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年终总决赛》atp年终总决赛举办地,纳达尔为什么没有年终总决赛冠军

导读: 上海网球大师赛的参赛球员必须是atp排名前多少名 atp年终总决赛小组出线规则 悉尼奥运会网球男子冠军是谁 2015atp年终总决赛冠军奖金是多少 扩展资料

关于atp年终总决赛的看点,同时还对上海大师赛2022赛程、网球年终总决赛规则也有不同的看法,希望本文能为您找到想要的体育资讯。

上海网球大师赛的参赛球员必须是atp排名前多少名

参赛球员必须是atp排名前45名,作为atp1000,世界前20名男子选手强制参赛,开赛前六周世界前45名选手自动参赛。单打比赛采用64签位(包括外卡选手4名,资格赛选手7名),前八名种子选手首轮轮空,将直接进入第二轮。

ATP赛包括下面几个级别:

四大满贯atp2000

大师赛atp1000

国际黄金系列赛atp500

国际系列赛atp250

上海网球大师赛是ATP1000级别的赛事,在积分上面是仅次于大满贯的。2010年的上海大师赛集齐了所有世界前二十强球员,也是该年度包括八站ATP1000大师赛在内的所有非四大满贯赛事中唯一做到这一点的赛事。

atp年终总决赛小组出线规则

根据规则,从每年1月1日起男子职业选手从四大满贯、九站大师系列赛和个人成绩最好的五站ATP巡回赛上获取积分,到每年最后一场ATP巡回赛结束后的周一为止,在 “ATP冠军排行榜”中位列前七名的选手有资格进入年终总决赛,第八个名额则留给排名前二十并且是当年的四大满贯赛冠军之一的选手,或者排名第八位的选手。
入选的8名选手的比赛机制为:分为A、B两个小组,小组内四人进行循环赛,决出前两名进入四强赛。并由A2对B1,A1对B2。再接着便是淘汰赛,直至决出冠军为止。

悉尼奥运会网球男子冠军是谁

网球 Tennis
排 名 国家/地区 金 牌 银 牌 铜 牌 总 数
1 俄罗斯 1 1 1 3
2 西班牙 1 1 0 2
3 美国 1 0 1 2
4 瑞士 1 0 0 1
5 智利 0 1 0 1
6 瑞典 0 1 0 1
7 中国 0 0 1 1
8 塞尔维亚 0 0 1 1
男子单打
塞尔维亚 诺瓦克 德约科维奇
西班牙 拉斐尔·纳达尔
智利 冈萨雷斯 费尔南多
男子双打
美国 布赖恩 鲍勃 , 迈克 布赖恩
瑞士 罗杰·费德勒 , 瓦夫林卡 斯坦尼斯拉斯
瑞典 阿斯佩林 西蒙 , 托马斯 约翰松
女子单打
俄罗斯 兹沃纳列娃 薇拉
俄罗斯 杰缅季耶娃 叶连娜
俄罗斯 萨芬娜 迪娜拉
女子双打
中国 晏紫 , 郑洁
美国 小威廉姆斯 , 大威廉姆斯
西班牙 梅迪纳 安娜贝尔 , 比希尼娅 鲁阿诺

拉斐尔·纳达尔 西班牙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6-06-03
出生地点:西班牙
体重:85 Kg
身高:185 Cm
项目:网球 (男子单打)

个人简介:
2001年,15岁的纳达尔就开始征战职业赛场,并在塞维利亚挑战赛上取得了第一场职业比赛的胜利。
2002年,在家乡马洛卡赢得了第一场ATP巡回赛的胜利(15岁零10个月)。
2003年,首次跻身ATP年终前50,并在巴雷塔夺取了首个挑战赛冠军,在蒙特卡洛上演了大师赛的处子亮相。
2004年,击败罗迪克从而首次帮助西班牙队夺取了戴维斯杯冠军,成为了历届戴维斯杯冠军队阵中最年轻的球员。另外在奥克兰杀入了首个ATP决赛,并在迈阿密击败了费德勒。8月在索波特夺取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ATP巡回赛单打锦标。
2005年,勇夺11项赛事的冠军,其中包括了个人首个大满贯(法网),4个大师赛冠军,并成为了公开赛时代以来一年内夺取冠军次数得最多的小将(20岁以下)。从此纳达尔正式步入了顶尖球员的行列。
2006年,纳达尔继续着自己在红土上的统治,他完成了蒙特卡洛、罗马和法网的二连冠,,打破了阿根廷人维拉斯所保持的公开赛时代以来的红土最长连胜纪录,并杀入了首个温网决赛,成为了自1994-1995年的阿加西后第一个连续二年排名世界第2的球员。
2007年,尽管红土81连胜在汉堡被费德勒终结,但纳达尔仍成为了继80年代初的博格后第一个实现法网三连冠的球员。此外他连续第二年杀入温网决赛,并在蒙特卡洛和罗马完成了三连冠。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连续三年排在年终世界第二的球员。
2008年,纳达尔职业生涯第一次闯入了澳网四强,虽然在之后的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大师赛上都与冠军擦肩而过,但他马上在红土赛季印证了自己红土之王的本色成为了公开赛时代以来第一个成就蒙特卡洛四连冠的球员并向着法网四连冠迈进!

荣誉榜:
2004年:由于左脚踝受伤错过五月的法网;
八月参加索波特网球赛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击败阿卡苏索,获得首个ATP巡回赛冠军
12月在戴维斯杯决赛中击败罗迪克帮助西班牙击败美国夺得冠军,18岁零六个月的纳达尔成为在戴维斯杯决赛中最年轻的单打选手;
2005年:一月进入澳网第四轮,五盘决战不敌亚军休伊特出局;
三月晋级迈阿密大师赛决赛,五盘决战不敌世界排名第一的费德勒仅获得亚军;
四月获得萨尔瓦多和阿卡普尔科两项ATP赛事冠军后,纳达尔击败科里亚,在蒙特卡洛捧起职业生涯首个大师系列赛的冠军奖杯。接着在巴塞罗那又赢得第四座ATP职业赛事的桂冠。
五月罗马大师赛决赛中再胜科里亚赢得第二个大师系列赛冠军。以土场连续17胜的骄人战绩首次进入法网比赛。
六月刚刚年满19岁的纳达尔在法网男单决赛中战胜非种子选手普尔塔,成为自从1982年瑞典选手维兰德尔后第一个在法网处子秀中就夺冠的选手。
十一月,已经获得足够冠军积分的纳达尔将铁定获得参加上海大师杯赛的参赛资格。
2006年4月24日,号称“法网风向标大赛”的蒙特卡洛大师赛在摩纳哥结束决赛争夺,西班牙天才少年纳达尔经过四盘苦战,以总比分6-2/6-7(2)/6-3/7-6(5)击败世界NO.1、瑞士球王费德勒,取得与对手最近交手的三连胜,同时卫冕成功。而自去年的蒙特卡洛大师赛起,这位科里亚眼中的“红土野兽”已经在红土场上保持42战连胜的惊人纪录。
巴黎6月11日,200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男单决赛在世界头号选手瑞士人费德勒和2号选手西班牙人纳达尔之间展开巅峰对决。最终纳达尔以1-6/6-1/6-4/7-6(4)总比分3-1击败费德勒卫冕法网冠军,这是纳达尔7次与费德勒交锋取得的第6场胜利,而且是第5场连胜,06-07赛季4次交锋纳达尔取得全胜,纳达尔以红土60连胜的成绩成功阻止了费德勒12个月内拿下4大满贯的伟业,纳达尔以自己的表现证明自己无愧于当代的“红土之王”。
2007年法网决赛再度击败费德勒实现法网三连冠。此外,还收获了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蒙特卡洛大师赛,巴塞罗那公开赛,罗马大师赛以及德国梅赛德斯杯冠军。
2008年闯入澳网四强,刷新个人澳网最好成绩,半决赛惨败于黑马特松加。之后在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收获一个4强和一个亚军,回到自己最擅长的红土场,实现了蒙特卡洛和巴塞罗那四连冠。
2008法网实现四连冠
2008温网击败费德勒荣登冠军宝座,拿到自己温网的第一座银杯。

