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推手实战中绷劲的运用

导读: 太极拳推手实战 太极拳推手实战中绷劲的运用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种拳法,其含有技击及实战意义。而推手是太极拳中最突出的拳法,也是学习太极拳检验阶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推手实战。欢迎阅读!

太极拳推手实战

盲目打抡

我们知道太极拳的推手运动在形式上的表现是缠绕的方式进行,一定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初学者在掌握了这种外形运动的方式后,就要以临战的意识训练,首先要求自身整体全部处于弓统拉满的蓄力状态,得机即发。但很多人的推手动作都是为推“手”而画圈,精神散乱,漫不经心而盲目打抡,这样练习实难深入。

我们练习推手,必须知道为什么打抡和怎样正确地缠绕。推手中的四臂缠绕不是较劲和找机会推人,其形式形成的原因是双方守中用中的结果。如甲方以意力进攻乙方,乙方揉化防护。

在守中的同时以意力反攻中的中线,同样,甲广大守中时复攻乙的中线,这样缠绕的实质是双方攻守互为、攻守合一的特殊战斗形势。这样的攻防才能使此项训练全神贯注,步入正轨。

用非所练

推手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双人试力,就是由个人单练上升为双人互练,而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实作中检验和纠正自己单练时的不足和错误,以利于更正确深入地练功,但许多人却忽视了这个目的,在推手时只是硬顶蛮抗或消极拨拉而使拙力重犯。

在此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甲乙互推双方进行互推,理解正确的动作。掌握其中的发力将乙抖放而出。

这就是动作正确和得到运用巩固的体现。但有的人却双手齐出,以大弓步失重式拙力去推乙方,而乙方也不按要领闪化还击,却"硬挺"不退,这种常见的错误,即使甲方推出乙方几步,或乙方能将甲方顶住也完全违背了推手目的。

甲乙互推,乙方发力,甲方侧化,乙方向侧方失去重心,正确的要领是甲方应上步横向发力,以斜取正或借势偏挂,则乙方必偏向前扑。

但不少人却使"顺手牵羊"之类招法,两手抓住乙臂拖拉,而乙方也不稳住重心或借势侧拦,反而全力后坐赖着不前去。这种死拉活拽和实作根本不沾边,而借机耍赖后更不是推手。

甲乙缠绕时乙从下方向甲发力,正确的作法是,甲方或偏闪而进或空点进击,也可顺势点紧,将乙惊起后,猝然撤步发力,将乙向侧后挂跌。

常见一些人在推手时,当对方从臂下发力时却不挂不偏,不闪不施,却用体重死死压住对手发力之臂对方亦不空点或偏点,却用全身拙力向上硬抬,这种双方“较劲”的推手更是用非所练。

以上仅是举例,推手中类似“用非所练”的错误还很多,如果不及时纠正,则会使练用脱节,形不成正确的动作定型。纠正的方法是要认识到这些错误之法不仅根本不能用于实作,而且会严重影响“换劲儿”和一触即发的浑元力。

如果不在推手训练中及时纠正错误,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那就会步入歧途而枉费时日。

太极拳推手实战中绷劲的运用

“掤”劲,简单来说,是指一种往外或者往上的支撑力量。

就是手臂呈弧度撑开、撑圆,而且还负有张力。掤劲时手臂屈肘要大于直角,不可成锐角。

从力学上讲,弧形的抗压能力要强于其它形状。掤劲不是向外硬顶、硬撞之劲,而是一种具有沾、粘、连、随的灵活之劲。它似松非松,柔中寓刚,犹如棉里裹针,要求外形上柔和而又内含坚刚,身法上灵活而又稳重,而且在劲路上还富有弹性和韧性。

“掤”劲在太极拳技击中起着主导作用,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出手都是以掤劲为先,掤劲就像战场上机警的侦察兵,又好像一道牢固的防线。利用掤出手臂的听劲(耳听、眼观、肌肤、汗毛的触感),迅速从中判断出对方进攻力度的大小和方向,以便采取相对应的方法,或打或化,随机应变。

