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整体医学的关系

导读: 太极拳与整体医学的关系 太极拳健身治病原理 一、太极拳是锻炼中枢神经的好方法 二、太极拳锻炼能有助于疏通全身经络

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古代中医原理,当今人们练太极拳可有效预防疾病。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已被科学证实,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与整体医学的关系。欢迎阅读!

太极拳与整体医学的关系

太极拳是一种康复修复的医学性运动,其对脑神经起着改善作用,还能治疗腰椎疾病,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的作用,可以使下肢更稳固,对心血管有积极地影响。

这些功能作用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并已经为大量的医学研究所证实。是的,太极拳具有这样一些效果,但同时我们也当注意到,我们不能过度沉迷于这些“被肢解”的研究成果。

否则,我们很容易因为只见了具体的树木,而忽略了整片的森林。我们需要从宏观的整全的医学视野来看待太极拳的医学功效,在这方面,太极拳是当之无愧的最佳整体运动医学。

整体医学是一种古老的概念,专业精细的分析可以将事物割裂开来,对差异的重视远甚于认同的重视,这是现代工业社会深度发展的产物。

而早期的先民无论是看待自然还是自身,都在其中发现了一个整体的宇宙。世界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

那时医学普遍充斥着神学和科学、玄学与经验、箴言与艺术、人力与自然,这是他们的局限性,也是他们的特色。

纵然他们有致命的医学认知局限和缺陷,但有一点——他们整体观的医学理念与实践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哪怕在历史的某个时期它遭遇发展的阻碍,或被主流医学所忽视,但不久它总能在适宜的位置找到它的医学荣耀。

现代人练习太极拳可以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缓解精神疲劳,对某些疾病具有康复作用,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整体医学在20世纪总的来看处于医学边缘地位,主流是现代西方以还原论与循证原则为基础的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了现代各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对生命机体“各孤立部分”的物质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发现,这是它最大的优点。但其总体倾向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治模式仍未取得很理想的效果。

近几十年来,西方现代医学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和缺陷,于是行进缓慢但仍与时俱进的传统医学,尤其是传统医学中的整体医学,又再次进入主流医学的视野,仿佛人类天生具有回归传统的宿命追求,过往掉头不顾的医学精英们又纷纷礼赞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这个术语不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古希腊、古印度,均已有之。整体医学的思想基础是整体论,方法是实用化研究方法。

整体医学将人看做一个整体,其五脏六腑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的任何一种状态都是脏腑功能相互作用的合力的一种结果、一种外现。

整体医学不但将人看做一个整体,而且将人看做自然界的一份子,即所谓的天、地、人三才三位一体,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的健康和生存状态,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自然的状况,自然与人之间的影响是互动的。

太极拳运动与此整体医学概念一脉相承。太极拳的高阶是人拳合一,这正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典型写照。人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通过长久的修炼,回到淳朴的自然状态,去掉人身上的矫饰和虚浮不实,才能达到身心的健康和谐。

通过经验,我们知道生病的外因是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的,无论美味佳肴还是朗朗风清,都必须通过内在的感知而得以明确。故此,像太极拳这样的内家拳,向来重视人的内在修炼。

与西方文化征服自然,超越自然的传统不同,东方文化的旨趣则充满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西方民族想到自然时,更倾向于想到自然的阴暗面,比如地震,瘟疫,大洪水;东方民族则更倾心于自然的美好,高山流水、苍松翠柏、悬崖古刹,这些都是很有诗意的自然意象。

因为拥抱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便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尝得了知足的和谐快乐,这是典型的东方式的健康观。这种天人合一的健康观,也是太极拳修炼的归宿。而具体到太极拳,它的健康之路又具有自身的普遍色彩。

身形上,太极拳练习“一动无有不动”胯动,肩随之而动;脚动,手随之而动;手动,眼随之而动;头上领,尾闾随之内收;沉肩坠肘,随之气沉丹田;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运动,避免了单摆浮搁,使整个身体都参与到运动中来。

