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印32式太极剑养生作用

导读: 简述李德印32式太极剑养生作用 李德印32式太极剑养生体现

太极剑运动是人们,特别是中老年养生健身运动的首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德印32式太极剑养生作用。欢迎阅读!

简述李德印32式太极剑养生作用

一、太极剑运动,是当代人养生、健身的首选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总结的至理名言:“生命在于运动。”然而实践证明“运动必须科学”。人们的健身锻炼,一定要适合其自身的特点。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健身要以“有氧运动为主”。而在诸多运动中,太极剑正是“有氧运动”的一个典范。

它在运动全程中,从不欠氧,并以特有的锻炼形式和呼吸方法,使运动中体内的氧得到及时充分的补充,这为行拳中更好地放松其僵硬的肢体和紧张的精神,提供了身心支持的有力保证。

提供了身心支持的有力保证

经常练习太极剑,可以帮助我们缓和不安的情绪,且使我们身心愉悦,轻松自然。

我们说太极剑运动是当代人们养生健身的首选,是因这一运动经过科学的验证表明,它符合现代科学的原理,具有很高的养生强体价值,这一运动给人们带来的益处是。

1、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脂。

2、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以降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打太极剑来缓解和控制自己的病情。

3、增加唾液,改善消化和吸收,提高胃肠功能,有效防治糖尿病。

4、能显著增大脑波(觉醒波@)的能量,促进左右脑功能的平衡与协调。

5、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能力。

6、练拳如浸润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似清泉濯涤心灵,荡涤污浊,改善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一些不良情绪、思虑,性格,增加记忆力与动作的稳定性,改善睡眠的质量,并从太极美育功能中获取更加愉悦的心情与淡定而和谐的心态。

7、更重要的是太极剑运动对人体经络的平衡、扩容,增加通透性,传输性及消除瘀滞阻塞,起到有力的调节与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说,太极剑运动是人们,特别是中老年养生健身运动的首选。只要拳练得法,并把这项运动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下去,必会使人体的正气得以提升。只要正气足,经络畅通,就可使病浊之气及时排出体外,达到良好的养生益寿之效。

在国际上,日本学者对中国太极剑的研究得出:太极剑运动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称中国的太极剑是“血管的按摩操”;美国学者对太极剑是“身体的平衡术”,这也正是中医所讲的阴阳平衡。而一代太极宗师王宗岳则更称其为“延年益寿不老春”之拳。

二、动作与呼吸相配合

太极剑釆用腹式呼吸,是要求动作与呼吸配合。动作的开为吸,合为呼;升为吸,降为呼变换姿势为吸,定式为呼;蓄劲为吸,发劲为呼。这种动作与呼吸自然配合的运动的方式,有利于胸部舒展宽松。

在膈肌上下,升降中,使肺活量加大,吸取自然界中更多的清气。而清气进入肺部之后,一部分与水谷精微之气合成为宗气,积聚于胸中(气海),以补先天之元气,上司呼吸。

另一部分与水谷精微之气合成后,循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输入到血液,转化为营气,行于脉中,以运行血液,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宗气足,肺部的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则健旺;营气足,血液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器官就更加旺盛。

李德印32式太极剑养生体现

一、形神合一的养生术,太极剑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使太极剑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

所以说,我们练习是一定要注意适度,不能太急于求成,而伤了自己。

同时太极剑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的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

二、太极剑是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强调全身心的放松。

“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从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

经络疏通,有益于调节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机能改善。

经络不通,就有不健康的地方,行动不利索、血液不畅通,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太极剑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和虚实转换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

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疏通经络,激发经内气,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四、太极剑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

五、太极剑不仅强调肢体放松,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结合,而且它还有利于心态平衡。

所以练习太极剑是一条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只要你每天坚持练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六、太极剑重视人体下盘功力训练,人利于气血下行,调整人体上盛下衰状态。

“上盛下衰”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症状。

常言“人老先从腿上老”,中年以上的人往往出现上盛下衰的诸种疾病。太极剑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

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即小腹部位),正是人体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化为精血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部位。

所以增强小腹、腰、裆部位及下肢运动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的最基本的环节。腰脊和腿部增强,自然血脉流畅,精神旺盛,长久不衰,从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诸症。

太极剑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剑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实践证明,太极剑养生保健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练习。每位立志习练太极剑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
 

32式太极剑养生作用相关文章:

1.32式太极剑的养生功效及练习方法

2.养生太极剑教学

3.24式养生太极剑教学

4.24式养生太极剑剑谱

5.24式养生太极剑

6.24式养生太极剑口令

李德印32式杨式太极剑

太极剑釆用腹式呼吸,是要求动作与呼吸配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德印32式杨式太极剑。欢迎阅读!

