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网球场的介绍

导读: 红土网球场简介 红土网球场的特点 红土网球场构成 红土选手 红土在中国

红土网球场是四大网球场类型之一,有着鲜明的特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红土网球场,希望大家喜欢!

红土网球场简介

由天然粘土或者加工粘土制成。更确切的说法是“软性球场”是一种多孔渗水的网球场地,其最典型的红土场地代表便是法国网球公开赛。

四大满贯之一的法网是红土场,法国网球公开赛、蒙特卡洛大师赛,罗马大师赛也都是著名红土赛事。红土场的特点是球速比较慢,有利于底线上旋高手的发挥,比如纳达尔。红土属于“软性球场”,是球速最慢的场地,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红土场地的法国网球公开赛。另外,常见的各种沙地、泥地等都可称为软性场地。此种场地特点是球落地时与地面有较大的摩擦,球速较慢,球员在跑动中特别是在急停急回时会有很大的滑动余地,这就决定了球员必须具备比在其他场地上更出色的体能、奔跑和移动能力,以及更顽强的意志品质。在这种场地上比赛对球员的底线相持功夫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球员一般要付出数倍的汗水及耐心在底线与对手周旋,获胜的往往不是打法凶悍的发球上网型选手,而是在底线艰苦奋斗的一方。

红土网球场的特点

土场的弹性高于硬地和草地赛场,能把球反弹到球员肩膀以上的高度,因此也舒缓了比赛的节奏,所以有人称土场为“慢场”。而硬地场因为只能把球弹到腰部甚至膝盖的高度,比赛节奏快,因此被称为“快场”。对于善于回旋球的球手来说,土场作战比较有利。此外,站得靠后一点也是土场取胜的秘诀。相反,在“快场”比赛中球手多喜欢打网前球,对于反应敏捷、动作迅速的球手就比较有优势

红土球场属于沙地球场,它是沙地球场最典型的代表,另外,常见的各种绿土、泥地等都可称为沙地球场。这种场地不是非常坚硬,地表铺有一层细沙或砖粉末,球落地时与地面有较大的摩擦,湿度正常的情况下,球的起跳速度会比较慢。球员在跑动中特别是在急停急回时会有很大的滑动余地,可以做出很漂亮的滑步。在这种场地上比赛对球员是极大的考验,主要是考验其在底线相持的功夫和耐心。球员一般要付出数倍的汗水及耐心在底线与对手周旋,获胜的往往不是频繁上网者,而是在底线艰苦奋斗的一方。这决定了球员必须具备比在其它场地上更优良的意志品质和更出色的奔跑、移动和平衡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红土场通常是底线选手的天堂,而使用发球上网战术的球员则难以在红土场上立足。

沙地球场比硬地松软,打起球来膝盖会比较舒服。虽然相对草地造价低廉,但沙地球场目前并没有如过去那样被广泛地使用,是因为虽然造价比较低,但保养和维护起来也是相当麻烦。平时它需要经常洒水、拉平、画线、扫线,几乎每天使用前都要如法炮制。而且雨天过后它需要平整、滚压等等,所需的工具和劳力一点也不省事。不过这个过程还是很美好的,一片新整理好的沙地球场,总让人更有欲望上去练球。

在红土场打球容易遇到“地雷”:第一是在线和线附近,钉在场地上的边界线比较光滑,球打到线上速度会突然变快,但同时红土场又是裁判最容易裁决的,球落地后会留下明显的印记,不容易引起争议;第二是场地表面难免有凹凸不平,球落地后有可能改变方向,甚至低球变高,高球变低。在打红土场的时候球员需要做好第二反应的准备,需要综合判断球落地后的轨迹,一旦球落地后改变了方向和速度,都需要球员很快作出调整。这也造成了球员在打红土场比赛的时候相对保守的原因。

红土网球场构成

红土球场,是一种多孔渗水的网球场地,是由天然矿石、天然火山灰混合特殊的天然黏土精炼而成。一个建造良好的沙地球场横切面,其购造的层次如下:表面物质下面接着是由砂石熔渣或粗砂石所组成的碎石层,然後是渗透层,最下面是排水管。

排水管道需要埋得足够深,以至于排水管的上部和地基的表面有至少15厘米的距离。网球场的围栏之内不应该有排水口。排水口附近总是会出现水滴甚至是渗漏现象。如果球不小心滚到排水口附近,就会弄湿或者粘上泥浆。如果把排水管道铺到场外,就能避免这样的情况。破裂的管道也会影响到场地的表面。

