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

导读: 乒乓球正手拉球方法

正手拉球,是乒乓球运动最基本的进攻技术之一,也是广大球友最为关心的技术环节,拉球技术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业余选手整体水平的提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乒乓球正手拉球,希望大家喜欢!

乒乓球正手拉球方法

正手拉球基本动作掌握不好?

问:横板正手拉球要吊腕吗?

马凯旋:这是一个提的相当好的问题。一般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就打乒乓球来说,横板握拍的基本要求就是外观上不翘、不吊,这都是指的正手技术。我想你提这个问题也许是有人告诉你抬头要向下一些,这可能是因为你抬头过平至有点儿翘。

在我们教学时会要求抬头略有点下垂的感觉,因为这与之后拉弧圈球时要求引拍时要有手腕的外展、触球时手腕手指要把力传到板头上是有直接关系的。吊腕,直接的效果是使手腕无法较自如地使用。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能在引拍时手腕外展,触球时想更大限度用好手腕乃手指就是空谈。

问:正手拉球的时候很多教学片都说要拉到额头的位置,我怎么总是拉到左肩位置呢?

姚晓春:根据你的描述,能确定的是,你的拉球方向有问题。拉到额头位置是向斜前方发力,而拉到左肩位置是直接横向发力。这样的发力方向容易造成肘部外翻,导致击球下网,而且也不利于抵消旋转。

怎么练?

1.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先不以上台为目的,先把动作、方向改过来,徒手挥拍也能起到不错的辅助作用。

2.拉到额头位置时要有一个小停顿,停顿为的是让爆发力更集中。

3.板形大概是45度,拉到额头位置时肘部是朝下的,注意不要翻肘。

问:横板正手拉球时大臂和小臂是谁带动谁?

姚晓春:正手拉球时,应该是大臂带动小臂。如果用小臂带大臂的话动作就太小了,拉球一点威胁都没有。在体会大臂带动小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拉球动作的完整性。从蹬腿开始,腿带动腰、腰带动大臂、大臂带动小臂,配合以触球时手腕手指的发力。这样你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才能够协调,发力才能一致。不管是单用大臂或者小臂,都会导致动作的变形,发力不能统一,打起球来会很别扭。

问:拉球时什么叫大臂推送?

马凯旋:大臂推送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我一般是说:动作要有整体感。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业余选手里对‘收前臂”的强调是过多的。打乒乓球,一是向前,二是向上(或向下,搓、削,拉侧旋另当别论)。但在建立技术的初期,我不推崇过多过旱地强调收前臂,这样打的弊端是:一,击球的线路短,没威胁,二,没有动作的整体,身体、重心用不上,打出去的球没底气、没力量、不顶人。

当下的正手技术,无论是弧圈球,还是正手攻球,都要强调先迎后收(或者说先推后收)。拉弧圈自不待言,没有整体感,没有大臂的一体化的协调跟进使用,腿、腰的力量很难充分的传导到手上,更遑论力贯板头了。当下的弧圈球动作,你首先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的动作,有了整体感,熟练了再求细节。过早过分的强调某个细节,很容易把动作搞得支离破碎,结果是事与愿违。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拉球不要收前臂。

怎么练?

1.徒手;

2.多球

为加深体会,可以用多球连续拉普通上旋球,但要退到中远台练才有好的效果。因为你退到中远台拉弧圈时,光靠收前臂连网子都过不去,不用腰、腿,不用大臂根本不行。连续,就是像秋千似的荡起来,用重心循环往复的运动产生的惯性去拉球,大臂自然就跟出去了。当然,动作的外形是比近台拉时幅度要大些。

正手拉球基本动作掌握不好? 马凯旋教练告诉你怎么练

问:正手弧圈球挥拍的轨迹,在网上看到了3种,内弧、外弧、直线。专业以直线为主,业余拉弧圈,球拍运动的线路以何种方式较佳?曾看到一篇文章提出:略为内弧的直线,如何挥拍掌握这个度(略为内弧)?

