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螳螂拳之八步螳螂拳

导读: 八步螳螂拳武术风格 八步螳螂拳发展历程 流传情况 八步螳螂拳是由卫笑堂带来台湾传授的。

八步螳螂拳,源起于山东,为螳螂拳的分支之一,由卫笑堂传至台湾,其弟子遍布台湾与美国、加拿大等地。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阅读。

八步螳螂拳武术风格

八步螳螂拳融合了通臂拳、八卦掌与螳螂拳的特色。

八步螳螂拳之八步,即所谓的拔步、窜步、叠步、入环步、挪步、蹬塌步、行步和拖步。以八步,配合螳螂拳的八式,即骑马式,蹬山式,坐虎式,坐盘式,虚式,虎头式,塌机式(败式),寒鸡式。以此为基础,熟悉架式,用以练习出八刚十二柔的心法。所谓八刚十二柔的手法,即是以冲撞崩打,棍挑劈轧为八刚。闪转腾挪,黏粘贴靠,勾搂采挂为十二柔。

左显富师父门人弟子,亦有在田贝先生的教导下,习练通臂拳的各式操手方法,活根方法等等,形成基本功的重要训练。

另外,“拍按”(又称燕青破手),则是八步螳螂拳的重要双人对练套路,用以训练技击反应与手法应用。

八步螳螂拳发展历程

八步螳螂拳是民国初年时,由山东烟台三位武师-“通臂拳”师陈德善、“八卦拳”师王中庆、“螳螂拳”师姜化龙,三人所创,后由姜化龙传授给冯环义,三传至卫笑堂,最后由卫笑堂先生(原名卫延桐,字梓生)将此拳传承至台湾,弟子逾千人。他的弟子们,在卫笑堂先生死后,仍然持续传习此一拳术。同时,众弟子们更有结合不同拳槷,更求精进之处。此后,各方弟子们,并逐步将此拳传播至台湾各地及美加地区。

流传情况

八步螳螂拳是由卫笑堂带来台湾传授的。

卫笑堂原名卫延恫,字梓生,清光绪廿八年(??)(民国前10年,公元1901年)七月廿三日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县六区荆山乡东杏山村,于1984年(民国73年)3月2日因心力衰竭而逝世。卫老师小时曾经学习过地趟拳,有些介绍卫老师的文章说他小时候练的是家传的摔手螳螂拳,但是据

卫笑堂

查访多位跟随卫老师习拳多年的弟子,都只有听卫老师说曾学过地趟拳,而未曾听说学过摔手螳螂。因此,这个说法最早不知从何而来,或许是传闻有所讹误。(事实上,这个错误的说法可见于高文正先生所着的螳螂拳术书中)卫老师的父亲在他十六岁时,延请了螳螂拳名家冯环义老师来家中教授其八步螳螂拳,4年苦练,尽得其页传。此后,卫老师数度应聘至各地教拳,二十九岁应山东旅沪体育会之聘于上海法租界教授八步螳螂拳时,结交了精武体育会的太极拳教师吴监泉先生,并向其学习吴氏太极拳。

