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的论文介绍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一百年中,排球竞赛规则在不断改革,你知道怎么写女排精神的论文吗?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排球运动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排球运动的论文如下

【摘要】1981—1986年,中国女排取得了世界排球史上唯一的五连冠,其彰显的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曾鼓舞和指引了中国人民。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仍不平衡的今天,重提“女排精神”,对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女排对爱国主义的完美诠释是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优秀教材;女排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升华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和协作意识的生动事例;女排的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精神更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女排精神”;大学生;价值观;重塑

2012年1月15日,CCTV2011年体坛风云人物的年度评选活动在北京国家体育馆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的核心内容和指导思想是显示“榜样的力量”,中国女子排球队凭借着2011年在国际大赛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最佳团队奖。回顾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体育精神特别是“女排精神”在不同时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成长环境的多种影响,其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何让具有榜样作用的女排精神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发扬光大,如何通过弘扬“女排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和探索的课题。

1“女排精神”概述

1.1“女排精神”的由来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经过7轮28场激烈的争夺,中国队以全胜的战绩首次获得了世界杯赛冠军。11月17日,全国妇联致电祝贺中国女排获世界冠军:“你们是祖国的骄傲,妇女的骄傲。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让‘女排精神’在我国四化建设的道路上永放光辉!”。〔1〕这是 “女排精神”的首次提出。随后,中国女排在1982年的秘鲁世锦赛上再度夺冠,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实现了三连冠的梦想,在1985年第四届世界杯和1986年第十届世锦赛上,又连续两次夺冠。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了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开创了我国大球翻身的新篇章。

1.2“女排精神”的内涵

“女排精神”是对中国女排走上“五连冠”之路经验的全面总结和科学提炼。她们的经验表明,只有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才能做到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全身心的付出,是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祖国工作服务;“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愿望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产生惊人的效果;“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乐于奉献的斗争精神;“自强不息”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有新的追求,不断摄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创造新的成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深刻认识和理解。

“女排精神”其实质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其基本内涵则是: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深刻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2〕不仅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了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1.3弘扬“女排精神”的当代社会价值

十年““””动乱,导致国家政治混乱,经济萧条,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受到了严重摧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但是改革开放早期阶段,国人猛地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有些失落和彷徨。因此,在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后,《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进行了专题报道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邓颖超在同一天的《体育报》上发表文章,呼吁“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都要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作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5〕各行各业都表示,要学习“女排精神”,搞好四化建设,北大学子更是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由此可见,“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其实就是在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3〕“女排精神”已超出了体育竞技的范畴,对当时激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激发四化建设斗志起到了积极的感召与促进作用。

1.3.1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条件下,人们在享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感觉到经济活动中存在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和极端个人主义、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价值取向是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得到实现。如果每个人为满足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甚至不惜损德犯法,那么整个社会将成为一盘散沙,个人利益最终也难以实现。因此,弘扬女排精神,让人们明确国强我荣,国弱我辱,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让人们明确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每个人的真诚奉献,努力的付出,建立同心同德、团结互助、和谐美好的社会关系,最终用正确的精神力量规范、矫正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念,才能获得人生价值的最终实现。

1.3.2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调动国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激励人们迎难而上,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美好理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发展中,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人们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不足,面对艰巨任务时还会出现信心不足。一个缺乏理想信念的民族,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追求和目标,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这样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和前途的。弘扬“女排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所谓价值观,是指人们头脑中对有关价值追求的一种观念,是人们对于某类或某种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具体表现为人们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观点、信念、看法和理想等。大学生是具有相对较高文化水平的特殊群体,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当代大学生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前途,更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景。因此,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各种社会现象表明,相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精神文明的发展却有所滞后,从而造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的中国也出现了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的一些问题,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存在诸多问题。

2.1理想信仰出现危机,爱国主义观念弱化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西方价值观以及资产阶级思想正在全球扩散。大学生作为新生一代,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一些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受到功利化、商业化的影响,政治意识淡化,失却了国家荣誉感;一些大学生把物质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物欲的洪流中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功利,注重实际,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弱化,过于强调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无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自私狭隘、见利忘义,甚至唯利是图。

