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绳索的技术指标 登山为何要学传统攀岩

导读: 登山绳索的技术指标 关于攀登中绳索的选择和使用 登山为何要学传统攀岩

登山是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运动,在登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登山绳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关于登山绳索的技术指标,欢迎阅读。

 

 登山绳索的技术指标

A。绳索分动力绳(dynamicrope)和静力绳(staticrope):在有动力冲坠可能性的项目中,一定要用动力绳如:攀岩,登山,下降,蹦极(你有一条好绳的话,可以试试,此时fallfactory=1)。此时靠绳的延展来吸收能量。静力绳指延展性为0的绳(近似)。用于探洞,高空作业,溯溪,SRT等。绝不能用于攀登。动力绳为花绳,静力绳为白绳。

B.动力绳分:单绳(singlerope),半绳(doublerope),双绳(twinrope)

单绳指可单独使用,单独受力的绳索。一般直径9.5-11mm,一般平时使用,选一条10-10.5的最好,登山时可选9.5-9.7的,Beal新的一款以做到了9.4mm.比10.5的轻整整1kg.想想你登山时需要往上背5条绳索时的感受。但结合CLIMBERS的国情,平时使用以10.5的为好,9点多的绳UIAAFALLS少不少。一般大家都是一根绳多用,攀岩,攀冰,bigwall,登山,探洞,还是以粗一下耐用。但如登山,确实建议买一条小于10的。上山就有感觉了

双绳指必需同时使用两根绳,插入不同保护点。直径8-9mm.攀冰,mixed,bigwall,技术性登山用。想想如你们两人攀登一个100米的岩壁时,先锋攀登者弄下一个小石头,砸在绳上会想刀一样,攀冰也如此,你们两人在50米高处却mv=Ft;坠落高度一定时,mv一定;F取决于时间,绳索的延展性越好,有效保护绳索长度越长,缓冲时间越长,F越小;从前文知:F<=12kN,并且F越小越好。

 

 关于攀登中绳索的选择和使用

1.动力绳的延展性是有严格要求的,并不是越大越好。现在单绳最常见的是在7-8%间。如果看了我后来的文章,应知道主绳和动力绳是两个概念。路绳可用动力绳和静力绳。静力绳是有别的色,比如有红,黑色,但少用于攀登中。作下降,我认为做下降一样,做上升动力绳不好,最简单的道理,延展性即吸收坠落的能量,也吸收上升的能量,SRT,工程,特警等多用静力绳。

2.确实要当心动力绳的延展性,但多数危险在于撞在岩壁上,掉地上的很少。

3.实际上如明白原理的话,知道静力绳可以“TOPROPE”。但绝不提倡,我没有看到任何国外的照片在馆内用静力绳,至少专门为室内攀岩馆设计的绳索是动力绳。对身体还是不好,偶尔用可以。也许因为动力绳比静力绳贵一半。(静力绳不能坠落1.2米以上)

4.GRIGRI:应当首先说明:这些东西可分为两种用途:保护和下降8字均可,冰雪少用;ATC只能保护,冰雪作业好且能走双绳;GRIGRI均可,只能单绳;STOP只能下降,绳的范围大;RACK探洞用,可调节下降速度并可松手。各种具体问题就不讲了,首先只记住一点:从保护的力量讲:8字简单饶法<8字标准饶法=ATC<单环结***高度蕴含着风险!!!在实践之前,理论应当清楚。至少基本概念要清晰。你没有第二次机会!

几个基本概念:

A.UIAA规定,人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不能大于12kN.超过就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或die.这是最根本的一个数字,绳,铁锁,扁带等的受力要求几乎都事据此推出)

B.fallfactory:坠落系数一次坠落是否严重不在于坠落高度,掉20米不一定比2米更危险。坠落系数=坠落高度/有效保护绳长坠落的能量靠绳的延展来吸收(想想你帮一根钢丝从2米高的地方跳下来会怎样?腰不折肾也完了〕

C.除非运货,上人时尽量养成打8字结的习惯。在打结的地方,是最薄弱的地方(受力时绳索自相切割)。打通过结的地方,强度减二分之一,8字减三分之一。

D.绳索一定要有UIAA(全世界);欧洲的TECHNICALEQUIPMENTS一定要有CE;安全带不一定都有UIAA;铁锁要有UIAA;北美的安全带有些只有厂家的标准。同时合格产品不一定是合适的产品。460分和90分是不一样的。仅仅UIAA不能判断产品的好坏。

 

