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运动员圭勒莫·维拉斯介绍

导读: 网球运动员圭勒莫·维拉斯简介 网球运动员圭勒莫·维拉斯个人经历 网球运动员圭勒莫·维拉斯个人成就

圭勒莫·维拉斯,阿根廷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职业生涯中最高单打排名为世界第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网球运动员圭勒莫·维拉斯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网球运动员圭勒莫·维拉斯简介

圭勒莫·维拉斯(西班牙语:GuillermoVilas,1952年8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在1969年正式参加ATP职业巡回赛,现已退役,在 其职业生涯中最高单打排名为世界第二。Guillermo Vilas是一位泰斗级人物,他开创了南美洲网球的历史。如果没有他,目前的阿根廷不可能拥有这么多世界级网球选手;在那个整个找遍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只能买到两把拍子的时代,Vilas凭借个人的天赋跟努力开创了ATP辉煌记录。在现在的年轻一代阿根廷选手中,Coria跟Canas都被家人命名为Guillermo Vilas不仅仅是一位网球天才,他还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退役后他创办了VilasClub,目前阿根廷网坛的后辈们都得到过Vilas大叔的支持跟照顾。

网球运动员圭勒莫·维拉斯个人经历

圭勒莫·维拉斯(GuillermoVilas)是南美网球的第一位旗手。维拉斯于1952年8月17日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的童年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马德普拉塔度过。他在那里上学,也是在那里,维拉斯第一次接触网球,并且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于是开始接受系统的网球训练。很快小维拉斯就对网球表现出热烈的情感和过人的天赋,他的领悟力令教练惊讶,他的进步之快,远远超过一起训练的那些小伙伴。少年时,他常常去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比赛,没有多久就成了阿根廷国内毫无争议的第一高手。这个时候摆在维拉斯面前的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要不要继续打下去。如果要继续打下去,只能够加入职业网坛,与欧美的高手对抗,才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留在国内不可能有发展的空间。但是如此一来就不得不放弃学业。如果放弃打网球,那多年的练习就白费了,对于天赋过人的维拉斯来说是再可惜不过。18岁那年,经过思考和艰难的抉择,对网球的热爱使他明白网球才是自己割舍不下的,于是他放弃了学业,将全部热情和精力倾注到网球事业中。维拉斯获得了ATP排名,天才的少年维拉斯很快就在网坛获得了成功。

维拉斯投身职业网坛,正是网球进入公开赛时代。此时职业网坛的代表人物有巨星拉弗,纽科姆,纳斯塔斯,康纳斯等在网坛上一争雄长,在与这些名将的交手中,维拉斯完善了自己。维拉斯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竞技水平,世界排名在七十年代也基本上保持在前十,是顶尖的世界超一流高手之一。

1977年是他战绩最辉煌的一年,他战无不胜,一口气夺得了15个单打冠军,追平了伟大的罗德·拉弗创下的单赛季单打冠军的纪录。当年他的总战绩为145胜14负,其中包括在温布尔登公开赛后创下的50连胜纪录、法网和美网两个大满贯冠军头衔(当时美网比赛在红土场进行)。法网决赛中他以6-0、6-3、6-0轻松取胜,这也是迄今为止四大满贯赛史上比分最悬殊的的决赛之一。此后,在美网决赛中,他战胜了排名世界第一的本土名将卫冕冠军康纳斯,夺得桂冠。狂热的球迷扛着他绕场一周接受欢呼,仿佛他是一位凯旋而归的斗牛士。维拉斯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获得大满贯冠军的南美洲球员。当时他的对手纳斯塔斯在比赛中使用了一支引起争议的超规格球拍,维拉斯愤而退出了比赛。后来这种球拍被禁用了。此外,维拉斯还在年初的澳大利亚公开赛上获得亚军。在那一年,维拉斯几乎是不可阻挡的。战绩赫赫,光芒万丈。

维拉斯在1977年的表现,甚至超过了伟大的博格。博格在温网卫冕成功,但是维拉斯的两项大满贯的奖杯,让博格也不能够不黯然失色。维拉斯旋风席卷网坛。也正是从这一年起,南美网坛宣告在世界网坛独树一帜。1978年和1979年,维拉斯连续两年将澳网冠军收入囊中。 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当然,维拉斯处于网球黄金时代的四大金刚中的康纳斯和博格的年代,他也只能处于他们的阴影下。此时的康纳斯和博格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开始统治网坛。比起才气纵横霸气飞扬的康纳斯和博格,维拉斯只能感叹生不逢时了。此外,维拉斯曾经在法网四次进入决赛,仅仅在1977年拿下一次冠军,其中1975年和1978年都在决赛中败在红土天神博格的拍下,1977年还是因为博格没有进入决赛,如果博格进入了决赛,维拉斯很有可能还是只能称臣。维拉斯已经是红土场上罕见的天才,也许比起后来的维兰德、伦德尔、穆斯特都更出色。可惜他遇上了博格。如果没有博格,也许他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发博格成了维拉斯天敌和克星。1982年维拉斯在法网决赛中败在年仅17岁的瑞典小将维兰德的拍下,也成就了维兰德当时最年轻的法网冠军称号和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头衔。

