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名人故事:马龙的锋芒

导读: 乒乓球名人故事:马龙的锋芒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关于乒乓球名人故事马龙的锋芒,欢迎阅读。

 

 乒乓球名人故事:马龙的锋芒

拿了冠军双手比心的马龙,才没有那么少女心呢

奥运乒乓球男单决赛上,马龙拿下金牌双手比心,微甜。他没有丁宁拿下女单冠军泪洒全场的激动和亢奋,也没有当年张继科夺冠撕衣服荷尔蒙爆棚的壮举(尽管很多人想看),哪怕当年大魔王张怡宁拿下奥运会,也融化了冰山脸,笑得阳光灿烂。这位“新科”大满贯选手,看起来有些淡定啊。

熟悉乒乓球的人会大舒一口气,这哪里是新科大满贯啊,以马龙的资历实力阅历,只是差一个证明自己的奥运冠军而已啊。

翻开获奖记录,从世乒赛男单冠军开始,几页文档都拉不完。在马龙之前,这么厉害的人就只有湾湾眼中“坐在球场边大腹便便不懂球的官员”刘国梁了,他当年拿过能拿的所有冠军。

马龙在十年前就得过世界冠军了,2006年在德国不来梅举办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中国队没有悬念地拿下冠军,他成为了世界冠军中的一员,尽管当时他并没有出场——在王励勤、王皓、马琳全盛的时代,18岁的马龙实在有些稚嫩。

北京奥运会时期,马龙已初露峥嵘。在不乏天才的中国乒乓球队,没有独门绝技,想要出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早期,马龙闯天下的武器大概是速度,这种速度建立在变化之上,技术全面加上衔接自然,多拍拉起来,很难有人招架得住。

当年和王皓对打、疯了一样拿下雅典奥运冠军的柳承敏在2013年韩国公开赛遇上马龙,不到30分钟就四比零输掉比赛。

在知乎一条名为《如何评价马龙现在的乒乓球技术》的帖子中,对这场比赛的分析是,马龙前三板几乎没有哪两板球是一个套路,所有组合落地完全不相同,全局柳承敏都没对上点,一直在摇头。

这和马龙略显憨厚的人设是有一定反差的,一局打出二三十种变化,好看,刺激,精彩,你不知道下一个球会变成什么样,张大了嘴巴看他从头炫到尾,对手也懵了,被带进他的圈圈。

这时候的感觉是,马龙虽然打球好看,技术上佳,实力雄厚,但有一层窗户纸没捅破,用乒乓球解说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老是差那么一口气”。

那口气在2015年终于给续上了。已经第五次参加世乒赛的马龙首次站到了男单决赛场上,他的对手是苏州世乒赛的最大黑马、同样首进决赛的方博。前面4次世乒赛,马龙拿了3次季军,还有一次没进四强。这次马龙赢了,他难得地跳上球台,有些忘情,没了平日的沉稳与内敛。

2015年成为了“马龙年”,除了世锦赛冠军,他还第二次拿下了世界杯男单冠军和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这一年的马龙,打球反倒变简单了,没了前面的纷繁冗杂,来来回回就摆短上手拉弧线,正手挑打,上手抢攻,几乎所有球都前三板解决。颇有股看山还是山的意味。

这种意味可怕的地方在于,你明明知道对方会怎么打,但就是打不过,碰上了自认倒霉,输了自叹弗如。

在网上流传的截图中,邻国对马龙的实力表现出高度认可,他们以游戏中惯用的六边形属性框评判选手实力,马龙竟是可怕的六边形全满。在下一拨网红的路上,马龙有了个头衔是“六边形战士”。

调侃也好,崇拜也罢。在任何比赛中,国球都是不会让人失望的项目。一代新人换旧人,江山代有魔王出,以马龙、张继科为代表的新一代大魔王正在重整江山,再续锋芒。

乒乓球励志故事;乒乓球编织的美丽人生

一个出生在蜀国四川,一个出生在冰都黑龙江,两个今生也许都不会有交集的人却因为小小银球而情牵一线。虽然乒乓球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轰轰烈烈的经历,但他们之间那相濡以沫的感情让很多人都心生艳羡。 他叫伍立人,今年六十九岁的他,看起来好像只有五十多岁,身材高大,眉宇间甚至能看出年轻时的风采。她叫曹慕文,今年六十六岁,虽是北方人,却仿若南方女子般小家碧玉。他们站在一起,让人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两个字:登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关于他们的故事,欢迎阅读。