 登山为何要学传统攀岩

许多人看见这样的课程规划,心中不免纳闷。而这样的纳闷与犹豫,却也实际上非常真实的反映出国内登山界的特殊性,或者说与国际登山界的主潮流对照之下而显出的独特性。那就是登山与攀岩的泾渭分明,登山者不攀岩,攀岩者不登山。

的确,在国内从以前到现在的攀登历史之中,许多成功登顶珠峰或其他八千米巨峰的登山者,常常不属于经常攀岩的攀岩者,却也靠着坚强的体力与毅力,成功登顶许多次的八千米高峰甚至世界最高峰。但是,这样的成功方程式,却不见得可以无限推广到所有的八千米攀登,或者说探险攀登。

一旦攀登路线上没有固定绳,一旦攀登路途中没有夏尔巴协作陪伴,缺乏深厚攀登能力的登山者,几乎可说是寸步难行,而这也是历年来国内八千米攀登多局限在相对热门的攀登目标的原因,例如珠峰、卓奥友峰、希夏邦玛峰等等,以及其他六七千米的传统路线。因为,这些山峰的攀登路线上,通常都已经有商业队伍把固定绳架设完毕,登山者只需要把自己的上升器扣到攀登绳上,拼着体力与毅力,坚持往上即可。

当然,这样的攀登同样承受着更大的风险。国内攀登者普遍缺乏传统攀登的进阶能力,技术落差下,如果再遇到体力、经验与气候的弱势,就不仅仅是一句险象环生可以形容了。

回顾喜马拉雅山脉的攀登,2011年布洛阿特峰(Broad peak;8047m)第一个登顶的队伍,是两位著名的俄罗斯与法国登山家,在完全没有固定绳的状况下,快速而安全的往返峰顶与大本营。2012年第一个登顶的则是一位立陶宛的独攀者,他在其他队伍的夏尔巴人都还无法架设固定绳之前,就独自往上攀登成功登顶。2013年第一个登顶G2与G1(加舒尔布鲁木I,II 峰;8080m, 8032m)的则是一位阿根廷的攀登者,他也是在所有固定绳都还来不及架设完成之前,就已经独自完成登顶,靠的只有自己的一双脚,以及一双冰斧。

这些人,都具备相当的传统攀岩(或冰攀)能力,才能够在没有固定绳的状况下,安全的在陡峭的冰壁上上下下。这是一种无法在人工岩场获得的能力,也无法在传统的越野跑穿越或远征徒步中获得的能力,这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无疑这是攀登者的最高境界。如果你希望自己不断朝这个目标前进,希望自己可以更接近自己的梦想,更接近更高的攀登境界,光是寻找借口是绝对不行的。最常听到的理由,通常是不需要这样的能力就可以爬了。但这真的不是真的。

这真的只是一种自我设限的心态。我们不能只满足在自己的小圈圈之中,我们必须切切实实的分辨大多数登山者在做的事情只是徒步,国际上称为TREKking或Hiking。其实,攀登而不是登山才真的比较符合国外对于登山的界定,也就是「Mountaineering」,一种需要运用到进阶攀登能力与工具、绳索操作能力的攀登活动,通常都不是用“ 走 ”就可以解决的地形,而是必须真正用“ 爬 ”的活动型态。用爬的才能称为“ 攀登Mountaineering ”,但这不光是只攀登干净的受保护的岩壁,而通常是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陡峭地形,包括岩壁或冰雪,而不得不设法运用各种保护方法。

徒步穿越当然有它的乐趣存在,但如果你要的是攀山 “Mountainering ”,那就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你必须培养不同的能力。

如果你有机会去喜马拉雅山脉徒步,你会经常遇到许多具备5.13甚至5.14攀岩能力的登山者,但这些人却总是一副稀松平常的模样。梅思纳从小就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大岩壁上练习攀岩技术,而最近完成无氧14座八千米山峰的韩国登山家金昌浩,第一次远征就是攀登巴基斯坦的川口塔峰(trango Tower;6286m)。川口塔位于Baltoro冰川,是落差超过两千米的花岗岩大岩壁。

如何在超过五十度以上的冰坡或岩壁上,安全而自信的上攀与下撤呢?这不仅牵涉到绳索系统的使用,更牵涉到自由攀登的能力,牵涉到身体在极限环境自由活动的能力,当你有5.12的传统攀岩能力,面对5.8的冰雪岩壁,当然会更加自信,更加安全。而这一切都与绳索操作、平衡感、攀岩技巧、身体重心掌握与移转、协调性、攀登相关肌肉、危险评估与心理素质等等密切相关,而这些,就是传统攀登的精髓。

