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洪拳武术套路

导读: 洪拳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 著名的洪拳武术套路有:

中国武术——洪拳是南拳武术门派拳种之一,相传洪拳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洪拳最著名的武术高手代表当属黄麒英之子:黄飞鸿,洪拳是流传于广东一带的五大门派拳种“洪、刘、蔡、李、莫”之首,洪拳的武术套路是拳术气势刚猛、劲道十足而又十分实用,因此洪拳作为南拳代表;目前国标武术的“南拳套路”中大部分之架势拳路就来自洪拳。洪拳的拳械套路多而杂。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将介绍一下中国武术:洪拳武术套路,欢迎阅读。

洪拳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

洪拳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是:手法丰富、腿法较少、步稳势烈、硬桥硬马、刚劲有力、以气催力、以声助威。南派要求形、意、气、力、声的高度统一,洪拳武术套路主张以力服人、以威取胜、硬打直上、劲透过身。

著名的洪拳武术套路有:

洪拳武术套路之工字伏虎拳:改十八罗汉伏虎拳而成,路线成工字形。为洪家母形拳(初级拳套路),学习扎马,桥手、及内功基础;

洪拳武术套路之铁线拳:铁桥三所传,属短桥窄马近身贴战的武术。铁线拳主练内功,“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实践套路;

洪拳武术套路之虎鹤双形拳:修改自五形拳而成,属应用套路;

洪拳武术套路之花拳:少林俗家弟子胡惠干尤擅花拳,他打机房的故事在南粤流传甚广;洪家拳宗师如陆亚采、黄麒英皆也擅长此拳。花拳是洪拳中少有注重速度的拳法,所谓一发三招,皆以点穴截脉、标指等狠毒招式为主;

洪拳武术套路之五形拳:以龙、虎、豹、蛇、鹤为主,先练小五形,次逐步练习单形,再加以应用;

洪拳武术套路之其他套路:五禽拳(虎、鹤、龙、蛇、猴);

洪拳武术套路之五郎八卦棍。

洪拳相关文章:

1.洪拳的练习方法

2.练习洪拳的好处

3.沛县传统功夫武当洪拳发展渊源

4.峨嵋派武术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中国武术对泰拳》中国武术为什么打不过泰拳,泰拳真的横扫中国功夫吗

关于中国武术对泰拳的看点,同时还对中国功夫打得过泰拳吗、中国搏击对泰拳也有不同的看法,希望本文能为您找到想要的体育资讯。

2009年中国武术对泰拳下载地址

楼主你好;

都结束了。你直接上网搜吧。4比一赢了。张开印KO泰国选手啊。哈哈。真开心。身为散打一员。真开心啊。
这是我从忧酷找到的网址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4024943o1p0.html

60KG
斐泰克(泰国)
VS
徐吉福(中国)
中方胜
65KG
舍受蓬(泰国)
VS
董文飞(中国)
泰方胜
70KG
纳如蓬(泰国)
VS
刘层层(中国)
中方胜
75KG
蓝桑坤(泰国)
VS
张开印(中国)
中方KO了泰国选手
80KG
考克莱(泰国)
VS
边茂富(中国)
中方胜
结果4比一。

谁怕谁啊专用,复制必究

武术有没有办法克制泰拳的快速攻击?

想打人首先先挨打?

如果抵挡不住泰拳出招,跑不掉只有挨打了,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任何武术都有优点和缺点,泰拳一样,但是需要自身武术根底深厚,攻打对方空档快准狠,使用泰拳的受伤重点暴露出来,追打受伤重点部位,并且还要保护自己不受重伤。

曾经有过其他门派的武术高手打败过泰拳高手的,主要是自身武术根底深厚,扛击打能力强悍,能够发挥自家武术的招数优点。

曾经有过其他门派的武术高手打败过泰拳高手的,主要是自身武术根底深厚,扛击打能力强悍,能够发挥自家武术的招数优点。

曾经有过其他门派的武术高手打败过泰拳高手的,主要是自身武术根底深厚,扛击打能力强悍,能够发挥自家武术的招数优点。

在无规则格斗中,中华武术与泰拳哪个更占优势,理由?

