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知识【专业必备】

导读: 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知识【具体可细分】 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知识【还原意识】 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知识【 击球动作的时空意识】

乒乓球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使人终身受益,下面是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知识【专业必备】,望大家喜欢。

打乒乓有两个基本的发力,一个是撞击球的力,称为击打;另一个是摩擦球之力,称为摩擦。除近网大高球,可以用单纯的打外,打其它的球,都必须是击打与摩擦相结合。细究起来,这里面还有另外两层的意思。

1、快抽时,以打为主,摩擦为辅。打,可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摩,可使球产生上旋,上旋有利于制造合理的击球弧线。

2、制造旋转时(如拉弧圈球),应以摩擦球为主。但是一味追求摩擦,势必物极必反。擦球太薄,反而用不上力,自然难以打出旋转强烈的球来。应先打后摩,即以打的动作将球近似粘于拍面,然后再加力摩擦。调节意识。无论哪种技术动作,在还击不同性能的来球时,都必须自觉地调节动作。

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知识【具体可细分】

1、力量调节意识:根据来球情况,适当调节自己的发力。来球慢且高,发大力;攻对方搓过来的下旋球,自己发力为主,稍借对方来球之力;对方拉冲不特别凶、球略向前拱时,借力中发力;对方发力抽或冲时,自己应借力挡一板或对付一板,不宜发大力。

2、拍形调节意识:应视来球旋转与高低,适当调节拍形。来球低或带强烈下旋时,拍形稍后仰;来球不转或与网高时,拍形与台面垂直;来球上旋或高于网时,拍形前倾。

3、引拍调节意识:应视来球的快慢、高低、旋转等变化,相应调整引拍动作的快慢、大小和高低,切忌习惯性引拍(即不看来球,打完一板球后就习惯地将球拍引至原来位置)。如,对方拉过强烈上旋的弧圈球来,应高手引拍,并及时向前迎球(不要等球,更不能有向后的拉拍动作);对方来球下旋且低,应低手引拍;对方来球很快,应减小引拍动作幅度,加快引拍速度;来球慢且高,应适当加大引拍幅度,以利加力抽杀。

4、手指调节意识:打乒乓球,无论身体何部位发力,最后都要通过手指作用于球拍。手指是身体发力时离球最近的部位,感觉最敏锐。在发力时,手指有如长鞭之梢儿,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在发球时,触球瞬间的技巧全在手腕、手指的发力上。

5、调节用力方向意识:打球时,应视不同来球,注意调节用力方向。如,攻下旋低球,应多向上用力;攻不转球,以向前打为主;攻打上旋强烈的加转弧圈球时,应向前并稍向下用力。

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知识【还原意识】

每打完一板球后,应迅速调整重心,将身体尽量还原至接近准备姿势,以为还击下一板球做好准备。有些人因缺乏此意识,打完一板球后,身体重心、手臂和球拍较长时间地停留在结束动作上,待对方将球还击过来,往往有来不及的感觉。体会击球动作的意识。每打一板球,都要对整个击球动作有清晰的肌肉感觉和表象,尤其是拍触球瞬间的发力情况应该清清楚楚。打丢一板球,应立刻回忆动作,哪儿错了?怎样才算正确?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动脑筋还应越来越细。如攻球出界了,出界多少?刚才的击球动作为什么把球打出界这么远?有了这种意识,练技术才会有收获。否则,一点体会没有,技术怎么能进步?掌握击球动作实质的意识。研究技术动作,要注意它的外形,但尤为重要的是应分析击球动作的实质。摆速快、能发力、打摩结合好、命中率高、适应来球的范围广(即能依打不同来球的要求相应调整动作),这样的动作,就是好动作。

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知识【 击球动作的时空意识】

分析技术动作,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时间节奏方面,如快带弧圈,上升期击球;攻打弧圈球,上升后期击球;拉下旋球,下降期击球。二是空间位置(或几何图形的变化)。如挥拍路线、拍形、用力方法等。在时间节奏上,还要特别讲究从引拍到向前挥拍击球这段时间与来球的节奏合拍,这样才能打出又快又狠的球来。即在自己发力的同时,又充分借用了对方来球之力。研究与掌握这个节奏非常重要。动作不断分化的意识。