李德印32式杨式太极剑的介绍

一、杨式太极剑概述

剑是我国古代主要兵器之一,被誉为“百兵之君”,“短兵之王。”其动作轻快潇洒,富有韵律,不但可用于防身自卫,文人雅士还喜欢以舞剑作为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借剑抒情的手段,王公贵族则以佩剑的档次作为身份的标志。

剑也被古人作为一种求神祭天的法器和斩妖驱邪的珍宝。

杨式太极剑,是在杨式太极拳的补充、延伸和发展。太极剑的动作要领,都和太极拳是一致的。演练时,要求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虚实分明,轻灵沉稳,在技击上讲究以柔克刚,以迂为直,舍己从人,后发先至。

此外,不但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还要“以身运剑,剑神合一”,在劈、点、挑、刺的瞬间,可以适当加快速度,显得更有气势。如果用长剑穗,还要考虑剑穗运转的灵活性与美观性,既要运剑又要运穗。

杨澄甫关于太极剑的题词:“剑气如虹,剑行似龙,剑神合一,玄妙无穷。”

杨式太极剑,其形状与一般武术用剑基本一致,且有长短、轻重、材质、用途等方面的差别。

常用的金属剑,按其性能特点,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硬剑,以高硬度为主,开刃后可劈断三五个铜钱,即所谓“削铁如泥”,这类剑的弹性韧性较差。

另一类是软剑,以高弹性为主,剑身能够弯折180°,可以围腰携带,亦称“腰带剑”,其硬度不如前者,舞动时容易摇晃。

第三类是中硬剑,性能在前两者之间,也是目前常用的武术剑。较好的,要求弯至90°弹回无恙。总的来说,剑分为剑身和剑柄两大部分。

剑身包含剑尖、剑刃(剑锷)、剑脊(剑身纵向的中分线)、剑面(两刃之间的外表面)、剑从(剑脊两边的剑面,即剑面的一半)。剑柄包含护手(剑格)、剑柄(剑茎或剑把)、剑首(剑柄的顶端)。剑首可系剑穗。

杨式太极剑亦称“十三剑”,是以十三字剑法命名的。十三,是以八五之数配八卦五行,实际剑法并不限于十三字,各种著作的说法也不一。

兹列杨式有关著作的几种说法如下

(1)抽、带、提、格、击、刺、点、崩、搅、压、劈、截、洗。(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散手合编》)

(2)劈、崩、点、刺、抽、带、提、搅、压、击、截、抹。(杨振铎《中国杨式太极》)

(3)刺、带、洗、搅、提、抽、挑、压、击、劈、截、点、格。(宋志坚《太极拳学》)

(4)劈、刺、撩、扫、截、挑、拨、挂、崩、点、划、拉、抹。(栗子宜《太极剑》)

(5)劈、刺、撩、扫、挑、斩、截、挂、崩、点、削、抹、搅。(赵幼斌《杨氏51式太极剑》)

以上五种说法,共23字。此外还有云、推、架、拦、砍、扎、钩、剪、豁、抱、穿、圈、裹、捅等,有些是同一剑法的不同用字,对于每种剑法的解释,也不尽一致。

二、杨式太极剑动作名称顺序

杨式太极剑,杨澄甫先生没有著述,但其主要传人所传基本一致,有的分支还传有太极对剑。

其中,杨振铎所传,见谢秉中著《中国太极拳的学与术》;杨振铎所传,见杨振铎著《中国杨氏太极》;傅钟文所传,见同济大学所印《杨式太极拳、刀、剑资料汇编》;赵斌所传,见赵幼斌著《杨氏51式太极剑》;李雅轩所传,见栗子宜著《太极剑》;陈微明所传,见《陈微明遗著汇编》。