维拉斯的球技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尤其是对底线上旋球的创新运用,给南美洲(包括阿根廷、智利等)和西班牙等地的网球训练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维拉斯独特的打法尤其适合在慢速球场,他在法网的红土赛场上的辉煌成就就是最好的例证。可以说他也是后来网坛上出现了无数的红土专家的先行者。比如后来的智利的里奥斯、巴西的库尔腾、奥地利的穆斯特、阿根廷的科里亚、还有尽出红土专家的西班牙的布鲁格拉、莫亚、费雷罗、科雷特加、科斯塔等可以说都是在维拉斯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打法的,并且在红土赛场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维拉斯就是这些红土专家们的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引导了网球世界一段独特的风潮。维拉斯同时还是一位具有偶像气质的网球明星。宽宽的发带、栗色的披肩卷发成了他的标志。

网球运动员圭勒莫·维拉斯个人成就

单打最高排名:2(1975年4月30日)

双打最高排名:175(1983年1月3日)

单打冠军头衔:62个

双打冠军头衔:15个

职业战绩:923胜284负(单打),216胜149负(双打)

奖金:492,3882美元

1977年,是维拉斯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年。该年,他曾创下红土/绿土场53连胜的纪录,直至2006年6月,才被西班牙的纳达尔打破。至今他仍保持所有赛事单打最长连胜(1977年内的46场,包括戴维斯杯)、一年夺得ATP单打锦标最多(1977年的16个ATP单打冠军,包括法网和美网两项大满贯)、唯一一位一年内在五大洲都夺得过ATP单打冠军(1977年在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五洲夺标)的球员等纪录。当年球季(赛季横跨1977年至1978年初),他取得128胜14负的ATP单打成绩(胜率为90.14%,不计算戴维斯杯),进入22个男单决赛并取得16个ATP单打冠军,年终世界排名为第2。1977年一月,他进入了草地进行的澳网男单决赛,以直落三盘3-6败于美国球员RoscoeTanner,获得亚军。同年的法网男单比赛,他又打入了决赛,以6-0,6-3,6-0击败了另一美国球员BrianGottfried,首夺大满贯冠军。

在美网绿土赛男单决赛中,正是作为底线专家的他,以别出心裁地以发球上网打法智取卫冕的美国名将吉米·康纳斯而首夺冠军。他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后单打连胜46场(包括两场戴维斯杯对澳大利亚的男单赛事),并连续夺得Kitzbuhel、华盛顿、路易维尔、南橙郡、哥伦布市、美网、巴黎共七个ATP单打冠军,直至法国普罗旺斯埃克斯的红土赛男单决赛中,直落落后两盘(1-6,5-7)于宿敌纳斯塔塞时,指控对手使用非法球拍SpaghettiString,愤而中途退出比赛,红土/绿土场53连胜和所有赛事46场连胜的纪录被锁定,ATP事后亦将SpaghettiString球拍列为禁用球拍。

之后,他又连夺五项ATP单打锦标(德黑兰、波哥大、圣地牙哥、布宜诺斯艾利斯、约翰内斯堡WCT)。当年度的年终大师赛中,他在分组赛击败了宿敌吉米·康纳斯,却在半决赛败于克星比约·博格,无缘冠军。双打方面,他和罗马尼亚搭挡IonTiriac合作,夺得四项ATP双打锦标(巴尔的摩、布宜诺斯艾利斯、尼斯、德黑兰)。那年ATP单打年终世界排名上,维拉斯屈居世界第一的吉米·康纳斯(当年的温布尔登和美网的单打双料亚军、年终大师赛冠军)之后,但当年著名的《世界网球》杂志给了他世界排名第一的称号。当年,他和年终世界第一的吉米·康纳斯的对战纪录为2胜0负。

网球运动员阿纳斯·扎维介绍

阿纳斯·扎维,匈牙利网球运动员,击球力量很大,发球非常稳健,打得非常积极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网球运动员阿纳斯·扎维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网球运动员阿纳斯·扎维简介

