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钓鱼如何调整浮漂的技巧

导读: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钓鱼有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调漂,新手钓鱼调整浮漂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来告诉你新手钓鱼如何调整浮漂。

新手钓鱼调漂的技巧

一、掌握选漂的技巧

看得见的是好漂

老年钓友视力不佳,所以在选漂时应以“看得见”作为首选标准。要看得见当然就是漂要大一些,漂大了其灵敏度自不如小漂,那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看得见的基础上去求灵敏。也有人戴放大望远一类的远视镜,我见过这些东西,戴着真受罪。

如果实在观漂有困难,可以不用漂,看竿尖摆动提竿,还可在竿尖上拴一红布条,使之更醒目。还可凭手感提竿,这些办法虽显迟钝,但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渔趣,会更为开心,说不定还有一种自豪感。

不选贵,选适用

这又是一种选漂的观念。现在漂的品种很多,且档次拉得很开,有几百元一支的漂,也有块儿八毛的漂,选购时不能惟贵是好,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挑选最适合自己适用的漂子。

竞技型钓手,多用那些较高档的长尾风漂,这种漂的特点是制作精良,反应极其灵敏准确,漂体有的以孔雀翎为原料,漂尖分别由塑料、玻璃钢和碳纤材料制成,有空心实心之分。漂脚,有的称漂头和连接杆,就是和钓线相连接的部位,有竹脚、硬塑脚和碳脚等几种。

它们与漂身成为一体,最下端尖细,只能与特制的软插座相连接。漂座穿入钓线后,两侧用太空豆作固定。由于漂尖和漂脚的材质不同,它们的性能亦大有差别。由于垂钓时的环境、气候及鱼儿摄食情况不同,所以要分别采用相对应的漂。

与细脚漂同时并存的还有一种“大脚漂”,大多是塑料制成。它的漂脚很粗,与它相连接的漂座,就是自行车胎用的气门心。它有个明显的缺点,漂脚插入钓线上的气门心后,漂不能自由转动,经常与钓线较着劲,别着钓线,还不甚灵敏。

后来有聪明者制作出一种在这种大漂脚上粘上3厘米长的一段软线,再在软线末端粘上一根3~4厘米长的插针,代替漂脚。与钓线连接后,漂子可以自由活动,使用时好像是将漂吊在钓线上,所以有人称它为“吊死鬼”漂。这类大脚漂通常是漂身大,漂尖粗,也受弱视者青睐,在休闲钓手中仍不乏使用者。这种漂的不足也是灵敏度欠佳。

二、掌握用漂的方法

用漂比选购漂难度大得多,之所以说它难有两个方面:首先对漂本身的了解,漂的长短粗细各有特性,要用好漂,就必须认识它的那些特性,这也不算难,用几次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摸出一些门道。用漂最困难是因为外部条件的变化,如水的冷暖深浅、是流水还是静水,水的肥瘦如何,鱼的饱饿及鱼的一些特殊情况等,都和用漂有密切关系。善钓者能根据当时实际情况,配以合适的漂,或将漂调整到最适合当时具体情况的状态。新老手在这些地方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在这里简单地举几例通常用漂的情况

1.钓深水一般是大漂配重坠,加速饵坠下沉速度,还可减轻钓饵在下沉过程中遭小杂鱼抢夺。

2.水凉鱼不太活跃、鱼吃得过饱、或鱼儿被钓滑、或水肥等这些条件下,通常要用小一些的漂,或将漂调得灵敏一些。

3.在小杂鱼多的地方、在水的温、氧条件最合适的情况下,鱼儿特别活跃,或小有风浪等情况下,应将漂调得稍微迟钝一点,可避免一些虚假漂相。

4.鲢鳙草鲂,也包括鲫鱼在内,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们会离底上浮,就要调整漂子的浮力,或减轻坠重,或换大漂,将钓饵下到鱼儿所处的水层。

关于用漂,最后还要提到一点,就是新手最易发生的问题:钓底时钓饵不着底,或坠子深沉于底,鱼咬钩漂子没有反应。这问题也好判断,钩饵不着底时浮漂会随风浪移位,俗称“跑漂”,将漂子上移即可解决。预防坠子着底,可先用空钩调漂,记住漂尖的部置,后装饵,钩饵下沉,向上推漂,只要不低于原调漂的位置,坠子不会沉入泥中。

