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太极拳论》释译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有的写为“秤准”),活如车轮。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显学,以其特有的属性和特点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的一个亮点。然而,王宗岳《太极拳论》作为太极拳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其相关疑问一直悬而未决,对太极拳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论》释译。欢迎阅读!
《太极拳论》释译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太极的定义是没有争议的。王宗岳在此将太极的定义为二个方面,一是太极之源,二是太极之核心。太极生于无极。无极为混沌之际。混沌之久而生太极。自混沌而生的太极其核心是阴阳。阴阳理论告诉我们,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一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互转。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习拳练架应该明白,走阳不如走阴,宁可走阴而不走阳。走阳则刚,刚则被制。走阴则柔,柔而不能软,软而懈,懈则又被制。初练太极拳者,通常表现为刚,硬,紧张。渐渐地柔生于刚,即由刚渐渐转换出柔。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动与静是太极的关键。也完全从属于太极阴阳理论。动为阳,静为阴。动静关系,不但讲明了练拳如何练,更表述了在推手运动中的如何提高技艺。练拳时,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动时,将身体每个关节向四面八方分散出去,节节散开,散到体外,而且各自方向要有深远的意与气延伸。动极生静,一静意与气收回到丹田。沉劲生此时,到涌泉,并散于大地。表现为脚上生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行架行云流水,合而分,分而合,分分合合。意气深远。
从技击意义上讲,分则化,引进落空,合即出,一触即发。当对方进攻时,自己要做到后发先至,积极行动,将对方之来劲分散开,引向四面八方。得机得势时,意收回,一触即合,发人丈外。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本应该表述为无过无不及。它是老子的中庸思想的体现。人们通常会表达诸如“有过之而不及”,在练架上表现为僵硬,“有过之而过及”,在推手上表现为顶,而“无过而及”显得鞭长莫及的样子,在推手上表现为丢。不丢不顶是推手练习听劲的时必需规则。跟随对方劲路,不丢不顶,曲中有伸,伸中有曲,曲而不弯,伸而不直。在行拳走架时表现为没有直臂直腿,没有弯臂弯腿。臂伸直而带弯,腿曲膝而伸直。手的运动轨迹必定是弧线。每个动作轨迹是二个运动方向的合成。一个为主,另一个为次。向左或向右方向时必加向外之劲。向前或向后时必加向下沉劲,此时胯平移,后脚到前脚,肩肘手,依次节节贯穿,手向下。亦或加向上之劲,此时胯平移,后脚到前脚,肩肘手,依次节节贯穿,手向上。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对方劲强,则不可以强劲对抗。对抗必然是顶牛。不顶,则自己以柔克刚。自己柔化的行为称为走。你来了,我走了。不与相顶相抗。走,不可以丢,不可以脱离,丢则无刚,顶则无柔。保持着接触。当我得机得势顺当时,对方不顺,称为背。我顺人背时,表现为粘着。我顺对方背时,对方跑不掉,无法逃离。而这个让人背我顺的粘功,是刚柔相剂的表现形态。上述为一,其二,对方劲来,我柔接其劲,察觉其劲远小于自己劲力,则向来劲反方向直接走之,表现为一触即发之神功。而用粘字诀更显示内功之高深,如猫玩老鼠,随心所欲,或纵或收,泰然自若。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对方动的快,自己要快随,对方动作慢,自己也要慢随,速度与频率与对方一致,由此在推手中,完成我劲随彼劲。自己根据对方快慢决定自己快慢,目的为了得机得势,从而我顺人背,全局在我掌控中,稳操胜劵。太极推手,沾连粘随四法。沾,表现为接手轻,稳,准。迎上去,接住劲。连,相互缠绕,不脱离。是沾的进一步表现。此时,自己依然被动中,经过沾连后,我顺人背时,粘劲完成。再往深处,便是随劲。实战散手中,沾连粘随,步步深入,瞬间完成。想发对方时,任意一点,随心所欲,对方便在不知不觉中跌出。