在无规则格斗中,中华武术除了散打和泰拳有的打,传统武术存在差距。

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是练习武术套路,1979年开始发展散打,但是没有传统武术什么事,传统任然是民间自由发展,几乎没有什么进展。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46号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才标志着传统武术可以自由参加各种赛事,赛事才如雨后春笋大量举办。

而泰拳从历史以来就是商业赛事不断的在比赛,他们的经验积累是非常丰富,传统武术作为民间的武术,和他们的赛事经验沉淀是完全不同。泰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成千上万的低龄儿童因为贫穷不得已站上拳台。前一段时间有名13岁的拳手被打死亡,阿努查8岁就开始打拳,至今已经打了170场拳赛,想想他的赛事频率有多高,我们国内体制内的成年散打运动员五年都打不了这么多赛事,何况八岁的孩子就开始比赛了。传统武术现在有几个人打过十场专业的拳赛。

承认不足这并没有什么,我们继续努力就可以了。

中国功夫vs泰拳具体结果

理所当然,中国四赢一输,赢得非常精彩!!!!!
2009年中国功夫VS职业泰拳争霸赛在广东佛山岭南明珠体育场开打。经过五场艰苦作战,中国功夫4比1完胜泰拳,其中少林俗家弟子张开印KO泰拳王蓝桑坤。
第一场:60公斤级徐吉富(中国)VS斐泰克(泰国)
徐吉富是2007年广东世界搏击对抗赛冠军/2008年国际搏击散打争霸赛冠军,2009年中国武术散打超级联赛五战全胜。斐泰克则是泰国超轻量级的无敌王者,因技术全面和拳腿肘膝各项泰拳武器运用精熟而被视为罕见的泰拳天才。
相比斐泰克身披黑色斗篷的神秘,中国徐吉富直接赤裸上身,以擂台上的打扮边打拳边走上擂台。比赛开始,双方很快进入状态,徐吉富连续两个漂亮的下手摔,将斐泰克摔倒在地。而斐泰克在被摔几次之后冒险连续使用高鞭腿。几个回合之后,双方体力都下降得厉害,而斐泰克不是很适应散打选手的打法,连续被摔倒,对比赛的节奏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泰拳的特点和威力也没能完全展示出来。

最后一个回合比赛开始,徐吉富开场又是一个抱摔,而斐泰克此时明显显得急躁,向徐吉富展开疯狂进攻,两人拳法对决。徐吉富抓住机会攻击对手下盘,斐泰克非常不适应,又被摔倒在地。第五回合结束,裁判们经过紧张的商讨之后,给出了宣判结果。裁判高高举起徐吉富的手臂,中国选手获胜!中国1比0领先。

第二场65公斤级董文飞(中国)vs大本(Big ben) (泰国)
绰号神剑笔上飞的董文飞是2009年珠海中泰散打比赛冠军,2009年广东国际武术搏击擂台赛冠军。他也是中方五虎将中唯一一个此前和泰拳有过正面交锋的选手。而泰国大本则是现役WBC147磅世界冠军。

泰国大本开场就打得相当凶狠,而董文飞没能控制住比赛节奏,被连续摔倒在地。这名泰国选手的肘部和飞膝进攻都相当厉害,摔法也有很强能力。董文飞明显占据下风,虽然试图靠加快节奏拼对手,但接连被摔倒在地,在被N连摔中结束了第三回合的比赛。

第四回合董文飞连续进攻腿击对手,还击中了对手头部,对手也非常聪明,合理利用规则躲闪。最终,占据劣势的董文飞被判输掉比赛,泰国1比1追平,大本兴奋地单手俯卧撑庆祝。

第三场:70公斤级刘层层(中国)vs纳如蓬
刘层层擅长拳脚摔,是技术全面型选手,曾获2006年中国武术散打季军和2007年国际搏击赛冠军。纳如蓬则是泰国次中量级冠军,亚洲铁拳新人王超级明星。今天的比赛他是带伤上阵,刚刚在本月5日的泰王杯比赛中被巴西对手TKO导致膝关节韧带扭伤。从身形上看,刘层层明显低于对方。