2007年7月,在帕勒莫国际赛上取得个人首个WTA单打冠军头衔,又在中网夺冠,职业排名也一举进入前20,可谓是女子网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扎维虽然身材瘦小,但是击球力量很大,发球非常稳健,打得非常积极主动,有时候甚至在对手的一发都敢于抢攻,扎维的反手也很漂亮,整个技战术素养颇有男子化打法的特质,扎维比赛中情绪波动也比较少,正处于职业生涯冲劲最足的上升期。

网球运动员阿纳斯·扎维职业生涯

2003年-首次参加职业生涯的ITF巡回赛。

2004年-首次参加在布达佩斯的巡回赛资格赛,赢得一个ITF巡回赛单打冠军。

2005年-参加五个巡回赛正赛;最好战绩:摩德纳站半决赛(负于加宾,这是她参加的仅仅第三个巡回赛正赛)两次进入第二轮和三次折戟第一轮六次折戟资格赛第一轮(包括美网的);赢得一个巡回赛双打冠军。

2006年-参加两个个巡回赛正赛;赛季最好战绩:波哥大站第二轮,止步布达佩斯站第一轮,三次止步资格赛第一轮(包括澳网和法网),赢得巡回赛一个单打冠军一个双打冠军。

2007年-有所突破的赛季;前半个赛从第185上升到53 最好战绩布达佩斯站半决赛(负于杜尔克),巴塞罗那站四分之一决赛(负于肖内塞)取得澳网和法网正赛资格(都进入第二轮),赢得一个巡回赛单打冠军(两个双打冠军);在非凡的后半个赛季中的六项赛事使他从53上升到20;首次赢得巡回赛西西里岛站单打冠军(决赛击败穆勒),巴达盖斯坦站四分之一决赛(负于斯齐亚沃尼)纽黑文站亚军决赛对阵库兹涅佐娃由于腰伤退赛),美网首次进入四分之一决赛(负于库兹涅佐娃),第二次赢得巡回赛北京站单打冠军(在第二盘1-5落后拯救了赛点的决赛中以67(7) 75 62击败扬科维奇)和首尔站四分之一决赛(对阵达利丽杜时由于大腿受伤退出比赛);由于大腿拉伤缺席林茨站;击败世界前十汉图卓娃(纽黑文站)、世界第八的佩特洛娃(美网)和世界第三的扬科维奇(北京站)是她首次击败世界前十球员;6月11号首次进入世界前一百(法网后从第102上升至第82),7月23号首次进入世界前百十(西西里岛站后从第53上升至第37),9月24号首次进入世界前二十(北京站后从第23上升至第20),11月12号年终排名时保持在第二十位;在布达佩斯首次赢得巡回赛双打冠军(搭档弗拉迪米尔-尤里洛娃)。

2008年--经历一个起伏的赛季后第二排年终排名前三十;巴黎室内赛亚军(作为七号种子,连续击败二号种子汉图楚娃进入决赛,战三盘负于头号种子查克维塔泽);击败世界第八的汉图楚娃是她第四次击败世界前十球员;巴达盖斯坦站半决赛(作为头号种子,负于四号种子并获得冠军的帕门蒂尔);四次四分之一决赛连续的红土赛事阿米莉亚岛站(作为八号种子,在第二盘5-4时握有盘点以466(3)7负于达文波特),家庭生活圈杯(作为十号种子,连续击败头号种子萨芬娜负于科内特)和柏林站(作为十号种子,连续击败八号种子巴托丽,在第一盘以6-3获胜第二盘3-1领先情况下以63 46 63负于二号种子伊万诺维奇)和在硬土场纽黑文站(作为四号种子负于毛瑞斯莫);一次进入第四轮,温网(作为第十五号种子,负于外卡球员郑洁)和三次第三轮法网(作为第十二号种子,战三盘负于卡维图娃);十七次一轮和第二轮包括澳网(作为二十号种子,第一轮负于玛卡洛娃,第三盘比分为5-7)奥运会(作为十一号种子,第一轮负于郑洁第三盘比分为5-7)和美网(作为十三号种子,第二轮战三盘负于加宾);2007年突破前二十后,在四月14日到达职业生涯最高的第十三位(阿米莉亚岛站后)但是在11月10日年终排名下降到第二十八位;在黄金海岸赛上赢得第二个巡回赛双打冠军(搭档萨芬娜);由于左髋关节受伤退出华沙站。