在铺设粘土层之前,就要把排水系统在底层铺设好,并且用锡箔包裹严密。8厘米左右厚的粘土下面还要铺设一层丝网。用于铺设沙地球场的粘土应该由三分之一的粘土,三分之一的粉末,和三分之一的沙子混合而成,这个配比是最具持久性,并最令人满意的。但也可以在能够找到的有限的材料范围内自己试验不同的混合配比。

最表层大约有2-3厘米厚,所用的材料也应该是颗粒状的快干材料,通常在滚压之前多留出25%的富裕量,喷水之后再来压实。一些比较尖砺的沙子和石子会被挑出去。沙地球场的表面通常会有颜色,或是图案,以避免反射光。在铺设表面材料时添加含钙的氯化物也对固定表面材料起到很好的帮助,同时还能使材料颜色先得更深一些,进一步减低反光。

红土选手

红土球场会使球速减低,这样就令许多发球大炮和上网型球员没法发挥,桑普拉斯即是最明显的一例,四大满贯比赛中,他独独没有拿过法网桂冠。法网比赛也常常爆冷,成就了后来享负盛名的网球明星,89年的张德培和97年的库尔滕都是最好的例子。 对于典型的底线型选手休伊特而言,红土场地也不是他的福地。因为无论是快速的移动,还是优秀的底线技术,都还不足以令他在球速运行缓慢的红土球场获得胜利,尤其是在法网这样的大满贯赛事中。由于红土场太软,不管休伊特多么用力地挥拍,速度都会被红土地消化掉。没有了速度上的优势,休伊特便失去了取胜的最佳利器。

2003年2月的AT&T公开赛,莫亚击败阿根廷人科里亚夺冠;紧接着的墨西哥公开赛,阿根廷的卡勒里击败同胞扎巴莱塔……2002年在法网开始前的近14项红土地赛事中,超过一半的冠军被来自意大利和阿根廷的选手获得,其中的汉堡大师赛,阿根廷人更是包揽了前四名。而法网八强产生后,除了黑马维尔科克和老当益壮的阿加西,其余六强也全部是意大利和南美选手————而最后的冠军也印证了莫亚赛前的预言:今年的法网冠军至少会说葡萄牙语。

南美的体育运动多受意大利影响,网球运动也不例外。再加上近几年来南美许多国家都积极申办各级的巡回赛和大师杯系列赛以期提高国内网球水平,硬地赛事本就繁多,草地球场又成本昂贵,沙地球场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而许多年轻选手也就在这些日益增多的沙地球场上成长起来,比如阿根廷的科里亚,就是从小在红土场训练,并在1999年就夺取了法网少年组的冠军……江湖上于是戏传:如果想在罗兰·加洛斯夺冠,那么,你首先需要学习的不是发球,不是上网,也不是正反手技术。

如此看来,非南美语系的人对付法网的红土场地只能用阿加西的办法———耐心地坚持,不急于进攻,减少失误,然后慢慢寻找突破口。除了耐心,33岁的阿加西认为法网对体力方面的要求也很高,不但需要更有耐心,而且要增加体能训练。

 

 红土在中国

尽管中国已拥有了大量高级别的网球赛事,但红土球场和红土赛事的数量却成了“木桶效应”的短板。缺少红土训练和红土赛事的锻炼,中国的“小花小草”也就失去了一片成长的土壤

本年度的第二项大满贯法国网球公开赛将于5月26日拉开大幕。在率先进行的男单资格赛首轮比赛中,中国男网“双子星”张择和吴迪在不熟悉的红土球场上双双落败,黯然告别罗兰加洛斯。

年初的澳网,张择吴迪双双进入正赛,开创了中国男网的历史。但4个月后站上红土球场,两位男球员却没能延续神奇,他们对红土球场的生疏是此次失利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的红土球场屈指可数,红土赛事也只是在2012年才开始出现,仅在青海和云南举办过两站低级别比赛。

其实,亚洲球员虽不及欧美人高大,力量上也有所欠缺,但灵活的移动和较好的协调性却很适合在红土上比赛。李娜在法网首次捧得大满贯女单奖杯就是最好的证明。华裔网球名将张德培更是在17岁时就夺得了法网冠军,去年张德培加入日本小将锦织圭的团队,帮助锦织圭在红土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今年锦织圭先后获得了巴塞罗那站冠军和马德里公开赛亚军。