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
太极体悟由于练拳者的感受不同,表达出来自然也不会相同,纷繁复杂。但不管表达出来有多少变化,正确的只有一种。任何理论没有并存的正确的多种观点存在。而唯一正确的那个理论必然经得起实战检验。所以,练拳架也好,推手也好,动作表现形态千变万化,但都符合正确的太极拳理论。其二,招法存在于各派武术之中,更有甚者产生所谓的绝招,或一招制敌。其变化,何止千万之多。太极之理,不管对方有多少招的千变万化,我则坚持一贯之理,无招胜有招。沾连粘随,实为一字,或急或缓,或走或粘,随着而动,乘机击杀。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太极功夫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学者,主要时间化在练习拳架的每式每招上。其功夫的表现形式从拳架上讲,一趟拳,从起式到收式,行云流水,无凹凸处,无缺陷处,圆转滑润。从技击上讲,懂点每招每式用法。所谓练拳时,无人似有人,推手时有人似无人。这个阶段的习练者,可以免强应对没有学过任何武术的常人。招法应用娴熟者在试手时可以占到便宜。从太极拳中抽出来的招术,更多是反关节,旋转,擒拿等。此时,有些人会通过一些器械加强力量练习而走上太极拳修炼的误途。也有用腰带动手加强力量的传递,达到打倒对方的目的。交手被打者通常表现倒地输局。练拳众众,得之一二,在此便是一个大分水岭。第二阶段,为懂劲。每个修炼太极拳走上懂劲之路的人,都经过了渐悟到顿悟的过程。用意不用力,是修炼太极拳的根本。所以,一切借助外界而辅助修炼太极拳都不是真正的太极功夫。懂劲在拳架练习上的表现形式,拳有拳味。每个动作的完成在意识引导下,由内而外,节节贯穿,由劲而催,无有妄动。在技击上的表现形式,发人有形有相,每个击发,都从跟起,劲路较长,但能做到一触即发,并且彼此没有纠缠,没有扭摔。第三阶段,从懂劲一步步修炼到来的神明。所谓神明,神而明之。练拳讲究精、气、神。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心之所想,意便跟之,意之所生,气便抵达,气之所到,神力所至。所谓心领神会。之所以很多武林中人将太极拳命为神功,是因为太极拳技击是神力所为。神者,超越平凡,非常形态。是普通情况下所不敢相信,也不能做到之行为。神明者,有手变无手,却处处是手,无处不是手,浑然一体。发人时,接触点上实施。挨着何处何处发,一触即发,跌出丈外。被击打者,如入万丈深渊,瞬间休克之感受,更不知如何被打,如何跌出,无痛楚,无知觉。
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前面讲了很多,太极拳的魅力足以吸引很多武术爱好者。但是,如果不能用心习练,费时间费精力,是不可能得到太极真功的。“得来不觉费功夫”。此处“力”,不是力量,体力,拙力等。而是人的精力,心思。悟,是要化费精力去理解的。时有不悟,时有是得非得,是明非明。过程之长,因人而宜。豁然开朗,即为顿悟。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极其重要,基础多牢,高度多高。过程处处留意在心间,一幢高楼耸云间。功成名就,是用心所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之苦寒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练太极拳架与进行太极推手都在身法上有一个要求。立身中正安舒,虚而且还要轻灵。不是实实地动作,而是虚虚地动作,轻轻的运动,向着轻灵的目标与要求前进。分清动作的虚实,才能清楚地做到动作的虚与灵。另一方面,虚灵顶劲是指头部的要求,通常说的顶头悬即是。就是行拳走架时头部如同有一丝上提之意,有一丝上悬之意,被一种力量轻轻地吊着的感觉。而常被人误读为头上顶着一物的形态。于是有人还特地用一小物体放在头顶百会穴练拳并且让些物体不丢不掉。作为一种游戏尚可,但练拳如此,则差很远了。顶头悬之目的为了上下对拉,有上必有下之意。上为顶头悬,下有丹田。丹田源自道家,分有上中下三部分:上丹田在督脉印堂,也称“泥丸宫”;中丹田在膻中穴处,二乳头连线中点处。下丹田在关元穴,脐下三寸之处,为藏精之所。丹田是个区域,是个腔体。练拳时意守丹田,是错误的导向。练拳要意向体外放,神向内敛收,气沉丹田是功成的自然表现。如果人为,刻意做气沉丹田,那么,悖离太极之理。虚灵顶劲的结果,表现形态是气自然沉入丹田。现在很多练拳者将拳理所讲的结果变成练拳的目标。这必然让练拳者走弯路而功成时久。太极拳练习一定遵守拳之大理而自然功成,决不能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处处表现为主动,那么离功成则越来越远。