登山和技术哪个更重要

登山是一项严肃的运动。缺乏经验,疏于计划以及不符合环境的装备常常是导致攀登者受伤甚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想要扩大登山知识层面,了解最新最权威的登山资讯和信息,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也很重要。今天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关于登山时体能和技术哪个重要的论述,欢迎阅读。

 

 01 通过观察学习,预判山野环境的变化

要能够理解,其实山野环境每天都有比较大的波动。山峰如日晷一般,当太阳绕着山移动时,就会产生一些可预见的变化。你得观察好前一晚温度有多低来预估这个区域保持冰冻的时间长短,以及太阳在几点会照到哪个地方,让自己不要暴露在危险之中。你得综合考虑太阳、天气和山之间的互动,找到适当的时间、地点,给自己创造良好的攀登条件。这一点很关键。

学会观察,向有经验的人询问,不断学习。仔细观察风或太阳如何让一片雪坡变得松软,持续更新自己的认知。

02 学会使用适当的攀登方式

冰川行走中,请用绳子结组前进,因为这样可以保护每个人不会掉进冰裂缝里丧命。但是如果在陡峭的雪坡上并没有设置锚点防止滑坠的话,那就不要结绳前进,否则一旦产生滑坠只会造成多人伤亡,这种绳组只是提供了安全的假象,反而削弱了移动的稳定性,而且有可能会阻碍制动或者正常踢雪的步法。所以如果没有设置锚点进行保护,那就不要用绳子。

 

 03 坚实的脚步是攀登的基石

在雪里、碎石里、结冰的岩石上、狭窄的山脊上等地方我们都需要稳定的脚步,这方面的进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能在山里快速自信地前进是一项优越的能力,你需要预判下一步的地形并且有能力踩稳,扎实的脚法是防止摔倒的根基,所以我会花很多时间指导学员如何在山地里行走。在很多地形上人们只能无保护通过,这时候如果摔下去就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稳定的双脚就是你最好的装备。

04 了解自己的知识盲点

无论你是5.12级选手还是能够一英里跑进六分钟,当你对冰川一无所知时,你就是无法跨越。所以要去了解自己缺乏哪些知识。阿式攀登其实更多是关乎知道跟“攀登无关”的事情。明白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要比知道自己很能干更重要。

 

 05 哪怕不能成功登顶,也要尽早结束

回到帐篷里望着外面的狂风暴雨要比站在山顶上忍受大雨瓢泼要好得多的多。同理,不要拖到只能在寒夜里扛一晚或者陷入暴雪之中。

严格执行自己的计划,如果情况在计划之外或者天气变糟,立刻下撤。

 

 06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提高能力,享受过程,迎接成功

如果你的搭档对被迫露营这种事无所谓,或者醉心于史诗级别的意外,哪怕受伤或者与死神擦肩而过都行,还是换个搭档吧。

在山里出现能力不足这种现象是致命的。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提高能力,享受过程,迎接成功,而不是在山里受苦受难。如果你觉得很痛苦,甚至流血受伤,那么这个方向就错了。

 

 07 学习技能,勤奋练习,通过阅读增长知识

知道如何用绳索爬出冰裂缝。知道等温雪层或者风力积累的板状雪层的含义,以及它们会造成什么样的麻烦。

学习、学习、再学习。在阿式攀登领域里,“导师制度”似乎已经被误解成新人跟着去山里出生入死这种怪论了。我不相信什么导师,我相信科学完善、实打实的技术教学,而且这种学习一定是按专业水准来要求的。

 

 08 不断扩大自己的山地运动模式

我有一个跨项目“软件模式”。比如飞滑翔伞的时候,我在脑子里划定各种风险,从太阳的位置和山坡的朝向来预估暖气流走向,并且随时观察风和天气的变化。这个模式和阿式攀登相互呼应。

如果你在山里细心聆听、观察、感受周围的变化,并且认真分析这些是如何发生的,你就会有丰富的收获。其实这和第一条是一样的,只是要求你更自觉地去实施。

 

 09 订好了计划,到时间就一定要出发

不要犹豫,坚决出门。我见过很多人还没有出帐篷就开始胡思乱想,最后哪也去不了。如果订好了计划,到时间就一定要出发,一直爬到大家觉得该回去了再回来。哪怕就是在黑暗中走出车门,聆听大山的呼吸,也能学到新东西。至少你学会了如何快速出门以及回撤,这就意味着你可以多睡30分钟,而不是手忙脚乱浪费大把时间折腾装备。

