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拍知识:有关线床的疏密

导读: 网球拍知识:有关线床的疏密 一:舒适度 二:旋转性 三:耐用度 四:线床模式性能表

在挑选网球拍时,大家会注意拍面、重量、价钱,甚至是平衡点,但很少有人会谈到球拍的线床密度。这是一个经常被大家忽略掉了的东西,但其实线床密度对选手的场上表现也能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网球拍知识:有关线床的疏密,欢迎阅读。

 

 网球拍知识:有关线床的疏密

在2009年4月,在美国索尼爱立信公开赛上,俄罗斯选手达维登科半决赛击败了本土球星罗迪克。赛后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达维登科为何突然在场上表现得这么好,达维登科回答:“因为我更换了球拍,虽然同样是PRINCE的球拍,但是竖线变成了18条,比以前要稍微增加了一些,所以新球拍也给了我更多的控制。”在决赛中,达维登科最终战胜了纳达尔,获得了冠军。

达维登科实际上说的就是线床密度。这次换球拍,是从原来线床是16×18的Ozone Tour变成了线床更密的Ozone Pro Tour(线床密度为18×20)。在挑选球拍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诸如拍面大小、重量、平衡点等等,但对于大多数业余选手来说,基本都不怎么在意球拍的线床密度。而事实上,正如达维登科所说的,线床密度其实能对选手的表现产品相当大的影响。比如以下这三个方面。

一:舒适度

球拍的舒适度与线床密度可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假如你认为击球时线床振动越小的球拍,越舒适,那么你肯定会喜欢拥有开放式线床的球拍。线床越稀疏,那么线床自然会越软,而越软的线床一般被认为能为手臂提供更大的保护。当击球点不在甜区位置,或者靠近拍框时,这点表现得就更为明显。

线床越稀疏,一般认为线床的容错率也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开放式线床能提供更大的力量。

澳大利亚双打大师马克·伍德福德在自己大部分的职业生涯中,使用的球拍都是经过特别改造的,线床模式是非同寻常的12×14,因为伍德福德喜欢用特别粗的球线(12G),所以为了仍能得到开放式线床的手感,球拍的线床密度就必须特别稀疏。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开放式线床。很多选手觉得无法从开放式线床得到他们想要的控制。如果线床越密的话,很多线越紧密地编织在一起会产生更硬的线床,那么在击球时,就能提供更好的控制。因此,希望得到更多控制的选手,应该选择线床更密的球拍。

 

 二:旋转性

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越大,那么线床就会允许球拍在击球时“吃球”很深,而这能帮助选手击打出更强烈的旋转球。据球拍服务专家罗曼·波科斯介绍,很多职业选手在开始打红土赛季后,都会把自己的球拍更换成开放式线床的,因为在红土上,旋转球能带来更大的场上优势。当然,线床越密,仍能打出强烈旋转,但是却会变得非常不容易。

“这就像足球运动员为何都会穿带钉的球鞋,”美国穿线师协会理事长大卫·波恩这样说道,“假如你穿着平底鞋去草地上踢足球,会很容易滑倒,但带钉的球鞋却不会,因为上面的鞋钉会钻进草皮里面去。”不过,密集的线床也有自己的优点,就像达维登科所发现的那样,线床越密,虽然硬度会有所增加,但控制性能也会越好。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线床越密越硬,它对球的反弹也会越规则,那么控制性自然也就越好了。

 

 三:耐用度

球线断裂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球线之间或者球线与拍框之间的摩擦。在击球时,球线会发生移动,这时相互之间生产的摩擦会让它们变得越来越脆弱,直到突然断裂。如果球线越密集,那么击球时,允许球线移动的范围就越小,产生的摩擦也相应地减小,那么球线的使用寿命自然就会越长。

相反,开放式线床给了球线更大的移动空间,摩擦增多,球线也就会更容易断。尤其是那些喜欢击打强烈上旋球的选手,你会发现他们经常在校正球线(除非他们使用的是特别硬的球线,像力士浪之类的),并且去穿线的次数也比一般人多得多。

 

 四:线床模式性能表

16×18:旋转性能特别好,但球线可能会不太耐用;

18×20:控制性能特别好,球线也会更耐用;

