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简述32式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32式太极拳练习大体分八步走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内容丰富、形势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32式太极拳的三个阶段。欢迎阅读!
简述32式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一、易骨、易筋、洗髓阶段
这个阶段是习练32式太极拳的基础阶段。32式太极拳是一项身手放长的运动,32式太极拳总论中明确要求,要在行功走架中做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开胯曲膝;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各种特点及要领,在于大家平日里多加练习和揣摩,太极拳重在思考和领悟。
按此要求,日积月累练习,能逐步使身体各个关节和筋脉舒展柔开,进而达到身肢放长和洗髓之目的,以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增强八面支撑的拥劲。
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节松、节节通,敛气入骨,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柔曲百折若无骨;才能在发劲时松活弹抖、惊炸点刚、柔韧有余,为下步练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练精化 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阶段
32式太极拳对内是意气运动,对外 是神气鼓荡,其理是精满则气足,气足则神清,神清则虚空灵动。拳谚云“心一虚,全体则虚,为虚则灵,灵足以应敌”,而这一切都要通过套路的运动来实现。
想要真正学好太极拳,首先就是要将它的套路熟练掌握。
套路行功走架时,在意念的导引下,虚实、开合、起落、旋转,腰胸折叠,配以绞来绞去的多种动作,使丹田之气得以培元,周流全身,又能在意念中达于梢节。
此时习者大有虚空、灵动梦游般步入仙境之感,而这种感觉正是第二阶段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具体体现。
因此说,打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练内家拳必须以练内气为主,一定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就不可能产生质的变化。
三、明劲、暗劲、化劲阶段
习练武术,必须研练各种武术的劲法,只有这样才能克敌制胜,成为强者。那么,什么是武术的明劲、暗劲、化劲呢?
所谓明劲,是指“心一动,通过肌肉和筋脉在瞬间一松一紧中所形成的劲”。
暗劲,是指“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心、意、气、神、形外相合所形成的混元之劲”,暗劲既可外显,又能内敛。
化劲是指“在积柔成刚或积刚生柔和刚柔相济中所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敏捷,能沾、粘、连、随应变万端之劲”,化劲是武术劲法中的最高境界。
在现实中有很多练武之人,没有练好各种劲法,功夫尚未真正上身,只会打定步拳,打不好活步拳;只会打套路拳,而打不好随机应变的应用拳,墨守成规,练用严重脱节。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练出周身的整劲及混元劲,所以很多人对传统武术的实战性和应手即仆的说法产生了种种质疑,这不足为奇。
32式太极拳练习大体分八步走
32式太极拳有一整套完善的训练体系。大体经过:无极桩、缠丝劲、套路、采气桩、运气功、器械、推手、太极散手等,只求健身养生的话,前几个步骤就可以了。
对于基本功的训练,是需要大家多花时间的,这样才可以掌握的更加牢固。
练习首先从无极桩开始,无极桩重在调息、放松、入静,要求精神内敛、意念集中、尾闾中正,气沉丹田行于足下;
第二步练习缠丝劲,要求运裆走劲,周身上下无处不缠丝,既疏通了经络,又提高了擒拿和化解水平;
第三步熟练套路,将每个动作练到位,前裆、后裆均要打开,还要合得住,这样下盘沉稳,上身才能松活;
第四步采气桩的练习,通过吐纳来增加内气的饱满充盈;
第五步练习丹田各个角度的转动,催动内气达于四梢,通于身体各个部位;
第六步熟练器械增加难度,达到器械与身体的高度协调;
第七步进行五种推手训练,将八门五步熟练运用;
第八步太极散手阶段,从最初的有招法向无招法阶段发展,最后达到周身上下无处不是手的高级阶段。
32式太极拳的三个阶段相关文章:
1.32式太极拳拳谱解读
2.学习太极拳的三个不同阶段
3.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4.32式太极拳口令词
5.32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6.习练32式太极拳的好处
7.陈式太极拳32式拳谱
32式太极拳的七个要点
32式太极拳深受当代人的喜欢,太极拳的好处对慢性病的侵犯有一定的预防疗效,跟着太极拳教学学习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32式太极拳的七个要点。欢迎阅读!