网球运动员阿纳斯·扎维获奖情况

2005年赢得澳网青少年组单打及双打亚军、法网青少年组单打及双打甩冠军(搭档阿扎连卡)及温网青少年组双打冠军(搭档阿扎伦卡)。

2007年年度新人奖,匈牙利体育联合会授予2007年最佳杰出运动员。

2007年6月成为匈牙利人类家园大使。

第四位赢得巡回赛单打冠军的匈牙利球员(2007西西里岛站),其余三人是Temesvari(两次),库提西斯和古鲍奇各一次。

2008年3月赢得「 2007 Tour Newcomer of the Year Award 」的殊荣。

2008年2月被Hungarian National Sports Federation 选为2007年匈牙利最佳邉订T。

成为第4位匈牙利女网球夺得职业巡回赛赛事冠军的殊荣,其他3位球员包括:Temesvari 、Kuti Kis 及Gubacsi。

网球运动员莫妮卡·塞莱斯介绍

莫妮卡·塞莱斯,美国籍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第6位登上WTA单打排名第1的选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网球运动员莫妮卡·塞莱斯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网球运动员莫妮卡·塞莱斯简介

莫妮卡·塞莱斯(Monica Seles,1973年12月2日-),是原南斯拉夫的匈牙利裔美国籍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为第6位登上WTA单打排名第1的选手。她是九届大满贯冠军得主,也是1991年、1992年和1995年的年终第一。塞莱斯为人熟知的特点是她独特的双手握拍攻击,以及贯穿全场的震天叫声。她最巅峰时期是在1991年和1992年,这2年内;她每年均连夺澳网、法网和美网三项大满贯和WTA年终赛共10项WTA单打锦标,至今个人WTA单打生涯获胜率接近83%。于2008年退役,2009年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

网球运动员莫妮卡·塞莱斯网球生涯

启蒙年代

塞莱斯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诺威萨(现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里,一个匈牙利裔的家庭。五岁时因为观看哥哥练球而决定踏上球场,启蒙教练是父亲 Karolj Seles。虽然不是专业的网球教练,Karolj仍凭著过去从事三级跳远的运动知识;以及一本老旧的网球教科书,让塞莱斯展现其网球天份。塞莱斯在六岁半开始参加正式比赛,尽管她当时还不知道网球的计分规则,仍赢得季军奖杯;八岁时便成为南斯拉夫排名第一的青少年选手。

1985年11岁时,塞莱斯赢得了美国青少年赛“橘子杯”(Orange Bowl)的冠军,引起著名的美国网球教练,Nick Bollettieri的注意。Bollettieri提供奖学金,邀请塞莱斯到他位于佛州的网球训练营接受训练,于是隔年塞莱斯全家移居美国。1988年14岁时,以业余选手身份参加三项WTA的职业比赛;获得首次的世界排名,第88名。

君临天下

1989年15岁,塞莱斯转入职业。所参加的第二场比赛,便以3-6, 6-1, 6-4击败世界排名第三的美国球手,34岁的埃弗特而拿到冠军。之后首次参加的法国公开赛也打进到最后半决赛,才败给世界第一的格拉芙(6-3, 3-6, 6-3)。排名也从年初的无排名晋升至年终的世界第六位。1990年3月从迈阿密一站开始,到7月的温布尔登四分之一决赛落败为止,创下36连胜,连续赢得六项比赛冠军。其中在德国柏林一站首次击败格拉芙(6-4, 6-3),并且在法网再度击败格拉芙(7-6(6), 6-4),拿下她第一座大满贯冠军,并成为法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16岁6个月)。

1991年和92年是塞莱斯职业生涯的巅峰。1991年3月11日,塞莱斯以17岁3个月又9天,取代格拉芙成为新的世界第一,是当时最年轻的纪录(辛吉斯在1997年3月,以16岁6个月又1天改写此纪录。)从1991年的澳大利亚公开赛起,到1993年的澳大利亚公开赛为止,她连续参加八项大满贯赛都打入决赛,坐拥其中七项冠军。1991年和92年各赢得十项比赛冠军,奖金收入甚至比当时的世界球王埃德伯格来的高。

塞莱斯统治网坛的时期,可以用群星黯淡来形容;并非塞莱斯不输球,但她无论在比赛处于何种局面时都有一种王者的霸气,永不手软的作风来自她的自信,即使输掉比赛她也完全占据着场面的主动以及多于对手的主动得分。她正反手完全发力的狠抽、高声呐喊、闪电般的移动横扫了整个网坛。网球是她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她在球场上释放激情享受快乐。

