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A足球名人堂约翰·克鲁伊夫介绍

导读: FIFA足球名人堂约翰·克鲁伊夫简介 FIFA足球名人堂约翰·克鲁伊夫职业生涯 FIFA足球名人堂约翰·克鲁伊夫执教生涯

约翰·克鲁伊夫,世界足球史上的名将,也是著名的足球教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FIFA足球名人堂约翰·克鲁伊夫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FIFA足球名人堂约翰·克鲁伊夫简介

约翰·克鲁伊夫(Hendrik Johannes Cruyff,1947年4月25日-2016年3月24日),荷兰人,世界足球史上的名将,也是著名的足球教练。球员时代的克鲁伊夫出身于荷兰著名球会阿贾克斯,司职前锋,因抢截积极,盘带技术皆是顶级水平,速度快,故有“飞人”称号。他是荷兰全攻全守足球的代表人物,为荷兰队在战后1974年首次晋级决赛圈夺得世界杯亚军(3进球3助攻一点球)。个人曾三次获得欧洲足球先生(1971、1973、1974)。克鲁伊夫早于1978年退出荷兰国家队,职业生涯未能为祖国赢得任何大赛冠军是其终生遗憾。他为国家队出赛48场,共取得33个入球,1984年5月13日,约翰·克鲁伊夫正式宣布退役。退役后曾担任教练并致力于青少年足球培养为足坛做出了杰出贡献。

北京时间2016年3月24日晚,克鲁伊夫因癌症去世,享年68岁。

FIFA足球名人堂约翰·克鲁伊夫职业生涯

坎坷童年

约翰·克鲁伊夫1947年4月25日出生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个贫民区。那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克鲁伊夫的父母是阿姆斯特丹市区的普通蔬果商人,尽管收入微薄,且还要为家中几口人开销,但夫妇俩面对生活的艰辛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所以克鲁伊夫一家的家庭气氛一直很和谐,日子过得也算和和美美。他自小营养不良,少年时代的克鲁伊夫瘦骨如柴,身体虚弱,尤其是双腿瘦得像两根火柴棍,有时到了冬天还要光着脚丫子踢球,但可喜的是他动作灵巧,痴迷足球,从很小的时候,克鲁伊夫就把他的目光锁定在一件事情上: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在离家不远的德海尔足球场。经常一踢就是几个小时。他父亲在约翰12岁那年因心脏病去世。家境更惨。阿贾克斯俱乐部老板普拉格对他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的母亲到阿贾克斯体育场作了勤杂工。母亲的工作为克鲁伊夫接触足球提供了便利,他经常白天和妈妈“上班”,晚上跑到体育场看球队训练,并很快迷上了足球,发誓要当一位球星,帮助母亲摆脱经济困难。

阿贾克斯岁月

一天,一位阿贾克斯青年队教练恰好路过主体育场边的训练场,随后就被眼前一个身材矮小瘦弱的少年完全吸引 住了,那位少年能够连续颠球很长时间,脚头刚劲有力,瞄靶子射门弹无虚发;还有只要他一带球,球就像粘在他脚下似的,球与脚之间总能保持很好的距离;面对防守队员,他只需两个动作就能轻易将其摆脱,根本不需要什么身体接触。这位教练在看过了克鲁伊夫踢球后,就像猎人发现猎物一样欣喜若狂。随后,这位教练便向阿贾克斯俱乐部推荐了克鲁伊夫。而克鲁伊夫此时也由于家境的愈发窘迫,在13岁时便辍了学。在母亲和叔叔的鼎力支持下,再加上阿贾克斯俱乐部领导层对才华出众的克鲁伊夫极具好感,阿贾克斯少年队终于向他敞开了怀抱。  刚到阿贾克斯少年队时,克鲁伊夫曾因为身体柔弱、对抗能力差等原因差点退出绿茵场,但含辛茹苦的母亲那期待的目光震撼了他的心灵,他决定向命运发起挑战。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在少年队中的优异表现,赚取赢球奖金养家糊口,以此来改变现有的家庭窘境,让家人过上安稳的日子。好样的!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此,克鲁伊夫便踏上了一条从立志到成功的漫漫人生旅程。 在教练员的严格要求和培养下,克鲁伊夫的球技突飞猛进,进步神速。这位看似有些貌不惊人的少年在摆弄起足球时却有着非凡的天才,他可以像艺术家那样把一只小小的皮球玩得团团转。在进入少年队比赛的第一个赛季,克鲁伊夫便火山爆发般地一人独进74球,震惊了荷兰足坛。像荷兰国内的费耶诺德、埃因霍温等几支劲旅都纷纷向这位荷兰足坛超新星伸出了橄榄枝,且待遇丰厚。然而克鲁伊夫却并非见利忘义之辈,他坚决表示要留在当他全家陷入困境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并将其培养成材阿贾克斯队,并决定在队中永远身披14号球衣,以纪念他14岁那年随阿贾克斯队夺得个人首个锦标赛冠军的那段使他发迹的岁月。