以上这些经验和知识,一定要去实践,去钻研,有些人为此弄得如醉如痴,所以出现了“钓痴、钓癌”。当然,在这里我并不主张凡钓必痴,能从垂钓中得到一点快乐就可以。

钓鱼时饵料与浮漂的联系

一、饵的大小与选漂

选择一款浮漂,除了要考虑鱼情、水深、气候等多种因素外,自己习惯的饵重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以一支七目软尾的浮漂为例,半水空钩调3目,此时最适合的单饵重就是3目,此时水下饵团应是下饵卧底,上饵悬浮,为极灵,就算有鱼从饵旁游过,浮漂也有反应。轻轻将漂座上掳一至两目,这时上饵就变为轻触底,为不灵不钝;但如果饵重大于3目,浮力始终大于浮漂的浮力,任你如何调配(除非重新消减铅皮),也无法得到灵敏的状态。

再如浮钓鲢鳙或躲避半水杂鱼,都需要加大饵重,这时也需要选择浮力较大的浮漂。

二、饵的雾化与调漂

台钓讲究的是诱钓并举,这也是胜于传统钓的一大优势。那么台钓的朋友就要注重饵料的雾化,在水中形成雾化区,吸引鱼儿进窝,这样的做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饵重的变化。

以单饵重3目为例,在饵料整个行程中,一般会雾化三分之一的重量,也就是着底时与你设想的目数会有轻微的变化。钓者一定要理解此时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或加大饵重,或改变调漂策略,做到灵活应变。

三、饵的软硬与观漂

在垂钓中,饵的软硬直接影响到一些中小型鱼类的吞食,此时漂相也不尽相同。在野钓中,为了避开小鱼的骚扰,防止饵团过早脱落,我们有时会有意将饵料和得硬一些,此时,鱼吞食需要多次的尝试,钓者一定要有耐心,沉着冷静,抓住顿口,及时提杆,切莫错失良机。

新手钓鱼的八个要点

一,定点微诱饵优于频繁变位诱饵。确定一个钓点后,应坚持经常在此多撒诱饵,让鱼群常游到定点水域"开饭"觅食,形成习惯。定点撒诱饵水域面积在l-5平方米左右,面积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变位,变动钓点越多越频繁,得鱼就越少,甚至钓不上鱼。当然变动诱饵可以,今天撤鸡鸭猪内脏荤腥饵,明天投鱼虾、昆虫、蚯蚓荤腥饵或素饵,千万不要频繁换位,坚持耐心守点甩钓,不久将有鱼群人"窝"吃饵上钩。

其二,使用中钩优于大钩和小钩。大中型水库和大湖泊中什么鱼都有,但多为几千至上万克重的鱼,故用中型钩,可兼钓大小鱼,比之单纯使用小钩或大钩,要实在得多。

其三,使用组合钩优于使用单钩。使用组合钩,一旦钓中大鱼,8-10只的组合钩,即使断三四只钩,由于鱼的挣扎和滚动,还有六七只钩发挥作用。如果使用单钩,一旦线断、钩直,必定大鱼逃脱。

其四,使用多支海竿优于长手竿。手竿再长,毕竟钓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远钓也可近钓,远可钓五六十米远水域,近可钓七八米水域。而且数支海竿集中投饵,可以形"窝子"。一旦钓中大鱼,海竿可以放长线,大有回旋余地,通鱼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灵活。而长手竿垂钓水域窄小,不方便钓大鱼。

其五,远投优于近投。宽阔水域,鱼密度小,警惕性高,一有动静马上窜进。远投底钓和浮钓能减少惊动鱼群,而近投近钓,人说话、走动、投竿,常会惊动近水域鱼群,不便垂钓。宽阔水域投远底钓可钓鲤鱼、草鱼、鳞鱼、黑鱼、罗非鱼等,远投浮钓可钓链鱼、鳙鱼,特别是方便钓大鱼。

其六.荤素饵荣用优于只用单味饵。广阔水域,既有吃昆虫、蚯蚓、小虾、小鱼、蟋蟀等的荤食性鱼,又有吃玉米面、豆类、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鱼。因此,荤素齐备垂钓比只用荤饵或只用素饵垂钓好得多。

其七,勤撒和多撒诱饵优于懒撒和少撒诱饵。辽阔水域,勤撒诱饵和多撒诱饵,能增大诱鱼目标,能使鱼群常聚集抢食、经常游至钓点觅食。鱼群吃完便游窜而去,聚鱼就减少,钓获量必然不多。

其八,慢提竿优于快挥竿。宽敞水域,不管钓底钓浮,只见一点动静,马上挥竿,常常空竿或脱钩。实际上野生大鱼一般吃钩缓慢、沉稳,常常是先闻一闻,轻轻尝一点,才大口咬吃,让大鱼吃深一些,迟一些挥竿,收获量必增大。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钓鱼需要带的装备

钓鱼调漂技巧有哪些 钓鱼调漂的方法

刚开始学习钓鱼的时候,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调漂,才能钓好鱼。而看似简单的一支浮漂,却有着千变万化,每次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到钓鱼的效果,所以就要掌握一些相应的技巧。下面就随学习啦小编来看看钓鱼调漂的技巧有哪些?