如果在接近路线上听见了落石的声音或者下雨了,那就回家,但至少你也有收获。很多时候一切可以按计划进行,而有时候又会出乎意料地更好或者更糟,但是如果你不跨出家门,一切都不会发生。

 

 10 体能很重要,但技术才是第一位

在这个清单上,体能只排到了第十位。当然很多人会把它放到首位。我们需要良好的体能,不过对于阿式攀登能力来说,前面几条更有份量,比体能更重要的是技术,比如攀爬技能,快速建站的能力,在软雪里更有效地踢雪的能力,合理安排计划的能力。

尽量多花时间在山里攀登,不要脱离这个环境单纯训练。

一个体能中等但是技术高超的人要比体能超强然而操作很差的人更有机会成功。懂得如何补充能量的人耐力会超过体能特棒但是一整天什么都不吃的人。体能是重要的,但是技术是第一位的。

11 周期性进行反思

比如每天,每周或每年。你哪些方面做对了?哪些又做错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心谨慎,重复使用。

 

 12 找真正热爱攀登的人做搭档

很多人擅长的是夸夸其谈,要避开这类人,他们会像吸血鬼一样把你的精力都消耗掉了。当然,没有哪个搭档会是完美的。有的总是迟到,但是一旦开爬表现特棒,有的总是准时出现,但是爬得乱七八糟。总之搭档关系就是合作最大,不要只考虑个人需要。

我有一些特别好的搭档,他们和我一样,很懒,年纪不小,特别贪睡,但是我们有一些难忘的经历,因为他们真的热爱攀登,而且我们对风险的认知不谋而合。非常感谢和他们一起攀爬的日子,而且这里的字里行间里都有他们的贡献。

13 安全回家是最重要的

如果这一点在你心里占据第一位,那么你就会做出正确的决定。然而如果你愿意冒一切风险登顶,那么……当然了,人总是会死的,但是活得久一点是最好的。

 

 14 自己的想法最关键

因为一切都是靠你自己的经验、体会来得到结果,和别人无关。阿式攀登就是,自己出题自己作答。

登山需要哪些技术装备

光靠一身蛮劲去登山也是会吃很大的亏的,那么登山需要哪些技术装备呢?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登山需要哪些技术装备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山技术装备

①冰镐

通过冰雪坡时不可缺少的用具,既可整修道路、辅助行进,又可用于保护。

②冰爪

在冰雪地形,特别是冰坡上行进时必须的装备,用轻硬金属制成。因装于高山靴的底部,又类似猫爪而得名。主要作用在于行进中的固定和防滑。

③安全带

由圈套、带子和卡子组成,系在胸部,构成各种保护技术中的连结装置。

④主绳

长35米左右,直径12毫米左右,承受力在1500公斤以上,应分别配有不同颜色,以便于使用时识别。用于渡河架“桥”和结组等各种保护技术。

⑤辅助绳

直径小于主绳,承受力约 800公斤。与主绳配合,用于渡河架“桥”和各种保护、救护技术。

⑥雪崩飘带

是遭遇雪崩时探寻被掩埋者的一种标记。用色彩鲜艳、比重小、易于飘动的丝绸制品。每根规格约为 5×0.01(米)。通过雪崩区之前,将此物系于运动员身上。

⑦铁锁

在技术操作中,一些装备之间需要交替不断地进行连结和解脱,为避免繁琐的结绳、解绳操作,使动作简单而迅速,就必须有铁锁的辅助。有时也可用做滑轮的替用品。

⑧钢锥

有岩石锥和冰雪锥两类。在克服难度较大的岩石、冰雪地形的作业中,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钢锥打入岩石缝或冰层里,作为行进和保护用的支点。

⑨铁锤,一般用于打入和起出钢锥。

⑩雪铲

用于平整营地、构筑雪洞等铲挖作业中。在上述一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可根据每次任务的具体路段情况,改进、制备一些相应的增效技术装备,如上升器、下降器、走雪橇、金属梯、软梯、小挂梯、滑车等。

 

看了“"登山需要哪些技术装备"”的人还看了:

1.户外装备知识入门

2.户外运动装备知识

3.登山装备相关英语词汇

4.春季登山注意事项

5.户外运动知识

6.公安消防部队体制改革建议有哪些

本文Hash:90ad236ec004cc778c3db443b1cbfe8e2ba2e15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