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国际业余拳击协会简介 国际业余拳击协会 2.国际业余拳击协会任务 3国际业余拳击协会起源发展 4国际业余拳击协会拳击规则 5国际业余拳击协会机构设置 6国际业余拳击协会相关新闻 7国际业余拳击协会主要赛事 8中国加入拳协
国际业余拳击协会(InternationalAmateurBoxingAssociation,IABA)简称国际拳协,由英、法等24国的拳协倡议,于1946年在伦敦成立,现有190个协会会员。拳击是奥运会正式项目。国际拳协的任务是传播拳击运动的真正业余精神和开展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好竞赛,制订世界锦标赛和国际比赛的规程,保证国际拳协的比赛严守比赛规则,发展会员间相互友好和尊重的关系,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业余拳击协会。欢迎阅读!
1.国际业余拳击协会简介
国际业余拳击协会(InternationalAmateurBoxingAssociation,IABA) 国际业余拳击协会简称国际拳协,由英、法等24国的拳协 倡议,于1946年在伦敦成立,现有190个协会会员。拳击是奥运会正式项目。现行章程是1995年1月1日修订的。国际拳协下设欧、亚、非、美和大洋洲5个地区局。代表大会是国际拳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每4年召开一次。每个协会会员可派3名代表与会,但只有1票 表决权。 拳击和 射箭都是人类古时的生存技巧,原始人用以强健体魄而可以于恶劣的环境之下生存。弓箭未面世前,人类要以拳头来自卫。这是拳击的雏形。最早见于历史记载是公元前40世纪的埃及.而在古代奥运中, 拳击运动就已经是比赛项目之一。
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中,由于希腊君王认为拳击太为暴力、危险而且不为人道,因此不批准拳击列入该届的比赛项目之一。1881年,英国业余拳击协会成立,拳击开始传到世界各地。到第三届夏季奥运男子拳击正式被列入比赛项目之一,但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中,由于瑞典法律不准许拳击运动,因此一度消失了。
国际业余拳击协会
1920年,拳击运动再次列入奥运比赛项目的名单之中,一直到现在。香港拳击总会于1955年成立,是国际业余拳击协会(AIBA)及世界拳击协会(WBC)成员之一.近年来香港选手在女子及青少年国际赛事中均能多次获得奖牌.目前为止,国际业余拳击协会的成员共为一百九十多个国家或地区。与此同时,第一届世界杯女子拳击锦标赛也于1999年 芬兰举行。
2.国际业余拳击协会任务
任务国际拳协的任务是传播拳击运动的真正业余 精神和开展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好 竞赛,制订世界 锦标赛和国际比赛的规程,保证国际拳协的比赛严守比赛 规则,发展会员间相互友好和尊重的关系,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
3国际业余拳击协会起源发展
拳击运动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人类产生之初。为了 生存和 竞争,人类发明了它。最初,它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手段。有记载表明,它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英国大不列颠百 科全书》就有“公元前40世纪,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发现拳击的遗迹”的记载。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记载了拳击用的护具“皮绷带”。后来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拳击运动经过地中海的克里克岛传播到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在爱琴海岸发掘的一对磁瓶上,有两人相互攻防的拳击图案。在希腊神话中,传说雅典王子赛希阿斯(公元前1000年)就通晓拳术,曾玩过这种拳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1700年以前拳击活动的遗迹。
自从古罗马皇帝西奥多雷斯下令禁止拳击后,拳坛几乎寂寞了4个多世 纪。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古罗马拳击的粗野影响难以忘怀;另一方面因为欧洲各地时兴骑马斗剑,马上技术抑制了拳击的发展。骑士体育是属于统治阶级和贵族的,而且必须是_。而拳击作为一种 自卫技术、娱乐活动,在民间仍然不断地流行着,只是不能公开比赛。 公元8世纪,奥斯曼大帝执政,法庭制定了一种新 制度:“斗审”。就是在审判中遇到疑难案件,命令诉讼双方进行决斗,胜利者获胜诉。如果是贵族间的诉讼,就接贵族习俗骑马、穿护身甲胄进行斗剑;而平民间的诉讼,则以拳击决胜负。从此,拳击在平民百姓中更为广泛地流传了。
公元1200年间,传教士圣倍纳丁看到当时许多青年在斗剑中丧生的悲剧,设法推行拳击代替斗剑。他废止了古罗马拳击的野蛮方法,提倡赤手拳击,使之成为以 锻炼身体为原则的体育活动。圣倍纳了在意大利的西纳开设了一所拳击训练学校,亲自担任 教练,并主持拳赛,执行裁判工作。在赛程中遇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紧急关头,他会及时命令停止比赛,以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这种改良的拳击,逐渐在青年中流行起来。圣倍纳了一生始终热衷于拳击运动,使中断了几个世纪的拳击东山再起,成为拳击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到了16世纪拳击运动越过了多巴海峡,传播到了英国。公元17世纪末,拳击在英国复兴起来。公元18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了有奖的拳击比赛。1719年产生了被称为现代拳击始祖的第一位英国拳击冠军詹姆斯·菲格(1695—1734年),并把冠军保持了11年之久,他有“无敌将军”的美称,菲格的拳击是没有防护的徒手的“生死”型格斗。他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拳击 学校,成为英国 拳击运动员的培养摇篮。