 

 钓鱼调漂技巧

技巧一

在我们钓鱼的过程中,钓友如果发现自己的浮漂标尖突然连续地出现上蹿下跳信号,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小鱼群在抢食,也有可能是鱼饵制作的太硬,小鱼在争夺鱼饵。

钓饵的挑动会吸引鱼群的攻击欲,钓友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迟钝。可以把1/3目作为一个阶梯,将浮漂往上调节,注意不要超过两钩之间的距离!

技巧二

要根据具体鱼情改变调目,水域的鱼个体越大,钓鱼调目则应该越高,并不一定要调目取浮标目数一半。像在钓鲫鱼,尤其是200克左右小鲫鱼时,钓友可以选用2号鱼钩挂上小饵调四钓二。如果钓500克左右的大鲫鱼或鲤鱼,则可以选择4号鱼钩,钓饵变大后,调目要提高到六目或七目。这样一来,会减少空钩率。

技巧三

一般来说,在黑坑钓鲫鱼时,使用一号或二号浮漂钓鱼可以使用小钩和小饵,就算在钓鱼过程中,浮漂调高了,还可以使用大饵改善钓组。但是每只浮漂的浮力有限,钓不同鱼种的时候要进行更换。

技巧四

在气压降低的时候,鱼群会向上层水域游动,这时候鱼饵在水中下沉过程中会出现截口现象。如果没有截口出现,钓饵就算到了水底也不会有鱼咬口。钓友可以减轻铅皮重量,让浮漂顶部露出水面,浮漂浮力增加后,钓饵在水中的下降速度就会减慢,鱼就容易将饵料吸食!

技巧五

钓鱼时候,除了调节浮漂外,钓友使用的子线长度、曲直度、软硬度都会对钓组产生影响!浮钓的子线适当硬一些没有关系,底钓时候钓友需要多上点心。

一般来说,子线越长,鱼饵的摆幅会越大,子线越硬、越曲,钓组的反应越显得有点迟钝,反之,钓组的反应就越灵敏。具体的子线的选择要根据钓组而定。

 

 钓鱼调漂的方法

带饵调漂

双饵调平水钓1、2目,直接调到钩饵轻触底状态也就是钓最灵敏状态。单饵调平水钓1、2目,直接进入钓不灵不钝状态。能够适应大部分鱼情。前者钓目往下调,也可以调出钓迟钝来。

后者可以向上向下调出更加灵敏或者迟钝。缺点是,一般人很难控制饵团的大小、重量,尤其在漂尾极细时。调漂过程中,每次饵团的微小差异会造成漂尾目数差别很大,增加了操作难度,很难调得准确。

空钩调漂

克服了带饵调漂的缺点,又比较简单实用,为大多数钓友所采用。加上单饵或者双饵称重的操作,把调目、钓目、单饵称重目数三个参数结合,能够推算水下钩饵子线的大体状态。例如,漂尾直径大约1毫米的浮漂,半水悬浮,空钩调5目,紧接着挂单饵“称重”, 假设看到漂尾下沉到1目,说明单饵重相当于4目的浮力。

如果挂双饵调整浮漂钓2目,可以判断下饵卧底子线弯曲松弛而上饵轻触底(1/4触底、3/4悬浮),是一种钓不灵不钝的状态。钓1目、半目更加灵敏,钓3、4、5、6目依次更加迟钝。调目究竟设在哪里,不能一概而论,要考虑漂尾粗细、钩饵大小、鱼情水情以及个人习惯。实践多了,经验多了,就简单方便了。

无钩无饵调漂

比较空钩调漂少了空钩重量的影响,结合钩饵称重,更加容易比较准确推算水下钩饵子线状态。因为要把子线取下挂上,所以操作上比较麻烦。

双调目调漂

由于是两个调目,比较一个调目多了一个参数,所以,调目、钓目、钩饵子线状态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更加明确,换句话说,比较前面的调钓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推算钩饵子线状态。例如,钓目确定在无钩饵调目和双钩饵调目之间的中点上,则是比较标准的钓不灵不钝。

