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登山注意事项

导读: 冬季登山注意事项

冬季登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冬季登山注意事项,希望对户外运动爱好者有帮助哦!

冬季登山注意事项

1、要选择短程登山路线。因为冬季日短,登山之前一定要确认日落时间,一定要保证4时以前下山。选择当日登山路线时,日出后出发为标准,选择往返大约6-8小时的路程比较合适。为了预防紧急情况发生,一定要准备头顶灯。因为冬季气候变化无常,如果感觉天气有异常,一定要迅速下山,尽量避免单独下山,最好与登山经验丰富的高手同行。

2、装备准备一定要彻底。冬季出行,保暖最重要!冬季山上寒冷。因为寒冷的空气和积雪,与其它季节相比,人体大约多消耗10-20%的能量。因此,要穿着轻便且能防风、防水、保温、透气的功能性登山服。棉制品服装不适合冬季登山。因为棉制品服装,排汗和排水的速度慢,汗凉了以后,体温会急剧下降,会使身体处于低温状态。牛仔裤和灯笼裤也要尽量避免,因为湿后不易干。登山鞋也要选择防水、透湿、保温功能好的到脚腕以上高绑鞋,同时要选择厚底鞋,以便安装防滑鞋钉。为了防冰面路,要准备防滑钉。但是在一般雪道上不要使用防滑钉,以免伤害膝关节。此外,要走长段的雪道时,最好穿着可防雪卷入的保温效果好的下口紧的登山裤。

3、登山准备。轻而大的物品放在背包下面,重的放在上面。上山的时候,鞋带要放松,下山的时候,鞋带系紧。休息时间安排:爬1小时,休息5-10分钟,在陡坡上,每20分钟休息1-2分钟。为了维持体温,最后多穿几层薄的衣服,以保证活动方便。

4、事故要事先预防。要沿着雪道上的脚印前行,没有脚印时,要用鞋底全力压地面行进。沿坡度较大的坡面下山时,步幅要减小,上体要稍微弯曲。大部分事故都在下山时发生。因此,下山时,要把身体重心放在脚后跟上,如果整个脚底踩在地面上的话,很容易滑倒。背包在摔倒的时候,可起到防止头部或腰部受伤的缓冲作用,因此一定要携带。

5、山行守则。出发前一定要确认天气预报,早出发,早下山。让体弱者走在前面,在感到饥饿之前,勤吃零食。紧随领队,不要单独行动。垃圾一定要带回来扔到指定位置上,同时禁止使用火源。要合理活动,不要太过激动,不要损坏树木等大自然。

6、山行礼节。摆脱日常,去山上散心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因此,登山的时候,注意不要妨碍他人,不要做不文明的事情,一路要关照他人。

7、山行的时候,要利用登山路,如果不走登山路而不注意踩到松石使石头滑落的话,后面的人可能会发生危险,因此,最好利用已有的登山路,一排行进。此外,不要大声喧哗,保持安静,不要妨碍别人。要关照他人,保护公共设施,防止破坏自然环境。

8、不要堵塞登山路。山行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些登山客挡在登山路上安装防滑鞋钉或系鞋带。甚至有些人挡在路口吃饭。我们在登山的时候,要避免别人因为我们受到影响,要保证登山路畅通无阻,要在登山路以外的地区重整装备或休息。

9、我先让行。经过登山路的狭窄处的时候,要让可能会踩到落石的下山人先行是一种惯例。但是,一般情况下人数多的队伍与人数少的队伍相会时,让大队伍先行为原则。

10、不要超越领队。山行的时候,有的人喜欢走在领队的前面。这样不好。即使放慢自己的速度,也不要离开队伍。如果等不及休息自己先走的话,领队就会担心。选择休息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景观非常好的地方,因此,要安下心来,等候登山速度较慢的一行伙伴一同出发。

11、登山要领。登山意味着不是走平地,而是长时间走弯曲的山路。平时不运动,然后突然就像做极限训练那样登山的话,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因此,平时要多做简单的散步等运动,登山的时候,慢慢地调节自己的速度。

