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拳击教学的重要

导读: 一、体验式拳击教学的特点 二、体育院校采用体验式拳击教学的必要性 三、采用体验式拳击教学法的要求

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浅谈拳击教学,欢迎阅读。

拳击是一项实战性较强、对抗激烈的竞技体育项目。在体育院校中,拳击教学作为体育院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实战技能。授课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拳击,体验式教学法是值得推行的新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

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一、体验式拳击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拳击教学”是拳击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以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新型教学方法。学员个体在拳击活动中主动参与、智力投入、亲身经历,获得对拳击技能和经验的理性认志和情感体验。体验式拳击教学的主体是学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员予以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自觉、自主地对拳击教学内容进行体验。体验式拳击教学的特点是:(1)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的拳击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拳击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拳击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拳击教学质量。

二、体育院校采用体验式拳击教学的必要性

(一)体验式拳击教学能体现拳击自身的特点

拳击教学比较注重教学中的实战环节,通过体验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拳击运动的特点,营造和模拟出拳击对抗的情境与氛围,让学生体验与感受在实战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技术动作的运用技巧。又通过熟练的肢体动作,体会肌肉感觉的方式来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和巩固。

(二)体验式拳击教学法能够体现体育院校学员的特点

拳击运动具有激烈竞争的特点,既是人与人体能的较量,同时也是心理智慧的较量。体验式的拳击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对抗的激烈性,是对学生体力、耐力、灵活敏捷性的考验与挑战。同时学生也可亲身感受到对抗的残酷性,这对培养学生在危险状况和高度紧张状况下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以及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采用体验式拳击教学法的要求

(一)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是体验式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体验式拳击教学法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共同发挥双方的作用。

体验式拳击教学对教师的认知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在授课中教师应充分认志到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意志到学习绝不是简单的由外到内的接受过程,而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志、经验、技能的基础之上的。教师要积极调动学员现有的知志经验,采用发散思维方式解决新技术新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观察力及应变能力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学中多观察多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技术动作变化,适时地对做得好学生在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和表扬,及时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验式拳击教学对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拳击是一个以实战对抗为主的运动项目,经常会挑战自己的极限。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导致实战对抗中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危险性。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可以及时发现和预判出一些技术动作的危险性,适时的纠正,预防危险情况的发生。教师在指导学生做技术动作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示范动作。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质疑问难,比较鉴别,分析探索,以达到最终获得清晰、完整的动作表象,加深对技术的理解。

(二)对学员素质的要求

拳击运动的对抗性很强,是挑战人体能极限的运动。因此,对学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求学员在身体素质上具有基本的协调性、灵活性及基本的力量。其次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实施拳击体验式教学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三)教学硬件设施是体验式拳击教学法采用的重要条件

体验式拳击教学要让学员经历体能极限的考验、体验赛场的压力以及锻炼临场发挥应变能力。这就需要有必备的硬件设施,如拳台、沙袋、皮人等专业拳击器材,让学员感受拳击运动的魅力,避免教师单一的技术示范讲解,使学员学到传统教学所无法学到的技能,尝试体验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拳击全方位的理解。

总之,拳击是一项有思想的运动,不仅需要斗勇,而且需要斗智。因此,我们在培养拳击手的教学过程中,除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等方面的训练外,还特别需要强调盲目拚打在拳击对抗时是不足取的,而利用时机,制造对方防守空隙,以使其遭到自己有效的攻击,这才是取胜对方达到目的关键所在。

拳击教学基本拳法上勾拳的技巧

上勾拳是近战中非常有威力的拳法。拳击中的上勾拳也有一定的训练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拳击教学基本拳法上勾拳。欢迎阅读!

拳击教学基本拳法上勾拳

无论用左手还是右手实施上勾拳,都必须弯曲前腿膝关节,使前臂同上臂成90°左右夹角,拳心朝向自己,由下而上地出拳。 (图3-73)

出拳时,挺直后腿和上体,以增强攻击力度。如果对手向我靠近,也可以向对手踏进一步,以增加出拳力量。上勾拳的击打目标一般是腹部、胸部和颌部。

对付上勾拳的方法很多,例如:

1)当对手向我(穿长裤者)靠近,准备实施右上勾拳时,我可以用左臂将来拳下压,然后迅速用平勾拳或者摆拳击打对手颌部或者头部。 (图3-74)

2)当对手用右上勾拳进攻时,我(穿短裤者)也可以侧转上体进行闪避,并用右肘击打对手颌部。 (图3-75)

