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导读: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柔道是一种身体对抗激烈、竞争性非常强的体育项目,摔跤,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欢迎阅读!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1.概念对比

1.1中国式摔跤概念

中国式摔跤是以中国几千年摔跤运动实践为背景,以京跤为基础,吸收国内多民族摔跤技术,并参照现代国际摔跤规则,经过长期整理而发展形成的独立运动项目。

1.2柔道

是一种以摔法和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通过把对手摔倒在地上并通过寝技、估计、关节技而赢得比赛,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2历史

2.1中国式摔跤的历史

中国式摔跤是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了中国古代摔跤。 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近代称之为掼跤、撩跤、摔角等。在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角力作为军式训练项目,从此各个朝代摔跤各有兴衰。宋朝时期的摔跤运动发展广为流行。清朝各代皇帝大力提倡摔跤运动,此时摔跤运动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重视,濒于失传的中国传统跤术获得了新生。并且为了区别于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西方的摔跤运动而专门将中国的传统民族形式的摔跤运动正式更名为:中国式摔跤。 据南朝人任昉著的《述异记》中记载:“奏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这种“蚩尤戏”就是我国古代摔跤的雏形。 由此说,我国古代摔跤始于黄帝时代。 摔跤渊源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摔跤作为练兵的一项军事科 目出现。据《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由于当时兵器差,射箭、驾车、角力都是军队操练的主要科目。

清朝用武力起家,入主中原,一直保持着尚武崇战的风气,加之清朝历代皇帝大力提倡摔跤运动,因而“布库”之戏得以广泛传播。 总之,摔胶运动由于清代皇帝的大力提倡,满族、蒙族和汉族跤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摔跤技术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最终发展成近代中国式摔胶,所以说,中国式摔跤是我国各族跤手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2.2柔道的历史

公元1638年,明朝官员陈元斌,为了复兴明朝的天下,东渡日本,求援兵于德川幕府,结果求援未遂,留居日本,这样陈元斌就把中国武术和摔跤传到了日本,在江户城南国正寺,传授中国武术,致使柔术在日本广泛开展起来,从此流派也日益繁多,后经日本改革和发展,成为日本现在的相扑和柔道。

3规则

3.1得分规则不同

中国式摔跤规则规定选手除两脚外身体任何部位触地既判对方得分。先后倒地时后倒地者得分,同时倒地时在上面的选手得分。柔道则不然,站立时摔法基本与中国式摔跤相同,但它有寝技,既到地后的技术。寝技分为固技、绞技、关节技。固技是把对方的背部按压在垫子上,使之不能逃脱,而施技者保有行动自由。 3.2得分内容不同

3.2.1中国式摔跤:根据对方摔倒时自己是否站立得2分或是1分。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同时倒地在上面的选手得1分。双方同时倒地,而且分不出先后和上下时双方均不得分。最终比赛结束比较得分,得分多者为胜者。 3.2.2柔道:是根据使用压技将对手被控制的时间超过25秒为“一本”,比赛结束,还有一本的情况是比赛的一方控制对方并使用投技以相当的力量和速度把对方摔成大部分背部着地状态 。将对手控制20秒叫“有技”,15秒叫“有效”。获得“一本”的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一场比赛中没有出现“一本”胜利时,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则按“技有”、“有效”的多少评定胜负。但是一个“有技”胜过所有的“有效” 。