府内太极拳所传太极剑动作名称同陈微明所传,其名称如“大魁星”“蜻蜓点水”“拔草寻蛇”“夜叉探海”等,比较接近,是较早的名称。其他几种大同小异,是杨澄甫晚年所定。

杨式太极剑腿法

(一)分脚

两条腿分开一点,然后腿微微弯曲一点,另一边的腿稍微提起一点。

接下来小腿上摆,腿自然伸直,脚面展平,脚不得低于腰部。

(二)蹬脚

支撑腿微屈,另一腿屈膝提起,脚尖上翘,以脚跟为力点蹬出,腿自然蹬直,脚不得低于腰部。

(三)摆脚

一条腿稍微弯曲,然后另一条腿从异侧经胸前向外做扇形摆动,摆幅不少于135度,脚面展平,不得低于肩。

李德印32式太极剑慢

李德印32式太极剑慢练的意义

慢练是太极剑对身体锻炼的必然要求

它不同于其他拳种的技击技术,不以绝对力量和速度赢人,而是讲究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利用虚实变化来避实就虚,造成我顺人背的主动局面,从而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出奇制胜。

太极剑采用的劲力,非局部之力,而是贯通全身的协调一致的“整力”,也称为“浑元力”。

此即耄耋能御众之道也!要练好太极剑,先要调体外散乱之势。习练太极剑的人不见得外形很壮实,但是在格斗场上却能赢得干脆利索。一般干力气活的人看起来很壮,却上不得擂台,其原因在于:笨汉本力虽大,但僵而不灵。

避免僵力,要学会灵活运用内劲

太极剑的实战中,我们也需要避免僵力,要学会灵活运用内劲。

太极剑强调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在练拳过程中,所有动作都与力量运用的方向一致,使周身一家。李亦畲在《架打手要言》中所言:“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

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不外散;欲要精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

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与两膊相系,下与两胯两腿相随。”如此多的要领,这还只是书面形式的表述,在拳架的练习实践中,对头、颈、脊椎一直到腿、脚、臂、肘、手等部位,都有非常严格精细的要求。

在练习拳架、锻炼知己功夫时,必须慢练。只有在慢练的过程中,才能细心对照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太极剑的要领要求。如果动作做得太快,劲力就不能节节贯通,其变化的细微之处就会一带而过,达不到周身一家的目的。

动作慢,有助于我们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俗话说:蚋慢功出细活。”学者必须按要求步骤一招一式进行练习,唯有如此,才能练好太极剑。从主观上讲,当身体的筋骨都处在正确位置时,会感到身体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周身犹如灌了铅一样沉重,想快已是不能。

如果练太极剑动作太快,必有一项或数项动作不合要求,所以动作轻浮、松懈。

调体外散乱之势以后,还要调体内一呼一吸。太极剑的呼吸,与一般人的浅表呼吸不同,它是深而沉的腹式呼吸。只有每个动作与呼吸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由外而内的锻炼。而每一个招势要合于呼吸,必须沉着缓慢。如果动作太快,气息则不达于四肢百骸,心意、劲力则不能合于呼吸。

慢练是太极剑注重内外相合的结果

太极剑最重内在锻炼,它除了有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这“外三合”的要求外,还有“内三合”的要求,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究其根本,就是通过专门的训练达到意、气、力的统一和谐。

意,在太极剑中有两重意思一是应用各种正确的要领,在练拳时对自我身体状态控制、修正、调整的过程;二是在技击中,对敌我双方身体状态做出的主观反应,谓之战意,即格斗意识。

气,是中国独有的哲学和医学概念,在太极剑中,指人运用呼吸时的自我感觉和身体的状态。意、气、力的合一是太极剑训练的高级阶段,它要求学者运用正确的要领指导呼吸与力量密切配合,以意领气,以气运力,最终使每个动作都能意到、气到、力到,即意、气、力合一。

炼气,万万不可使拙力,和缓、均匀方可力贯四肢,气达四梢,速则不达。太极剑大师武禹襄先生说:“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其意有四“一者连不断,二者细腻悠远,三者曲折回环,四者均匀和缓。”正是这一过程的’集中体现。太极剑讲究阴阳相济,既不能涣散无力,又不可用僵死之力。

它的劲力是在身体的位置转变及虚实开合的变化中,配合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形成的整力,也即“浑元力”。发劲如放箭,目不及瞬;而蓄劲如张弓.速则不能圆满。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要搬起一个重物时,要先调整好身体的姿势,放松身体,慢慢地呼吸,将精力集中于某一点上,然后发力。这即是意力合一的状态,是精神高度集中的结果。