双方开场主要试探为主,第一回合基本没有正面进攻,刘层层倒也不落下风,基本没有破绽。第二回合刘层层打得比较沉稳,抓住机会发起攻击并且将纳如蓬摔倒在地,现场观众陷入疯狂!第三回合刘层层打得非常聪明,连续两次将对手摔倒在地。不过,已经打过百场比赛经验老道的纳如蓬人伺机寻找机会进攻,利用鞭腿踢刘层层。而刘层层此时出现战术问题,总是背对着对手,给了对手很好的进攻机会。随后的比赛,纳如蓬膝盖进攻更猛,刘层层则寻找机会反击得分,抱住对方的膝之后马上直拳进攻。随着一个漂亮的长腿踢中对手面部,疲惫的刘层层结束了第五回合的比赛。绝对的优势让裁判折服,刘层层胜!中国2比1领先。

第四场:75公斤级:张开印(中国)vs蓝桑坤(泰国)
绰号威风少侠的张开印是少林寺俗家弟子,17岁时就夺得全国青年冠军,2007年国际武术搏击赛冠军/中日散打对抗赛冠军。而蓝桑坤这是久经沙场,有三百多场比赛经验。

蓝桑坤开场便是猛烈进攻,出拳迅速并肘击头部,张开印开场被对手一拳击倒在地,又接着被对手摔倒在擂台上,充满火药味的第一回合;第二回合双方陷入缠斗,在你来我往中结束第二回合;第三回合张开印主动进攻相当积极,在一次进攻一拳击晕对手。KO!张开印KO了蓝桑坤!中国功夫3比1胜泰拳。

不过,此时泰国选手对比赛的规则理解有出入,对比赛的结果存在争议,一直和组委会交涉中。

第五场:80公斤级:边茂福(中国)vs考克莱(泰国)
真正的重量级对决!边茂福打法凶悍,绰号铁腿王的他膝和腿杀伤力极大,也是中国散打在该级别的第一人。他向武管中心写了一封血书请战,才在最后时刻入围中方阵容。而考克莱则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泰国拳王,以78KG级的体重常年征战k-1以及欧美超重量级擂台,连续创造以小搏大的拳台奇迹,多次在比赛中击倒体重超过自己一倍的对手。

都擅长腿法的两人开场便进行腿法PK,考克莱凶猛,而边茂福则有身高优势。边茂福无愧铁腿王,非常快的腿法结合快拳进攻,考克莱被晃倒在地,势均力敌的第一回合结束;第二回合开始边茂福直拳结合腿法明显占据优势,他加快了进攻节奏,再加上严密的防守,考克莱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应对。但是,随后的比赛中双方体力似乎都出现问题,边茂福两次被对手摔倒在地。

关键的第五回合,体能消耗极大的两人开场试探性进攻,边茂福被摔倒在地。考克莱闪躲很快,边茂福又一次踢空,稳住阵脚的他被翻倒在地上,差点摔出场外,可能是体力出现问题,第五回合的比赛结束。边茂福和考克莱拥抱,最终裁判判罚边茂福获胜,中国功夫4比1完胜泰拳。

中国传统武术vs泰拳

好像当时听过一句话:练一年的功夫,打不过一年的泰拳;练十年的泰拳,打不过十年的功夫。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中国武术为什么打不过泰拳

很简单,因为训练的方法不一样。泰拳属于横练,那都是实实在在的杀戮训练。所以每一个严格训练的泰拳手都是力量强悍,耐力惊人,抗打击能力强。一个普通的泰拳手足可以一拳毙敌,一拳打碎对手的头盖骨都是家常便饭。再加上东南亚人特有的灵活性,配合膝击、肘击,让泰拳更加威力倍增。我们要注意,泰拳本身就是来源于战场上的杀人技术,与传统武术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武术打不过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中国武术本质上其实是竞技技术,而不是杀人技术。

在古代泰拳能打过中国武术吗?

