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潜水是什么 自由式潜水练习方法

导读: 一、自由式潜水是什么: 二、练习方法:

自由潜水是一项很刺激的运动,想通过学习自由潜水去看看水下的世界吗?今天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学习自由式潜水的技巧吧。

一、自由式潜水是什么:

自由潜水是指不采用任何呼吸辅助设备,

通过闭气进行潜水的一项运动。

是身体与水的感知,是探索海洋的另一扇大门。

也是可以和海洋生物近距离接触的运动。

这项运动充满着无限的魅力,不为别的,只为那一抹深蓝。

二、练习方法:

1.选择一个舒适的面罩(要适合自己脸型才不漏水)和呼吸管

在游泳池边的边缘坐下 ,

慢慢熟悉通过呼吸管用口呼吸。

2.走进齐腰深的水里,

把头浸在水下,继续锻炼呼吸。

3.可以先扶着池边 脸朝下下,先慢慢呼吸,逐渐加深呼吸,

弥补吸入的snorkel里无用的废气

4. 低头 让少量水进入snorkel里,

锻炼在snorkel里有少量水还能保持呼吸,当吸入足够的气体后,

用力呼气,把snorkel里的水一下喷出去

5.先深吸一口气,把头完全沉入水里,

让水充满snorkel,保持向下看的同时,

把头抬出水面,再此呼气, 把水全部喷出。

6.先深吸一口气,把头完全沉入水里,

让水充满snorkel,保持向下看的同时,

把头抬出水面,再此呼气, 把水全部喷出。

7.深呼吸,弯腰,抬起一条腿,向耳朵里鼓气,下潜

下潜之前, 先踢水得到向前的动力

把肩膀缩起 帮助你最大程度的呼气出去,然后最大程度的吸气

弯腰, 抬高一条腿, 一只手放在贴在身边 减少水的阻力

另一手顶住鼻子,方便鼻子向耳朵鼓气,平衡耳朵水压

自由潜水训练方法

如果你是真心要开始自由潜水,请先保证你已经接受了足够的训练,有了合适的装备,然后,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下面来看看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自由潜水训练方法吧。

自由潜水的训练方法

自由潜水的训练表有两种:氧气表与二氧化碳表。说明做法之前,我先用过度简化的方式,介绍这两种训练表的目的。

氧气训练表:可以帮助你的身体去适应低氧状态,透过这种训练,可以让你的身体更能在低氧状态下保持正常,换句话说,你昏迷的门槛可以透过这种训练而提高。

二氧化碳训练表:增强你对于高碳酸的忍受力,长时间闭气会让你面临很多种『痛苦』,这些来自体内的痛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催促你放弃闭气,这些痛苦绝大部分来自于高碳酸对延脑的刺激。透过此训练,可以加强你对这些痛苦的忍受力,让你更往昏迷的闭气极限推进。

两种训练表的作法很简单,这两种训练法都是一组『闭气和呼吸准备』的时间管理:

所谓的氧气训练表,就是固定换气呼吸准备的时间,但是逐次的延长闭气时间,例如:换气一分鐘,闭气一分鐘,换气一分鐘,闭气一分十五秒,换气一分鐘,闭气一分二十五秒......

每一次闭气之前,都透过充足的换气,使二氧化碳浓度不至于逐次累积而垫高,但随着一次次闭气时间的拉长,体内的血氧浓度一步步的降低。

与之对应的二氧化碳训练法,则是刚好相反,固定闭气时间,但是逐次缩短换气时间,做法真的就像上面介绍的这么简单,但我要回过头来在重新讲一次目的。当你在做某一个训练表时,并不是只有练到一种效果,也就是说,当你进行氧气训练表的时候,其实你也会经歷到部分程度的呼吸反应,而这其实是属于二氧化碳训练表的效果,相对的,当你进行二氧化碳训练表时,逐次缩短的换气时间帮助你在体内累积高碳酸,但紧缩的换气时间,也极有可能无法让你的血氧值恢复到正常水准(~100%),因此当你进行二氧化碳训练,其实某种程度上也会达到氧气训练表的效果。要依照自己所碰到的瓶颈,拿捏这两者的训练比重,为了帮助你理解,我举两个极端的例子:

A是一个未经训练但意志力无敌强的人,他可以完全忽视来自于高碳酸的痛苦讯号,一直闭气到让自己昏迷,可是很不幸的,他只能闭气叁分鐘就昏迷了。

那么我会建议A,进行氧气表训练法。

B是一个闭气完全无法任受闭气痛苦呼吸反应的人,所以他只能闭气一分多鐘就放弃了,因为痛苦讯号一出现,他就因为无法忍受而放弃了。

我会建议B,进行二氧化碳训练法。

做任何训练之前,你都应该要搞清楚你的『训练目的』!不要盲目地躺在床上闭气,以为这样就会进步,或毫无计划地一次又一次在游泳池底平潜,这都只是Game不是Training。

接下来一个小时的练习,究竟是要练习高碳酸忍受?还是低氧适应?目的要先确立,确定自己的训练目标后,再开始做训练,假如你很专一的要进行氧气训练表,那么你甚至可以让自己进入超呼吸状态,让自己可以不受碳酸干扰,逼近超低血氧值,假如你要做很高效率的二氧化碳训练表,那么你甚至可以取消换气时间,改成换一口气开始闭气一分钟,然后不断的循环,只要叁分鐘的训练时间就可以进入高碳酸的水准。假如你想循序渐进,让自己的身体多一点时间准备,就可以去调整自己,不那么超呼吸、不那么高碳酸,前提是,你已经先弄清楚要训练自己的那一种能力,然后依此为基础下去做不同的训练菜单调整。

学习自由潜水的要求

1)最低年龄限制为15岁。

2)所有学员都必须填写一张个人病史的表格,已确定其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自由潜。

