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海家

导读: 一、哥伦布 二、达伽马 三、麦哲伦

地球百分之七十的面积是在水中,航海成了人类陆地资源开拓里一件必须做的事。你们知道三大航海家是谁吗,让学习啦小编来告诉你吧。

一、哥伦布

哥伦布 (Columbus, Georgia)是美国佐治亚州马斯科吉县县治,2000年人口186,291人。1971年实行县市合一。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约1451~1506),Christopher Columbus ( Cristóbal Colón)

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Valladolid。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二、达伽马

瓦斯科·达·伽马(约公元1460-1524年)开辟西欧直达印度海路的葡萄牙航海家,早期殖民主义者。1497年奉国王之命,率领舰队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第二年到达莫桑比克。后得到阿拉伯领航员艾哈迈德·本·马吉德,通称伊本·马吉德,阿拉伯航海家的帮助,终于到达印度西南部重镇卡利库特,并满载交换来的宝石、香料而归。1502年、1524年又两次远航印度,最后死于葡萄牙驻印度总督任上。他开辟的航路,促进了欧、亚商业关系的发展。

三、麦哲伦

斐迪南·麦哲伦(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葡萄牙语:Fernão de Magalhães ;西班牙语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年春天—1521年4月27日),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葡萄牙人,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

费尔南多.麦哲伦深受哥伦布等人探险的影响,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进

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265名水手,分乘五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圣卢卡尔港出发,

横渡大西洋,并于次年3月到达南美洲巴塔哥尼亚。然后沿海岸南下,于10月到达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该海峡后来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随后他们在时人所称的“南海”中航行

三个月,由于没有遇到风浪,便将其命名为“太平洋”。1521年3月,船队抵达菲律宾群岛。

因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被杀。当这支探险队横渡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7日重返西班牙时,仅剩下一艘帆船和18名船员。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的大航海家,大家对他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郑和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

人物简介: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另一说为“燕京郑村坝”,今日北京东坝村)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 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七下西洋;'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 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 长44丈广18丈大船62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 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后向爪哇方向南航,1406年6月30日在爪哇 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士兵170人,西王畏惧,献黄金6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 。随后到 三佛齐 旧港,时旧港广东 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 陈祖义凶横,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郑和船队后到过 苏门答腊、 满刺加、 锡兰、 古里等国家。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押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被问斩。施进卿被封为旧港 宣慰使。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指挥官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锦布三匹 。

第二次下西洋

明永乐五年至永乐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 洋了。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等国。于永乐七年夏七八月间回国。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碑文中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此碑于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被发现,现保存于锡兰博物馆中,是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汉文尚存,是中斯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珍贵文物,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1409年10月(永乐七年九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 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 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1411年7月6日(永乐九年六月十六)回国。 姚广孝下西洋的史料给另一个关于郑和航海目的的假设也提供了佐证。潘教授说:在《大唐西域记》中,明人的注中有这样的记载:“皇帝遣中使太监郑和,奉香花往诣彼国(指锡兰,今斯里兰卡)供养……当就礼,请佛牙(传为释迦牟尼的牙齿,据说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牙齿完整无损,称为佛牙舍利)至舟,灵异非常,光彩照耀……永乐九年七月初九至京师。皇帝命于皇城内庄严栴檀金刚宝座贮之……”永乐九年正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期间。

“姚广孝参与了第三次下西洋,迎回了佛牙,这说明第三次下西洋显然是朱棣事先计划好的,否则就不会派出姚广孝这样级别极高的官员。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迎佛牙’!”有学者如是分析。至于朱棣为什么要派遣船队,不远万里从斯里兰卡迎回佛牙,更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朱棣是篡建文帝的位上台的,他劳师动众迎回佛牙,一个主要用意可能是为了证明他的正统地位,平息民间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这种做法,前代的帝王就曾经用过。

第四次下西洋

1413年11月(永乐十一年十一月)出发,随行有通译 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 非麻林迪,1415年8月12日(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 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1417年6月(永乐十五年五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1419年8月8日(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1421年3月3日(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出发,往榜葛刺( 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 ,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1422年9月2日(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去世,仁宗 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