在技术训练中,应不断将对方的来球总结分类,并明确回击每一类来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不少运动员乐于打顺手球,来球突变,失误一球,甚为不快。其实,这时应好好想想,此球与顺手球有什么不同,长了、短了?旋转强了?还是节奏变了?弄清楚此球特点,继而明确打此类球的方法。

这样不断将对方来球区分、归类,并明确打每一类球的不同方法,就可以使自己的技术越来越精细,水平亦越来越高。

打乒乓球的知识

乒乓球(table tennis),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起源于英国,却是中国国球。我们来了解一下乒乓球的知识。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打乒乓球的知识,希望能帮到您。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乒乓球台

乒乓球台面长2.74米(由两块组成,每块长度为1.37米,总长2.74米),宽1.525米,高0.76米。球网长度为1.83米,高度为15.25厘米。台面四边涂上2厘米宽的白线,台面中间应有一条3毫米宽与球台长边平行的中线。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球网装置

(1)球网长度为1.83米,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固定的夹钳等部分;网柱外缘离开球台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

(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乒乓球

乒乓球重量2.7克,直径40毫米。2000年2月以前是38mm小球。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正式通过了,用直径40毫米“大球”替换38毫米“小球”的改革方案,而且规定,从2000年10月1日开始正式使用“大球”。2014年7月1日开始,国际乒联开始使用40+新材料乒乓球。以前的赛璐珞乒乓球有毒且易燃。新乒乓球材料不易燃,便于仓储和运输。与以前的赛璐珞乒乓球相比,40+乒乓球的直径是从39.50-40.50毫米调整到40.00-40.60毫米,比传统乒乓球略大,所以称为40+。据运动员普遍反映,这种40+的新材料乒乓球比原先的球更软,因此打起来比较吃力,而且球速变慢,旋转变弱。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场地

乒乓球比赛的场区应不少于14米长,7米宽,4米高。应由0.75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挡板围起,并与相邻的赛区及观众隔开。规格高的正式赛区每张球台的比赛场地面积为8米×16米。场地内放有球台、球网、球、挡板、裁判桌、裁判椅、计分器等。每张球台至少还要使用2台电子计分牌,决赛时使用4台。 电子记分牌安放在乒乓球比赛场地两侧后面或四角,牌上有运动员的姓名、所属国家或地区、时间、各局比分等,使观众在看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显示屏上的比分。体育馆内还有一个所有观众都能看清楚的大电子显示屏,能同时显示所有球台比赛的有关信息。 决赛或仅使用一张球台比赛时,裁判员使用话筒,以方便全场观众观看比赛。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灯光

正式赛事为了保证电视转播影像清晰,要求照明度为1500~2500勒克斯,所有球台的照明度是一样的。如果因电视转播等原因需要增加临时光源,该光源从天花板上方照下来的角度应大于75度。比赛区域其它地方的照明度不得低于比赛台面照明度的1/2,光源距离地面不得少于5米。 场地四周一般应为深颜色,观众席上的照明度应明显低于比赛区域的照明度,要避免耀眼光源和未遮蔽的窗户的自然光。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地面

地面应为木制或经国际乒联批准的品牌和种类的可移动塑胶地板。地板具有弹性,没有其它体育项目的标线和标识。地板的颜色不能太浅或反光强烈,可为红色或深红色;不能过量使用油或蜡,以避免打滑。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温度

比赛场馆内比赛区域的空气流速控制在0.2~0.3米/秒之内,温度为20~25摄氏度左右,或低于室外温度5摄氏度。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观众礼仪

观赛礼仪,每位入场观看比赛的观众都应该树立一个观念:安全检查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大家。一般安检人员会尽职尽责仔细检查,稍微严一点儿的还要翻翻包,更严格的甚至会要求脱鞋检查。在赛场观看比赛,都会遇到调座的问题。调座时需遵循将好座位留给别人的原则,语言要礼貌。乒乓球比赛属于室内赛事,不提倡把锣鼓带进体育馆,旗帜和标语也不要太大,不能影响他人观赛。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乒乓球运动比赛基本规则