1963年,16岁的克鲁伊夫正式加盟阿贾克斯俱乐部,成为职业球员。然而,职业球员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美妙,一到职业队,他那体力不如人的弱点便暴露无疑。在阿贾克斯驻地附近有一块长满绿草的山坡地,这是球员们进行越野的地方。按照教练员的要求,每次训练要跑好几个来回,克鲁伊夫经常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最后一个到达终点。他深知这是训练中的第一关,若不突破它就休想留在职业球员的行列中。倔强的克鲁伊夫开始了苦练,每次全队跑完后他还一个人留下来单独加练。另外,他还加强了战术和力量练习。克鲁伊夫对每个技术动作都精益求精,从不马虎,有时一个动作一做就是几百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人做过统计,克鲁伊夫每次大运动量训练后,体重都要减掉两公斤。  1964年11月15日,克鲁伊夫在对格罗宁根的比赛中上演了联赛处子秀,并打进1球,但阿贾克斯1比3失利。一周后阿贾克斯5比0击败埃因霍温,克鲁伊夫又打进1球。几周之后,克鲁伊夫得到了第一份职业球员合约,那时他只有17岁。一年之后,他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00米跑达到11秒,弹跳高度超过90公分,很快成为球队的核心。

1965年,一个影响了克鲁伊夫一生的人出现,他就是一代传奇教头米歇尔斯。1月24日,阿贾克斯任命米歇尔斯为主教练,全攻全守的概念逐渐融入到阿贾克斯和克鲁伊夫的血液中。1966年5月15日,克鲁伊夫第一次随阿贾克斯夺取荷兰联赛冠军从1964年到1973年的9年红白生涯中,克鲁伊夫和阿贾克斯6夺联赛冠军,4捧荷兰杯。

在1966年~1967年的荷兰全国甲级联赛当中克鲁伊夫第一次踢职业联赛就进了33个球,为阿贾克斯队夺得全国联赛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年他开始名扬四海。由于他左右脚都能射门,头球功夫也很了得,再加上速度惊人,动作隐蔽性强,头脑冷静,技术全面,尤其擅长远射、带球过人和强行突破射门,几乎无人能盯住他,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猎犬”。这一年他入选了荷兰国家队。

最伟大的成就是在欧洲赛场。1968年,阿贾克斯在冠军杯中5比1横扫了香克利统帅的利物浦,从1970年,克鲁伊夫开始步入他足球生涯的辉煌时期,以他为核心的阿贾克斯俱乐部队连续3次夺得欧洲冠军杯头把交椅。他本人也被选为1971、1973、1974年的欧洲最佳运动员。这是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最高荣誉。70年代初的欧洲足坛,阿贾克斯成为了最令人畏惧的力量,克鲁伊夫是他们的旗帜,他拥有出众的平衡、超凡的速度和惊人的控球能力,而更让人惊叹的是他的意识和视野,“全攻全守”要求队员时常换位,只有清楚洞悉每位队友位置的克鲁伊夫,才能成为串连起全队的脊梁。

就在克鲁伊夫在阿贾克斯如日中天的时候,由于他高傲的性格引来了队友的不满,在一次队长选举中他落选了,便负气出走阿贾克斯。

2007年在克鲁伊夫退役20年后阿贾克斯宣布将他的14号球衣永久封存。

国家队经历

克鲁伊夫的国际比赛生涯很短暂。他第一次代表荷兰国家队出场是1966年9月对匈牙利队的比赛,到1977年10月他最后一次帮助荷兰队获得参加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的资格为止,他一共只为“橙衣军团”参加了48场比赛,33次作为队长身份出场,共打进33球。此间荷兰队取得的战绩为,1970年世界杯外围赛淘汰,1972年欧洲杯外围赛淘汰,1974年世界杯亚军(1:2负于德国),1976年欧洲杯第一轮淘汰的成绩(1:3负于捷克斯洛伐克),1978年世界杯因为个人和家庭原因拒绝参赛。

