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接发球技术讲解

导读: 网球接发球技术讲解: 网球接发球要领:

网球接发球技术的掌握对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是个难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教大家的关于网球接发球技术讲解,欢迎阅读!

网球接发球技术讲解:

發球與接發球一“矛”一“盾”是針鋒相對的兩項技術,二者對於球員贏得比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球員不應該用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發球與接發球,雖然前者在聲勢上比後者要霸道許多,而後者卻沒有什麼討價、發揮的餘地。接發球者在一定程度上必須接受發球員的支配,必須在瞬間之內精准、迅速、到位地把“判斷”和“回擊”這兩個環節一氣呵成,必須在夾縫中為自己爭求到生存的機會。儘管如此,破發也不能光指望對方雙誤或在其他情況下偶而的失誤送分給你,你必須有主動破壞對方防線、阻止對方攻勢的意識和辦法。

我們先從判斷說起。沒有人可以預先知道對方將要把球發向哪里、發完球後又將有什麼行動,球員水平越高發球時的隱蔽性就越好,所以接發球的判斷基本上都是靠即時的反應。但事先的預測也並不是一點兒都不能做,其意義在於讓自己心裏更有數、接起球來更自信。接球員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做一些工作:

(1)觀察發球員拋球時兩腳的前後位置,有時候初學者拋球時兩腳的連線幾乎就指明了出球的方向,但這一點放在高水準選手身上就沒有絲毫意義了,因為他們依靠轉體及手腕動作的精妙變化可以隨心所欲地將球送到自己理想中的位置,而初學者還達不到這樣的程度;

(2)粗算一下自己在比賽中接發球失誤的概率,聰明的發球員總是能夠很快發現接球員都有哪些弱處、經常會在怎樣的情況下失誤並且盯住這些打個沒完,而作為接球者則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3)注意觀察發球員的某些特殊習慣,比如站位貼近底線中點時發出的球多是斜線還是直線,站位元靠于邊線時經常會有哪些變化,在左區喜歡發什麼線路的球,在右區又喜歡發什麼線路的球等等,只要細心一點兒總不會是一無所獲的。

即時反應的快慢很大程度上仰賴於天賦。也許習球多年後自己會感到比初學時反應要快得多,但這種進步的程度根據每個人先天素質的不同是有差異也是有限度的,是熟悉了球性及掌握了擊球技巧等諸多因素摻雜作用的結果。所以,接球者最需要做的事情應是盡最大努力爭取把在快速反應方面有限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平時多加操練是最根本的途徑,而需注意的具體事項多集中在準備動作上:準備時降低重心,上體前傾,重心落在前腳掌上,兩腳保持動態的穩定,不能死釘在地,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絕非肌肉的高度緊張),發球員球、拍相撞就等於發令槍響,兩隻腳應該在槍響的同時瞪地並轉身後擺。其他提高反應速度的好辦法是找機會多接些速度快的球以加強適應能力,可讓練習夥伴站到場地內靠近發球線的地方將球發過來,這樣就縮短了球的飛行距離從而相對加快了球的飛行速度。

判斷後的回擊幾乎是與判斷同時進行的,因為球太快了。但“回擊”這一環節的可塑性比“判斷”要大得多,球員完全能夠通過改進技術動作來提高回擊球的質量。接發球採用的是底線擊落地球的動作,其特點是整個動作(特別是後擺)要做得更早、更小、更精、更快、更有力度,搶點擊球的意識要更強,只有這樣才談得上下一步的控制球路、抑制對方的攻勢從而扭轉受支配的局面,變被動為主動。如果在接發球時球員,心發虛、手發軟、步子往後退、動作做得又慢又粘又長,那肯定是沒有好戲可唱的。技術上的細節及如何控制出球在此就不多言,參照底線擊落地球的打法即可,最重要的仍是四個字“早、小、精、快”。

還要再提一點的是準備接發球時的站位。球員應根據發球員所站的位置來大略地調整自己的站位。一般情況下取位於單打邊線附近、底線後半米至一米的地方就可以了(如圖418所示),如果偏離單打邊線太遠(太偏左站或太偏右站),那麼就會給自己造成防守上的空虛。球員必須全面考慮自己的正反手分別能照顧到多大的領地範圍,把防守的壓力大部分或全部交給正手或反手是不合適的,同時也不能站得離底線太遠(太靠後)或站到場地裏面去(除非有出色的膽識及過人的技術),這與底線擊球的站位道理是一樣的。