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偏与倚同义词。偏有斜之意,倚有靠之意。练拳与推手时,不可以偏于一边,也不可以靠着另一边。强调中正。很多经常参加太极拳比赛的练拳者,特别是练国家套路的拿到牌子的练拳者,中正,不偏不倚做的相对好很多。但社会上流行的推手训练者,则全然忘记了这个拳理。推手双方一来一往时总是侧身前进,又侧身后退,还加上旋腰扭胯等违背拳理的动作。双方推手时必须面对面,敌我相对,针锋相对才是。前进后退,不管手做怎样的沾连粘随动作,都必须保持身体的不偏不倚。在此前题下,做到虚实分明,隐,为虚,为阴,现为实,为阳。是隐,还是现,根据对敌需要。目的是保持自己不偏不倚,而不是企图打倒对方。灵活机动地让自身动作在对方进攻与后通时保持不偏不倚。以寻找战机,使对方偏倚而自败。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太极拳练习的虚实关系遵循X原则。重心在左则,则左腿支撑,左脚着地,左脚为实,则右脚为虚;相对应的左手则为虚,右手为实。重心在右则,则右腿支撑,右脚着地,右脚为实,则左脚为虚。相对应的右手则为虚,左手为实。左脚实时右脚必然虚,右脚实时左脚也必然虚。左脚实时左手虚来右手实,右脚实时右手虚来左手实。分清虚实,分清阴阳,懂阴阳则为懂劲打下基础。这是虚实初步功夫。更深的功夫是虚实转换,即阴阳转换。也就是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虚是实,忽虚忽实,忽隐忽现。所谓杳,消失是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实施虚实转换时,表现重与轻,现与杳。而转换完全根据对方的虚实进行,无需主动。敌重,我轻而虚灵,引敌落空.敌杳,我寻迹随打,决不丢掉。也许当年游击战之理论来自同一思想体系。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在阴阳分清的前题下,在虚实转换灵活掌握下,给敌人的感觉是抬头仰望,更觉我之高拔,低头俯视,更觉我之深渊。想进,却抵不到终端,想退又感到来不及,特别慌张。这四句二十个字清楚地表述了,“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最终结果。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主动打击敌人,而是让敌人自己战败。“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不是主动出手打击的手法,秘诀,而是太极拳推手过程中保护自身不被打击,使敌人不敢进攻,又来不及退却的奇妙手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真实体现。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传说中有太极高手让鸟飞不起来,也有一只蝇虫无法停留其身,一叶飞落不能着身滑落等故事。都只是说明了原来的太极高手对外界事物的灵敏反应,也是太极拳修炼轻灵的具体表现。太极拳架的练习,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感知敌人些许行为或即将要发生的行为。现代很多太极方面理论专家将其表达为尺劲,寸劲,厘劲,毫劲,丝劲等各种微观方向的说法。这也可以看出对这个拳理的理解及表达方式。其实,这句拳理,只是表达高灵敏听劲。如果自己出劲之轻逊于羽毛,自己之重轻比蝇虫,那么功夫自然比羽毛高,比蝇虫强。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敌人不知道我将要做什么,而我却能掌握敌人想要怎么做。正如兵法所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推手训练,就是为了让自己之劲不被敌方察觉,而要充分地感知敌方之劲。达到这样的目的,功夫下在沾连粘随之上。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功夫练成,自然成为别人心目中的英雄,盖世武功,他人不敢超越,甚至不知如何超越。胜利果实越多,敌手越来越少。所向披靡,所向无敌,随着时间推移,剩下的敌人渐渐地只有自己。只要紧紧围绕太极拳之阴阳理论,由此就可以达到练成高深太极功夫,从而发人如挂画,如挂墙,一触即发,跌出丈外,这些高深太极功夫表现方式也是容易达到的,不是可望不可及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