有氧运动的一大要求是身体部位有至少三分之二参与运动,太极拳一动则四肢百骸无有不动,也许可以用现代科学来形容:太极拳一动则筋骨血肉,分子细胞皆参与进来。

这样有意识的全身参与,是整个人类运动史上都很少见的。这样精细入微的运动,当然也少不了呼吸的配合。

吐纳、气功以及瑜伽都是经典的呼吸养生疗病法,而太极拳对呼吸的运用丝毫不逊前三者。“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一口气,就是太极拳呼吸的修辞说法。

不过单是“细缓匀长、调息绵绵”的呼吸状态,与太极拳“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其最高境界是一个整体,肩胯一体,周身一体,内外一体。

无限小的自我与无限大的大我一体,这个整体就是太极,就是总天地万物之理、囊尽阴阳的太极。

谈及太极拳,我们常忽略掉过程练习的整体性。“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一拳论的核心思想即使放到医学上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社会流行的许多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

尽管广告上充斥着药物治疗如何又快又好的神奇疗效的宣传,但真正长期有效,且无副作用的药物却很少有。而作为整体医学,以及预防医学一部分的太极拳,其“慢”养生疗病的功效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突显出来。

太极拳的“慢”并不是刻意为之的结果,而是道法自然的结果。通经活血离不开身体每个筋肉关节的通畅,在太极拳的运动中,就是节节贯穿。

拳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肩由肘由腕由手,力达梢节,都在强调节节贯通,层层推进。这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运动的一大特点,由内而外的节节贯通。

这样的运动方法听起来好像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大量的医学研究却证明了太极拳高效的养生疗病效果,其中的根源,与太极拳对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深刻践行有极大的关联。

数学、几何、科学数据、医疗器械等都是人的发明创造,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们不能代替自然,数学上有直线,自然界却有弯曲之美。

人体不是直线一条,太极拳也不走直线,而是曲中求直,以圆破直,这样的方圆规矩,得益于太极拳对人体的深刻理解。

手术、医学数据、先进医疗设备等这一切都是必要的,同样,维持自然之躯也是必要的,其医学意义不输于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学模式。

当然,二者不是水火不容的,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传统整体医学正转向现代整体医学,无论是生理学家视野下完整的生理结构,还是相对论、量子力学重新发现的宏大宇宙,都与古老的整体思想,尤其与中医整体辩证的医学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而作为整体医学的太极拳,从未过时,却需要一再翻新,一再挖掘。

太极拳健身治病原理

一、太极拳是锻炼中枢神经的好方法

强调对大脑神经的锻炼。练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首先是心的放松,静心敛神于内,是强身治病的重要一环。中医认为,一个人是心为主宰,这个心主要指大脑,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生理健康。

俗话说:“病由心生,命由心亡”。太极拳锻炼通过站桩和盘架,用柔和舒缓的动作和引人入胜的拳趣。

血虚是女人常见疾病,有血虚、内分泌紊乱等问题的人可以练太极拳调节身体。

将注意力吸引到锻炼中去,用意念引导内气、引导动作,用轻松愉悦的形象思维排除各种杂念,消除精神上的疲劳和紧张,实现了动中有静,锻炼了大脑神经。

重视骨髓神经的锻炼。人类的脊椎骨共有33节,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一块),尾椎4节(一块)。脊椎内有脊髓,每一节脊椎骨都有一对神经通过并分布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当某一节脊椎骨出现问题时,身体相应的位置就会出现症状,如胸椎10、11、12节错位,可能引起胃溃疡。反过来,当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脏器官有问题,同样相对应的脊椎部位出现不适症状。

如心脏、气管、耳朵有病可引起颈4、胸2、3、4节的不适症状。练太极拳要求脊椎骨上领下沉,节节松开,虚虚对准,结合拳势变化,分别蚕一样的蠕动,蛇行一样的摆动,拧绳一样的扭动,磨盘一样地转动。