拳击中进行防守的方法

1、双臂护面法

也叫屈臂防护法或联防法。

作用:在实战中体力不支,或遭对方猛烈袭击时,可采用的防守姿势。

动作:由基本姿势开始,双臂弯曲置于胸前,两肘尖向下,两手张开护住面部,两肘掩护胸部,下须内收,两腿稍屈,两眼从两臂中间前视,成含胸、屈肘举臂保护头、面部、胸部的姿势。

要领:上体略向前倾,使两臂充分掩护面部和胸、胃部分,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2、一臂护面一臂护胸法

也叫美洲交叉式防护法。

要领:以小臂格挡对方小臂,格挡动作不要太高太大。

3、左臂格挡左摆拳

动作:双方由实战姿势开始,甲上步并以右摆拳击订乙面部的左侧,乙迅速左臂上举,以小臂格挡甲的摆拳。

要领:格挡时不要后退,而重心应前移,这样便于还击,格挡时身体略向右转。

当甲以左直拳击打乙的头部时,乙稍向后闪,接着用右直拳还击甲的头部。

4、闪躲法

闪躲是一种灵敏的防守技术,主要是闪躲直拳和摆拳,有效的闪躲可以使对方失去重心,它的方法是运用头部和腰股的短促摇闪动作,闪过对方的攻击。

闪躲技术要求能准确地判断时间,如果运动员掌握了良好的闪躲技术就会使对手的来拳不断失误和空击,使之失去平衡,对暴露的部位可趁机给予击打。

①向右侧闪左直拳

动作:甲以左直拳击打乙面部,乙迅速将头部及上体向右侧闪躲,身体重心略向右移,使甲的直拳从乙的左肩上滑过。

要领:闪躲动作不要过大,要敏捷短促。

②向左侧闪左直拳

动作:甲以左直拳击打乙面部时,乙迅速将头部及上体向左侧闪躲,身体重心略向左移,使甲的左拳从乙右肩上滑过。

③向后闪身

这种方法防守对方直拳或摆拳。

动作:当甲以左直拳进攻乙时,乙原地不动利用上体后仰重心落于后脚,接着,立即上体前倾,用左直拳或左摆拳进行还击。

④向右侧闪右上直拳

动作:由基本姿势开始,甲以右直拳击乙头部,乙向右侧闪躲。

⑤向左侧间右上直拳

动作:内基本姿势开始,甲以右直拳击乙头部,乙向左闪躲。

5、潜避法

又叫下闪法。主要用来防守对方直拳和摆拳,它是在身体重心下降的同时快速完成缩身下潜动作,使头部从对方直拳或摆拳下潜过去,从而造成还击的机会,这种方法对身体矮小的运动员来说非常有利。

①从左向右下闪左摆拳

动作:甲用左摆拳击打乙面部,乙迅速下蹲,同时头部和上体微向前倾,利用腰腹力量将头部从左向右下闪,从对方左臂下闪过。

要领:下闪动作的幅度不可太大,也不宜蹲得太低。下闪时两眼仍要注视对方,以便还击和进一步防守。

②从右向左下闪右摆拳

要领:与由左向右下闪摆拳略同,方向相反。

训练拳击距离感的方法

1、训练锐利的视觉

判断准确,用佯攻和引击使自己找到最机距离,及迎击和坏机的拳距感。

同时,每一个运动员都必须学会在三种不同的距离(近、中、远)去实践。如在中距离实战,将对手逼到围绳、台角时,退半步则是远距离,进半步则是近距离(包括贴身战)。

总之,都要通过灵活的步法和正确的视觉分析及巧妙的战术来寻找最佳距离,当然还要有敏捷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强雄的体力来保证真正的最佳距离感的发挥。

2、根据拳距用拳技

一般来说,近距离多用上勾、平勾、刺拳等拳法,最适合矮个子运动员。中距离多用左右直拳配合勾拳(上半步)。远距离多用左右直拳和摆拳。抛权等拳法,适合高个子运动员。中、远、近距离的拳距感,每个拳手都要灵活掌握,否则就会挨打或失去击打目标和命中率及犯规等,导致最终败北。

以上三种不同的拳距感必须通过严格、复杂、科学和训练,才能在实战中准确无误的找到。

3、距离感的练习

不断的跳绳、移动步伐、空击。

不断的击打吊球、梨球、沙包、弹簧球、带球,必须从步法中找中远、近的距离打各种不同的基本拳。

不断地打活动手靶,并与各种类型的对手对练,(最好是拳技高的对手)。

刻苦用脑,积极练习,以运动中的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达到自动化程度。这种自动化程度,即当对手进入拳距时,不假思索的出拳就能击中对方。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练习拳击的注意事项

闫芳太极拳教学的要点

闫芳太极拳大家都很熟悉,也是近代太极拳的精髓。太极拳教程对闫芳太极拳有详细的讲解描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闫芳太极拳教学的要点。欢迎阅读!