马凯旋:我先摆明观点:正手拉球,不管是专业、业余,都要追求动作合理,拉球弧线还是以直线为主。略微内弧的拉球其实有文字游戏的成分。如果站正手位,想拉到对方的正手位,肯定会触球的纵轴线偏右,略微内弧但不是刻意追求内弧。

拉球时,手腕有勾、撇的动作都会影响到旋转。但从物理学来说,想把球拉转,肯定要打在球的纵轴线上。打在偏边了,拉球不冲,带有侧旋,总体来讲威胁下降。但也要分情况,如果你侧身拉球,可以稍微撇一点,为的是角度大一些拉到边线附近;或者,双方对冲,你离台近,对方在远台,可以拉一板内拐,让对方够不着。这都不是为了拉球内弧而内弧。

其实,如果你能力够,手腕展得开,击球的纵轴线中心,也能拉出很漂亮的直线/斜线来。还要依靠身体,转腰、重心都能控制拉球的线路。

怎么练?

建议练习拉球时挥拍一定要走直线。业余打球,要把技术动作简单化,手腕能打开,能发出力、拉的转,在身前击球,有撞击有摩擦,就是好动作,不用刻意强调内弧外弧。

练习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

正手拉球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有近台拉球、中近台拉球、远台拉球,有拉上旋球、下旋球,有近台快带、反拉弧圈球,拉半出台球等等。不管拉球有多么复杂,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基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介绍正手拉球的训练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乒乓球的起源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

1、拉好定点下旋球:拉冲下旋球是直板反胶最基础的基本功,在拉下旋球时除了注意前面提到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外,要特别注意手腕的用力方法。在击球的瞬间是用手腕去摩擦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中上部,在用手腕摩擦球时还要根据来球旋转的强弱再加上一定的撞击。就是人们常说的又摩又打。拉冲下旋球旋转弱的来球要连摩擦带撞击,撞击可稍大于摩擦。拉冲下旋球旋转强的来球必须用力摩擦击球,用自己拉球的力量抵消来球的旋转。在击球的瞬间要特别注意击球时一定要把球往前送,不能靠力量去硬碰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球”,尽量让球在球板上停留的时间长一些。经常这样训练拉球,你对球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拉球就会越来越有数,慢慢达到运用自如。训练的方法,在没有多球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拉球一方发下旋球到对方的反手位让对方搓长球到侧身位,然后发力拉冲这个球。拉球时一定要注意用全力拉冲,不要考虑下一板球对方是否能够防过来。要的就是让你防不过来。经常这样训练,你的拉球力量一定会提高。在有多球的条件下,可让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侧身位,定点发力拉冲这种球。拉球时要掌握好击球时间,在对方来球跳到最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最好。击球时间一定要相对固定,这样容易掌握拉球的命中率,好调节。出界多就向前送一点,下网多就多摩擦一点。在定点拉冲下旋球比较有数的情况下,再把来球的落点扩大到全台的定点拉冲,这样不断加大拉球的难度,拉球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2、拉好定点上旋球:拉上旋球和下旋球不同的是,拉上旋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上部,摩擦球要大于撞击球,击球的瞬间一定要往前送。训练的方法基本和抢拉下旋球一样,只是来球的旋转不一样,是上旋球。在推挡后侧身发力拉冲这板球,或对方变你正手位后发力拉冲,反复练习。有多球训练的条件,可以由对方直接发上旋球到你的正手位和侧身位抢冲,落点可以从定点到不定点,逐步提高击球的难度。

3、练好反拉弧圈球:反拉弧圈球是一种高级技术,尤其是业余运动员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像如鱼得水,你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因为一般的业余运动员在拉弧圈球时拉高吊弧圈球的时候多,你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技术,你就站在了比对方高一挡的层次上。反拉弧圈球的要领,首先要自己发力,尽量少借对方的旋转,用自己拉球的力量去抵消对方来球的旋转。其次是在反拉时摩擦球一定要薄,摩擦球的上部甚至顶部,既要借对方来球的旋转的力,还要自己发力摩擦球。越是自己发力反拉,命中率越高。越是怕对方的旋转去碰球,越是容易吃对方的旋转。训练的方法,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反手位,你搓球到对方侧身位,对方拉高吊弧圈球到你反手位,你侧身反拉,这样反复练习,等基本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规律以后,再把反拉扩大到全台和不定点反拉。