引动内气穿脊贴背地运行,产生独特的舒适愉悦感。脊神经健康了,就能有效地指挥与调节各种生理机能高效地发挥作用,并有助于疏通任督二脉,增强内功。

二、太极拳锻炼能有助于疏通全身经络

人体有十二经、奇经八脉,共20条。是直行的叫经,还有无数条横行的叫络,总称为经络。经络是内通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肤毛发的通道和传感器。并借以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经络是人体的活动地图,十二经如江河,奇经八脉是湖泊,十五络脉像山溪小河,五脏六腑是人体蓄水池,构成了人体的一个整体,使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经络一旦失去协调和平衡人就会生病。

太极拳的锻炼,首先通过全身内外放松,解放因紧张收缩对经络的挤压性束缚;其次主张“一动无所不动”,每一骨节,每一肌肉,每一内脏都要动,通过螺旋拧钻、内外相合,立体交错的相应触动和磨擦,达到疏通精气。

太极拳讲究练意和练气,主张意念引导内气,循经通络,刺激穴位,使经络保持畅通。特别是太极拳舒缓的运行速度与经络每秒钟0.1米的传感速度几乎同步,对经络有独特的顺应性疏导作用。经络畅通了,身体也就健康了。

 

看了“太极拳与整体医学的关系”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与医学有什么关联

2.太极拳法则与生理卫生的关系

3.太极拳运动与中国医学

4.关于太极拳对健康的影响

5.太极拳的整体劲分析

6.太极拳对整体动作的要求

7.太极拳养生的意义

8.太极拳运动的现状和发展

太极拳是从未过时的整体医学

作为养生康复的太极拳具有许多医学性的功能,它对脑神经的改善,对颈腰椎病的治疗作用,对五脏六腑的“按摩”,对下肢的稳固作用,对心血管的积极影响……这些功能作用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并已经为大量的医学研究所证实。是的,太极拳具有这样一些效果,但同时我们也当注意到,我们不能过度沉迷于这些“被肢解”的研究成果,否则,我们很容易因为只见了具体的树木,而忽略了整片的森林。我们需要从宏观的整全的医学视野来看待太极拳的医学功效,在这方面,太极拳是当之无愧的最佳整体运动医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是从未过时的整体医学。

太极拳是从未过时的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专业的精细分工将事物割裂开来,对差异的重视远甚对认同的重视,这是现代工业社会纵深发展的产物,而早期的先民无论是看待自然还是自身,都在其中发现了一个整体的宇宙:世界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那时医学普遍充斥着神学和科学、玄学与经验、箴言与艺术、人力与自然,这是他们的局限性,也是他们的特色。纵然他们有致命的医学认知局限和缺陷,但有一点——他们整体观的医学理念与实践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哪怕在历史的某个时期它遭遇发展的阻碍,或被主流医学所忽视,但不久它总能在适宜的位置找到它的医学荣耀。


太极拳是从未过时的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在20世纪总的来看处于医学边缘地位,主流是现代西方以还原论与循证原则为基础的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了现代各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生命机体“各孤立部分”的物质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发现,这是它最大的优点。但其总体倾向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治模式仍未取得很理想的效果。近几十年来,西方现代医学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和缺陷,于是行进缓慢但仍与时俱进的传统医学,尤其是传统医学中的整体医学,又再次进入主流医学的视野,仿佛人类天生具有回归传统的宿命追求,过往掉头不顾的医学精英们又纷纷礼赞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这个术语不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古希腊、古印度,均已有之。整体医学的思想基础是整体论,方法是实用化研究方法。整体医学将人看做一个整体,其五脏六腑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的任何一种状态都是脏腑功能相互作用的合力的一种结果、一种外现。整体医学不但将人看做一个整体,而且将人看做自然界的一份子,即所谓的天、地、人三才三位一体,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的健康和生存状态,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自然的状况,自然与人之间的影响是互动的。