简述闫芳太极拳教学的要点

太极拳教学的要点,各流派都有它一套传统的经验总结,例如武禹襄的《身法八要》,杨澄甫的(太极拳十要)等。这些经验总结,都是各家根据实践经历,再三揣摩而给以归纳起来的。

因此各流派太极拳教学的要点实质,尽管一脉相承,基本相同,但说明的内容,往往因各家所表现的风格和特征不同,所站的角度和所得的体会也不尽相同,而有精粗深浅之别。

加上前人说明的文字,大多是用文言文书写,和现代汉语不论在所用词汇和文法修辞方面,都有相当距离,无形中给学习的人,又增加了困难,这里著者想参考各家理论,阐述。

以及过去师友间的所传所闻,结合自身近五十年的研究心得,尽量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以期通过这样的解说,使学者能够得到提高,少走一些像我已经走过的弯路,那才是我真正的愿望。

一、用意放松

太极拳教学时要精神贯注思想集中,使中枢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引导动作屈伸开合,使处处能符合要点要求,恰到好处,没有过分或不够的地方,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用意。

放松是指全身肌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除了维持运动速度和保持肢体位置所应有的紧张度外,尽量放松,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节省体力。

古人所谓“用意不用力”的不用“拙力”,就是指这多余不必要的力而言。能用意放松,就能更好地使经络宽畅气血流通,有利于内劲的增长和增进身体健康。

二、连绵不断

太极拳教学时一势一式,要像“长江大海”一样,一浪接一浪地连绵不断“滔滔不绝”。成式时动作虽略有停顿而意识仍然不停,下一势紧接着上一式,在两者之间可用小圈圈来贯串衔接。

所谓小圈圈,实际上就是古人所说的“往复须有折叠”的折叠。有折叠来来去去就没有断续的痕迹。

这样才能达到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的要求,给锻炼者以十分舒适的感觉,提高了锻炼兴趣;在技击上也就能达到“运劲如抽丝”、“断而复连”、“断而能接”、“不丢不顶”、“有缝即渗”的要求。

三、周身完整

太极拳教学无论在做任何一个动作,或摆任何一个架式,都要做到周身能相随相合地完整。

所谓相随就是古人所说的“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腰动脚动手动,眼光也随着而动”的上下相随。

所谓相合,不仅要机体在形式上做到不同侧的肩和胯,肘和膝,手和足相向或相背地有呼应着落的所谓“外三合”,更重要的是要求意识,呼吸和动作的相互配合,作到所谓意与气合,气与劲合的“内三合”。

四、分清虚实

太极拳教学以分清虚实为入门第一步工夫。分虚实先要从大处着手。以下肢部为例:如全身重量寄于左脚则左脚为实,右脚为虚;寄于右脚则右脚为实,左脚为虚;进步时必先转腰合胯,一脚坐实,一脚变虚而进。

否则出步重滞,就不可能做到古人所说的“步随身换”、“迈步如猫行”的要求。

以躯干部为例

敛腹吸息时,拿上下来说是腹虚而胸实,拿前后来说是胸虚而背实;拔背呼息时,拿上下来说是胸虚而腹实,拿前后来说是背虚而腹实。

以上肢部为例

如以一手前伸为虚,则另一手辅助或平衡为实,所以在技击上发劲放人,必须先在实手加意和用刀劈物必须在刀背加力一样。

这是大的方面至于小的方面,则正像《十三势说略》所说的“一处自有一处虚实”,躯干、四肢、一手一脚以至一个指趾,无不有它的虚实存在,要在锻炼者自己悉心体会,由大而小,由面而点,逐步缩小。

在技击上则可结合推手,用“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办法来对付对方,达到古人所说“因敌变化示神奇”的境界。

分清虚实,无论在练太极拳或推手,对于机体感受器灵敏度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能力的提高,是极其有效的训练,因此,它实际上也是增进机体健康的重要一面。

五、敛腹含胸

敛腹含胸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敛腹是在吸息时将腹壁有意识地略为收缩,使和膈肌的收缩下降配合起来;含胸是紧接着敛腹,使胸部肌肉放松,胸骨正中第三四肋间隙玉堂穴和膻中穴中间,稍微有内吸的意思。

这样可使胸廓下部得到充分的扩展,有利于肺活量的增加。敛腹含胸时腹压降低,丹田向上合抱,使内气从尾闾沿脊柱往第四胸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提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敛入脊骨”。

敛腹含胸一般是在动作开始或转换变化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走化或蓄势的动作。对初学的人来说,只能先从外形的敛腹含胸着手。结合呼吸的提敛内气,可以留在后一步来做,避免发生偏差。

