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员耿丽娟介绍

导读: 乒乓球运动员耿丽娟简介 乒乓球运动员耿丽娟竞赛经历 乒乓球运动员耿丽娟战术

耿丽娟,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右手横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乒乓球运动员耿丽娟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乒乓球运动员耿丽娟简介

耿丽娟(1963一 )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河北卢龙人。1977年入河北省乒乓球队。1979年入国家乒乓球队。右手横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5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87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乒乓球运动员之一。三次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7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乒乓球运动员耿丽娟竞赛经历

她在80年邀请赛中击败了朝鲜名将朴英顺,显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反手进攻能力。由此参加了81年第36世乒赛,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她在第三轮比赛中输给了朴英顺,那场比赛她打的拘谨,过于保守,被朴英顺连连抢攻得手。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就遭到了失败,在人材济济的中国女队无疑是很难容许的,当教练中有人提出把她退回河北队时,胡玉兰站出来提出了反对,她认为耿丽娟的输球主要原因是气质较差,打的软,如果加强比赛作风和正手主动进攻能力,她还是大有潜力的。就这样,耿丽娟终于保住了在国家队的一席之地。

胡玉兰在随后的训练中加强了耿丽娟的正手和主动得分手段的训练,她的前三板技术大有长进。发球抢攻和侧身进攻的运用更多,得分手段多了,竞争力就更强。在82年全国锦标赛上她击败童玲夺取了冠军。年底的访欧成绩不错。这样她被排入37届世乒赛女团阵容,任务是担当二号单打迎战韩国朝鲜等队一号主力。小组赛中她击败朝鲜削球手张蓉玉,并在比赛中保持不败。

决赛中国队的对手是日本队,由于对方一号主力神田绘美子在对韩国队比赛中独得二分,而童玲曾在82年输过她一次,球路上不占上风,教练们权衡再三还是上了耿丽娟,耿丽娟也是不负众望,在比赛中发球抢攻和反手直线推挡完全压住了对手,一开局竞取得了10:1的优势,最终两局都以悬殊比分获胜。为中国队取得了至关重要的一分。

单项比赛,又是第三轮,耿丽娟遇上了韩国一号主力梁英子。对手的正手攻球和发球抢攻很有威胁,耿丽娟的速度被压制,在落后情况下耿丽娟没有大胆搏杀,打的过于求稳。结果再在栽倒在第三轮。双打比赛她和黄俊群取得亚军。单项比赛的结果差强人意,她是沉沦还是奋进呢?

从技术上来讲,83年的耿丽娟已经是世界顶尖选手了,但是她最缺乏的是比赛气质。像曹燕华属于比赛人来疯型的选手,越是大赛发挥越好,越是关键时刻胆子越大。而耿丽娟恰恰在这两方面有明显的欠缺。她性格相对内向,平时就显得比较软弱,打比赛的时候自然硬不起来。胡玉兰在作运动员时就是一员虎将,自然也喜欢有虎劲的队员,她看到耿丽娟存在这些问题,就在平时训练中开始磨练她:比如让她在输球以后喊一声,握握拳头,拣球时也要一路小跑,比赛时瞪大眼睛等等。

经过胡玉兰一番雕琢,耿丽娟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亚锦赛击败李粉姬,夺取团体,双打,混双冠军。访欧对外保持不败。这样她在38届上被列为团体主力,和戴丽丽配双打,单打也是一号选手。

小组赛中,她的单打双打保持全胜,由于她参加过上届世乒赛团体决赛因此被列为半决赛和决赛一号单打兼双打。决赛她在第一盘出场,对手是朝鲜队直板反胶打法的赵正姬,比赛中耿丽娟用高抛和低抛发球、发球抢攻完全占据了主动,两面的快速推挡更是让对手疲于奔命,尤其是反手直线球经常打的赵正姬没有反应。两局都是以悬殊比分取胜。第二局只让对方得了四分,21:4,也算是创造了一个决赛场上的纪录。在何智丽艰难拿下李粉姬之后,耿丽娟和戴丽丽再下一分,耿丽娟又一次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由于这届比赛前曹燕华受球拍规则及肝病影响实力有所下降,已经不再具备绝对领先的实力,而新秀何智丽和焦志敏还不够成熟,戴丽丽对耿丽娟负多胜少,因此胡玉兰也称此次世乒赛是小耿夺魁的最佳时机。单项比赛,耿丽娟全面出击,单打比赛,她取胜了淘汰韩国名将梁英子的小将焦志敏(据说是安排焦让出)进入前四名,双打和戴丽丽合作顺利进入前四,只有混双意外负于了捷克的赫拉霍娃和潘斯基组合。

