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到达高原后注意的事项 如何确认登顶一座山峰
刚到高原的时候可能身体会有些不适应,甚至是会出现高原反应及其一些其他病症,今天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到达高原后注意的事项,欢迎阅读。
到达高原后注意的事项
1、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2、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一般高山反应的症状会在12~14小时左右产生。所以,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动,而要立刻卧床休息。否则,一旦感觉到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
3、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
4、进藏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规律。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在缺氧状态下不易痊愈)。
6、在藏期间,旅游活动不宜过于频繁,身体负荷不宜过重。初到高原的时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一周后,才可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
7、如果进入高原后,反应的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
8、常年坚持体育锻炼而身体素质较好者,高原反应甚微,且能很快自愈,但也不可因此大意而逞强.尤其是进入到新的海拔高度前,要有一两天的渐进适应性锻炼,在没有适应和准备的情况下,不要骤然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突发不测。
如何确认登顶一座山峰
国内登山界,对于登顶的份量有两种看法:一类完全以登顶作为唯一衡量指标;另一类则把登顶当作登山各环节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不管怎么说,登顶都不是一件可以随意宣称的事情。实际上,在登山界,对于登顶一座山峰的标准,或者说认证,有着清晰的共识。
“物证第一”。对任何一座山峰的登顶认证,首要的是要有物证。有了物证,即使没有人证,或者与人证发生矛盾,也无妨。所谓物证,有影像资料和物品两类。
影像资料,照片或者录像均可。其要求是,清晰拍摄出顶峰的明显地形、地貌特征。在天气比较晴朗、光线足够的时候,360度的环拍最有说服力。
物品,则指的是在顶峰留下了可被后继者发现的东西。然而,留置物品有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大部分雪山终年有雪和大风,留置的物品很容易在后继者到来之前被自然之手抹去。所以,一般而言,攀登者比较少采用这种方式。
“人证其次”。人证的可信度,依证言提供者与被证明者彼此间由陌生到熟悉、证言提供者经验丰富或缺乏,呈下降趋势。
比如,被同时登顶或前后登顶的其它队伍证明,其可信度就要高于由同伴证明。即使是同伴,也要看,是职业向导、攀登伙伴还是商业客户。一般而言,职业向导相对重视个人名誉,所以提供伪证的可能性比较低,但职业向导因此以此为生,也不排除被收买的可能性。
“自证最弱”。在没有物证、没有人证的前提下,攀登者的语言描述也可以作为一个旁证。其可信度,与描述的清晰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更与该山是否未登峰相关。
因为,对于已被登顶过的山峰,描述者可以通过事前、事后对顶峰情况的资料收集来制造证言。故而,对于一座非未登峰而言,在“宣称登顶者”受到其他合理置疑时,其自我描述就基本不存在可供认证的价值,而只能作为参考。
登山史上第一登顶悬案:1924年马洛里和欧文在失踪之前是否登顶了珠穆朗玛峰?
1924年,马洛里第三次随英国珠峰探险队来到珠峰脚下。这一年他38岁。他和22岁的牛津大学划船队队员欧文自告奋勇地担任了最后突击顶峰的任务。
6月8日午后不久,马洛里和欧文从8256米的突击营地开始向峰顶进发,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淹没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再没有回来。队长诺顿观察到他们的最后位置是在8600米附近。
1999年英国登山家埃里克·西蒙森率领的登山队在珠峰北侧海拔8327米处发现了一具确信为马洛里的尸体。几十年来陆续发现的遗物、遗体所处的海拔高度和位置,大都低于诺顿队长最后一次看到他们的高度。于是,马洛里和欧文在遇难前是否已经登顶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成为了世界登山史上最大的悬案。
马洛里最为人知的,是他的一句名言:“因为山在那里”。这句话既是大众传媒无数次错误引申的亮点,也曾激励了许多新人踏入登山的行列。
然而,那是个被传媒和观众们刻意附会夸大了的误会。马洛里的脾气倔强并且不善于做作。1924年随队的泰晤士报记者在营地一个劲追问他为什么还来珠峰,被问得不耐烦的马洛里最终没好气地回了一句:“Becauseitisthere.”就掉头而去了。
高原登山注意事项
登山运动是一项十分刺激以及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特别是高原登山更是一项挑战耐力于极限的运动。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高原登山注意事项,希望对想去高原登山的户外运动者有所帮助哦!
