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传球技术有哪些?

导读: 正面传球 背传 跳传 侧向传球
 传球是一项细腻精确的技术动作,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手指手腕控制和调整球的能力,还需要有较协调的上下肢动作的配合。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排球传球技术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正面传球

1.准备姿势:

看清来球,迅速移动到球的落地,对正来球,两脚左右开立,约同肩宽,左脚稍前,后脚脚跟稍提起,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弯曲置于胸前,两肘自然下垂,两手成传球手形,眼睛注视来球方向。

2.击球点:

击球点在额前上方约一球距离处。

3.传球手形:

当手触球时,手腕稍后仰,两手自然张开,手指微屈成半球状。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两拇指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以防漏球。

击球用力:

当来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微张迎球,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触球两侧。手触球时,指腕保持适当紧张,以承担球的压力。用手指的弹力、手臂和身体协调的力量将球传出。

背传

向后上方的传球,称为背传。背传的准备姿势比正传时稍直立,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不要前倾,双手自然抬起,放松置于脸前。

当判断来球之后,迅速移动到球下,双手抬起,手触球时,手腕适当后仰,掌心向上,在额上方击球的下部。传球时,用蹬地、展腹、抬、臂向后翻腕及手指的弹力把球向后上方传出。

跳传

跳起在空中传球叫跳传。跳传的起跳最好是向上垂直起跳,要掌握好起跳的时间,起跳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传球的质量。

根据一传球的高低,及时起跳,两手放在脸前,当身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靠伸臂动作和手指手腕的弹击力量将球传出。由于在空中无支撑点,用不上蹬地力量,只有靠伸臂动作将球传出,因此,必须在身体下降前传球出手,才能控制传球力量。

侧向传球

击球点偏向传球方向一侧,上体和手臂向传球方向伸展,异侧手臂的动作幅度、用力距离和动作速度要大于同侧手臂,向侧向发力,并保持良好的手型向侧向传球。

排球发球技术要素有哪些

发球是排球比赛的开始,它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术,也是唯一不受对方队员任何干扰的技术。发球是第一回合的进攻,发球的攻击性强、变化性大、准确率高会给本队带来连锁益处;或直接得分、或破攻,造成对方被动,使本队减小防反压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反攻能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排球发球技术要素分析,希望能帮到你。

排球发球技术要素

1、站位距离固定

不论是选定何种距离的发球,如近、中、远距离,在每次发球时都必须站在相同的距离底线的位置上,以便熟练和强化用力大小。

2、抛球点固定

每次抛球的高低远近要固定,抛球要抛在自己挥臂轨迹的固定点上,时球平稳不转动。

3、挥臂轨迹固定

挥臂轨迹指手臂在挥动中的运行路线。发飘球挥臂路线是向前挥,发旋转球则是弧形向前挥击。

4.击球手型固定

发不同的球所采用的手型是不一样的,但每次发球手型都应固定。如发飘球要用手掌的坚硬平面击球,发旋转球则要甩腕推压。

5.击球部位固定

发不同性能球,必须击准球的相应部位才能使作用力通过球体产生相应的效应。

总之,要想发好球,必须注意上述“五固定”的要求,并考虑力量、速度、飘度、落点、变化等因素,同时将之与准确性、灵活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结合起来。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

(均以右手击球为例)

1、学生面对球网,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持球于身前。用抬臂和手掌的平托上送,将球平稳地垂直抛于右肩的前上方,高度适中,在左手抛球的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与肩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击球时,利用蹬地,使上体向左转动,同时收腹,带动手臂挥动。在右肩前上方伸直手臂的最高点,用全手掌击球的中下部。击球时手指自然张开吻合球,手腕紧张并迅速做主动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飞行,击球后随着重心前移,迅速入场比赛。