就在争夺冠军的前夜,发生了一件非常意外的事。由于当时是在瑞典哥德堡比赛,国外是没有习惯喝开水的,当时中国队只带了一个电水壶,全队轮流使用。当时耿丽娟的教练是胡玉兰,戴丽丽的教练是郑敏之,耿丽娟去戴丽丽的房间借水壶烧开水,当时郑在房间内,明确指出让耿十分钟之后还回。当时或许耿没有十分在意,我们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十分钟不可能将满壶水烧开,这样做很明显是在刁难小耿。十分钟以后,水壶没有送回,郑教练竟冲到她房中甩了一个耳光,小耿无辜被打,哭了整整一夜。此事闹到了代表团团长那里,却最终不了了之,批评了事。可以想象当时小耿是有多么委屈。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想象小耿平时在队里是多么懦弱。如果换成是曹燕华,会有人敢这样随便打耳光吗?

第二天小耿强打精神击败了戴丽丽,但在决赛中没精打采输给了那两年她的的手下败将曹燕华,将冠军拱手让出。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事。好在随后进行的双打决赛中,小耿和戴丽丽合作,轻取曹燕华和倪夏莲组合。获得了她第一个单项世界冠军。

这场失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耳光事件,另外小耿这种杀伤力不是非常强以反手强悍为特点的队员在历史上很少登顶,也再一次印证了决赛谁敢搏,谁打的主动谁就能登顶的规律。

38届世乒赛以后,耿丽娟的竞技状态有所下滑,而何智丽和焦志敏的崛起、戴丽丽的继续成熟,李惠芬的大器晚成使得她在队里的主力位置岌岌可危。86年汉城亚运会女团决赛,由于韩国队涌现了天才少女玄静和,和原来的强手梁英子组合给中国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教练安排耿丽娟和戴丽丽打第三盘双打,前二盘双打战成一平,但耿丽娟和戴丽丽在对方两个直板的猛烈攻势下败北,丢了关键的一分,最后由于何智丽输给了玄静和而使中国队自1973年32届世乒赛以来第一次在团体比赛中输给了韩国队。虽然在随后的双打比赛中耿丽娟和戴丽丽还是取得了双打金牌。但是这场失利引起了教练的不满,在随后举行的亚锦赛上,耿丽娟改和陈静配对双打,而戴丽丽和李惠芬配对取得了亚锦赛的双打冠军,这意味着耿丽娟已经离开了主力的位置。

39届世乒赛,团体阵容名单里果然没有耿丽娟的名字。单打比赛抽签本来是很有利的,16进8时她的对手是朝鲜第一主力、横板一面反胶一面生胶打法的李粉姬,此前耿丽娟从来没有输过对手。但李粉姬已经在逐渐成熟,她的反手快弹被中国主教练张燮林称之为“和打扑克一样随便”,可见其熟练,此外她的正手高抛发球和抢攻也十分出色。这场比赛双打势均力敌,一直打到第五局,最后几分,还是李粉姬打的更开,以二分险胜淘汰了耿丽娟。与此同时她和陈静的双打也输了球没有进入前八。

聊以安慰的是,小耿和惠钧的混双进入了前四名,由于在另一场半决赛中江加良和焦志敏淘汰了韩国最强的一对安宰亨和梁英子,中国两对选手会师决赛。由于之前惠钧已经在男单八进四的时候让给了江加良,而耿丽娟在上届比赛中受了委屈。所以领导安排江焦让球。这样,耿丽娟取得了退出中国国家队之前最后一个世界冠军。也算是多年努力的一个安慰奖。