网球接发球要领:

刚刚看过2015年澳网精彩比赛的朋友们,一饱眼福领教了大牌明星的发球技术,现代网球的发球力争极致发挥,球员打算每一次发球立刻得分或者给己方造成下一拍的明显优势。

我们平时在业余比赛中接触的对手同样会发出快速大力、上旋、下旋、追身、内外角等不同形式的发球,因此在比赛前要学会和练习全面掌握接各种发球的技术。

1,观察对方:一方面可以观察对手上一场的比赛,他的战前训练或有条件看他的录像;另一方面在与己方比赛前有个练球的短暂时间,虽然双方只练习几个发球,即可以看出对方的功底,因此要观察,要尽快发现对方的特点、摸清对手的惯用发球套路,做到心中有数。

2,一般来球:一般的球员一发都是快速大力,因此接一发时站在端线外1-2米,是可行的,不要离端线太远,防止对方发偷袭近距离落点的球,此时应该只考虑快速的转身,迅速移动到适合击球的位置。

3,高手二发:有下旋、侧旋或上旋等,此时可以向前站位,尽量站端线己方发球区的中位,可以左右晃动,让对方犹豫不决发向何处,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拍子接触球一刹那的动作,如果外角带切,确实不好接,如果内角带切也难接,但自己要靠快速移动,要争取打上升期的球,对方有千变万化,我方有一定之规。

4,对方较弱:如果观察对方无力,有的球员力气小或发球偏软,接一发可以站在端线前接此球员的二发,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到场内。一旦发现对方的二发手软了,没有速度了,我方要抓住机会,不得迟疑迅速展开进攻,扩大我方的优势。

5,平击发球:对非常快的平击发球,可采用阻挡式的截击,不要做较大的引拍和随挥。

6,肩上来球:对高于肩的来球,要快速移动上步、争取早打快打,迎上去打上升期的球。

7,半高来球:对高过头但又达不到高压球的来球,要采取在高处击球的策略,拍面角度成关闭状态对准来球,哪怕是身体失去平衡,也要将球顶回去。

8,准备姿势:高手的发球,确时不好估计。但我方首先站好位,双腿一定要弯曲,而不是弯腰,只弯腰不屈膝,起动很困难;屈膝并前脚掌落地准备随时动起来,眼睛盯着球的飞行方向,能争取到什么速度就尽量去争取。只有脚步随时动起来,才有可能接到球,但是如果碰到aces球,也就罢了。

9,接球心理:即使对方是大牌球星,我们也要握紧拍柄,不能有丝毫胆怯,两军相遇勇者胜,拍子不得发生颤动。如果对方发球不上网,我方尽量把球打深;如果对方积极上网,我方要把球打向对方身体下侧。

10,平日训练:多与高手交流:不同的球速、力量、不同的旋转和左(右)手发球等。适应不同场地、硬地、土地和草地等。要分别练接不同的来球:平击、削击和各种旋转发球,最关键是:判断准确,快速移动。
 

网球接发球技术讲解相关文章:

1.网球发球与接发球的技术讲解

2.接发球的基本技术讲解

3.网球发球动作技巧

4.网球手腕的正确动作讲解

5.打网球必备的一些技巧

6.网球正手平击球的训练技巧

7.如何衡量网球的等级水平

8.网球史上单项技术最强名单

9.网球术语大全

10.怎样加快网球发球速度

网球发球与接发球的技术讲解

随着现代网球技术的快速发展,运动员的各项技术都更加全面,世界超一流选手在技术上已不存在明显弱点。选手们比赛时赢得每一分的时间由12.2秒缩短至了5.99秒。作为每一分比赛的开始,发球与接发球以及后续的第三拍第四拍击球的技战术制定对赢得比赛的胜利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球发球与接发球的技术讲解,欢迎阅读!