六、拔背顶劲

拔背顶劲也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拔背是在呼息时使两侧背部的肌肉群,如棘肌、半棘肌、骶株肌…等,由下而上地依次拉伸一下,然后竖起身躯。

则在脊柱第四胸惟棘突间的身柱穴处,就有往上拔起的感觉;顶劫是紧接着拔背,由头棘肌的作用,松松竖起颈顷,抬头向前平看,头顶百会穴处有凌空顶起的意思。

拔背顶劲时,可使由敛腹含胸时提敛至脊骨身柱穴处的丹田内气。

再从身柱穴沿督脉上升到百会,经前顶、神庭、印堂而到龈交,由舌抵上腭的作用,接通任脉承浆,再沿任脉而下,回归小腹。

这时丹田落归原位,膈肌上升、恢复原来隆凸状态,腹部内压力增加,腹肌放松而有饱满舒畅的感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气沉丹田”。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气沉丹田是配合着拔背顶劲的动作,并不单独存在,是意识引导丹田内气的作用,不是用力屏住呼吸住下硬压。拔背顶劲,一般是在动作的终了或成定式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防劲的动作。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周身一家”、“无有缺陷”的完整。在技击上,也就是使对方没有空隙可乘。

七、松腰收臀

太极拳教学以躯干带动四肢,而躯干的转动主要在于腰脊部的旋转灵活。

所以古人说“腰如车轴”,又说“腰为纛”,“腰为主宰”,同样说明了腰脊部的重要作用。

松腰就是要在放松腰部四周肌肉群的前题下,使两胁肋部往下松塌,而又有向前抱合的意思。所以武禹襄把它称为“护肫”。

能松腰腰脊才能转动灵活、上下不相牵掣,重心降低,两脚有根而下盘稳固。

收臀是在松腰的同时,有意识地使臀部稍微往里收缩,使臀部和腰背部基本保持在一个曲面上,而不向后凸出。

能松腰收臀,才能使脊柱直竖,尾间中正,起到像大纛旗和力向盘一样的指挥作用

八、沉肩垂肘

沉肩是在放松肩关节的前题下,有意识地使上臂往下松沉,所以又称松肩。

垂肘是紧接着沉肩,使肘关节保持适当的弯曲度,肘尖尺骨鹰嘴突处向下沉垂,所以又称沉肘。

沉肩垂肘可以帮助拔背顶劲和坐腕伸指的形成。在技击上肘关节保持微曲,能合乎古人所提出的“劲以曲蓄而有余”的要求,对出劲的能否干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九、坐腕伸指

坐腕是当手臂前伸时,腕关节放松而大陵穴处有向下塌垂的意思,这样就能使手掌上翘好像坐在手腕上一样,因此称它为坐腕,或称塌腕。

伸指是紧接着坐腕,趁手掌上翘之势,五个手指舒松地伸展一下,使丹田中充盈的内气,能毫无阻碍地循着三阴经脉,平均地贯注到五个手指,古人所说的形于手指”,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技击上,坐腕伸指虽然已是放劲的最后一个动作,但是它和“沉肩垂肘”、“拔背顶劲”是相互衔接、相辅相成,而不能孤立地分割开来的。

闫芳太极拳的养生价值

1.太极拳对大脑的影响

打太极拳要注意力集中,不可以三心二意,就是打着玩的。

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意念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其他思绪的干扰,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练习动作需要“完整一体”,从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不散,前后连贯,绵绵不断。

太极拳的一些步法是需要大脑来运作的。所以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的大脑机能。从而变得越来越聪明。

2.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动作能调动身体各组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有节律的呼吸运动。

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淤血。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血液回流,呼吸运动同样也加速静脉的回流。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且要求有意识地使呼吸与动作适应,这就能更好地加速血液与淋巴的循环。

3.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

常年累月的经常锻炼太极拳,可以使我们的身体骨骼得到锻炼。所以长久如此,我们的身体肌肉就是很紧致,身材也会越来越好。

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使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也变坚固,这就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

4.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

据有关检测显示,老年人打太极拳5至30分钟后,血内的胆固醇含量会下降,而血中蛋白含量增加,这样动脉硬化的症状也会大大地减轻。

5.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由于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善其他系统的活动,因此它可以预防并治疗某些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

此外,呼吸运动对胃肠道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也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
 

太极拳教学的要点相关文章:

1.太极拳对练教学拳谱

2.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

3.太极拳技能形成阶段的教学步骤与教学原则

4.提高太极拳水平的要点

5.学习太极拳应把握的内容

6.太极拳的练习要点

本文Hash:77ae5d5ab3bc8f0ef061c44bdc9ddb67c2b8fdba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