 

 伍立人·曹慕文:乒乓球编织的美丽人生

文/欧璐婷

一个出生在蜀国四川,一个出生在冰都黑龙江,两个今生也许都不会有交集的人却因为小小银球而情牵一线。虽然乒乓球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轰轰烈烈的经历,但他们之间那相濡以沫的感情让很多人都心生艳羡。

他叫伍立人,今年六十九岁的他,看起来好像只有五十多岁,身材高大,眉宇间甚至能看出年轻时的风采。她叫曹慕文,今年六十六岁,虽是北方人,却仿若南方女子般小家碧玉。他们站在一起,让人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两个字:登对!

他们因乒乓球而结缘

由于父母支援东北建设,伍立人三年级时,跟随家人来到了黑龙江,也是从那时起,他喜欢上乒乓球。那个年代还没有体校,伍立人就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打,球技提高得很快。到了1958年,伍立人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全国少年比赛,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第二年便入选了黑龙江备战第一届全运会的集训队。在这支队伍里,小他三岁的曹慕文也在其中,曹慕文那时在十二中念书,代表学校夺得了团体冠军,被王吉禄教练调入了集训队,两人从此真正走进了乒乓球的世界,缘份也由此慢慢展开。

第一届全运会之后,伍立人和曹慕文进入了108将队伍中。因为都是从黑龙江选出的选手,从小打球又认识,所以伍立人和曹慕文自然就比跟别人亲近得多,但那时伍立人、曹慕文年纪都还小,彼此之间虽然已经有了朦朦胧胧的一些情愫,却谁也没有挑明。

1964年国家队进行了一次调整。伍立人在国家队呆了这么多年,球又打得不错,四川队希望他能回归故里,伍立人却跟着曹慕文去了黑龙江。这个在别人看来很重大的人生选择,伍立人丝毫没有犹豫便做了决定,“因为我们俩那时候已经不错了,我就跟着回哈尔滨了。”

到了哈尔滨,伍立人做了黑龙江队的教练,曹慕文则继续当着运动员。也正是由于伍立人这份坚定的态度,1967年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段因乒乓球而结下的缘分修成正果。至今,谈起这段两小无猜的往事,老俩口都心怀感激:“要是没有乒乓球,我们俩也不认识,走不到一起。”

 

 他们是她们的伯乐

回到黑龙江省队以后,伍立人初当女队教练,队里面都是小孩,经过一年多系统训练,“”前,就获全国专业少年团体第二名,成绩还算不错。“”时,乒乓球队的训练中断了几年,一直到1970年才开始恢复训练。

这时候,伍立人发现了一批好苗子,其中有焦志敏的姐姐焦志英,还有李淑英,刁丽丽等,最让伍立人感到骄傲的是他1972年发现了张德英。张德英是上海知青,平时像个假小子,很喜欢打乒乓球,在农场打球居然和男孩子的水平差不多。巧的是伍立人以前的一个球友正好在这个农场,就向伍立人推荐:“我们农场有个小孩儿打球打得特别好,上海人。”伍立人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爱才心切的他马上说:“那你带来让我看看。”1972年年初,张德英背着个小包就来了,伍立人让她打打看,一试还真挺好,于是让张德英先回农场,过两个月直接去参加省里的比赛。打完比赛成绩相当不错,伍立人立刻将她调入省队。这孩子也真是给他争气,一直是队里的主力,一路杀到了国家队,成为国家女队三届世界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焦志敏也是伍立人任女队主教练时调入省队的,并参加了国家体委在秦皇岛组织的集训。