耿丽娟在39届世乒赛以后并没有马上离开国家队,还有参加第二年汉城奥运会的梦想。但由于她的状态有所下降,尤其是输给了李粉姬的表现,已经让教练放弃了她。87年全运会她成绩也并不理想,单打没有进入前八。在88年初的国家队的邀请赛上耿丽娟还有出场并拿到第三名,随后就离开了国家队去了加拿大而成了“海外兵团”的一员。89年开始,她独霸了北美女子单打冠军十年,一直到99年她37岁时才输给了去美国的另一中国名将也是来自河北的高军,但第二年她再将将冠军夺回。

在91年第41届世乒赛上,她第一次代表加拿大参加世乒赛就击败了中国队的主力高军进入前八名。耿丽娟在加拿大的训练条件和国内差距很大,凭借的完全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已经放平的心态。那一年,由于国际乒联通过了一名选手在改变协会以后必须加入该协会六年才可以参加团体比赛,耿丽娟或许在经济上受到了影响,将国际乒联告上了加拿大法庭,此事后来不了了之。但是可以想象,在国外这种全靠个人奋斗的环境下,耿丽娟的性格也变得坚强了许多。

她在33岁那年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在生完孩子仅四个月没有恢复系统训练的情况下还参加了天津世乒赛并进入前八,仅负于邓亚萍。

和曹燕华一样,耿丽娟当年离开国家队或多或少有些怨气,但过了多年以后,我们还是看到了她回归了国家队的大家庭,在95天津世乒赛和05年上海世乒赛上,我们都看到了她和乒坛宿将联欢的照片。

她和一位移民到加拿大的罗马尼亚运动员结为连理(两人曾配合在世乒赛混双中闯入前八),也算是乒乓结缘。

乒乓球运动员耿丽娟战术

横板两面快攻打法。她的特点是高抛低抛发球有威胁,发球抢攻积极主动。两面推挡快拨速度快,打法稳中带凶。尤其是她的反手,推挡速度快,角度大,尤其是直线运用多威胁大。进入国家队以后她师从于我国第三位女子单打世界冠军、横拍两面攻名将胡玉兰。

乒乓球运动员杨芬介绍

杨芬,刚果(布)华裔乒乓球运动员,2007年赢得非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单和混双冠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乒乓球运动员杨芬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乒乓球运动员杨芬简介

杨芬,1982年7月31日出生于中国湖北省,刚果(布)华裔乒乓球运动员。

早年曾在湖北省队打球,15岁时转投上海俱乐部,1999年退役返回湖北武汉读书。杨芬在2004年前往刚果(布)执教,2005年转任球员,2007年赢得非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单和混双冠军,同年又在全非运动会赢得女单冠军。7月22日,非洲乒联确认杨芬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参赛资格。

乒乓球运动员杨芬人物经历

新华网阿尔及尔7月22日电(记者林建 杨周杰)非洲乒联22日公布了非洲区获得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比赛资格的名单,原中国乒乓球队员、现代表刚果(布)参赛的杨芬榜上有名,获得参加北京奥运会乒乓球赛的资格。

非洲乒联在第九届全非运动会乒乓球项目比赛21日全部结束后公布了这份名单,获得非洲区参赛资格的运动员男、女各6名。非洲由此成为被过滤广告

第一个公布北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参赛资格的大陆。

杨芬是从上海队退役的老队员。在此次全非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的比赛中,杨芬除了获得女单冠军外,还与队友萨卡·苏拉祝联手,获得混双冠军,为刚果(布)代表团夺得全非运动会开幕至今仅有的两枚金牌。苏拉祝也获得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

在本届全非运动会上,非洲乒乓球强国尼日利亚获得4枚金牌,分别是男单、男双、女双和女子团体。埃及队获得男团冠军。

在获得非洲区参赛资格的另外10名球员中,尼日利亚有男、女各两名球员榜上有名,分别是男选手塞贡·托里奥拉、 蒙代·米奥托汗以及女选手博斯·卡弗、塞西莉亚·欧菲昂。埃及队有3名选手获得参赛资格,包括两名男选手赛义德·拉欣和阿布杜-马萨德以及女选手沙伊玛·阿布杜-阿齐兹。突尼斯有两名女选手获得资格,分别是内斯林·贝尔卡海尔和萨法·赛达尼。本届全非运动会东道主阿尔及利亚的男选手埃·库塔也拿到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