借太极功夫之壳者很多,称为旁门左道。这些伪太极功夫,实为其他领域功夫,而且大量存在于世。究其实质,无非就是以强壮打击弱小,或者以大打小,也有以快打慢等等。追求真正的太极功夫是每个练拳者内心所想。由于理论研究不足或偏差,观察不全面,急功近利,加之一些不负责拳师的引导,名师的利益驱动等等因素,很多练拳者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浪费了财力。然而,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只要持之以恒,终究能在太极拳领域找到真正太极拳功夫,从而远离那些先前的名师,大师。此段理论,告戒太极拳修练者,提醒他们学拳要学真功夫。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人之本能,娘胎带来的技击反应能力就是有力量打败无力量,大力量打败小力量,强大打击弱小,人高马大欺负短小体弱,手脚灵快胜手脚滞慢,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些表现形态与太极拳功夫没有丝毫关系,都是一些勿容置疑的结果,因为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法则。此处“学力”表面意思学习及训练出“力量”,实际是指太极功夫。有人认为此段理论经不起推敲,甚至是错误的。持有此观点的人认为,通过一些力量训练,技法,手法训练,完全可以达到比不训练的人功夫胜出的目的,也可以加大力量,加快速度,比的就是谁刻苦,谁下功夫。我们反视持有这样观点的人的行为与思想,发现,与太极拳功夫相差很远,不能体现以弱胜强,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之神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说四两拨千斤,显然不是用大力量战胜对方,显然不是用大力打击小力,显然不是用人生自然之本能将对方打倒在地的。再去观察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从人生长的自然规律来看,到老体能力量都会下降,肯定不比年青人强大。那么古人有言,拳怕少壮,只适用于外家功夫,但不适用于太极拳。所以真正有太极功夫的耄耋老人应对多人轮番进攻,将人发出丈外,是凭快所能实现得了吗?反过来讲,太极真功夫不是用自身之力量,凭自己年青力壮之天然本能,也不是凭手脚之快所体现出来的。
立如平准(有的写为“秤准”),活如车轮。
平准原本是一种机构的名称,早在汉朝时代就出现。作用是:贵,抛售、贱,收买,目的稳定市场价格。如同现在股市的平准基金,平准就是为了稳定。但是这里绝对不是这个意思。这里平准是一种工具,如果写成秤准,那就是指秤砣。其实是工匠用的线垂。它的作用是测量物体垂直偏差。线垂的作用是物体垂直地面而不倒,通常砌墙时用以保准墙体垂直偏差最小而不倒。身体立在那里,是一种静态,应该象平准这种工具一样,与地面保持高度垂直,进一步强调立身中正的要求。静极而生动,一但身体动起来要象车轮,车轴轨迹与地面成是平行线,但轮子无比灵活,一圈一圈作圆周运动。不管轮子什么方向转动,车轴一定与地面成相对静止状态。拿我们身体来说,腰胯就象车轴,其运动平移,旋转都必须与双脚成相能静止状态,一动无有不动。而手的运动,特别是肩膀的运动如车轮,灵活无比。身体中心线,就象平准,与地面保持垂直,随腰胯而动。身体的中心线也象船上的桅杆与船体垂直不变,随着船体而运动。因此,腰胯在太极拳中极为重要。正如拳经所言“有不得机不得势之处,于腰胯求之。”如果腰胯出现扭转,那么,拳论所比喻的平准与车轮也许还没有充分理解,也许理解了没有应用到练拳中。在推手训练中,道理相通。特别是不要让对方的运动破坏自己的平准与车轮。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沾连粘随,是太极推手法则,而随是终极目标。当受敌之劲时,保持平准稳定,灵活机动前题下,自己偏于一侧下沉劲,则产生随的效果。如果,受敌之劲时,二侧同时下沉劲,则必显呆滞。所谓双重,就是并用,而没有阴阳相间,相生,相济之意。双重违背阴阳理论。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有人练拳数年,纯功不断,拳架工整漂亮,而且所化时间超过常人,可是与人一接手,轻易地被别人约束,被别人打败。这些人还不是少数。找其原因,就是双重没有体悟。那么什么是双重呢?先讲拳架中的双重。每一个动作都要体现虚实,如果没有虚实,便是双重。手上的动作与脚上的动作,虚实变化以X为原则。就是上面所提到过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而推手中的双重最常见的也是人们经常误认为的,其表现往往是对方来劲直冲己身,自己与之相对抗顶撞,麦芒对针尖,打回去。当对方抽身回去时,又死拉不放,不敢随之送去。由此还产生了所谓的双浮,双轻,半轻半重等一些新的观点,并且自成体系,并将其与所谓双重混而论之。那么推手中的真正的双重表现形态是怎么样的呢?