2.2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合作意识淡薄

一些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严重削弱,注重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淡化;处理问题时只考虑个人利益,采用对人对己双重标准;在团队中刻意彰显个性,缺少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3畏难怕苦,逃避问题,缺乏责任心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优化,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在学习、工作中怕吃苦,特别是表现在就业选择上,一些大学生看重工资高、工作环境舒适的职业,而不愿意去那些祖国需要并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但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的岗位;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意志力,容易被困难、挫折击垮,心理承受能力差;在社会、家庭中缺乏担当,当需要承担责任时往往选择逃避,没有积极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社会责任心及社会公德心不强。

3弘扬“女排精神”对重塑大学生价值观的榜样作用

作为国家未来和希望的大学生们,在当前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女排精神”,对重塑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3.1女排对爱国主义的完美诠释是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优秀教材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工作。〔7〕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女排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中国女排在当时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就是凭借着她们热爱祖国、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她们为振兴中华而卧薪尝胆,刻苦磨砺,以超常规的训练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磨炼刚强意志和精湛球艺。在女排队员看来,爱国就是一种奉献、忠诚和付出。在国际大赛上“升国旗,奏国歌”则是其顽强拼搏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标,这生动地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实质内涵。

通过弘扬“女排精神”,可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行动,为实现四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和工作。

3.2女排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升华是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的生动事例

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一系列成就,这一切都依靠于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集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集体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集体的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它倡导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集体主义精神在女排队员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1981年,郎平在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时曾说过:“我每一次重扣的成功,无不包含着同伴们的努力,我是代表集体领奖的”。在女排队员的眼中,总是把“我”和“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离开了“我们”,“我”就是一只不能高飞的孤雁。

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个人就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万丈高楼的一块砖,只有在集体的环境中,一滴水、一块砖才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女排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大学生学习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我”与“我们”的关系提供了生动的事例。

3.3女排的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精神,更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国家体委决定振兴我国排球事业。当年,福建漳州广大干部和群众用28天时间建起了一座简陋的竹棚馆。参加训练的运动员们住的是板房,用的是井水,点的是蜡烛。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女排队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创造了世界排球史上唯一的奇迹,造就了“女排精神”。1987年即中国女排夺取“五连冠”后,时任中国排协名誉主席的宋任穷在视察漳州基地时曾感叹:“在这样的竹棚里打出了世界冠军,很不简单。这个竹棚很有意义,它象征着女排团结拼搏的精神”。〔8〕

当时女排训练引入了日本女排所提倡的“魔鬼训练”和“意志排球”理念,奉行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和大运动量的训练原则。每天上千次的起跳、上百次的滚翻,使女排队员身体承受了巨大的刺激,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摔伤挫伤等运动损伤时常发生,有的队员练完了甚至需要在队友的搀扶下才能走出训练场。正是通过这样刻苦的训练,中国女排的攻防技术日臻完善,相互配合越加默契,作风顽强,成为世界顶级的强队。 比赛场上的每一次胜利无不包含着场下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千万次的练习,每一次喝彩无不展现着女排队员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顽强拼搏是中国女排的传家宝,更是中国人骨气和力量的体现。伤痛不能使女排姑娘退缩,困难更挡不住中国女排前进的步伐,尤其是面对强大对手时不胆怯、不畏惧,始终敢打敢拼;在比分落后时不言弃、不放松,勇于追求胜利。顽强拼搏使中国女排在多次逆境中反败为胜,这战胜的不仅是对手,更是自己;这超越的不仅是对手,更是自己。顽强拼搏不仅是“女排精神”的精髓,更是体育精神的升华。

胜利的鲜花,从来就是在汗水中绽放;未来的希望,往往就蕴藏在如雨的汗水中。实现理想没有任何捷径。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付出与收获同在。因此,大学生只有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全面发展,才能在机遇来临时,抓住机遇,体现自身的价值。当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时,更要学习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勇于面对各种挑战,迎难而上。“凤凰涅槃”,虽经历过挫折,却更能让人成长。

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强调个性品质的当今社会,弘扬中国女排爱国敬业、团结奉献、刻苦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以“女排精神”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榜样,对重塑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有着积极、重要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体委、体总、全总、团中央、青联、学联、妇联分别致电祝贺中国女排获世界杯冠军〔N〕.人民日报,1981-11-17.