1974年是克鲁伊夫状态的全盛时期,在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中,他身为荷兰队队长,带领全队顽强拼搏战后首次晋级世界杯正赛,最后获得了亚军。在这次世界杯中,克鲁伊夫的球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交出打进3球并有3次助攻的成绩单。由米歇尔斯率先示范的全攻全守战术给世界足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1974年7月7日与西德队争夺冠军。事先行家们评论说这场比赛实际上是克鲁伊夫与贝肯鲍尔之间的较量。决赛对手西德国家队队长足坛巨星贝肯鲍尔这样形容他:“克鲁伊夫总像一个捉不住的影子。他总能随心所欲地摆脱对手,自由拿球,必须要派人死缠着他。”克鲁伊夫意识到对方肯定会派人盯死他不宜硬碰,就主动后撤迷惑对方,再利用自己的速度寻机进攻。比赛一开始,负责防守他的西德后卫发现克鲁伊夫站位变化,不知所措,半天没反应过来。就在此时克鲁伊夫从后场飞身插上,接队友传球后单枪匹马直奔对方禁区,荷兰3条线一齐前移。西德后卫发现不妙,赶紧上前拦截,但被克鲁伊夫一个假动作骗了过去,他一口气将球带进了禁区,西德后卫情急之下干脆把他放倒,荷兰获得点球!结果由百发百中的点球专家内斯肯斯主罚点球得了一分。此时离开场不到一分钟。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一个刚刚失误导致西德队丢分的金色卷毛后卫彻底冻结了的克鲁伊夫,他就是德国超级盯人中卫绰号“卷毛狗”的福格茨,除了开场那次突破,飞翔的荷兰人整场鲜有发挥被牢牢冻结,随后荷兰队就遭到西德队灵魂人物贝肯鲍尔发起的猛烈攻势连失2球输掉了比赛。克鲁伊夫赛后懊悔自责“决赛就输在我的手里”。在回味这场遗憾的决赛时,克鲁伊夫说:“我们输掉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正因为如此,输球后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同情和倾向性。”巴西的报刊说:“荷兰队毕竟是世界杯新军赢不了实力和底蕴强大的西德队不算意外,但他们虽败犹荣,他们把勇敢、速度、战斗精神和技巧融为一体。”巴西足坛名宿扎加洛说克鲁伊夫既表现了高超的个人技巧,同时又是整体机器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克鲁伊夫入选最佳阵容,并当选本届杯赛的最佳运动员。遗憾输掉了最重要的决赛,这项荣誉也算是个勉强的安慰。对于所有荷兰球员和荷兰整个国家来说这场世界杯决赛意味着一切,失利的伤痛和诅咒持续了几十年。

由于克鲁伊夫是从贫困的社会底层中走出来的球星,他本人常常慷慨解囊救助别人,再加上经理人不善理财,他最后连税都交不起,他希望荷兰政府能帮助他为他减压,但税务当局公事公办,照收不误。他受不了这种尴尬的局面。哀莫大于心死,克鲁伊夫心凉了,放弃了为国效力的机会。

自第十届世界杯赛后,克鲁伊夫退出了国家队。他转会巴塞罗那队,1976年当克鲁伊夫与巴塞罗那队的合同期满时阿贾克斯俱乐部副会长维托想请他回去,但遭到了会长布拉佐等人的反对,此后克鲁伊夫断绝了回荷兰踢球的念头。

1978年第十一届世界杯赛时,荷兰国内各界都想方设法做克鲁伊夫的工作,请他回国效力,但他无动于衷,在没有克鲁伊夫参加的情况下,荷兰队挟上届余威,靠着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再次夺得亚军。赛后有的媒体评论说:“只因缺了克鲁伊夫。”荷兰人民埋怨克鲁伊夫,如果他参赛的话,这次两大足坛豪门德国队和巴西队阵容都面临大换血的阵痛期经验不足,也许荷兰这次该拿冠军。

巴塞罗那生涯

1973年8月22日,克鲁伊夫和巴塞罗那签约,3天前,他刚踢了阿贾克斯的告别赛,率队6比1大胜。 在此之前13年里,巴萨与西甲冠军无缘,克鲁伊夫成了他们的救世主。已经在阿贾克斯取得成功的克鲁伊夫初来乍到巴塞罗那时丝毫没有表现出一点不适应,在1973—74赛季个人首场西甲联赛中便梅开二度,为球队取得了开门红。在此后的一系列赛事中,克鲁伊夫均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并为俱乐部和球迷们献上了一粒粒精彩的进球及一场场好看的比赛,令球迷大饱眼福。

虽然克鲁伊夫的巅峰时刻不在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的球员时代算不上成功,但是在巴塞罗那踢球的那段时间里,最令克鲁伊夫难忘的一场比赛当数巴萨客场对垒宿敌皇家马德里。这本应是一场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较量,可谁也没想到巴萨一上来就打了皇马一个5:0,将他们彻底羞辱了一番。克鲁伊夫在比赛中不仅独中两元,还多次为队友创造进球良机。赛后,巴萨又乘胜追击,一举夺回了阔别13年之久的西甲联赛冠军。由于与主帅维瑟维勒发生矛盾,性格刚烈的克鲁伊夫最终选择了离去。在效力的5年时间里克鲁伊夫为巴萨在联赛进了48球只夺得过1次联赛冠军,1次国王杯冠军。