实际真正的双重在于己身, 也就是如同练拳一样,没有分清虚实,也没有掌握虚实变化,转化。在太极推手训练中坚持X原则,双重之病自然克服。解决双重的根本办法是虚实的灵活转换。若对方来劲,虚虚接之,察之,劲比己小,直接回打;劲比己大,续接而引进落空,再直接打回去。接为沾,察之,则连,使敌背而不顺,则其难于逃跑,是为粘,是为走,得机得势,随之一合即出。话虽好说,实际须努力训练,并与不同的拳友交流,切磋才能熟能生巧。打败别人不是太极,不被别人打败,让别人通过我的作用,自己打败自己才是真正的太极。拳论讲来讲去,永远没有离开阴阳理论。懂了阴阳理论,无论在推手中还是在练习拳架中,都不会产生双重的毛病。拳论的核心是阴阳,练拳的核心也是阴阳,推手的核心还是阴阳。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从阴阳理论中寻找答案。真正懂了阴阳理论,纠拳可以离开懂劲,明理的老师。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前面所论“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是每个练拳者追求的目标,有很多人练了多少年拳,依然不知懂劲。也不明白劲是什么,什么才是太极劲。拳论告诉我们,阴阳相济,便是懂劲。所谓济,此处解为相互弥补,相互帮助,论述了阴阳互存互亡的关系。阴阳,谁都离不开谁,阴离不阳,阳离不开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非全虚无实,实非全实无虚。虚实转换,形成太极神功。粘着就走,走就是粘。所谓走,引导对方向己顺人背的方向运动。粘的方式,就是走劲,走劲方式就是粘着。明白了这些,应用自如,熟能生巧,则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懂劲是阶及神明的必然过程,是中间桥梁,没有懂劲的过程是无法登入太极拳神明之大堂。懂劲后,太极拳的修炼变得越来越精细。要对练拳时每次新的体会,新感悟都要认真体会揣摩其变化。直到从心所欲,随心所欲之功夫产生。与人推手时,暗自记住每次得机得势的状态,记住每次为对方所制的情况,分析原因,找到不足之处。渐渐进步,在推手中,稳稳拿住对方之劲,想怎么就能怎么,如猫戏鼠。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太极拳本来的方式方法就是舍己从人,心中只有别人 ,没有自己,只有对方,没有自我。一但以我为中心,那么,必然走向太极拳歧途。可是,很多人修炼太极,不懂舍己从人法则,却寻找旁门左道。真如拳论所言,舍近求远,另辟蹊径。也正迎合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谚语。所有真正想学太极拳的人不能不认真细致,分辨清楚。
是为论。
后记
通过十多年太极拳的修练,解读此太极拳论全凭修炼过程的体悟及感想。其中必然存在很多争议之处,解读错误之处,因此诚肯地希望读到此解注的太极拳友人真诚地提出宝贵意见,以利大家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太极拳在我看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乐趣。能与拳友们共同探析太极拳论,是最幸福的生活,最美好的生活,也是最愉快的生活。
看了“《太极拳论》释译”文章的人还看了:
1.陈鑫太极拳论白话解(3)
2.陈式太极拳与养生气功的关系
3.千载寺太极拳起源的文化的探讨
4.儒家思想与佛学对武当武术产生的影响
太极拳入门:浅论太极拳
何为太极?拳经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无极是静,寂然不动:太极是动,感而随通。动生于静,无极生太极。太极拳是阴阳拳,拳路中只有阴、阳两个式子,即虚实变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太极拳入门:浅论太极拳,欢迎阅读。
浅论太极拳
1、太极拳的真意—祛病促健康
太极拳为内家拳,其姿势简洁、效宏、易行、合道,道法自然。其心法体现在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纯以虚静为主,注重精神修养,坚凝意志,增进智慧,重在祛病延年,不分男女老幼,人人可终身练习。
自技击、表演、比赛风盛以来,一切拳势竟尚险、奇,以难、能为可贵,渐渐失去养生的真意,拳经曰:“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的终意是益寿延年不老春,而有些后人,标新立异,自为派别,弄得门类繁杂,甚至有些人,还没有弄清太极拳的真意,就拉杆立派。太极拳乃内家拳,纯以心、气为主,以修养精神为宗旨,它不仅符合易理,符合孟氏的养气之说,与现代科学也脉脉相通。那么修炼太极拳根据是什么?