1948年(民国37年),卫笑堂先赴韩国,再于1950年(民国39年)冬来台,以开山东饺子馆为业。闲暇之余,常常到植物园练练拳。后来,有几位也常到植物园运动的人,因为佩服卫老师的功夫,而恳求卫笑堂收他们作徒弟,教他们练功夫。从此,卫笑堂就在植物园教起拳来,学生也日渐增多。卫笑堂亦曾先后应台湾大学、东南工专、致理商专等校国术社之聘,前往任教。且于1967年(民国56年)起,陆续出版了“实用膛螂拳”、“实用膛螂拳续集”、“实用膛螂拳秘岌”等3本书。前一本交由华联出版社印行,后两者则由卫老师自己出资印行:以提供学生及后学者参考,并为传统武术保存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卫笑堂教拳极重视实用,他第一次到台大教拳时,就对台大的学生说:“各位同学,你们来跟我学拳,就是用来打架用的,如果只是要健身,那 你们大可不必跟我学,可以去学体操、瑜伽!而且练功夫就要给练好,因为在外面人家要打你,如果你不会功夫,打你几下就算了:如果你练过功夫,人家会说那人会两下子,要抄家伙去打。”卫老师并非鼓励学生逞强斗狠,而是要在一开始就灌输给学生一个练国术时极重要的概念:技击才是武术的本质和目的。因为国术的每个动作和式子都是为了技击的功能而创造发明的,先辈们不曾往拳套中加入无意义或没有用处的动作,所以唯有掌握到每个招势的技击意涵,才能把这个招势练到最正确。因此,在学习国术之初就建立正确的武术概念,并且掌握到武术的本质,才能将国术练得正确而且事半功倍。所以,卫老师在二十岁到八十三岁约63个教拳生涯里,没有一次不是亲自示范动作,以求学生看得明白、学得正确的。俗谚说:“贤师莫若访友妙”,他自己更是有无数访友切磋武技及实战的经验,这可由他自作的一首“访友歌”中看出来:

“本人武技不甚优,江湖路上访过友,虽然武功不甚佳,二十三岁到沧川,访到明家袁金栋,武技高强真明手,彼此交手吾不敌,朋友交情更深厚。由此回家人了伍,军队之中任教授。烟台访过老张伍,此人力量甚少有。2次又访郝慎信,铁掌练得更优厚。幅山访过吉春亭,膛螂拳中为高手。大连去请孙之结,为人慷慨好交友。上海访过纪中德,山东会馆任教授。东北又访趟凤亭,奉天一带是好手。烟台见过李永德,七十告老回沧洲。武林高手遍天下,比其本人拉低手。而后又访张发才,与他门徒林九川。”

根据曾跟卫笑堂学拳的学生张光宏的回忆:卫老师是个不太多话的人,但是对学生却从不摆架子,而且极尽心力的教导每一位学生,传授武术。张光宏家就住在植物园附近,每天早上6点多到植物园时,卫老师都已经在那儿活动了。有一天,他心血来潮起了个大早,5点50分就到了植物园,结果都还没有人来,过了一会儿,卫老师就来了。隔天,他仍然5点50分前往,却发现卫老师早已在那儿等他了。次日,他起得更早,5点半就到了植物园,卫老师仍然比他更早到。卫老师就是以这种认真的态度,身体力行的行为,来教导学生,不但教给了学生武术,更于无形中教导学生陶冶了自己的人格。

在植物园跟卫老师学拳的学生极多,学生到了就自己先练压筋、踢腿、溜腿、8式、8步等基本功,卫老师再依照每个学生进度和练习情况的不同,个别教授套路。拳套的进度依序为:七手、力劈、小翻车、大翻车、摘要1至6段:还有两人对练的拍按对打。至于兵器,则因为当时练拳的环境非常克难,加上兵器购买不易,所以许多像三节棍这类的奇门兵器,都无法传下来,只能教授一些用扫帚柄也可以练的刀、枪、剑、棍等兵器。此外,卫老师亦练有一种八步螳螂拳的独门兵器“通天掌”,它的构造很简单,就是一根铁棒上有一个可以戴在指头上的戒指,很像是峨嵋刺,但一头短一头长:使用时就直接套进中指将铁棒握在手里用。

现在,卫笑堂的学生当中,仍继承他的志业在教授拳术者,在台湾约有:兴隆公园的王杰、八步功夫学苑的左显富、青年公园的陈国兴、中正纪念堂的温送珍、板桥体育场的刘兴业、台北新公园的彭韩萍、武坛国术推广中心的林松贤老师和张光宏老师;国外方面:美国有吴而立、德国有左显富的学生董开森老师,更有苟广龙在美国、欧洲、澳洲等地教拳,学生众多,并且数度带领学生回国参加比赛。

螳螂拳相关文章:

