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运动垒位的简介

导读: 垒位的简介 垒位的基本内容 垒位的类型介绍

垒位是棒球运动的比赛术语,跑垒员为得分而必须按逆时针顺序踏触垒位于内场四角的四个位置 叫“垒位”,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棒球运动垒位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垒位的简介

棒球比赛场地是一块直角扇形平地,直角的两条边为垒球场的边线,各长67米。直角两边所夹的地面为界内,两边以外的地面为界外;界内和界外都是垒球比赛的有效地区。

界内又分成“内场”和“外场”两个部分,其中内场为泥土场地,外场为除去内场区域的直角所夹剩余面积,为草坪覆盖。

一打击次序的研究传统来讲,教练在安排球队打击顺序时,都会把最能上垒速度又快的排在第一棒,第二棒是助攻型球员(擅长触击等各种战术执行),第三棒是全队打击能力第二好的球员,然后打得最好、最大支的排在第四棒,第二大支排第五,其次的排第六,接着七、八两棒较弱,第九棒要有点类似第一棒,以开启「九一联机」。

在现代的棒球中,这样的打击顺序排法已经渐渐被舍弃,因为传统的打序排法太梦幻了!

垒位的基本内容

依照传统的作战,一棒上垒、二棒触击、三棒安打、四棒清垒,假设第一棒的上垒率有四成,第二棒触击成功的机率有六成,第三、四棒各有三成打击率,那么一棒上垒后,二棒成功的执行触击,将一棒推进往二垒的机会 约?(24%),接着,三、四两棒至少击出一只安打,将一棒送回来的机会是51%,所以,靠这个打击顺序,在第一局就以预设的模式得分的机率是12%,大约每八次才有一次成功的机会!

在现代棒球中,已经有很多教练放弃了这样的作战模式,因为成功的机会实在不高,而且,第一局的得分常常是以别的模式达成。

取而代之的,现代棒球是采取「双一棒」,同时将打击最好的球员放在第三棒,其它的重炮全都放在三棒后面!

如果一、二棒打击率都是三成,上垒率都接近四成,而且速度都快,那么一、二两棒在play ball之后至少一人上垒的机率约为六成,由于上垒的人速度快,三、四棒只要任何一个有安打,都可能将第一分打回来 (不一定要亲自打回来,只要出局数小于二,都可能由后面的人送回来),以这样的模式作战,第一局得分的机率可能大大提高为三成!

所以洋基队常常把他们的强打者Derek Jeter放在二棒,这是很厉害的布阵,如果第一棒上垒,Jeter可以提早替第三棒执行任务,如果一棒没上垒,那么Jeter将成为第二支箭头!

2002年,安那罕天使获得冠军那年,他们的第三棒是有点年纪、几乎各种球路都能打的Tim Salmon,因为他最能得到教练团信任,而具有清道夫功能的Garret Anderson事实上是被安排在四棒,他们两人后面则分别是重炮Glaus和Fullmer。

今年,天使仍然采取类似的队形,由全队打击最好的Guerrero打第三棒,后面依然排着Anderson。 因此,现代棒球中,第四棒已经不是王牌打者了,取而代之的是第三棒,助攻的二棒也换成了「第二支箭头」,原因无他,因为这是比传统作战更具有效率的攻击模式。

二球落了地就看击球手牺牲没,在击球手出局前三垒回本垒就算得分! 问题补充:应算一球,并算界外球,如连续打出界外只累计道两个界外球,不再累计,直至一球或一击。算一球

 

 垒位的类型介绍

在内场正方形的每个角上各设一个垒位,由本垒起,按逆时针的顺序,第一个垒位叫“一垒”,第二个垒位叫“二垒”,第三个垒位叫“三垒”。

棒球运动的介绍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棒球这项运动,希望大家喜欢!