1、发球:球放在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伸平。向上抛球高度至少离手掌心16厘米。发球时,抛起后在球的下降期才能击球。不能在台内发球。在发球方的白色端线的后方,并且高于台面。双打采用对角线发球。抛球弧线夹角不能大于25度。

2、还击:在来球触及本方台面之后进行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均为有效击球。不持拍手不能触及台面,身体其他部位不能触及球台。双打同伴应轮流进行还击。

3、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为有效击球。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不管在球网装置上停留多长时间),再触及对方台区,均为有效击球。若发球时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应重新发球。

4、国际比赛规定:发球采取2球轮发,即每个人发两个球,依次轮发。每局 11分,单打7打4胜,双打5打3胜。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器材知识普及

1、球拍:乒乓球拍是由底板、海绵、胶皮三个部分组成。三者的合理搭配决定了一块球拍的质量。胶皮颗粒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根据拍枘长短分为两大类,即直拍(短柄)、横拍(长柄)。

根据胶皮划分为:正胶、反胶、生胶、长胶、防弧胶皮等五大类。

正胶: 也叫短颗粒胶皮。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目前国际市场上还有一种介于短颗粒与长颗粒之间的一种中颗粒胶皮,有不旋攻击的奇特效果,对手攻来的强烈拉球或下旋球,这种胶皮压根儿就不怕,回过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飘忽,让对手使不上劲。它被人称作“魔性胶皮”。

反胶: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主要有靠胶皮的粘性制造旋转的粘套以及靠海绵的形变制造旋转的涩套两大类。除了专业运动员有条件打比赛即换胶皮外,业余爱好者恐怕就没有这个条件了,所以要懂得保护胶皮。最简单的办法是每次练习以后,用软泡沫海绵沾清水清洗干净,市面上也有专用的清洁剂出售,使用效果会更好。清洁后用聚脂薄膜覆盖上,这样既可防尘又可防氧化。还要防高温、防压等。尽可能延长胶皮的使用时间。

生胶:生胶是指颗粒向上、颗粒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一些横拍两面攻选手,为求得击球的变化,采用了正手反胶(拉弧圈)和反手生胶(快拨及摆短)的搭配方法。这种性能的胶皮可作为直拍横打反面贴胶的一种选择。

长胶:这是一种胶粒细而长,高度大于直径的颗粒胶皮覆盖在一薄海绵上面,是我国在六十年代发明的。因为这种胶皮可以让球在拍面产生反常的旋转现象,典型的变化是:对方搓来的下旋球,己方用长胶对搓时,将以上旋飞回;对方攻来的上旋球,己方用长胶推挡后以下旋飞回;用削球回击对方拉来的弧圈球时球会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时回球则不旋。这些反常的变化常令对方失误或回出高球,对付不熟悉长胶性能的人打这种球常可轻易取胜。但用这种胶皮打球,不但对方失误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观赏性和娱乐性。1998年5月,国际乒联在南非德班市召开理事会,以19票对18票,作出关于禁用使用长胶的决定,明文规定:正胶颗粒高度与直径之比不得大于1:1。少年运动员千万不要用长胶,一方面长胶难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定型。中国乒协早已明文规定少年比赛一律不得使用长胶。

防弧胶皮:专门对付弧圈球的还有一种叫“防弧胶皮”的反胶海绵胶皮,这种胶皮拍面无粘性,表面较光滑且轻微发涩,击出球运行牲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着台后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付弧圈球尤为奏效。

海绵的厚与薄、硬与软。一般来说,厚海绵吃球较深,咬球时间较长,击出的球后劲较足,在拉球时特点更明显;相反薄海绵吃球时间短,击球快、控球好,但球的后劲不足,不易把对手打死。至于硬海绵则有咬球时间短、球速快的特点,适合快攻的打法;而软海绵则球速逊色些,但控制球较佳,一般人打起来比较顺手,也打得比较稳。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乒乓球基本技术普及