1978年5月27日,克鲁伊夫在巴塞罗那第一次宣布退役。

转战美国

在巴塞罗那宣布退役后,克鲁伊夫并没有真正的离开足球,而是去了遥远的美利坚。从1978年开始先后效力于美国纽约宇宙队,洛杉矶阿兹特克斯,美国华盛顿外交家,并且在效力宇宙队期间和另一位足坛巨星贝肯鲍尔成为朋友,他们的之间相伴一生的真挚友谊也被传为足坛佳话。3年后的1981年克鲁伊夫重新回到了荷兰,开始最后一段回乡之旅。

重回荷兰

1981年12月6日,他重新加盟阿贾克斯,并在回归首战中破门,不过由于和俱乐部主席不和,克鲁伊夫于1983年5月离开阿贾克斯,令人吃惊的转投死敌费耶诺德队,并帮助费耶诺德获得当年的联赛冠军,之后1984年5月13日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一代大师的传奇职业生涯。

FIFA足球名人堂约翰·克鲁伊夫执教生涯

初入执教场

1983年,36岁的克鲁伊夫正式宣告结束职业球员生活,开始执掌教鞭。  退役后克鲁伊夫没有离开足球,他对绿茵场的热爱在教练职位上得到了延伸。他担任过阿贾克斯的技术总监,后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队当主教练,为巴塞罗那队夺得一次欧洲冠军、一次优胜者杯冠军、两次西班牙甲级联赛冠军和一次西班牙国王杯冠军。

得到教练证书

1987年6月1日,克鲁伊夫得到了A级教练证书,不过头一年的这个时候,他就已经被阿贾克斯任命为主教练了,并且在第一个赛季率队夺取了欧洲优胜者杯。1988年1月4日,他因与俱乐部高层不和离开了阿贾克斯。

来到巴塞罗那

和他在做球员时的经历一样,克鲁伊夫离开阿贾克斯后来到了巴塞罗那,在那里他兼任了主教练和技术总监的职位。他重建了球队,赶走了多达12名的球员,包括德国的贝兰德·舒斯特尔(Bernd Schuster),他还花了1500万美元来购买新球星。很快,他建立了另一支风格鲜明的欧洲顶级球队,赢得了欧洲优胜者杯、欧洲冠军杯、西班牙国王杯和连续四次的联赛冠军(1991年-1994年),在西班牙他们被称为“梦之队”。

在克鲁伊夫执教的第一个赛季,巴塞罗那队就获得了联赛亚军,并在欧洲优胜者杯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以2:0力擒意甲新军桑普多利亚队,历史上第三次登上欧洲优胜者杯冠军宝座;第二个赛季,巴塞罗那队又一次杀入了欧洲优胜者杯决赛,但却以1:2惜败在英伦红魔曼联队脚下,未能成为第一支蝉联欧洲优胜者杯冠军的球队;第三个赛季,巴塞罗那队终于夺回了失去六年之久联赛冠军,第二年,他们向欧洲冠军杯冠军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并摆平了所有对手一路连胜闯入决赛。

1991年-1992年赛季冠军杯决赛在92年的5月20日于英国伦敦的温布利球场举行,共有70827位观众目睹了这一当时水平最高的欧洲俱乐部比赛。比赛的进程如外界所预计,崇尚进攻的巴塞罗那队依靠球员出色的技术和娴熟的配合,在开场后便掌握了大部分的控球时间,随着整体队形的不断前压,逐渐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而桑普多利亚针对巴萨擅长的进攻性打法,确定了防守反击的策略,在细心组织防守的同时寻找快速反击的机会,一时间双方各自全力发挥自身特点,局势僵持不下:巴萨的进攻无法撕开桑普严密的防线获得进球良机,而桑普的反击也在巴萨的预料当中,为了防止失球巴萨依然在后卫线上留下了足够的人数来阻止对手的反击。局面在僵持当中逐渐陷入沉闷,双方在90分钟内依旧踢成0:0平,进入加时赛后也是波澜不惊,眼看只有10分钟就要进入残酷的点球决战,桑普多利亚球员在禁区右侧边缘一个不甚明显的犯规被德国主裁判判给了巴萨一个任意球,巴萨三名外援精心策划之后,由斯托伊奇科夫和大劳德鲁普先后拨动皮球,迷惑了对方的防守球员,然后科曼大力施射,当时身为意大利替补国门的帕柳卡面对这一记重炮基本来不及反应,目送皮球入网。桑普失球后比赛剩余时间已不足10分钟,根本来不及再做些什么。就这样,克鲁伊夫为巴萨赢得了他入主巴萨六年来最想要、也是所有关心巴萨的人最想要的那座奖杯。巴塞罗那队赢得了历史上第一座欧洲冠军杯,同时这也是俱乐部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她成为了继尤文图斯、阿贾克斯之后的第三支囊括欧洲俱乐部三大冠军奖杯的球队,欧洲足坛新一代豪门就此诞生。