在古代的泰拳和中国的武术,应该泰拳打不过武术,武术在中国古代也是比较实用的技击术!

中国武术和泰拳的问题

也许不怎么顺耳 但是LZ 除开所谓的世外高人之类的传说 我们中国在格斗 无论是站立式格斗还是MMA规则的格斗 都已经落后世界水平很多了 中国的MMA比赛 英雄榜 与美国的MMA比赛 UFC 差距就像是CBA与NBA的水平那么打 抛开一切不说 作为一项体育运动 格斗这个项目 我们已经差了很远 这是国家散打协会都承认了的

不过 格斗 作为男人之间最最直接的对抗 我们当然是希望自己国家 自己民族的选手做到最好 但也不希望这一良好的出发点阻碍我们发展

然后我来回答LZ的问题 中国武术是花圈秀腿么?至少目前 就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来看(我已经很谨慎了 这个问题太容易招人骂)因为太久没有实战性的比赛 是的 你也许会说我是道听途说 没见过世面 那么我告诉你这是我爸爸告诉我的 我爸爸大学学的就是体育(和我一个学校哦 不过我学的是文学) 毕业以后也一直在体育局工作 不出意外应该比LZ你和你身边的人专业一点吧 有个武术比赛 我想去看 我爸爸的原话就是:“都是花架子”
LZ的第一个问题 呵呵 你有点过激了 特种兵谁厉害?我真的不清楚 坊间传说倒是很多 谁厉害呢? 不过有很多特种兵的比赛 倒是经常看到我国特种兵得奖的消息
第二个问题 还是过激 不过我应该可以回答 同重量的话应该是特种兵 拳手再屌也是运动员而已 你要他去和军人比 似乎过分

最后 少林寺已经不叫少林寺了 叫少林集团了 董事长释永信 呵呵
我们当然希望我们国家的每一个方面都做到最好 我也希望 通过努力 让我国格斗的水平提高 让传统的武术恢复竞技性甚至进一步提高水平 我们的水平真的有差距 最近的中泰对抗赛虽然中国赢了 但不得不说规则是有利于我们的 这已经是我国散打工作者们努力的结果了 在最开始的中泰对抗赛上 泰拳是让我们散打一个级别的 就是说 泰拳65公斤打我们70公斤 80公斤打我们85公斤 这是我们的耻辱!!! 所以希望我们无论干什么都要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 切不可夜郎自大
在目前找不到科学依据或确凿证据的 类似于内功气功 世外高人 我不做讨论
我真的是在诚恳的和你讨论 不是崇洋媚外什么的 希望LZ 恩 不说什么了

中国武术 什么是中国武术

每个人都有一个武侠梦,而中国武术可以说是我国为经典的文化之一了,在世界上也是许多人喜欢的。那么你知道什么是中国武术吗?它的来源是什么?中国古武术有哪些呢?中国武术第一人有时谁?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国武术的基本知识。

中国武术来源

武,止戈为武;术,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

武字正解

武术,制止侵袭、停止战斗的技术。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通过武化流传,是物质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有人对武理解成“举戈而动,欲与人、欲与兽斗”是一种误解,其产生谬误处是对“止”的认识上:以趾为动。对武的理解便误解成“举个而动”而非“止戈为武”的原意了。“止”字,是“一只脚(趾)”的意思,是“步”字的前一只脚,后面的一只脚不再踏上来、停止前行的意思。

武(wu)的发音出自于舞。舞是在武未出现之前,用于向他人彰显身强力健、雄壮灵活的行为。后来,因为出现争斗,继而立武:停止争斗的行为。六尺为步,半步(止)为武。武,即界定了人的安全范畴。

武与戊同音通义:戊,wu,会意。从丿从戈,。“丿”意为“不”。“戈”与“丿” 联合起来表示“不动之戈”。戊位中央,与“武保半步(三尺)之安”一致。

武术,是修习一门制止侵袭的高度自保技术,它在切实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使我们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的训练,简便易行、能够轻松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素质,防卫健身,精进卓越,快乐通融。