16×19:与16×18相比,旋转性稍弱,但球线的耐用度更高。

总的说来,较细的球线击球感较好,而较粗的球线耐用性较好。网球线规格范围是从15(最粗)到19(最细),半号的网球线通常在数字后面用“L”表示(15L、16L等),这是英文“light”的缩写。一条15L的弦的粗细界于15和16之间。较细的网球线由于能够更深地吃球,所以也就意味着能够给球加更多的旋转和控制,但这样的结果是弦不耐用,因此较适合借力击球的网前选手;而较粗的网球线比较耐用,因此较适合经常主动发力的底线型选手使用。

网球拍知识相关文章:

1.网球拍挑选方法介绍

2.网球反手拍的动作到点

3.打网球需要哪些装备

 

网球拍硬度的相关知识讲解

网球运动是四大绅士运动之一,许多人都开始打网球了,网球拍是打网球最常用的用品,那么大家了解网球拍硬度的知识吗?如何避免网球运动损伤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网球拍硬度的相关知识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网球拍硬度的相关知识

球拍硬度直接影响到它的弹性;击球时,球拍会向后弯曲,球拍向后弯曲的幅度越大,刚返回到球的动量越小;因为球在拍子反弹前己经离开了线床。所以较硬的球拍能够提供较大的弹性,而较软的球拍的弹性较小,要获得与较硬球拍同等的效果,球手的动作就要大一些、完整一些。

基于相同的原因,较硬的球拍也更容易将击球时产生的震动传至你的手臂。当人们在谈论较软球拍的控制能力比较硬的要好,其实这要看你如何界定控制能力。

确实,较软的球拍不能把球送到较硬球拍的那样远(这是对控制能力的其中一种界定),而较硬的球拍对击球方向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强,因为在击球点稍微偏离甜区时所产生的扭曲和摆动较小,所以能够比较有效地将球送到你想要的方向。相反,较软的球拍在触球时的扭曲和摆动较大,所以出球时球不会按其进人的角度离开。

较硬的球拍对制造旋转会有一点点的影响,但不如网线、穿线的磅数和线床的密度影响那么大。尽管较硬的球拍对操控性能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在选择不同硬度的球拍时你也需要考虑操控性,如果你要选择一支较软的拍子,那么你首先要弄清楚球拍操控起来是否灵活,因为球手要获得相同的击球威力就得加快挥拍的速度。

球拍的硬度对球拍有很大的影响,很多老手在选购球拍的时候会非常注重球拍的硬度。球拍硬度的数值越高,说明球拍在受到网球撞击拍面的时候的变形越小,造成球拍本身的力量越大,但是这样球在拍面上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少时间对球的方向进行控制。

力量小的初级球员的第一要求是把来球打回去,所以选择高硬度的威力球拍。

力量大的中高级球员的第一要求是把球控制住,所以选择低硬度的控制球拍。

硬的球拍能产生更大的威力,击球的手感会更好,这点老手们就深有体会了,还会有更大的甜区,更稳的方向控制性与更小的震荡,(因为硬的球拍击球后振幅小,震动时间短),几乎所有的因素都能减低网球肘的发生。而有弹性的球拍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对深度的控制性较佳,适合挥拍速度快活摆动幅度大的球员。

现在网球拍由于外形、材质或结构的改良愈做愈硬,但是,到底不同硬度的球拍分别适合什幺样的球员呢?

简单的说,硬度愈高的球拍能回馈愈多的能量给球。当球拍击球时,球停留在拍面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当球拍击到球时,球拍会弯曲,而球拍尚未回到原来位置前,球就已经离开拍面了。所以愈容易弯曲的球拍就会浪费愈多的能量,回击的球也会偏得愈厉害。

如何避免网球运动损伤

1、网球肘

原因:多是反手击球动作不正确或是球拍过重、过大造成的前臂肌肉紧张过度或肘关节有炎症。

症状:肘部痛,从而转化为整个手臂疼。

紧急措施:停止打球,用冰块按摩;缠绷带固定肘关节;必要的休息。

预防和治疗:可以增加臂力练习,让自己的手臂更加有力,还需要纠正错误动作,让自己正确的打网球。检查球拍的重量和大小,损伤发生后要进行按摩、超声波疗法、包扎石膏绷带等。注意:肘部出现疼痛后应立即休息,否则病情会复杂化。

