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排球技术介绍

导读: 软式排球技术介绍 比赛规则介绍

软式排球技术动作可划分为准备技术动作和击球技术动作,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软式排球技术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软式排球技术介绍

准备技术动作是击球技术动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为击球动作提供条件和作好准备。准备技术动作也称为无球技术。软式排球的击球技术动作是排球技术中最复杂的技术动作,它包括击球点、击球部位、击球手型和击球用力四个技术环节。

击球点

是指击球时,球处于身体的哪个方位。不同的技术是以不同的身体部位为标准。发球以肩为标准,传球以额为标准,垫球以腹为标准,扣球以头为标准。击球点实质上是人与球的关系问题,是保持人与球便于做动作的合理位置和工作距离,便于协调用力。若击球点选择不好,可导致用力顺序不当 ,影响技术动作的舒展性和协调性,同时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动作产生,使动作变形,造成犯规和技术上的失误。

击球部位

是指击球时,手击在球体的哪个部分和方位。击球的部分涉及到击球运行的轨迹以及高度、弧度、方向和落点。击球部位不准确或不固定,不但影响手型和正确的发力,而且影响击球的效果。

击球手型

是指击球时,采用什么样的手型去接触球。手型是影响击球效果的关键,不论哪种手型其作用都是便于控制球性和掌握球性。它是完成技术动作准确、稳健的关键环节。

击球用力

是指击球时,应怎样正确采用的用力方式。软式排球的击球动作及其用力均要求全身协调配合用力,但根据其击球动作特点不同,用力的形式也截然不同,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爆发式用力,它能增加击球的力量和速度,提高攻击性;二是缓冲式用力。它多在防守和组织进攻时采用。

垫球

软式排球由于球轻,垫球的手型和用力稍不正确,球便会失去控制。所以两臂必须伸直形成比较平紧的垫击平面,击球要蹬腿、提腰、挺肘、压腕的全身协调用力击球 ,这样才能控制好球的高度和弧度,提高垫球的稳定性。垫球是一项防守技术,主要用于接发球和接扣球。发球和扣球速度比较快,由于软式排球比较轻,飞行速度比硬式排球慢,而且球的长距离飞行时,因球重量轻、飞行惯性小、容易下沉。另外较软,当球触及手臂的瞬间,球体后部分会凹陷下去,与手臂吻合,球的重心会继续向飞行方向移动,所以在接发球和接扣球时,一定要注意插臂的时机,截击球时双臂尽量正对来球以取得最佳效果。

传球和扣球

上手传球要点

传球手型要略大,手腕手指用力要集中。软式排球因球体软,不易伤手指,传球时不需要手指、手腕的缓冲即可将球柔和传出,因而上手传球技术比硬式排球要容易些。软式排球轻、气压小,应注意传球手型要比硬排手型大些,保持手指、手腕一定的紧张度,传球力量应自下而上发力。

扣球要点

击球打满手,甩腕要及时。由于软式排球具有轻、软等特点,因而在扣球有打不满手或甩手腕动作慢时,球很容易平飞出界,这也是扣球动作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较大的区别之处。因而,扣球教学应在打满手和甩腕击球过程中,加大手腕推送用力动作的练习。

发球

击球部分要正确,力量要集中,送球要抬臂,注意球下沉。软式排球比赛,发球不允许击球点高于肩,发球采用下手发球技术。由于软排气压小、球体软,当球加速飞行时,球的表面容易被气流挤压变形,球在飞行过程中,容易改变飞行轨迹。由于球的重量轻,球的飞行速度会减慢,球会下沉。所以在发球时,击球的部位尽量在球的中下部,以保持球的飞行稳定性。由于采用下手发球,击球瞬间要注意手臂伴随球的上抬动作,以避免球飞行中下沉而造成不过网的现象。另外,由于软排球体比较软,发球时的击球力量和速度易被化解,球的飞行速度也会相对减慢,因而发球时,击球力量应集中,要比发硬排球的击球力量略大些,这样才能提高发球的成功率。