1838年,英国伦敦在 布劳顿最初的规则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被用在了拳击比赛中。1853年还对这一规则进行了修改。1865年,英国伦敦业余竞技俱乐部成员。记者约翰·古拉哈姆·千巴斯又进一步完善修订了新的拳击规则,英国昆士伯利的侯爵约翰·肖鲁图·道格拉斯担任了这个新规则的保证人,并把它命名为英国“昆士伯利拳击规则”。在这个规则中,明确规定了参加拳击比赛的人必须戴拳击手套,比赛的每个回合打满3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比赛中禁止发生搂抱和摔跤现象,否则被判为犯规;一方被打倒后开始数秒,如果10秒钟被打倒的人不能站起来,就判定对方 胜利等内容。这个规则基本上形成了后来拳击比赛的竞赛框架,为促进拳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英国昆士伯利规则形成之后,大约经过20年的反复实践和运用,才逐渐被人们肯定。例如比赛必须使用手套的规定,一直到1892年9月7日约翰·L·萨里班和基姆·哥培德戴着五盎司重的拳套进行了世界第一次重量级冠军赛,这个规定才最终在拳击比赛规则中确定下来,并被所有的拳击比赛所采用。上述规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特别是英国昆士伯规则的最终确定,为促进现代拳击比赛奠定了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英国拳击爱好者的努力,为推动和促进现代拳击比赛的发展,做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
现代拳击运动于18世纪起源于英国,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亦无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乙方丧失 继续比赛的能力为止。英国著名拳击家J-布劳顿于1743年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又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1839年,英国颁布了新的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1853年进行修改,禁止用足踢、头撞、牙咬的低击等动作,并规定拳击台四周用绳围起,1867年英国记者钱伯斯编写了新的拳击规则,强调拳击中的战术和技巧。1880年伦敦成立了英国业余拳击协会,1881年举行了第1次锦标赛。1924年第8届奥运会前夕成立了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当今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拳击运动,即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奥运会和亚运会的拳击比赛都是属于业余拳击。这两种拳击在比赛规则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在圣路易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拳击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参加比赛的只有美国1个国家的44名运动员,美国自然获得了所设7个级别的所有冠军。到了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就有56个国家的269名运动员我国现代拳击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最初称之为“西洋拳”。先有人翻译了一本《西洋拳术》。30年代,旧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国术(武术)馆、国立国术 体育专科学校将拳击列为主课之一。
4国际业余拳击协会拳击规则
国际拳协于1838年英国拳击保护协会颁布伦敦拳击 锦标赛规则。1869年英国记者 钱伯斯(JohnGrahamChambers)提出划分回合的新规则,规定参赛选手必须戴拳击手套,每个回合3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被击倒在地的选手必须在10秒钟内自行起来,否则即判为失败。该规则后由昆斯伯里侯爵道格拉斯(Douglas,MarquessofQuelensberry)整理出版,1891年得到世界公认,被称为昆斯伯里规则。1880年成立英国业余拳击协会。1882年首次举行世界最重量级冠军挑战赛。
拳击有 业余、 职业拳击比赛之分,奥运会仅设男子项目,只允许业余 运动员参加,并且必须戴头盔,手套也厚一些。比赛按体重分级别进行,设48公斤级(1968年列入)、51公斤级(1904年列入)、54公斤级(1904年列入)、57公斤级(1904年列入)、60公斤级(1904年列入)、63.5公斤级(1952年列入)、67公斤级(1904年列入)、71公斤级(1952年列入)、75公斤级(1904年列入)、81公斤级(1920年列入)、91公斤级(1984年列入)、91公斤以上级(1904年列入)。1997年1月1日开始,比赛采用五回合制,每回合2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运动员用拳直接击打在对方头部或腰以上部位的正面或侧面,为有效击中,每击中一次得1点。每一回合结束后,占优势的运动员可得20分,处于劣势的运动员的得分相对减少;如果双方实力不分高低,也可各得20分。 裁判员根据双方在5个回合中所得的总分判定名次,如总分相等,则判比赛中处于主动地位或技术风格较好的运动员获胜。当一方运动员被击倒后,裁判员要开始数秒,从1数到10,并用手势表示秒数,如裁判员数到10,该运动员还不能站起来,则判对方获胜。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拳击12个级别共312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亚洲、 美洲、 非洲、 欧洲、大洋洲各自举行的奥运会 预选赛确定运动员参赛 资格,每个级别每个协会最多1名运动员参加 比赛。
2004年 雅典奥运会的拳击比赛进行15天,从8月14日—29日,其中在8月26日休息一天。每天将进行一至两个场次的比赛,第一个场次从13:30-16:30;第二个场次是从19:30-22:30.比赛在thePeristeriOlympicBoxingHall举行.