1.秘门螳螂拳的招式动作

2.螳螂拳的招式动作和技击原则

3.七星螳螂拳的拳术内容

4.中国武术有哪些主要拳种介绍

什么是螳螂拳三步功

外功是铁砂掌,内功是罗汉功。传统螳螂拳练法一般分三个阶段:顺劲增力,习打积功,排靠运气。学习啦小编根据此三阶段进行具体介绍。欢迎阅读。

螳螂拳三步功

 

 一、顺劲增力

顺劲增力即基本功练习,其中包括柔和功、运行功、桩步功三种。

(一)柔和功

柔和功主要是针对腕、肘、肩、腰、胯、膝、踝等主要关节和腿部进行的柔韧性、灵活性的练习。

腕部:有转腕、甩腕、抓腕、翻腕、压腕、扳腕、叼腕、拧腕、采腕等方法。练习时可空手,也可用棍棒。

肩部:有压肩、拉肩、吊肩、绕肩、耸肩、转肩、甩肩等方法。

腰部:有俯腰、翻腰、转腰、甩腰、下腰、挖腰、涮腰、弹腰等方法。

胯部:有压胯、劈胯、揉胯、吊胯、摆胯、转胯等方法。

肘部:有转肘、甩肘、拉肘等方法。

膝部:有压膝、伸膝、转膝、扳膝、抱膝等方法。

踝部:有转踝、扳踝、压踝等方法。

腿部:有压腿、扳腿、控腿、劈腿、踢腿等方法。

这些关节练习要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并动静结合、方法交替、方向多变。

(二)运行功

运行功是螳螂拳基本拳法、掌法、勾法、肘法、腿法、步法、身法的练习。

手法包括拳法、掌法、勾法及肘法。拳有冲、劈、挑、崩、圈、栽等法,掌有推、穿、抖、削、搂等法,勾有顶、啄、叼等法,肘有顶、掩、叠、架、挑、滚、推、格等法。

每种手法都有各自的运行路线、着力部位和击打技巧,技术要求不同,用力劲路各有特色。练习时要分清悟明,区别掌握。

步法有上步、撤步、进步、退步、跟步、震步、盖步、插步、行步、跃步、击步等。步法练习耍做到干净利落,移动迅速。

腿法常用的有弹腿、点腿、铲腿、踹腿、踩腿、蹬腿、缠腿、撩腿等。练习时要左右腿兼顾,支撑腿站稳,发劲腿快而有力,多用低腿寸劲,并根据不同腿法使力达脚的不同部位。

身法有闪、转、俯、仰、吞、吐等。身法变化多主宰于腰,螳螂拳要求腰既柔软又坚韧,柔软则灵活,坚韧则有力,只有这样身法才能变化,同时身法须与以上诸法协调配合。

(三)桩步功

桩步功是指站桩和步形的练习。

站桩主要有线形桩、拱手桩、四平桩三种。桩功练习的目的是静心养气,调节周身,增加气力。练时应祛除杂念,头顶、肩垂,掌指绷紧用力,两脚用力踩地,练习时间逐渐增加。

步形中除一般的弓、马、仆、虚、歇外,常用的有玉环步和钩步。练习步形主要的目的是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使下肢稳固、劲力增长。

顺劲增力阶段的练习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学会螳螂拳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方法,去僵劲硬力,学用顺力运动,达到定形、明法、增力之效果。

 

 二、习打积功

此功又称技术训练,主要由初合功、积成功、习打功组成。

(一)初合功

初合功指组合动作练习,包括步形组合、手法组合、腿法组合以及手、眼、身、步、腿法综合一体的组合。

步形组合,将螳螂拳的几种常用步形连接形成组合,要求一动一换,步形准确工整、姿势到位。练习时可左右交替反方向进行,并体会步形转换中的技术和用力方法。

手法组合,几种手法连接一起练习,先由单一的拳法或掌法组成,而后再把拳、学、勾、肘等法交叉组合,并由原地过渡到行进间练习,左右互换。要求出手脆快有力,方法连贯。

腿法组合,把若干腿法连接组合在一起,由一腿一变到一腿多变,左右交替互换。要求支撑腿稳,发劲腿迅速有力,尤其要注意腿法中踝关节的转换和变化。

综合组合,这是把手法、步形、腿法以及眼法、步法、身法等组合为一体的练习,具有动作完整、上下配合、内容丰富、变化多样的特点。练习时耍兼顾手、眼、身、步的完整,体会动作与动作间的连接技巧。

