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螳螂拳三步功

导读: 螳螂拳三步功 一、顺劲增力 二、习打积功 三、排靠运气

外功是铁砂掌,内功是罗汉功。传统螳螂拳练法一般分三个阶段:顺劲增力,习打积功,排靠运气。学习啦小编根据此三阶段进行具体介绍。欢迎阅读。

螳螂拳三步功

 

 一、顺劲增力

顺劲增力即基本功练习,其中包括柔和功、运行功、桩步功三种。

(一)柔和功

柔和功主要是针对腕、肘、肩、腰、胯、膝、踝等主要关节和腿部进行的柔韧性、灵活性的练习。

腕部:有转腕、甩腕、抓腕、翻腕、压腕、扳腕、叼腕、拧腕、采腕等方法。练习时可空手,也可用棍棒。

肩部:有压肩、拉肩、吊肩、绕肩、耸肩、转肩、甩肩等方法。

腰部:有俯腰、翻腰、转腰、甩腰、下腰、挖腰、涮腰、弹腰等方法。

胯部:有压胯、劈胯、揉胯、吊胯、摆胯、转胯等方法。

肘部:有转肘、甩肘、拉肘等方法。

膝部:有压膝、伸膝、转膝、扳膝、抱膝等方法。

踝部:有转踝、扳踝、压踝等方法。

腿部:有压腿、扳腿、控腿、劈腿、踢腿等方法。

这些关节练习要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并动静结合、方法交替、方向多变。

(二)运行功

运行功是螳螂拳基本拳法、掌法、勾法、肘法、腿法、步法、身法的练习。

手法包括拳法、掌法、勾法及肘法。拳有冲、劈、挑、崩、圈、栽等法,掌有推、穿、抖、削、搂等法,勾有顶、啄、叼等法,肘有顶、掩、叠、架、挑、滚、推、格等法。

每种手法都有各自的运行路线、着力部位和击打技巧,技术要求不同,用力劲路各有特色。练习时要分清悟明,区别掌握。

步法有上步、撤步、进步、退步、跟步、震步、盖步、插步、行步、跃步、击步等。步法练习耍做到干净利落,移动迅速。

腿法常用的有弹腿、点腿、铲腿、踹腿、踩腿、蹬腿、缠腿、撩腿等。练习时要左右腿兼顾,支撑腿站稳,发劲腿快而有力,多用低腿寸劲,并根据不同腿法使力达脚的不同部位。

身法有闪、转、俯、仰、吞、吐等。身法变化多主宰于腰,螳螂拳要求腰既柔软又坚韧,柔软则灵活,坚韧则有力,只有这样身法才能变化,同时身法须与以上诸法协调配合。

(三)桩步功

桩步功是指站桩和步形的练习。

站桩主要有线形桩、拱手桩、四平桩三种。桩功练习的目的是静心养气,调节周身,增加气力。练时应祛除杂念,头顶、肩垂,掌指绷紧用力,两脚用力踩地,练习时间逐渐增加。

步形中除一般的弓、马、仆、虚、歇外,常用的有玉环步和钩步。练习步形主要的目的是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使下肢稳固、劲力增长。

顺劲增力阶段的练习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学会螳螂拳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方法,去僵劲硬力,学用顺力运动,达到定形、明法、增力之效果。

 

 二、习打积功

此功又称技术训练,主要由初合功、积成功、习打功组成。

(一)初合功

初合功指组合动作练习,包括步形组合、手法组合、腿法组合以及手、眼、身、步、腿法综合一体的组合。

步形组合,将螳螂拳的几种常用步形连接形成组合,要求一动一换,步形准确工整、姿势到位。练习时可左右交替反方向进行,并体会步形转换中的技术和用力方法。

手法组合,几种手法连接一起练习,先由单一的拳法或掌法组成,而后再把拳、学、勾、肘等法交叉组合,并由原地过渡到行进间练习,左右互换。要求出手脆快有力,方法连贯。

腿法组合,把若干腿法连接组合在一起,由一腿一变到一腿多变,左右交替互换。要求支撑腿稳,发劲腿迅速有力,尤其要注意腿法中踝关节的转换和变化。

综合组合,这是把手法、步形、腿法以及眼法、步法、身法等组合为一体的练习,具有动作完整、上下配合、内容丰富、变化多样的特点。练习时耍兼顾手、眼、身、步的完整,体会动作与动作间的连接技巧。