比赛规则介绍

软式排球比赛规则如下:击球时不允许持球、连击;有限定的发球次序;四人制不分前后排,均允许在网前进攻性击球和拦网;六人制按六人制规则,九人制按九人制规则;每球得分,每局限17分(决胜局除外),三局二胜制,也可一局定胜负。

软排游戏丰富多彩,目前已有6种:

1.定时计数赛:计参加者击球累计总数或最高次数,多者或高 者名次列前;

2.传球投篮赛:计参加者在规定的次数内投进篮圈多少,多者名次列前;

3.发球得分:计参加者在规定次数内,发入对方场区的次数,多者名次列前;

4.移动传垫球赛:计参加者用传垫方法在规定区域内的移动速度,快者名次列前;

另外还有击球过障碍赛和移动垫球接力赛等。

软式排球是新兴的体育项目,1982年10月诞生于日本山梨县,1989年在日本举行了全国家庭软式排球赛,1992年软式排球进入日本中、小学和部分高中的体育课教材。目前,软式排球运动已从日本传到中国、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1995年北京体育大学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历史上首次职工软式排球赛,受到人们的青睐。1996年初,中国排协已决定要在中国大力倡导开展软式排球运动。
 

软式排球技术相关文章:

1.打排球的技巧

2.排球技术与战术讲解

3.排球基本技术讲解

4.排球技术动作的介绍

5.排球垫球技术讲解及技巧

6.排球垫球技术解析

软式排球常用技术介绍

软式排球运动在中国得到有力的推广和发展,那么你知道软式排球的常用技术是什么吗?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软式排球常用技术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软式排球常用技术介绍

下手发球、双手垫球、单手垫球、双手传球、单手传球、双手挡球、单手挡、扣球、拦网、脚击球等。

技术特点

1.身体重心不宜太低,膝关节稍弯。

2.击球方法多种多样。

3.要有脚击球意识。

4.学会控制击球力量。

5.举手击球动作运用较多。

6.与硬排技术动作共性较多。

起动和移动

二传手应根据对第一传垫击球的方向、弧度、速度和落点的准确判断,迅速及时地起动和移动。

选位准确

在起动和移动的过程中,应边判断来球,边取好位置。

一般要对下列三种情况进行适当处理

一是力争使身体插人球下,并转向出球方向,稳定重心,将球传出;

二是身体已插入球下,如身体来不及转向出球方向(或有意作隐蔽传球)时,亦应力争稳定重心去传球;

三是既来不及使身体转向出球方向,又来不及稳定重心去传球,此时,应在跑动中传球,所以要特别强调出手稳。

视野宽广

二传要为本队的进攻创造存利机会,因此,二传队员必须有宽广的视野,才能通观全场,胸有成竹。

并在一刹那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而观察必须适时,过早作用不大,过晚措手不及,影响传球质量。

一般在第一传出手之后,第二传触球之前,边移动、边取位、边观察比较适宜。

心理素质过硬

比赛时沉着果断、机智灵敏,战术意识强,能准确判断对方的战术意图,了解自己每个队员及对方的特点和特长,善于激励士气,鼓舞斗志,胜不骄,败不馁,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团结全队、不失时机地组织进攻。

软式排球技术要点

击球点

是指击球时,球处于身体的哪个方位。不同的技术是以不同的身体部位为标准。发球以肩为标准,传球以额为标准,垫球以腹为标准,扣球以头为标准。击球点实质上是人与球的关系问题,是保持人与球便于做动作的合理位置和工作距离,便于协调用力。若击球点选择不好,可导致用力顺序不当 ,影响技术动作的舒展性和协调性,同时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动作产生,使动作变形,造成犯规和技术上的失误。

击球部位

是指击球时,手击在球体的哪个部分和方位。击球的部分涉及到击球运行的轨迹以及高度、弧度、方向和落点。击球部位不准确或不固定,不但影响手型和正确的发力,而且影响击球的效果。