〔2〕司徒小华.第15届亚锦赛中国女排夺冠失利后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4):61-64.

〔3〕杨捷.当代“女排精神”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4〕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我们赢了〔N〕.人民日报,1981-11-17.

〔5〕邓颖超,宋任穷.撰文赞扬中国女排各行各业都要学习女排精神树立远大志向,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掌握精湛技艺,创造优异成绩〔N〕.人民日报,1981-11-17.

〔6〕学习女排勇攀高峰振兴中华全国政协和国家体委等十多个单位分别举行茶话会,庆贺中国女排荣获世界冠军〔N〕.人民日报,1981-11-23.

〔7〕刘湘.中泰青少年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海南大学,2008.

〔8〕罗蓉芳.拼搏,永恒的精神——写在中国女排首次夺取世界冠军三十周年之际〔N〕.闽南日报,2011-11-16.
 

排球运动的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体育排球论文范文

2.排球运动的特点

3.排球运动所具备的特点

4.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及其推广论文

5.关于排球运动的励志名言

6.排球运动发展历史介绍

7.排球的运动特点讲解

关于排球运动的介绍

排球,球类运动项目之一,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2月9日,由美国麻省霍利奥克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发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排球运动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排球运动简介

排球(volleyball)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珠塞州(旧称玛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能参加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网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网球的体积扩大;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

现在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规则发展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卡麦隆(J.Y.Cameron)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斯普林菲尔德学院是排球的发源队,该院的青年会是最早传播排球运动的组织。____青年会的干事、传教士、春田学院毕业的学生,以及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军队,都成为排球运动的初期传播者。排球1900年第一次传入加拿大。同年传入亚洲的印度。

1919--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军队将排球带到欧洲。至于排球是于何时何地由何人介绍到中国的,已无法考证。但现有的历史资料证明,早在1905年在中国的南方广州、香港等地就已开展了排球活动。在排球运动传入我国的初期,除一些教会学校开展并传播外,____青年会在推广和传播这个项目上,也引起了相当的作用。

排球运动,1900年传入亚洲,在开展的初期上场人数不是6人而是16人。据菲律宾排球介绍人、美籍F·S勃朗先生说:“当时美国有体育馆,较适合于6人排排球。亚洲人多,又多在室外进行,要考虑多数人能参加排球运动。”因此F·S勃朗先生和F·H勃朗先生向菲律宾和日本介绍的都是16人制排球。

故在1913年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采用16人制。1919年第四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12人制,1927年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9人制,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首次介绍了6人制排球规则与比赛方法,1951年正式采用6人制。从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步地开展起来。

运动特点广泛的群众性

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技术的全面性

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

高度的技巧性

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激烈的对抗性

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水平比赛中,对抗的焦点在网上的扣拦上。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六、七个回合的交锋。水平越高的比赛,对抗争夺也越激烈。

技术的两重性

排球是多种技术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项目,这种情况在决胜局比赛中更加突出,所以说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因此,要求技术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

严密的集体性

排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没有严密的集体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无法发挥战术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队,集体配合就越严密。

排球运动发展历史

排球项目标志,这是排球的垫球姿势排球(Volleyball)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G·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适宜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

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排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改变排球外形,其圆周改为为25-27英寸,重量为225-340克。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摩根(威廉·G·摩根)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春田专科学院是排球的发源地,该院的青年会是最早传播排球运动的组织,也最早举行首次排球表演赛。____青年会的干事、传教士、春田学院毕业的学生,以及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军队,都成为排球运动的初期传播者。排球1900年第一次传入加拿大。同年传入亚洲的印度。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军队将排球带到欧洲。至于排球是于何时何地由何人介绍到中国的,已无法考证。但现有的历史资料证明,早在1905年在中国的南方广州、香港等地就已开展了排球活动。在排球运动传入中国的初期,除了一些教会、学校开展并传播外,基督____会在推广和传播这个项目上,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排球运动,1900年传入亚洲,在开展的初期上场人数不是6人而是16人。据菲律宾排球介绍人、美籍F·S勃朗先生说:“当时美国有体育馆,较适合于6人制排球。亚洲人多,又多在室外进行,要考虑多数人能参加排球运动。”因此F·S勃朗先生和F·H勃朗先生向菲律宾和日本介绍的都是16人制排球。故在1913年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采用16人制。1919年第四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12人制,1927年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9人制,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首次介绍了6人制排球规则与比赛方法,1951年正式采用6人制。从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步地开展起来。