杨芬说,选择乒乓球也许是一个错误,因为中国的天才实在太多,出头实在太难。笑了笑,杨芬又说,她是幸运的,中国乒乓队有那么多的高手,也没几个人参加过奥运会,而如今她却实现了这个无数同行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2007年7月,第九届全非运动会在阿尔及利亚举行,代表刚果(布)乒乓球女队出赛的杨芬,已不败的战绩夺取女单冠军,并因此获得了非洲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从默默无闻,到实现梦想。那一瞬间,25岁的漂亮武汉女孩杨芬,就像灰姑娘一样演绎了一出美丽的童话,不由得令人感叹,人生有时就是这样的奇妙。

10月8日,刚刚以非洲冠军的身份参加完女乒世界杯的杨芬,在回到武汉的第三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她那段充满艰辛而又神奇的乒乓球之旅。

乒乓之路,波折不断

杨芬1982年出生,家住汉阳郭茨口。6岁那年,还在二桥小学读一年级的杨芬,意外中被学校的乒乓球队教练看中了。“我从小个子就很高,上课时都坐在最后一排,可能是觉得我的身体条件不错,适合搞运动,所以教练选中了我。”身高1米70的杨芬,在女孩子中绝对属于“高人”,再加上她纤瘦的体形和漂亮的脸旦,在外表上,杨芬和运动员简直扯不上关系,反倒像T台上抢眼的摩登女孩。不过,在杨芬美丽身影的背后,却是一条充满坎坷的乒乓之路。

从1988年开始打球起,杨芬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数次转学、数次改投门弟。单洞门、燕马巷、新华路的乒乓球球馆里,都曾留下过她小小的足迹。1993年,11岁的杨芬被武汉体院乒乓球队看中,同年进队,结束了漂泊的乒乓启蒙之旅。在体院埋头苦练了两年后,1995年,杨芬又选择加盟了上海浦东俱乐部队,从而又开始了她的异乡漂泊。“小时候打球我从不喊苦喊累,很多人觉得这条路不好走,我也知道,中国打乒乓球的人那么多,世界冠军就那么几个,我没有对自己有太多苛刻的要求,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了。“虽然长年累月的努力,最终没有让杨芬收获出人头地的成绩,不过正是这种生活上的厉练,在无形中令杨芬变得更加乐观、更加坚强。

1999年,杨芬告别了她的专业乒乓球生涯,回到武汉,进入中国地质大学读书。在大学的乒乓球队里,杨芬是绝对的主力军,她代表地质大学参加过两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4年,杨芬大学毕业,进入了武汉市水务集团工作,一向重视乒乓球运动的水务集团,有一支集结着众多省队、甚至国家队高手的乒乓球队,杨芬也因此得以延续与乒乓球的缘分。尽管如此,参加工作后的杨芬已经无法将精力都花在乒乓球上,她开始渐渐的疏远这项她喜爱的运动。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然其来的邀请,再次改变了杨芬的命运。

2007年7月,第九届全非运动会在阿尔及利亚举行,代表刚果(布)乒乓球女队出赛的杨芬,已不败的战绩夺取女单冠军,并因此获得了非洲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从默默无闻,到实现梦想。那一瞬间,25岁的漂亮武汉女孩杨芬,就像灰姑娘一样演绎了一出美丽的童话,不由得令人感叹,人生有时就是这样的奇妙。

10月8日,刚刚以非洲冠军的身份参加完女乒世界杯的杨芬,在回到武汉的第三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她那段充满艰辛而又神奇的乒乓球之旅。

杨芬经过短暂的考虑,并在得到了水务集团领导的支持下,欣然接受了。就这样,杨芬又开始了一段更远、更为神奇的异乡漂泊。

刚果(布)地处南非,由于以前曾是法国的殖名地,所以这个只有300万人口的小国将法语当成主语。刚果(布)和战乱中的刚果(津)仅邻着一条河。杨芬说,夜里睡觉时她经常能够听到邻国的枪声。长年的战乱以及自然灾害,使得大部份非洲国家都很贫穷,刚果(布)也不例外。谈起在刚果的生活经历,杨芬用一个字形容出她的感受:苦!