5国际业余拳击协会机构设置
地区局
机构设置国际拳协下设欧、亚、非、美和大洋洲5个地区局。代表大会是国际拳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每4年召开一次。
每个协会会员可派3名代表与会,但只有1票 表决权。
执委会
国际拳协的领导机构是执委会,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包括主席1人、副主席9人、秘书长1人、各洲委员20人,医务委员会主任是执委会的当然成员。现任主席为巴基斯坦人 乔杜里(Anwar Chowdhry),秘书长是多加内利(Caner Doganeli),执行主席是斯维里克(Paul Svehlik)。
委员会
国际拳协下设若干专门委员会:技术与规则委员会、裁判员委员会、医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青年委员会、新闻与公关委员会、商业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安全与设备委员会及科研委员会。
6国际业余拳击协会相关新闻
国际业余拳击协会有意“一统”职业拳坛国际业余拳击协会(The International Boxing Association)表示
,他们希望明年就成立他们自己的世界拳击联盟,将业余拳手与职业拳手都划归到一个统一的组织下管理。
在今日的国际业余拳击协会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决议通过了一长串关于改善拳击运动的建议,其中也包括了成立一个全新的世界拳击 联盟。
自吴经国先生在去年11月5日当选新一届国际业余拳击协会主席后,国际业余拳击协会便已开始着手重整拳击这项运动。吴经国主席说,他希望在明年 北京奥运会期间宣布这个组织的成立。
国际业余拳击协会(简称国际拳协)于1946年在伦敦成立,现有195个协会会员。该协会的任务是传播业余拳击运动精神,开展各国运动员间的友好竞赛,制订世界锦标赛和国际比赛的规程和保证国际拳协的比赛严守比赛规则等.
7国际业余拳击协会主要赛事
奥运会拳击赛、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地区和洲锦标赛、 世界青年锦标赛和国际邀请赛。
8中国加入拳协
中国拳击协会于1987年6月25日加入国际拳协。
看了“国际业余拳击协会”文章的人还看了:
1.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
2.“业余拳击”走向职业化
3.关于“业余”拳击完败“职业”拳击的一些看法
4.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差别在哪
5.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有何不同
IBF国际拳击联合会介绍
国际拳击联合会,英文名:The International Boxing Federation,简称 IBF。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IBF国际拳击联合会,欢迎阅读。
IBF国际拳击联合会
国际拳击联合会最早成立于1983年,名为“国际联合会”。总部设在美国的新泽西州,主席是罗伯特·李。IBF是一个与WBC、WBA对立的组织,这个组织成立的目的在于夺取被美国把持的颁奖权利。1984年,“美国拳击协会——国际联合会”正式更名为国际拳击联合会(IBF—International Boxing Federation),这个组织的前身是美国拳击协会(USBA,成立于1976年),原来两个组织并存,又重新合并,称IBF/USBA,冠军为两个组织所共同承认,USBA为IBF下属拳击组织。IBF成为后来居上跻身世界拳坛的第三大拳击组织。IBF有一句名言“一个理想,现在是实现的时候了”。时至今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IBF为国际拳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IBF拳击划分级别
Heavyweight
重量级
Cruiserweight
巡航级(次重量级)
Light Heavyweight
轻重量级
Super Middleweight
超中量级
Middleweight
中量级
Junior Middleweight
初中量级(轻中量级)
Welterweight
次中量级
Junior Welterweight
初次中量级
Lightweight
轻量级
Junior Lightweight
次轻量级
Featherweight
羽量级
Junior Featherweight
次羽量级
Bantamweight
雏量级
Junior Bantamweight
次雏量级
Flyweight
蝇量级
Junior Flyweight
轻蝇量级
Mini Flyweight
迷你蝇量级