高原登山注意:
1.做足缺氧耐力训练
在准备去高原登山的时候,你首先得训练的就是你的高原耐氧能力,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完全奔着好奇心跑去高原登山,那么你纯粹是找死,高原登山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运动,它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大大咧咧的跑去登山,没到地方估计你就会出现头晕,呕吐等高原缺氧的症状了,更别提什么登山了。温馨小提示:只是抱着游玩的心态的建议不要去,这个可是非常考验毅力的。
2.出现冻伤时不要迅速下山
高原地区一般天气寒冷,寒冷的天气会使得人体的血液循环变慢,特别是四肢,血液补充相对不足,加上缺氧的环境会造成血液中携带的氧较少,供给给细胞的也会相对不足,特别是四肢,会出现因为温度过低,加上缺氧而导致的细胞组织坏死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注意,首先得给其做一些保护措施,然后缓慢送回高温地区,因为如果立即送回,会使得温度梯度升高太快,使得冻伤地区的组织细胞坏死更多;温馨小提示:冻伤时如果不是太严重,可以对该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减缓病情的恶化。
3.登山时记得佩戴防护眼睛
高原地区缺氧的主要原因就是空气相对稀薄,稀薄的空气对紫外线的阻挡能力就会相对的下降许多,这个时候,人体的一些娇嫩部位最容易受到紫外线的损伤,比如眼睛,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可能会出现青光眼等久治不愈的疾病,所以我们在高原登山的时候一定要佩戴护目镜,而且高原地区温度也较低,风大,不带护目镜会使得眼睛干燥,发炎,损伤眼睛;温馨小提示:如果去海拔极高的山记得带上氧气哦。
4.记住补充足够的水分
高原地区空气特别的干燥,你看上面的雪就知道,不像南方那些雪一块一块的,她说曾砂粒状的,这种雪主要就是空气干燥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登山时时刻补充水分,以免脱水的发生,还要记得保护一些呼吸道等地方脱水的发生,特别是鼻子,出现脱水的情况时会使得鼻内血管由于干燥损伤破裂,这种破裂出的鼻血很难止住,所以我们在登山时,可以在鼻子里面滴一些润滑剂,以避免鼻腔脱水严重;温馨小提示:补水最好用吸管似的杯子,这样能够避免水分漏到嘴部等皮肤出现冻伤。
5.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
高原登山时,空气温度极低,这个时候我们最好是佩戴一些保护性的口罩,因为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冷气进入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的呼吸道炎症,例如鼻炎,喉炎,支气管炎症,这类疾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引起咳嗽,咳嗽的时候必然会吸入更多的冷气,这样会加重炎症的情况,所以我们登山的时候最好带一些止咳的药物;温馨小提示:高原地区普通止咳药物是不起作用的,有专门高原止咳的雾化性喷剂,大家可以去看看。
6.登山前不要暴饮暴食
高山缺氧,加上温度较低,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活动都相对首先,消化道系统就是其中之一,登山前如果吃的太多,食物进入消化道,由于气温低,血液循环缓慢,聚集于消化道的速度较慢,而且血液之中携带的氧也较少,不利于对食物的分解消化吸收,这样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而且由于血液会聚集于消化道,还会导致本来就缺氧的情况更加加重;温馨小提示:登山前可以吃些高能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太多哦。
7.登山休息前后做些热身运动
有很多人会有这个疑问,累了一天为什么要做热身运动呢,首先,我们登山主要就是脚在走路,其血液循环一定不顺,这个时候我们做一些热身运动,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还有休息时,为了保证体内热量不流失往往就是睡在睡袋里,这会使得机体的行动首受限,血液受堵,长期这个可能会出现唑创等一些疾病,所以休息前后运动,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温馨小提示:热身运动做完可以适当按摩脚部,以促进脚部血液的循环。