她说:“即使在首都布拉柴维尔,停水停电也是经常的事情。白天基本上没水用,晚上即使有水,也没有热水,非洲人过惯了热天,喜欢冲凉水。但我无法习惯,所以只有自己用热得快烧水洗澡。”

基本生活没有保障,也就更不要奢谈娱乐生活了。杨芬说,刚去的头一年,一到晚上就极度无聊,由于语言不通,无法跟当地人进行交流,天天只有把自己关在房里看书、学法语、或是用自己带去的DVD看看碟子,打发时间。

生活水平不高,对于吃过苦的杨芬来说完全可以忍受。不过,水土上的不服带来的疾病困扰,却折磨得杨芬很惨。

杨芬告诉记者,非洲大陆流行很多疾病,所以中国政府要求每个出国人员出去前必须接受三针疫苗,防止疾病。但即使如此,杨芬还是没逃过这个劫难。“刚去没多久,就被蚊虫叮了一口,留下一个大疤”,说着,杨芬拎起裤腿给记者看,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小腿上的那块疤痕还清晰可见,“没过一天,我就混身打摆子,开始发烧,一经检查,我患上了疟疾。”疟疾这种病在非洲十分常见,严重性可大可小,救治不及时甚至可能丢命。还好,杨芬经过紧急的治疗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不过令杨芬没没想到的是,在非洲生活的日子里她居然三次染上此病,“太痛苦了,简直是种折磨。”

非洲的困难生活没有击垮坚强的杨芬,一旦走上乒乓球的舞台,所有的不开心就会一扫而空,杨芬就是刚果人民眼中的乒乓巨星。

2006年,杨芬在执教了刚果队一年后, 应对方的再三要求,她将身份转变成为运动员兼教练员,杨芬至此成为了刚果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加盟的中国球员,开始代表刚果队出赛。同年的非洲国际邀请赛,杨芬初出茅庐就拿到了女单冠军,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2007年3月,杨芬在非洲锦标赛上所向披靡,勇夺女单冠军,这也是刚果乒乓球队历史上的第一枚洲际大赛金牌。“非洲球员百分之九十都打横拍,对我这个中国传统的直拍选手她们相当不适应,特别是对我的前三板小球技术几乎没辙,所以大部份的比赛,我都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乒乓球运动还算不上发达的非洲,杨芬对于自己的实力相当的自信。

2007年7月,在第九届全非运动会上,杨芬再次拿到女单冠军,也借此拿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不久,杨芬就与同样创造奇迹、获得非洲冠军的刚果男足,一同受到了刚果总统的亲自接见。这个中国女孩已然成为了全刚果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事业上的成功,也令杨芬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不少在刚果工作的中国人开始认识这位老乡,并帮助她解决了不少生活上的难题,“刚去的时候不会做饭,煎蛋、蒸蛋,西红柿炒蛋,天天就只会拿鸡蛋做文章,”杨芬带着自嘲的口吻开心地笑着说,“后来在中国老乡们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会包饺子、炒牛肉、烧鸡子等不同品种的菜,现在我做菜的手艺,那比一般人强多了,不信几时我做给你尝尝。”说这话时,杨芬的脸上得意得一塌糊涂。

现在,杨芬已经没有长驻刚果了。因为要打明年的北京奥运会,刚果那边的训练对手和质量无法跟上,所以杨芬只能选择回武汉,跟着武汉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对于明年的北京奥运会,杨芬十分地期盼,“参加奥运会多不容易呀,而且这届奥运会还是在中国举行,你说我的火是不是蛮好呀?”开朗的杨芬说话总是很直爽,“以我现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条件,实在无法与强手抗衡,所以明年的北京奥运会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参与,我不会在意成绩。”

“那你现在可以安心在家训练了,不需要再去非洲吃苦了。”记者对杨芬说。杨芬没有停留,没有考虑,认真地说:“我还是会抽时间过去几次,毕竟我还是刚果女乒的一员,她们也还需要我。”

