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体育锻炼的由来

导读: 女子体育 女子体育 内容 女子体育 发展阶段 女子体育 发展因素

如今,绝大部分女生越来越文弱,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实相比于男生来说,女生更为需要参加体育运动,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女生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女子体育吗?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女子体育

女子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对女性进行的以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

 

 女子体育 内容

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和女性解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经历了三个阶段: 1898-1903年,主要表现为男人社会对女学教育和女子体育的关照; 1904-1907年,主要表现为一批新知识女性群体对体育的自我觉悟,其中尤以秋瑾为代表; 1907年后,主要表现为晚清政府颁布了两个有关女学教育的重要章程,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提供了法律基础,使中国女性体育开始走向繁荣。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与发展,按其性质和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教会女塾的早期体育,女子学校的体育,女子体育教育,女子体育组织与运动竞赛。

中国女性为中国竞技体育的腾飞起到了汗马功劳。要理解她们的成就,就必须从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角度来剖析社会、体育和性别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新中国成立不久,体育和女性问题都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和省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专业运动队相继成立;婚姻法、宪法和劳工法等相继出台,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并进入世界竞技体育舞台。然而,国际和国内政治对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中国脱离和重新进入国际奥委会、大跃进和“”等_运动对中国的女子竞技体育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平均主义“大锅饭”被打破,体育走在了向商业化和竞争性经济转轨的前列。社会、体育和女性地位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变化的动态关系。

女子体育 发展阶段

开创阶段(1949-1957年)

全国解放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从根本上丧失了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在天灾、人祸、战争重重折磨下的中国人民,体质虚弱,形容憔悴,被人辱为“东亚病夫”,运动技术水平极为低下,同当时的国际水平差距很大,奥运奖牌榜上始终是“零”的记录。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1] 。同年10月,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0年7月1日,毛泽东同志为《新体育》杂志亲笔提写刊名。1954年,党中央转批了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并批示: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指明了新中国体育的性质、任务和发展方向,极大地鼓舞了体育工作者的斗志,也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必然带动女子体育运动进一步发展,很快便使解放前的所有项目的最高记录得到了刷新。此时,女子体育竞技运动也有了新的突破:田径运动员郑凤荣,1957年在柏林国际田径比赛中,以1.72米的成绩获女子跳高第一名。同年在北京市田径运动会上,以1.77米的成绩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女选手[2] 。被称为“报春的燕子”。标志着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波浪式发展阶(1958-1976年)

1958年到1976年,是中国各种_运动最为活跃的时期。由于全国性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以及““””,使得体育事业跌宕起伏,遭受严重摧残。女子体育也随着全国体育的发展呈现波浪起伏之势。在1959年到1976年间,虽然遇到挫折,但仍然有所收获。在中国运动员获得的22项世界冠军中,女子占7项,达总数的31.8%;在获得的43个世界冠军人数中,女子有13人,占总数的30.2%。其中,女子定点跳伞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射击也屡破世界纪录。在1961年第26届世乒赛上,邱钟惠获得女子单打冠军;潘多与队友同登珠穆朗玛峰,激励了全国人民;继而,女运动员在第27届、28届世乒赛和1965年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的超凡表现更令人惊喜

跃迁阶段(1977-2003年)

体育事业经过拨乱反正,迅速恢复,蓬勃发展。在1979-1983年,国家体委对体育体制改革进行了调研和试点,使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举世瞩目。在1984-1992年体育改革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形成了国家和社会共同办体育的新格局。1992年以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引下,中国体育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女运动员在继女排获得世界冠军之后,相继在第23、24届奥运会上取得了显著成绩。1984年以后,女子多数项目在世界体坛上具有了一定的优势。综上所述,建国以来,中国女子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呈现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56-1983年为第一阶段,此阶段男运动员优势明显高于女子。这一阶段,中国运动员共打破108项世界纪录。其中男运动员为73项,女运动员为35项,女运动员占32.4%;共获得83个世界冠军,其中男运动员53人,女运动员为30人,女运动员占36.1%。第二阶段是1984年以后。女子项目的优势逐渐赶上和超过男子,近二、三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从男、女运动员创世界纪录情况来看,1985、1987年两年男子占有一定的优势(主要项目为举重和航模等非奥运项目),而1987年以后,女运动员创世界纪录的数量明显多于男子。从1979年开始的“全国十佳运动员”评比活动,是促进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也是对运动员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的一次大检阅。从1985年以后评比活动的结果显示,男女运动员荣登光荣榜数量也有一定差异:除1987年男子比例大于女子外,其他几年均少于女子,可见女子运动员的表现更为突出。不仅如此,在国际综合赛事设奖较多的田径与游泳的十佳评选中,女子运动员也占绝大多数席位,展现出了中国女子田径和女子游泳项目良好的发展水平。