李娜能够在红土上灵活地滑步其实与她从小在沙土上训练有关。但随着中国网球市场的兴盛,简陋的沙土球场早已难觅影踪,反而是大量的硬地球场不断涌现。“90后”的中国球员基本都是在硬地球场上成长起来的。

其实,在法国和意大利等红土网球发展比较好的国家,青少年几乎都是在红土球场开始从事网球运动的。与硬地相比,红土球场的速度相对较慢,打起来回合较多,这有利于青少年提升对网球的兴趣,也要求球员必须具备比在其他场地上更优良的意志品质。同时,红土地面更小的摩擦力还需要球员拥有更出色的奔跑、移动和平衡能力。目前世界排名前50位的男子球员有1/3来自法国和意大利,这与他们从小在红土场上摸爬滚打不无关系。

与一些网球强国相比,尽管中国已经出现了大满贯冠军,拥有了大量高级别的网球赛事,但红土球场和红土赛事的数量却成了“木桶效应”的短板。缺少红土训练和红土赛事的锻炼,中国的“小花小草”也就失去了一片成长的肥沃土壤。

虽然红土球场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较为高昂,但在网球职业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网球市场想要做大做强,红土这块“短板”需要尽快补强。

网球球场的种类介绍

网球场可分为室外和室内,且有各种不同的球场表面,而网球场的种类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网球球场种类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球场的简介

网球场地是用来打网球的场地,长方形,中间有高约一米的网分隔双方阵地。单打和双打比赛使用同样的场地,但单打使用的区域要窄一些。网球场地主要分4种:草地球场、硬地球场、泥地球场和地毯球场。按照国际网球总会的规定,标准网球场长23.77米(78英尺)长,10.97米(36英尺)宽。单打边线之间的距离是8.23米(27英尺),而双打边线之间的距离是10.97米。发球线距网6.4米(21英尺)。

网球球场的种类介绍

草地场

草地球场是历史最悠久、最具传统意味的一种场地。其特点是球落地时与地面的摩擦小,球的反弹速度快,对球员的反应、灵敏、奔跑的速度和技巧等要求非常高。因此,草地往往被看成是“攻势网球”的天下,发球上网、随球上网等各种上网强攻战术几乎被视为在草地网球场上制胜的法宝,底线型选手则在草地网球场上难有成就。但是,由于草地球场对草的特质、规格要求极高,加之气候的限制以及保养与维护费用昂贵,很难被推广到世界各地。目前每年的寥寥几个草地职业网球赛事几乎都是在英伦三岛上举行,且时间集中在六、七月份,温布尔登锦标赛是其中最古老也最负盛名的一项。

红土场

更确切的说法是“软性球场”,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红土场地的法国网球公开赛。另外,常见的各种沙地、泥地等都可称为软性场地。此种场地特点是球落地时与地面有较大的摩擦,球速较慢,球员在跑动中特别是在急停急回时会有很大的滑动余地,这就决定了球员必须具备比在其他场地上更出色的体能、奔跑和移动能力,以及更顽强的意志品质。在这种场地上比赛对球员的底线相持功夫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球员一般要付出数倍的汗水及耐心在底线与对手周旋,获胜的往往不是打法凶悍的发球上网型选手,而是在底线艰苦奋斗的一方。

硬地场

现代大部分的比赛都是在硬地网球球场上进行的,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场地。硬地网球场一般由水泥和沥青铺垫而成,其上涂有红、绿色塑胶面层,其表面平整、硬度高,球的弹跳非常有规律,但球的反弹速度很快。许多优秀的网球选手认为,硬地网球更具“爆发力”,而且网球比赛中硬地球场占主导地位,必须格外重视。需注意的是硬地不如其他质地的场地弹性好,地表的反作用强而僵硬,所以容易对球员造成伤害,而且这种损害已使许多优秀的网球选手付出了很大代价。

地毯场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便携式”可卷起的网球场,其表面是塑胶面层、尼龙编织面层等,一般用专门的胶水粘接于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的沥青、水泥、混凝土底基的地面上即可,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铺展或粘接于任何有支持力的地面上,其铺卷方便、适于运输且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室内室外甚至屋顶都可采用。球的速度需视场地表面的平整度及地毯表面的粗糙程度而定。在保养上此种场地也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保持地面清洁,不破损、不积水(对与相应的排水设施配套)就可以了。