1、击球质量几大要素:速度、旋转、落点、力量、弧线、创新。其中前面四项是比较公认的四大要素。

2、基本技术内容

主要包括:握拍方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 、推挡球 、攻球 、拉弧圈球、搓球、削球等。

攻球又分为正手攻、反手攻、侧身正手攻等。每种技术又分为快攻、快点、快带、快撕、快拨、快拉、突击、扣杀等。

根据位置又分为正手位、反手位、台内球,近台球、中远台对拉等各种技术。

弧圈球又分为高掉弧圈、前冲弧圈、加转弧圈、侧拐弧圈等。

打乒乓球的基本知识

乒乓球是一项具有多种类型打法的运动项目。由于类型打法不同,其基本技术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打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一、 基本站位与准备姿势

(一) 基本站位 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站位应根据不同类型打法及个人的打法特点相适应,不同类型打法其基本站位的范围大小也不相同。站位正确,有利于保持稳定的击球姿势和向任何一个方向迅速移动。 1、站位动作要点:站位的范围指运动员离球台端线的远近距离和左右距离。根据不同的打法选择不同的基本站位。 左推右攻打法:基本站位在中间偏左; 两面攻打法:基本站位在近台中间; 弧圈球为主打法:基本站位在中台偏左; 横拍攻削结合打:基本站位在中台附近; 削球打法:基本站位在中远台附近。

(二)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是指击球员准备击球或还击球时的身体各部位姿势。合理的姿势,有利于脚、腿蹬地用力和腰、躯干各部位的协调配合与迅速起动;保持正确的击球姿势,提高击球的命中率。 1、准备姿势动作要点 (1)下肢: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身体稍向右侧,面向球台。两膝自然弯曲,提踵,重心置于两脚之间。 (2)躯干:含胸收腹,上体略前倾,下额微收,两眼注视来球。 (3)上肢:持拍手和非持拍手均应自然弯曲置身体前侧方,保持相对的平衡态。

二、 握拍法

1、握拍法的特点:握拍有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

2、握拍法动作要点 (1)直拍握法: 拇指、食指自然弯曲,以拇指第一关节和食指握住拍柄两肩。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斜行重叠,以中指第一关节偏左侧部托于球拍背面上1/3处;或中指、无名微曲,同时压住拍面。 (2)横拍握法 虎口压住球拍右上肩,拇指和食指自然弯曲分别握在拍身前、后两面。中指、无名指、指弯曲握住拍柄。

三、基本步法

1、步法的特点:

步法指击球时选择合适的位置所采用的脚步移动方法。步法是乒乓球运动的生命。没有灵活的步法,就不可能有效地回击来球,无法使用有效的手法。

2、步法的使用与方法

(1)单步

在来球距离身体一步以内的较小范围、角度不大的情况下、台内球、 在还击追身球时采用此种步法。

动作要点:以一脚前脚掌内侧为轴稍转动、蹬地用力,另一脚向来球方向做前、后、左、右移动一步。

(2)并步(亦称滑步或换步):两面攻打法的从基本站位向左右移动时多采用“换步”。

动作要点:一脚向来球方向移动,另一脚随即跟着移动一步。

(3)交叉步:在来球较远的情况下多采用“交叉步”。

动作要点:以来球反方向左脚向来球方向交叉,并超过另一脚,然后另一脚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

(4)侧身步:当来球逼近身体或者来球至反手位时,多采用“侧身步”。

动作要点:左脚先向左跨一步,然后右脚随即向左后方移动,另一种可以用左脚先向前插上,右脚向左后移动。

四、发球与接球技术

1、发球技术

发球的特点:发球在比赛中对于扬己之长、攻彼之短均有着技术和战术上的意义。它是连接整个乒乓球技、战术重要环节。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称为前三板技术。是我国的乒乓球强项技术。