击球手型

是指击球时,采用什么样的手型去接触球。手型是影响击球效果的关键,不论哪种手型其作用都是便于控制球性和掌握球性。它是完成技术动作准确、稳健的关键环节。

击球用力

是指击球时,应怎样正确采用的用力方式。软式排球的击球动作及其用力均要求全身协调配合用力,但根据其击球动作特点不同,用力的形式也截然不同,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爆发式用力,它能增加击球的力量和速度,提高攻击性;二是缓冲式用力。它多在防守和组织进攻时采用。
 

软式排球常用技术相关文章:

1.关于软式排球的介绍

2.排球基本技术讲解

3.排球技术与战术讲解

4.排球垫球技术讲解及技巧

5.排球技术动作的介绍

6.排球垫球技术教学重点与难点

7.排球垫球技术的动作要点

8.排球扣球技术讲解

排球接球技术介绍

排球的接球与发球是最基本的排球技术,那么怎样学习接球技术呢?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排球接球技术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排球接球技术介绍

1、正面接球

(1)准备姿势

正面对正来球方向,两脚开立宽於肩,一脚在前,两脚跟提起,前脚掌著地,两膝变曲微内收,重心稍前倾,双臂自然弯曲置於腹前。

(2)手形、击球点和触球部位

当球接近腹前时,两手重叠,掌根靠拢,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压,用前臂旋外形成的颊靠近手腕的部分击球后下方。击球点在腹前一臂左右距离,便於控制用力大小并可根据接球的方向,调整手臂的角度。

(3)击球用力

手臂靠拢前伸击打排球的下方,运用手臂力量增加击球力度,同时配合腰部的动作,让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击球的时后,手臂要形成一个平面,身体和两臂要有送球的动作,以便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

接球时,还应根据来球的力量控制手臂的动作,接轻球时采用上述动作。接中等力量的来球时,由於来球有一定速度,因此,接球时的为臂动作要小,速度要慢,主要靠来球本身所造成的反弹力将球接起。

接重球时,应采用收腹含胸的动作,手随来球屈肘,缓冲来球力量,控制接球的距离。球距离身体稍远、击球点较低时,手臂在缓冲用力过程中,要采用屈肘翘腕的动作把球接在手腕部位的虎口处。

2、侧面双手接球

在身体两侧用双臂接球的动作称侧面接球。当来球速度较快、距离体侧较远、来不及移动对正球时采用。体侧接球可以扩大防守范围,但不易控制接球方向,因此,在来得及移动的情况下,最好采用正面接球。

当球从右侧飞来,左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右脚向右跨出一步,右膝弯曲,重心随即移至右脚上,两臂夹紧向右伸出,左肩微向下倾斜,用向左转腰和提右户的动作,使两臂击球面截住球的飞行路线,接击球的后下部。

侧接时,不要随球伸臂,这样会造成球触臂后向侧方飞出。应使两臂先伸向侧方截击来球,还应注意两臂不要弯曲,以保持手臂击球,避免因手臂动作影响接球效果。

3、背接球

背接就是背向接出球方向,从体前向背后的接球。当球飞出较远而又无法进行正面调整传球时,或第三次被动击球过网时采用。背接时,判断好球的飞行方向,先要迅速移动到球的落点处,背对出球方向,两臂夹紧伸直,插在球下。

