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队出局》德国小组赛出局震惊世界,法国队vs德国队

导读: 如何看待世界杯德国队爆冷出局? 2020年欧洲杯法国战胜德国,主要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德国出局,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在幸灾乐祸 出局,看看国内足球解说员们都是怎样说的:德国奶奶队

关于德国队出局的看点,同时还对世界杯冠军魔咒是什么意思、德国小组赛出局震惊世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希望本文能为您找到想要的体育资讯。

如何看待世界杯德国队爆冷出局?

很正常啊,谁考试总不能都一直考100分吧。不过对比下接下来巴西对塞尔维亚那场,就能看出来,这个德国队针对的战术不多,踢法比较死板不够流畅,更大的责任应该在于勒夫的调度。。。。

2020年欧洲杯法国战胜德国,主要是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在法国队的实力是要比德国队强的,最近这些年,法国人才出现了井喷的态势,在2018年的世界杯上,法国队就获得了冠军,球队的阵容非常强大,甚至落选的法国球员组成的阵容都要比很多国家队的首发强大,而德国队在2014年夺得世界杯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不仅人才青黄不接,球队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打起了自己不擅长的传控足球,在2018年的世界杯上,甚至创造了耻辱的纪录,所以这次的欧洲杯,法国战胜德国队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法国队的实力要比德国队强不少。

虽然战胜了德国队,但是这次的欧洲杯,法国队和德国队的最后的成绩是差不多的,都是止步于淘汰赛的第一轮,德国队输给了最后的亚军英格兰,而法国队则是在球队出现了内讧之后,在和瑞士队的淘汰赛中,在领先的情况下被瑞士扳平,在点球大战中遗憾出局。

法国队的实力是很强的,但是法国队最大的问题是喜欢内讧,每次出现内讧,法国队的成绩就开始不稳定,欧洲杯开始前,法国队就传出了姆巴佩和吉鲁的矛盾,而在被淘汰之后,更是爆出了法国球员在场上对骂的消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国队没有好成绩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是德国队的情况要更加糟糕,德国队在这几年出人意料地玩起了传控足球,这和传统的德国足球是完全不一样的。德国队失去了自己传统的铁血精神,以往的德国队,即使实力不济,但是他们铁血的精神也能让他们取得不错的成绩。

现在德国的足球人才出现了严重的断档,老一代的球员退役之后,新一代的球员并没有完全顶上来,希望德国队在勒夫下课之后能够有所改善吧。

为什么德国出局,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在幸灾乐祸

应该不会有这种情况,这个时候如果哪个国家会有幸灾乐祸的态度,那么毫无疑问将会引起国际的公愤,连日本都派出了救援队和捐款,韩国应该不至于。应该是有人别有用心发布假消息

出局,看看国内足球解说员们都是怎样说的:德国奶奶队

德国耻辱出局!看看国内足球解说员们都是怎样说的:德国奶奶队

刘建宏老师说道:“德国奶奶队!踢得还不如德国女足呢!冠军已死,德国国家队需要重新来过了。用不用勒夫不重要,重要的是德国足球得找回自己的精气神!272就算了吧,穆勒如果找不回状态也可以在拜仁养老了,还有戈麦斯终究难成大器,以罗伊斯和年轻人为主,重建球队吧!”

刘嘉远老师说道:“今天德国的失利,其实已经有很多预兆了,不能说不意外,世界杯的卫冕冠军魔咒仔细想想有他的道理,你在明敌在暗,哪行哪业排头位置,都容易被捧杀。我对德国足球很有信心,这不是04欧洲杯系统性的溃败,也不是12年欧洲杯不成熟的挫折,这是体系成功后阶段性的挫折,以德国人的效率和纠错机制,这支球队依然可怕!”

贺炜老师说道:“德国队到了要更新换代的时候了,队员疲态和战术被针对太明显。强者的敌人是自己,重新上路要从改革自己的命开始。”

徐阳老师说道:“卫冕冠军出局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一支攻守并不平衡的球队很难走远,绝杀不是天天有。对德国来说,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或许不是件坏事……”

苏东老师说道:“戈麦斯不首发,厄齐尔、赫迪拉进去首发。速读立刻减缓。估计勒夫没有想到韩国人上来压得如此靠前,德国队无法应付。拼,拼不过,跑,跑不过,出局也就理所当然。德国人很严谨但也很固执,又一次卫冕冠军倒在小组赛。”