掤劲是太极拳基本技击方法,因为掤劲在太极拳技击中应用的重要性,所以被排在太极拳的八种技击方法之首。

从太极拳技击上讲,掤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掤式技击方法,而且还是其它种技击方法应用前的试探劲,也是一种防守反击的劲。

在太极拳技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劲路,掤劲是在应用其它种技击方法时的通用劲,应该时时、处处都含有,贯穿于太极拳整个运动过程,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

“掤”劲的运用,需要建立在我们基本功练好的基础之上,不然也只是虚有其表。

掤劲是一种横劲,主要是以化解直劲和反击直劲的一种劲路。当对方以直劲进攻发力时,我应逆着对方的来劲螺旋向上、向外发力,但必须与来劲互呈角度和走弧线,达到使对方之力改变方向或被掤劲击倒。

掤劲要应用好,全赖腰的转换,腰到掤劲自然就会到,腰化掤劲既化。

还必须要做到下盘的稳固和灵活,掤劲发力时,心气下沉、足蹬地、转膝、拧裆转腰、转胯、旋脊、转背、旋膀,将掤劲从手臂螺旋发出。

要求周身上下一家,发力要内外一致、意气结合、以腰为轴、螺旋缠绕、节节贯穿、刚柔相济、松活弹抖。真正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四肢百骸皆静。只有这样的掤劲,既不失刚猛之力,而又有灵活之劲。

要想将掤劲应用好,必须要做到不丢不顶,圆转自如。在太极拳技击中讲的丢劲其实也是扁劲,就是掤劲防守不足,刚劲缺少,容易被对方压扁,外掤之劲力度不够,所以也叫软手。

顶劲其实也是抗劲,就是柔劲不足,进攻过度,容易被对方借力或被大力者取胜,外掤之劲用力太过,所以也叫硬手。

掤劲要做好,必须注意容易出现的丢、扁、顶、抗这四病,要想克服这四病,就要做到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不偏不倚。在掤劲时手臂要撑开、撑圆,保持一定的弧度,劲力上要浑圆,方可圆满而又有张力。

在任何情况下手臂都要呈一定曲度,做到劲曲蓄而有力,但又不可掤力过大,过大容易失控前倾或被借力。进攻时随机应变、圆转自如,做到有力而不过,柔顺而不软。

要想练好掤劲,必须要先去僵化柔,然后再练柔成刚,只有练到刚柔相济,蓄发相变,对敌应用时才能做到守可自保,攻可取胜。

掤劲不光有掤的外形,而且还得有掤的内劲,如果只有外形没有内劲的充斥,那么掤劲也是空虚的,不堪一击。就好像皮球是圆的,如果充气不足,它只要一受压就会扁下去。所以只有充足的内气支配掤劲,才能做到内外一致,形气合一。

掤劲在技击应用方面非常有效。例如:当对方出右拳向我面部击打过来时,我心气下沉,重心落稳,下盘做到稳而灵,上身做到松而活,同时迅速抬起右臂,用右小臂逆缠丝螺旋劲由内向外。

由下向上将对方的来拳拨挡开,使其发力方向改变,不能作用到我身上,进而上右步重心右移,上下合力,左脚蹬地,右小臂继续向前向外发力,用掤劲将其掀翻击倒,此式是太极拳技击中讲的直劲来力横劲破的方法。

如果对方用双掌或双拳击打过来也是同样道理,都是用横劲破直劲的方法,用掤劲来接挡试探出对方来力的方向和大小,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方法。

如果对方发的力量小,我迅速加大掤劲的力度将其击倒;如果对方发力过大,我用掤劲将其来力方向改变,然后再寻找机会进攻。

也可以随时加上捋、挤、按、採、挒、肘、靠的任意一种技击方法或多种技击方法合用,效果会更好、更妙。

所以只有理解掌握了掤劲的含义,才能在实战技击应用中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备、刚柔相济,克敌制胜、决胜千里。
 

太极拳推手实战相关文章:

1.太极拳推手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2.太极推手实战制胜技巧

3.太极拳实战的三大必备技巧

4.太极拳推手的三大要领

5.陈式太极拳推手的五种方法

6.太极推手的三种训练方法

7.陈氏太极拳的实战练法

太极拳推手实战要领

太极拳推手既有防身自卫的功效,又有强身健体的宝贵价值;既可用于竞技体育比赛,又可用于大众观赏,这是中国传统体育发展起来的一项对抗性竞技体育,太极拳推手非常有希望成为一项世界性体育竞赛运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推手实战要领。欢迎阅读!