太极拳运动与此整体医学概念一脉相承。太极拳的高阶是人拳合一,这正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典型写照。人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通过长久的修炼,回到淳朴的自然状态,去掉人身上的矫饰和虚浮不实,才能达到身心的健康和谐。通过经验,我们知道生病的外因是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的,无论美味佳肴还是朗朗风清,都必须通过内在的感知而得以明确。故此,像太极拳这样的内家拳,向来重视人的内在修炼。与西方文化征服自然,超越自然的传统不同,东方文化的旨趣则充满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追求。西方民族想到自然时,更倾向于想到自然的阴暗面,比如地震,瘟疫,大洪水;东方民族则更倾心于自然的美好,高山流水、苍松翠柏、悬崖古刹,这些都是很有诗意的自然意象。因为拥抱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便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尝得了知足的和谐快乐——这是典型的东方式的健康观。这种天人合一的健康观,也是太极拳修炼的归宿。而具体到太极拳,它的健康之路又具有自身的普遍色彩。

身形上,太极拳练习“一动无有不动”:胯动,肩随之而动;脚动,手随之而动;手动,眼随之而动;头上领,尾闾随之内收;沉肩坠肘,随之气沉丹田;……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运动,避免了单摆浮搁,使整个身体都参与到运动中来。有氧运动的一大要求是身体部位有至少三分之二参与运动,太极拳一动则四肢百骸无有不动,也许可以用现代科学来形容:太极拳一动则筋骨血肉,分子细胞皆参与进来。这样有意识的全身参与,是整个人类运动史上都很少见的。这样精细入微的运动,当然也少不了呼吸的配合。

吐纳、气功以及瑜伽都是经典的呼吸养生疗病法,而太极拳对呼吸的运用丝毫不逊前三者。“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一口气,就是太极拳呼吸的修辞说法。不过单是“细缓匀长、调息绵绵”的呼吸状态,与太极拳“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其最高境界是一个整体:肩胯一体,周身一体,内外一体,无限小的自我与无限大的大我一体,这个整体就是太极,就是总天地万物之理、囊尽阴阳的太极。

谈及太极拳,我们常忽略掉过程练习的整体性。“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一拳论的核心思想即使放到医学上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社会流行的许多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尽管广告上充斥着药物治疗如何又快又好的神奇疗效的宣传,但真正长期有效,且无副作用的药物却很少有。而作为整体医学,以及预防医学一部分的太极拳,其“慢”养生疗病的功效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突显出来。

太极拳的“慢”并不是刻意为之的结果,而是道法自然的结果。通经活血离不开身体每个筋肉关节的通畅,在太极拳的运动中,就是节节贯穿。拳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肩由肘由腕由手,力达梢节,都在强调节节贯通,层层推进。这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运动的一大特点:由内而外的节节贯通。这样的运动方法听起来好像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大量的医学研究却证明了太极拳高效的养生疗病效果,其中的根源,与太极拳对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深刻践行有极大的关联。

数学、几何、科学数据、医疗器械等都是人的发明创造,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们不能代替自然,数学上有直线,自然界却有弯曲之美。人体不是直线一条,太极拳也不走直线,而是曲中求直,以圆破直,这样的方圆规矩,得益于太极拳对人体的深刻理解。

手术、医学数据、先进医疗设备等这一切都是必要的,同样,维持自然之躯也是必要的,其医学意义不输于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学模式。当然,二者不是水火不容的,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传统整体医学正转向现代整体医学,无论是生理学家视野下完整的生理结构,还是相对论、量子力学重新发现的宏大宇宙,都与古老的整体思想,尤其与中医整体辩证的医学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作为整体医学的太极拳,从未过时,却需要一再翻新,一再挖掘。
 

看了“太极拳是从未过时的整体医学”文章的人还看了:

1.从医学观点谈太极

2.太极拳练法正确与否之见解

3.太极拳对整体动作的要求

4.太极拳与医学有什么关联

5.太极拳运动的现状和发展

6.太极老前辈的练拳感悟

7.太极拳对祛病健身的影响

8.论太极拳的生理保健作用

9.慢练太极拳的体会和收获

10.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养生与练功的关系

太极拳是一项深受中老年女性喜爱的运动健身项目,在预治中老年女性的某些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养生与练功的关系。欢迎阅读!