攀登高山的注意事项
成功的完成一次高山攀登如同获得一项学位。首先你需要学习和实践很多不同的技能,到时候再将它们糅合在一起,检验能否在真实的环境里发挥作用。对于登山的危险也要有所了解,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关于登山的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露宿
在一日攀登中携带露宿装备可以作为预防措施,由于附加的重量以及消除了熬夜的恐惧,通常都变成自我安慰的举动。超过一天的攀登过程中,一条露营袋、一条轻量的睡袋、以及化雪用的炉子都是必备的装备。不论你是平躺着、蜷成球,或者坐着过一整夜,最重要的是必须在身体和地面之间有一个隔离层。背包后背的泡沫垫是不错的坐垫,如果选择躺倒,可以用绳子垫在腿部下面。
在寒冷的天气或者积雪的地方,轻量的泡沫睡垫是值得携带的重量。当然,露宿过程中,保持温暖最可靠的办法是和搭档使劲挤在一起,不过大多数男性宁愿挨冻也很少这么做。
有些露营袋可以在刮风和下雨的时候作为紧急的庇护所。关键是要足够轻。(编译者注:救生铝膜也是不错的选择,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抵御一定的恶劣环境。)
下降
除非你爬的是Chamonix的AiguilleduMidi,到了山顶之后可以享受一顿美餐外加法国淡啤酒,还来得及赶上下一班的下山缆车。否则,登顶意味着战斗刚刚完成了一半。也许剩下的另一半并不是最困难,当通常都是最危险的。你可能觉得疲劳,警惕性也放松了,下午的阳光使山谷里遍布松石,冰川和雪原的表面也变得松软。事故往往就是在一时的疏忽或者判断失误时发生的。
如果需要绳降,通盘检查每一个绳结和锚点的安全性。如果器材短缺,只能使用单点下降锚点,就需要做一个不受力的备份,然后让体重大的人携带背包先降下去(图5)。上面的人注意观察受力的锚点,如果一切正常,后面的人就可以放心的拆掉备份。不过,尽量还是多留一些装备吧。只要想想一旦出了问题,多少钱的装备都换不回后悔。选择绳降路线时,注意路线上锋利的岩棱和松石。最后一个人下降之前,确保抽绳时绳子不会卡住。降下来抽绳时,注意有可能被绳子带下来的松石。
在雪坡上,小心软而粘的雪沾到冰爪齿间,经过一段时间会变的硬而且滑。在这种雪况下,取下冰爪,用靴子踢雪下降可能会更安全些。要特别小心由于日照或气温上升作用于冰川引起的变化,假如你跟着早晨自己的脚印返回,变软的雪桥可能不能再承担你的体重。
天气
坏天气是登山者永远摆脱不开的梦魇。每次你开始攀登的时候,在高山上都存在遭遇风暴袭击的可能。应当知道当这个严酷的考验来临时如何对付,如果能够避开它就更好了。
高卷云,有时也被称为“马尾云”,是典型的风暴来临的前兆,通常都会再12-24小时之内。使用高度表观察气压变化也有助于辨别天气趋势。高气压通常意味着稳定的天气,气压上升或下降都会带来风和天气变化。低气压代表不稳定。当然,这里的低气压是指山区中相对变化。
雷电是高山的噩梦,直接挨上一下你立马就会给烤糊了。但是即使接触到附近的入地电流也会产生严重后果,可能会导致心跳停止、肌肉痉挛,甚至融化合成纤维的衣服导致烫伤。如果石头翁翁作响或者产生劈啪放电,意味着雷电即将来临。为了保护自己,应当选择尽可能平坦的地点,注意不要躲在山洞里或岩檐下,在那些地方电弧会把你烧成微波炉里的烤肉。坐在或者蜷缩在你的背包上,与地面绝缘开来。另外应该除去身上的金属物体,比如保护器材或者冰镐等等(当然也不是把它们扔下山),因为金属物体会集中电流烧伤身体。尽可能蜷缩身体,以减少电流可能穿过身体的距离。剩下的就只有祈祷了。
头脑的竞技
高山攀登是头脑的竞技,恐惧也充斥其中。山中充满了值得敬畏的东西,以及受伤乃至死亡的潜在可能性。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装备当然能够将这些危险尽量减小,但是比任何技术和装备都重要的是,只有坚强和理性的头脑能够应付下来。那些伟大的登山家,比如AnderlHeckmair,WalterBonatti,以及RiccardoCassin都是活的例证。这些老家伙们用那些现在只能在谷仓中找到的简陋工具攀登了不可思议的路线。他们会觉得恐惧吗?一定会的。在冲顶的过程中?一定会的-当他们觉得危险太大,而且还有可能撤退,他们就会转身下撤。所有这些人今天还都活着。在山中,应该知道恐惧在何时是正常的、何时是不正常的,知道每种情况下如何应对,绝不允许恐惧发展成张皇失措或者蠢行,我们想要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只能依赖这样的人。
本文Hash:3b7c147f26a60b54af279c8a804e027d139c9cbc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