简述32式太极拳的七个要点
一、用意放松
练习32式大极拳时要精神贯注思想集中,使中枢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引导动作屈伸开合,使处处能符合要点要求,恰到好处,没有过分或不够的地方,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用意。
放松是指全身肌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除了维持运动速度和保持肢体位置所应有的紧张度外,尽量放松,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节省体力。
古人所谓“用意不用力”的不用“拙力”,就是指这多余不必要的力而言。能用意放松,就能更好地使经络宽畅气血流通,有利于内劲的增长和增进身体健康。
学习太极拳最重要的就是放松,生活在压力下的身体已经身心疲惫,如果我们不将身体经常放松一下,长期这样将会疾病缠身。
二、连绵不断
练习32式大极拳时一势一式,要像“长江大海”一样,一浪接一浪地连绵不断“滔滔不绝”。
成式时动作虽略有停顿而意识仍然不停,下一势紧接着上一式,在两者之间可用小圈圈来贯串衔接。所谓小圈圈,实际上就是古人所说的“往复须有折叠”的折叠。
有折叠来来去去就没有断续的痕迹。这样才能达到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的要求,给锻炼者以十分舒适的感觉,提高了锻炼兴趣;在技击上也就能达到“运劲如抽丝”、“断而复连”、“断而能接”、“不丢不顶”、“有缝即渗”的要求。
三、周身完整
练习32式大极拳无论在做任何一个动作,或摆任何一个架式,都要做到周身能相随相合地完整。
所谓相随就是古人所说的“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腰动脚动手动,眼光也随着而动”的上下相随。
所谓相合,不仅要机体在形式上做到不同侧的肩和胯,肘和膝,手和足相向或相背地有呼应着落的所谓“外三合”,更重要的是要求意识,呼吸和动作的相互配合,作到所谓意与气合,气与劲合的“内三合”。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周身一家”、“无有缺陷”的完整。在技击上,也就是使对方没有空隙可乘。
四、分清虚实
练习32式大极拳以分清虚实为入门第一步功夫。分虚实先要从大处着手。
以下肢部为例,如全身重量寄于左脚则左脚为实,右脚为虚;寄于右脚则右脚为实,左脚为虚;进步时必先转腰合胯,一脚坐实,一脚变虚而进。否则出步重滞,就不可能做到古人所说的“步随身换”、“迈步如猫行”的要求。
以躯干部为例,敛腹吸息时,拿上下来说是腹虚而胸实,拿前后来说是胸虚而背实;拔背呼息时,拿上下来说是胸虚而腹实,拿前后来说是背虚而腹实。
以上肢部为例;如以一手前伸为虚,则另一手辅助或平衡为实,所以在技击上发劲放人,必须先在实手加意和用刀劈物必须在刀背加力一样。
这是大的方面,至于小的方面,则正像《十三势说略》所说的“一处自有一处虚实”,躯干、四肢、一手一脚以至一个指趾,无不有它的虚实存在,要在锻炼者自己悉心体会,由大而小,由面而点,逐步缩小。
在技击上则可结合推手,用“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办法来对付对方,达到古人所说“因敌变化示神奇”的境界。
分清虚实,无论在练大极拳或推手,对于机体感受器灵敏度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能力的提高,是极其有效的训练。
因此,它实际上也是增进机体健康的重要一面。
五、敛腹含胸
敛腹含胸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敛腹是在吸息时将腹壁有意识地略为收缩,使和膈肌的收缩下降配合起来。
含胸是紧接着敛腹,使胸部肌肉放松,胸骨正中第三四肋间隙玉堂穴和膻中穴中间,稍微有内吸的意思。
这样可使胸廓下部得到充分的扩展,有利于肺活量的增加。
敛腹含胸时腹压降低,丹田向上合抱,使内气从尾闾沿脊柱往第四胸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提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敛入脊骨”。
敛腹含胸一般是在动作开始或转换变化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走化或蓄势的动作。
对初学的人来说,只能先从外形的敛腹含胸着手。结合呼吸的提敛内气,可以留在后一步来做,避免发生偏差。
六、拔背顶劲
拔背顶劲也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拔背是在呼息时使两侧背部的肌肉群,如棘肌、半棘肌、骶株肌等。
由下而上地依次拉伸一下,然后竖起身躯,则在脊柱第四胸惟棘突间的身柱穴处,就有往上拔起的感觉;顶劫是紧接着拔背,由头棘肌的作用,松松竖起颈顷,抬头向前平看,头顶百会穴处有凌空顶起的意思。
拔背顶劲时,可使由敛腹含胸时提敛至脊骨身柱穴处的丹田内气,再从身柱穴沿督脉上升到百会,经前顶、神庭、印堂而到龈交,由舌抵上腭的作用,接通任脉承浆,再沿任脉而下,回归小腹。
这时丹田落归原位,膈肌上升、恢复原来隆凸状态,腹部内压力增加,腹肌放松而有饱满舒畅的感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气沉丹田”。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气沉丹田是配合着拔背顶劲的动作,并不单独存在,是意识引导丹田内气的作用,不是用力屏住呼吸住下硬压。
拔背顶劲,一般是在动作的终了或成定式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防劲的动作。
七、松腰收臀
32式大极拳以躯干带动四肢,而躯干的转动主要在于腰脊部的旋转灵活。
所以古人说“腰如车轴”,又说“腰为纛”,“腰为主宰”,同样说明了腰脊部的重要作用。