女子体育 发展因素

通过对中国现代女子竞技体育状况的了解,可以看到中国女子体育崛起的一条清晰的轨迹。中国现代女子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尽管西方国家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展得比较早,但和中国所进行的妇女解放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只是强调对男性的批判,是一种独立的女性革命运动,没有注重对社会现实非合理因素的革命,忘却了对它的经济基础的改造;而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是一种社会革命运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为中国女性进一步解放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理想的经济基础。中国女子与男子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也是彻底的、真实可见的。这些因素使得在制定女子体育发展战略上得到了与男子同等的待遇,这使得中国女子竞技体育在起步初期便具有扎实的政治基础。这是中国女子体育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世界女子竞技体育运动的促进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妇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女权主义运动。其针对对象是体育运动中男女不平等现象和女性研究被忽视的问题。这些寻求妇女利益最终平等都是从女子争取参与奥运会开始的。从50年代到70年代,随着东欧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女子在奥运会上的地位显著提高。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20岁的东道主田径女选手克塔·巴西利奥点燃了奥运圣火,标志着奥运会中女子与男子有着同等的地位。1960年,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苏联的女代表首次要求国际奥委会接纳女性。体育的平等竞赛的原则给寻求男女平等做出典范,这是世界上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随着世界女权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70年代末,女子体育运动继续朝纵深方向发展,无论从参赛项目、人数、成绩,还是对女子运动的认识都有所突破。从23届洛杉矶奥运会起,女子项目大量增加,成为有史以来女子项目最多的一届奥运会。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作为世界女子体育的一部分,与之息息相关。总的来说,世界女子竞技体育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崛起;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发展,又促进了世界女子竞技体育的腾飞。

不可忽视的身体优势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全国性体质调查资料看,中国女性具有某些身体优势。从身体发育水平、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分析结果看,与美洲青少年相比,中国女青少年在体格发育上较男青少年体现出明显的相对优势;从项目特点看,女子体育发展在中国女子竞技优势项目五个项群(即技能类同场对抗、技能类隔网对抗、技能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体能类速度力量项群、技能类耐力项群)中,中国女子运动员在各项生理指标中明显高于同项国外女运动员(均比男运动员差别显著)这种显著的优势,为竞技体育的“阴盛”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子体育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发展相对男子来说,具有明显的跃迁现象,女子竞技运动水平相对来说也高于男子。中国女子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体育事业的不断前进,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会更加欣欣向荣。

体育锻炼的儿歌

导读:“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我们来做运动!”让我们一起学习4首运动儿歌,快乐地锻炼身体吧!下面就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锻炼儿歌