组合练习由于动作内容数量少、运动量小,又有极为明确的目的,故有利于习练者体会和研习动作的要领和方法,便于掌握动作问的衔接,能逐步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为提高动作质量和套路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积成功

积成功是为了系统学习、领会、切磋螳螂拳的运动风格、特点及技击方法所进行的重点动作和功法练习,包括玉环步、螳螂七手、胳臂势以及踢打沙袋、铁砂掌、摔贯、擒拿等。

玉环步是组成螳螂拳的重要动作之一,在套路中占有很大比重。练习中除要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外,还须体会其发劲特点,理解其攻防方法。玉环步练习不仅是下盘动,还是上下结合的组合法,由顺风扫叶、如封似闭、翻车辘轳、凤凰点头、金鸡啼鸣、叶里藏桃、连环冲拳、黑虎掏心八动组成。

螳螂七手是由七个进攻与防守的动作组成的手法练习,是一种假设性的技击散打训练。其目的是熟练手法,训练上肢动作的灵敏、速度、力量和应变能力,提高手、眼、身、步法的协调性。螳螂七手包括甩掌、插掌、贯拳、盖掌、肋拳、砍拳、冲拳,要求攻防双方配合严密,动作快速敏捷、勇猛有力。练习时先定步,后活步,再转步;先上盘,再中盘;先左势,再右势。

胳臂势是双人进行的一种较为别致、有趣的臂功对练,共有八段动作组成,包括顺手牵羊、力劈华山、金鸡报晓、双龙吐须、龙虎相斗、鹞子入林、饿虎捕食、白虎洗脸。练习时要循序渐进,用力由小到大,双方配合,磕碰部位准确。

积成功中还有踢打沙袋、铁砂掌、擒拿、摔贯等内容,也须习练者用心苦练,以熟练技法、增强击打硬度。

(三)习打功

习打功是指进行拳术、器械、对练等拳架和散打的学习和训练,它被认为是螳螂拳训练的最高形式。前面所习的基本动作与功法,最后要以拳架和散打的形势展示出来。

螳螂拳内容浩繁而丰富。拳架练习要由基础性拳架到过渡性拳架,再到初级拳架,最后到高级拳架。螳螂拳练习应由徒手到器械,由对练到散打,逐渐提高加深。

拳架练习要遵循象形取意、朴实明快、结构严谨、灵巧多变、七长八短,组合连发的运动特点。

散打练习则应遵循固守待进、以静制动、长短结合、短中寓长、迎正侧击、虚实转换、刚柔兼使、以刚克敌、靠身短打、连环组发等技击法则。

习打功是练习螳螂拳的重要阶段,要严格按照步骤、方法认真操作,切不可求多、求快。

 

 三、排靠运气

排靠运气又称专项素质训练,包括排体功、靠体功、运气功三种。

(一)排体功

排体功又谓排打功、扎腰功,是通过打、按、擦、揉身体各个部位的方法,加强内脏器官的功能,达到强筋壮骨和提高功力之目的。排打主要是利用训练器具,如木棒、木板、砖、铁棍和一些现代器械,对身体有关部位进行排打,包括排打腹部、胸部、肋部、臀部等。排打时一定要由轻到重,在不损伤身体的前提下练习。

(二)靠体功

靠体功是一种靠击身体的练习方法,包括死靠和活靠两种形式。螳螂拳有“七长之妙,八短之强”一说,八短指头、肩、肘、肋、背、臀、胯、膝部位,要求这八短要坚硬、有力,并有技击法。靠体功指的就是这八个部位的练习。