然而猛将如云的巴塞罗那队也并非无懈可击,克鲁伊夫桀骜不驯的性格和他偏执的工作狂也给球队带来了许多副作用,多名球星因为不堪忍受强烈的身心负荷而转投他门、另谋高就。由此可见,军心不稳已成为巴塞罗那队的一大致命伤,1992年丰田杯(1:2负于巴西圣保罗队)和1994年欧洲冠军杯(0:4负于AC米兰队)两场关键决赛的失利皆与此有关。此后几年,巴塞罗那队的战绩每况愈下,克鲁伊夫也在为俱乐部工作了八年之后选择了辞职,当时约11万球迷手持巴萨围巾向俱乐部抗议的情景至今令人历历在目。在为巴塞罗那俱乐部工作了8年后,约翰·克鲁伊夫于1996年第二次与他们分手。克鲁伊夫因为在1991年做了搭桥手术和1997年的心脏病复发而不得不戒了烟,并发誓绝不再担任教练的职务,就像他希望的那样,他坚守了自己的誓言——尽管每一次荷兰国家队选择新教练的时候他的名字仍然会被提起,同时他也仍然受到来自诺坎普的尊敬。

为了纪念逝世的克鲁伊夫以他名字命名的公益球场在加泰罗尼亚揭幕,“克鲁伊夫球场”是一个个小型球场,免费向公众开放,旨在促进体育运动,培养责任心,社会融入,团队合作和自我超越等价值观,并且加强青少年锻炼减少儿童肥胖率。

FIFA足球名人堂列夫·雅辛介绍

列夫·雅辛,前苏联著名足球运动员,世界足球史上最伟大的守门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FIFA足球名人堂列夫·雅辛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FIFA足球名人堂列夫·雅辛简介

列夫·雅辛,前苏联著名足球运动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佳守门员,也是世界足球史上最伟大的守门员。球王贝利曾高度评价他的表现。“要想攻破雅辛的大门,你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1970年《英国足球世界》评选世界最佳球员,雅辛仅列在贝利之后排名第二,1963年雅辛当选欧洲足球先生,这是至今上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守门员。另一个关于雅辛令人惊叹的纪录是,在他的足球生涯中,共扑出过98个点球。2000年被国际足联评为世纪门将,列夫·雅辛曾效力过莫斯科迪纳摩足球俱乐部。

FIFA足球名人堂列夫·雅辛个人经历

1994年,国际足联首次设立世界杯最佳守门员奖,用于表彰每届 世界杯上发挥最出色的门将,这个奖项的名称叫“雅辛奖”,为的是向苏联一代传奇门神列夫·雅辛致敬。他一生参加了812场比赛,480场不失球,扑出150个点球。

雅辛1929年10月22日出生在莫斯科,父亲是一名工厂工人。1943年,由于二战的影响,雅辛一家迁居到沃斯克列森克,14岁的雅辛和父亲一起进了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在做工的同时,雅辛继续着体育方面的爱好,冰球和足球是他最喜欢的。

1945年战争结束后,16岁的雅辛走上了运动之路。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踢足球还是打冰球。要知道雅辛的冰球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他为此还得到过苏联运动健将的称号。最终,苏联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谢米恰斯特纳的盛情邀请起了作用,雅辛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到足球场上去守门。

这个决定最终成就了一位传奇般的门神。在26年的门将生涯中,雅辛一直效力于莫斯科迪那摩队,共出战326场,代表苏联队参赛78次,1956年帮助苏联队获得奥运金牌,1958年随球队打入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并当选为最佳守门员。1960年,苏联队夺取了欧洲杯的冠军,1963年雅辛当选欧洲足球先生,这是至今上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守门员。另一个关于雅辛令人惊叹的纪录是,在他的足球生涯中,共扑出过98个点球。

雅辛连续参加了1958、1962、1966三届世界杯。他的守门技术和理论,对世界足球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71年5月27日,42岁的雅辛在莫斯科举办了告别赛,由国际足联主办,贝利、贝肯鲍尔、尤西比奥为其捧场,苏联队2-0击败世界明星联队,一代门神由此退隐。1984年,雅辛因患血栓被迫右腿截肢,1990年3月20日,雅辛因病去世,享年61岁。即使到了今天,当人们谈论足球历史上的最佳守门员时,都不会忘记提一个名字:“黑蜘蛛”列夫·雅辛。