3)学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游泳技巧。(至少无面镜、脚蹼、呼吸管游200Yards,约为180米)

自由潜水技巧 自由潜水装备穿戴方法

现如今,很多人都喜欢到海边潜水,在大海的怀抱享受着别样的美妙。在享受潜水乐趣的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什么技巧呢?今天学习啦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自由式潜水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自由潜水技巧

一、呼吸管的使用及排水

1、潜入水中时,水会浸入呼吸管中,所以必须浮到水面上,用力吹气,将水排除。

2、吸气要慢。吐气时要用力的吹。管中的水必须一囗气排除。

二、面镜的挤压与排水

1、潜降时外压增加,会引起挤压。必须排除以免面部受到伤害。

2、此时鼻子慢慢吹气。

3、恢复正常状态。

4、面镜进水时,头部微微上扬,压住面镜上方,鼻子慢慢吹气将水排除。

三、脚蹼的使用

1、脚蹼的使用与自由式的脚部动作相同,膝盖不能太过弯曲,大幅度的摆动。

2、挺胸背伸直,面向前方。

3、初学者应该使用较软的脚蹼。

四、选择适合的入水点

1、风浪太大,是不适合由岸边入水的。

2、走向海中,水深及膝时,须注意不要被浪冲走(当身上有装备时,不易保持平衡)。

3、水深及腰时,把握浪退下的瞬间,纵身游向海洋。(尽量选择岸坡陡的地形)。

4.礁岸地形或港边(堤防边)或由船上的入水,则可直接入水。

五、潜降

1、不使用BCD的方式下潜。

·吸囗气后,双手伸向前方,身体自腰部呈直角弯曲。

·身体伸直,双脚抬离水面。

·双手滑水一次。

·等全身进入水中后,开始用蛙鞋滑水。

2、使用BCD的潜降法(feet frist)是一种脚下头上的下降法,配合配重带,再将BCD。中之空气放掉即可下沉。此法优点为,较易实施耳压平衡术,并能保持方向感,与同伴联系力强。

六、水下

1、使用BCD(浮力调节器)能使身体保持水平,提高游泳效率(水越深,潜水衣的浮力越差)。

2、水中的手势的沟通。

3、随时注意气瓶内的残压量。

七、上升

1、保持上升速度永远小于每分钟9米。或依据您所学潜水系统的上升速度。

2、在最大深度超过12米的潜水中,在最大深度的一半做一分钟的大深度安全停留。例如:最大深度30米,在15米停留一分钟。

3、在12米以内的浅水域保持更慢的上升速度,如每分钟3米的上升速度。

4、无论是否最大深度超过18米,都要在5米做3分钟~5分钟的安全停留。

5、不要认为在5米做了3分钟~5分钟的安全停留,就代表你的体内会有较少的氮气累积。

6、在5米安全停留后慢速上升,最好是每分钟1米,千万不要一股脑的升上水面,除非真的有什么紧急状况。

7、加强自己的浮力控制,才能更容易控制上升的速度。

八、上岸

1、必须游到身体触到海底,无法前进时,再站起来。

2、站起时,突然的感受到体重及装备重量,会重心不稳,要小心。

3、站起后,将腰身放低,注意海浪,慢步上岸。

4、勿边走边脱掉装备(面镜可拉至脖子上),须等到完全上岸后,才能脱掉装备。

5、勿走在同伴的后方。

九、入水的种类

1、正面直立入水

水深须在1.5米以上,双脚前后张开,双手按住面镜及气瓶背带。

2、背面(座)入水,仅适合从船上入水时使用。

3、正面(座)入水,适合初学者。

4、侧身入水,像蛙人部队一样,从橡皮艇上,俯卧着滚身入水。

十、“下海”前必学的技术

1、使用呼吸管与调节器的交换练习。

2、两人共用一个调节器的练习。这是当发生其中一人气源用完或故障时之处理方式。

3、将调节器内的水排除的方法。

4、面镜排水法。

5、调节器的呼吸法=这样才叫“水肺潜水”。

6、危难时,如何做紧急上升。把你身上所有可以抛掉的装备都抛掉,就是说除了你的气瓶之外(可以救命用),把所有不必要的东西,包括昂贵的照像机,因为你绝对不会想要在这个时候拍照。注:请勿独自一人练习。

自由潜水装备穿戴方法

步骤一

A、干式潜水衣,质料中含“隹基料”较为滑润。可以直接穿上。

B、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那试试去泳池或者水浅的地方穿脱潜水衣,潜水衣进水之后,氯丁橡胶就不会死贴着你的皮肤不放了。

C、湿式潜水衣,如果在冬天,则可用滑石粉或痱子粉,涂在潜水衣内部。尤其是双手及双脚的部份,以利穿着。

D、穿着时,勿用指甲拉扯,以防扯破。

步骤二

A、呼吸管有固定的带子固定在面镜带左侧(右侧位置是在水肺潜水时调整器的位置)。

B、呼吸管的位置装在面镜左边的耳前方。

步骤三

A、面镜带上后,须将前面的头发拿出来,以免使面镜漏水。

B、为防止面镜模糊,可用囗水轻轻涂抹,烟草,海草也是不错的方法。

步骤四

A、调整式脚蹼穿上前,先调整扣带的长度,通常无左右之分,以合脚为原则。

B、套脚式脚蹼则和湿式潜水衣相同,必须先用水弄湿后,才能穿上,再加上固定带确保不会松脱。

步骤五

A、配重带系於腰间,为最后穿配之物,以利随时可解开。

B、配重块分放两边,如此在潜泳时能较易平衡。

C、配重带多余部份须去除,最多不可超过15-20cm。

本文Hash:20d9f87337fc63402925ba5f342f9ca61f183f01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