死靠,是以固定的物体,如树杆、木桩、沙袋为技击目标,做头撞、肩靠、肘击、背打、肋撞、臀靠、胯打、膝击等方法练习。死靠练习除增强功力外,着重训练近身发劲的方法,因此练习时距离固定物不能太远。

活靠,是两人以套路对练的形式对身体各部位进行训练,主要目的是增强身体实力和灵活性。套路共分八段,包括肘靠、胸靠、肩靠、肋靠、胯靠、背靠、臀靠和肋背靠。活靠要求练习时双人用力适当、部位准确、配合协调、方法互换。

(三)运气功

运气功是一种意念集中、调息运气发力的练习,此功常与桩功、靠体功、排打功结合习练。

另外还有螳螂掌和鹰爪功。螳螂掌主要包括空砍掌、按掌、击纸砍砖等练习方法。鹰爪功有青龙探爪、展翅飞翔、伏鸡搏狸、ZNl,齐飞四个动作。螳螂掌和鹰爪功练习时都要求呼吸配合,运气用力,使意、气、力贯达手掌、手指。

排靠运气练习要讲究方法的科学性,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持之以恒,切忌一曝十寒。只有长期习练才能身坚劲足,气达“三节”、“四梢”,力贯四肢“八短”,功到艺自精。

螳螂拳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拳种的技法,逐步形成众多流派,故有七星、梅花、六合、通臂、摔手、光板、八步等螳螂拳法盛行于世。螳螂拳手法密不透风、丰富多姿,步法迅速而稳健,腿法有力而巧妙,身法灵活而多变,因此对人体的柔韧、灵活、力量等素质要求较高。螳螂拳为象形拳术,是从螳螂运臂搏击及转头闪身等动作中参出以短击长之理,融入武术攻防技法而成。

中国武术:洪拳武术套路

中国武术——洪拳是南拳武术门派拳种之一,相传洪拳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洪拳最著名的武术高手代表当属黄麒英之子:黄飞鸿,洪拳是流传于广东一带的五大门派拳种“洪、刘、蔡、李、莫”之首,洪拳的武术套路是拳术气势刚猛、劲道十足而又十分实用,因此洪拳作为南拳代表;目前国标武术的“南拳套路”中大部分之架势拳路就来自洪拳。洪拳的拳械套路多而杂。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将介绍一下中国武术:洪拳武术套路,欢迎阅读。

洪拳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

洪拳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是:手法丰富、腿法较少、步稳势烈、硬桥硬马、刚劲有力、以气催力、以声助威。南派要求形、意、气、力、声的高度统一,洪拳武术套路主张以力服人、以威取胜、硬打直上、劲透过身。

著名的洪拳武术套路有:

洪拳武术套路之工字伏虎拳:改十八罗汉伏虎拳而成,路线成工字形。为洪家母形拳(初级拳套路),学习扎马,桥手、及内功基础;

洪拳武术套路之铁线拳:铁桥三所传,属短桥窄马近身贴战的武术。铁线拳主练内功,“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实践套路;

洪拳武术套路之虎鹤双形拳:修改自五形拳而成,属应用套路;

洪拳武术套路之花拳:少林俗家弟子胡惠干尤擅花拳,他打机房的故事在南粤流传甚广;洪家拳宗师如陆亚采、黄麒英皆也擅长此拳。花拳是洪拳中少有注重速度的拳法,所谓一发三招,皆以点穴截脉、标指等狠毒招式为主;

洪拳武术套路之五形拳:以龙、虎、豹、蛇、鹤为主,先练小五形,次逐步练习单形,再加以应用;

洪拳武术套路之其他套路:五禽拳(虎、鹤、龙、蛇、猴);

洪拳武术套路之五郎八卦棍。

洪拳相关文章:

1.洪拳的练习方法

2.练习洪拳的好处

3.沛县传统功夫武当洪拳发展渊源

4.峨嵋派武术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本文Hash:cf1d5d931d8552135ac1c2ceeb8c47efbdacc4c9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