组合练习由于动作内容数量少、运动量小,又有极为明确的目的,故有利于习练者体会和研习动作的要领和方法,便于掌握动作问的衔接,能逐步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为提高动作质量和套路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积成功

积成功是为了系统学习、领会、切磋螳螂拳的运动风格、特点及技击方法所进行的重点动作和功法练习,包括玉环步、螳螂七手、胳臂势以及踢打沙袋、铁砂掌、摔贯、擒拿等。

玉环步是组成螳螂拳的重要动作之一,在套路中占有很大比重。练习中除要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外,还须体会其发劲特点,理解其攻防方法。玉环步练习不仅是下盘动,还是上下结合的组合法,由顺风扫叶、如封似闭、翻车辘轳、凤凰点头、金鸡啼鸣、叶里藏桃、连环冲拳、黑虎掏心八动组成。

螳螂七手是由七个进攻与防守的动作组成的手法练习,是一种假设性的技击散打训练。其目的是熟练手法,训练上肢动作的灵敏、速度、力量和应变能力,提高手、眼、身、步法的协调性。螳螂七手包括甩掌、插掌、贯拳、盖掌、肋拳、砍拳、冲拳,要求攻防双方配合严密,动作快速敏捷、勇猛有力。练习时先定步,后活步,再转步;先上盘,再中盘;先左势,再右势。

胳臂势是双人进行的一种较为别致、有趣的臂功对练,共有八段动作组成,包括顺手牵羊、力劈华山、金鸡报晓、双龙吐须、龙虎相斗、鹞子入林、饿虎捕食、白虎洗脸。练习时要循序渐进,用力由小到大,双方配合,磕碰部位准确。

积成功中还有踢打沙袋、铁砂掌、擒拿、摔贯等内容,也须习练者用心苦练,以熟练技法、增强击打硬度。

(三)习打功

习打功是指进行拳术、器械、对练等拳架和散打的学习和训练,它被认为是螳螂拳训练的最高形式。前面所习的基本动作与功法,最后要以拳架和散打的形势展示出来。

螳螂拳内容浩繁而丰富。拳架练习要由基础性拳架到过渡性拳架,再到初级拳架,最后到高级拳架。螳螂拳练习应由徒手到器械,由对练到散打,逐渐提高加深。

拳架练习要遵循象形取意、朴实明快、结构严谨、灵巧多变、七长八短,组合连发的运动特点。

散打练习则应遵循固守待进、以静制动、长短结合、短中寓长、迎正侧击、虚实转换、刚柔兼使、以刚克敌、靠身短打、连环组发等技击法则。

习打功是练习螳螂拳的重要阶段,要严格按照步骤、方法认真操作,切不可求多、求快。

 

 三、排靠运气

排靠运气又称专项素质训练,包括排体功、靠体功、运气功三种。

(一)排体功

排体功又谓排打功、扎腰功,是通过打、按、擦、揉身体各个部位的方法,加强内脏器官的功能,达到强筋壮骨和提高功力之目的。排打主要是利用训练器具,如木棒、木板、砖、铁棍和一些现代器械,对身体有关部位进行排打,包括排打腹部、胸部、肋部、臀部等。排打时一定要由轻到重,在不损伤身体的前提下练习。

(二)靠体功

靠体功是一种靠击身体的练习方法,包括死靠和活靠两种形式。螳螂拳有“七长之妙,八短之强”一说,八短指头、肩、肘、肋、背、臀、胯、膝部位,要求这八短要坚硬、有力,并有技击法。靠体功指的就是这八个部位的练习。

死靠,是以固定的物体,如树杆、木桩、沙袋为技击目标,做头撞、肩靠、肘击、背打、肋撞、臀靠、胯打、膝击等方法练习。死靠练习除增强功力外,着重训练近身发劲的方法,因此练习时距离固定物不能太远。

活靠,是两人以套路对练的形式对身体各部位进行训练,主要目的是增强身体实力和灵活性。套路共分八段,包括肘靠、胸靠、肩靠、肋靠、胯靠、背靠、臀靠和肋背靠。活靠要求练习时双人用力适当、部位准确、配合协调、方法互换。

(三)运气功

运气功是一种意念集中、调息运气发力的练习,此功常与桩功、靠体功、排打功结合习练。

另外还有螳螂掌和鹰爪功。螳螂掌主要包括空砍掌、按掌、击纸砍砖等练习方法。鹰爪功有青龙探爪、展翅飞翔、伏鸡搏狸、ZNl,齐飞四个动作。螳螂掌和鹰爪功练习时都要求呼吸配合,运气用力,使意、气、力贯达手掌、手指。