相對於底線擊落地球和淩空截擊而言,發球是一頂比較難掌握的技術,因為發球時動員的身體部位較多,動作幅度較大,需要肌肉的協調程度較高,但儘管如此,要學好發球也並非特別困難,因為發球的主動權絕對掌握在擊球者自己手裏(這是其不可比擬的優勢),無論拋球還是揮拍擊球都完全憑自己的控制,發球者所要做的只是為自己創造最佳的條件並按照自己的意圖將球發出手,就這一點來說,發球要比打底線或上網主動得多,難度也小得多。高水準比賽中,球員保住自己的發球局是贏取勝利的關鍵和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再破掉對方的發球局才可最終大獲全勝。

网球发球的技术讲解:

發球是進攻、得分的開始,而穩定情緒又是發球必不可缺的前奏,就讓我們從這裏開始。

1 握拍

東方式反手或大陸式握拍。

許多網球初學者都喜歡用東方式正手握拍進行發球,這可能是底線擊球所留下的“後遺症”。其實一試便知,如果採用此種握拍在右區而且是用正常動作發球的話,球出手後十有八九會偏向外角一側,因為手腕在自然情況下所形成的拍面就是如此的角度,若想使拍面偏向內角則必須向內轉手腕,而經常做此動作不僅相當彆扭而且易使手腕受到損傷。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最好不要用東方式正手握拍進行發球。

2 準備動作

眾所周知,發球要發在對角的發球區內才算好球,也就是如圖402所示的那樣,發球員若站在單打右區發球,那麼球應該落入對面的A區之內,若站在左區發球則球應落入對面的B區之內,靠近發球線的C、D兩個角一般被稱為內側角,靠近邊線的E、F兩個角相應地被稱為外側角。球員在發球之前對球出手後的方向、落點、旋轉、速度等都應做個先期的預算,盲目發球出手無疑是在浪費先發制人的好機會。

發球前具體的準備動作如圖403、圖404所示,雙腳自然分開站立,兩腳的連線根據球員中同的習慣可與底線相垂直,也可以保持另外一個合適的角度;身體自然前傾;最好只持一個球,球自然著落在持球手拇指、食指及中指三指上,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屈於球的後部,切忌用力將球握在手裏或捏在手裏。

關於球拍相合。許多初學者喜歡拿起球、拍,走到發球位置後立即就開始拋球並揮拍擊球,仿佛球和拍是不相關的兩樣東西,這顯然是很草率的,最好能改一改。如圖403、圖404所示那樣的球拍相合,不僅能夠給球員一個集中注意力的提示,告訴自己“我要發球了”,同時也是穩定情緒和整理思路的延續,初學者應該養成此習慣。

3 拋球

準備動作穩定下來以後,順勢就是拋球及揮拍擊球了。這兩個環節能否配合得好是能否發好球的關鍵,而拋球的質量則又是關鍵的關鍵。位置得當、出手平穩的拋球無異於為揮拍擊球創造了穩定的條件,反之則無異於給下面一系列環節製造了一個動盪的外部環境。很少有人能在前後左右飄忽不定的拋球之下發出保質保量的好球,初學者更是如此,所以學發球的第一步是先學拋球、先練拋球。

a.拋球的方法:在準備動作的基礎上,持球手的肘部漸漸伸直並向下靠近持球手同側的大腿,然後從腿側自下而上將球拋起。在整個動作過程中,手臂保持伸直的狀態,其走勢與地面垂直,掌心向上,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將球平穩托起,儘量避免勾指、甩手腕等多餘的手部小動作,以免影響球的平穩走勢,球在空中的旋轉越少越好。球脫手的最佳點在手掌走勢的最高點(如圖405),脫手過早容易造成球在空中旋轉或晃動,出手過晚則會令球“走”向腦後失去控制。脫手時托球的三手指已最大程度地展開,球不是被“扔”到空中而是被“拋送”到空中去的,初學者應對此多作體驗。

b.球脫手後在空中的位置:根據不同的需要,球出手後在空中相對於身體的前後位置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第一發球強調出球的速度與攻擊力,擊球點較靠前,因此球也拋得較靠前。第二發球較為保守,在保證成功率的前提下強調球的旋轉和控制球的落點,擊球點也就相應後移,因此球自然要拋得靠後一些,基本上與背弓時身體的縱軸線相一致(如圖406、圖407)。