(1)速度、步幅:以慢走速度,步幅要小,心情要保持愉快。

(2)调节速度:在平缓的上山路或下山路上,保持1公里20-25分钟的速度较好。

(3)调节步伐:登山开始后,30分钟至1小时是最累的时段。30分钟以后,神经、血液循环速度、体温、新陈代谢等身体变化开始出现。此时,调控失败的话,肌肉力量下降,关节冲击加大,身体会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所以登山20-30分钟以后,休息一下,重整背包、登山鞋等装备以后再出发较好。

(4)调节体温:山是温差非常大的地区。随着高度增加,体温也会急剧下降。有报告显示,每上100米,体温就会上升0.6度。风力对体温的影响也很大。风速每秒达1米时,体温就会减低1度。不仅是冬季,夏季也要准备防寒服。

(5)上坡路:以一定的步幅(步幅不易过大),脚底完全平放在斜面上,使磨擦面积最大,以避免滑落,身体不要过于弯曲,以免增加腰部压力,尽可能保持身体平直。

(6)下坡路:下山的时候千万不能大意。登山的时候,大多数事故都发生在下山的陡坡上。下山的时候,因为受加速度的影响,脚与鞋容易脱离,使脚部受伤,或产生水泡,因此,一定要系紧鞋带,安全下山!

冬季登山有什么注意事项

冬季虽然寒冷,大家也不能忽略户外运动的必要性,登山是不错的选择,但必须要了解冬季登山注意事项才行。那么冬季登山注意事项有哪些?对此你知道多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冬季登山的注意事项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冬季登山的注意事项

1、选短程登山路线

冬季日短,登山之前一定要确认日落时间,一定要保证下午四点以前下山。选择当日登山路线时,日出后出发为标准,选择往返大约6-8小时的路程比较合适。为了预防紧急情况发生,一定要准备头顶灯。因为冬季气候变化无常,如果感觉天气有异常,一定要迅速下山,最好与登山经验丰富的高手同行,尽量避免单独下山。

2、上下坡注意步子

上坡路:以一定的步幅(步幅不易过大),脚底完全平放在斜面上,使磨擦面积最大,以避免滑落,身体不要过于弯曲,以免增加腰部压力,尽可能保持身体平直。

下坡路:下山的时候千万不能大意。登山的时候,大多数事故都发生在下山的陡坡上。下山的时候,因为受加速度的影响,脚与鞋容易脱离,使脚部受伤,或产生水泡,因此,一定要系紧鞋带,安全下山。

3、装备准备要彻底

冬季山上寒冷。因为寒冷的空气和积雪,与其它季节相比,人体大约多消耗10-20%的能量。棉制品服装,排汗和排水的速度慢,汗凉了以后,体温会急剧下降,会使身体处于低温状态,所以棉制品服装不适合冬季登山。因此,要穿着轻便且能防风、防水、保温、透气的功能性登山服。

牛仔裤和灯笼裤也要尽量避免,因为湿后不易干。要走长段的雪道时,最好穿着可防雪卷入的保温效果好的下口紧的登山裤。

登山鞋也要选择防水、透湿、保温功能好的到脚腕以上高绑鞋,同时要选择厚底鞋,以便安装防滑鞋钉。为了防冰面路,要准备防滑钉。但是在一般雪道上不要使用防滑钉,以免伤害膝关节。

4、不要堵塞登山路

山行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些登山客挡在登山路上安装防滑鞋钉或系鞋带,甚至有些人挡在路口吃饭。我们在登山的时候,要避免别人因为我们受到影响,要保证登山路畅通无阻,要在登山路以外的地区重整装备或休息。

经过登山路的狭窄处的时候,要让可能会踩到落石的下山人先行是一种惯例。但是,一般情况下人数多的队伍与人数少的队伍相会时,让大队伍先行为原则。

在登山路上见到登山客而互相让路的时候,最好打招呼问候。一般说“你好”、“一路顺风”、“加油”等,大队伍移动的时候,由前面的人代表打招呼,其他人只要以微笑或点头的方式代替即可。但是,对气喘吁吁上山的登山客,则不要打招呼。