排靠运气练习要讲究方法的科学性,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持之以恒,切忌一曝十寒。只有长期习练才能身坚劲足,气达“三节”、“四梢”,力贯四肢“八短”,功到艺自精。

螳螂拳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拳种的技法,逐步形成众多流派,故有七星、梅花、六合、通臂、摔手、光板、八步等螳螂拳法盛行于世。螳螂拳手法密不透风、丰富多姿,步法迅速而稳健,腿法有力而巧妙,身法灵活而多变,因此对人体的柔韧、灵活、力量等素质要求较高。螳螂拳为象形拳术,是从螳螂运臂搏击及转头闪身等动作中参出以短击长之理,融入武术攻防技法而成。

什么是七星螳螂拳

七星螳螂拳又名罗汉螳螂拳,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北派螳螂拳的一种。其基本架势以"七星步"为基础。其劲力刚脆、横裹、直撞。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七星螳螂拳的简介。

七星螳螂拳

七星螳螂拳又名罗汉螳螂拳,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北派螳螂拳的一种。其基本架势以"七星步"为基础。其劲力刚脆、横裹、直撞。练功分三部分:第一为基本功。它包括腰、腿、肩功、站桩、拍打功等;第二为套路技术。它包括小组合与套路。其套路有插捶、翻车、蹦步、拦截、摘盔、双插花、十八梭、锉钢、柔灵、摘要、螳螂九转十八跌、白猿出洞、偷桃、献果、入洞、拆手拍按等;第三是拆练。包括碰桩、踢打沙袋、排练周身十二捶、散打等。

七星螳螂拳的创始人是清朝光绪年间最末科武举王永春,该拳创于光绪十八年(1892)。七星螳螂拳重在其意,不在其形,刚柔参就,手法有虚有实,有正有奇。总则为踢、打、摔、拿、点。

七星螳螂拳基本信息

七星螳螂拳又名罗汉螳螂拳,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北派螳螂拳的一种。其基本架势以"七星步"为基础。其劲力刚脆、横裹、直撞。练功分三部分:第一为基本功。它包括腰、腿、肩功、站桩、拍打功等;第二为套路技术。它包括小组合与套路。其套路有插捶、翻车、蹦步、拦截、摘盔、双插花、十八梭、锉钢、柔灵、摘要、螳螂九转十八跌、白猿出洞、偷桃、献果、入洞、拆手拍按等;第三是拆练。包括碰桩、踢打沙袋、排练周身十二捶、散打等。七星螳螂拳的创始人是清朝光绪年间最末科武举王永春,该拳创于光绪十八年(1892)。七星螳螂拳重在其意,不在其形,刚柔参就,手法有虚有实,有正有奇。总则为踢、打、摔、拿、点。

七星螳螂拳基本简介

七星螳螂拳是在螳螂拳的基础上创建的,是螳螂拳在流传过程中的一个分支。

螳螂拳是中国古有的一种汉族拳术,该拳始创於梁武帝年间的王郎,王郎创拳后,击败少林寺僧,后入少林寺传拳术。螳螂拳在少林寺中只传留少数人,更是轻不外传之拳法。

螳螂拳传於民间是在乾隆末年,山东茶县西北芦郷云花观之升霄与少林寺僧关系颇好,学得螳螂拳。升宵学得之后,又重集了少林短打秘钥,并有增补。

道光十二年,山东阳信县知事衙内捕快山东平度人李之剪经项思准引见,拜升宵为师,学得螳螂拳。

光绪十四年,李之剪到烟台传螳螂拳於王云生、郝顺昌二人。

光绪十八年,王云生以李之剪嫡传螳螂手、摘要、八肘等拳及与师弟郝顺昌交换的小拳并少林真传诸谱,几经参学、研悟,应魁德堂之魁星以和七星北斗而创立七星螳螂拳门。

七星螳螂拳手法有虚有实,有正有奇;能柔能刚,可攻可守,可縦可横;分身八肘为母,包罗万象;更以摘要为譬,能生千变万化;或拍前而攻后,或击左而破右,势势之中,着着之内,步法俱备,攻发即中;手出映映忽忽,手发如雷电霹雳,势势之内,着着之中,重重叠叠如捶山;动则如闪电,不动则如泰山;此谓浑然一体也。