拋球的位置也可參照球落地後相對於前腳的位置來確定。一般來說,第一發球拋球後球應落於前腳前一個拍頭的位置上(如圖408)。

c.拋球的高度:球拋到空中的高度當然不能低於擊球點的高度,但究竟多高才合適要視個人情況而定,因為此高度限定了揮拍擊球所用的時間。

從準備姿勢到拋球出手,身體重心還有個後靠至後腳再前移至前腳的過程,同時髖部前頂、腰背呈“背弓”狀,然後反彈背弓併發力揮拍擊球。在下文中我們還將對此有詳細的論述。

剛剛開始學發球的朋友肯定要面臨總是拋不穩球的難題,沒關係,“再拋一次”是最好的攻關辦法。因為拋球的穩定性建立在一定的手感基礎之上,所以一般在學發球動作之前最好能專門花一點時間練習拋球,在以後的實際發球練習中也要注意要領,如果偶而沒有拋好的話,接住重拋就是了,千萬不要勉強發球出手,否則很容易破壞掉辛辛苦苦學來的動作。

4 穩定情緒

心浮氣躁的情況下是很難發出一個好球的。通常的作法是:在發球的位置上做幾次深呼吸,再拍拍球,然後站定準備發球。各人習慣不同,因而穩定情緒的作法也各有異,但這一環節最好不要被略掉並且儘量延續至準備動作當中去。

5 隨揮

擊中球時雖然揮拍擊球動作已告完成,但整個發球過程卻仍在繼續。到達擊球點後球員應順著身體及揮拍的慣性做收腹、轉肩和收拍的動作,最終拍子由大臂帶動收向持拍手的異側體側,結束發球動作。這一過程被稱為隨揮,即隨球揮動,與底線擊球的隨揮異曲同工。

很多初學者往往習慣于將拍子收於持拍手同側的體側,這不僅有違於發力、轉體的慣性,更多的情況是擊球者很容易將拍頭敲在自己的小腿腔骨上,從而造成傷痛。非持拍手在送球脫手後不應立即放下或緊夾於體測,而應幫助身體掌握平衡並在隨揮結束時接住已處於末勢的球拍。

6 揮拍擊球

揮拍擊球的環節包括:

a.後擺球拍:以準備姿勢為基礎向持拍手一側轉身,同時持拍手引導球拍貼近身體像鐘擺一樣將球拍擺至體後(不一定要直臂後擺但掌心一定要朝向身體,如圖409~411)。

b.背弓動作:球拍後擺至一定高度後(此高度因各人習慣而異,至少大臂不應緊夾在體側),以肘為軸,小臂、手、拍頭依次向體後、背部下吊,同時屈雙膝並伴隨身體後展呈“弓”狀 (如圖412~圖413)。

c.擊球:如圖413~圖416所示,在屈膝、背弓動作的基礎上自下而上依次蹬直踝部、膝部, 反彈背弓並向出球方轉體,與此同時仍以肘為軸帶動手、拍頭擺向擊球點,最後在力的爆發點上擊中拋送於空中的球。發力是自下而上一氣呵成的,其間的快慢由個人掌握,習慣、素質不同速度也就不一樣,但共同的一點是:球拍走勢最快、最具爆發力的一點應在到達擊球點那一瞬間。擊球點時身體已全部面向出球方,拍面自然地稍向內側以便擊於球的側後部,發出側上旋球或側旋球。

d.搔背動作:從連續圖解409~414及上面的敘述中和可以發現,揮拍擊球時肘部有一個引導小臂、球拍下吊至背後再以肘部為軸帶動臂、拍擺向擊球點的過程。這一過程好像在用拍頭給後背搔癢,故被稱為“搔背動作”,其目的是為了持拍手能有一個足夠的獲得擺動速度的過程,為到達擊球點一瞬間力的爆發做充分的準備。搔背動作完成得是否到位關鍵要看搔背時手、臂是否得到了充分的放鬆,如果在手、臂十分僵硬的情況下完成此動作,那麼到達擊域點時球員一定會感到整個身體的彈性都已被破壞掉了,發不出力也就在情理之中。

e.擊球點的位置:球員手持球拍在空中所能爭取到的最高一點就是擊球點。這當然圖415~416屈膝、弓背積蓄力量及蹬地、發力示意是一個比較理想化的說法,因為根據第一發球和第二發球的不同需要,擊球點是相應要有前後變動的,但“力爭高點”卻是在選擇擊球點時最基本的原則。有了“制高點”,不僅動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舒展地做出來,更重要的是在控制球路和球的落點以及對球施加壓力上,高點擊球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在這裏還有一個關於擊球點的小資料(如圖417)。

(6.40m為發球線至球網間距離,0.914m為網中心高度,11.885m為底線至球網間距離)