4.技术对比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虽有本质区别,但亦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柔道的投技(站立摔)大部分相近于中国式摔跤。中国是一个柔道强国,在著名中国式摔跤和柔道教练刘水福老师的培养下有30多人荣获过亚洲、世界和奥运会金牌。刘水福老师精湛的柔道技术借鉴最多的是中国式摔跤的精练技术。在奥运会女子柔道所取得的四连冠,大多数是用柔道投技技术动作(也就是站立摔),这是中国式摔跤最为基本的技术动作。如,李忠云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时所用的柔道技术“小内刈”,是由中国式摔跤中被称为挂腿、内得合的技术动作演变而来的;庄晓岩参加奥运会争夺冠军比赛时,取胜用的“背负投”柔道技术是由中国式摔跤称为“揣”的技术动作演变而来的;孙福明奥运会争夺冠军比赛中获胜前关键时刻所用的柔道技术“落腰”摔倒对手得一个“有效”分后转入寝技固住对手取胜,而“落腰”摔的技术动作是由中国式摔跤的“拱子”动作演变而来;袁华奥运会争夺冠军比赛时,最后的取胜动作中用的是柔道技术“大外刈”,而柔道的“大外刈”与中国式摔跤中“大别子”技术动作相同。柔道当中摔法的技术动作在中国式摔跤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4.1中国式摔跤

主要技术是站立技术,也就是说有一方倒地就停止比赛,另一方得分,倒下之后就不再进行比赛。通过手上的抢把位,加上脚上的步法移动,和身法的运用,将对手摔倒的技术。

4.2柔道

技术,主要是运用投身技和寝技。投身技也就是所说的摔法。寝技分为固技、绞技、关节技。固技是把对方的背部按压在垫子上,使之不能逃脱,而施技者保有行动自由。如果施技者的腿被对方的腿夹住,则不算使用固技成功。如“横四方固”就是施技者跪在仰卧的受技者体侧,抱压住对方。绞技是两人倒在垫子上,用手臂或柔道服勒绞对方的颈部使之窒息而认输(以拍击垫子动作示意)。关节技是倒在垫子上,逼迫对方的肘关节,使之疼痛而认输。关节技只许应用肘关节。

4.3具体技术动作举例

4.3.1挂腿(内得合)与小内刈

先上左脚与对手右脚相对,再上右脚穿过对手两腿中间,然后右腿弯曲回打对手右腿膝盖窝处,同时双手用力向后推 ,使对手上体后倒而下体被固定而向后倒下的技术动作。

技术:将对手腿部勾住,使其不能后移而向后倒下的技术。这个技术动作基本相同,但是柔道还要进行地面技术的较量才能得分。

4.3.2揣与背负投

左手拽对手右臂肘关节处,右手抓对手胸前直门处,先上右脚到对手两脚间靠近对手右脚处,左脚迅速跟上,同时转身背对对手。转身的同时身体下蹲与对手身前,迅速蹬直双腿,两手向自己身前拉拽。使对手被撑起,向自己前方翻转背部

着地的技术动作。

技术特点:迫使对方造成上下翻转,最后迫使对手背部着地。柔道技术要求把对手摔倒时有相当的力量和速度并且背部大面积着地为“一本”,此时获胜。这个技术如果使用得当比较容易达到“一本”,但未出现一本时要进行地面技,也就是寝技,固技、绞技、关节技最终争取胜利。

4.3.3大别子与大外刈

左手向后拉拽对手右臂,上左脚与对手右脚脚尖相对,右脚上步到对手右腿后,但不落地,同时右手迅速向前切,使对手上身后倒,同时右腿用力向自己身后别出,是对手腿部被向前别出而上体向后而倒下。

技术特点:使对手上体后倒,而下体被前移,最后身体向后倒下。这个技术是造成对方向后翻转倒地的效果。

5.礼仪方面

5.1中国式摔跤: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双方运动员应站在比赛开始线互相抱拳致意,并对场上裁判和观众抱拳致意,如不执行该条规定将受到警告处罚。 5.2柔道:鞠躬行礼,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身体面向对方,并步直立,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上体前倾接近90度,目视地面稍停后,还原成直立姿势,行礼完毕。