跟伍立人不同的是,曹慕文回到黑龙江之后并没有当教练,而是以一个运动员的身份代表黑龙江继续征战大大小小的比赛。在打完第二届全运会之后,1966年,曹慕文到省体校当教练。在这期间,她和其他教练一起努力,将焦志敏送到了体工队。1984年,曹慕文到省体工队任女队教练。1988年王辉被调入队中,曹慕文发现她是个好苗子,开始重点培养她。1995年曹慕文成为了女队的主教练,而王辉也开始冒尖,夺得了全国冠军和全运会的第二名。从王辉10岁一直到她进了青年队、国家队,一直都是曹慕文带着她一步步地向上攀登。现在曹慕文退休了,王辉退役去了日本,如今又到珠海安家。“这孩子人品非常好”,从曹慕文的言谈中可以感到,她对王辉的感情非常深。

曹慕文不但重视培养人才,也非常珍惜人才。说起来她和现在的新加坡主力冯天薇还颇有渊源。“那是在我退休前,我手里面有6个进队名额,但是有十几个小孩都非常不错。”面对这些孩子,曹慕文犯了难,于是她告诉家长,谁比赛进了前6名,就给谁发入队表。比赛一打完,冯天薇只打了第8名,但是曹慕文却感觉这个孩子会大有前途。冯天薇不仅品质不错,也非常能练,打法是两面拉,底气非常足。曹慕文坚持不能错过人才,以类型配备为理由将冯天薇招至麾下。

曹慕文不仅发现了冯天薇的天赋,现国手王璇也是她调入队中的。当时王璇年纪非常小,而省里一直有规定,年龄太小不让进体工队,曹慕文把王璇带到队中,跟领导商量这孩子不在这住,不在这吃,不给领导添任何麻烦,就带着她在队里练球。王璇成绩提高得非常快,从队里的第三组一直打到了第一组。有一天体委主任来球队视察训练,正好看到王璇赢了队里的一号主力,曹慕文趁机跟主任说:“赵主任,如果再不让这孩子进来的话,她就要被挖走了。”就这样,王璇走进了体工队,曹慕文为国家又培养了一名人才。

对于教练来说,最大的肯定就是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在这点上,伍立人、曹慕文无疑是成功的。

 

 相似的援外经历

伍立人夫妇为了乒乓球,付出青春乃至家庭。他们天南海北跑了一辈子,其中援外的经历就让他们两地生活了长达四年多。

1973年,体委组织支援亚非拉,伍立人有幸成为了第一批援外的教练。那时候援外审查非常严格,伍立人的家庭出身不太好,按理说是不能去的,政治部主任在关键时刻给他担保:“这个人在我们这看着长大的,还有什么问题?家里也不是地富反坏右。”因为这句话,伍立人踏上了坦桑尼亚的土地。那个年代的非洲,物资还非常匮乏,我国无偿送给他们乒乓球台,并且让每个教练带上足够的球拍和胶皮,帮助那边的孩子学乒乓球。援坦时,伍立人和别的专家组住在一起,平时一起吃饭,一起打球,所以直到现在,走到哪都有那时候的好朋友。

坦桑尼亚对这些专家们非常友好,方方面面都给予一些便利,青年体育部、乒协,只要伍立人提出的要求他们都尽量满足,所以工作开展得也比较顺利。伍立人积极性很高,他认为能代表国家来援外,是最光荣的事。在他的指导下,坦桑尼亚的队员们提高得非常快,这支以前参加非洲比赛,一场都没赢过的球队,后来居然打中游。援助合约到期了,坦桑尼亚的官员说什么都不让伍立人走,他们跟体委官员说:“你们这个教练先别走了,训练完国家队,训练我们军队队,再训练我们大学队。”就这样,本来一年的合约,伍立人一口气干了两年零七个月。

在这两年零七个月里,伍立人只回国了两次,一次是带领坦桑尼亚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亚非拉比赛,曹慕文特意跑到北京跟他团聚;一次是一年期满后,让他回家休了一个月假期。更多的时候伍立人和曹慕文只能靠书信联系。那时越洋电话不方便,信不能通过国际邮路邮,都是使馆的信使,拿到信连夜往回赶,开一夜的车,把信交给援外的战友。每到这时,大家就像过节一样,在这将近三年的岁月里,伍立人夫妇的感情就是通过这一封又一封的家书变得越来越深厚。