14岁时,雅辛离开了学校,他知道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他进了一家飞机制造厂,但他很快又知道自己也不是块当工人的料。身材高大的雅辛擅长打冰球、篮球,他还喜爱赛车和田径。可他又发现,自己也不是干这些运动的料。最后,他选择了足球守门员这个职业,这个选择绝对是正确的。

雅辛是一个巨人门将,他那高大的身材几乎把球门堵得严严实实,球王贝利对他把守的球门也心存三分畏惧。

雅辛称自己师承了保加利亚著名守门员索科洛夫的衣钵,后者活动范围极大,常常冲出禁区,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雅辛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在于“观察对手”。

雅辛一直效力于莫斯科迪那摩队和苏联国家队。1956年,他在墨尔本奥运会上赢得了足球金牌。

雅辛连续参加了1958、1962、1966三届世界杯。他的守门技术和理论,对世界足球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94年,国际足联决定设立"雅辛奖",以表彰每届世界杯赛的最佳守门员,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一代门神雅辛。

列夫·雅辛1929年10月22日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位钳工,雅辛从小就懂事,知道帮助父母做家务。他兴趣很广泛,喜欢足球、冰球、排球运动,尤其酷爱足球。但他从不向父母伸手要钱买球,而是把父母给他的零花钱积攒起来买了一个小足球,一有时间便和小伙伴在一起踢。同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冰球运动员,他的第一个运动健将的称号就是从全国冰球比赛中获得的。1954年春,雅辛面临两难的选择,当时他既是国家冰球队的候选人,又是狄那摩队的守门员,是继续从事冰球运动,还是一心一意地踢足球,他犹豫不决。就在这时他遇到了足球生涯中的第二位伯乐,国家队的教练谢米恰斯特纳热情邀请他加入国家队:"雅辛,我很欣赏你的水平,当国家队守门员吧!"他放弃了冰球,专任国家足球队门将。

1943年,二战的阴云笼罩在苏联人民的头上,德国纳粹的铁蹄逼向苏联,雅辛只好与父亲迁移到了沃斯克列森克。当时刚上五年级的雅辛辍学与父亲一起进工厂当了学徒,不到 一年就完成了学徒期,当了一名三级钳工。1945年战争结束,和平又回来了。雅辛一边工作,一边锻炼身体,并参加当地的足球比赛,他期盼着早日登上绿茵场,为国效力。

雅辛20岁那年被莫斯科狄那摩青年队的教练切尔内金夫看中。这位伯乐发现雅辛有超常的足球天赋,对他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培训。20岁的雅辛为了达到教练的要求克服了无数的困难,要知道他许多动作已经定型,改起来很难。但雅辛不怕苦,他顽强地坚持了下来,除了完成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他还经常自己加码。功夫不负有心人,雅辛进步飞快。在一次全苏甲级联赛中,雅辛被调入狄那摩一队担任主力守门员。在与老对手斯巴达克队决战当中,狄那摩队以1∶0领先。离终场还有15分钟时,雅辛被替换上场。他梦寐以求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既紧张又兴奋,在门前高击低挡,一次次瓦解了对方的进攻,扑救了好几个势在必进的险球。但对方毕竟不是弱旅,他们用一个巧妙的配合打开了雅辛把守的大门,双方以1∶1打平。赛后雅辛非常懊恼,认为是自己把到手的胜利给丢了。

1985年在第十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授予雅辛"奥林匹克勋章"。他在奥运会足球赛上的出色表现永载史册。

1988年7月1日,国际足联授予他"国际足联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对国际足坛作出过的卓越贡献。

1990年3月20日,"门神"雅辛在获得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发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勋章"后不久,因病逝世,终年61岁。

FIFA足球名人堂列夫·雅辛职业生涯

雅辛身高1.85米,加入国家队后进步奇快。他技术全面,选位恰当,反应极快,扑接球稳固,勇于出击夺球,尤其善于扑救点球。在1954~1955年期间他代表苏联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国际比赛(据统计至少有75场之多),他共扑出98个点球,赢得了"八爪鱼"的美名。当时的苏联国家队教练卡恰林对他赞美有加,称他是苏联足球史上"最富有创造性的守门员"。