6服装对比

6.1中国式摔跤的服装

中国式摔跤的比赛服装叫做跤衣,俗称为“褡裢”,它非常结实,是用六层棉布缝制而成,颜色各有不同, 2007版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明确规定了中国式摔跤摔跤衣,袖口尺寸严格规定为22厘米,以方便运动员在强对抗中能及时抓握,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在跤衣扎跤带位置,以侧面中心线向前后15厘米各有一组高3厘米,宽0.5厘米相隔2厘米缝制的穿孔,以备穿扎跤带用。裤子一般为运动裤即可,在摔跤过程中不得抓拽对手裤子。

6.2柔道的服装

在练习和比赛柔道时,必须赤足穿柔道衣进行。柔道衣分为上衣、下衣(裤子)、腰带。上衣的长度要求遮盖住臀部,袖子长度要求稍微超过前臂的中部,下衣的长度要求稍微超过小腿的中部,腰带,为了防止上衣散开,要打结束紧。比赛时,双方运动员要系不同颜色的标志带。柔道服要求相当的结实,在比赛进行中可以抓拽对手的上衣和裤子。

7中国式摔跤技术动作融入到柔道技术当中

通过两个项目的对比找出两个项目的差异和联系。把中国式摔跤当中的技术合理的运用在柔道项目当中,因为柔道的规则中规定,比赛的一方控制对方并使用投技以相当的力量和速度把对方摔成大部分背部着地状态,此时出现“一本”。一场比赛中,运动员获得“一本”后,该场比赛即可结束,获得“一本”的运动员获得本场比赛胜利。所以在柔道的比赛中尽量多的使用那些容易造成对手后背以大面积着地的技术,对获得柔道比赛项目有着重要意义。多多加强能够得到一本的摔法技术,因为这些动作发挥很可能直接赢得比赛“一本”而胜利。中国的柔道项目的发挥要更多的借鉴中国式摔跤中的重点技术动作。让中国式摔跤技术发扬光大,同时也是中国武术的壮大和发扬。相信在中国式摔跤的照耀下,中国的柔道项目会越来越强大。
 

看了“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文章的人还看了:

1.摔跤的区别

2.中国摔跤的简介

3.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

4.综合格斗的介绍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有什么区别

柔道是一种身体对抗激烈、竞争性非常强的体育项目,摔跤,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欢迎阅读!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一

1.概念对比

1.1中国式摔跤概念

中国式摔跤是以中国几千年摔跤运动实践为背景,以京跤为基础,吸收国内多民族摔跤技术,并参照现代国际摔跤规则,经过长期整理而发展形成的独立运动项目。

1.2柔道

是一种以摔法和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通过把对手摔倒在地上并通过寝技、估计、关节技而赢得比赛,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二

2历史

2.1中国式摔跤的历史

中国式摔跤是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了中国古代摔跤。 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近代称之为掼跤、撩跤、摔角等。在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角力作为军式训练项目,从此各个朝代摔跤各有兴衰。宋朝时期的摔跤运动发展广为流行。清朝各代皇帝大力提倡摔跤运动,此时摔跤运动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重视,濒于失传的中国传统跤术获得了新生。并且为了区别于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西方的摔跤运动而专门将中国的传统民族形式的摔跤运动正式更名为:中国式摔跤。 据南朝人任昉著的《述异记》中记载:“奏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这种“蚩尤戏”就是我国古代摔跤的雏形。 由此说,我国古代摔跤始于黄帝时代。 摔跤渊源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摔跤作为练兵的一项军事科 目出现。据《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由于当时兵器差,射箭、驾车、角力都是军队操练的主要科目。

清朝用武力起家,入主中原,一直保持着尚武崇战的风气,加之清朝历代皇帝大力提倡摔跤运动,因而“布库”之戏得以广泛传播。 总之,摔胶运动由于清代皇帝的大力提倡,满族、蒙族和汉族跤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摔跤技术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最终发展成近代中国式摔胶,所以说,中国式摔跤是我国各族跤手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2.2柔道的历史