跟丈夫相比,曹慕文的援外时间比较短。1989年,曹慕文被省里派到日本几个月。后来又被体委派到巴基斯塔担任国家队教练,带领巴基斯坦乒乓球队参加了北京亚运会。隔了一年,又去巴基斯坦带领他们参加南亚运动会。前前后后共出去三次,时间加在一起接近两年。

夫妻俩这样算来共有四年多无法见面,换作是谁也摆脱不了对彼此深深的思念。但是曹慕文却说为了乒乓球,他们一点都不后悔:“我们都习惯了,搞乒乓球就是要世界各地到处跑,这不算什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980年以后,伍立人开始做行政工作,在省队当了有一年多训练科长后,他到体委机关当处长和助理巡视员,管夏季项目的训练竞赛,一直干到2003年9月才算真正退休。在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伍立人觉得国家队“爱学习、勤思考、善创新、顾大局、讲奉献”精神让他终身受益,特别是毛泽东主席批示徐寅生《关于如何打乒乓球》一文,更使伍立人认识到打乒乓球的颇多学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这些思想来组织其它项目的训练,问题就很容易看得比较清楚。

伍立人虽然为人低调,但议政能力比较强。刚到省体委当处长不久,他就建议和协助主管领导将省建一公司摔跤队收编到体工队,为建立国际跤和柔道队做了准备。随后又组建了拳击队,实践了黑龙江夏季项目以重竞技项目为重点的思路。黑龙江作为老工业基地,船大掉头慢,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滞后,因经费问题,出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当时伍立人主管省体委业余训练,经过调研,提出了改变业余训练“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依托各地、市、县的重点优势项目,建立三十多个“省级业余项目基地”,逐步缓解了体育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

黑龙江省对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很大努力,从韩玉珍、张德英、焦志敏到王永刚、孔令辉、王飞、王辉,曾有数十名黑龙江选手为国家乒乓队效过力。此外,黑龙江省还有众多国际级、国家级乒乓球裁判活跃在各级乒乓球赛场上。这些人中,有的是伍立人夫妇的队友,更多的是他们的学生。可以说,伍立人夫妇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乒乓球运动发展。

如今,伍立人和曹慕文都已经退休了,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乒乓球的新闻,最爱看的还是乒乓球的比赛,最开心的还是和老球友、学生们聚会。他们有一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一个在新加坡,一个在西安,老两口没事就去看看两个女儿。平时他们打打乒乓球,不光锻炼了身体,又结交了不少新朋友,这一辈子,他们一直和乒乓球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

在伍立人回忆往事时,曹慕文一直微笑地注视着他,那种幸福与默契,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感觉得到。当年,乒乓球为他们当了红娘,现在他们过得十分幸福。这份简单平淡的感情,这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谊是那样弥足珍贵。

打乒乓球的故事

关于乒乓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个呢?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打乒乓球的故事,希望能帮到您。

打乒乓球的故事:乒乓球起源的故事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是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的,而具体的起源说法又有很多个版本。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19世纪,英国一些大学生从网球运动中得出启示,在室内以桌为台,书为网,酒瓶软木塞为球,在桌上推来挡去,形成“桌上网球” 游戏。还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则是: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而无论从哪种版本来看,乒乓球运动都是因受网球运动启发而偶然间发现的一种体育运动。 1890年左右,英格兰著名的越野跑运动员吉布(James Gibb)从美国带回空心赛璐珞球,代替了软木塞。因赛璐珞球击在木板拍上发出乒乓声响,故称“乒乓球”。

1900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有300余人参加的乒乓球比赛。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桌上网球器材,把桌上网球引入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乒乓球逐渐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各国广泛开展。1903年,英国的古德(Gude)发明胶皮球拍,随即旋转削球的打法问世。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每年举办一届;1957年起改为每两年一届。 20世纪50年代日本使用海绵贴面球拍,推出弧圈球、发球抢攻的打法。20世纪60年代中国首创近台快攻打法。1988年,乒乓球比赛在汉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奥运会上。