在1956年的奥运会足球赛中,雅辛和他的队友们在第一场比赛中战胜了实力不俗的西德队,接着又连胜印尼队、保加利亚队,最后迎战宿敌南斯拉夫队。由于上届奥运会他们输给了南斯拉夫队,这一次雅辛和他的队友们立志要雪耻。在比赛中雅辛移动迅速,站位准确,动作机敏,鱼跃救球的动作特别漂亮。最后苏联队以1∶0击败了南斯拉夫队,第一次夺得奥运会足球冠军。由于在场上精妙绝伦的表现,雅辛又赢得了"黑蜘蛛"的美誉。他得到了世界足球专家们的认可。

1958~1966年期间,雅辛代表苏联队参加了3次世界杯赛。他的守门技术博得了世界足坛行家们的高度赞赏。遗憾的是苏联队实力较差,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不过,雅辛的表现足以让苏联人民自豪。球王贝利曾说,苏联队最难过的一关是雅辛把守的大门,如果再有几个著名的球员,苏联队将是不可战胜的。许多与苏联队比赛过的球员都怕雅辛这一关,称他是"门神"。

雅辛在26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参加了326场比赛,其中代表国家队出场78次。雅辛也是世界上参加重大比赛最多的队员之一,共参加了3届奥运会足球赛和3届世界杯赛。

1956年奥运会足球赛上,实力雄厚的苏联队所向披靡,首次夺取奥运会冠军。1958年,苏联队首次参加世界杯获得第八名,雅辛被评为当届杯赛最佳守门员。1960年,苏联队夺得首届欧洲足球锦标赛(欧洲杯)的冠军。1962年,苏联队夺得第二届"欧洲杯"亚军。1966年世界杯赛,经验丰富、技术完善的雅辛帮助苏联队打入前四名,获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雅辛是五六十年代世界足坛的热门人物。1963年,他当选为欧洲足球先生,这是足球史上唯一一位获得这一荣誉的守门员。1966年,雅辛入选世界最佳阵容,后又3次入选世界明星队。1970年英国《足球世界》杂志评选20年来全球最佳球员,雅辛仅次于贝利,名列第二。

1971年5月27日,国际足联为42岁的雅辛在莫斯科举行告别赛,称赞他是"苏联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同时,雅辛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劳动红旗勋章"。

1971年5月27日雅辛在莫斯科举行了告别赛,由苏联队对世界明星联队。整个比赛的气氛非常友好,激烈而又精彩,最后前苏联队以2∶0获胜。从这一天开始,雅辛离开了守门员的位置。

从此,雅辛就开始了教练工作,担任过苏联足协副主席和狄那摩队领队。长期在绿茵场上拼搏给雅辛留下了一身的伤病。1984年,因患血栓病被迫截去右腿。消息传出后,许多球迷们都伤心地流下了泪水。

NBA篮球名人约翰·哈夫利切克介绍

约翰·哈夫利切克,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得分后卫,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NBA篮球名人约翰·哈夫利切克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NBA篮球名人约翰·哈夫利切克简介

约翰·哈夫利切克(John Havlicek),1940年4月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马丁斯费里,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得分后卫 。

约翰·哈夫利切克是捷克斯洛伐克移民的后代 。在1962年NBA选秀中 ,约翰·哈夫利切克于第1轮第7位被波士顿凯尔特人队选中 ,职业生涯一直效力于波士顿凯尔特人队 ,新秀赛季入选最佳新秀第一阵容,8次夺得NBA总冠军 并在1974年当选NBA总决赛MVP(FMVP) ,13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 4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一阵 ,7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二阵, 5次入选NBA最佳防守阵容一阵, 3次入选NBA最佳防守阵容二阵 。

1978年,约翰·哈夫利切克宣布退役 。同年凯尔特人队退役了他的17号球衣 。1980年,约翰·哈夫利切克评为NBA联赛创立35年以来最佳球星之一 。1984年,约翰·哈夫利切克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 。1996年,约翰·哈夫利切克入选NBA50大巨星 。在2009年《SLAM》杂志评选的史上50大巨星中 ,约翰·哈夫利切克入高居17位 。

NBA篮球名人约翰·哈夫利切克早年生涯

约翰·哈夫利切克就读布里奇波特高中时,是篮球、棒球、橄榄球三栖明星,入选过三项运动的州最佳阵容,是很多大学追逐的明星四分卫(橄榄球掷远80码)。后来哈夫利切克选择了俄亥俄州立大学但没有参加橄榄球队。他的棒球击打率达到 40%,但这没有使他放弃篮球。

约翰·哈夫利切克在三年校队生涯中平均每场14.6分,入选全美最佳阵容。这三年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记录是78胜6负,拿下1960年NCAA冠军。