松腰就是要在放松腰部四周肌肉群的前题下,使两胁肋部往下松塌,而又有向前抱合的意思。
所以武禹襄把它称为“护肫”。能松腰腰脊才能转动灵活、上下不相牵掣,重心降低,两脚有根而下盘稳固。
收臀是在松腰的同时,有意识地使臀部稍微往里收缩,使臀部和腰背部基本保持在一个曲面上,而不向后凸出。
能松腰收臀,才能使脊柱直竖,尾间中正,起到像大纛旗和力向盘一样的指挥作用
32式太极拳简介
三十二式太极拳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太极拳典范套路。它是中国武术段位制中四段太极拳技术考核的规定教材,属于中段位太极拳。它吸取不同流派太极拳之精华,动作难度、风格变化较大,更能充分体现武术的健身性和表演性。
拳法是以柔克刚对方力气越大受伤越重。例如中国太极高手和日本相扑冠军比力气时就可以用上。
新研究发现,练习32式太极拳对心血管等都有改善,而且32式太极拳对抑郁病人的病情也有很大的改善。
32式太极拳的七个要点相关文章:
1.杨式太极拳的七个阶段
2.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
3.杨式太极拳85式的七个阶段
4.提高太极拳水平的要点
5.太极拳的练习要点
6.太极拳的七大健身机理
太极拳自学教程三个阶段
太极拳为武术拳种之一,是华夏民族值得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自学教程三个阶段。欢迎阅读!
浅谈太极拳自学教程三个阶段
一、易骨、易筋、洗髓阶段
这个阶段是习练陈式太极拳的基础阶段。陈式太极拳是一项身手放长的运动,陈式太极拳总论中明确要求,要在行功走架中做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开胯曲膝;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各种特点及要领,在于大家平日里多加练习和揣摩,太极拳重在思考和领悟。
按此要求,日积月累练习,能逐步使身体各个关节和筋脉舒展柔开,进而达到身肢放长和洗髓之目的,以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增强八面支撑的拥劲。
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节松、节节通,敛气入骨,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柔曲百折若无骨;才能在发劲时松活弹抖、惊炸点刚、柔韧有余,为下步练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练精化 气、练气化神、练 神还虚阶段
陈式太极拳对内是意气运动,对外 是神气鼓荡,其理是精满则气足,气足则神清,神清则虚空灵动。拳谚云“心一虚,全体则虚,为虚则灵,灵足以应敌”,而这一切都要通过套路的运动来实现。
想要真正学好太极拳,首先就是要将它的套路熟练掌握。
套路行功走架时,在意念的导引下,虚实、开合、起落、旋转,腰胸折叠,配以绞来绞去的多种动作,使丹田之气得以培元,周流全身,又能在意念中达于梢节,此时习者大有虚空、灵动梦游般步入仙境之感,而这种感觉正是第二阶段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具体体现。
因此说,打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练内家拳必须以练内气为主,一定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就不可能产生质的变化。
三、明劲、暗劲、化劲阶段
习练武术,必须研练各种武术的劲法,只有这样才能克敌制胜,成为强者。那么,什么是武术的明劲、暗劲、化劲呢?
所谓明劲,是指“心一动,通过肌肉和筋脉在瞬间一松一紧中所形成的劲”。
暗劲,是指“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心、意、气、神、形r8外相合所形成的混元之劲”,暗劲既可外显,又能内敛。
化劲是指“在积柔成刚或积刚生柔和刚柔相济中所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敏捷,能沾、粘、连、随应变万端之劲”,化劲是武术劲法中的最高境界。
在现实中有很多练武之人,没有练好各种劲法,功夫尚未真正上身,只会打定步拳,打不好活步拳;只会打套路拳,而打不好随机应变的应用拳,墨守成规,练用严重脱节。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练出周身的整劲及混元劲,所以很多人对传统武术的实战性和应手即仆的说法产生了种种质疑,这不足为奇。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央视五套正在热播的《武林大会》的王占军和陈自强的尚佳表现是最好的回答。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周身轻灵空接手,发放全在点中求,里里外外都是点,星星点点都是拳”的含义,对于习练武术,不怕你想不到,就怕你练不到。
你要真的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妙,达到了四如境界,即体整如铸、肌肉如一、体如铅灌、毛发如戟、周身一家的话,你从心理上,就不惧怕同任何人动手。你不一定是最能打的,但你已达到了武术的高深境界。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太极拳自学教程三个阶段相关文章:
1.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2.学习太极拳的三个不同阶段
3.武式太极拳的三个学习阶段
4.初学者学太极拳就谨记的三个训练方法
5.孙式太极拳的三个学习阶段
6.太极拳技击的三个阶段
本文Hash:877fece85a644deb6377f0310bada53ed8a32d58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