业余拳手的转型看出中国职业拳击如何发展
拳击(英文:boxing;pugilism,法文:Boxe)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有业余的(也称奥运拳击),也有职业的商业比赛。比赛的目标是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 拳击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有许多有关拳击的记载。在古代奥运中,拳击运动就已经是比赛项目之一。到第三届在圣路易斯举行的现代夏季奥运会,男子拳击正式被列入比赛项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从业余拳手的转型来看中国职业拳击的发展。
从业余拳手的转型来看中国职业拳击的发展
在中国,原本是没有职业拳击的,但近几年却发展迅猛,越来越被观众所接受,至于原因,我们就要从现代拳击的发源慢慢寻找。
现代拳击始于英国。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雅典召开的时候,组织者认为拳击运动太危险取消了这个项目。直到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3届奥运会,拳击才被列入比赛项目。不过拳击在奥运会的确命运多舛,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该项目曾因瑞典国家法律禁止拳击运动而被取消。
自1920年奥运会之后,拳击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中才确立下来,
从此以后,奥运规则的拳击称之为业余拳击(Amateur Boxing),拳手需要带上头盔,穿上背心,带上拳峰厚实的手套,积分规则也由点数为主,在不算K.O的情况下,例如一回合中小明有效的打中了小强18拳,就记18点,比赛结束后统计每回合的分数,扣掉犯规扣除的分数,谁的总分最高谁就是胜者。
不要小看计分规则对运动体系造成的影响,这也是业余拳击与职业拳击中最大的不同,穿不穿背心带不带头盔不重要,狼伪装成猫也终究是狼,在打分制的规则背景下,业余拳手的技术风格特点也以轻快的快速得点为主,小明可以趁小强不备的时候刷刷刷的点了小强三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跑掉,继续和小强打游击,这样倒是符合奥运精神了,但这也是奥运拳击的粉丝群体始终上不去的原因,因为相对真刀实枪一心放倒对手的职业拳击比赛,奥运拳击确实很难有看点,观众如果是为了看谁点的快不如去看击剑,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以干掉对手为目的的拳击赛纯属耍流氓。
再说到职业拳击(Professional Boxing)的风格特点,职业拳击选用扣分制规则,在不算K.O的情况下,裁判才不管你打中了对手多少拳,只看谁挨到的重拳最多,例如小明继续游击战术打击小强,一回合中小明蜻蜓点水般刷刷刷打到了小强几十拳,小强不为所动,一边晃头躲闪一边紧逼,在回合快结束的时候,瞅准机会,两个重拳下来打的小明一个踉跄,眼睛直接被打肿,裁判们分析了下双方的有效重击和受伤情况给小明扣了一分,于是此回合小强10分,小明9分。
当然,小编只是片面的开了个玩笑,也还是有不少职业拳手结束比赛时候脸上是干干净净的,但相对来说,职业拳击的受伤率比业余拳击要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很多拳手都清楚观众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在十几岁就开始训练,以业余赛做为生涯的开始,但从没做为终点,像穆罕默德·阿里、迈克·泰森、佛洛伊德·梅威瑟、到现在深受拳迷喜爱的3G(戈洛夫金)他们有过奥运比赛的经历,并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最终都投入到了职业拳击的大军,那里是一个拳手最终的圣地,也是向拳迷证明自己实力的最好的试金石。
而对于中国来说,虽然拳击是外来运动,但在某些层面上,却与中华民族的尚武文化密不可分,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过“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志气,代代传承的习武风气并没有在文化动荡中销声匿迹,这几年主页君在不同地区参加过大大小小不少职业赛,无论是在民风彪悍的云贵川还是在盛产文人与商人的江浙沪,观众对于打出漂亮一击的拳手从不吝啬掌声。
所以近几年来职业拳击在国内迅猛的发展对于主页君来说并没有觉得是件大惊小怪的事情,民族血性在复兴,而职业拳击是一剂最好的药引。
很多人问过主页君职业与业余孰优孰劣的区别,这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在技术角度,运动员需要运用好规则,全力以赴的赢得比赛,所以无论是职业拳王还是奥运冠军都应该得到键盘侠的尊重,但在文化认同上,主页君个人肯定是喜欢职业拳击的。