2、正面上手发飘球 这种发球站位可分三种:一是近距离,距端线1米以内;二是中距离,距端线1~5米;三是远距离,距端线5~8米。发上手飘球抛球比上手发球稍低稍前,左手向上伴送一段距离,使球晚些离手,抛至稍高于击球点为宜。击球前手臂的挥动自后向前做直线运动,快速挥臂,击球时,五指并拢,手腕稍后仰,用掌根平面击球体中下部,作用力通过球体重心。击球瞬间,手指手腕紧张、手型固定、不加推压动作,快速用力,力量集中,击球时手臂要有突停动作。用力越集中、短促,易造成球的飘动。击球后,迅速入场比赛。

3、跳起正面上手飘球队员发飘球时可以利用跳起发飘球。这种发球不需要全力起跳。跳发飘球可以增高发球点,增强攻击性。等球抛至最高点时,队员也跳至最高点击球。击球时动作通商手飘球相同,使作用力通过球的中心,不旋转向前飞行。达到攻击目的。

排球够手发球

1、勾手飘球

体侧对网,两脚自然开立,左手持球于胸前。在抛球的同时,右臂向右侧下方摆动,上体顺势向右倾斜和转动,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左手采用托送动作,将球平稳地抛在左肩前上方,约一臂的高度击球时,右脚蹬地上体向左转动发力,带动手臂挥动。在击球前,手臂突然加速发力,手的挥动轨迹保持直线运动。手腕保持紧张,以掌根的坚硬平面,或以半握拳,拇指根等部分击球的中下部。触球后,手臂挥动有突停动作。击球后,顺势转体面向球网,迅速进场。

2、勾手大力球

学生身体左侧对网,两脚自然开立,左手持球于胸前。左手将球托送平稳,抛在左肩前上方,约一臂高度。在抛球的同时,两腿弯屈,上体顺势向右倾斜,并稍向右移动,右臂随着向右侧后方摆动,身体重心移向击球手臂一侧的支撑脚上。击球时,利用右脚蹬地转体动作发力,带动右臂做直臂弧形挥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手臂在伸直的最高点,右肩的前上方击球。手指自然张开吻合球,手指手腕主动用力勾住球,以全手掌击球的中下部,并用力屈腕推压球,使球产生强烈的上旋。击球后,顺势转体面向球网,并迅速进场比赛。

猜你喜欢:

1.打排球的发球正确姿势有哪些

2.怎么垫排球才是正确手势图解

3.垫排球的技巧要领教学视频

4.垫排球技巧方法是什么

5.排球发球技术的动作讲解

排球传球要点技巧有哪些

传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主要用于衔接防守和进攻,传球既可用双手也可用单手,又可跳起传,为避免持球犯规,球在手中不得停留,传球动作必须协调、精确、合理、技巧性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排球传球要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排球传球的要点

要点1:手型

很多专业队的二传在传球的时候,手“吃”球很深,这是为了在变化传球的轨迹时不让对方容易发现,这就是“晃传”。要做到这一点,传球人的身体必须随着球的来势收缩或保持不动、双手的手腕必须在触球的瞬间松弛,不要和球落下的力量抵抗;而在展开身体、手送出球的时候,手腕要先于手指紧张、然后才是手指紧张,而且手指的紧张方向要保持与球送出去的方向一致才行!如下图:

这个过程中,手腕的放松、紧张过程,很少被提及,但它的确是传好球的要领!

另外,双手触球时,手型并不是唯一的。手指关节力量大的人可以采用并拢的手型,比如冯坤;手指关节力量比较柔软的人可以伸展开十指,但无论哪一种触球手型,都要保证球只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与手指最先和最后接触,其他手指只是起到稳定手型和保护球位置的辅助作用,不能每次都触到球。

要点2:触球点的位置

传球时,双手的触球点与身体的相对位置不能太高或者太低,亚洲队员应该保持在额前15厘米左右。

洪刚曾经在解说时提到,现在二传都不像以前那样,保持球在额前斜上方,以传出更快速、弧度更平的球。但,若仔细观察那些现代二传的触球位置,仍然是在额前的斜上方,只不过由于他们的身体是在跳传或者转身传球时的动作很快,看上去好像不是在那个传统的位置而已。试想:如果在身体的正上方、或者正上方偏左、偏右一些的位置,球是不可能已快速、平弧线出手的,那样传球很容易被裁判判定持球;如果比传统位置更低,手臂无法在球上加力,也无法传出快速飞行的球。