罗杰·费德勒 瑞士
个人简介:
费德勒1998年迈入职业网坛,在1999年就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年终前100(18岁零4个月)。
2000年,费德勒在马赛闯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个ATP决赛,并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取了第四名。
2001年,费德勒在米兰夺取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ATP冠军,并在温网上终结了桑普拉斯的温网五连冠梦想,第一次成为了瑞士年终的NO.1。此外费德勒当年还在鹿特丹夺取了个人第一座双打冠军奖杯。
2002年,费德勒成为了瑞士男子网球有史以来年终排名最高的球员(第6位),并在当年夺取了3个ATP冠军,其中包括了个人首个大师赛冠军(汉堡),首次杀入了ATP年终总决赛暨大师杯。 2003年,费德勒在9个决赛中7次夺冠,成为了当年夺取冠军数量最多的球员,其中包括了个人首个大满贯冠军(温网)以及个人首座大师杯冠军(休斯敦)。
2004年费德勒一发不可收拾拿下了11个单打头衔,这其中包括了除法网外的其他所有三个大满贯,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在自己前四个大满贯决赛中全部夺冠的球员。
2005年费德勒再度夺取11个赛事冠军,其中包含了温网美网二个大满贯。
2006年费德勒夺取了12项赛事的冠军,其中又包含了除法网外的其他三个大满贯,连续排名第一超过100个星期。
2007年费德勒虽然统治力有所下降,但仍获得了3个大满贯,其中包括了温网五连冠,美网四连冠,连续四年排名年终第一,连续四年当选ATP年度最佳球员,历史上第一个年度总将金额突破1000万美元大关的球员。
2008年费德勒在经历前三个月的低迷后终于在埃斯托利尔收获了个人08赛季的第一个冠军。

荣誉榜:
四大满贯及大师杯单打战绩
年份 澳网 法网 温网 美网 大师杯
1999 第一轮 第一轮 —— —— ——
2000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一轮 第三轮 ——
2001 第三轮 1/4决赛 1/4决赛 第四轮 ——
2002 第四轮 第一轮 第一轮 第四轮 半决赛
2003 第四轮 第一轮 冠军 第四轮 冠军
2004 冠军 第三轮 冠军 冠军 冠军
2005 半决赛 半决赛 冠军 冠军 亚军
2006 冠军 亚军 冠军 冠军 冠军
2007 冠军 亚军 冠军 冠军 冠军
2008 半决赛 亚军 亚军

所有单打冠军
1. 2001 1月29日 米兰网球赛
2. 2002 1月7日 悉尼网球赛
3. 2002 5月13日 汉堡大师赛
4. 2002 10月7日 维也纳网球赛
5. 2003 2月10日 马赛Open 13网球赛
6. 2003 2月24日 迪拜锦标赛
7. 2003 4月28日 慕尼黑网球赛
8. 2003 6月9日 德国哈勒(盖里韦伯公开赛)
9. 2003 6月23日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0. 2003 10月13日 维也纳网球赛
11. 2003 11月17日 大师杯
12. 2004 2月2日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13. 2004 3月8日 迪拜锦标赛
14. 2004 3月22日 太平洋寿险印第安泉大师赛
15. 2004 5月17日 汉堡大师赛
16. 2004 6月14日 德国哈勒(盖里韦伯公开赛)
17. 2004 7月5日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18. 2004 7月12日 瑞士格斯塔德网球赛
19. 2004 8月2日 加拿大多伦多大师赛
20. 2004 9月13日 美国网球公开赛
21. 2004 10月4日 泰国网球公开赛
22. 2004 11月22日 大师杯
23. 2005 1月8日 多哈埃克森美孚网球公开赛
24. 2005 2月20日 鹿特丹ABN阿姆罗世界网球赛
25. 2005 2月27日 迪拜锦标赛
26. 2005 3月20日 太平洋寿险印第安泉大师赛
27. 2005 4月3日 纳斯达克100迈阿密大师赛
28. 2005 5月15日 汉堡大师赛 红土
29. 2005 6月12日 德国哈勒(盖里韦伯公开赛)
30. 2005 7月3日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31. 2005 8月21日 西南财团辛辛纳提大师赛
32. 2005 9月11日 美国网球公开赛
33. 2005 10月2日 泰国网球公开赛
34. 2006 1月7日 多哈埃克森美孚网球公开赛
35. 2006 1月29日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36. 2006 3月19日 太平洋寿险印第安泉大师赛
37. 2006 4月2日 纳斯达克100迈阿密大师赛
38. 2006 6月18日 德国哈勒(盖里韦伯公开赛)
39. 2006 7月9日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40. 2006 8月13日 加拿大多伦多大师赛
41. 2006 9月10日 美国网球公开赛
42. 2006 10月8日 AIG日本公开赛
43. 2006 10月22日 马德里大师赛
44. 2006 10月29日 巴塞尔大卫杜夫瑞士室内赛
45. 2006 11月19日 大师杯
46. 2007 1月28日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47. 2007 3月4日 迪拜锦标赛
48. 2007 5月20日 汉堡大师赛
49. 2007 7月8日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50. 2007 8月19日 辛辛那提大师赛
51. 2007 9月9日 美国网球公开赛
52. 200710月30日 巴塞尔室内赛
53. 2007 11月18日 上海大师杯
54. 2008 4月20日 埃斯特利尔公开赛
55 2008 6月15日 德国哈雷国际系列赛