乒乓球运动员杨芬职业生涯

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第一轮在北京大学体育馆举行。

一名长着东方面孔的球员正在挥拍激战,球衣上写着她代表的国家:刚果(布),以及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杨芬。赛后,当失利的杨芬走到混合区接受采访时,记者才得知,26岁的漂亮女孩杨芬是一名从武汉走出去的“海外兵团”,有着教练兼队员的双重身份。

图发展赴非洲任教头

1:4打完女单第一轮,杨芬被淘汰出局,但这并未影响到她的心情。“我对今天罗马尼亚球员的打法不适应,平时在刚果(布)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对手训练。”

一口纯正的汉腔,杨芬一下子拉近了与记者的距离。

对于杨芬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提起她的启蒙老师,那可是大有来头:朱达仁,汉城奥运会冠军陈静的恩师。6岁那年,杨芬师从朱达仁,1995年加入到上海浦东俱乐部,并在1996年全国青少年乒乓比赛中获得女单冠军。”杨芬透露:在那场比赛中,后来大红大紫的郭焱还是自己的手下败将。

不过,此后杨芬的乒乓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从上海队退役后,杨芬先到中国地质大学完成学业,后加盟武汉市水务集团做文员,在集团旗下的乒乓俱乐部重拾球拍……几番努力,杨芬始终不能进入国字号球队的行列,也没有获得参加世界级大赛的机会。2004年底,在武汉体院一名教练的推荐下,杨芬远赴非洲,作为支教人员担任刚果(布)国家女子乒乓球队的主教练。

受到总统的接见

即便过去好多年,回忆起在刚果(布)女乒国家队的首堂训练课时,杨芬仍然笑开花:我一共有二十多名队员,虽说号称是国家队,但她们打球的动作,看起来像是在跳舞,连基本的动作要领都不懂。

没有翻译,杨芬就先把动作姿势摆出来,然后让队员“看图说话”。4年中,杨芬通过手把手的指导,硬是将一个“只有我国业余体校水平的国家队,提升到具有市级专业体校的水准”。

2005年,杨芬取得刚果(布)国籍

考虑到杨芬的水平可以“打遍非洲无敌手”,刚果(布)乒协要求她既当教练又当队员。去年的非洲乒乓锦标赛上,杨芬挥拍上阵,为刚果(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团体第三、混双冠军、女单冠军。比赛结束后,杨芬在该国总统府受到了总统的接见。今年7月,杨芬获得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这是刚果(布)乒乓球队首次派队参加奥运会。

精砺球技多次回武汉

“这些年来,我虽说是跟着刚果(布)的男乒国家队员一起训练,但是他们的水平不高,状态难以保持。”无奈之下,杨芬近两年多次回国,在武汉市体校、武汉水务集团乒乓俱乐部训练。“如果没有回国的训练,估计我的水平都会下降了。”

逆水行舟,杨芬止步于北京奥运的第二轮。

走出赛场,杨芬的脸上充满微笑。“我是来享受奥运会的,能赢一场是一场。”不过,享受乒乓的杨芬,在北京奥运会也留下一个小小的遗憾。“这次奥运会上,我蛮想跟中国队的高手分在一起,特别是王楠、张怡宁。不是想击败她们,主要是想跟这些高手学习一下。”不过九月份,杨芬将赴马来西亚参加世界杯。“那个时候,中国队的3个高手王楠、张怡宁和郭跃要分到不同的小组,我应该有跟她们碰面的机会。”杨芬充满期待。

乒乓球运动员张燮林介绍

张燮林,作为乒乓球运动员,他曾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团冠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乒乓球运动员张燮林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乒乓球运动员张燮林简介

张燮林,祖籍江苏镇江,1940年生于上海,从小喜好打乒乓球。作为乒乓球运动员,他曾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团冠军;在第27届世乒赛上与王志良合作首次为中国队夺得男双桂冠;第31届世乒赛,他又和林慧卿合作为中国队第一次夺得混双冠军;1972年至1995年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率队获得十届世乒赛团体冠军、1988年奥运会女单前三名、1992年年奥运会女单、女双冠亚军。培养了邓亚萍、焦志敏、黄俊群等一大批世界冠军。1996年被国际乒联授予第一位“世界最高教练员荣誉奖”。