击球时,蹬地为头挺胸,展腹后仰,直臂向后上方摆动。在背接低球时,也可以有屈肘、翘腕动作,以虎口处将球向后上方接起。

4、跨步接球

队员向前或向体侧跨一步的接球称跨步接球。跨步接球主要运用在接发球和防守中。

前跨接球

当来球低而远时,看准来球落点,向在出一大步,屈膝深蹲,重心落在跨出腿上,上体前倾,臀部下降,两臂前伸插入球下,用前臂接击球的后下方。

侧跨接球

当来球至右侧时,右脚向右侧跨出一大步,屈膝制动,重心移至跨出腿上,上体前倾,臀部下降,两臂插入球下,用前臂接击球的后下部。

5、单手接球

当来球低、速度快、距离远、来不及用双手接球时,可采用单手接球。这种接球动作快,手臂伸得远,可扩大控制范围,但由於手臂击球面积小,不容易控制球。

当球在右侧向右跨出一大步,上体向右倾斜,重心移至右腿上,右臂伸直,自右后方向前摆动。用前臂内侧、掌根或虎口处接击球后下部。

6、挡球

当来球较高、力量较大、不便於利用传球时,可采用挡球。

双手挡球的手形有抱拳式挡球的手法是:两肘弯曲,一手半握拳,另一手外抱,两掌外侧朝前。

并掌式挡球的手法是:两肘弯曲,两虎口交叉,两掌外侧朝前,合并成勺形。

挡球时,前臂放松,两肘朝前,手腕后仰以掌外侧和掌根组成的平面挡击球的下部。击球瞬间,手腕要用力适度,击球点在额前或两侧肩上。

排球的发球技术

排球发球技术分为下手发球、上手大力发球、上手飘球、侧面下手发球、勾手大力发球、勾手飘球、高吊球、跳发球等。无论哪种发球技术,动作都包括准备姿势、抛球、挥臂、击球这4个环节。

下手发球

下手发球球速慢、威胁小,比赛中很少使用,但比较简单。下手发球分为正面下手发球和侧面下手发球。正面下手发球最为简单,一只手将球向上抛起,另一只手摆臂向上将球击出。

侧面下手发球相对较复杂些,球向侧面跑出,转体击球。由于下手发球威胁较小,实战中运用较少,所以在训练时,重点是上手飘球、勾手飘球和上手发球。

上手飘球

上手飘球易于控制方向,准确性高。发球时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向前(如果左手发球则方向相反),左手托球于体右前方。用抬臂和手掌的平托上送动作,将球平缓地垂直抛向右肩上侧,高度在头上方半米以内。

在左手抛球同时,右臂屈肘后引,肘高于肩,上体稍向右转,挺胸、展腹。击球时利用蹬地、向左旋转和收腹的力量,带动手臂向前直线加速挥动,身体重心随之从右脚过渡到左脚。

挥臂至头前上方时用手掌击球中后部,击球时手掌、手腕保持紧张,五指并拢,不要用手指击球。击球主要靠挥臂力量,用力突然短促,击球应通过球重心,使球不旋转。击球后手臂有突停动作,然后随球前移,迅速进场。

勾手飘球

勾手飘球比上手飘球省力,但动作较复杂。左肩对球网,左手持球于体前。左手将球平稳向上托起在左肩前上方约一臂高度。

在抛球同时,上体顺势向右转动,重心向右移,右臂向右侧摆动。挥臂击球时,右脚蹬地,上体向左转动从腰部开始发力,身体重心向右脚移动,带动伸直的手臂向上方挥动,触球前直线加速。

在头前上方用掌跟击球中后部。击球短促、突然,并通过球重心,使球不旋转而可能飘动。击球后手臂有突停动作,上体迅速前移,迅速进场。

上手发球

这种球发球准确性大、易于控制落点,能充分利用转体、收腹动作,带动手臂加速摆动。运用手腕推压作用,使发出的球呈上旋,不易出界,故适于大力发球。

身高臂部力量好的队员,适合这种发球方式。上手发球动作要领:面对球网,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托球于身前。用抬臂和手掌的平托上送,将球平稳地垂直抛向右肩的前上方,高度适中。

在左手抛球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与肩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在右肩前上方伸直手臂最高点,用整个手掌击球中后部。击球时,手指自然张开与球吻合,手腕迅速做出推压动作,使球呈上旋飞行。击球后,随着重心前移,迅速回到场内。
 

排球接球技术相关文章:

1.排球接球技巧讲解

2.接排球发球的技术讲解

3.排球接发球技术讲解

4.排球的接发球技巧

5.打排球的技巧

6.排球基本技术讲解

本文Hash:33a702366b02a390af994d868a5b31b8a957fc63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