 

 中国武术的文字解释

关于中国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上,是用于守护疆域完整、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技术。

武之来源与作用

个人自保

原始社会:强弱争斗,一方动戈,继而出现武。武,止戈为武,消停战事而来。

武术,消停战事的技术。

安国强民

国家、社群: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中国武术武的认识

武的比对认识

文,精神文明(的来源与过程);

武,物质文明(的来源与过程)。

文化,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武化,物质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武术文化,消停战事技术应用上的渗透、导向。

武在中国历史的演进、应用

夏、商、周:拳勇 手搏 角力 斗勇。

春秋战国:技击 相搏 手战。

秦汉三国:武艺 角抵 手格。

两晋、南北朝:讲武 武艺 相扑 拳法。

隋唐:拳捷 试扑。

宋、元:摔跤 打套子。

明、清:白打 使拳 使艺 拳法 把式 对力 对拳。

近代:国术 武术国技 把式 功夫。

武与武术、功夫的关系

武,止戈为武,消停战事。是物质文明的保障。

武术,止戈的技术,消停战事的技术,是物质文明的保障和导向。武术分别体现在国家的国防实力、和个人的安全防卫方面,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地方,有不同形式的应用。

功夫,英文Kung fu,又称中国功夫、中国传统武术,是在中国清末出现的、关于“武术”的别称,主要体现在个人在武术上的应用和造诣,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和个人修为。

中国历代武术演进

宋朝以前(陕西红拳)

兵员搏击技术的出现。

红拳早起源可追溯到周、秦 。西周沣镐盛行“武舞”“角力”。秦时三辅(今陕西关中一带)盛行,“手搏”“击剑”长安附近尤甚,并以对练套路娱乐提高技艺(见《中国武术史》)。又据《史记.张仪传》记载:“秦人秦声,舞秦舞击缶弹筝,击膊拊髀(bi)”,说是秦王嬴政打完胜仗后的庆功宴上,武士“击膊拊髀”(跳拍打舞)以示庆贺,这与现红拳演练套路中 “放炮”、“十大响”的有着同样的表现形式,与民间流传的红拳谚语“击皮为鼓”也同出一辙。“击膊拊髀”体现秦人粗犷豪放,既练了“拍打之功”,又练了“撑斩之法”红拳以“撑斩为母” 撑斩是红拳拳法的精髓。红拳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它以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德艺并存、以撑补撑斩为其母、勾挂缠粘为其能、化身闪绽为其妙、钻身贴靠、腿法凌厉、刁打巧击为其法,享誉武林。红拳传域甚广,有豫红、陇红、川红、滇红、晋红、鲁红等,尤以关中。在陕西咸阳建都,做就了秦汉时期流行于陕西之关中红拳;发展至宋时改称为太祖红拳。《少林拳法》载有“宋末觉远上人访李叟、白玉峰于陕西宝鸡、兰州,习练大小红拳。后白玉峰随觉远入少林寺传授大小红拳、棍术、擒拿等”。少林红拳是从关中传入, 唐朝李世民时有少林寺僧兵及武僧纪录。

唐朝武则天于公元702年订出武举制度[1],选举军将人才,并用考试的办法授予一定的称号,这大大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宋、明、清亦从之,至清末废除,历代皆有兵员军将之世袭制度,此时武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并产生流派承传,从此影响到东南亚各国。 唐朝有李白寻访江南道人许宣平不遇之纪录。民初许禹生称三世七(太极卅七势)乃许宣平所传(没有提供真实证据)。

(杭州长拳)

(北)宋朝立国之始订下的禁止民间组社、私藏兵器的禁律。 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宋室南迁,以岳飞、韩世忠为首的爱国将领提议下,大部分军民,奋起习武。以杭州为中心。 杭州流传的为南拳,拳势多以上肢为主,肘膝为辅,很少飞身离地,称“拳打卧牛地”。心意六合拳先祖,据说传有《岳武穆王拳经》。且被该派尊为祖师,可惜没有历史佐证。