1431年1月(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 王景弘率领返航,1433年7月22日 (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计下西洋官校、旗军、勇士、力士、通士、民稍、买办、 书手、通共计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名:官八百六十八员、军二万六千八百二名。正使太监七员、少监十员、监丞五员。内官内使五十三员、户部郎中一员、都指挥二员。指挥九十三员、千户一百四十员、百户四百三员。教谕一员、阴阳官一员、舍人二名、余丁一名。医官、医士一百八十名。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郑和是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人数众多,组织严密郑和下西洋船队,是根据海上航行和担负的任务,采用军事组织形式组建的。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出使过的城市和国家共有36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勃泥、苏门答刺、 阿鲁、 柯枝、大葛兰、 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 加异勒、阿丹、 南巫里、 甘巴里、兰山、彭亨、 急兰丹、忽鲁谟斯、 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 祖法儿、 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今印 度半岛南端)、不刺哇(今索马 里境内), 部分专家、 学者认为还到过澳大利 亚,美 洲 和新西 兰,南极洲, 等地。福建 长乐县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开洋之地,当年庞大舰队屡此驻扎于此,伺风下海。这里不仅有郑和当年亲自竖立、保存完好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而且有下西洋影响下形成的“十洋街”。明后期“倭患”的严重更促使人们纪念和崇拜与海洋相关的神癨

人物评价:

著名明史专家刘重月先生认为:“15世纪西方各国也正在开展航海的探索活动,郑和下西洋实际上应该是那个大历史时代所具有的特征”。

毛佩琪先生从小处分析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基于朱棣朱棣整体的政治目的,下西洋并非是孤立的事件,七下西洋是朱棣对治理明帝国政治理想的体现,这是一种国家力量的显示。”

柏杨先生说:“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这样评价郑和的这次壮举,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知道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北大前副校长,史学家何川文曾经评价:“自从人类有文明以来,文明质之间的交流与交汇,在整个明代的交流与交汇史上,唯有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对外交往最文明。因为,它是和平”。

当代美国的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这样说:“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市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相匹敌的”。

世界航海史上的三大谜案

在世界航海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神秘海难,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踪谜案,其中,“瓦拉塔赫”号、“明亨”号与“杰尼”号并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三大谜案”。下面学习啦小编带你了解一下这三大迷案吧。

“瓦拉塔赫”失踪之谜

1908年,英国蓝锚航运公司委托巴克利与柯尔造船公司建造一艘93万吨吨位的轮船,船长约140米。这艘万吨轮船被命名为“瓦拉塔赫”,于当年11月试航。

在这次航行中,船体一直在摇晃,险象环生。在航行中,有乘客被因摇晃而从货架上掉下来的货物砸伤,还有的乘客本来没有晕船症,可是坐上这艘船以后,竟因为船的不停摇晃而得了眩晕症,一些乘客甚至发誓以后再也不坐这艘船了。

首次试航的航线是从伦敦开往澳大利亚。当时,利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威廉·布拉格就在这艘船上。他对这艘船很不满意,认为坐在这艘船上就如同坐在火山口上一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说:“这艘船的定倾中心太低,定在了船的重心之下,这是一个错误。如果轮船不幸倾斜,那么肯定会翻个底朝天!”首航的569名乘客和154名船员,都感觉到了“瓦拉塔赫”的危险。

1909年7月,“瓦拉塔赫”号的最后一次航行是从伦敦经德班到开普敦。出航之前,对这艘船进行检查的劳埃德协会宣布:已对“瓦拉塔赫”号进行了彻底的检查,此船毫无问题,完全可以出海。

可是,“瓦拉塔赫”的轮机长霍德却不这么想,他十分害怕,在出航前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事后,他的父亲向人们公开了这封信。信中是这么写的:“这艘船头重脚轻,太不安全。等这次出航以后,我就不在这儿干了……”

“瓦拉塔赫”号起锚出海了,乘客索耶却感到十分不安。从悉尼开往德班的三个晚上,他一直在做梦,并且都是同一个噩梦。他梦见了一个恶鬼,身披盔甲,满身是血地挥舞着长剑,大叫着他的名字。被惊醒之后,他就觉得船要翻了一样,好像船在海中漂流忽然遇到了风浪。船一过墨尔本,索耶就觉得船向一边倾斜,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恢复原状,后来经过一阵剧烈的摇摆之后才恢复平稳。其间,许多乘客都从铺位跌到地板上。

“瓦拉塔赫”号一到德班,索耶就极度紧张地背着行李下船,并改乘其他船。船员和其他乘客看到他极度紧张的样子都在后面嘲笑他,但索耶坚持在一片嘲笑声中下了船。可是,这艘船从德班再次起航后,在开往开普敦的途中,永远地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瓦拉塔赫”号没有准时抵达开普敦。几天后,人们才重视了起来,开始了对它的调查。据不定期货轮“哈罗”号反映,7月2日早上,“哈罗”号的船员们还看到“瓦拉塔赫”号在顺着海岸线行驶。他们说,那时的“瓦拉塔赫”号没有倾斜也没有摇晃,行驶还算稳当。

7月28日,一场大风暴席卷印度洋。在这场风暴中逃生的“克兰麦欣迪”号的船长后来也提到了“瓦拉塔赫”号的情况。

船长说,在那场风暴来临之前,他见到了“瓦拉塔赫”号,它的行驶还算稳当。但是那场风暴实在是太大,大海好像要翻过来一样,“瓦拉塔赫”号很可能已经遇难。特别是船上的211名乘客与船员无一生还,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他们认为“瓦拉塔赫”号是遇到了风暴而失踪的,最后沉入海底。可是,它为什么不发出求救信号?