朱晓雨老师说道:“最后一分钟,德国感受过从地狱到天堂,又感受了坠入深渊,这个剧本看得人心惊肉跳。德国队不缺少天才,可是缺少了克洛泽、拉姆、施魏因施泰格;德国队不缺少机会,却碰到了近乎神奇的赵贤祐。”

洪钢老师说道:“套用一句列夫托尔斯泰的话,所有的成功都是相似的,所有的失败各有各的原因。德国队虽然没有想到过这个组会如此的困难,但最重要的还是进攻不利。这其实从克洛泽直到上届还在冲锋陷阵,已经埋下隐患,当然我不是说克洛泽有什么问题,而是德国的下一代神锋在哪儿的问题。”

曾侃老师说道:“好好总结吧!2014年的冠军,和2018年的结局,都是对过去这些年德国足球发展的总结。没有一条路是长盛不衰永远有效的,就像十几年前的欧洲杯折戟沉沙,逼出了德国足球的改革。现在,当然也是。”

那支德国队是“首次世界杯小组赛出局”的大热门,却获得了亚军

在2018年世界杯之后,德国队被球迷们认为陷入了一个低谷期,而后他们在欧洲国家联赛上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在18~19赛季中,德甲的球队在欧战上面对其他联赛的队伍,没有占到丝毫优势。各方面的表现都指明了德国足球又一次的陷入了低谷期。这已经是德国足球在21世纪第二次进入低谷期了,之前的一次低谷期就是在21世纪初期的时候,但是在这个阶段德国队取得的成绩似乎并不差。虽然在00年和04年的欧锦赛上,德国队都止步于小组赛,但是他们02年世界杯上出人意料的获得了亚军,要知道那一届世界杯开始前,德国队可是小组赛出局的大热门。

2018年的世界杯小组赛出局,创造了德国足球历史上的“奇耻大辱”,当球迷们、跟风群众纷纷指责如今的德国队丢了老祖宗的脸、创造了“历史之最”,殊不知02年世界杯的那支德国队才是“首次世界杯小组赛出局”的大热门。可能现在看了亚军的结果回忆起来会觉得“很难想像这支德国队怎么可能不行”,然而当时的球迷们这么认为也是有依据了——那届世界杯的预选赛上,德国队是通过附加赛才得以晋级正赛了,这已经创造了德国足球的历史了。再加上那几年是德国足球公认的人才匮乏期,赛前又伤了绍尔、代斯勒等得力干将,让德国队出征韩日前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记得在02年世界杯的赛前分析中,国内的体育杂志重点预测了德国队这个小组,大部分足球评论家当年选择小组出线的队伍是喀麦隆和北爱尔兰。喀麦隆作为非洲雄狮,在90年代末期已经成为了最被世界足坛看好的潜力股了,他们就等着用一届世界杯完成从“黑马”到“足球强国”的蜕变了。北爱尔兰的足球可能现在的球迷们没怎么听说过,但是21世纪初期他们正处于巅峰,最重要的是他们在0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淘汰了无冕之王荷兰队晋级的。就连公认最差的沙特,当年也是“冷门”的候选者。

当德国队用一个8:0创造了世界杯小组赛之最的时候,足球评论家们纷纷调转了“枪头”——赛前谁知道克洛泽会突然爆发?不止是克洛泽,当我们仔细分析那一届德国队的阵容,其实发现他们还是世界级的。他们以01年拜仁夺取欧冠的阵容为基础,门将卡恩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门将,后防线虽然被认为年龄大了,但是当他们调整好了状态,他们丝毫不会输给意大利的钢铁防线,哪像去年的世界杯上一群看似黄金年龄的德国球员却打出了最糟糕的比赛。

那届世界杯的中前场给了21世纪的德国足球巨大的贡献,以巴拉克领先的进攻群虽然在名气上稍逊一筹,但是他们至少给了未来德国足球的进攻一个明确的方向——高举高打。既然人才匮乏,那就重点就用这么几个队员,没有球员可挑选也避免了很多队内的矛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个阶段的德国队虽然举步维艰,但是没有“内讧”等事情的爆发。可能02年世界杯上的德国队属于个人能力较差的一届,毕竟人才上的青黄不接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那届德国队的团结力、执行能力绝对属于历史顶尖,甚至是巅峰时期的德国队都不曾拥有的财富。