公元1638年,明朝官员陈元斌,为了复兴明朝的天下,东渡日本,求援兵于德川幕府,结果求援未遂,留居日本,这样陈元斌就把中国武术和摔跤传到了日本,在江户城南国正寺,传授中国武术,致使柔术在日本广泛开展起来,从此流派也日益繁多,后经日本改革和发展,成为日本现在的相扑和柔道。

3规则

3.1得分规则不同

中国式摔跤规则规定选手除两脚外身体任何部位触地既判对方得分。先后倒地时后倒地者得分,同时倒地时在上面的选手得分。柔道则不然,站立时摔法基本与中国式摔跤相同,但它有寝技,既到地后的技术。寝技分为固技、绞技、关节技。固技是把对方的背部按压在垫子上,使之不能逃脱,而施技者保有行动自由。 3.2得分内容不同

3.2.1中国式摔跤:根据对方摔倒时自己是否站立得2分或是1分。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同时倒地在上面的选手得1分。双方同时倒地,而且分不出先后和上下时双方均不得分。最终比赛结束比较得分,得分多者为胜者。 3.2.2柔道:是根据使用压技将对手被控制的时间超过25秒为“一本”,比赛结束,还有一本的情况是比赛的一方控制对方并使用投技以相当的力量和速度把对方摔成大部分背部着地状态 。将对手控制20秒叫“有技”,15秒叫“有效”。获得“一本”的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一场比赛中没有出现“一本”胜利时,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则按“技有”、“有效”的多少评定胜负。但是一个“有技”胜过所有的“有效” 。

4.技术对比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虽有本质区别,但亦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柔道的投技(站立摔)大部分相近于中国式摔跤。中国是一个柔道强国,在著名中国式摔跤和柔道教练刘水福老师的培养下有30多人荣获过亚洲、世界和奥运会金牌。刘水福老师精湛的柔道技术借鉴最多的是中国式摔跤的精练技术。在奥运会女子柔道所取得的四连冠,大多数是用柔道投技技术动作(也就是站立摔),这是中国式摔跤最为基本的技术动作。如,李忠云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时所用的柔道技术“小内刈”,是由中国式摔跤中被称为挂腿、内得合的技术动作演变而来的;庄晓岩参加奥运会争夺冠军比赛时,取胜用的“背负投”柔道技术是由中国式摔跤称为“揣”的技术动作演变而来的;孙福明奥运会争夺冠军比赛中获胜前关键时刻所用的柔道技术“落腰”摔倒对手得一个“有效”分后转入寝技固住对手取胜,而“落腰”摔的技术动作是由中国式摔跤的“拱子”动作演变而来;袁华奥运会争夺冠军比赛时,最后的取胜动作中用的是柔道技术“大外刈”,而柔道的“大外刈”与中国式摔跤中“大别子”技术动作相同。柔道当中摔法的技术动作在中国式摔跤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4.1中国式摔跤

主要技术是站立技术,也就是说有一方倒地就停止比赛,另一方得分,倒下之后就不再进行比赛。通过手上的抢把位,加上脚上的步法移动,和身法的运用,将对手摔倒的技术。

4.2柔道

技术,主要是运用投身技和寝技。投身技也就是所说的摔法。寝技分为固技、绞技、关节技。固技是把对方的背部按压在垫子上,使之不能逃脱,而施技者保有行动自由。如果施技者的腿被对方的腿夹住,则不算使用固技成功。如“横四方固”就是施技者跪在仰卧的受技者体侧,抱压住对方。绞技是两人倒在垫子上,用手臂或柔道服勒绞对方的颈部使之窒息而认输(以拍击垫子动作示意)。关节技是倒在垫子上,逼迫对方的肘关节,使之疼痛而认输。关节技只许应用肘关节。