 

 棒球运动基本的介绍

棒球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其也是一种团体球类运动,法定比赛人数最少为9人,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比赛中,两队轮流攻守: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1分。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队就胜出。2012年伦敦奥运会,棒球不列入比赛项目。棒球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作为比赛项目正式回归。

考古学家在建造于公元前2000年班尼‧哈山(Beni Hasan)的墓

穴中发现有女子球类游戏的画像。因此,最早的“棒”与“球”活动应可追溯至远古时期。棒球运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希腊及古印度的一些壁画遗迹上都有类似打棒球的图案。

近代棒球的起源据说是英国人移民至美国时引入的板球(cricket)游戏和波士顿地区常玩的跑圈子(rounders)游戏综合演变而成的运动。在经历了数次演变及许多不同的称呼之后,直到公元1839年,在美国纽约州柯柏斯镇(Coopers town,现今棒球名人堂的所在地)的戴伯特(Abner Doubleday)修订了原先的游戏规则,同时将这项运动定名为〝Baseball〞,并开始推行,而成为美国最风行运动之一。

184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卡特来特(Alexander Joy Cartwright)为统一名称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规定的场地图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并正式采用了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继续使用,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镇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1860年,美国开始出现职业棒球运动员。1871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组织”;1876年该组织改名为“全国棒球联合会”。1881年成立另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棒球组织,即后来的“全美职业棒球联合会”。1884年首次举行这两个组织间的冠军赛,即“世界棒球冠军赛”。此后,1910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

正式批准棒球运动为美国的“国球”。

 

 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1873年棒球由美国传入日本。日本职业棒球队创始于193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展。

1937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棒球协会,后改称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世界业余棒球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总部设在美国,会员国(或地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0多个增至113个。

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棒球联合会于1994年将总部设在瑞士洛桑。中国棒球协会于1981年3月加入国际棒球联合会,1985年加入亚洲棒球联合会。

棒球比赛场地

棒球运动在欧洲,已有26个国家开展。“欧洲业余棒球联合会”的成员有意大利等11国。根据该联合会1978年的统计,参加棒球比赛的运动员约5万人,球场326个,并举办了"地中海杯","世界棒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活动。

棒球最普及的是美国和日本。此外台湾地区、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拉丁美洲也极为风行。

棒球项目199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棒球项目在2012年退出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

棒球运动的特点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它动静结合,分工明确。队员之间既强调个人智慧和才能,又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互相配合。成员之间分工明确,

责任清晰,又必须主动配合,相互服务,必要时为顾全大局,个人要甘于牺牲自我。

蔚蓝的天空下,茵茵的绿草,放下工作中的负担,把自己交给你的团队,你身边的队友就是你平时的同事,在充满趣味性的棒球比赛中,你更能体会到信任,包容与鼓励的重要性,在棒球中每个人都有作为一个掌控者的机会,并且要有自身的定位和你对大局的判断。在火热的竞技对抗中,全身心的投入,在你尽情奔跑的时候,在你激励队员的时候,在你和大家一起讨论战术的时候,其实,你们正在创造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奇迹。

棒球运动比赛规定

基本规则

两队比赛,每队各有9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接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接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裁判规定

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当季后赛时,裁判会增加到六位,多了两个边线裁判),1人为主审(又称为司球裁判),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捕手身后,主要职责为

比赛规则

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界外球”或“擦球棒”处理,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宣布比赛结果。司垒裁判负责1、2、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作;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妨碍对方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并协助主裁判执行规则,使比赛顺利进行。此外,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技术统计。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判员,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野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外野手是否合法接杀,是否击出全垒打等。

场地规定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棒球跑垒员的简介

跑垒员,又称作跑者是棒球或垒球的名词,指已攻占在垒包上的攻击球员,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棒球跑垒员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棒球跑垒员的简介

跑垒员如果在被判出局前踏触无他人占据的 垒位就取得占据该垒的权力。在被判出局前,他一直都有占据的权力。如果其他跑垒员取得进占该垒的权力,原占该垒的跑垒员则被迫离开垒位。