2、拳经是太极拳的灵魂
练太极拳的根据是拳经。拳经是太极拳灵魂,也是太极拳的命根子,是太极拳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太极拳的功夫就在拳经里,没有一句假话,没有一句骗人的话,只要大家照拳经里所说的原理去下功夫,是绝对可以学好的。如果不重视它的指导作用,不尊重它的权威性,不按拳经的规律办事,肯定会走错路的。
有些人因为有点文化,又主观,特别自信,好为人师,喜欢在人前卖弄,还没弄清什么是太极拳,随意自作主张。像这样的人,在拳经面前,要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就难了。
对拳经的理解是众说纷纭。按常理讲,拳经是具有太极内功的人写出来的,只有内功深厚的人,才能理解其深刻的函意。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猜想是不准确的。猜对了的,内功进步很快,肢体柔了、骨节松了、气血畅了、血管软了,延年益寿;猜错了的,与太极拳理南辕北辙,内功长进慢,拳打滑了,甚至滑到外功拳的轨导上去了,练得越刻苦,越痴迷,离太极拳越远,肢体练僵了,气血不畅了,疾病增多了。一旦误入了用力的歧途,通向松柔的道路被堵死了,悟性、智慧、灵感就无从开发,迷入歧途不能自拔。因此,奉劝诸位拳友要择拳路,选明师。
拳经是前贤练拳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奥的内涵,是太极拳的理论根据,是太极拳的精妙所在。前贤将数代功夫积累、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写成经典拳经,以昭示后人。练拳的必由之路,只有按着拳经循规蹈矩练拳,才有可能攀上太极功夫的顶峰。
太极拳的理论宝库十分丰富,如拳经、拳论、拳谱、拳诀、拳解、拳法、拳要、拳言等,其中王宗岳的五篇拳经,是拳经中的重中之重,其包括:《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功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歌》。它是拳经的核心,指导了数代人的修炼,其他拳诀要言,都是以它为基础写出来的,不管是哪一家哪一派,只要你练的是太极拳,都不能例外。拳经留给我们的,永远是一个以松柔为灵魂的、完整的、阴阳变换的拳理系统,不可断章取义,也不能僵死地去理解,通过练内功来体悟。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在我们的血管里流动的时候,你健康的身体,坦荡荡的心境,就是对古典拳经最高的致敬。这些传统文化遗产,流传至今上千年,如果不科学,无自家的特点,早已被淘汰出局。
那么太极拳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3、太极拳是逆向思维
在常人的眼里,武术技击的决胜因素,是力量和速度,因此常人追求力大,快速,以强胜弱,以快打慢,这已是常识。太极拳却刚刚相反,独辟蹊径崇尚柔弱、缓慢,主张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以弱胜强,以小力而胜大力,四两拨千斤,以静制动等,这就是太极拳思想,这种思想,是反常理论,是常人的逆向思维。太极拳不追求力量和快速,但是也不怕力量和快速,而是崇尚柔弱和缓慢。当然太极拳的柔弱,不是一般概念中的脆弱,不堪一击,它是超越了刚强的柔弱,在柔弱的表象中,潜藏着无比的强大,如水之柔弱而无坚不摧。我们相信,太极拳在松柔中潜藏无比强大的能量,如此练下去,反而能不疾而速,不力而强,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人体生命力最旺盛的是接近先天的婴儿状态,人体中最富有生命活力的细胞是未分化的原始干细胞,这表明,越是原始的东西,其生命力就越强大。而表面看来是最柔弱。
物理上也是如此,几近于无的原子,所蕴藏的能量,远大于化学能,化学能又大于机械能。太极拳的以小胜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逆向思维,要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没有专心、没有恒心、没有悟性,没有智慧是不行的。经过长期松柔、轻灵、沉稳地盘架子,在松、轻、灵、不用力上多下些功夫,多费些心思,才能逐渐悟到一些太极拳的道理。
用大力胜小力,以先下手为强,用快速胜慢速,这是一般人的常识,太极拳是超越常识以外的大智慧。不改变思维观念,没有脱胎换骨的毅力,不改常人用力的积习,认识就只能停留在常人的认识水平上。学不到太极拳思想,怎么能打好太极拳呢?