网球场场地的标线介绍

场上纵横交错的白线都有各自的名称,球场两端的界线称为“端线”,球场两边的界线称之为“边线”;在球网两侧6.40米处的场内各画一条与端线平行的横线为“发球线”;联结两发球线的中点画一条与边线平行的线称“中线”;中线与球网成“十”字形,将发球线与边线之间的地面分成四个相等的区域,称为“发球区”;在端线的中心,向场内画一条垂直于端线的短线称为“中点”。全场各区的丈量,除中线外都从各线的上沿计算,场上所有的线应是同一颜色(白色或黄色)。

打网球的场地介绍

网球场地是用来打网球的场地,长方形,中间有高约一米的网分隔双方阵地,网球单打和双打比赛使用同样的场地,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打网球场地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球场地简介

网球场地主要分4种:草地球场、硬地球场、泥地球场和地毯球场。按照国际网球总会的规定,标准网球场长23.77米(78英尺)长,10.97米(36英尺)宽。单打边线之间的距离是8.23米(27英尺),而双打边线之间的距离是10.97米。发球线距网6.4米(21英尺)。

网球场地种类

网球场可分为室外和室内,且有各种不同的球场表面。其将由经济因素所决定。例如草地网球是最基的户外场地,但是其建立和保养费用太昂贵,所以现在以由人造球场取代,它较便宜容易保养。另外有一种在欧洲盛行的红土球场,其法国公开赛即为此种球场。

草地场

草地球场是历史最悠久、最具传统意味的一种场地。其特点是球落地时与地面的摩擦小,球的反弹速度快,对球员的反应、灵敏、奔跑的速度和技巧等要求非常高。因此,草地往往被看成是“攻势网球”的天下,发球上网、随球上网等各种上网强攻战术几乎被视为在草地网球场上制胜的法宝,底线型选手则在草地网球场上难有成就。但是,由于草地球场对草的特质、规格要求极高,加之气候的限制以及保养与维护费用昂贵,很难被推广到世界各地。目前每年的寥寥几个草地职业网球赛事几乎都是在英伦三岛上举行,且时间集中在六、七月份,温布尔登锦标赛是其中最古老也最负盛名的一项。

红土场

更确切的说法是“软性球场”,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红土场地的法国网球公开赛。另外,常见的各种沙地、泥地等都可称为软性场地。此种场地特点是球落地时与地面有较大的摩擦,球速较慢,球员在跑动中特别是在急停急回时会有很大的滑动余地,这就决定了球员必须具备比在其他场地上更出色的体能、奔跑和移动能力,以及更顽强的意志品质。在这种场地上比赛对球员的底线相持功夫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球员一般要付出数倍的汗水及耐心在底线与对手周旋,获胜的往往不是打法凶悍的发球上网型选手,而是在底线艰苦奋斗的一方。

硬地场

现代大部分的比赛都是在硬地网球球场上进行的,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场地。硬地网球场一般由水泥和沥青铺垫而成,其上涂有红、绿色塑胶面层,其表面平整、硬度高,球的弹跳非常有规律,但球的反弹速度很快。许多优秀的网球选手认为,硬地网球更具“爆发力”,而且网球比赛中硬地球场占主导地位,必须格外重视。需注意的是硬地不如其他质地的场地弹性好,地表的反作用强而僵硬,所以容易对球员造成伤害,而且这种损害已使许多优秀的网球选手付出了很大代价。

地毯场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便携式”可卷起的网球场,其表面是塑胶面层、尼龙编织面层等,一般用专门的胶水粘接于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的沥青、水泥、混凝土底基的地面上即可,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铺展或粘接于任何有支持力的地面上,其铺卷方便、适于运输且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室内室外甚至屋顶都可采用。球的速度需视场地表面的平整度及地毯表面的粗糙程度而定。在保养上此种场地也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保持地面清洁,不破损、不积水(对与相应的排水设施配套)就可以了。

网球场地材质

为何阿加西能雄霸澳网,而桑普拉斯在墨尔本却差强人意?为何发球上网的拉夫特草地的战绩不如硬地?为何萨芬对室内地毯情有独钟,竟大胆抨击休斯敦的场地安排?