排球自1949年举行第 1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以来,国际排球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1964年奥运会把排球运动列入正式竞赛项目后,各国对它普遍重视,它的技术、战术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0年代,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排球运动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60年代,日本女排一跃而夺得世界冠军。70年代,日本、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朝鲜等亚洲队,以快速多变的打法著称于世;在拉美以弹跳见长的古巴队,和进步较快的美国女排,也引起人们注目。1980年初,世界女排呈现出中、日、苏、古、美五强对峙的形势。从男排的情况看,身材高大、实力雄厚的苏联队仍处于领先地位。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中国、波兰、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和南朝鲜等队也争相全面提高技术。而在当今的排坛,更是巴西、中国、美国、荷兰、古巴、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德国、波兰等队伍几强相争,泰国、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等队伍进步也很快。

发展形成的排球战术特点

当代世界排球技术、战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是:

技术全面有所专精

当前发球虽无更多新技术,但各队竞相采用长距离远程飘球、“高吊球”和一些新的发球方法与策略,以努力寻求破坏对方的垫球,进而破坏其快攻战术的组成。在一传方面,由于训练时间和比重的增加,以及垫球技术的改进,失误率已大大减少,到位率明显增加。今后必须适应各种形式的发球,以便为组成快攻创造条件。在扣球方面,一是打破了按一定步法、一定方向助跑起跳的限制,采用各种变步、变向的起跳,以适应各种临场情况;二是打破了专位分工的限制,要求兼备扣快球和打强攻的两手;三是打破了定位扣球的限制,要求在积极跑动中实现进攻;四是打破了 3点进攻的限制,发展为前排的活点进攻和后排的纵深进攻。

在拦网方面,对付强攻时,采用助跑摆臂高跳后充分展肩、伸臂的技术,而在对付快攻时采用连跳技术;对付换位进攻时,不仅采用人盯人、人盯区域的拦网,有时还采用新型的重叠拦网;对付个人战术扣球时,强调提高单人拦网的独立作战能力,有时利用手在空中的移位去拦阻变线扣球,利用手后仰拦网,力图将球拦起后组织快速反击。在后排防守方面,强调掌握多种防守技术和不断发展新技术,如肩滚翻发展为横滚动的防守技术及各种挡球技术等。

高打、快变互相促进

世界排坛的战术风格,多年来形成了以快速多变为主体的亚洲型和以高打强攻为主体的欧洲型两种主要的不同风格。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技术战术的发展,两种风格不断取长补短,相互为用,逐步缩小彼此之间的差别,趋向于互相揉合,结合运用。有些队还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在继承发扬原有特长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打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亚洲型的队在继承发展快变打法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强攻突破能力。

欧洲型的队在不断提高强攻水平的同时,积极吸取快攻的打法。从排球技术的发展趋向看,单纯依靠高度和力量,或单纯仰赖快速和技巧,都难以战胜强大的对手。中国的强队都从自己的条件出发,吸取各国之长,坚持把高度与速度、强攻与快变结合起来,并发展各自的独特打法。

身高弹跳不断增长,扣拦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规则的修改和技术的发展,高度因素已成为当前世界强队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高度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高手长。从198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排球赛看,世界强队,女排平均身高都在1.77米左右,一般都拥有4~5名1.80米以上的队员;男排平均身高都在1.92米以上。1.94米以上的高大队员,各队均有7~9名,一些身材较矮的队也正在极力物色高大选手进行培养。二是弹跳高度。各队都极重视专项弹跳力的训练与提高。作为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女排摸高一般都在3.05米以上,高者可达3.30米左右,男排摸高一般都在3.50米以上,高者可达3.76米。