4、太极拳与外家拳的区别
练太极者,都知道太极拳是内功拳。太极拳家郑曼青就曾说过:“外家拳多以身殉技,太极拳是以技养生。”武术界向来就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样的老话,这就简明地说清楚了内家拳与外家拳的不同。不仅练拳的目的不同,练拳的方法也因之而异。
1)练拳的意图相反
外家拳多刚劲有力,动作勇猛,多弹跳和高难度动作。“学成惊人艺,买给帝王家”,保家卫国,看家护院,多以功利为前提。
太极拳以松柔和全身完整之劲见长,行以猫步,运以抽丝劲,偏重于内气的训练,以练己为主。练松、练静,以打通经脉,激活自身僵化的气机,开启关闭的部分毛细血管,促进微循环系统畅通为目的。在行动上,处雄守雌,甘居落后,主动退让。松静练拳,保养内气,陶冶情操,颐养天年。
2)练拳方法相反
外家拳培养力大勇猛为要,想方设法增加自身的力量和速度,以练进攻或防中带攻的招法为主,以击伤敌人的要害部位练手脚。速度要快、力要大、要迅猛;甚至超负荷操作。
太极拳是不用力的锻炼,一羽不能加的松柔、松静,动中求静的锻炼,行拳缓慢运行,如轻云飘浮,似猫步轻柔。意念不是对外,而是内敛,内气下沉,以保养自身内脏,舒松关节,开启气机,以身体极柔软为最高境界。动作轻灵圆活,似行云流水,静水慢流。总之,想方设法减少自己的力量,摸着体感练拳。
3)技击用法相反
外家拳是主动进攻,寻敌要害部位与薄弱环节,施行横冲直闯,猛打猛踢,竭尽全力对敌,以攻为主。这种击法,实际就是招法加本力。
太极拳是不主动进攻,以静待动,舍己从人,用四两沾粘之法,引敌落空。用命门吐劲、棉里裹铁的内劲功夫,重在自卫。欲识太极真功夫,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太极拳理论相关文章:
1.太极拳理论十篇
2.太极拳的五大基本理念
3.太极拳理论与易经
4.太极拳的开合
5.太极拳养生的理论依据
张三丰太极拳拳论
太极拳的拳种繁多,有陈式太极拳、有杨氏太极拳、也有张三丰太极拳等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对于张三丰太极拳传承概述,让大家了解下张三丰太极拳的来龙去脉。
张三丰太极拳拳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虚实,处处总此虚实,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总须周身节节贯穿,勿令丝毫间断耳。
六合:
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张三丰太极拳渊源与传承:
一、集大成者张三丰
在张三丰之前,有东晋时代的葛洪创“太极法术”“太极秘法”;有南北朝时代梁国人韩拱月所创“小九天雏形太极拳”;有唐代隐居道上许宣平的“兰十七式太极拳”;有李道子创“俞式太极功”。有明代俞莲舟创“先天拳”;民间则流传有“粘沾拳”“摸鱼拳”“绵拳”等。
张三丰对上述拳法进行提炼升华,将道家哲理融会贯通于太极拳技之中,创造了一套以“太极十三势”为代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武当内家拳,与佛教少林拳并称中国武术两大奇观,从而使太极拳名震江湖,广传于世,形成了武术史上“南尊武当,北崇少林”的局面。由此观之,在太极拳史上,张三丰实有集大成之功。
这些有史料可寻的太极拳传承脉络,正是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的渊源和线索。
二、张三丰生平及其创拳立派情形
张三丰其人,传说不一。据《明史.方技传》中的《张三丰传》记载,他是辽东懿州(今辽宁义县)人,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义号玄玄子。祖籍江西龙虎山。长相“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平常不修边幅,寒暑唯一衲一蓑,人称“张邋遢”。行踪飘忽不定,处事怪异,书经目不忘,善嬉谐而旁若无人。
曾屡次云游武当山,在山上“创草庐居之”,炼丹,行拳。后又入四川青城、鹤鸣诸山访道求真。张三丰一生著述颇丰,其传世之作较为可信的有《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张三丰与其徒在武当山修道,明成祖专为他营建武当官观,所以其丹法流传了下来,称“武当道派”。
其特点有五:
1、崇祀“真武大帝”,奉真武大帝为祖师。
真武大帝为北方七宿之神,其像为龟蛇,足道教信奉的北方大神。武当山自古就是道教奉祀真武之神的道场。