許多朋友希望自己發出的球個個威力無比,所以在擊球時就不自覺地想將球大力強壓過網,平擊的成份無形中也便占了主導。但圖417清楚地表明:若想將球平擊發過網並令其落在發球區內,那麼擊球點至少要達到2.74m的高度,也就是說擊球者的身高至少要達到1.80m。也許很多朋友可以具備如此的身高,但摻雜進技術的成份,這個高度就很難真正體現到發球當中去了。所以,發球者最好不要在發球時太過於苛求平擊平打,多加些側、上旋是比較明智的,因為這樣可以讓球走一個弧形軌跡,利用弧頂的高度達到過網的目的,再利用餘下半段的弧線達到令球落人發球區的目的,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發球的成功率。

网球接发球的技术讲解:

發球與接發球一“矛”一“盾”是針鋒相對的兩項技術,二者對於球員贏得比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球員不應該用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發球與接發球,雖然前者在聲勢上比後者要霸道許多,而後者卻沒有什麼討價、發揮的餘地。接發球者在一定程度上必須接受發球員的支配,必須在瞬間之內精准、迅速、到位地把“判斷”和“回擊”這兩個環節一氣呵成,必須在夾縫中為自己爭求到生存的機會。儘管如此,破發也不能光指望對方雙誤或在其他情況下偶而的失誤送分給你,你必須有主動破壞對方防線、阻止對方攻勢的意識和辦法。

我們先從判斷說起。沒有人可以預先知道對方將要把球發向哪里、發完球後又將有什麼行動,球員水平越高發球時的隱蔽性就越好,所以接發球的判斷基本上都是靠即時的反應。但事先的預測也並不是一點兒都不能做,其意義在於讓自己心裏更有數、接起球來更自信。接球員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做一些工作:

(1)觀察發球員拋球時兩腳的前後位置,有時候初學者拋球時兩腳的連線幾乎就指明了出球的方向,但這一點放在高水準選手身上就沒有絲毫意義了,因為他們依靠轉體及手腕動作的精妙變化可以隨心所欲地將球送到自己理想中的位置,而初學者還達不到這樣的程度;

(2)粗算一下自己在比賽中接發球失誤的概率,聰明的發球員總是能夠很快發現接球員都有哪些弱處、經常會在怎樣的情況下失誤並且盯住這些打個沒完,而作為接球者則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3)注意觀察發球員的某些特殊習慣,比如站位貼近底線中點時發出的球多是斜線還是直線,站位元靠于邊線時經常會有哪些變化,在左區喜歡發什麼線路的球,在右區又喜歡發什麼線路的球等等,只要細心一點兒總不會是一無所獲的。

即時反應的快慢很大程度上仰賴於天賦。也許習球多年後自己會感到比初學時反應要快得多,但這種進步的程度根據每個人先天素質的不同是有差異也是有限度的,是熟悉了球性及掌握了擊球技巧等諸多因素摻雜作用的結果。所以,接球者最需要做的事情應是盡最大努力爭取把在快速反應方面有限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平時多加操練是最根本的途徑,而需注意的具體事項多集中在準備動作上:準備時降低重心,上體前傾,重心落在前腳掌上,兩腳保持動態的穩定,不能死釘在地,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絕非肌肉的高度緊張),發球員球、拍相撞就等於發令槍響,兩隻腳應該在槍響的同時瞪地並轉身後擺。其他提高反應速度的好辦法是找機會多接些速度快的球以加強適應能力,可讓練習夥伴站到場地內靠近發球線的地方將球發過來,這樣就縮短了球的飛行距離從而相對加快了球的飛行速度。

判斷後的回擊幾乎是與判斷同時進行的,因為球太快了。但“回擊”這一環節的可塑性比“判斷”要大得多,球員完全能夠通過改進技術動作來提高回擊球的質量。接發球採用的是底線擊落地球的動作,其特點是整個動作(特別是後擺)要做得更早、更小、更精、更快、更有力度,搶點擊球的意識要更強,只有這樣才談得上下一步的控制球路、抑制對方的攻勢從而扭轉受支配的局面,變被動為主動。如果在接發球時球員,心發虛、手發軟、步子往後退、動作做得又慢又粘又長,那肯定是沒有好戲可唱的。技術上的細節及如何控制出球在此就不多言,參照底線擊落地球的打法即可,最重要的仍是四個字“早、小、精、快”。