 

简述太极拳推手实战要领

一、知形

即对人体形体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这里主要是指导对对方形体变化的把握。如果对方力大速度快,我方自然不能以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应对,只能随人之进退快慢而相随。

随机应变,既考验我们的基本功底,也考验我们的反应。

在这一过程中,最佳时机在于把握对方最初的动作雏形,即“一动”。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处理。如果一动之机失了,可以继续破坏对方的发力距离,使之不能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自然无损亦。

如果这一机又失去,则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力、化力,使之在自己身上形成不能力点,没了力点,对方的进攻同样无效。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对方发力距离之外到对方发力距离之内的过程,是一个知拍功夫。这个过程,是大多数练太极者长期难以做到的难解之谜。

二、懂劲

这里谈的懂劲,其实在上面用身体处理对方的力点时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方相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功夫,知道并把握住对方的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这样,我们便可以掌握制胜之道。

三、要做到化发结合,同化同发

许多人在实战中常常感到:我破对方的招后再去打对方时,对方却又变了,所以只能化了再化,永无发人之机。

其实,这中间的秘诀在于没有把握住化发结合。太极中,从来都是阴阳共存,而没有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之说。要做到化发结合,其诀在于“遇力成桩”。

而桩必须是活桩,一虚一实,实腿承力,虚腿调整重心并及时根据对方重心之运动而进桩摧力。

也就是说,在承、化对方发来之力的同时,桩就要动起来,或进桩掤挤采肘、或退步施以捋、按之劲,或绕步而走,施之以摆、扫、挒、扭等劲。总之,必须化发同时,以桩摧力。

太极拳推手的误区和学习要领

初练太极推手时,最容易有“顶、僵、丢、抗”四种病症出现。

1、顶

就是在与对手推手时劲力相接对项,彼用力,我也用力,以至出现敌我顶牛之病。

对此,我们在学习太极拳推手时,要注意把握“顺势”的技巧。

2、僵

就是在敌手进攻劲力作用于我的身体时,自己无法化避开,出现了失机漏势之病。

3、丢

就是在推手时不能将敌手沾黏固牢,而是与敌手脱离,有丢失之病。

4、抗

就是用自身的劲力相搏抵制住敌手的进逼,有刚硬而无韧柔之病。

对于以上四种误区,我们应该加以重视,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误区的原因所在,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初习推手的人多数单纯地追求技法和效率,急于求胜,因此寸步不让,导致冒冲、冒进,顶牛角力,技法水平自然不能提高。

2、有的学练者过多地沉醉于太极拳所谓的“化劲”上,你来我化,主观上认为这是为了防止“顶牛”,而致丢、僵等毛病出现,结果使自已一直处于被动之中,更不能有所提升。

推手过程达到“沾、连、黏、随”的要求,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在推手中应分清轻重虚实,做到“沾、连、黏、随”。以虚实来讲,即彼实我虚,而虚实的标准就是不丢不顶。只有如此,才能维持两者之间的弹性连接。

当对手攻我时,我空而勿抗,谓之“沽”;柔而勿顶,谓之“黏”:挫而勿僵,谓之“连”。对手避去时,我接而勿丢,谓之“随”,力求达到均衡。

2、掌握正确的推手技法,应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常用的习练推手技法有单手盘圈法、双手捋按法、四正手和四隅手等技法。

这里所讲的习练方法,是指以《太极拳论》为指导,按照太极拳所要求的劲路变化进行运用,如此获得的扎实基础,对提高推手技术水平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推手中要掌握上虚下实的变化规律,即上身要自然放松顺活,腰、胯和腿部扎实稳固。

腰是联系上下肢的纽带,由腰发出的劲向下贯注于脚跟,向上可通过肩臂运行于掌指,因此,不论是前进后退,还是左顾右盼,上虚下实的变化都要掌握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体劲。