瓦夫林卡 斯坦尼斯拉斯 瑞士

荣誉榜:
大满贯赛事
第3轮 单打 2008 罗兰加洛斯公开赛
第2轮 单打 2008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ATP大师系列赛
2 单打 2008 意大利电信国际赛
半决赛 单打 2008 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开赛
第2轮 单打 2008 大师系列赛汉堡站
第1轮 单打 2008 大师系列赛蒙特卡洛站
第2轮 单打 2008 索尼-爱立信公开赛
安联保险瑞士格施塔德公开赛
2 单打 2005 瑞士格施塔德
奥地利信贷银行杯赛
2 单打 2007 奥地利维也纳
巴克莱银行迪拜网球锦标赛
第1轮 单打 2008 阿联酋迪拜
医疗银行国际赛
第1轮 单打 2008 澳大利亚悉尼
斯图加特网球赛
2 单打 2007 德国斯图加特
13公开赛
第2轮 单打 2008 法国马赛
巴塞罗那公开赛
3 单打 2008 西班牙巴塞罗那
卡塔尔埃克森美孚公开赛
2 单打 2008 卡塔尔多哈
斯图丹纳克罗地亚网球公开赛
1 单打 2006 克罗地亚乌玛格

杰缅季耶娃 叶连娜 俄罗斯
个人简介:
7岁时在斯巴达克俱乐部开始练习网球
教练员: Vera Dementieva [母亲]
1998年成为职业球员

荣誉榜:
2000年,获得WTA巡回赛进步最快球员的殊荣
2001年赛季后位列15名,成为俄罗斯年度最佳女球员,并助俄罗斯队冲进了联合会杯决赛

2000 澳大利亚悉尼 奥运会亚军
2004 希腊雅典 女子双打 第二轮
2004 希腊雅典 单打第1轮
大满贯赛事
2 女子双打 2005 美国公开赛
2 单打 2004 美国公开赛
2 单打 2004 罗兰•加洛斯
3 单打 2005 美国公开赛
四分之一决赛 单打 2008 罗兰•加洛斯
四分之一决赛 单打 2006 美国公开赛
四分之一决赛 单打 2006 温布尔登
第4轮 单打 2008 澳大利亚公开赛
联合会杯
1 团体 2005
Advanta锦标赛
2 单打 200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巴克莱银行迪拜网球锦标赛
1 单打 2008 阿联酋迪拜
博士伦锦标赛
1 单打 2003 美国佛罗里达州阿米利亚岛
家庭生活杯赛
2 单打 2005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
3 单打 2008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
法国燃气公司明星赛
1 单打 2004 比利时哈瑟尔特
伊斯坦布尔杯赛
1 单打 2007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2 单打 2008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JP摩根大通公开赛
1 单打 200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1 女子双打 2005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克里姆林杯赛
1 单打 2007 俄罗斯莫斯科
2 单打 2004 俄罗斯莫斯科
医疗银行国际赛
第1轮 单打 2008 澳大利亚悉尼
法国燃气公司公开赛
3 单打 2008 法国巴黎
奥迪纳公开赛
3 单打 2008 荷兰罗斯马能
波罗上海公开赛
1 单打 2003 中国上海
卡塔尔电信德国公开赛
2 单打 2008 德国柏林
东丽泛太平洋公开赛
1 单打 2006 日本东京
Wismilak国际赛
1 单打 2003 印度巴厘岛

小威廉姆斯 美国

个人简介:
实际上小威在还不到18岁的时候就已捧起了职业生涯首个大满贯冠军奖杯。随着比赛经验的丰富和技术水平的完善,小威已将四大满贯的奖杯尝了个遍。2002年法网至2003年澳网,小威成功地完成了“塞雷娜大满贯”,女子网坛从“辛吉斯时代”逐渐过渡到“威氏姐妹时代”,更确切的说是从技术独领风骚的时代切换到力量当道的时代,小威功不可没。

虽然小威被“女金刚”纳芙拉蒂洛娃誉为“具有超人般潜力”的女选手,但她绝不是那种能够完全沉浸在网球事业上的人。挥霍自己的天赋,借以膝伤的理由小威理所当然地在各种社交场合“招摇过市”,流连忘返。小威似乎很满意这种“不思进取”的生活,一度称“每天都能睡到中午并且起床后也无所事事,这种感觉太棒了”。

也许看到昔日老对手辛吉斯的成功复出自己手痒难耐,也许迫于网坛前辈们对她的公开劝告带来的压力,抑或是真的怀念昔日站在中央球场感受万道目光聚焦、享受万人顶礼膜拜的八面威风,小威终于决定复出。

尽管膝盖伤势还没有好全,小威于2006年8月选择一场小型赛事作为复出首战;蛰伏了四个月之后终于在07赛季身披亮丽的艳绿战袍在墨尔本闪亮登场,一句“我很渴望重返赛场,我是爱网球的”让无数球迷为之感动的同时也充满期待。

谁也没想到她能以第81位世界排名的身份夺得澳网冠军,更没想到她会在决赛中以几乎完美的“黑色风暴”打懵世界第一的莎拉波娃。巡回赛迈阿密站决赛中,小威更是在第一盘0-6失利的情况下逆转战胜海宁。本赛季小威斩获两个单打冠军头衔,单打战绩是骄人的35胜9负,年终时世界排名已经升至第五,顺利地拿到WTA年终总决赛的入场券。

尽管在澳网接下来的三个大满贯中都被海宁阻挡在半决赛的门外,也许正是因为今年对海宁接二连三地失利,加之不满昔日由自己统治的女子网坛如今却已改朝换代,处于这位比利时人的光环笼罩下。小威再次燃烧了自己的斗志,克里姆林杯赛前发布会上一席“我已经准备好了回到世界第一的宝座上,我现在充满动力…”,俨然是那个时刻都充满自信、随时都“口出狂言”的斗士小威。也正是因为她在场上场下我行我素的态度、率真而任性的可爱才让更多球迷喜爱她。

不过永远都别低估她的实力,永远都别对她说出的话嗤之以鼻,因为她随时可能带给球迷一个巨大的惊喜。正如小威自己所说的,也许时尚只不过是业余爱好,她对八个大满贯的数量还不够满足呢。

荣誉榜: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网球女子双打冠军
目前世界排名:5
单打最高排名:1
双打最高排名:5
单打冠军头衔:31
双打冠军头衔:10
08赛季总战绩:23胜2负
职业生涯战绩:378胜79负
职业奖金:$19,211,927