七星螳螂拳总则为踢、打、摔、拿、点。踢有二十四绝命鸳鸯腿,三十六暗腿。摔有三摔六跌,共三十六摔掠。打有一百零八字打法,二十四字总法。拿有十八大擒拿法,三十六滑溜,三十六黏冻,共合七十二把拿法。点有十二大穴、二十四小穴点法等。

七星螳螂拳拳法特点

一、 劲整力圆 周身相合

二、 拳紧体松 轻沉兼备

三、 贯穿紧凑 节奏明快

四、 刚柔相济 长短互用

五、 开合收放 蓄发相变

六、 腾挪闪展 身法灵活

七、 勾搂缠封 变化无穷七星螳螂拳历代祖师谱

鼻祖

王郎

升霄道人

初祖

李之剪 李义春

始祖

王云生

二世祖

王世禄(王云生之子) 范旭东 迟书洛

三世祖

郭嘉禄、杨维新林景山 罗光玉、王传义(王云生之孙)

赵亮甫、张有德、肖树宾、刘永昌

注:为什么把李之剪、李义春定为初祖,按魁德堂王公云生七星螳螂拳历代祖师谱中记载,"在创七星螳螂拳之前,云生学李公义春之华山派长拳及李公之剪之螳螂拳,吾以螳螂拳为主,综几家拳法,创出七星螳螂拳,原先之拳不叫七星螳螂拳,而这些师傅是吾当初学拳的师傅,而吾不能没有师承,也不能自己创派而忘其祖师,所以把几位师傅尊为七星螳螂拳初祖,王郎、升霄为鼻祖……"

七星螳螂拳弘扬发展

经过老一代的老拳师的继承与发展,七星螳螂拳的门徒已经遍布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

拳击手套的功能是什么

拳击手套就是拳击项目中运动员使用的经过填充的手套。目的是保护拳手的手腕和手指关节。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拳击手套的功能,欢迎阅读。

 

 拳击手套的功能

拳击比赛时按体重级别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48-67公斤级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级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击比赛时,组委会要准备好两副和比赛同样的拳套,以备运动员手套出现问题时随时更换。

拳击运动员出拳力量大,若不保护,容易造成自己手指脱臼。戴上拳套后,增加缓冲,使出拳的威力下降,在保护拳手本人的同时也保护对手。拳击运动中使用的手套主要分薄手套和厚手套两种,职业拳击没有护具,手套薄,业余拳击有护具,手套稍厚。

 

 拳击手套如何选购

手套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体重,拳击出拳不只是一个胳膊的力量,而是脚下蹬的腰部旋转力,拳套磅数过大导致出拳不顺,贻误战机,所以根据自己的体重来选择,戴上手套的时候首先看有没有阻碍手腕血液流通,双手向下无规则摇摆,看看会不会松动,然后向空处打次拳,两个次拳接一个后手拳,打两组,如果发现没有由于拳套的自身重量来拉扯自己的拳头就可以了,这样说明拳套适合你。

然后,颜色是一个比较令人在意的事情,一个经验丰厚的选手,绝对不会随便选择颜色,要根据自己的对手来选择颜色,一般来讲备同磅数的两副手套,一个红色一个黑色,红色让人看到容易产生兴奋,如果想得到特别激烈的对抗建议使用红色,黑色一般是防守使用,也能给对手造成压抑的感觉,一般来讲黑色的气势比较强,能有效的破坏选手的信心,促使他变得毛躁,压制他的打法,属于防守性。

拳击手套的保养

手套的保养也很讲究,用软布粘一点清水,擦掉手套上的汗,千万不要直接擦,那样会把汗水直接涂抹在手套上,时间长了会腐蚀,导致手套上面全是沙眼,当然也不要用消毒纸巾擦。切记不可用水漂洗,只可用软布蘸一点清水擦拭之后晾晒。一副好的手套其内部变形时间很慢,所以不必急于更换,一个好的手套会让人感觉很舒服。

拳击手套的注意事项

拳击手套有两种,一种是薄手套,一种是厚手套,薄的用以打击沙袋,没有7年的拳龄建议不要打沙袋,否则会起到制约作用,限制发展,但是可以反复练习墙靶,7年以后可以打沙袋。

本文Hash:b7645364e3d7e76e82814fdf39b7c6b257590372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