注:如果跑垒员已合法进占前一垒位而投手已踏板作投球动作时, 跑垒员不可以退回到原占垒位。

跑垒员应按一、二、三垒和本垒的顺序跑垒。如果被迫后 退时,亦应按照相反顺序依次踏垒。但跑垒员可根据本规则五.○九 有关死球的规定,直接返回到原占垒位。

两个跑垒员不能同占一个垒位。但在比赛继续时,如发生 两个跑垒员同占一个垒位,则后位跑垒员如被 触杀即判出局。前位跑 垒员有权占据该垒位。

 

 跑垒员占垒介绍

跑垒员(不是击球员)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可安全进占一个垒:

(a)投手犯规时;

(b)击球员安全进垒而迫使跑垒员离开其原占垒位或击球员击出的界内球在接触或通过守场员前(投手除外)碰触其他跑垒员或裁判员判击球员安全进垒,因而跑垒员被迫进垒时;注:被迫安全进垒的跑垒员可冒出局危险超越判给安全进垒的垒位。如果该跑垒员超越垒位而被判出局成第三人出局,被迫进垒的前位跑垒员即使踏触本垒在后仍应判得分。【判例】二出局,满垒,击球员的四球安全进垒,但二垒跑垒员一时激动在到达三垒后继续向本垒跑进2而被接手触杀成三人出局。这时三垒跑垒员因击球员四球安全上垒而返回本垒,因而所得的一分仍然有效。(但所有跑垒员都必须进踏下一垒位)。

(c)守场员接腾空球后倒入队员席或看台或越出野传球线或倒在进入比赛场地的观众中时;注:1.守场员或接手可一脚或双脚踏在或进入队员席接击出的界外腾空球,如把球接住,判接杀有效,比赛继续。2.如果守场员和接手合法接球后倒在队员席或看台或越出野传球线或倒在进入场地的观众中时,成死球局面,判击球员出局,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

(d)跑垒员进行偷垒而击球员被接手或守场员妨碍时,这时判偷垒的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注:1.跑垒安全进垒时,如果是继续比赛局面或根据有关规定,跑垒员安全进入应占垒位后是继续比赛局面或者跑垒员漏踏安全进入垒位而试图跑进下一垒位时,该跑垒员不再享有安全进占下一垒位的权利。跑垒员在返回应占垒位前如被守场员持球触及身体或垒位时,判该跑垒员出局。2.有偷垒行为的跑垒员在其欲占垒上没有跑垒员或虽然有跑垒员而该跑垒员亦同时有偷垒行为时,适用本项规定。如只是后位跑垒员有偷垒行为,而前位跑垒员没有偷垒行为,不适用本项规定。

跑垒员安全进垒介绍

(a)本垒打得一分:击出的界内腾空球飞出距本垒76.20米以上 的比赛场地或直接越过本垒打线而击球员合法踏触全部垒位或击出的界内球被守场员用抛出的手套、帽子或衣服上的任何物品阻挡而改变 球路,但裁判员认为如无此阻挡,该球可飞出比赛场地或直接越过本垒打线时,判本垒打得一分。

(b)三个垒:守场员故意用脱离身体原来位置的帽子、护面、 衣服或任何物品去碰触击出的界内球时,判安全进三个垒。这时继续 比赛,跑垒员到达三垒后,可冒出局危险进占本垒。

(c)三个垒:守场员故意抛出手套碰触击出的界内球时判安全 进三个垒。这时是继续比赛,跑垒员到达三垒后,可冒出局危险继续 跑进本垒。

(d)两个垒:守场员故意使用脱离身体原来位置的帽子、护面、 衣物或任何物品去碰触传球时判安全进两个垒,继续比赛。

(e)两个垒:守场员故意抛出手套碰触传球时判安全进两个垒, 继续比赛。

本文Hash:b424c9e45caab1c1bfc26c9d8eb830a424c1b445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