大威廉姆斯 美国
个人简介:
1997年:成为自1978年的帕姆-施莱弗之后,第一个首次参加美网就进入女单决赛的选手,同时也是自1958年后第一个以非种子选手身份进入决赛的选手,最终输给了辛吉斯获得亚军。
1998年:在奥克拉何马城的比赛中拿下个人职业生涯首个巡回赛单打冠军,而一天前与妹妹小威搭档拿下两人的第一个双打冠军。同年进入世界TOP10,并在苏黎世电信挑战杯与皮尔斯比赛中拿下赛点时发出了一记时速高达127英里(205公里)的发球,创造了WTA女子世界纪录。同年在澳网混双比赛中拿下个人第一个大满贯赛冠军,搭档是同胞吉梅尔斯托布,随后两人又拿下法网混双冠军。
1999年:与妹妹小威在同一周拿下巡回赛单打冠军,这在职业网球历史上是第一对姐妹做到这一点。同年与小威搭档拿到法网和美网女双冠军。同年在纳斯达克100公开赛决赛中击败小威夺冠,这也是WTA巡回赛决赛中首次出现由一对姐妹争夺冠军,当年在大满贯杯决赛中大威首次输给妹妹小威。
2000年:在温网拿下个人首个大满贯赛冠军,成为继名宿吉布森(1957、1958)之后,第一个赢得温网冠军的美国非洲裔选手,同时大威还与小威合作拿到了双打冠军。同年大威代表美国队在悉尼奥运会拿到了单双打两枚金牌,成为自1924年的海伦-威尔斯之后,第一个在女子网球比赛中同时摘下两冠的选手。随后大威又在美网拿到第二个大满贯赛单打冠军。
2001年:成功卫冕温网冠军,决赛击败19岁的海宁,成为公开赛时代第四个卫冕冠军的选手。同年卫冕美网成功,决赛中直落两盘击败妹妹小威,成为自1884年的沃森姐妹之后,第一场由一对姐妹花争夺冠军的大满贯赛决赛。
2002年:2月份首次登上世界第一,但是随后的法网、温网、美网决赛中连续输给小威屈居亚军。
2003年:在澳网决赛中再次输给小威,成为第一个连续输掉四大满贯赛决赛的第一人。同年温网连续第四次晋级决赛,但是再次输给小威屈居亚军。随后由于腹部伤势严重,缺席了下半年的随后赛事,并自1998年之后首次掉出TOP10。
2004年:在查尔斯顿的赛事中结束了14个月的冠军荒,随后又在波兰J&S杯拿到另一个冠军,但在这一年的四大满贯赛中无一进入半决赛,最好成绩仅是八强。
2005年:在年初的澳网第四轮再次输球,5月份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杯上拿到个人06-07赛季的第一个冠军,随后在法网第三轮输给了只有15岁的保加利亚少女卡拉坦切娃。6月份的温网,大威以第14种子的身份先后击败卫冕冠军莎拉波娃和世界NO.1达文波特,夺得个人第三个温网女单冠军,下周她的世界排名将重返TOP10,位列第8。
2006年法网比赛打入8强,负于捷克天才维迪索娃,温网和美网均在第4轮不敌塞尔维亚人扬科维奇。
2007年温网决赛击败巴托丽夺冠,美网击败扬科维奇后打入半决赛,负于后来的冠军海宁。年终总决赛因伤退赛。
2008年澳网打入8强,四分之一决赛负于塞尔维亚选手伊万诺维奇。温网打入决赛,负于小威廉姆斯。

荣誉榜: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网球女子双打冠军
目前世界排名:7
单打最高排名:1
首次最高排名时间:1999年8月30日
双打最高排名:5
单打冠军头衔:33
双打冠军头衔:9
职业生涯总战绩:412胜94负
2005年迄今战绩:37胜10负
职业生涯奖金:,213,526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2015atp年终总决赛冠军奖金是多少

2015atp年终总决赛冠军奖金是2,061,00美金。

2015赛季,年初多哈赛意外止步次轮之后,德约科维奇在接下来出战的15个赛事中全部打进决赛,以82胜6负的成绩结束赛季,拿到了3个大满贯、6个大师赛、1个ATP500赛和年终总决赛总共11个单打冠军。

带着11个巡回赛冠军,小德生涯迎来第59个冠军,并带走2,061,00美金的总奖金和1300点排名积分,同时距离生涯第700胜仅差14场比赛。

至此,小德继成为首位在总决赛实现4连冠的选手,这是他总共第5次在该赛会中夺冠,同时也是他2015拿到的第11个单打冠军。尽管费德勒在小组赛里完胜德约科维奇,但此前半决赛小德横扫纳达尔,宣告状态强势反弹。

扩展资料

atp年终总决赛赛况:

2015年ATP年终总决赛在伦敦进行了最后的冠军争夺战。头号种子、卫冕冠军德约科维奇以6-3/6-4复仇三号种子、六冠王费德勒,在两人今年的八次交手中拿下第五场胜利。随着德约科维奇的崛起和费德勒的复苏,德费对决取代了之前的费纳、德纳成为网坛的主旋律。费德勒虽然成为赛季击败小德最多次数的人,但是温网、美网、总决赛三次决赛全部败北略显悲壮和遗憾。

BIG4主宰过去11年的男子网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2004赛季到2007赛季是费德勒的巅峰期,几乎只有纳达尔可以与之抗衡;2008赛季到2010赛季纳达尔逐渐占据上风,费纳对决几乎成为决赛的代名词,两人也成为当时网坛空前的“rivalry”。而随着德约科维奇自2011赛季以来的强势崛起,他也逐渐拉开了和同龄人穆雷的差距,开始追赶费德勒和纳达尔两位前辈,形成了网坛的新格局。

2011年德约科维奇连续7次在决赛中击败纳达尔,生生冲对手手中抢走No.1王座;2012年被费德勒短暂复辟之后,德纳决再度成为网坛最强音。尤其是2013赛季纳达尔在法网、加拿大、美网连续击败对手,奠定了重返世界第一的基础,两人之间的交战次数也超过了费纳对决,成为了男子网坛史上交手次数最多的球员。

参考资料来源:中青网–小德力压费德勒笑傲年终总决赛 乐视超级电视呈现AT

《年终总决赛》年终总决赛是什么场地,2019ATP年终总决赛

关于年终总决赛的看点,同时还对atp男单年终总决赛、年终总决赛奖金也有不同的看法,希望本文能为您找到想要的体育资讯。

2020年乒乓球年终总决赛3.4名什么时间打?

2020年全国乒乓球“业余球王”总决赛将于11月18日至21日在郑州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举行。这次比赛的参赛人群不是专业运动员,因为参赛者不能是在全国优秀运动员注册有效期内的运动员。喜爱乒乓球的球迷才是这次比赛的参与者和主角。年龄在15岁以上,甚至70岁以上的球迷只要乒乓球水平高超就都有机会上场一展自己的风采。具体参赛日程如下:

本次全国乒乓球“业余球王”赛事,设有男、女单打和男、女团体四个项目,根据参赛选手的年龄,分为男、女15~30岁组、3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和71岁以上组等组别,从河北、浙江、安徽、湖北、黑龙江、贵州、海南、甘肃、重庆、山东等10个省、市分站赛脱颖而出的各组别“业余球王”将齐聚郑州,竞逐最终的全国“业余球王”。

2020年乒乓球年终总决赛中央第五套直播吗?