4、近台正手快带弧圈球:这项技术是防守中很先进的技术,也是很难掌握的技术,是9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采用的技术。在这之前人们在正手位的防守都是平挡,借对方来球的旋转把球挡过去,因而在比赛关键的时刻就很容易因紧张而造成失误,即使不失误,防过去的球也没有威胁,很容易被对方连续进攻。到90年代后期,中国的运动员把反拉的技术运用在近台的防守上,特别是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运用更多,加快了攻防转换的节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马林在这项技术的运用上是非常突出的。这项技术要求运动员的对来球的判断要非常快、准确,手上对球的感觉要求很高,因为有很多球是在失去身体重心或不到位的情况下,完全靠运动员手上的功夫去完成技术动作。我想虽然目前在业余运动员中能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不多,但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运动员可以去尝试一下,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这项技术的技巧主要在于掌握好击球时间和手腕的用力,击球时间尽量在球的起跳前期(上升期),当步法实在到不了位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球刚一跳起时就击球。击球时靠腰和手腕发力,接触球的顶部。接触球时既要借对方来球旋转的力,同时自己一定要发力去摩擦球,尽量摩擦薄一点,摩擦厚就容易下网,在摩擦球的瞬间一定要把球往前顶。训练方法可采用搓下旋球到对方正手位让对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然后正手近台快带。这样反复练习就会逐渐掌握击球的基本方法,在快带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进行推直线让对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快带上旋弧圈球的训练。这样,你就会慢慢掌握在防守中正手近台快带弧圈球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关键点是在击球时一定摩擦球要薄,而且自己一定要主动发力去带球。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与技巧怎样的

乒乓球近台正手拉球技术是一个由守转攻的技术,使用这个技术的时候,有可能给对手制造麻烦,造成对手回球质量不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

直板反胶正手拉球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

正手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拉好弧圈球的三个要素就是腿、腰、手;三者要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弧圈球的最大威力。

从弧圈球的风格上来讲,目前主要分为欧洲派和亚洲派。欧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撞击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快,力量大,弧线低;亚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摩擦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弹起后的过程中速度快,旋转强,弧线低。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目前各国选手都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因此并没有十分明显的风格区别,而是根据不同的球运用不同的技术。

弧圈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不难,但是要想拉好弧圈球必须要勤学苦练,才能是自己的技术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掌握基本的弧圈球技术呢?(以右手握拍选手为例)

一、技术动作分解

1.准备动作:

拉球之前,站位一定要合理。一般来说,站位距球台边缘1.5米左右。左脚前,右脚后,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尖于左脚脚窝的位置平齐,以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两腿弯曲,含胸,重心放低,身体与球台边缘的夹角大概为45度左右。

2.拉球:

拉上旋球时,右肩略微下沉,同时横向转腰,右臂自然放松,靠横向转腰动作完成引拍的过程。此时,以右脚为轴,重心放到右腿上。然后,右腿蹬地,腰部横向回转,并带动右臂,注意此时右臂仍为放松状态。待腰转到基本与球台边缘平行的时候开始收缩前臂,击球。重心由右腿转移到两腿上,两肩持平。击球时,要找好击球时间。击球时间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上升期是指来球即将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下降期是指来球从最高点刚刚下落的时候。一般来说,来球位于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离时击球感觉最好,可以发出力。击球时,要注意摩擦球,主要向前发力。击球后要注意大臂、小臂立刻放松,还原。

关于击球部位,对于以拉打为主和摩擦为主是有区别的。 以拉打为主的选手,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或B、C点之间。以摩擦为主的选手,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

拉下旋球的动作要领与拉上旋球基本一致。只是拉下旋球时,右肩沉的更低一些,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且用力的方向向上多一些。

3.步法

拉球时,要根据来球的位置,时刻跑动来调节击球的最佳位置。跑动时要保证重心尽量平稳,身体不要乱晃。

二、高吊弧圈与前冲弧圈

高吊弧圈一般是针对拉下旋球而言的。高吊弧圈以旋转见长,但是弧线略高,速度较慢。高吊弧圈的击球部位一般为B点,甚至是A、B点之间,这要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拉高吊弧圈,右肩下沉的较低,用力方向向上的比较多,先要制造一个高过球网的弧线,然后用力方向向前,再制造一个向前的弧线。如果一味的向上硬拉,则球很容易出界。