4.3具体技术动作举例

4.3.1挂腿(内得合)与小内刈

先上左脚与对手右脚相对,再上右脚穿过对手两腿中间,然后右腿弯曲回打对手右腿膝盖窝处,同时双手用力向后推 ,使对手上体后倒而下体被固定而向后倒下的技术动作。

技术:将对手腿部勾住,使其不能后移而向后倒下的技术。这个技术动作基本相同,但是柔道还要进行地面技术的较量才能得分。

4.3.2揣与背负投

左手拽对手右臂肘关节处,右手抓对手胸前直门处,先上右脚到对手两脚间靠近对手右脚处,左脚迅速跟上,同时转身背对对手。转身的同时身体下蹲与对手身前,迅速蹬直双腿,两手向自己身前拉拽。使对手被撑起,向自己前方翻转背部

着地的技术动作。

技术特点:迫使对方造成上下翻转,最后迫使对手背部着地。柔道技术要求把对手摔倒时有相当的力量和速度并且背部大面积着地为“一本”,此时获胜。这个技术如果使用得当比较容易达到“一本”,但未出现一本时要进行地面技,也就是寝技,固技、绞技、关节技最终争取胜利。

4.3.3大别子与大外刈

左手向后拉拽对手右臂,上左脚与对手右脚脚尖相对,右脚上步到对手右腿后,但不落地,同时右手迅速向前切,使对手上身后倒,同时右腿用力向自己身后别出,是对手腿部被向前别出而上体向后而倒下。

技术特点:使对手上体后倒,而下体被前移,最后身体向后倒下。这个技术是造成对方向后翻转倒地的效果。

5.礼仪方面

5.1中国式摔跤: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双方运动员应站在比赛开始线互相抱拳致意,并对场上裁判和观众抱拳致意,如不执行该条规定将受到警告处罚。 5.2柔道:鞠躬行礼,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身体面向对方,并步直立,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上体前倾接近90度,目视地面稍停后,还原成直立姿势,行礼完毕。

6服装对比

6.1中国式摔跤的服装

中国式摔跤的比赛服装叫做跤衣,俗称为“褡裢”,它非常结实,是用六层棉布缝制而成,颜色各有不同, 2007版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明确规定了中国式摔跤摔跤衣,袖口尺寸严格规定为22厘米,以方便运动员在强对抗中能及时抓握,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在跤衣扎跤带位置,以侧面中心线向前后15厘米各有一组高3厘米,宽0.5厘米相隔2厘米缝制的穿孔,以备穿扎跤带用。裤子一般为运动裤即可,在摔跤过程中不得抓拽对手裤子。

6.2柔道的服装

在练习和比赛柔道时,必须赤足穿柔道衣进行。柔道衣分为上衣、下衣(裤子)、腰带。上衣的长度要求遮盖住臀部,袖子长度要求稍微超过前臂的中部,下衣的长度要求稍微超过小腿的中部,腰带,为了防止上衣散开,要打结束紧。比赛时,双方运动员要系不同颜色的标志带。柔道服要求相当的结实,在比赛进行中可以抓拽对手的上衣和裤子。

7中国式摔跤技术动作融入到柔道技术当中

通过两个项目的对比找出两个项目的差异和联系。把中国式摔跤当中的技术合理的运用在柔道项目当中,因为柔道的规则中规定,比赛的一方控制对方并使用投技以相当的力量和速度把对方摔成大部分背部着地状态,此时出现“一本”。一场比赛中,运动员获得“一本”后,该场比赛即可结束,获得“一本”的运动员获得本场比赛胜利。所以在柔道的比赛中尽量多的使用那些容易造成对手后背以大面积着地的技术,对获得柔道比赛项目有着重要意义。多多加强能够得到一本的摔法技术,因为这些动作发挥很可能直接赢得比赛“一本”而胜利。中国的柔道项目的发挥要更多的借鉴中国式摔跤中的重点技术动作。让中国式摔跤技术发扬光大,同时也是中国武术的壮大和发扬。相信在中国式摔跤的照耀下,中国的柔道项目会越来越强大。

 