钓目与无钩饵调目重合,则是悬坠钓的最迟钝状态――双饵完全卧底。钓目与双钩饵调目重合,则是钓浮――最灵敏状态。钓目选择在双调目之间、靠近无钩饵调目1/4处,则是双钩饵1/4悬浮3/4卧底(即下钩饵完全卧底上钩饵一半卧底),是一种稍微偏向于迟钝的状态。缺点也是操作上要麻烦一点。

初夏如何野钓鲫鱼的技巧

天气越来越温暖,转眼间,春天已经快要过去,在这个春末夏初的时间段,我们想要野钓鲫鱼也要有一定的技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夏如何野钓鲫鱼,希望你们喜欢。

初夏野钓鲫鱼方法:钓点

春末向阳水草找鱼

1)春末钓位要选取在向阳的地方作钓点。

2)选择有水草的边或有水草遮蔽的地方做钓点。

因为这个地方不仅有适合垂钓的温度,更是鲫鱼觅食的地方,是鲫鱼躲避天敌的天敌的。钓点可以适当多选几处,采取以饵找鱼的方法,最佳的办法是分批打窝的方法,错开时间,如果感到钓位不理想可以及时更换它处。

夏初阴凉处找鱼

我们的钓点也可以选择在阴凉处,因为这个时间段,早晚温差加大,正午气温升高,水表温度在太阳直射下可高达30——40度,鱼躲进深水、水草、树荫,不爱吃食,此时作钓效果不佳。此时,应选择早晨和傍晚天气较凉爽的的时候作钓。

将窝子打在宽阔朝阳以及有水草的浅水区,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打窝子最好用打窝器布窝,要用三点连成一线的方法记住窝位。(即座位、窝位、参照物),找不到窝位是不好钓鱼的。

初夏野钓鲫鱼方法:钓组

钓鲫鱼,要用细钩细线,钓小鲫鱼可用0.166毫米(0.8号)作主线,鱼钩可用丸世6号、7号。伊势尼4号5号,伊豆8号9号。如钓大鲫鱼,可用0.2毫米(1.5号)作主线,鱼钩可用丸世9号10号,伊势尼6号—7号,伊豆8号9号。

用软线扎钩,脑线长度应设在20——50毫米之间,细线取小值,线粗取大值。如果用主线直接扎钩,脑线长度是软线的两倍。台钓用小袖钩钓鱼,脑线长度可略放长。如果钓双钩,用上下型双钩更为理想,上鱼率较高。

水库中常有较大的巨物,作钓时,若遇到大鱼,切不可蛮力拉扯,应该熟练掌握遛鱼技巧,慢慢将鱼拉向岸边。

初夏野钓鲫鱼方法:饵料

钓鲫鱼的钓饵,主要是红蚯蚓、灰面和商品粉饵。随着气温的升高,饵料的味型和浓淡应作灵活的调整。

春末气温不算太高的时候,可以选择比较香浓的诱钓饵,浓香浓腥或腥香型的饵,能引起鱼的食欲,快速聚鱼;荤饵最佳,特别是蚯蚓备受鲫鱼青睐。鲫鱼之所以对蚯蚓青睐,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少食,需要一些富含营养的荤食以补充体内的营养。

夏初气温升高时,鱼儿会和人一样缺乏食欲,此时作钓,应将窝料和饵料调整得比较清淡,以谷物类淡香饵料为主,介于清淡和大腥大香之间,必须带一点味道,但又不能太重。这个临界点需要钓友在实际作钓中把握。开饵的过程中可以用一些清淡的饵料来调节味型。如果鱼层上浮的话,则还需要加入一些麸内饵料减轻比重。饵料状态方面,注意雾化不要太好,以免招鲢鳙等非对象鱼。

初夏野钓鲫鱼方法:技巧

钓鲫鱼,是窝上钓鱼,钓鱼动作要“三轻”,即轻放钓,轻移动钩饵、轻扬杆上鱼。特别是扬杆刹鱼,最好用拉刹,拉刹是轻刹,即轻轻将鱼拉出窝区处理。“三轻”能防止惊鱼散窝,只要不惊鱼,不散窝,就能钓得顺手、顺心满载而归。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野外钓鱼的知识

本文Hash:4cdbe1c667fba8ab3b8a5515e6c8b5b6df98b4e3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