5、登山要领要记牢

登山意味着不是走平地,而是长时间走弯曲的山路。平时不运动,然后突然就像做极限训练那样登山的话,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因此,平时要多做简单的散步等运动,登山的时候,慢慢地调节自己的速度。以慢走速度,步幅要小,心情要保持愉快。养生之道网提醒您在平缓的上山路或下山路上,保持1公里20-25分钟的速度较好。

6、劳累困乏要休息

登山开始后,30分钟至1小时是最累的时段。30分钟以后,神经、血液循环速度、体温、新陈代谢等身体变化开始出现。此时,调控失败的话,肌肉力量下降,关节冲击加大,身体会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所以登山20-30分钟以后,休息一下,重整背包、登山鞋等装备以后再出发较好。

登山旅游注意事项

1、登山之前先热身

大多数人都知道,跑步之前是需要热身的,但是却有很多人不知道登山之前也需要适当地拉伸韧带。登山说到底还是一项比较高强度的体力运动,有很多人在中途会出现脚抽筋,这都是事先没做好热身准备导致的。在登山之前,我们可以压压腿,双脚原地绕圈等等,以此来激活沉睡的肌肉群。

2、准备好装备

爬山前要准备好登山杖、冲锋衣、登山鞋、背包等必备的装备。登山杖是登山的必备品,可以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减轻腿部的负担;冲锋衣的作用是降低减轻外界恶劣天气对身体的影响;登山鞋比一般的鞋子要耐磨,因为山上多为碎石路、泥路,穿上登山鞋走路会比较方便;另外背包的大小要根据出行的路程远近来确定。除此之外,帐篷、睡袋、防潮垫,炉具、餐具、太阳镜、防晒品等物品也是爬山时要准备的物品,做到有备无患。

3、了解登山路线

先了解好登山旅游路线,计划好休息和进餐地点,最好有熟人带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乱闯。

4、登山前应先检查身体

登山前应先检查身体,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要做一次全面身体检查,以了解自身健康状态。若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不要登山,以免发生意外。

5、注意气象预报

行前应注意气象预报,适时增减衣服。遇雨时在山上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这是为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图库)人带伞给兜跑。

6、注意自身安全

注意自身旅游安全,勿擅自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游玩;尽量避免在无人管理的山地游玩;不在无救生人员管理的深潭、溪流水域游泳及戏水。

7、随身带水或饮料

随身要带一些水或饮料,以免山上没有水。

登山对身体的好处

1、登山可以明显提高腰、腿部的力量,行进的速度、耐力,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加强心、肺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2、经常参加登山锻炼,对关节、骨骼和肌肉都有良好作用。登山可以使骨骼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骨骼的物质代谢增强,使钙、磷在骨骼内的沉积增多,骨骼的弹性、韧性增加,并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延缓骨骼的衰老过程,还能提高骨髓的造血机能。

3、登山使人有回归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觉,可转移日常工作中的精神压力,高耸的山峰,弯曲的山路又是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经常登山能够增加自信心,有利于摆脱不良的心境,使精神、心理更健康。

4、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最容易骨折的部位在大腿根部,比如股骨头、股骨颈等。登山,既能预防骨质疏松,又能强健下肢骨骼,可谓一举两得。

5、登山时,相当于给血管做了一次血管操。双腿交替攀登,双腿的肌肉收缩,回流心脏的静脉血管受到挤压,流速增快,对心血管壁起到冲刷作用,甚至有预防心血管狭窄的作用。血脂高的人群,更适合登山。

猜你喜欢:

1.爬山的安全注意事项

2.登山基本知识注意事项

3.登山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4.登山技巧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5.户外登山注意事项

春季登山注意事项

一年之计在于春,初春是最令人期待的,万物复苏,萧索了一冬天的生物都在这一刻开始萌芽,户外运动者更多选择这个时候登山游玩。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春季登山注意事项,希望对户外运动爱好者有帮助!