尽管有许多人怀疑“瓦拉塔赫”号轮船的质量问题,但由于它的残骸至今还未找到,也无法确定“瓦拉塔赫”号的真正沉船原因是否是质量问题。

“杰尼”号冰漂之谜

在冰水浩瀚的南极海上,突然“轰隆隆”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之后,一座冰山豁然崩裂开来,里面露出了一艘奇怪的船只。

这是1960年9月22日正在该海区作业的英国“霍普”号捕鲸船遇到的情景。船长布莱顿立即下令捕鲸船向那艘船靠拢。人们登上那艘船,船上寂然无声,令人发憷。船体虽已破旧,但基本上还算完整。舱内的情景更让人毛骨悚然,八具冻僵的尸体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其中有一个是女人,看样子可能是船长夫人,旁边还有一条狗的尸体。在船长室里,船长依旧保持着冻死时的姿态,手握钢笔,木然地倚靠在椅子上。

为了探明这艘船是干什么的,人们开始了搜寻,最后发现了一本保存完好的航海日记。打开一看,人们不由得惊叫起来。这艘船正是37年前突然失踪的“杰尼”号!

“杰尼”号的船长在最后一篇日记中写道:“到今天……活了71天,现在已没有可吃的东西了,我成了最后的死亡者。”

1923年1月17日,“杰尼”号在驶往秘鲁的途中不幸遇到浮冰,船体陷入巨大的浮冰中,再也没能逃脱。在这座漂浮于海上的死一般寂静而又寒冷的冰山里,船上的人们做了生死挣扎,终于一一死去。冰山裹挟着载着八具尸体的船在漫无边际的海洋中竟然幽灵般地漂流了37年!而在这37年漫长的岁月中,“杰尼”号究竟是怎样随波逐流的,自然是个难解的谜。

“明亨”号跌沉之谜

“明亨”号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最为着名的航海运输轮船,这艘4.5万吨的现代化集装箱巨轮曾经到过四大洲与五大洋。1978年12月,当其在大西洋上航行进入北海时,便无声无息地失踪了,船上的28人无一幸存。几天后,人们在失事地点附近发现了该船的几只救生圈。

为此,这家航运公司请求英国海军的潜艇帮忙寻找“明亨”号。潜艇将海底巡视了一遍,没有发现沉船的踪迹。1979年年初,不来梅港海事法庭对“明亨”号失事案件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失事那天整个海区的风浪并不大,而且轮船装备先进,即使触礁也来得及发出呼救信号。但该船在沉没前没有任何表示,这让人很难相信。直到1980年6月,在英国爱丁堡地理研究所的帮助下,人们才得知“明亨”号的沉没只有一种可能的原因。

爱丁堡地理研究所在1979年对北海海底进行考察时发现,北海海底布满了一个个排列紧密的火山口。这些火山大部分已死,但仍有少部分在喷吐熔岩。海洋地理学家推断,“明亨”号的失事,很可能是当它航行在火山口地带的某座活火山口上时,恰遇其熔岩强烈喷吐,引起水团急剧扰动,致使“明亨”号跌入波谷,很快被海浪打沉而隐入火山口中,悬浮的岩浆随即覆盖了沉船。至于那几只救生圈,原是挂在船舷外壁上的,在船沉没时随海水上浮,逃脱了与船同归于尽的厄运。

但有许多专家认为:这一推断的真伪如何,只有当海洋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北海西部的某一个直径大于“明亨”号船体的火山口中找到“明亨”号的残体时,才能得到证实。因此,现在还很难揭开“明亨”号巨轮神秘失踪之谜,更不能确证“明亨”号巨轮是跌沉的。

航海相关文章:

1.关于航海的美文:初航

2.西班牙科普知识:失去海军,便失去未来(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3.世界上10个最大的豪华游轮

4.航海技术实习日记

5.航海技术专业简历范文3篇

本文Hash:b8604d3d3f58302a3edb64cd029ebd8db0aba861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