1156年(绍兴二十六年),朝廷在临安设立武学。 1180年(淳熙七年),设“武举绝伦从军法”,学武者可以考取功名。南宋共出现二十七名武状元。当时杭州的武术团体有角抵社、锦标社、射水弩社、川弩射弓社、英略社、马社等。还有民间组成的巡社、弓箭手、良家子等团体。他们平日“执弓荷锄,仗剑巡步”。北方被金侵占后,大批难民来杭,带来了北方的拳种,与原来的南派拳种融合。 出现了浪迹江湖,习武卖艺为生的“路歧人”。 (宋太祖)或(岳氏)长拳形成时期。

元朝

汉人为下等人。不可习武聚会。据原载于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天铎报,广东人卢炜昌以伪少林历史宣传反清情绪的作品《少林宗法》说:宋末元初,少林寺之拳术还未为世人称许。相传住持觉远(陈享)得达摩(陈远护)留传之十八罗汉手法,变散式为整式,将《罗汉十八手》佛手发展成七十二手(花拳)。他仍未满意,乃改装外出求师。后得兰州李叟(李家拳),及得北方游侠白玉峰之(白模拳),后同住于洛阳同福禅师(蔡福-蔡家拳)之处。将各路拳法融合成五拳,使少林手法(南少林)增至一百七十余手(172式五形八卦拳),内藏龙、虎、豹、蛇、鹤五形及八卦拳,即今蔡李佛之古典五形八卦拳。又称觉远注重武德,订“少林戒约十条”约束僧徒。

上述故事,是清朝晚期南方蔡李佛所形成有关之编造历史(或称托古)。

明朝(福建南拳,四川梅花拳)

明有长拳、红拳、弹腿等名称出现。也有单练、对练的形式。

明迁都今北京,将南方(南京)武术如长拳,红拳等带来,与原本北京、天津、沧洲之武术,如十八手(叟),六合等拳术融合,今人称为少林拳种。

明朝戚继光在福建整理当时全国武术(包括长拳,短打、红拳,巴子拳等,留意当时未有提及少林派及武当派)-今人(民国初期,有人将中国武术分类)统称南少林拳(或属概念象征)。

明将戚继光亦是世袭而来,其武术长拳学自祖辈,故称太祖长拳。

沿海被日寇搜劫,俞大酋、戚继光曾驻扎沿海地方。福建及山东留下了当时的拳种如长拳、短打、五拳及华拳。福建演生了五形拳,鹤拳;两广衍生了洪拳,咏春及蔡李佛等南拳(今人称南少林拳)。山东将原来之罗汉、六合等演变出现在之罗汉螳螂拳和六合螳螂拳。

明万历张松溪内家拳。(此时称拳不称派)。民初吴式太极拳传人许禹生著作中说:宋书铭自称张松溪将内家拳传与其先祖宋远桥,文中未有提出证据。 明朝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拳’术。(此时称拳不称派)。许多记载武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版。

流行的‘拳’有长拳(后演生为太极拳)、红拳、华拳(后演生为心意六合拳)、五拳(后演生为五形洪拳)、查拳、巴子拳、弹腿、短打(后演生为螳螂拳)、内家拳等等。

清朝

清前期明令汉人不得聚众习武,南少林寺不再存在,嵩山少林寺受到监视,寺僧亦不可习武。

明末清初,在南方《五拳》发展成老洪拳之(五形拳)、今人称为《南少林拳》,在福建广东流行。其拳种来自福建,经戚继光整理后之南方拳术。

福建之海盐西进,外来商品在广东北上,皆必须精通武术之镖师。

中国武术相关文章:

1.什么是中国武术

2.中国武术主要拳种

3.中国武术四大门派是什么

4.中国武术天人合一怎么理解

5.中华武术与宗教的关系

本文Hash:0b2c4c4d7a6d73970fa16664288622fab2d4e80b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