队员的高度增加和进攻能力加强,加剧了网上扣拦的对抗。现代排球比赛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全面技术基础上的网上争夺能力,扣球和拦网是比赛得分的最重要手段。没有强大的攻势和严密的拦网与防守,单靠后排防守是顶不住进攻、赢不了球的。
 

猜你喜欢:

1.排球运动所具备的特点

2.排球运动的特点

3.关于排球运动的励志名言

4.排球主要战术指南

5.排球项目介绍

排球运动员赖亚文介绍

赖亚文,她的运动生涯堪称传奇,中国女排在上世纪90年代最著名的球星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排球运动员赖亚文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排球运动员赖亚文简介

赖亚文,女,1970年9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她的运动生涯堪称传奇。作为中国女排在上世纪90年代最著名的球星之一,赖亚文横跨了胡进与郎平两任主帅时代,1993年到1998年她是中国女排备受尊重的队长,其中1996年帮助中国女排夺得奥运会银牌。1998年世锦赛是赖亚文的告别战,她不顾肝病侵袭,拖着虚弱的身躯坚持到最后的决赛。赛后,赖亚文掩面痛哭流涕的场景深深感动了所有球迷。从1999年起,赖亚文担任中国女排助理教练,从胡进到陈忠和再到现在的郎平,赖亚文见证了中国女排从低谷到辉煌的全过程。在这10年间,赖亚文缺席了4年。从2005年开始,中国女排的助理教练名单上不见了这位深受队员欢迎的知心大姐。2009年时隔4年回归了中国女排。作为助理教练带队夺得2003、2015两届女排世界杯冠军以及2004年雅典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

2017年3月29日,中国排球协会公布了女排2017年集训通知,赖亚文(兼)(排球中心)担任领队、教练

排球运动员赖亚文运动生涯

1982年,进入辽宁青年队;

1985年,进入辽宁女排一队;

1987年,进入国家青年女排;

1988年,进入国家女排二队;

1989年,进入国家女排;

1999年起,任国家女排助理教练。

排球运动员赖亚文获奖记录

1989年--第5届女排世界杯女排赛季军;

1990年--第11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第11届亚运会女排冠军;

1991年--第6届世界杯女排赛亚军;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女排赛第7名;

1994年--第12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8名,第12届亚运会女排亚军;

1995年--第7届女排世界杯季军;

1996年--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排赛亚军;

1998年--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第13届亚运会女排冠军。

作为助理教练在世界大赛上获得的主要成绩:

1999年--第8届世界杯女排赛第5名;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女排赛第5名;

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第4名;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03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2003年--世界杯女排赛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冠军;

2015年-世界杯女排赛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

排球运动员赖亚文社会评价

赖亚文在国家女排前后共呆了16年,前十年是国家女排的主力副攻,后六年则是中国女排的助理教练。她经历了中国女排所有的苦难与低谷,在获得雅典奥运会冠军以后,她搂着队员喜极而泣的场景长久地留在中国人民的脑海之中。

赖亚文的运动员生涯堪称辉煌,十年间获得四次世界亚军、两次世界大赛第三名、五次亚锦赛冠军、三次亚运会冠军和五次全国冠军,从19岁一直打到28岁才退役,但她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获得过一次世界冠军。她曾在1990世锦赛上获得了“最佳防守奖”。

无论是获得奥运会亚军,还是落到世锦赛第八名,赖亚文都是队内的绝对主力,1998年她患上了严重的肝病,但她不顾病后极其虚弱的身体,坚持参加了世锦赛,为中国女排获得1998世锦赛亚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退役以后她先后作为助理教练辅佐胡进和陈忠和两任教练,在队里她是沟通主教练与队员之间的桥梁,也是一位严格的教练。在获得雅典奥运会金牌以后,她禁不住热泪长流,宣泄着喜悦。

她,带着一份对排球执着的爱,21年前选择了在球场上挥洒如歌的青春,因为那份难以割舍的排球情结,国家队队长徽章之后,选择了留在中国女排执教,她是世界排坛仅有的两名国家队女教练之一,她就是赖亚文———一个嫁给排球的女人。