 现代柔道的认识

明治十年(1877年)三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学生嘉纳治五郎,当时十八岁,他从健体的愿望出发,立志学习柔术。最初在天神真杨流派的福田八之助门下就学,后在同流派的矾正智处学习,随后又在饭久保恒年的起倒流派学习。经过数年努力,业艺达到很高水平。他对天神真杨流派、起倒流派,以及其它各流派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视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经过整理改革,使柔术技艺理论和技术趋向完善,并制订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训练方法,取消了具有危险性的动作,确立了以投技、固技、当身技三部分为主的新的柔术体系,从而使传统柔术的面貌一新而改革创造成为现代柔道运动。从此,对柔道成为具有教育性的体育项目开始了科学探讨;并使柔道在培养高尚的意志品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日本人民出于对柔道的推崇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非常敬仰嘉纳治五郎先生,把他称为"柔道之父"。 嘉纳不仅是现代柔道运动的创造者、倡议者,也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一位对国际体育界有重要影响的伟人。

明治十五年(1882年)二月间,嘉纳治五郎先生移居在下谷稻荷町寺内,把专院作为道场(训练场),教授学生,开始了以柔道为中心的训练活动。这个永昌寺也就成了 "日本传讲道馆柔道"的创业地。,第一年,来学习的学生只有九名,以后逐年增加,讲道馆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柔道吸收综合各家柔术固有之长。又有可供比赛的规范可寻,所以它不仅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卫技能,而且是一项引人入胜的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人们体质,而且有益于精神锤炼,可以提高人的警觉、应变能力,加强自信心和意志力。

柔道这项运动,在日本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在日本每年围绕着全国柔道比赛大会,要举办名目繁多的各种类型的比赛。例如,各地区的中学生(相当于我国的初中生)柔道比赛。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的高中生)的全国比赛、全日大学生优胜赛,以及各种形式的对抗赛等。柔道在日本不仅仅是娱乐性质的体育运动,而且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教学项目。这就使日本人民从少年时代起就有机会接受系统训练,为提高柔道技艺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享有"柔道之国"美誉的日本,在历届奥运会和世界比赛中,几乎每次都获得半数以上的金牌和团体冠军

柔道运动起源于日本武术的一种,即“柔术”。但实际上柔道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它强调选手对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而非力量的对比。

柔道经过近代的发展之后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东道主可以选择增加一个奥运会比赛项目,日本选择了柔道),日本作为柔道的发源地在早期的确拥有优势。但是在无差别级比赛中,身高1米98的荷兰选手格辛克击败了日本三届全国冠军,从而也改变了人们对柔道的幻想式看法。

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柔道是一种以摔法和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是嘉纳治五郎在日本柔术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的踢、打、摔、拿创建而成的。摔跤是两人直接接触、互相搂抱或抓握着,把对方摔倒的一种对抗性运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摔跤和柔道的区别。欢迎阅读!

 

 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摔跤的基本目的就是用最快、最巧妙的手法把对手摔倒在地,本身具有运动的性质。然而中国摔跤不只有摔技,还包含了擒拿、点穴乃至要害击打等全面的武术内容,所谓“远打近拿贴身摔”,因此民国时代著名的南京“中央国术馆”就把摔跤列为正式的武术项目,出了很多名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保定“摔跤大王”常东升,此人据说一生没有败过,后来到了台湾,曾随蒋介石出访约旦,在与约旦国王侍卫长的比武中,一招“得合”就把这位空手道四段、柔道三段的高手给摔昏过去。由于常东升及其弟子们的推广,目前台湾、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都有中国式摔跤的团体和学校。