这一过程,正是太极剑练习中一招一势所应有的状态,不过更完整、更系统化罢了。只有每出一拳一脚,都能配合全身运动,阴阳兼济、形神合一,才能练好太极剑。

如形意不合,偏刚无柔,或偏柔无刚,虽然有太极剑之形,而非循太极之道,那就不是太极剑。要合于太极之理,必须在慢练中,悉心体验劲力与身体外形的配合、变化及运用,而后才能有所得。慢练,是进行太极剑内力修炼的必由之路。
 

32式杨式太极剑相关文章:

1.32式太极剑的养生功效及练习方法

2.习太极拳对身体的好处

3.32式太极拳拳谱解读

4.2016年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竞赛规程

5.2016三亚国际武术节

李德印32式太极剑教学

太极剑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动作柔和、舒缓,美观大方,体静神舒,内外合一。易学易练,运动量适中,祛病延年,健体强身。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德印32式太极剑教学。欢迎阅读!

简述李德印32式太极剑教学

太极剑的基本特点

太极剑是结合了传统太极拳以及剑术的一种独特的太极健身项目。

太极剑作为太极拳系列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剑术的基础上,改造发展而成。

太极剑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动作柔和、舒缓,美观大方,体静神舒,内外合一。易学易练,运动量适中,祛病延年,健体强身。

太极剑基本分类

武当太极剑

陈氏太极剑

杨氏太极剑

太极剑招式动作

手眼身法步

1.手型、剑指

1)剑指的正确姿势

①中食指伸直并拢,向手背方向翘曲。

②母指压在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甲上,撑圆。

2)剑指的作用

①领劲,例平带、拦剑、云剑等。

②催劲,例独立上刺、平带等。

③用剑指直接攻击对方。

④与剑配合协调,平衡动作。

2.手法

①一般从右胯经左胯至头上左侧前。

②护于手腕催劲。

③以腰带动剑指领劲。

④定式剑指指向前方,剑指与手臂成一字、剑指于手腕、剑指置于头上左侧前。

3.眼法

①定式眼看前方或看剑尖、剑指。

②动作变化时随身体转动要做到精神贯注、势动神随、神态自然。

4.身型

太极剑同太极拳身型一样,从头部到膝部要注意以下要求。

虚领顶劲

头部,上顶颏收、不可僵挺、不可偏歪、不可摇晃,颈部,肌肉放松、不可紧张、不可前伸、不可歪斜。

沉肩附肘

肩部,保持松沉,不可耸肩,不可外张,不可内扣。肘部,自然下附,不可僵直,不可外翻,不可扬起。

含胸拔背

胸部,舒松自然,不可外挺,不可内缩,不可僵直。背部,舒展拔伸,不可紧张,不可弓背,不可歪斜。

松腰没胯

腰部,自然放松,不可僵硬,不可前挺,不可后弓。胯部,松沉正直,不可突跨,不可歪斜,不可晃摇。

收臀开膝

臀部,收敛缩正,不可突臀,不可歪斜,不可摇罢。

膝部,自然开活,不可僵直,不过脚尖,不可歪斜。

5.身法

同太极拳,要端正自然,不偏不倚,舒展大方,旋转松活,不忽起忽落,动作要以腰为轴,带动上下,完整贯串。

6.步型

有并步、弓步、虚步、仆步、丁步、歇步、独立步、平行步、叉步等。

7.步法

同太极拳,有上步、退步、撤步、盖步、插步、跳步、行步、摆步、扣步、辗步等,转换进退虚实分明,轻灵稳健,前进时,脚跟先着地,后退时,前脚掌先着地,不可重滞突然,重心移动平稳、均匀,清楚,两脚距离和跨度要适当,脚掌和脚跟碾转要合度,膝部要松活自然,不可僵挺。

8.腿法

有蹬脚、分脚、摆腿、震脚、后举腿等。要求支撑稳定,膝关节不可僵挺,上体维持中正,不可前俯后仰,或左右歪斜。

9.剑法要求

要求剑法清楚,劲力顺达,力点准确,身剑协调,方法正确。演练太极剑时要求懂剑法、明剑理,做动作要明白剑法和剑法之间的区别。初学太极剑的人,容易混淆。
 

32式太极剑教学相关文章:

1.32式太极剑的养生功效及练习方法

2.练习太极剑之掌握三种腿法

3.三十二式太极剑练习要点介绍

4.24式养生太极剑教学视频

5.24式养生太极剑教学

6.养生太极剑教学

本文Hash:31b13fc72817bdaa5b680618978380379a1d1228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