2018年世界杯德国队(世界杯德国队)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黄思隽

经历出局(0比1落后)、躺进16强(法国反超葡萄牙2比1)、出局(葡萄牙扳平2比2)、出线(哈弗茨扳平1比1)和出局(1比2落后)的过山车之旅,德国队最终侥幸避免了重蹈2018年世界杯的覆辙。依靠几名替补球员的共同努力,加上一点运气,戈雷茨卡在第84分钟打进扳平2比2并将德国队送进淘汰赛的一球。经历如此惊心动魄、倍感煎熬的90分钟之后,这支表现飘忽不定的德国队竟然得到了一个理想的结果——以F组次名出线,进入相对轻松的下半区。当然,“相对轻松”的前提是下周二能够攻陷温布利。

多亏了戈雷茨卡,勒夫还能笑得出来。

进攻便秘,大雨“助兴”

有了首战输给法国却依旧不调整首发阵容的先例,外界一早就料到勒夫不会在对匈牙利时作出任何主动调整,而唯一悬念是用谁来顶替右膝关节囊有伤的托马斯·穆勒。最终,勒夫没有选择呼声更高的戈雷茨卡,而是派上竞技状态已持续低迷超过半年的萨内。这个选择倒谈不上意外,一方面萨内原本就是这个三前锋体系里的主力,过去两年多以来跟格纳布里配合默契,另一方面勒夫在比赛前一天还肯定了萨内的训练表现。

开球之前接受现场采访时,勒夫也解释了为何选择萨内而不是戈雷茨卡。考虑有两点,一是萨内战意十足且“训练节奏良好”,“他拥有一切可能性,一切能力。当他调动起来,他就是世界级的。”二是要谨慎使用伤愈不久的戈雷茨卡,不宜操之过急。

打满全场的萨内足够努力,可惜力不从心。

选择萨内的同时,勒夫还是谨慎起见,将穆勒放进了替补名单。此外,拜仁新星穆西亚拉也第一次进入23人名单,替补左后卫京特尔因此与约纳斯·霍夫曼以及伤员克洛斯特曼一道坐上看台。换言之,算上可以在这个体系里踢前锋的戈雷茨卡,以及进攻能力较强的中场诺伊豪斯,德国队的替补名单里足足有6名球员可供勒夫临场调遣以加强进攻。而最终,勒夫派上了其中5位来救场。扳平2比2的那球,正是戈雷茨卡、穆西亚拉和韦尔纳3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尽管结果表明,勒夫的临场调整卓有成效,但如此痛苦与煎熬的过程,又证明了勒夫无论是首发的排兵布阵,还是中场休息后的局部调整,都有太多不足。不同于边路缺乏保护的葡萄牙,匈牙利的532阵型对德国队两名边翼卫的限制极其严格。右路的基米希从一开场就被死缠烂打的菲欧洛防得严严实实,主裁判卡拉肖夫较为宽松的判罚尺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菲欧洛的过火动作。而另一边的戈森斯也无法像上一场那样,总能在没有防守压力的情况下完成后点包抄,匈牙利右翼卫内戈对他一直形影不离。

德国队利用场地宽度的如意算盘无法打响,又一次陷入对法国时那种进攻便秘的窘境。雪上加霜的是,德国队的丢球时间又提前了:从首战第20分钟胡梅尔斯自摆乌龙,到次战被C罗第15分钟反击偷袭,再到本场第11分钟就被亚当·绍洛伊头球破门。德国队连续2场都是让对手一击即中,三中卫加强防守的效果根本没有体现出来。最为讽刺的是,这一次还是胡梅尔斯盯人不紧所致,而没有给予助攻者罗兰·绍洛伊足够压力的克罗斯也要负上一定责任。勒夫赛后对胡梅尔斯和金特尔提出批评,“马茨(胡梅尔斯)和马策(金特尔)都到位了,但这种情况下你必须看人。”

胡梅尔斯头球顶中门楣,未能弥补丢球过程中漏人的过错。

整个上半场,德国队只打出2次像样的进攻。一次是哈弗茨右肋拿球后突然加速摆脱瑙吉,突入禁区右侧下底横传门前,可惜后点包抄的戈森斯在内戈防守下铲射未能踢正部位。一次是基米希开出右侧角球,胡梅尔斯力压欧尔班大力头槌砸中了横梁。这是德国队本届赛事以来,第一次通过定位球形成如此有威胁的射门。

然而在这两次令人看到一丝希望的进攻之后,德国队并没有在主场球迷的鼓舞下再接再厉,始终没有把速度提起来,又像对法国甚至是像3年前面对韩国那样,开始了慢节奏的前场传控,令人心急如焚。大雨导致场地湿滑,令德国队的地面渗透难上加难。特别是踢了半小时之后,现场风雨大作,导致场面一塌糊涂,反倒是让匈牙利趁乱又打出了两次反击,先后由安德拉什·舍费尔与罗兰·绍洛伊完成远射。