還要再提一點的是準備接發球時的站位。球員應根據發球員所站的位置來大略地調整自己的站位。一般情況下取位於單打邊線附近、底線後半米至一米的地方就可以了(如圖418所示),如果偏離單打邊線太遠(太偏左站或太偏右站),那麼就會給自己造成防守上的空虛。球員必須全面考慮自己的正反手分別能照顧到多大的領地範圍,把防守的壓力大部分或全部交給正手或反手是不合適的,同時也不能站得離底線太遠(太靠後)或站到場地裏面去(除非有出色的膽識及過人的技術),這與底線擊球的站位道理是一樣的。

發球與接發球在網球比賽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擊落地球技術能發展球員在底線與對手相持,周旋的本領,逼近網前及網前的淩空截擊技術能有效地破壞對方的防線,致對方于被動,但是如果不具備發球與接發球的技術,那麼你將永遠被隔絕於真正的網球比賽之外,永遠只能是個比賽的旁觀者。

网球发球技术讲解

发球作为网球运动中把那个极难把握的一项重要技术节点,其要求了运动人员在用力方面趋于协调化、动作速度趋于标准化、运动节奏整体趋于连贯性,方能有效的发挥出网球发球的动感韵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球发球技术讲解,欢迎阅读!

网球发球技术讲解1:网球发球的要领

1)抛球时,抛球手臂要尽可能伸直,球是被你托起来的而不是扔出去的;

2)持拍手臂的肘部要随抛球动作一起抬起,与两个肩膀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3)转动肩膀;

4)抛球的落点要略微进入球场,恰好在持拍一侧肩膀之上;

5)球拍要在身体完全伸展的时候来到击球点,击球瞬间别忘了沿顺关节扣动你的手腕。

网球发球技术讲解2:网球发球的90度法则

第一个直角:发球时,让你的身体与发球手臂的大臂形成一个直角。

第二个直角:发球手臂的大臂与小臂之间形成另一个直角。

但你不能像木头人一样,僵硬地维持直角,而应该在发球过程中的某一个瞬间经历这样一个姿势。尝试90度的发球技巧,可以180度地改善发球。

网球发球技术讲解3:网球发球时抛球的技巧:

一、手执球的手法不恰当。不少初学者, 手执球的手法是,手掌上翻,掌面向上,拇指 和四个手相同时握球,将球上抛。此手法在手臂向上举时,临近抛球的,容易造成四个手指 以及手腕轻微地钩的动作。我在这里对此种握 法只认为不恰当,因为有些运动员经过反复练习,也习以抛的相对准确,但对初学者就有难度。我建议改变一下手握球的方式,不妨一试。可以采取手事直立,掌心侧向,拇指与食指握住球的两侧,中指托任球的底部,手臂上 举抛球在临近出手之际,手腕向上挺起,而不要钩手腕,此种抛球因受人体关节的限制,不 易产生的多余动作,对球上抛影响较少。

二、向上抛球的定义不是很准确,应是向上送球为宜。不少初学者在向上抛球时,一般都采取用前臂用力向上抛球,球出后的高度在肩部左右,球出手与上抛的高点距离较长。球 在空中距离越长,出现偏差越大。为什么说是向上送球更为恰当呢?辅助手在挥拍手向后拉 拍的同时,手臂上举,以属为受点,当手臂上 举伸直时,球出手,利用手臂上学的惯性,轻轻将球送上去,这样球上工后的高度偏差不会太大。 三、在后担拉拍转体时,因为抛球手也开始上举,抛球手臂 容易随同转体向右转动,使抛球手臂在球出手的,处于转体后的身前,而不是在体侧。这也是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使 球送上去出现误差。这是发球技术掌握的一个难点,可以反复练习转体的同时,两手各自向相反方同举起。

三、球抛不准,是要通过单独反复练习,有能得到提高。练习方法可以按发球的准备姿势站定,在头的上方选择一个合适的高度,设个目标,如头上方的某一树叶,树枝等物,反复将球按照动作要领,向上送出,反复练习,提高手上感觉,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取得一定进步。然后再进一步,在做抛球的同时,加进转体后拉拍的协同动作, 这样就和逐渐克服抛球不准的毛病,使发球得到提高。

本文Hash:bc5c23289202c3a5dace8f706e86e4dfcd2534ed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