央视体育频道一定会直播的。今天刚刚结束男单世界杯,樊振东4-3马龙夺冠。

atp年终总决赛2020赛程

北京时间11月22日凌晨,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年终总决赛在伦敦战罢两场半决赛,蒂姆和梅德韦杰夫分别战胜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会师决赛。

两场半决赛分别复刻了今年澳网和去年美网的男单决赛。蒂姆此番以7比5、6比7和7比6击败了德约科维奇,成功晋级决赛。蒂姆用行动证明,他的实力已经可以比肩“巨头”。

另一场半决赛,纳达尔在6比3拿下首盘后,第二盘却打得如同“过山车”。他曾一度以1比4陷入被动局面,但随即连下4局,反以5比4领先。接下来只要拿下自己的发球局,纳达尔就将赢得胜利。然而纳达尔的这个发球胜赛局却被梅德韦杰夫连下4分破发。随后双方各自保发,比赛进入抢七。

抢七局中,梅德韦杰夫以7比4获胜,将盘分扳成1平,随后又在决胜盘中以6比3击败纳达尔进入决赛。

扩展资料:

2020年ATP年终总决赛于11月23日在伦敦落幕,梅德韦杰夫以4:6、7:6(2)、6:4逆转蒂姆,首次问鼎总决赛冠军,成为2007年马德里大师赛的纳尔班迪安之后,又一位在一项比赛中先后战胜世界排名前三名球员夺冠的选手,也是1973年排名系统创立后首位在总决赛实现这一壮举的球员。

去年首次参加总决赛时,梅德韦杰夫一胜难求。今年重返伦敦则是5战全胜,小组赛战胜世界第一德约科维奇,半决赛逆转世界第二纳达尔,决赛逆转世界第三蒂姆。这是梅德韦杰夫生涯的第9个冠军,从巴黎大师赛开始,他在赛季末实现了10连胜,其中有7场是对阵TOP10球员。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ATP年终总决赛将诞生“新王”

ATP年终总决赛的历届单打冠亚军

年终大师赛(The Masters) 年份 地点 冠军 亚军 比数 1987年 纽约 伦德尔 维兰德 6-2, 6-2, 6-3 1988年 纽约 贝克尔 伦德尔 5-7, 7-6, 3-6, 6-2, 7-6 1989年 纽约 埃德伯格 贝克尔 4-6, 7-6, 6-3, 6-1 ATP Tour 世界锦标赛(ATP Tour World Championships) 年份 地点 冠军 亚军 比数 1997年 汉诺威 桑普拉斯 卡费尔尼科夫 6-3, 6-2, 6-2 1998年 汉诺威 克雷特加 莫亚 3-6, 3-6, 7-5, 6-3, 7-5 1999年 汉诺威 桑普拉斯 阿加西 6-1, 7-5, 6-4 大师杯(Tennis Masters Cup) 年份 地点 冠军 亚军 比数 2005年 上海 纳尔班迪安 费德勒 6-7(4), 6-7(11), 6-2, 6-1, 7-6(3) 2006年 上海 费德勒 詹姆斯·布莱克 6-0, 6-3, 6-4 2007年 上海 费德勒 费雷尔 6-2, 6-3, 6-2 2008年 上海 德约科维奇 达维登科 6-1, 7-5 世界巡回总决赛(World Tour Finals) 年份 地点 冠军 亚军 比数 2009年 伦敦 达维登科 德尔波特罗 6-3, 6-4 2010年 伦敦 费德勒 纳达尔 6-3, 3-6, 6-1 2011年 伦敦 费德勒 特松加 6-3, 6-7(6), 6-3 2012年 伦敦 德约科维奇 费德勒 7-6(6), 7-5 2013年伦敦德约科维奇纳达尔6-3, 6-42014年伦敦德约科维奇费德勒费德勒退赛 2015年伦敦德约科维奇费德勒6-3, 6-4赛会冠军榜(夺冠两次以上) 球员夺冠次数夺冠年份罗杰·费德勒 6 2003, 2004, 2006, 2007, 2010, 2011诺瓦克·德约科维奇52008, 2012, 2013, 2014, 2015 皮特·桑普拉斯 5 1991, 1994, 1996, 1997, 1999伊万·伦德尔 5 1981, 1982, 1985, 1986, 1987伊利耶·纳斯塔塞41971, 1972, 1973, 1975约翰·麦肯罗 3 1978, 1983, 1984鲍里斯·贝克尔 3 1988, 1992, 1995莱顿·休伊特 2 2001, 2002比约·博格 2 1979, 1980

《米尔卡》atp年终总决赛历届冠军,米尔卡级护卫舰

关于米尔卡的看点,同时还对费德勒技术有多厉害、费德勒为什么叫奶牛也有不同的看法,希望本文能为您找到想要的体育资讯。

尼古拉特斯拉的弟弟?

尼古拉斯特斯拉为家中五个孩子之一,有一个哥哥丹尼尔(Daniel,在尼古拉5岁时死于骑马意外,终年12岁)和三个姐妹米尔卡(Milka)、安吉丽娜(Angelina)和马瑞卡(Marica)。

费德勒的女朋友是干什么的?

米尔卡(1978年4月1日—),女,出生在斯洛伐克,是瑞士网球选手罗杰·费德勒的妻子。米尔卡也曾是一名网球运动员,1998年1月15日,转职业选手,2002年退役。2009年7月23日,米尔卡顺利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费德勒已经给两位女儿起好了名字,沙琳·里瓦(CharleneRiva)和米拉·露丝(MylaRose)。2014年5月7日凌晨,米尔卡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名字分别为里奥·费德勒(Leo Federer)和 莱尼·费德勒(Lenny Federer)。
米尔卡个人资料
全名:Miroslava Vavrinec
生日:1978年4月1日
出生地:Bojnice(斯洛伐克共和国)
现居地:瑞士巴塞尔
身高:174cm
体重:60kg
握拍:右手
1998年1月15日,转职业选手,2002年退役。
ITF Women’s Circuit singles titles 3 ITF Women’s Circuit doubles titles 1 Prize Money $260,832
单打纪录:202胜,159负;
双打纪录:38胜,68负;
职业最高单打排名:76位(2001年9月10日)
职业最高双打排名:214位(1998年8月24日)
大满贯比赛纪录:
澳网:00和01年都打入第二轮被淘汰
法网:99、00、01年都是首轮被淘汰
温网:00和01年,首轮被淘汰
美网:00年首轮,01年第三轮(柏金)