张燮林,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十八岁时在上海市乒乓球比赛中获男子单打亚军。直拍长胶削球打法,削球旋转性强,变化多,以守为攻,积极主动。1961年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第三名。

1963年在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冠军(与王志良合作)和男子单打第三名,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65年在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冠军(与王志良合作)和混合双打亚军(与林慧卿合作),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71年在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混合双打冠军(与林慧卿合作)。196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63年起六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72年起任国家乒乓球队教练。1979年获国家级教练称号,同年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在任教练期间,率领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称雄世界乒坛多年,战功累累,连续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世界冠军,为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各种表彰。198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李富荣进行乒乓球表演。1996年被国际乒联授予第一位“世界最高教练员荣誉奖”,2008年,广州第49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荣获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现任国家体委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乒协副主席。

张燮林挂帅的中国女队参加世乒赛,一共夺得10次女团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双冠军。而中国队参加的奥运会乒乓球赛,女单冠军从未旁落。

国际乒联在第四十六届世乒赛期间给中国乒乓球代表团顾问张燮林等5人颁发了奖牌。此前,国际乒联下属的斯韦思林俱乐部已将他们列为该俱乐部名人堂成员。与张燮林一起进入名人堂的还有梁戈亮、郭跃华、曹燕华、江嘉良。

张燮林,前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在他的培养和率领下,中国女子乒乓球涌现出葛新爱、曹燕华、童玲、焦志敏、邓亚萍等一批批世界级强手,使中国女子乒乓球长时间占据世界女子乒乓球的顶峰。从主教练位置退下后,张燮林并没有轻松,又担任了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球管理中心的副主任,继续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忙碌着。

上海的人口比较密集,张燮林上小学时根本没有什么体育活动,有一个乒乓球台就算是不错了。但当时是有规定的,3年级以上才能上球台打,张燮林没上到3年级的只能在地上打着玩。

上海的黄昏,在街旁商店微弱的灯光下,放学后的张燮林和小伙伴们用粉笔画个乒乓球台,开始了自己的乒乓之路,而这一刻的情景又是让人如此的熟悉。或许,许多人有过相同的经历,不同的是,张燮林将自己以后的岁月全部给了这个跳动着的小球。

1958年,张燮林到了上海闽行区的上海汽轮机厂技校。在技校里很少有机会打乒乓球。当时,上海市正在进行乒乓球比赛,张燮林也参加了,一直没有被淘汰。他只好向技校的老师请假,每天下午3点从汽轮机厂技校坐长途车到市里比赛。那时的路是泥地,不像现在有高速公路,单程估计要1个半小时,来回就要3个小时,就这样来回奔波。

说起来很有意思,当时家里反对张燮林打球,说他每天跑这么长的路,还要花车马费,就不许他再打了。想让他学一门技术,将来混一个3级工、4级工的也好。而上海的比赛是淘汰赛,张燮林想,如果他被淘汰了就不再打球了。可是他打一场嬴一场,居然打上了名次。

这里面有个故事:汽轮厂有一个会计是乒乓球迷,他听说汽轮机厂有一个叫张燮林的在上海市的比赛里打得不错,于是他就在厂里到处找,后来问到张燮林的师傅,说:“咱们厂有一个叫张燮林的你知道吗?”他师傅奇怪地说:“张燮林不就是我徒弟吗,他还会打乒乓球?”