从80年代中国在举国体制的情况下开展业余拳击运动以来,已经经历了至少两代拳击人的努力,我们也如愿以偿的拿到了拳击奥运冠军,而现在,也是我们要在职业拳坛上证明自己的最好的时机。
如今,很多在曾在业余拳坛夺得过不错成绩的拳手越来越多选择进入职业拳坛,这是个好兆头,但也是一件坏事情,一个拳手在业余拳击中磨练多年技术风格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所以主页君在看最近国内的职业赛的时候,有些比赛常常给人一种看全国锦标赛的即视感。
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到转型够快的拳手就能快速的赢得观众的认可,例如邹市明虽然在第一场职业赛的时候收到一片嘘声,但在接下来的几场比赛中,一场比一场职业风格更为明显,无论成绩如何,他最终确实凭借自身的努力赢得了不少圈内关注者的尊重,而且给更多打算进入职业拳击的业余拳手起到了带头作用,不过由于进入职业拳击的年龄较大,如今已经35岁的他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不过这样也给后起之秀腾出了更多的关注度,例如如今在WBO排名赛中步步高升的徐雀。
从业余转向职业,其实最大的阻碍并不一定是技术风格的转变,而是对主流职业拳击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决定了拳手是否能走的更远,业余拳击中本来观众就不多,所以很多拳手没有想过自己的风格是否能被主流拳击文化接受,这在职业拳击中是致命的,例如梅威瑟虽然从无败绩,但因为进攻消极的打法被很多拳迷不齿,而站在对面的帕奎奥输过,也被K.O过,世纪大战中也没能赢得梅威瑟,但口碑却一向比梅威瑟要好上不少。
如果拳击运动是如此肤浅的话,主页君也不会花这么长的篇幅来讲自己所认知的拳击文化,“勇”只是作为一个拳手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所以在作为中国职业拳击萌芽期转型的拳手,徐雀并不只是像自己肩膀上纹的那个“勇”字一样只懂拼命的打拳,重要的是,他知道如何一步步从对手手中赢得比赛胜利的同时赢得一个拳手应有的尊严,这是一个有谋略的勇士。
很多人问过主页君如何评价拳击运动,在十几年的拳击道路上经历过业余拳手、职业拳手、教练和裁判的身份转变,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拳击,那就是“知行合一”。
在开始拳赛之前拳手需要有深厚的技战术知识储备,逻辑条理分明,理性,对对手风格与技术特点预测精准,战术制定缜密,所以很多优秀的拳手即使退役多年,也能够通过对拳手的风格与技术做出相对比赛结果预判,这就是所谓的“知”
而执行就是在役拳手必须面对的磨练,执行的时候需要冷静,果断,根据情况及时变化,精准的击打位置,速度与爆发力并存,在耐力消耗严重的时候还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坚持下去,并在最终能够击败对手,这是对拳击精神最好的注脚。
如果再问到拳击运动中最迷人的是什么,那应该是“突破”
让一个人去做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并不难,做不擅长的事情才困难,而优秀的拳手就经常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如果我们两个要比赛了,你知道我善用左手,于是制定出对付我特点的战术,而我想要赢得比赛就要赢得一个了解自己的对手,在你不了解的地方去击破你,这就是一个真正优秀拳手所应该具备的突破和改变能力
在对突破的理解上,徐雀在最近一场的比赛中的作为又让人眼前一亮,四回合的比赛中他开始稳扎稳打,不求快,只求稳,抓住机会毫不手软,也绝不做无意义的动作,一场比赛下来打的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如果将“狂热”作为对他曾经的评价,那么如今称之为“冷静”就更为合适,这就是一个优秀的拳手对“突破”的诠释。
我们在起步时间上离职业拳击强国还相差甚远,虽然相比于35岁的邹市明,26岁的徐雀其实也不算年轻,因为17岁的拳手已经开始打排名赛了,不得不说,这是时代带给他们的红利,也是使命。
但相信在更多像徐雀这样的拳手努力之后,终究我们会有追赶上的一天,因为每一代成功的拳手背后都有前一代拳手也就是现任教练的努力,若干年后他如果也成为了一个职业教练,那么今天在拳台上所磨练出来的能力也是绝对的优势,这就是拳击文化的传承。就像主页君虽然现在不打拳了,但对拳击的热爱从未减少过,如今一直致力于做出更好的内容为拳迷服务,这也是拳击文化永远的魅力所在。
本文Hash:640ea6916eb9c5b1a48601ebf7bd198e70c7013a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