个人经历
米尔卡是一个非常快乐和幸福的女孩,费德勒与米尔卡是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相识的,当时她是瑞士女队的队员,费德勒代表瑞士男队参加比赛。米尔卡曾经世界排名70位,还参加过多次大满贯赛事,但是却因为脚部伤势不得不被迫离开网球场。米尔卡表示随后不久他们就在一起
米卡尔
谈恋爱了:“从那时开始我们就堕入了爱河,而且我们两人互相帮助、关怀,对对方的帮助都很大。”
米尔卡和费德勒有着共同的爱好,他们都喜欢饮食,特别是尝试多种不同的菜式。每当他们回到在巴塞尔的家中,费德勒经常喜欢自己尝试制作瑞士奶酪。他们非常喜欢去国外度假,米尔卡表示马尔代夫和泰国普吉是他们最理想的度假胜地:“我们很喜欢在马尔代夫和普吉等旅游胜地度假,我们都喜欢这样的感觉。”

费德勒的详细资料?

罗杰·费德勒外文名:Roger Federer国籍:瑞士出生于1981年8月8日身高1米85体重80公斤家庭成员:母亲勒内特·费德勒父亲罗伯特-费德勒妻子米尔卡-费德勒双胞胎公主:沙琳·里瓦·费德勒& 米拉·露丝·费德勒

怎样描写狗昂贵的出生?

名贵的狗契诃夫杜博夫,一个老兵出身、年纪不轻的中尉和志愿入伍的克纳普斯正坐在一起喝酒。“好一条公狗!”杜博夫指着他的狗米尔卡对克纳普斯说,“名贵的狗哪!您注意它的嘴脸!光凭这嘴脸就值大钱了!遇上喜欢狗的人,冲这张脸就肯甩出二百卢布!您不信?这么说您是外行……”“我懂,不过……”“这可是长毛猎狗,英国纯种长毛猎狗!发现野物时那副姿势别提多漂亮了,还有那鼻子……真灵!天哪,多灵的鼻子!

费德勒有几个子女

费德勒(全名罗杰-费德勒)有四个子女:一对双胞胎女儿和一对双胞胎儿子。

罗杰·费德勒:1981年8月8日出生,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1998年转为职业),以全面稳定的技术、华丽积极的球风、绅士优雅的形象而著称。众多评论家、现役与退役的选手认为费德勒为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2009年4月11日,费德勒和米尔卡步入婚姻殿堂。2009年7月23日,米尔卡顺利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费德勒已经给两位女儿起好了名字:莎琳·里瓦·费德勒(CharleneRivaFederer)、米拉·露丝·费德勒(MylaRoseFederer)。2014年5月7日凌晨,米尔卡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名字分别为里奥·费德勒(Leo Federer)和 莱尼·费德勒(Lenny Federer)。

费德勒何时会退役

费德勒至少还会再打很多年,因为他是为了米尔卡,为此,费德勒表示:“米尔卡的梦想是让我们的孩子像平常一样看我打球,因此,我还会打上很多年,为了米尔卡。”
而且,费德勒在各个新闻发布会上也说:自己离退役还早着你呢!