先说最普遍的硬地。这是最令人混淆的叫法,也是出现问题的地方。硬地hard是相对软场地(土场)来说的,但它自身种类繁多,用于正式比赛的主要有以下3种:

(一)塑胶(synthetic)

代表就是墨尔本的澳网中心球场和迈阿密。88年,墨尔本改造场地表面,将场地改作硬地,并在上面铺上一层橡胶,俗称ReboundAce。这种橡胶地,弹性极好,球在落地后反弹很高,同时由于表面弹性系数k小,球与场地的作用时间长,这一点类似于软性场地,而橡胶表面里还掺有塑胶颗粒,增大表面摩擦系数μ,以上两个因素综合作用,使橡胶场的球速相对很慢。

由于高弹和慢速,在上面的打法略微是底线型占优势,从88年到03年,底线型和上网型的冠军比为11:5,阿加西和桑普拉斯的冠军比为4:2,同时还在00年经典一战中取得不多见的逆转。这些都是和场地性能密切相关。在这种场地比赛,发球还是有优势,但已不明显,上旋底线球得多拍相持显得更有威力,一些红土选手在上面也可能有好的发挥,如90年穆斯特和97年莫亚。具体的细节在95桑阿决赛的战例中有详细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总有网友说90年代的球速明显慢于现在,由于球拍改变了之类的话。球拍科技的改变,在85年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确实令球速明显增加。但到了90年代,科技的更新已经主要体现在业余球拍方面,对职业选手影响就不显著了。而球迷得出90年代球速慢,很可能是墨尔本球场的两次改造带来的误会。

88年,球场由草地改为塑胶硬地,00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改造,虽然还是塑胶表面,但球速却快多了。所以,大家在看澳网回顾节目时,看到90年代澳网的比赛,那时正是慢速硬地,而对比这几年澳网的比赛,显然速度要慢多了。但只是场地变化的结果,可并不说明现在的球速在球拍科技的推动下,比90年代快多了。如果大家看90年代温网的回顾,会觉得球速比现在要快,因为那时的草皮比现在长。而美网也经历了中心球场的改造,道理相同。90年代,测速仪是激光的,测3点平均值,而现在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雷达仪,测出手最快的时速,用测速仪数据的对比也说明不了问题。只有一点是肯定的,现代正手击球动作的普遍应用,令正手发力更有效率,在获得速度的同时,旋转肯定是强于以前的。

(二)混凝土(concrete)

代表是美网阿什球场即美网系列赛的场地。这就是通常说的水泥场。只不过我们打的水泥场光秃秃的,正式比赛上面有一薄层塑胶覆盖物或颜色涂料,由覆盖物的性质决定球反弹的高度和速度。这种场地,在所有硬地里是最快的,由于弹性系数k很大,动能的垂直分量有很大损失,所以球的反弹不会太高(相对于澳网等塑胶地),又由于表面相对光滑,球落地明显看得出向前窜(塑胶地和土地球明显有停顿现象)。北美夏天的赛季,是上网者的快乐时光,在快速硬地场上,发球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在这里上网截击显然安全更有把握。90-02年,上网者在这里拿走了9座金杯,桑普拉斯更是在这里保持了对阿加西的4战全胜。后面会有详细的评论。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场地也是最不舒服的场地,是球员下肢伤病的主要肇端。虽然有更强的观赏性,可欣赏优雅的上网时,我们球迷应该不忘球员的感受。

(三)地毯

室内赛季的主要球场,如巴黎大师杯、90年代在德国的年终赛。相对前两种场地,我国的球迷对地毯可能很陌生,看得少打得更少。媒体也习惯的把地毯和硬地混为一谈。如果说塑胶是偏向土地的硬地,地毯则是类似草地的硬地。但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地基平整,地毯性能均匀,球在上面的弹跳是规则的。还有地毯有很大的摩擦,球速会比水泥表面慢,但球在上面弹跳的低,观球的球迷可能看着球很慢,但场上击球者却觉得球有些前窜。因此,在地毯上经常有160公里的Ace,发球好的人,尤其是落点刁钻的球更有优势。同时,球弹起的低,在击出穿越球时,必须从下向上发力,这对于过网急坠是不利的,加上球速略慢,上网者有充足的时间来到网前选位移位,网前截击的成功率是最高的。底线型选手在这里也能有很好的发挥,但一般的红土选手是不适合的。目前来看,在室内赛季最成功的人是贝克尔,在地毯上,桑普拉斯遇到贝克尔时也略处下风,令人难忘的就是年终赛上两人的重量级对抗,可惜只找到录像片段,要能一饱眼福该多好!