她的出现,在格拉芙独霸网坛的时代掀起一阵旋风;她的凶猛顽强的作风和场上大声的叫喊成为网坛的一道风景线。10年来,人们记住了这个名字;她走到那里,都会赢来掌声和欢呼。她是美丽的,她的浅靥微笑和谦和的言表为她赢得了无数的倾慕者和支持者;她是强大的,她89年步入网坛,便在90-92的短短三年间;夺得七项大满贯冠军,连续三年在WTA年终决赛中折桂,将格拉芙压得喘不过气来。

神奇复出

1995年7月29日,塞莱斯与已退役的女网名将纳芙拉蒂洛娃举行了一场表演赛,她以6-3, 6-2获胜。8月,塞莱斯以世界第一的身份(与格拉芙并列),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女网赛正式重返职业比赛,她连续击败两位世界前十的选手进入决赛,并在决赛以6-0, 6-1击败南非选手柯兹儿(Amanda Coetzer)夺冠,夺冠过程中仅失去16局,写下了WTA的新纪录。接着她参加美国公开赛,又是一路晋级到决赛,最后以6-7(6), 6-0, 3-6败在格拉芙拍下。

1996年1月,塞莱斯重返曾三度夺冠的澳网,以第一种子身份参赛。在决赛中击败德国的胡贝尔(Anke Huber, 6-4, 6-1),拿下她第九座、也是她个人最后一座的大满贯冠军。

职业生涯后期

复出之后,塞莱斯夺下了21座单打冠军,并且又在1996年的美网和1998年的法网闯进决赛,但都无功而返。总体来说,复出成绩不如遇刺前亮眼。主要是因为伤势不断,以及体重增加所造成的体能衰退,让她在与年轻一代的选手对阵时备感吃力。尽管如此,她大部分时间的排名都能保持在世界前十位,职业生涯后期也有数次击败过顶尖好手的纪录。

塞莱斯最近一次出赛是在2003年的法网首轮落败,之后她便暂退球场专心疗养脚伤。2005年年初,塞莱斯和纳芙拉蒂洛娃在新西兰有过两场表演赛,但都落败。之后也传她有意于2006年及2008年3月重返球场,但亦无下文。

2005年12月,塞莱斯成为Laureus World Sports Academy的会员。在这个以汇集顶尖运动员之力投注慈善活动的组织中,只有塞莱斯当时尚为现役运动员。同年,塞莱斯被《TENNIS Magazine》评选为40名最伟大的网球选手中的第13名。

尽管塞莱斯曾因2007年达文波特的产后复出而深受鼓舞,但她仍决定在2008年2月14日,正式宣布退休。“网球自始至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有想过要复出打职业赛,但现在我决定不打了。我还是会持续参加一些表演赛和慈善赛,继续推广网球运动,但真的不会再重回巡回赛了。”塞莱斯说:“我很期待在一些其他的活动里找到同样的热情,目前有两项任务是我要像打网球一样努力的,就是为儿童和动物的权益而努力。”

塞莱斯在2009年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

塞莱斯曾经在1996年6月出版《从恐惧到胜利》(From Fear to Victory)一书,描写自己如何从遇刺的阴影中重返球场。2009年4月她又出版另一本新书《Getting a Grip: On My Body, My Mind, My Self》,描述她的网球生涯,以及她如何克服饮食失调,成功减重的过程。

网球运动员莫妮卡·塞莱斯球风分析

塞莱斯是全然的底线型球员。不论正反拍都是双手握拍。双手握拍提供了她击球的稳定性和力度,特有的挥拍角度让她能够随心所欲击出大角度的攻击球,她的重上旋球配合底线技术令她能多次称霸法网。她站在底线内的回发球和底线内的抽球攻击,改变了过往女子网球冗长的底线后场抽球战术。相较于她纯熟的底线技术,她的网前技巧就不那么的好,比赛中也很少有上网战术的运用。

复出之后,塞莱斯的身材变得更高更壮,让她的发球更有威力。但复出后体重过重也让她的移位速度变慢,无法精确掌握击球点,反而丧失了她巅峰时期的击球威力。一直到1999年她开始进行体能改善计划,情况才有改善。

塞莱斯在各种类型的场地都有夺冠的纪录。强劲的攻击威力让她在硬地球场无往不利,精确的落点则是她在红土球场的一大利器。一般认为她在草地球场发挥较不出色,因为草场上弹跳低又不规则的球路,让双手握拍的塞莱斯处理起来颇具难度。

塞莱斯是心理建设十分坚强的球员。她处理压力的能力,往往帮助她在劣势中反败为胜。

本文Hash:40cb56132c6807eac1074d30bd08f5cf80250138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