1、乒乓球

小黄球,闪闪亮,

乒乒乓乓上战场。

你扣杀,我推挡,

不顾脸上汗珠淌。

喝彩急,掌声响,

夸我中华小健将。

2、学跳水

游泳池,风光美,

小妹妹,学跳水。

张开小胳膊,

好像海燕展翅飞。

小妹妹,姿势美,

扑通一声跳下水。

水花溅起一支歌,

长大参加奥运会。

3、溜冰

冰场上,花样多,

你来我往像穿梭,

一会儿跳起像芭蕾,

一会儿转身像陀螺,

一会儿像飞小奔马,

一会儿又像小天鹅,

千姿百态舞翩跹,

好像仙子下银河。

4、跳绳

一根长绳两头摇, 我在绳中跳啊跳, 好像蝴蝶翩翩舞, 更像燕子入云霄, 跳出花样一个个, 跳得身体壮又高。

6首运动儿歌

1、丢沙包

小小沙包手中拿,

轻轻一扔飞上天,

你扔我扔真有趣,

大家都来丢沙包。

2、乒乓球

小黄球,闪闪亮,

乒乒乓乓上战场。

你扣杀,我推挡,

不顾脸上汗珠淌。

喝彩急,掌声响,

夸我中华小健将。

3、跑步歌

小弟弟,小妹妹,

来吧和我一起跑。

小弟弟,小妹妹,

来吧,看一看。

清香的花儿在微笑,

青青的小草在歌唱。

跑一跑,身体好,

来吧,跑一跑。

4、学跳水

游泳池,风光美,

小妹妹,学跳水。

张开小胳膊,

好像海燕展翅飞。

小妹妹,姿势美,

扑通一声跳下水。

水花溅起一支歌,

长大参加奥运会。

5、跳绳

一根长绳两头摇,

我在绳中跳啊跳,

好像蝴蝶翩翩舞,

更像燕子入云霄,

跳出花样一个个,

跳得身体壮又高。

6、游泳歌

夏天游泳好处多,消暑休闲又健身,

大水无情危生命,安全第一要记清。

小朋友要仔细听,游泳安全有本经,

不要独自去玩水,外出游泳大人跟。

想要快乐学游泳,游泳知识记心中。

珍惜美好新生活,安全警钟常常鸣。

猜你喜欢

1.关于球类运动的儿歌

2.关于运动的歌曲

3.儿歌操场上的教学反思

4.运动时必听的20首最赞健身歌曲

5.适合走路快放的背景音乐 

6.适合走步锻炼的歌曲 

7.幼儿小班体育活动教案

8.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

9.适合走路锻炼听的歌 

10.轻松愉快的运动歌推荐

体育锻炼的好处

现代人都希望自己能长寿,而能帮助我们延长寿命的方法其实有很多,除了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科学的饮食之外,适当的做一些运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据专家说,运动有十大好处。下面就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运动的十大好处

8月底在巴黎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会议上,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市Bispebjerg大学的彼得·舒诺尔博士(Dr.PeterSchnohr)发表了一项关于运动和长寿的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运动的剧烈程度是延长人的寿命的关键,并且证实,高强度的运动对延年益寿有一定帮助;而运动的时间长度则不那么重要。

舒诺尔博士主持的这项研究,样本是来自哥本哈根的5106位年龄介于21至90岁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研究人员发现,在男性自行车爱好者中,比起低运动强度的自行车手,中等强度的自行车手能多活2.9岁,高强度的自行车手则能多活5.3岁。而在女性自行车爱好者的比较中,中等强度车手比低强度车手长寿2.2岁,高强度车手比低强度车手长寿3.9岁。这表明,剧烈运动对长寿有一定帮助。

舒诺尔博士在会议演讲中提出了剧烈运动的十个好处:

1、提高肺活量。

2、提高胰岛素敏感度,稳定血糖。

3、稳定血脂水平。

4、降低血压。

5、改善血小板聚集。

6、提高心脏功能。

7、提高免疫力。

8、使人体不易发炎。

9、降低患肥胖症几率。

10、减轻心理负担。

对此,舒诺尔博士建议,人们应该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自己能接受的最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快速骑自行车或者跑步上下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有什么好处

一、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作用

1.体育锻炼对骨骼的影响

体育锻炼,改善了骨的血液循环,加强了骨的新陈代谢,使骨径增粗,骨质增厚,骨质的排列规则、整齐,骨骼更结实,骨质更坚固,随着骨形态结构的良好变化,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等方面的能力就有较大提高。人体之所以能够长高、长大,是因为骨的两端和骨干之间的髓软骨在没有结束骨化之前会不断增殖。可见,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即在骺软骨完全骨化前,积极参加锻炼有助于长高。健壮的体格,修长的四肢,更是众多青少年所梦寐以求的外在美的表现。

2.体育锻炼对肌肉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举重、健美等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肌肉块明显大于一般正常人,这说明体育锻炼对肌肉体积的影响非常明显,一般只要进行力量训练就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而且练什么肌肉,什么肌肉的体积就增大。肌肉力量与肌肉的横断面积成正比,肌肉体积增加,力量也相应增加,而且体育锻炼增加肌肉力量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数周的力量练习就会引起肌肉力量的明显增加。

在运动时经常进行一些肌肉的伸展牵拉性练习,可使肌肉的弹性增加,这样可以避免人体在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过程中,由于肌肉的剧烈收缩和伸展而造成各种运动损伤。

3.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大家都深有体会,人一旦进行剧烈运动时,呼吸就会立即加快,心跳也跟着加快了许多。这是因为,人体开始剧烈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的快速收缩来提供动力的,而肌肉运动的伸缩是要消耗能量的,这些能量是靠体内葡萄糖和氧气来制造产生的,食物提供糖分,呼吸获得氧气,血液将糖分和氧气通过循环输送到肌肉组织中供肌肉伸缩运动来消耗,所以当人体剧烈运动时,就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呼吸和心跳就不得不加快运行。

儿童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主要表现在呼吸肌发达、胸围扩大、肺活量增大。一般人肺活量平均值,男性为3500ml,女性为2500ml,而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可达到5000ml以上。静态呼吸深度加强,安静时呼吸频率降低,一般人每分钟12-18次,而运动员每分钟8-12次。人体在运动中需要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都需要强大的肺功能来完成。呼吸功能好,有利于人体维持旺盛的精力,推迟身体的老化过程。

4.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由于体育锻炼时肌肉活动加强,肌肉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以补充消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运输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心脏的工作负荷加大,致使心率加快,血液流量加大,全身血循环得到改善。心肌也得到锻炼,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跳次数减少。

从事体育锻炼,特别是长时间中、小强度体育活动(有氧运动)可使人体安静时心率减慢,这种现象可使心脏有更长的休息期,以减少心肌疲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或运动员无论在安静和运动状态下,每搏输出量均比一般正常人高。特别是在运动状态下,每搏输出量的增加就更为明显,这种变化使人在体育锻炼时有较大的心输出量,以满足机体剧烈运动的需要。