2、肌肉拉伤

原因:背肌损伤是在下蹲击球或转体动作时造成的;腹部肌肉损伤是用力过猛发球或打高压球所致,或者肌肉负担过重引起的。三头肌损伤是由于肘关节的突然伸直或食指和拇指握拍太紧,妨碍手腕的运动所致。

症状:肌肉有轻微撕裂感。

预防和治疗:做好热身运动,使全身肌肉放松。拉伤后,对伤处进行冷敷,加压包扎。

3、踝部韧带拉伤断裂

原因:运动中剧烈变向或者鞋子不合适或网球场上表面起伏不平或踩球所致。

症状:踝部剧烈疼痛。

紧急措施:冷敷,包扎绷带。

预防和治疗:正确地选择鞋子;加强肌肉练习;运动时戴护踝。出现损伤后,用冷水泡;应用按摩方法。

4、膝关节疼

原因:膝关节韧带紧张过度,球场地面坚硬,先天膝关节脆弱。

症状:紧张剧烈运动或负荷过重时疼痛,伴有水肿。

紧急措施:用冰块按摩;使用消炎软膏、超声波、缠绷带方法。

预防和治疗:充分准备活动、加强关节力量练习、正确技术动作,膝关节的保护如变向跑、选合适的鞋子、戴护膝。

怎样改善网球发球

发球的困难在于大家练习的方法不对,错误的方法会阻碍我们打网球哦,其实网球发球很简单,主要有四大要素,如果你在某一环节产生失误,都会导致一连串的技术错误。相反,四个要素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提高,也都会改善你发球中整体动作的连贯性和发球的威力。

1、平衡

双脚基本与肩同宽,使身体获得稳定的基础,这是产生良好平衡的开端。接下来,适当地转动上身,使发球的其他环节(诸如抛球和挥拍)能更有效地完成。如果在抛球的过程中移动脚步,就会打破平衡,这会导致发球的其他环节不能顺利完成,发球的线路也不稳定。

2、节奏

节奏是发球动作各个环节能够统一流畅完成的保障。如果发球动作是脱节、机械的,身体的动力就会中断,动作也缺乏节奏感和连贯性。当然,确切描述什么是节奏确实很难,但优秀球员是可以感觉到的。

另外,你也可以在发球时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作为发球动作的参考。

3、抛球

提高球感可以极大改善发球时抛球的准确性和连贯性。许多球员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把球抛到了并不合适的位置,才使发球能力受限的。当然,我们很难确切说明究竟哪个位置的抛球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正确抛球的一个要点就是不要把球抛得太高。

为了找到适合你的抛球位置,不妨将拍面尽可能高地向上举到你希望击球的位置。然后把抛球手臂也尽可能高地向上举。其实,球只要被抛到拍框以上8-13厘米的位置就可以了。许多球员对如此低矮的抛球点表示吃惊。但实际上,发球时球只需要抛很短的距离就足以奏效了。

4、明确的意图

发球中最重要的主观因素就是,在头脑中有一个明确的意图——你究竟希望如何击球:平击、削球还是大力击球,还有就是,你希望球的落点是哪里。我们常犯的错误是,还没向场地里看一眼就走到发球线前发球了。另外,有的人还会过分关注一些特别的技术暗示,比如“猛转你的手腕”或“随挥”,但这些恰恰都是发球之后才需要注意的。了解自己的意图能够使注意力集中,并且可以使你的动作更到位。

猜你喜欢:

1.打网球必备的小常识有哪些

2.关于短式网球知识介绍

3.网球运动小知识介绍

4.网球初学者训练计划有哪些入门知识

5.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网球器材:网球拍线知识普及

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拍线,因此很多人在数以百计的球拍中做选择时,会感到眼花缭乱。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拍线,你还必须对线的粗细和拉力做出选择。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网球器材:网球拍线知识普及,欢迎阅读。

网球器材之网球拍线一:肠线

网球肠线是将牛肠经过复杂加工而成的。由于这个原因,肠线是市场上最昂贵的拍线。肠线因其弹性、拉力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被很多专业球员使用。因为价格较高,一般是不推荐给业余球员使用。另外,它也不耐用。肠线对于湿度也是很敏感的。