前冲弧圈速度快,力量大,但旋转稍逊。拉前冲弧圈,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或B、C点之间。右肩略微下沉,用力方向向前比较多。若来球的下旋旋转很强,则必须增加转腰的幅度和前臂收缩的速度,以增大对球的摩擦力。

三、台内弧圈球技术

台内弧圈球的技术难度比较大。首先要判断来球的位置和高度,根据来球的高度来决定引拍的高度。拉台内弧圈球,一般引拍的高度较高,往往与台面高度持平,甚至高于台面。击球部位一般为D点。由于摩擦球的部位很薄,因为对于下旋非常强的台内球,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而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来说,台内弧圈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还是很大的。拉台内弧圈球,要注意用力方向向上多一些,继而向前,要把弧线拉短。

四、套胶与弧圈球

进口套胶与国产套胶的性能不同,对于拉弧圈球的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欧洲人拉球多为拉打,因为欧洲的套胶胶皮黏性差,海绵偏软,但弹性好。使用进口套胶,球在接触到拍子之后,海绵被挤压的程度较深,海绵被压缩的行程长,这样就削减了来球的大部分旋转和力量,因此采用拉打的手法可以很好的控制来球,加之欧洲人身高马大,爆发力非常好。这样的拉球威力不小。

亚洲人拉球多摩擦,因为国产的套胶,如狂飙系列套胶,胶皮黏性强,海绵弹性非常实在,非常大。在球接触拍子的时候,胶皮给了来球很大的阻力,而海绵被压缩的程度也不大,这样就造成的脱板速度很快。因此只有多摩擦,以旋转克旋转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所以使用国产套胶对拉球的技术要求较高。

随着乒乓器材的发展,国内已经生产出很多新产品,兼具了国产与进口的很多优点,对于众多的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又多了很多的选择。

五、拉球的常见问题

1.重心后坐。重心后坐,自然使腿部力量不能发挥出来,使手臂的走向多为向上,削减了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

2.手臂僵硬。引手的过程中,肌肉僵硬,大大降低了控制球的能力,并锁住了力量。击球后肌肉僵硬,使力量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并降低了还原速度。

3.转腰不够。只靠手臂拉球,速度、力量、旋转都有很大的损失。

4.抬肘、抬肩。使腿、腰、手不能协调一致,当力量从腿、腰传到手的时候,能量中断。

5.步法迟钝。等球,使击球点太低,使全身的力量用不到球上。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技巧

1.一板暴死。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有个笨办法可以速战速决,就决不要用聪明的办法打持久战。比赛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一板解决战斗。在比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手,用目光杀死对手,用弧圈吓死对手。

2.线路多变:左中右三条线冲开。如果拉球线路很固定,对方接多了就会逐渐地提高免疫力,防守成功率明显上升,甚至可能等在那里。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所以,通常拉几个斜线之后,就该提醒自己该拉中路或者反手了。(等对方摆好了铜墙铁壁阵,还硬要拿脑袋撞上去,悟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3.晃拉。丁不四教给石破天有一个很厉害的绝招,叫做“或左或右”,让对手无法判断我方的攻击意图,晃拉起的就是这个作用。当你摆出pose准备拉球时,要用眼角的余光观察对手动向,然后向着对方移动的反方向冲。当然,如果对手站着不动,用亦左亦右的招术就把你堵住了,说明你的内力还不够,请立马就地作100个俯卧撑,然后再面壁思过,苦练内功。还有种晃拉,是利用时间差和节奏变化来使对方对不上点。 首先用身体的晃动骗对手作出防守动作,然后再把球拉过去,主要靠前臂手腕调整。对方因为被骗(动作比来球快一拍),很难瞬间调整过来,往往接不到球,或者错过最佳击球时间回不出质量。

4.冲吊结合。业余球迷防得好,常常是退台快,战位远,所以他对高吊半高吊的防守就比较差。我可以在对方退远台的时候,拉起我加转的弧圈球,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其实,不止是业余球迷怕节奏的变化,就是专业选手都怕。只要旋转强,落点和时机掌握得好,高吊弧圈的威胁是很大的。你看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高吊弧圈往往占了相当比例。而且,有些球前冲是不好发力的,加转弧圈就有了他的用武之处。