打乒乓球的故事:世界乒乓史上的三次突破

日本选手 1952 年首次使用海绵拍参加世界锦标赛,以强有力的进攻冲破 了欧洲人的坚固防守。他们给乒乓球技术带来一次革命。从此,乒乓球技术 向积极主动、以进攻为主的方向发展。日本靠攻球称雄于世界,直至中国崛 起。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中国选手以独特的近台快攻成为世界乒坛一支劲 旅。这期间,日本选手在快速抽杀的基础上发明了弧圈球,但中国式的进攻 速度更快,中国压倒了日本,欧洲的削球防守显得更加落后。这次新的革命 使中国乒乓球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欧洲不甘心于落后,经过弃守为攻、攻守结合的曲折,他们根据自己的 特点,学习日本弧圈球和中国式快攻的长处,创造了弧圈球结合快攻和快攻 结合弧圈球的打法。这次突破,使欧洲乒乓球水平突飞猛进,给亚洲选手很 大的威胁。从 70 年代初至 80 年代,世界乒坛渐呈欧亚对抗的态势。

打乒乓球的故事:世界乒乓球技术的时代特点

①40 年代之前——控球时代。也是欧洲时代,世乒赛 103 枚金牌欧洲

占 96 枚,亚洲的成绩册上是零。欧洲选手的打法以削为主,追求稳健。削球 手之间的较量就看谁有耐性,双方对搓,很难得分。一分球曾打了两小时十 五分钟。有一场团体赛曾打了十一个小时,可谓超长马拉松。

②50 年代——速度时代。日本选手 1952 年首次参加世乒赛(十九届) 就一鸣惊人,伊藤博治用海绵拍出战,团体赛获全胜,还夺得男子单打冠军. 两年后的二十一届世乒赛上,佐藤和荻村伊智朗运用灵活的步法、凌厉的扣 杀和反手发出的急球,首次取得了男子团体冠军的出色成绩。荻村是这个时 代的代表, 50 年代共获 11 枚金牌。日本堪称“霸主”, 8 届锦标赛获男团 五次冠军和女团四次冠军。这段时间,运动员对攻速度、反应和移动均极快。

③60 年代——球点时代。由于欧洲乒坛的反对,1959 年通过修改规则

的决议,海绵拍禁用,反胶海绵拍的厚度也限制在四毫米内。日本乒乓球走 向“旋转时代”,反胶拍选手趋向拉上旋球和弧圈球。以木村兴治为代表的 部分选手则是远台拉弧圈。受日本影响,欧洲许多人改为拉弧圈球,而中国 的近台快攻已经成熟,当球弹到最高点时或上升时击球。靠近台快攻,中国 的男团和男单均获“三连冠”,代替日本称雄于世界。因此,60 年代可称打 球点时代。这时期的中国还培养了新型的削球手,有的使用对付弧圈球的长 胶粒胶皮,有的用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如男子张燮林和女子林慧卿。

④70 年代——旋转时代。强力旋转登上世界乒坛。欧洲选手学习了日

本弧圈球和中国的快攻,并结合自己强劲的爆发力,创造出快攻结合弧圈球 和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瑞典率先崛起,先后夺得男单、男团和男双世界冠 军,他们重视旋转甚于重视速度;匈牙利人正反手都拉强力弧圈球,也夺得 男团、男单、男双各一次世界冠军。中国郗恩庭用快攻加旋转夺得男单世界 冠军,梁戈亮使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拍搞“变化打法”,体现了攻守全能特 点。

世乒赛历史上,40 年代之前的巴纳,50 年代的荻村,60 年代前半期的

庄则栋,每 10 年为一期都有代表性的人物,但 70 年代还难以找出代表,男 子中、日、欧混战,女子还多一个朝鲜。

⑤80 年代——变化和攻守全能时代。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出现对大幅 度前后移动的选手起到牵制作用,只用重板扣杀不能制胜,力轻的球有时也 具有很大威力。同样,强烈旋转和速度极快的球也不一定具有威力,80 年代 的特征是变化和攻守全能,要求重视“威力的相对性”。

本文Hash:e37a5bd93ca3be04fd53a99202224988b98b8653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