(四)草地

代表为温布尔顿。这是一片神奇的场地,昂贵的场地,高雅的场地,也是快消失的场地。一方面是经济的因素,一方面是熟悉它的人越来越少了。

草地的摩擦是最小的,弹跳是最低的(硬地的3/4)。球落地后,有明显的打滑现象,这使球员准备击球的时间大为减少。草地的覆盖物开始就不均匀,随着比赛进行,黑麦草脱落的地方露出草根和地皮,此处的摩擦就会增大。此外,地基也有凹凸不平。所以,草地上球的反弹很不规则,这就要求一方面球员要熟悉草地性能,有很好的预判性和随机应变的敏捷,另一方面,尽量多用削球和截击。草地上的削球比起其它场地有更大的威胁,但草地上截击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球的来回速度快,上网的时间不充裕,即使上到网前,面对比其它场地快得多的回球,身体手法的调整也很仓促,截击的把握并不是很高(比起地毯)。连拉夫特和桑普拉斯都经常有不可思议的失误。但草地又必须多上网,如果停留在底线,处理落地的反弹球难度更大。

草地最有利的一点,是把发球的威力无限放大。在这里,同样是180公里的发球,接发球一方面对的困难要大很多,球经草地的摩擦速度损失很小,同时弹起高度还低,留给接球者的反应空间实在很小。在这里,伊万、菲利普、克拉吉赛克等重炮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底线型也不是没得打,但只有那些身材适中,反映灵敏,接发球预判过人的球员,才能利用来球的力量,借力打力,同时辅以快速的奔跑创造穿越机会,方可到达巅峰。阿加西、博格就是成功的底线球员。不过,阿加西对桑普拉斯和贝克尔两场重要的失利,也说明草地的主人一成不变的是发球上网的球员。从博格后25年,夺冠的底线型只有康纳斯、阿加西和休伊特。

(五)土场

广义来讲包括真正的沙土场地和用类似材料做成的场地以及合成场地。正确的叫法应该是软性场地。虽然建造维护费用相当昂贵,不过柔软的脚下感觉和随之而来的对球员的保护,使得这种场地近来重新为人青睐。

最早的土场就是用沙土做成。造价低廉,且有土地的舒适。现在在拉美等欠发达地区还被广为建造。不过天然土地的排水是一个大问题。

到本世纪初,欧洲人发明了快干场地,即在场地表面铺上一层碎砖末或火山灰等物,这样水就会很快渗下,地表干燥的速度就快了很多。在相对干燥的南欧,表面覆盖物的厚度也就相对薄些。

大洋对岸,美国人发明了绿土场,即把本土产天然的绿石块粉碎铺在场地表面,而不像欧洲那样用砖末。这两种场地就是现在所谓的土场。在降雨多或地下渗水条件不好的地区,排水可以修建地下排水系统解决;在干燥地区,相反的就要修建地下的灌溉系统。

第三种“土场”就是塑胶场地,这是用合成材料代替天然材料铺设场地表面。造价虽高,但维护费用极低,不用考虑排水的问题。且地表的粗糙度可以通过增加减少橡胶颗粒来实现,颜色也有多种选择。这种场地速度并不很快,速度有表层的厚度和粗糙度决定,既适合上网也适合底线型打法

由于中央台的“直播”,土地是我国球迷最熟悉和最热衷的场地了,我以前也翻译过一篇关于土地的文章,所以就不再多说了。只不过补充的是,土地间的差异也很大,像罗马、汉堡的土地和巴黎就不一样。汉堡的冠军难以问鼎巴黎,场地也有很大原因。还有阳光对各种场地的硬度有影响,影响最大的就是土场了。96年桑普拉斯连砍布鲁格拉、考瑞尔(如同今天费德勒连砍库尔腾、费雷罗)进入4强,还有另两名上网型选手也进入4强,都是拜天所赐。不过土场的主人依旧是因袭博格打法的上旋高手,偶尔有出色的网前王者,也会最终倒在他们的拍下。
 

打网球的场地相关文章:

1.网球场分为哪几种场地

2.网球四大著名赛事场地介绍

3.网球场场地的材质介绍

4.网球比赛场所的介绍

5.网球场地比赛租赁合同


 

本文Hash:24b3dc3f53cc01d2c59e37df55ede64ff8e4dec1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