要点3:身姿

很多人传球,都只用上半身的力量。而实际上,要想传出又高又稳的球,必须加载全身的力量才行,如下图:

所谓全身的力量,其实并不玄奥。中国古人在很多技击术中都有阐明:力从地起。长距离飞行的球,单靠上肢的力量很难保证其稳定性,因为上肢的关节比下肢多,人在发力时,这些关节的活动有可能会抵消掉部分力量,使加载在球上的力量减小;亦或者,可能发生身体某一侧力量减小后,球的飞行轨迹出现大幅度偏差(出手点偏差一寸,球在远端落下的时候可能就会差一尺),导致球倒三角或者扎网。这样的失误在比赛中也是很常见的。

因此,传远距离球必须先屈膝,稳住身形,发力的顺序应该是蹬踏、展开腰腹、展开上肢、通过手腕和手指推送球。这个过程要求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顿,否则也借不上身体下肢的力量。

排球传球动作要领

1、正面传球

用稍蹲姿势,上体稍挺起,仰头看球,两手自然抬起,屈肘,放松置于额前。

当来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手指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迎出。全身各部位动作应协调一致。

手触球时,十指应自然张开使两手成半球状,手腕稍后仰,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辅助控制球的方向。两拇指相对近“一”字形

2、背向传球

上体比正面传球时稍后仰双手自然抬起置于脸前。

抬上臂、挺胸、上体后屈。

在头上方,比正面传球略偏后。

与正面传球相同,但触球时手腕要稍后仰,掌心向上,拇指托在球下,击球的下部。

用力方法:利用蹬腿、展体、抬臂、伸肘和手指手腕的弹力,把球向后上方传出

3、侧向传球

击球点偏向传球方向一侧,有利于达到向侧向传球。

上体和手臂向传球方向伸展,异侧手臂的动作幅度、用力距离和动作速度要大于同侧手臂,有利于向侧向发力,并保持良好的手型向侧向传球。

排球的基本风格打法

从1949年第1届世界男排锦标赛,到1972年第20届奥运会排球赛,其间20多年,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技战术发展水准不同,认识方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风格打法。

“力量排球”,以前苏联、保加利亚、波兰男排为代表,他们身材高大,弹跳力强,以凶狠扣杀取胜。

“技巧排球”,以捷克斯洛伐克男排为代表,他们善于用脑,轻打软吊,以巧取胜。

从1949年到1962年,由于当时其他球队无法阻挡强有力的扣杀或有高度技巧和战术目的的熟练进攻,力量派和技巧派一时在世界大赛中出尽风头。“高度排球”,以前民主德国男排为代表,二传球高离地7~8米,扣球手慢起高跳,以高度的保险性将球扣人对方。

1964年以后,随着排球规则的修改,使扣球与拦网的空中之争日趋激烈,单纯以力量或技巧的进攻最后都归于失败。在1969年和1970年的世界大赛上,高度派以其高举高打、高拦高扣连获世界冠军。

“配合排球”,以日本、中国男排为代表,他们主要以默契配合,集体智慧,快速善变来达到取胜的目的。

1972年第20届奥运会上,日本男排打败了以高度排球称王的前民主德国队,获得冠军,亚洲男排第一次在世界性大赛中夺魁。由中国队创造,经日本队发展了的配合排球首次登上了世界排球运\动的高峰。

在世界女排天地,以前苏联女排为代表的“进攻型”打法,注重进攻能力和力量,包揽50年代的世界冠军。以日本女排为代表的“防守型”打法,以顽强的防守,出色的发球,在1962年打破了前苏联的垄断,获得世界冠军。这以后,世界女排进人了日苏对垒的时代,进攻型打法和防守型打法交替获胜。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排球运动的比赛阵型

本文Hash:4c60e2c08ec6d0bb531ba3e1c1ab838cda049422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