越式跳高的步骤

1、助跑

跨越式跳高从摆动腿一侧助跑,助跑路线基本上是直线,助跑角度一般与横杆成30°—60°。正式助跑之前应事先丈量好步点,起跳点与横杆投影线距离一般在60—80cm。

全程助跑一般在10—15米,步数在6-8步,最后几步速度要加快,倒数第二步最长,重心最低,摆动脚落地时柔和屈膝前移,蹬脚送髋为起跳脚的前伸放脚做好准备。最后一步稍小,使上体迅速前移向前送髋,为从水平速度过渡到垂直速度做好充分准备。

2、起跳

跨越式跳高应用远离横杆的腿作为起跳脚。助跑到最后一步时,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迅速向前伸出,用脚跟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接着在摆动腿用力蹬伸和助跑水平速度的推动下,身体重心迅速前移,上体及时跟上,起跳腿屈膝缓冲。

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点的上方时,起跳腿迅速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成一直线,摆动腿膝关节微屈,以大腿发力带动小腿积极有力向前上方摆起,两臂积极配合摆动,起跳一侧臂自然在侧下方,另一侧手臂随摆动腿前摆,使身体向上腾起。

3、过杆和落地

起跳腾空后,身体保持向上腾起姿势,摆动腿积极上摆,当脚跟越过横杆高度时,向横杆一方侧摆,使摆动腿的脚、小腿、大腿依次过杆。

与此同时,起跳腿积极向上抬起,膝盖靠近胸部,小腿自然上摆与横杆平行,接着上体抬起,摆动腿同侧臂随摆动腿内转下压带动身体沿纵轴向内旋转,使上体和臀部能顺利过杆,起跳腿随着摆动腿的下压而抬高并绕过横杆,过杆后用摆动腿领先落地。

猜你喜欢:

1.跳高的基本知识

2.跳高的注意事项

3.篮球跳高训练方法有哪些

4.跳高之背越式训练方法

5.跳高跳远教学视频

本文Hash:eae0e085a9e67e02dd957871cb96966f6078adb5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