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游泳怎么办

导读: 高度近视游泳怎么办 游泳的好处 游泳注意事项

游泳是在水上靠自力漂浮,借自身肢体的运动在水中前进的技能。那么高度近视游泳怎么办呢?下面小编为你解答。

高度近视游泳怎么办

高度近视了之后,如果想学习游泳和日常游泳都很麻烦,那有什么办法呢?

很多人可能会直接带着近视镜游泳,这样做很不好,因为相当于裸眼在游泳池里游泳,特别是公共游泳池,里面很不干净,会造成对眼睛的伤害,而且对眼镜也不好。

直接裸眼游泳,像上面说的缺少对眼睛的保护,容易照成眼镜红,涩,异物感。

而且因为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到别人,而且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看不清楚没有方位感。

戴隐形眼镜游泳,这是很危险的,因为隐形眼镜更容易被病菌吸附,更容易照成眼镜不适或感染疾病。

戴隐形眼镜+普通泳镜,这个看似还不错,如果能确保泳镜不透水,确实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在泳池里很容易被别人碰到,也是存在风险的。

最后就是佩戴有度数的泳镜,而且要尽量比实际度数要低100度左右,因为在泳池下有水的效果,实际度数可能会有头晕的感觉。而且请注意没隔半小时内左右拿下泳镜透透气,因为眼睛也是需要呼吸的,如果长时间被隔离也会有不适感。这种眼睛和普通泳镜看不出来什么区别。

游泳的好处

1、改善心血管系统

游泳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冷水的刺激通过热量调节作用与新陈代谢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游泳时水的压力和阻力还对心脏和血液的循环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面游泳时,身体所承受的水压就已达到每平方厘米0.02—0.05kg,潜水时随着深度的加大,物理条件的变化,压力还会增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会加大压力负荷,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组织能得到加强,心腔的容量也能逐渐有所加大,心脏的跳动次数减少,这样心脏的活动就能节省化,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却能得到改善,静止状态下舒张压有所上升,收缩压有所下降,因此血压值变得更为有利;血管的弹性也有所提高。根据有关专家统计,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脏跳动约66—72次,每博输出量约为60—80毫升,而长期参加游泳锻炼的人,在同样情况下只需收缩50次左右,每博输出量却达到90—120毫升。

人在水中运动时,各器官都参与其中,耗能多,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以供给运动器官更多的营养物质。血液速度的加快,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其跳动频率加快,收缩强而有力。经常游泳的人,心脏功能极好。一般人的心率为70——80次/分,每搏输出量为60——80毫升。而经常游泳的人心率可达50——55次/分,很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心率可达38——46次/分,每搏输出量高达90——120毫升。游泳时水的作用使肢体血液易于回流心脏,使心率加快。长期游泳会有明显的心脏运动性增大,收缩有力,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所以,游泳可以锻炼出一颗强而有力的心脏。

2、提高肺活量

呼吸主要靠肺,肺功能的强弱由呼吸肌功能的强弱来决定,运动是改善和提高肺活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据测定:游泳时人的胸部要受到12—15公斤的压力,加上冷水刺激肌肉紧缩,呼吸感到困难,迫使人用力呼吸,加大呼吸深度,这样吸入的氧气量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一般人的肺活量大概为3200毫升,呼吸差(最大吸气与最大呼气时胸围扩大与缩小之差)仅为4—8厘米,剧烈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为2.5——3升/分,比安静时大10倍;而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可高达4000—7000毫升,呼吸差达到12—15厘米,剧烈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为4.5——7.5升/分,比安静时增大20倍。游泳促使人呼吸肌发达,胸围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气时肺泡开放更多,换气顺畅,对健康极为有利。

3、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水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难以压缩性。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800余倍,人在水中受到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在空气中。这就是初学游泳者在水中感到呼吸困难的原因。由于胸腔和腹腔在水中受到的压力增大,这就迫使呼吸肌用更大的力量进行呼吸。所以经常游泳,可以增大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肺活量的值。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可以达到4000到6000毫升,甚至7000毫升,而一般人只有3000到4000毫升。

游泳注意事项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饭后、饮酒不宜游泳。

5、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6、在入水之前最好先体验一下水温,如果有过冷或者过热的水温时尽量不要急于下水。池水的水温对血液循环、心脏、血压、呼吸、新陈代谢、人体皮肤、肌肉都有影响。

7、下水前要先在岸上做准备活动,热身10到15分钟,活动关节以及各部位肌肉。否则突然进行较剧烈的活动,容易使肌肉受伤或发生其他意外。可采用高抬腿、蹲下起立等四肢运动。

8、不要跳水,避免腹部和睾丸直接受到水面的强烈打击。

9、游泳时,需要注意保护眼睛、防止晒伤、注意退潮时间等。

高度近视眼相关文章:

1.父母近视会遗传给孩子吗

2.爱眼保护视力黑板报

3.戴眼镜怎么化妆

4.眼睛如何保健

5.预防近视健康知识手抄报

游泳后头痛怎么办

夏季炎炎,为了避免酷暑,很多人都会游泳,并且十分热爱游泳。但是有时在游泳后,身体却出现各种症状。那么,接下来小编来说说游泳后头痛怎么办。

游泳后头痛怎么办

1、如果是因为水温太低导致头痛。

可以减少在冷水中的锻炼时间,下水前充分热身,并且先适应水温。

2、避免高强度游泳以后立即上岸。

要在水中缓游一下,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3、当然如果游泳后的头痛一般在2-3天内就会消失。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去医院就诊。

游泳后头痛原因

1、泳后头痛或是肌肉放松后大脑供血不足引起。

游泳时虽然四肢分流的血液较多,但肌肉不断收缩血流的速度比较快,大脑不致缺血。游泳结束后,由于肌肉放松,毛细血管扩张,积滞在四肢肌肉中的血液相对增多,致使大脑供血出现相对不足的现象。再加上刚上岸,身体由水平状态突然变为直立状态,体位突然改变也会加重大脑供血不足。

2、泳后头痛或是长久受寒冷刺激引起。

游泳时水温较低,或游泳较久,这样长时间冷水的刺激,也会使头部毛细血管收缩,产生一种头部被箍得很紧的感觉。

3、游泳后头痛或是游泳时神经过于紧张引起。

或者是你的游泳技术水平不太高、神经比较紧张时,颈部肌肉持续收缩,继而使头部血管扩张,也可能导致头痛头晕等情况。

4、游泳后头痛或是游泳时呛水了引起的。

头痛耳内嗡嗡响,或者干呕恶心,这些症状多数是由耳内灌水或鼻子呛水所致。

5、游泳后头痛或是机体低血糖引起的。

头晕脑胀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游泳时间过长,机体能量消耗过大,导致血糖降低,加上身体疲劳、饥饿而引起的。

6、游泳后头痛或是游泳完着凉感冒引起。

比如泳池水温太低,游泳时间太长,以及游泳结束后马上洗澡,没有及时更换衣服等,这些有可能会导致感冒,而引起头痛发晕甚至呕吐。

夏季游泳安全的注意事项

1、忌饭前饭后游泳。

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

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3、忌月经期游泳。

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忌长时间曝晒游泳。

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阴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6、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

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7、忌游泳后马上进食。

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8、忌游时过久。

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游泳技巧相关文章:

1.游泳初学者必知的三个技巧

2.练习游泳怎么样才不会沉下去的方法技巧

3.新手如何学习游泳的实用方法

4.如何提高游泳速度 提高游泳速度的技巧

5.初学者如何学会游泳

游泳呛水了怎么办

夏天来了,游泳成为暑期许多孩子的选择,在没有家长的陪伴下,游泳伴随安全意外。学习掌握一些游泳自救急救小技巧,对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负责。下面学习啦小编带你学习一下游泳呛水了怎么办?欢迎阅读学习。

有人溺水怎么救?

专家:呼叫救生员,借用延伸物,切不可拉手救人

厦门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中心培训老师郭志辉告诉记者,掌握急救知识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安全防范的教育。他列出以下游泳时常见安全隐患供大家参考。

“有人溺水怎么办?”

赶紧呼叫救生员或大人帮忙,再呼叫110寻求帮助,借助身边可用的漂浮物、延伸物,通过抛过去、伸过去帮助溺水者,切不可手拉手救人。

呛水了该怎么办呢?

应该把水吞进去,只有吞进去才能机会进行第二次呼吸。

遇到抽筋了该怎么办?

立即呼叫、举手求救;抓住泳道线,抱住救生浮标;反向拉伸抽筋部位。

意外落水时衣服要不要脱掉?

不要脱掉,防止热能散失,也可以增加浮力。鞋子和牛仔裤可以脱掉。

看到有人落水了要不要救?

一定要救,但是不能贸然下水施救。应该赶紧呼叫救生员或大人帮忙,再呼叫110寻求帮助,借助身边可用的漂浮物、延伸物,通过抛过去、伸过去帮助溺水者,切不可手拉手救人。

溺水导致窒息怎么办?

专家:第一时间供氧,5次人工呼吸加胸外按压30次

由于溺水是因窒息缺氧性导致心脏骤停,因此立即供氧是首要目标。溺水者复苏,人工呼吸很关键。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已昏迷(无呼吸有脉搏),此时需要马上抬起他(她)的下巴,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准备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介绍,关于溺水的循证医学推荐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随后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目的就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合。

以前溺水急救类似腹部冲击、倒挂、倒背着跑等控水法,都是误区。其实控水法基本控出的是胃内容和胃内水,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肺内的水很难控出来,却拖延复苏抢救时间。因此,对于溺水心脏骤停者,控水法是无用有害的,甚至增加死亡率。

本文Hash:404f6f26c31140fce361df71680db47bc6f21023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