简述太极拳养生与练功的关系

一、要有数年纯功

“一遍不忘两遍熟,三遍四遍长功夫”,说的是一次练习之功。一遍两遍叫保健拳,练三遍四遍叫功夫拳。

如此晨昏无间,逐日练习,持之以恒,坚持数年,才能得到功夫的积累。但也不是说一年到头都得如此,六天锻练比七天效果更好。闲时多练,练透,宜以三个月为一季;忙时少练,但不可不练,也以一月为限。休息要充分,身心适时调剂,则事半功倍。

武功要练的内容很多,不能同时都练,应有计划分段学练。如先择其三两个功法或招式技法练习五、六个月,练透功夫上身了,再学几个新动作再练几个月,这样经过几年积累就差不多了。

二、要循序渐进,没有速成之途

基拳、剑、刀、枪、推手未经一载皆已学全,忽略而成,虽然可以依样画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味。尤其太极拳,同样一个套路,同样一个动作,不同的学练年限就有不同深度领悟。

运动量和强度训练,也是逐步增加,不是一蹴而成。比如抖杆,开始时左、右手各抖20下,稍歇,再各抖20下,抖到100下为一个节,晨昏各抖一节,合计200下。

如此节奏,练到一天抖1000下时,坚持相当一段时日,由量变到质变,功夫会得到稳定积累增长,且不易伤气力。日后保持经常和适度的练习,使功夫不散即可。

对于中老年则以练拳架、推手、功法为主,姿势高低大小、运动量都要适度,方能起到练功与养生结合之效。

三、要有良师益友

良师可以答疑解惑,不断引入高层,少走弯路;益友可以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心情愉悦。

凡运动都有收益的积极一面,也会有负面因素存在。练太极拳虽然有百益,习练方法不当也有不利。除前面提到的,常见的还有:用意太重、钻牛角、过分注意呼吸、要领不明确、姿势不正确、运动时过大或过猛等,这些都会带来伤害。

包括合理膳食,勿空腹或饱肚练拳,不豪吃狂饮。过去老观念认为练拳运动量大,体能消耗多,要多吃、多吃能长力,不要吃好的,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应多加注意。

健康是一种资源,是资源就需管理,因此健康需要有妥善的管理和运用,方能提升练功与养生的品质。

健康理念不单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文化修为的良好状态,太极拳修练就包含了这种全面健康管理和运用的内容。

太极拳的养生功效

1.锻炼效果

多年的肩周炎和头痛病好了;食欲旺盛,步履轻捷;睡眠时间减少但并不感到疲劳;动作灵敏,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信心,富于创造性;情绪稳定、性情温和,做事有主见,等等。

2.对肌肉的作用

消除僵劲,能使所有肌群和关节参加活动,因而各肌肉单位的负担就减轻了。

另外,支配肌肉的神经紧张性减小,使血液循环更为良好,肌肉的营养和氧的供应更为充分。

因此有助于防止病态肥胖,防止肌纤维减少和萎缩,保持肌肉的弹性。

3.对骨髂的作用

坚持练“基本的摆动”和套路,可使脊柱和各关节强韧和灵活,矫正它们的姿态。

因此有助于防治颈椎病、关节炎、脊柱异常、神经痛等病,还能给骨髂施加适度的物理刺激,使骨髂逐渐增强。

至于太极拳是否能直接加强骨髂的血液循环,虽然尚不清楚,但肯定说它有助于使植物神经功能稳定,内分泌腺功能增强,新陈代谢顺畅。

从而使骨骼的血液循环旺盛,复合矿物质供应增多,使骨骼本身得到增强。

4.对内脏的作用

动物神经和植物神经在大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互相连结,密切配合活动,因此打太极拳时,骨髂肌中的动物神经愈是放松舒缓,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的紧张性也必然舒缓,从而使内脏功能能够充分得到发挥。
 

太极拳养生与练功的关系相关文章:

1.太极拳架与练功的关系

2.人体系统与太极拳运动关系

3.练习太极拳的三大养生意义

4.太极拳养生的六大方法

5.太极拳的四大养生作用

6.太极拳养生的意义

本文Hash:3e08128fe3ab8fa5993d0f7078862d21bced4961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