哈米尔卡·巴卡的损失西西里和哈米尔卡·巴卡的崛起

在西西里,在这个“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第一战区(为了方便,这里采用罗马人的观点,区分第一、二次布匿战争),当一个名叫哈米尔卡·巴卡的将领接获一项重要的命令时,迦太基人已经在海面上和陆地上跟罗马人进行了18年的战斗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落败给罗马之后,汉尼拔之父哈米尔卡·巴卡(Hamilcar Barca)为了改善迦太基的前景,出兵征服伊比利亚半岛。 根据历史学家李维(Livy)的记载,当汉尼拔央求与父亲同行时,哈米尔卡要汉尼拔在神殿内发下了终生与罗马势不两立的重誓。当哈米尔卡在战争中阵亡之后,其婿哈斯德鲁巴(Hasdrubal)继任为统帅。
哈斯德鲁巴采用以外交为轴心的策略,以巩固迦太基在伊比利亚的经贸基础为重,建立新迦太基城,并与罗马定下条约,以埃布罗河(Ebro)为双方界线,应许不将其势力扩展至该河之北。伊比利亚半岛丰富的矿产资源使迦太基不但有能力偿还对罗马的战争赔款,并再次逐渐壮盛起来。
哈斯德鲁巴于公元前221年被凯尔特人(Celts)刺杀身亡,汉尼拔在军队拥护之下接管军权,并随后获得迦太基政府的正式任命。
迦太基跟罗马人死掐了快二十年,三军败绩失地丧师,钱粮糜费不可胜数,正陷于立国六百年来未有之窘境。所谓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个时候,通常也就该有个英雄人物应时而生了。
此人即是哈米尔卡·巴卡,其姓氏Barak与腓尼基语的闪电一词(Barca)谐音,因此,多年以后,他的敌人敬畏地称他为“闪电哈米尔卡”。
哈米尔卡生于迦太基的一个议员家庭,其家族司职共和国的外交事务,掌有签署和约之权。其父本想培养他子承父业,将来当个议员或律师什么的,但哈米尔卡自幼好武,无意于案牍文墨。当他的希腊家庭教师给他讲授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文章时,他不以为然地表示,亚里士多德这辈子唯一的成就就是培养出了亚历山大。
当公元前247年迦太基在西西里的战事越发吃紧时,哈米尔卡终于有了投笔从戎的机会,议院任命他为驻岛官兵最高指挥官。其时哈米尔卡的确切年龄现已无可稽考,但所有的史料都称他很年轻,大概20岁出头。亚历山大23岁荡平波斯,霍去病21岁封狼居胥,有些军事天才是早慧的。哈米尔卡也是这等人物,他赴任西西里时,迦太基在岛上只剩了南部的德雷帕纳港和利里拜乌姆两处据点,佣兵们正无精打采地蜷伏在掩体里,他们已经好久没有领到过军饷,士气低落。哈米尔卡屡次请饷,但元老院以没钱为理由,一个铜板也不肯给,他们的政策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西西里岛的一切军需都得就地取材。
哈米尔卡能依靠的只有他的个人魅力了,他激励这支倦怠之师的士气,一面向他们许诺偿还拖欠工资,一面整肃军纪训练格斗,有小成后便率领他们游猎于岛上,看准了哪个无备的罗马盟邦,就去打家劫舍,在哈米尔卡的指挥下,例不空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很快他们就能解决吃饭问题了。
这种以战代练的游击,乱了敌人锻炼了群众,迦太基方面的利比亚步兵一向不是罗马军团的对手,而在哈米尔卡的调教下他们先后在德雷帕纳和利里拜乌姆两次防守战中连措罗马人,照这个势头发展,哈米尔卡的部队迟早能在野战中与罗马步兵一决高下。随后,哈米尔卡又率军攻取帕诺穆附近的制高点埃尔克梯山,修筑防御工事,并以此为据点控制四周的村镇,迫使他们交钱交粮。同时他打通与海港的交通线,与西西里外围的迦太基海军将领汉诺·吉斯戈呼应,还雇用海盗劫掠船只,甚至抢掠意大利本土。罗马人 次围剿埃尔克梯,都无功而返,哈米尔卡驻守山中六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他又移军队家属于据点中,同吃同住同生产,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了。
以将才而论,罗马方面无一人可与哈米尔卡匹敌,但“闪电”的不幸在于,他需要以一人之力面对整个罗马。当他的政府连军饷都欠奉时,同样拮据的罗马,其公民却自发组织起来,有钱的捧钱场没钱的捧人场,为国家提供了200艘战舰和6万名水兵。
罗马人力不在迦太基之上,财力更是远远不如,在连年战争中他们也饱受摧残,仅公元前252年至公元前247年,就有4万公民死于战祸,损失了全部人口的六分之一(罗马同盟的损失尚不计在内)。而对比两国后方对前线的支持,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就是两国政体差别使然,迦太基虽有民主之誉,但实际上控制政府决策层的是一个商业寡头集团,他们小心翼翼地把权利拢在手里,生怕别人分走一点,对于盟邦和附属国,决不给与公民权,即便是法律上与迦太基平等的城邦也是剥削对象,比如利比亚的小列波底,每年就要缴纳365塔伦特。对于征服地,更是一味地榨取,供赋加之,兵役加之,如此何来休戚与共的认同感?而且他们假借职务之便,“合法地”发展壮大自家的产业,集团利益凌驾于社稷,有便宜他们取大头,出娄子摊派给大家,国家统治阶层的利益与公民的利益相背离,这又如何能有上下同心的向心力?
反观罗马,他们的爱国热忱并不是来自民族主义或什么领袖的感召,而是来自于对制度的认同:罗马联盟内各城邦一律享有平等的、有切实保障的公民权,和平时期同气连枝,对外征战,胜利果实大家有份。就如马基雅维利论述的那样:“对于罗马人赢得的历次战争而言,(获胜的)基本要素是罗马人民——拉丁人、与之相连的意大利其他各部分的民族以及殖民地,就是从这些联盟中,产生了无数的军人,他们使罗马能够征战并控制整个世界。”这种体制下,公民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国强能切实地转化为民富。有了物质和权益层面的同劳同筹,才会有精神和道德层面的同心同德。
比较两国政体,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所谓国家利益事实上只体现在上层社会的肉食者身上,则无论这肉食者是一个世袭帝王还是一群官商一体的寡头,无论这个肉食者圈子的成员是出自贵族政治的生殖器关系,还是出自寡头政治的“党内民主”,其本质都是反公众的,其势亦必不能久长。
面对20万罗马公民及其数量更为庞大的盟邦,哈米尔卡再能打也没用,况且迦太基方面别的将领远没他这么能打。公元前241年,当迦太基议院终于派了一支补给船队,准备驰援西西里德雷帕纳港的守军时,却不巧在海上被罗马舰队堵个正着。罗马执政官卡图卢斯的副将法尔托尽缴迦太基人辎重,率得胜之师开赴德雷帕纳,守军得知援兵全军覆没,士气瓦解,向法尔托投降。
这一来迦太基本土与西西里之间的补给线被割断,议院认定大势已去,决定同罗马媾和,接受他们以前不肯接受的耻辱性条件。议院命哈米尔卡全权负责,在西西里就地签约。
本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哈米尔卡当时经营的根据地已颇具规模,发展下去就算不能尽复失地,起码自保无虞,但他的力量毕竟还无法伸展到海上,如果不与罗马议和,后者完全可以绕开西西里,在北非登陆,哈米尔卡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所以他只有忍辱负重,与卡图卢斯谈判。经过讨价还价,公元前240年,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1.迦太基交出西西里岛及其附属岛屿。
2.迦太基赔偿罗马军费3200塔伦特,首付50%,余额分十年期按揭。
3. 迦太基罗马双方约定不与彼此的同盟单独缔交;一国不得在另一国境内作战、行使主权、招募士兵;迦太基战舰不得出现于罗马及其同盟海域。
4.迦太基免费运送罗马战俘回国。