5.轻重结合,快慢结合,连续拉冲。即使是你拉球很爆,只要对手水平和你相近,那么总有一些球是能够防回来的。而且每个球都发力,就容易失误,也容易让人适应。有高质量的弧圈旋转强,力量大,拓宽了这两要素的变化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可调整的节奏和变化更是真正的可怕。这就好比发球时有一板强烈的加转下旋,那么其他的任何变化都会很可怕。拉球有轻重变化节奏变化,对手就容易感觉无从适应,防不胜防。拉高吊后连续冲,和快拉后连续冲,这是两个基本的战术。

6.左中右三条线,落点要精雕细琢。一板球的质量,不止是因为他的旋转速度,落点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我们可以选择冲角度,当然杀伤力和稳定性要作一个权衡。如果没有强旋转或大力量,落点一定要刁钻些,才能增加对手的回球难度。

7.拐冲:规规矩矩的冲球,即使力量很大,也会被人适应,而拐冲能够加大回球角度,节奏弧线也与平常不同,有时候力量不大也可以得分。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哦,不,我们要在对手的钢铁防线上咬出一个洞。我们的目标是:落点诡异,弧线飘忽。拐冲也是冲球,首先是要冲,其次才是拐(侧旋)。

8.正反手结合:在中国象棋中,车的力量无疑是最强悍的,可是没有马炮的配合,车的作用就无法充分展现。由于你正手弧圈强大的威慑力,对方就只好多去你的反手了。反手弧圈的节奏旋转是不一样的,往往短而加转;而且,反手弧圈的线路和正手也是不一样的。如同象棋,得到反手弧圈的支持,更能够显示出正手的杀伤力。

9.发左冲右,发右冲左,发中路冲两角。这是强迫对方步法和球拍作大范围的移动,从而造成对手因混乱而失误。

10.拉中远台的削球。我们有时候也会碰到水平不错的对手,在退到远台防守时,甚至可以削一板回来。其实当攻球手退台削球时,可以说我方已经胜券在握了,但是攻球手突然削回的球不太规律,常常看到有人砰的一板把这板球打飞。如果对方空档很大,我方可以稳一点,快拉攻击他的空档。如果空档不大,我方也可以拉一板高吊半高吊到对方反手来过渡,再伺机冲杀。毕竟反手在中远台能够发力拉回的业余球迷极少。

11.摆后拉:先摆短,然后再抢拉,这就叫欲擒故纵。接摆短时需要上步,所以这时抢拉抢冲,对手来不及退台,防御力急剧下降。

12.结合挑打,劈长,晃撇,摆短,弹击,扣杀。所有的技术一起上阵,综合应用。一个好汉三个帮,正手弧圈的压迫性进攻,打下了大好的形势,还需要他的兄弟姐妹们把优势转化为胜势才行。综合应用就有些复杂了。

兵乓球打球的主要设施

场馆标准

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在体育馆内进行,馆内的具体标准为:

比赛区域

包括可容纳4张或8张球台(视竞赛方法而定)的标准尺寸(8米宽、16米长、天花板高度不得低于4米)的正式比赛场地、比赛区域还应包括比赛球台旁的通道、电子显示器、运动员、教练员座席、竞赛官员区域(技术代表、裁判长、仲裁等)、摄影记者区域 、电视摄像区域以及颁奖区域等所需要的面积。

灯光

奥运会为了保证电视转播影像清晰,要求照明度为1500~2500勒克斯,所有球台的照明度是一样的。如果因电视转播等原因需要增加临时光源,该光源从天花板上方照下来的角度应大于75度。比赛区域其它地方的照明度不得低于比赛台面照明度的1/2,光源距离地面不得少于5米。 场地四周一般应为深颜色,观众席上的照明度应明显低于比赛区域的照明度,要避免耀眼光源和未遮蔽的窗户的自然光。

地面

地面应为木制或经国际乒联批准的品牌和种类的可移动塑胶地板。地板具有弹性,没有其它体育项目的标线和标识。地板的颜色不能太浅或反光强烈,可为红色或深红色;不能过量使用油或蜡,以避免打滑。

温度

馆内比赛区域的空气流速控制在0.2~0.3米/秒之内,温度为20~25℃左右,或低于室外温度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兵乓球打球的球拍类型

本文Hash:6d6a4020f1b72852111f8f9eeef64a03b1b85d8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