NBA篮球名人约翰·哈夫利切克职业生涯

NBA选秀

1962年大学毕业后,约翰·哈夫利切克同时被两个职业联盟选中。美国橄榄球大联盟的克里夫兰褐人队在1962年NFL选秀的第七轮选中约翰·哈夫利切克,而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在NBA选秀第一轮点中了他的名字。褐人队非常欣赏约翰·哈夫利切克6尺5寸205磅的身材和他的跑跳能力,让他尝试widereceiver位置。约翰·哈夫利切克在数场表演赛后被裁,让位给后来的全美最佳阵容得主加里·柯林斯。

NBA早期

1962年,约翰·哈夫利切克正式加盟凯尔特人,当时凯尔特人已经得到4连冠。

1962-63赛季,新秀赛季,哈夫利切克主要作为替补前锋,每场平均14.3分,许多是快攻中来自鲍勃·库西著名的传球。约翰·哈夫利切克显示出了积极的拼抢和顽强的防守,入选新秀最佳阵容。

1963-64赛季,鲍勃·库西退役,约翰·哈夫利切克成为球队头号得分手,平均每场19.9分。凯尔特人获得59胜,并在总决赛5场击败旧金山勇士队,再夺NBA冠军,约翰·哈夫利切克入选NBA第二阵容。

接下来5个赛季,约翰·哈夫利切克是球场上最优秀的板凳球员。作为波士顿的“超级替补”,他能替换前锋和后卫两个位置,比赛最后关头他通常在场上。他和比尔·拉塞尔往往是球队整个赛季出场总时间最长的。

1965年4月15日,比尔·拉塞尔和威尔特·张伯伦各率领自己的球队打入总决赛,前6场比赛双方战成3:3平。在第7场比赛中,凯尔特人队在比赛还剩5秒钟的时候领先76人队1分。经验老到的拉塞尔在底线发球,但因用力过大,球没被队友握住,反而落到了对方后卫哈尔·格瑞尔的手里。格瑞尔接球往篮下的张伯伦手中传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球在离开格瑞尔手指尖的刹那,哈夫利切克如闪电般将球断掉并迅速运到前场。这记鬼使神差般的断球使凯尔特人队第七次蝉联NBA总冠军。

1968-69赛季,K·C·琼斯退役,萨姆·琼斯也36岁高龄,比尔·拉塞尔35岁,汤姆·桑德斯30岁。球队常规赛排名第四。急需进攻火力的凯尔特人在约翰·哈夫利切克身上寻找进攻火力,结果他每场取下21.6分。在约翰·哈夫利切克的精彩表现下,波士顿7场击败了威尔特·张伯伦的洛杉矶湖人队荣登冠军。这是约翰·哈夫利切克7个NBA赛季中的第6次夺冠。

1969-70赛季,凯尔特人王朝结束,琼斯和拉塞尔退役,球队20年来第一次止步季后赛门外。在新帅汤姆·海因索恩手下,约翰·哈夫利切克成为主力和波士顿的进攻核心。他这一年非常出彩,在3大统计中统统领衔全队:24.2分,7.8篮板,6.8助攻。得分排名联盟第8,助攻第7。

1970-71和1971-72两个赛季,约翰·哈夫利切克担任了队长一职,分别有28.9分和27.5分进帐。1970年的哈夫利切克已经年满30岁,但这两个赛季他的出场时间高居全联盟第一,平均每场超过45分钟。

1972-73赛季,球队采用了快攻战法,当季取得68胜14负的骄人战绩。但约翰·哈夫利切克不幸在东区决赛第三场对纽约尼克斯队比赛中肩膀严重受伤。虽然他后来勇猛复出,但尼克斯还是经过7场淘汰了凯尔特人。在麦迪逊花园广场巨星的第四场比赛前,纽约球迷曾为身着便装的哈夫利切克起立鼓掌。

1973-74赛季,凯尔特人击败密尔沃基雄鹿队重返NBA冠军宝座。约翰·哈夫利切克被选为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成为公认的新一代凯尔特人领袖。

1977-78赛季,哈夫利切克的最后一个赛季,38岁高龄的他打满82场比赛,平均每场16分。这年凯尔特人战绩糟糕,掉到大西洋区最后一名,但哈夫利切克却得到长达2个月的告别巡回,各地球迷蜂拥而至向这位伟大球员致意。

从1962年到1978年,约翰·哈夫利切克一共在NBA打了16个赛季,是当时全联盟出场次数最多的球员,出场总时间和总得分都排在前10位。他共出场1270次,得到26395分,平均每场20.8分总得分排名凯尔特人队史第一位。另外他还有8007次篮板和6114次助攻的纪录 。

1978年,他的17号球衣被凯尔特人队退役 。

本文Hash:62b000532f8cc7b43fb0b0f39ff0c0b3cdcc0263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