3、在推手中掌握好自身的平衡很重要。凭着和对手相触的某一点,进行听劲的走化,在变化运动中随时掌握并及时调整自身的平衡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变化自如。这就需要练习“随人”的技法。《太极拳论》中讲“从人则活,从己则滞”,就是证明。

4、坚持太极拳推手锻炼,正确掌握习练方法和技法要领,持之以恒地练习。,在练习中要体感悟专,不可急于求成、急功冒进。在习练推手的同时,也应强化拳架功法的修炼。

拳架和推手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习练,技术功法才能更为全面地得到提升。
 

太极拳推手实战要领相关文章:

1.太极拳推手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2.太极拳推手的三大要领

3.太极推手实战制胜技巧

4.太极拳推手要领

5.太极拳实战的三大必备技巧

6.陈式太极拳推手的五种方法

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力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要撬动一个物体就要寻找一个支点,其目的是为了省力,这就是杠杆原理。再如,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即使骤然刹车也难戛然而止,这就是惯性原理。对于力学原理的应用,在太极拳中也非常重要。太极拳被称为圆的运动,其中的玄机蕴藏了许多力学原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一个力对物体产生作用,必须符合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者缺一不可。力量越大,对物体作用越大,但如果失去作用点,再大的力也是无用之力。太极拳的圆运动和柔化作用,就是为了使来犯之力化为乌有。正因为如此,在太极拳中,不论推手还是实战,我们总是设法先在对方身上找受力点,然后通过有效的招法将强大的爆发力施加给对方。如果此力以发放力的形式作用于对方,对方必跌出无疑;如果作用于对方的力量是以穿透力的形式发出,此力必然伤及对方脏腑。当然,如果寻求不到在对方身上的作用点,或者自身的招法被对方解除而失去作用点,我之任何力均如泥牛入海。同样道理,为了不让对方在我身上找到作用点,我可通过肢体的触觉控制或身法调整将来势化解,使对方感到所施之招、所发之力如同作用于不停滚动的球体上,一旦触之即被弧形的切面化解。事实上,太极拳乃至其他拳术的推手都是为了完成找力点的过程。由此可见,只有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得到有效的统一,才能真正达到防守和进攻的目的。为此,必须遵循更多的力学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一、牛顿第一定律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定律。在太极拳中,若能很好地将惯性定律加以利用,则可起到省力巧打的作用。

例如,对方以右拳快速向我冲来,我立即向左闪身,然后绕身于对方右侧,两掌以螺旋之力击其背部,对方的前冲惯性力和我的打击力必使对方扑地而倒。

也可采取这样的方法操作:当对方的拳锋将至之际,我先以右臂挡,再使右臂边外旋边向右弧形缠绕,目的是将对方之力引开,与此同时,左掌则向右后方拍打对方背部。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右臂迎挡时,不要以力相抗,否则就会阻碍了对方的惯性作用,反而不易使之向前跌出,我欲取得较好效果,左掌必须施以更大的拍打力。

此外,我还可以采用绊腿的方法,使其下肢“急刹车”,以此加大对方上体的惯性,使其跌出。

 

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二、牛顿第二定律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到的作用力(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其数学表示式为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显而易见,如果要使对方受到较大的力而被放出或击倒,第一是要增加自身的质量。俗话说,身大力不亏。自身体重越大,所产生的力量就越大;当对方以力作用于我时,则很难使我产生较大的加速度。但是我们不可能为了练拳而使自身体重无限制地增加,我们要做的就是使有限的体重得到无限的发挥,其方法就是通过盘架子或太极桩功来增加自身的重力感和下盘的稳固性。第二就是在我以力作用于对方时,尽量提高自身的加速度,以使对方受到较大的作用力。

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三、牛顿第三定律在太

极拳中的运用

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其含义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发力时强调两足的根基作用,就是要通过地面而施给人体更大的反作用力。推手时周身要松沉,两脚要蹬地,就是要通过双方肢体链的传导,使地面的反作用力更好地施加于对方。

当对方欲放我时,我两脚距离略微拉开,周身沉实,使对方推我不动,这样对方必受到一个反作用力而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我把握时机,顺势而发,对方必跌扑。