 

 网球器材之网球拍线二:人工合成仿肠线

其他的都是人工合成肠线,可以让使用者体会不同的特性,如持久性、手感、感受、力量等等。人工合成仿肠线可以分为下面几部分:

网球器材之网球拍线三:尼龙线

一种很好的综合性能的拍线。它是最基本的,网球中最常使用的拍线,也是最便宜的拍线之一。比起纤维线,它有更清脆的击球感 ,但手臂感觉不像握住肠线那样柔和。它的持久性和张力是很合理的。你可以用此线获得有力量和可控制。

 

 网球器材之网球拍线四:聚酯线和凯夫拉线

它属于耐用型、击球有力、手臂没有受过伤的球员的最佳选择,用它可以强力击球并高于平均的可控性(凯夫拉线是很结实的)。凯夫拉线(芳纶)有很强的持久性,张弛度也很好,但是我从不推荐你把它作为球拍的唯一用线——只作为混合线中的一种。聚酯有更好的耐用性,不像凯夫拉线那样只局限在混合线中使用,聚酯的拉力也很合理。聚酯可以让你拥有最大化的持久性和可控性。

网球器材之网球拍线五:多纤维线

肠线之外的最好人造线。最好整体使用、手臂感觉轻柔,但打出的球使你的对手难对付。但磨损程度可能会让一些人困扰,要合理设定拉力。它是肠线之外最贵的人造线。如果你要找让手臂感觉舒服、力量和可控性,这应是你的选择。

网球器材之网球拍线六:编织线

这种线通过增加起伏让拍线有粗糙感。这种粗糙的目的,是为了让网球产生更多的旋转。一些其他的拍线,像伽玛肠线2,有很小的粗糙的部分。我有些用户在使用聚酯线几天之后就将其剪断了,因为他们不能用那些线产生任何旋转。

网球器材之网球拍线七:拉力

拉力体现感觉和控制上的最大效果,也体现一些力量。你通过选择拉力达到在击球时可以感受理想的对球包裹和急速回击时清脆的感觉。这些都取决于你的挥拍速度、来球速度和拍线的选择。我们可以以60磅尼龙线为参照。球包裹完美、回击有力、控制好。如果你转换到聚酯,感觉会比较坚硬,你可能会搞不清楚你的所有力量会发向哪里发挥。现在从尼龙线转换到多纤维线。所有弹力来自哪里?为什么我的强力底线击球现在飞的更远了?我有些客户因他们潜意识里缩短击球以保持球在界内而搞糟了他们的比赛,但当他们按正确的击球挥拍时(路线长,挥拍充分),他们认为出底线是自己的问题。

球拍一侧的磅数范围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它针对所有球员,男子,女子,青年,老年,力量型选手,弧线球手、大学选手、平击球手和旋转球手。那么个人该如何选择?从球拍上最低范围的第三个数开始。如果你想后场击球更有深度,发球更加出其不意,或更强硬的击球,将拍线减少3磅。必须缩短后场击球随挥,使球在界内,或感觉如果拍线太软,增加3磅。你可能不知道,一些著名的专业球员曾穿过低于拉力范围10磅重或更低磅数的线。

当你拍线穿的不够紧或者松动的时候,能量会更多的返回给网球。拍线穿的不够紧或者松动可能会导致难以控制,球会比你所瞄准的打的更远。比如用老化了已经失去拉力的拍线去控制打球的话,你会下意识的回缩击球速度与力度,这样减弱了在击球时干脆利落的效果,甚至更多的问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打网球的人管老化的拍线称之为“死线”。对于失去控制最大的问题归因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拍线老化所产生的“蹦床效果”,第二个是拉力下降所导致的网球在击球时在拍面上过久的停顿,即在你击球那一刻球略有停顿,被打出去会比较晚。当击球时,新的发射角度产生后却不能转化为你的速度与击球风格,你可能就把球打的到处都是。

网球知识相关文章:

1.网球基础知识介绍

2.网球的入门技巧讲解

3.网球的基本规则 - 網球的基本規則

4.网球运动中的牵张反射的知识

5.网球比赛策划书的范文介绍

本文Hash:6a911e50850ffa675dbc8bd5935443e507300f0a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