5.体育锻炼能提高机体的抗疾病能力

这主要与白细胞数量及免疫蛋白含量有关。研究证实,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特别是可以提高白细胞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淋马细胞的数量,这对于提高机体的抗疾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另外,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和免疫球蛋白水平,亦可有效地提高机体抗病、防病的能力。这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

另外,少年、儿童的生长少不了适量的运动。运动不足的孩子白天没有食欲,晚上睡不着。结果,就陷入早晨非常困倦想要睡觉,晚上又睡不着。早上早餐也不吃就去上课,昏昏沉沉过一天,一天中又明显运动不足的恶性循环。运动本身就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适量的运动后的疲劳能使人睡得熟、睡的香,大家也知道少年、儿童的熟睡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的。身体充分地运动后,食欲能够增加、晚上能够熟睡。到了早晨还能头脑清醒地自然起床,早餐吃得香、吃得饱之后,才能以良好的姿态开始新的一天。

二、体育运动对心智发展的作用

有人认为体育运动只不过是蹦蹦跳跳的体力活动,其结果也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持这种观点的人,完全是出于对体育的无知和偏见。其实体育运动不仅发达四肢,它对发达头脑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1.体育锻炼可使大脑获得充足的营养

构成大脑的主要单位是大脑细胞,人脑中有140亿脑细胞,脑细胞有着接受刺激,传递信息的机能,脑细胞好象是计算机的零部件,计算机工作需要电源,人脑的工作也必须有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给,而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给又同人体健康状况有直接关系。人的脑重只有体重的四十分之一左右,但供给脑部的血液却占心脏排出量的四分之一,耗氧量占全身的五分之一。若人体长时间处于静坐学习状态,由于重力作用,大脑必然缺乏营养供应,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大脑工作状态变差,理解力、记忆力降低。国外的一项实验证明:儿童在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30分钟的活动性游戏,第三、四节课时的智力活动能力可提高二至三倍。人的大脑中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加以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右脑,所以体育运动正是开发右脑的有效途径。

2.体育锻炼有利于调节大脑的学习状态

科学实验证实,人在进行某一项专一智力活动(如静思)时,其视觉中枢、或听觉中枢、或语言中枢处于相对抑制状态。某中枢兴奋性越高、越集中,其它中枢就可能抑制得越深,比如我们在观看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动画片时,家长喊你吃饭或让你做其他事情,你都会听不见的。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过长大脑必然产生疲劳,工作效率就会下降。体育锻炼时,负责运动的中枢开始兴奋,其它中枢神经(读书和思考等)便得以很好的休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兴奋与抑制更加集中,抗负荷能力增强,即使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也能保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因此,体育运动促进了智力的发展,提高脑力劳动的效果。

3.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相得益彰

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一提到文人,比如作家、科学家等等,就是面色苍白、身体虚弱、四肢无力。反过来,体育人大多身体健壮,头脑简单,知识贫乏,在文化科技等方面不可能有高深的才智和成就。这样就把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对立起来,这便是重文轻体的根源。部分孩子由于家庭的过分溺爱,他们与健康的孩子相比耐受力、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容易疲劳,导致学习过程的注意力涣散,这些学生也可能很努力地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但总是达不到效果,因此情绪悲观消极。,后果可想而知。体育锻炼正是改变这种状况的良药。

4.体育锻炼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促进和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了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①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在从事繁重的学习后,参加轻松活泼的体育活动,如练习韵律体操和舞蹈,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进行活动,欢快的情绪油然而生。当学生受到挫折和压抑时,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不良情绪得到发泄和转移。

②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一些集体项目的活动,人与人、队与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繁,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运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愉悦。

③提高自信,完善自我。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特别是参加个人擅长的运动项目,能在自身完成各种复杂动作的过程中,在与同伴默契配合中,在与对手斗智斗勇的拼搏中,在取得胜利的喜悦中,获得自我满足,提高自信心。并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得到自我完善。个体参加体育运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运动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体育运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

青春是可贵的,青春是人生的春天。青少年时期是向成人迈进的过渡时期。当你踏上中学校门的时候,就以为这一个美好真切、丰富多彩的少年时期已经到来,这个时期,青春洋溢,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它是人一生中长知识、长身体和心智逐渐趋于成熟的黄金时期。注重体育锻炼,让你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优质青年。

猜你喜欢

1.体育运动对人的好处有哪些

2.体育运动有什么好处

3.体育锻炼有哪些好处

4.关于体育运动的好处

5.体育运动带来的好处

6.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好处有哪些

7.多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有哪些

本文Hash:00d76918b9247aaaade9f890debf00d5a52b215c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