后来上海市发了个通知到汽轮机厂,老师傅告诉他:“哎,你带上脸盆、牙膏、牙刷,到市里集训去。”就这样,张燮林离开了汽轮机厂,一直到现在。

乒乓球运动员张燮林轶事

魔术师的魔术

1961年的北京,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张燮林的直板削球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对手。赛后,日本名将星野说:“张燮林的球就像打不断的杨柳。”日本的另一名选手三木则说:“我总觉得张燮林的削球像是火,呼地一下烧起来,一点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日本人说的这些话都是瞎吹捧,他们比赛输给我了,把我说得厉害些,面子上好过点。

我们在张燮林面前提到当年的辉煌,张燮林依然谦虚。给我们讲了他当年改打削球的经过。

我原来是打攻球的,一次,我看见上海的一些老将打削球,姿势又潇洒又优美,于是我就弃攻为守,改打了削球。打了一段时间的削球后,我进了上海队,偶然间发现了一种胶皮,这种胶皮的颗粒比一般的胶皮长了一点,再加上我平时削球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打了所谓的“长胶”。

回想起自己的运动生涯,张燮林的故事中难言轻松。

那是在27届世乒赛的单打比赛中,有一天我总共打了30来局比赛。打到最后一场比赛,我的对手是日本的荻村,一位老世界冠军。这场球打得非常精彩,大家不光是比体力,而且比毅力、比智力。荻村的战术用得非常好,他知道和我常磨吃亏,便采取速战速决的打法,发完球便一扳强攻,我要么救不到这个球,要么就接过去他也打不到,

看起来球不是很精彩,但比分咬得很紧,这场球我赢得十分艰苦。打完后我已经筋疲力尽,眼睛虽然睁着,脚也在走,但周围的事情都记不得了。第二天,大使夫人问我,“你打完了,我打你头你知道吗?”我说记不得了。她又问:“是谁给你拿的包你知道吗?”我说我也不知道。后来,她告诉我,是荣高棠主任给我提的包。

好脾气的指导

每次和张指导见面,张指导都是笑眯眯的,于是私下里认定张指导是个好脾气的人,在张指导手下当队员一定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真的是很奇怪,我爱人和队员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问:“张指导这个人脾气很好,人很好的。家里两个小孩他也从来不打的。你们为什么老怕他呀?”

对于这点我自己也觉得奇怪。可能是我这人有一条规矩,只要在训练场上,一拿起球拍,就必须认真对待。在比赛上,就必须顽强的拼搏。假如队员不好好训练,比赛负责任,那咱们该开会就开会,该站队的站队,一定进行批评教育。做教练的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让队员心服口服。

恐怕就是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较真,让队员在慈眉善目的张指导面前总感觉到一种压力,一种不能松懈的动力。也正是如此,从葛新爱到邓亚萍,在张燮林的带领下,中国女子乒乓球一直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问起张燮林有没有计算过带队拿过多少个世界冠军,张燮林不好意思地说,心思全放在训练比赛上了,自己的队员究竟拿过多少个世界冠军,竟真的没有计算过。

每次大赛,其实我的心里也紧张。坐在教练席上,镇静是装出来的。因为大家都在看你,不光是我们自己的队员,和我们交手的队员和教练也在看。如果沉不住气,人一看你心里没底,斗志就上来了。所以紧张也不能表现出来,要有自控能力,要控制自己。

因为场上的运动员已经很紧张了,这时回头一看教练,哎,教练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自然踏实了。这样就坚定了队员在每一个球上的信心,把技战术水平发挥来。

每到大赛,换了环境,场地、灯光、球台都变了,伙食也不一定习惯,虽然对每个队员的实力心里有底,刚开始比赛时也不免紧张,等到看队员打了两三场比赛,就大概知道下面的球能打到什么程度,我们能拿多少牌子了。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于是,我们在赛场看到的,总是那个镇定稳重、面授机宜的张燮林。

乒乓球运动员张燮林荣誉奖项

中国乒乓球队在49届世乒赛团体赛中高歌猛进,中国乒坛也再得殊荣。张燮林和孙麒麟获颁“国际乒联贡献奖”,其中孙麒麟是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裁判。

“国际乒联贡献奖”是用来奖励在世界范围内为乒乓球运动做出积极贡献以及在本国、本地区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中有突出建树的人,此前国内乒坛名宿庄家富、许绍发等人都获得过这项荣誉。昨天进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决定授予张燮林和孙麒麟这个奖项。张燮林是老一辈的世界冠军,外号“魔术师”,后成为中国乒乓球女队的主教练,率队多次夺得过世界冠军,战绩彪炳。

本文Hash:aa69c7afdd3e84794d9dcac60ad59b16fdd48093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