外表严肃的温柔女人

训练场上的赖亚文经常板着那张本来已经很严肃的脸,“谁让我点了3次名的话,再罚练半个小时。”在进行定力训练时,赖亚文对几个调皮的队员下了“最后通牒”。结果,没人敢发出半点声音。训练场下的赖亚文也是个低调分子,她的脸上总挂着一副拒人千里的神情。全体合照时,她悄悄地走到后排,记者采访时,她轻声地婉言拒绝。

赖亚文与陈忠和

不过,褪下“严肃外衣”的赖亚文其实是个平和、亲切的温柔女人。采访前,记者为防止冷场,准备了不下30条的问题,谁知才聊了两分钟,赖亚文便打开了话匣子,爽快地把自己的排球生涯和盘托出:12岁开始接触排球、1985年进入国家队、1993年~1998年成为中国女排队长,1999年退役成为教练,2001年继续被陈忠和选为教练。

与赖亚文交谈,更多时候是被她的坦白与诚恳吸引,怪不得她在当上女排教练的同时,还兼顾着“知心姐姐”的副职:姑娘们不敢跟主教练说的话,都会跟赖亚文说;谁有心事,第一个找的是“亚文姐”;有思想包袱放不下,首选的倾诉对象还是赖亚文。虽然身为教练,但赖亚文对“赖指导”这个称呼一直感觉别扭,主教练和领队都喊她“亚文”,队员更是直截了当地喊“姐”,家里只有一个胞妹的亚文,一到队里就多了15个妹妹。

让人放心的能干女人

作为女性,赖亚文有理解女排的自我立场和角度。10多年的排球经历让她明白队员什么时候已到了极限,“有时看她们练得全身酸痛,我很心痛。”于是,她也会心软,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加大训练量的话,她会让男教练开口。

她知道队员什么时候需要鼓励,也清楚自己要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她们接受。她说,“我尽量避免那种‘我们当初如何如何、你们现在要如何如何’的讲话方式,毕竟我没有必要对她们说教。”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赖亚文通常会以聊天的形式让队员知道。遇到队员情绪低落时,她会想法设法地开导她们,送小礼物是她的招数之一,或者跟她们说:“妹妹们想吃什么?姐姐请客。”

队员从赖亚文身上学到的,不仅有精湛全面的球技,丰富的大赛经验,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世。两年前,主教练陈忠和接手中国女排时留用了赖亚文,对于她这两年的表现,陈忠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很好地协助了主教练的工作,更多的时候,赖亚文充当着队员与主教练之间沟通的桥梁,她就像两者之间的二传手,让队员与主教练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懂得增值的聪明女人

回忆起自己刚当上教练时的口才,赖亚文不禁自嘲道:“那时候跟队员说了老半天,队员还是不明白我的意思,而我也越教越急,当时真有点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个位置。”教到第4年,赖亚文已经练就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有时甚至还会客串一下排球比赛的电视解说员。

在赖亚文的书桌上,有一叠厚厚的大学英语教材。从开始,她成为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的学生。她之所以选择学英语,除了兴趣外,还因为这对教练工作有莫大的帮助,“我特别佩服胡进教练,他能跟外国的教练流利地交谈,而且还是自学的。”常年的随队生活,让赖亚文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常常是白天训练完,晚上还得作总结和计划,一天就这样一晃而过了,她只能见缝插针地背单词和完成作业。全国联赛期间,赖亚文利用国家队解散的时间上学,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学完了一年的课程,再利用之后的11个月把所学的内容慢慢消化。尽管学习时间捉襟见肘,但她并没有放弃求学的念头,因为这是她实现自我增值的一个途径,要当一名好教练,外语将是个不可缺少的硬件。

当教练并不是赖亚文惟一可选择的职业,当运动员并不是成绩优异的她的惟一出路,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她热爱排球运动,始终割舍不下那份根深蒂固的排球情结,难怪连赖亚文自己也说:“我想,我是嫁给排球了!

本文Hash:101ffe8678cfa875ff58d4c591576d1a0f327916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