柔道是日本最主要的武术之一,是由日本战国时期的“柔术”演变来的,柔术则是源于中国的一种擒拿、捕获的武术,包含了摔跤、擒拿、地面压制和空手入白刃等内容。

原本柔术中摔跤的比例并不算很高,更多的是较危险的关节技,后来演变成柔道后,为了比赛的安全,许多关节技被禁止,只允许摔技和地面压制技巧,因此目前柔道比赛跟摔跤比较相似。但柔道和中国式摔跤仍有许多不同点,如柔道需要把对方漂亮地摔成背部着地才能获得“一本”,而摔跤只要对方双脚之外的第三点着地就可以得分;摔跤完全是摔技,只要一方倒地就要分开,重新开始,柔道倒地后则要继续进行地面上的压制攻防;还有,柔道是穿着很厚的柔道衣进行比赛,大部分摔技都是抓着对手的柔道衣使出的,摔跤的跤衣则比较轻、短,很难使力,因此摔跤的技巧几乎都是抓住对方手臂、夹脖子或抓住腰带使出的,相对比柔道的摔技更易于在街头实战中发挥。

 

 柔道带来综合素质提升

柔道带来综合素质提升(一)柔道对道德素质的促进作用

柔道教人做人的道理,懂得相互尊重,学会遵纪守法,从而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柔道的比赛不是终极目的,是练习遵守规则、尊重和守纪律的手段。柔道不仅要求练习者学习柔道的技术,更注重对柔道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和遵从。一个柔道练习者,他的言行举止体现着他本人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品性,而柔道教育的实质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

柔道带来综合素质提升(二)柔道对文化素质的促进作用

练习柔道的同时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柔道不仅蕴藏着力学,在训练和竞赛中还蕴藏着历史、哲学、医学、伦理等文化内涵。通过柔道基本知识的教授,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还可以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进行智能教育,领悟东方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知识面。

柔道带来综合素质提升(三)柔道对身心素质的促进作用

柔道的技术动作是由全身协调配合,它能很好地促进人体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协调等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另外柔道训练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学习工作中压力比较大,通过柔道训练可以化解心理压力,从而保持最佳身心健康状态学习。在柔道练习中,每完成一个动作,都伴随着柔道特有的大声叫喊,发出“嘿哈!”的声音,这种发声叫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喊能使自己兴奋起来,增加自信心,起到凝神壮胆的作用,同时也能将学习上的压力,烦恼等抛在脑后。

柔道带来综合素质提升(四)柔道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尽早参与柔道练习可以通过改善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技能状况,全面发展观察力,广泛地训练记忆力,启迪诱导想像力,帮助提高思维力,为智力开发创造良好的生理环境条件。素质教育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柔道恰好是培养练习者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发挥想像力的新兴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现代柔道运动是从远古时候人们为了生存而发明的简单搏斗方法中,经过历史的演变、完善和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而来的,从另一种角度来讲,柔道没有人们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发展就不会有现在的柔道和将来的柔道。因此可以看出,学习柔道能很好地促进智力发展。

柔道带来综合素质提升(五)柔道对激发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促进作用

柔道的练习场馆都会在正中央悬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上课的教练和学生在每天上课下课之前首先要在国旗下整队集合,向国旗行礼,随后全体高声重申柔道的精神:“礼义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屈!忠孝爱国!”。柔道课堂教学经常需要分组合作学习,每个成员既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又要为他人的学习负责,全组为全体成员的成功而努力,并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它强化了一种团结,整齐,自信,自豪,吃苦的氛围,这样能增强民主凝聚力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而柔道本身要求每个人都要经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别人而训练,因为柔道的要求的就是一种人人关心,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团结精神。柔道的学习就是这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造就一颗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柔道带来综合素质提升(六)柔道对意志品质的促进作用

柔道学习是对练习者意志品质的全面锻炼和培养。柔道推宗“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贯穿“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根本宗旨,所以学习柔道,可以培养人顽强、果断、自信、坚毅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七次跌倒,八次爬起“,柔道练习者也只有以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刻苦磨砺,方能有所造诣。

本文Hash:ec87fd7d68c3d3c0b42f771ff68dbbd5fb4e90cb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