勒夫的调整四部曲

经历如此拉胯的上半场,人们都迫切希望勒夫在中场休息后就大刀阔斧地调整,特别是拿下完全不作为且已有黄牌在身的京多安。然而,首发11人还是在中场休息后回到场内。不过,调整是有的,基米希移到中路,京多安位置前移,萨内则换到右路。而且相比于基米希担任右翼卫,萨内更多是纯进攻的角色,身后空间由金特尔负责,而左路依旧属于戈森斯的私家通道。换言之,德国队又像3月底对北马其顿的世预赛那样,使用一个在三中卫与四后卫之间切换的阵型。

穆西亚拉这一扣,最终制造了扳平2比2的进球。

这个调整不能说没有效果,只是不足以破坏匈牙利这张天罗地网。固定在右路之后,萨内表现得足够积极,多次尝试过人以及跟身边的哈弗茨打配合。问题在于,位置前移的京多安仍然没有任何存在感。以京多安在曼城的作用,他明明是破密集的利器。但这场比赛里,他既无个人突破,也没有跟队友打出过哪怕一次成功的快速互传配合,更没有纵深的威胁传球,根本毫无作为。于是,勒夫终于在第58分钟拿掉京多安,打出戈雷茨卡这张王牌。

带着任务出场的戈雷茨卡立即就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与后插上能力,增加了对匈牙利禁区的压力。但在两条边路依旧打不通,特别是戈森斯在狭小空间内彻底暴露出脚下技术不够细腻与身体灵活性不足的缺点的情况下,磁卡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不足以影响战局。尽管古拉奇的出击失误成全哈弗茨扳平比分,勒夫还是按计划立即派上穆勒和韦尔纳,拿下活力不足的哈弗茨和格纳布里。当人们以为德国队会立即完全接管比赛,匈牙利却又一次偷袭成功。这一回,贸然出击的诺伊尔要背锅。

戈雷茨卡劲射攻破古拉奇的大门。

德国队陷入最为危险的境地。进攻开始提速,但更多只是简单粗暴地把球吊入禁区。克罗斯被迫大幅压上,甚至跟戈森斯完成了一次禁区内撞墙配合,可惜小角度捅射划门而出。感谢疫情之下可以换5人的规则,勒夫第82分钟孤注一掷地派上穆西亚拉和福兰德,拿掉金特尔和戈森斯,基米希又要回到右路。仅仅2分钟后,克罗斯中路转移,韦尔纳左肋带球内切横传被效力过不来梅的克莱因海什勒挡向了底线处,穆西亚拉迅速插上拿球一扣晃开内戈后回传禁区中央,戈雷茨卡做给韦尔纳,后者打门被欧尔班挡住。但球正好弹回到无人防守的磁卡面前,磁卡14米外迎球右脚大力低射被古拉奇伸腿一挡仍然飞入球门右侧!

萨内很糟,但有人更糟

有了扳平1比1后迅速再次丢球的前车之鉴,德国队这一回打醒十二分精神。基米希立即后撤填补金特尔的右中卫位置,踢左边路的韦尔纳更加注意保护身后空当,戈雷茨卡则帮助克罗斯在中路设置屏障。这个时候,随着匈牙利被迫大举压上,德国队可以一边用慢节奏传控来消耗时间,一边等待反击机会。但补时第4分钟,萨内接穆勒直塞反越位插入禁区右侧之后右脚传中直接飞出底线,业余得令人喷饭,白白浪费了福兰德与韦尔纳的两点包抄。“我们形成了三打一,但球最终传得太大了,这种事情真不该发生。”勒夫赛后批评道。

格纳布里在匈牙利球员的严防死守下无所作为。

这脚传球,不禁令人回想起萨内在本赛季对巴黎圣日耳曼的欧冠1/4决赛第二回合最后时刻那脚同样离谱的横传。不可否认,萨内本场表现得非常卖力和投入,包括在防守端也付出了很大努力,无奈他的信心和状态跌入谷底,总是好心办坏事,例如将右侧角球直接踢出左边线,又如回追菲欧洛时一个踉跄被迫在禁区外故意手球破坏。