割地赔款,片面权益,自古至今,城下之盟的内容大抵如此。
卡图卢斯还要求哈米尔卡全军撤离之时缴出武器,迦太基统帅怫然道:御敌之器拱手让人,岂勇者之所为?若以此相逼,必当性命相搏,有死而已!这一怒之威让罗马统帅心下怯了,也就不再坚持,结果连吉斯戈部也得以免于缴械。
和议即成,哈米尔卡遵照议院的指示把指挥权交给吉斯戈,自行离岛。蒙森在《罗马史》中写道:“一个战败民族的不败将军,走下了他防守甚久的山岳,把那400余年来一向握在腓尼基人手里的、希腊人每攻其城无不败退的堡垒,交给了此岛新的主人翁。”他不曾被罗马人打败,却为别人的过失所累,七年之功一朝尽毁,这一刻的哈米尔卡,真有几分岳飞退兵朱仙镇的悲壮。
二十四年,仗总算打完了。这漫长的战争中,许多参加了最后一场战役的士兵,在第一场战役开始的时候还没出生。和平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但具体的好法又有不同:
对罗马来说,他们刚刚吞下了西西里,正需要时间来消化。这种消化必为可期,因为罗马人靠的不是单纯的武力征服,也不用什么“恩典”什么“主义”这类的文治手段来给人洗脑,他们通过给予公民待遇使新吸纳进来的领土真正融为一体,然后“以土地产农民,以农民产士兵”,当这个物产丰富又兼战略位置显要的地中海第一大岛,被以这种方式同化为罗马的血脉肢体后,他们和迦太基的实力天平将进一步倾斜,战和之权,稳操于手。
而迦太基政府欣喜于他们的贸易航线可以恢复,雇佣军军费的黑洞也不必再去费力填充,战前的黄金岁月,似乎即刻又可重温。至于西西里岛脱幅,那也不算什么,腓尼基人骨子里就习惯于破财免灾。迦太基政府现下的心态就如南渡之后偏安江表只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小朝廷,对仰人鼻息的和平甘之如饴,此等鸵鸟行径是事实上的纵敌,坐视罗马人扩大领先优势,一待这种不稳定的平衡再次打破,则迦太基人纵欲委曲,亦难求全。
哈米尔卡就是在这样的时局下回国的,按照惯例他归来之后即行解甲(这只是个手续问题,他在西西里岛上就已经交出了指挥权),恢复文职。当时的政府中,主流派别是以“伟人”汉诺(本文中出现的第三个汉诺)为领袖的保守党主和派。而另有一群激进分子,对停战心有不甘,他们隐然成了一个主战的少数派,并打出哈米尔卡这杆大旗,希望他也加入。
政治圈里的路线斗争,其凶险比战场有过之而无不及,主和派要斗倒主战派,必须先除掉后者的精神领袖,他们处处跟哈米尔卡为难,还曾组织诉讼,说他贪污军费——这项罪名一旦坐实,哈米尔卡将被钉上十字架。
迦太基政坛一向注意节制武人权力,按说,看好枪杆子防止出政权,这是防范国家滑向军人独裁的有益之举,但把这种监督机制当成政治手腕来搞,就难免变味。哈米尔卡愤恨于主和派的种种中伤,索性在家闲居,不去议院惹眼。好在巴卡家族在迦太基政坛也算树大根深,而且,哈米尔卡此时得到了一位青年才俊的臂助,此人就是哈斯德鲁巴(本文中出现的第一个哈斯德鲁巴),一个来自贵族家庭的翩翩美少年。他是迦太基政坛激进的少壮派领袖之一,和哈米尔卡过从甚密,有了哈斯德鲁巴及其党派力量的支持, 米尔卡终于有惊无险。
不过随后又有花边新闻传出:奈波斯《外族名将传》载,时人常对哈米尔卡和哈斯德鲁巴指指点点,说“他们对彼此的爱,与其说是合乎礼教的,不如说是不体面的”,为此,风化长官禁止他们会面。这就是说,当时的八卦界盛传他们二人“断背山”。这多半又是哈米尔卡的政敌们炮制的猛料,奈波斯评价道:“伟大的人物总难免遭遇造谣中伤”,这不难理解,小头儿比大头儿更吸引眼球,因此,要搞臭一个人,作风问题往往比路线问题更管用。哈米尔卡对这些飞短流长也无可奈何,为了避嫌,他把二女儿嫁给了哈斯德鲁巴,当了这个绯闻男友的老丈人。而即便如此,仍有流言说哈米尔卡拿女儿明修栈道,自己暗渡陈仓。
但主和派真正的难题不在于如何搞臭哈米尔卡这样一个下野将军,而在于如何应对那两万多即将从西西里前线回来讨薪的雇佣兵。运载他们回国的善后工作由吉斯戈负责,在议院的授意下,起初他每次只送少许人回非洲,以便政府克扣他们军饷时不致于闹出太大动静,但在罗马的一再催促下,后来吉斯戈不得不不成批发送。这些过惯刀头舔血生活的人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大多数人都不肯空手回家,他们在迦太基西南的西卡兵营聚众不散。
为了防止闹出群体性事件影响和谐稳定大局,“伟人”汉诺以陆军总指挥官的身份来到西卡,做思想工作。他向士兵们强调政府的财政困难,请大家谅解,最后提出一个打折的延期还款方案。
这伙雇佣兵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来的,这目标就是打仗赚钱当兵吃粮,他们跟迦太基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没什么鱼水之情,自然也不会买“伟人”的账,坚持要求全额还款,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而此时军队中又有些人想乱中取利,煽动不满情绪,把讨债的价码越开越高,已经超过了政府所亏欠的实际金额。当吉斯戈作为政府代表再来谈判时,乱军将他们全部扣押起来,至此,正当的维权行动已变质为叛乱。该起事件中领头的两人分别叫做斯庞迪斯和马托,前者是个希腊-坎帕尼亚混血奴隶,出身卑贱却怀有野心,他在布匿战争中曾做过叛徒,因此晋升无望,如果雇佣军和政府和解,他只能在白眼中回乡,下半生做个平庸的农夫,于是他撺掇怀有同样心思的利比亚佣兵首领马托闹事,一起开创大场面。
这种情况下双方只能开打,政府军方面由 “伟人”汉诺挂帅,该伟人曾经在布匿战争期间率兵南征,从非洲土著手中抢来不少土地,算是战功卓著。但这次要对付的是哈米尔卡训练出来的百战之师,连罗马人都奈何不得的西西里雇佣军,他如何是对手?很快伟人就招架不住,雇佣军乘胜追击,附近迦太基统治下的努米底亚诸部落,也在他们半鼓动半裹挟之下,跟着一同造反,一时间迦太基遍地烽火,政府不得已,只好请哈米尔卡出来收拾局面。
这场战争史称“雇佣军战争”, 福楼拜的小说《萨朗波》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创造的,只不过他笔下的马托与斯庞迪斯形象跟史实相去甚远,他写马托英勇善战,有胆有识,对起义事业忠贞不渝,还和哈米尔卡的小女儿萨朗波搞出一段生死恋(哈米尔卡共有三个女儿,她们的闺名历史上并无记载。其中记载最少最有创作空间的小女儿就是萨朗波的原型);写斯庞迪斯,富有谋略,智计百出,是起义军的优秀军师。总之都是又红又专的路子,就像姚雪垠老先生笔下的李闯王。
哈米尔卡上任后很快扭转战局,因为叛军的骨干多是他当年的旧部,哈米尔卡恩威并施,用攻 心之术使他们分化瓦解,很多人跑回到昔日主帅的麾下。斯庞迪斯惊惧之余处死了吉斯戈等被俘的政府军军官700余人,一个个断手折足,极尽酷刑。斯庞迪斯试图以此吓阻部下进一步溃散,但此举是自掘坟墓,这让哈米尔卡下决心对叛军中坚采取绝不宽恕的政策。很快斯庞迪斯自食其果,他率领的叛军主力在迪迪山和门采尔摩萨山之间的锯齿谷(福楼拜书中称“斧谷”)被围,叛军弹尽粮绝,把军中的俘虏都吃光了还是无法突围,他们已经支起锅准备煮奴隶来充饥。斯庞迪斯等10名头目只好前去哈米尔卡营中请降,迦太基统帅用十字架招待了他。
实际上哈米尔卡已接受了其他人的投降,但他先行杀了斯庞迪斯实属一大败笔,这让剩余的叛军不敢相信他,这些人以为必死,于是发起困兽式的冲锋,最终在哈米尔卡战象的踩踏下尽成肉泥。尽管哈米尔卡是个冷酷的职业军人,这次锯齿谷大屠杀也被波利比乌斯斥为“毫无道义”。但其实,死者中不知有多少是当年在西西里追随他出生入死的旧部,相信这一刻他的心在流血。
随后马托率领的叛军余部与哈米尔卡继续作战,双方都毫不留情。公元前237年,哈米尔卡擒杀马托收复利比亚,雇佣兵的叛乱或曰起义,历时三年,终于被镇压。

本文Hash:36ebf835c1716010aaa29e191011b0d0d65be0df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