春季登山注意事项:

登山是一项极佳的有氧运动,山中的空气异常新鲜,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春季潮湿多雨,蚊虫和细菌泛滥,应避免饮用生水和吃不卫生的食物;雨具是春季出门的必备物品,登山的朋友应备好急救药品;做好防晒、抗敏的保护措施,花粉过敏的朋友,不建议赏花游。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将其归纳为五条:

1、首先要准备好装备。一双登山鞋。鞋底沟纹深一些,免得打滑;最好高帮的,可以护住脚踝,下雨、下雪不会湿到里面。鲜艳好洗的衣服。山里树密,很容易掉队,衣服鲜艳容易发现。最好准备一根登山杖。下山时身体前倾,容易摔倒,下雨、下雪山路湿滑有杖支撑保险系数高多了。如果遇到野兽什么的可以当武器。我曾经在山里看到过一条大蛇,虽然没发生什么事,但因为手里有棍,心里就踏实。

2、一定多带水,装些巧克力备用。带一些常用药、风油精、速效救心等。登山中不要喝水吃东西,爬山时心脏负担重,供血不足,如果此时吃东西、喝水,一部分血液要流到胃里,心脏供血更少,人会因缺血而心慌头晕。

3、登山时不要着急,最忌快走,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速度要慢,一步一步适应,慢慢调整呼吸。不要往上看,一看山顶还那么远,容易泄气,脚更没劲了。其实大家体力都差不多,只是有人耐力更好。刚开始不要爬得太高,30分钟左右就休息。

4、登山活动一定要坚持。任何一种运动要有成效,坚持是最重要的。我的经验是参加一个登山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活动,互相督促、互相鼓励就能坚持下来。

5、记住“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山上很美,景色宜人,如果看景要停住脚步。因为山路大都狭窄,石头树藤很多,容易出事。如果扭脚受伤,救护和行走都很困难。

登山要准备什么物品?

1、穿着

帽子、登山鞋、PP排汗袜、女性运动胸衣、羽毛夹克或背心、手套、保暖夹克、太阳眼镜、PP排汗内裤、绑腿、保暖长裤、防风、防雨衣裤、保暖外袜。

2、一般徒步装备

①必要装备

运动鞋、帽、御寒衣物、盥洗用具、雨具、水壶、手电筒、地图、指北针、小型背包、身分证。

②预备装备

手套、风衣、拖鞋、登山鞋、换洗衣物、预备电池、灯泡、笔记本、表、食具、食物、打火机、开罐器、哨子、小刀、个人药品、针线包、相机、底片。

3、长程登山装备

①个人装备

运动鞋、帽、御寒衣物、盥洗用具、雨具、水壶、手电筒、地图、指北针、个人证件、手套、风衣、拖鞋、登山鞋、换洗衣物、电池、灯泡、头灯、笔记本、表、食物、打火机或防水火柴、开罐器、哨子、小刀、个人药品、个人急救包、针线包、相机、底片、睡袋、睡垫、防寒帽、灯具、蜡烛、火种、短登山绳、大或中型背包及背包套、药品、个人粮食、登山杖、防晒油、护唇膏、个人餐具、个人炊具、三公尺扁带一条、地图、卫生纸、燃料、修理包。

②团体装备

帐棚、炉具、团体炊具、粮食、睡袋、收音机、意外保险单、营灯、团体餐具、高度计、急救箱、水袋、无线电手机。

4、攀岩装备

登山绳、吊带、制动器、上升器、8字环、钩环、岩鎚、凿钉、岩楔、爬岩鞋、安全头盔、伞绳、绳梯。

5、溯溪装备

防寒衣、防滑鞋或草鞋、安全头盔、安全吊带、登山绳、钩环、头灯。

6、赏鸟装备

望远镜、小背包、雨具、水壶、食物、深色服装、布鞋(运动鞋)、图监、笔记本、笔、相机、底片、长筒鞋或雨鞋、隐蔽帐、同健行装备。

本文Hash:e497ab87b24175a5cc5a07795137050606e8cfef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