如果说萨内发挥糟糕在预料之中,那么其他几名上一场发挥出色的球员——戈森斯、哈弗茨和基米希都集体发挥走样,则着实令人费解。勒夫也说:“戈森斯有点游离在比赛之外。”同样令人费解的是,几乎一模一样的人员搭配与阵型打法,德国队每场比赛的发挥波动会如此之大。刚踢出一场极具冠军相的比赛,接着就几乎一夜回到3年前。勒夫的战术部署固然有不妥之处,后防线依旧是豆腐渣,但更要命的是球员害怕犯错的思想包袱。

戈森斯从上一场的最佳球员,变成了本场的最差球员之一。

如果说面对法国的时候,德国球员在一对一当中普遍落于下风情有可原,那么面对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匈牙利球员,京多安、格纳布里甚至是基米希也踢得如此狼狈,则着实是解释不通。反倒是年仅18岁的穆西亚拉能够轻装上阵,完成一次看上去很简单又至关重要的摆脱,然后送出关键传球,表现得到了勒夫赞扬。而戈雷茨卡与穆勒替补出场后那种贯彻勒夫战术部署的决心,也是清晰可见。

事实证明,德国队并非没有破密集的办法,只是太多球员不愿冒险,不敢第一时间处理,总是选择最稳妥的处理方式。例如第60分钟,基米希右肋过顶传球恰到好处,反越位的哈弗茨插入禁区右侧却没有像戈森斯上一场那样第一时间就把球抽向门前或倒三角传球,而是选择稳妥地右脚卸球,结果停球稍大就被欧尔班抢先破坏出底线,导致明明已经跟进到位的格纳布里和戈雷茨卡失去射门良机。总之,无论是技战术层面还是心理层面,这支德国队依旧还是一片大工地。

第一次在大赛出场的穆西亚拉回报了勒夫。

当然,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连续2场首先丢球的情况下最终拿到4分而从“死亡之组”出线,证明了这支德国队至少还有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拥有出色的团队精神与旺盛的斗志,也证明了勒夫手中可以打的牌确实比较多,跟3年前不是同一回事。而且由意大利人马尔科·罗西挂帅的匈牙利队,确实每一场都展现出极强的战术执行力,必须高度肯定这支球队(包括他们球迷)的战斗力。此外,相比于前2场在定位球上毫无作为,德国队本场利用前场任意球扳平1比1(尽管主要得感谢古拉奇出击失误),还利用角球顶中过门楣,也算是有了一定进步。

劫后余生后出征“福地”

勒夫在大雨之中的狼狈造型,没有成为他15年国家队主帅生涯的最终画面。同样是起死回生,勒夫没有了上一场逆转葡萄牙之后的扬眉吐气,而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我们今天展现出了极其高涨的士气。我们犯了错误,但一直反扑,直到扳平比分。这场比赛神经脆弱者不宜。你们都看到了,其他球队面对这些所谓的‘小球队’时也踢得很费劲,因为他们没有顾忌。最终,重要的是我们晋级了。”队长诺伊尔也说:“以小组第2晋级,我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过程令人神经紧绷。0比1落后的情况下,面对这样的球队很难踢。”

劫后余生,德国队前景如何?

同样值得庆幸的是,德国队1/8决赛的对手是英格兰,而且比赛是在温布利上演。伦敦是“拜仁帮”的风水宝地,也是哈弗茨、吕迪格和韦尔纳的主场。德国队上一次赢得欧洲杯的地方,正是温布利。诺伊尔就说:“这将是完成不同的比赛。英格兰更强。那是淘汰赛,一切皆有可能。温布利适合我们。”

心理层面,德国队当然不怵英格兰,但勒夫必须作出调整了。343的基本阵型相信不会改变,毕竟英格兰队并不像匈牙利那样打五后卫,但基米希会不会就此回归中路?在谨慎地让戈雷茨卡踢了两场替补并逐渐增加出场时间之后,勒夫应该会在淘汰赛安排他首发以加强球队的中路侵略性,而表现令人大失所望的京多安或许要坐板凳反省一下。穆勒应该可以完全恢复健康,重新取代萨内。格纳布里连续3场比赛交白卷,而且无从发挥自己原本在这个体系里发起进攻的作用,也是一个值得调整的点。但考虑到他“伦敦之王”的属性,勒夫会不会选择继续迷信一把?

勒夫避免了以如此狼狈的画面结束自己的国家队主帅生涯。

其实相比于自身的调整,德国队或许更加寄希望于小组赛阶段只进2球且0失球的英格兰队,会在主场球迷面前踢得进取一些。反正,千万不要再“摆大巴”了……

#德国两度落后2-2平匈牙利惊险晋级#

本文Hash:b9190dd8d02dce635caaaa16da18d4bc73d9933a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