2、以“太极”学说为根本教义。张三丰的丹道思想源于陈抟学派,以“无极而太极”立说。其《大道论》一文,系统阐述了太极分阴阳、逆用阴阳、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丹道思想,认为天地足一太极,人身也是一太极,识得此天地之太极、人身之太极,即可行拳炼丹证成道果。
3、先双修而后清修的内丹实践过程。张三丰的丹法属于内丹双修派系统,以《玄机直讲》《玄要篇》《无根树》为代表。其炼法称“神仙栽接法”,以双修炼采“外药”,以清修炼养“内药”。
外药在造化窟中而产,内药在自身关元气穴中而生,内药是精,外药是熏;内药是性,外药立命,性命双修,方合神仙之道。叫代中期以后,武当道派并入全真龙门派,双修法因不合全真北宗之旨而失传,至此时起,清修取代了双修。
4、创“武当内家拳技”,形成道教武术派。道教史卜多习武之人,如道士王重阳曾巾武举、白玉蟾任侠好武,但直至武当道教兴起,才形成道教武术派。武当内家拳技是道教史上之一绝,其创始之首功当推北宋武当道士张三丰。
张三丰因观鹊蛇之斗,忽有会心,遂编演而成太极拳。清代黄百家的《内家拳法》所涉及到的《王征南墓志铭》《宁波府志-张松溪传》等相关文章均认为张三丰是武当内家拳的奠基人。
5、以《道德经》为刨拳的理论基础。张三丰汲取了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并以道家为主干,摄取传统医学、兵法知识.运用太极说、刚阳说、五行说、八卦说来高度概括武当内家拳的拳理、拳技、战略战术,从而形成了独到的武当内家拳见解,大致有如下特点:
(l)拳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一文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张三丰以老子的本体说作为他创拳的理论基础。老子认为人是效法自然的,就应顺乎自然规律自成法则,张三丰在创拳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道法自然的法则,按照“顺其自然”的规律行拳。
(2)圆形运动。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乃由道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万物的变化越是伸展,离道就越远,而最后仍要收敛,返回于道。换句话说,道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圆圈。据此原理,张三丰创下的原式太极拳均以圆弧轨迹为主,在行拳过程中或平圈、或立圈、或斜圈、或止圈、或倒圈、或半圆……均走弧形,变化多端。
(3)拳法阴阳。俗话说:“不懂阴阳,就无法练习太极拳。”说明通晓阴阳规律对练习太极拳极为重要。
(4)贵柔处雌的战略观。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说:“知其雄,守其雌。”老子认为知坚强者最好经常处在柔弱地位,这样才能避免过早走向死亡的结局。张三丰运用这种贵柔处雌的思想,形成了武当内家拳“尚变不尚力,贵化不贵抗,尚走不尚顶”的技击特点。也就是说,武当内家拳在技击上专讲柔化,不在气力上胜人。在训练上,也纯以养气为主。
练拳时,忌用蛮力,务使全身松开,气血贯注,日久自成内功。与敌交手,以手之圆转劲化解敌击来之直劲,而不采取以硬碰硬的打法,以脚之走来避开与敌互相顶撞的打法。但贵柔
守雌不是武当内家拳之终极目的,其终极目的是以柔克刚。《武当拳法手诀》一书中言:“撺不与斗,贴跌更奇,彼来凶勇,圈插敌元,以柔克刚,以疾克迟,以静待动,以曲取直。”
这表明,武当内家拳在技击上讲究以小力胜大力,以速快打速慢,以圆转劲打直劲,以柔弱胜刚强。在技击过程中,要求达到身似游龙,步踏九官,手运缠裹,出手软如绵,上身硬似铁。对抗时,以变应变,随意而动,似攻似守,似发似收,如水之流,似云之绕,奠测端倪,达到动静自如的境界。
(5)后发制人的战术观。张三丰根据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哲学思想,结合孙武的“后发先至以制人”的兵家战术。
张三丰太极相关文章:
1.张三丰太极拳理论简介
2.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简介
3.张三丰太极拳13式拳谱
4.太极拳的简介
本文Hash:2751b700c4c45efe8241e80efdf94c57a4f31268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