下面选择几种基本的发球技术

(1)平击发球

特点:有正手平击发球和反手平击发球两种,是最基本的发球技术,也是初学者掌握发球的入门技术。

动作要点:正手平击发球:左脚稍前,抛球的同时转体手臂向身体右后方引拍,当球下降稍高于球网,手臂向左前方发力,挥拍击球中上部,顺势还原。

反手平击发球:右脚稍前或平站,抛球的同时转体手臂向身体左后方引拍,当球下降稍高于球网,手臂向右前方发力,挥拍击球中上部,顺势还原。

(2)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特点:指发球员在正手位由右向左挥拍摩擦球,球速较慢但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 对方平接回接时,球向发球员的左侧上方(即接发球员的右侧上方)飞出,叫做正手发左侧上旋;若球向发球员的左侧下方(即接发球员的右侧下方)下网,叫做正手发左侧下旋球。

动作要点:正手发左侧上旋球时,手臂自右上方向左下方挥摆,球拍从球的右侧中下部向左侧面摩擦正手发侧下旋球时,手臂自右后上方向左前下方挥摆,球拍从球的右侧中下部向左侧下部磨擦。

(3)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特点:指发球员在身体的反手位由左向右挥拍磨擦,球速较慢,但右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平挡回接时,球向发球员的右侧上方(即接球员的左侧上方)飞出,叫做反手发右侧上旋球;若球向发球员的右侧下方(即接球员的左侧下方)下网,叫做反手发右侧下旋球。

动作要点:反手发右侧上旋球时,执拍手由左上方经身前向右下方挥摆,触球的拍面从球的左中下部左侧上部摩擦。反手发右侧下旋球时,执拍手由左后上方向右前下方挥摆,触球时拍面从球的左侧中下部向右侧下部摩擦。同时,应注意配合转体动作使腰、臂协调用力有利于增大发球的速度和力量,增强球的旋转。

(4)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特点:指发球员正手用相似的动作发出下旋强弱差异较大的球。球速较慢,前冲力小。

动作要点:抛球同时持拍手向后上方引拍。发加转球时,手臂由后上方向前下方挥摆,前臂做旋外转动使拍面后仰,手腕用力使球拍下部靠左的一侧去摩擦球的底部。发不转球时,前臂作旋外转动应稍慢使拍面的后仰角度小些,用球拍下部偏右的一侧碰击球的中下部,故球的旋转则较弱。

(5)高抛式发球

特点:利用抛球高,待球下落时的加速度增大对球拍的压力,从而加快了发球的速度和突然增加对方接发球的难度,为抢攻或抢拉创造有利条件。具有出手快、飞行急、旋转强、变化多的特点。

动作要点:高抛发球站位一般在左半台,侧身正手高抛发球。击球的要点和低抛基本相同,发球时应注意有旋转变化,还应有长、短落点和斜、直线变化。

(6)发短球

特点:指发球到对方球台后,第二跳不出台。具有动作小、出手快、落点短的特点。

动作要点:发球时,击球瞬间主要以手腕发力为主。摩擦球的部位与发力方向,与发左(右)侧下旋球及下旋长球相同。球的第一着台点应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的中区附近。

2、 接发球技术

接发球特点:在比赛中,接发球具有被动转主动、技术难度大、判断反应快、心理素质要稳定的特点。第一板回接球是由被动转入主动进攻的第一步。回接球的质量,直接影响自己技、战术的发挥和是否能将对手控制在被动状态。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心理状态。接发球好,可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有利条件。

接发球的基本手法是:由点、拨、带、拉、攻、推、搓、削、摆短、撇侧旋等多种综合技术组成的。所以,接发球技术是各项基本技术的综合运用。

(1) 回接各种发球和方法

采用哪一种方法接发球,应根据对方发球的旋转、落点及双方打法特点等诸因素而定。首先是站位的选择:站在球台左半台,在离球台端线的远近距离视来球的落点而定,便于前后移动接长、短球,约离台30~40厘米左右。