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四、合力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合力原理在太极拳中随处可见。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称为合力的作用效果,这几个力是分力,其综合作用力即合力。以二分力为例,它们的夹角越小,则合力越大,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则力的方向相反,一旦二分力大小相等时,则物体不产生位移运动。

太极拳讲究不丢不顶、舍己从人,就是对合力的具体应用。不丢是为了在触点感知对方力量的存在,感知其力量的大小与走向,其目的是更好地“听劲”和“懂劲”;不顶就是为了避免我与对方之力形成合力为零的效果,就是为了将对方之力再作用于对方身上,使其受到更大的合力。

合力的应用可包括顺势与逆势两个方面。顺势应用以发放效果为主,即在对方原力的基础上,再施加一个与之同向的力,两个力的合力的作用会使对方摔出更远。当然,如果此时是以高强度的穿透力击出,则对方既会被摔出又会深受内伤。

比如,我与对方搭手后,对方欲以前挂力作用于我,我并不急于挣脱,而是在触点黏合的前提下,前脚进半步踏其中线部位,后脚紧跟半步,待其挂力落空失重之际,两掌骤然向前发力;或者,在我与对方搭手的过程中,先在触点的局部给对方一个较小的前推力,使其误以为我要推之,对方若要借我之力而拉我,我可顺势上步将其放出。此时,对方的挂力或拉力与我的发放力方向相同,夹角为零,合力最大。

逆势的合力应用则以重创对方为目的,并非要将对方发放出去。此时合力虽然方向相反,但能量却聚集一点,如此能更好地将打击动能渗透到对方身体内部。如对方右拳击来,当其拳锋将至时,我稍向后闪身,左臂由外向左下方缠挂其右臂,对方自身的冲力和我之挂力会使对方身体前倾,我右拳则迎着对方的身体猛击其心窝部位。虽然未将对方击出,但巨大的冲撞力会使其内脏受损而瘫倒在地。

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五、力偶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力偶原理指的是:两个平行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为力 偶。力偶的作用可使物体旋转。在实际的运用中,两力方向相反是绝对的,其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其效果均会使对方旋转。太极拳的法即是对力偶原理的具体使用。

例如,敌左拳向我胸部击来,我以右腕外侧挡,然后右腕内旋,以右腕内侧扣挂其左腕,在右腕继续向右下方挂敌左腕之际,左掌则由其胸肋部位向右上方发力,使其受到力偶作用而跌出。

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六、平衡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平衡原理在推手或技击中也很重要。在双方的对搏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平衡问题。谁能把握好平衡,谁就处于不败之地;谁失去了平衡,谁就失去了主动权。影响平衡的因素,除了自身功底素质外,还要善于破坏对方重心,同时又要化解来势以随时调整自身的重心。

例如,当对方右掌推我或以右拳击来时,我左臂上迎挡,并不立即发起攻势,而是以右掌触及对方胸部,然后左臂与右掌向右做一个顺时针的螺旋动作,使对方重心向左后方发生较大的倾斜而失去平衡,我则迅速以弹抖之力将对方发出。

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七、杠杆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在太极拳中,利用杠杆原理同样能起到省力的作用。不论推手还是技击,在我接触对方处于防御状态时,或欲以肢体某个部位控制对方时,可尽量利用腕关节部位去缠拉或挫推对方小臂或大臂,如此可增大自身力臂。当然,太极拳的整体“内劲”作用,则是将力臂延伸至肩部、背部、腰部、胯部乃至整个腿部。

比如,对方以双掌向我胸部推来,我两臂立即由外向内将其两臂扣住,然后在上身稍向后闪的同时,两臂向后滑动以延长力臂,将我腕部作为支点控制对方。此时,我要充分感知对方力量大小、方向的变化状况,并根据这种变化准确无误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各种力学原理在太极拳的技击或推手中的应用并非孤立的,它们往往相辅相成、相互转化,有时在某一技法中会同时呈现。尤其在“沾黏连随”、“不丢不顶”、“借力打力”、“舍己从人”等原则性要求中,惯性作用与合力原理会双双应用于某一实用技法中,对于诸多类似问题习者必须加以重视。

本文Hash:0cf42e87f670d2d110473cd9dedc5b72fc97189f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