其次是对来球的判断;判断是接好发球的前提。如何才能准确无误的判断出对方发球的旋转性质、旋转程度或缓、急、落点变化,主要应

依据对方球拍在接触球的一瞬间的挥动方向和掌握球的部位与用力方向来判断球的旋转性能。

a、回接对方左侧下旋球

球触拍后向自己的右侧下方弹出。接这种球一般采用推挤、搓、削为易。搓球回接时拍面稍后仰,并略向左偏斜以抵消来球的左侧旋;若采用攻球方法回接,易用拉抽(拉攻),拍触球时向上向前摩擦球。

b、回接对方左侧上旋球

球触拍后向自己右侧上方弹出。接这种球一般采用推、攻回接为易。回接时,拍面触球的中上部,适当下压,拍面所朝方向向左偏斜以抵消来球的左侧旋;要调节好拍面方向和用力方向。采用攻、拉球方法回接时,同样道理,应向对方挥拍方向相反的方向回接,以抵消来球的侧旋性能;同时,也应调节拍形适当下压,防止球飞出界外。

c、接对方右侧下旋球

球触拍后向自己的左侧下方弹出。回接时拍面略向右偏斜。可采用搓、拉、点、削等方法。

d、回接对方右侧上旋球

球触拍后向自己的左侧上方弹出。拍面也应根据来球旋转程度适当向右偏斜,用推、拨、攻、拉、削等手段回接。触球时,调节拍面,使拍形前倾击球中上部。如上述两种发球为近网短球,上前移动步法采用推、拨、点、搓、攻、拉、摆短等手段回接。

e、回接对方低(高)抛发的急下旋球

采用推、搓、拉方法回接。若用推接,拍面应略后仰,触球瞬间前臂旋外压球;用下旋推挡直接切球中下部,用前臂和手腕力量向前上方力摩擦球。若用搓球、向后移动步法,击来球下降期,引拍比接一般下旋球稍高些,加长球在拍面上的摩擦时间。用攻球回接,应注意适当向上用力提拉,又要调节拍形前倾角度。

五 推挡球技术

1、推挡球的特点:推挡球包括平挡、快推、加力推、推挤、推下旋、减力挡等。它是控制球速、落点和稳定球性的有利手段。是初学者首先应该学习的技术,因此,要想学好打乒乓球,必须打好该项技术的基础。

动作要点: 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前站立。身体离球台40~50厘米,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球拍置于腹前,上臂带动前臂沿台面做平行挥动。击球拍形呈半横状,约与台面垂直,在击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部,以借助对方来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回。

六 攻球技术

1、攻球的特点:

乒乓球的攻球技术分为正手攻球、反手攻球、侧身正手攻球三大类。每种技术中又分为快攻、快点、快带、快拨、快拉、突击、扣杀、杀高攻、中远攻等各种技术。每种技术的特点不同,所起的作用与运用也不同。

(1)正手快攻

动作特点: 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比赛中能以攻守对付对方进攻,是进台快攻打法使用最多的一种攻球技术。

动作要点:判断来球,选好站位。引拍于身体右侧方。击球时,右脚蹬地,转腰、并向前移动重心至左脚。同时,上臂带动前臂向前向左上方挥拍,手腕配合前臂旋内转动做内收,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后,执拍手及身体各部位迅速放松,随势挥拍至前额,立即还原。

(2)反手快攻

动作特点 :动作特点同正手快点,它是横拍打法常用技术之一。

动作要点:站位近台偏左,两脚平行站立,身体前倾,上臂自然地靠近身体,前臂迅速伸入台内迎球。击球前,肘关节自然弯曲,引拍至腹部左侧前,拍柄稍向下。击球时,前臂做旋外并稍加用力带动手腕向右前方挥动,肘略往后,拍形稍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中上部。拨球后,球拍随势前送迅速还原。

七 搓球技术

搓球技术特点:搓球是近台和台内回击下旋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技术。它与削球的主要区别是站位近、动作小、由于具有旋转、速度、落点变化,常用于接发球或搓球过渡,为进攻创造机会。

搓球动作特点:动作较大,击球节奏和球速较慢,带下旋,较为稳定。

动作要点:站位偏左台,两脚左右开立。反(正)手搓时,向左(右)上方引拍,拍形稍后仰。正手搓时,身体稍向右转。击球时,前臂作旋内转动,手腕配合用力,由上向前下方挥拍。在来球的下降前期或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下部或中部偏下,同时身体重心应向前移动。击球后,手臂立即放松,随势前送、迅速还原。

本文Hash:3ead9fc584d8e4084d978a2162b42457ffdc30d4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