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文化、拳术与社会一,中国文化:世俗神秘和权利意识缺失 文化、拳术与社会二,中国拳术:自说自话、故弄玄虚和华而不实
中国文化讲究“忍”哲学,所谓“忍字头上一把刀”,娄师德“唾面自干”的典故,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以至于到了当代,七拼八凑起来的《忍经》,竟然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也是匪夷所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文化、拳术与社会。
文化、拳术与社会一,中国文化:世俗神秘和权利意识缺失
中国文化多神秘色彩。一部《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读者不知觉间已经进入老子早已铺设好的"恍惚窍冥"的氛围中,接受"道"的熏陶。中国文化源头的发源--《周易》,更是神秘莫测,它以卜筮的面目出现,每一句话都显得高深莫测,而其中蕴涵的人生智慧和象征意义,又令人叹为观止。哪怕是后人定论的中国四大名著,也是神秘色彩下的产物。《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原是一玉一草,来到凡间经历些劫难;三国演义,写到诸葛亮,真个是神人!你看他草船借箭,呼唤东风,八卦石阵,锦囊妙计,木牛流马,五丈原禳星,简直就是神仙,难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三国演义》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谓入木三分了。水泊梁山好汉们原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下凡,播乱宇宙,动摇宋王朝,天意如此,奈何?西游记更是想象神奇,孙悟空七十二变,筋斗云十万八千里,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中国文化的神秘色彩对耶非耶?这不是一言可以厘清的。中国的神秘主义代表作,即是《山海经》,至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神话传说,更是脍炙人口。中华民族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天真烂漫的民族,她的经典足可与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圣经》相媲美。文学的神秘色彩,除了彰显中华文化美轮美奂的迷奇瑰丽之外,更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和精神自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化是令人自豪的。
然而中国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度。在如此浓郁的神秘主义的氛围下,竟然没有土生土长的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有人说中国有道教,可道教主张炼丹制药,长生不老,和宗教提倡的终极关怀,相去甚远。佛教?那是印度传过来的,算不得中国的土生宗教。中国文化重现世,重世俗,即便是神仙鬼怪,也不过是卷入人间纷争的一个神通广大的有七情六欲?quot;人"而已。
更为奇特的是,中国文化讲究“忍”哲学,所谓“忍字头上一把刀”,娄师德“唾面自干”的典故,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以至于到了当代,七拼八凑起来的《忍经》,竟然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也是匪夷所思。____也是教人要忍的:“有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给他打。”然而基督____条终究不能埋没罗马人为维护自己权利而进行斗争的精神,罗马不仅遗留下了罗马法典,还遗留下了法学和辩护制度。士大夫肯终身研究法律,肯出力替人民打官司,肯承认法律辩护是高尚的职业,而替人伸冤是光荣的功绩--有了这种风气和制度,人民自然有权利可说。中国的士大夫则是“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法律?什么东西!于是刑名法律的专家都落在一种受社会轻视的阶级的手里,至高的不过为刑名师爷,下流的就是讼棍状师。孟子的教诲:“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早被国人忘到爪洼国去了。“一介不以与人”,是尊重自己所应有,我的就是我的,我的就不能给你;“"一介不以取诸人”,是尊重他人所应有,你的就是你的,我不和你争。推而广之,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正是个人自尊其所应有,自行其所谓是。孔墨两家还有这样的气概,到了后来,柔道教训“犯而不校是恕道”,以“吃亏”为积德之基,风气既成,无人肯自卫其所有,也无人肯与强有力者争执其所谓是。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无权利思想,就是这种不争不校的风气养成的习惯,在这种习惯支配之下,就是有了法律规定的权利,人们也不会享用和爱惜。
所以中国的法律意识和制度,是非常淡漠的。像包龙图这样秉公执法的清官,历史罕见。人们既然在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不能通过官府(法律?)保护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是人人分散起来,学个“一人敌”的把戏罢!
既然“怯于公战,勇于私斗”,那“侠以武犯禁”的现象就会多起来,这是历代统治者最为头痛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风气的根源,乃在于法制不张,法制和人治的冲突,成为封建社会的死结,留给侠客伸张正义的空间。中国的拳术,正是在这种“怯于公战,勇于私斗”的风气下养成的,最早的记载,即是荀子所谓“齐人隆技击”。
文化、拳术与社会二,中国拳术:自说自话、故弄玄虚和华而不实
古人造字,真是煞费苦心。一个"武"字,就包含了非常深刻的思想,"武"者,"止戈"也,是"止"和"戈"两字组合而成,隐含的意思,乃是制止战斗;"术"者,方法,手段、策略、路径;联合起来的意思,即是通过一定的办法,发挥个人的良能,获得克敌制胜的能力,最终实现制止武力的目的。这个立意是非常好的。可是,武术果真如造字者的初衷那样,能够运用武力制止战斗吗?
我以为中国的武术,较之西方的拳击、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八拳(俗称泰拳,因使用双手、肘、膝、脚作为攻击的武器,称为八拳),实在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什么呢?
第一,自说自话。从历史上看,中国武术门派林立,技法烦杂,歧路罗布,学拳者不知所从。拳术的真谛,乃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办法,获得拳术的真实力量,换言之,就是能击败对手,这就够了。而中国的武术,往往舍本逐末,一个门派有一个门派的招式,比如太极拳,一定要会"懒扎?quot;,好似今日商界津津乐道的品牌形象,不将这些招式学会了,一板一眼的操练给人看,那就不是我的门人徒弟。现代形意拳大师王芗斋先生,有感于中国武术的庞杂、门户之争,先后写成《意拳正规》和《拳道中枢》等文字,阐明拳学的意义,以"兼容并包"的精神,广泛吸收内家拳学的真髓,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整套中国拳术力量的训练办法:站桩--试力--试声--发力--走步--推手--实作,可谓荟萃中国拳学的大成,并调教出一批拳术精湛的学生,可是在1946年王先生逝世后,他的学生立刻分成两枝,一枝称为意拳,由姚宗勋领衔,一枝叫大成拳,由王选杰领衔,两派互不相让,老死不相往来,一时之间,各大武术杂志成为两派集体拼斗口水的集中营,从1990年代到现在,纷争越来越激烈。大家都称自己的拳学是正宗,得了王芗斋先生的真传。这还不算,还要煞费苦心的制造出大成十八技击术,以此显示自己拳学的变幻莫测。结果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门原本要不断吸取拳学精华的现代拳学,就被糟蹋得面目全非,门派之见更甚于其他拳学。
第二,故弄玄虚。源于中国文化的武术,它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如太极拳,拳谱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先,动静之母也",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又如王芗斋云?quot;如或论制敌,拳道微末技",说这句话的意思,乃是强调武学在改善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利国利民,养成清逸大勇的武学品格上的作用,这种武学精神的锻造,是中外拳学都孜孜以求的目标。可是目下武坛如何呢?金庸先生撰写的《射雕英雄传》描绘了神奇的降龙十八掌,可以隔山打牛,发气击人,立即有人出来,在武学杂志刊登广告,自云是丐帮多少代传人,现将降龙十八掌公诸于世。一时之间,舆情大哗,更有传言"武术名家"金庸先生亲自莅临指导云云,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我十四岁时,有感于身体羸弱,因为边疆没有武术教师,就买来一本少林寺拳学《连手短打》,一共三十六式,怀着浓厚的兴趣,天天揣摩钻研,花了大半年时间按图索骥,终于自学完成这套拳路。在自学的过程中,系统读了《黄帝内经》、《少林寺拳谱》、《拳诀》等中医、武术经典,也购买了大量的武术杂志,通过独立的研究和思考,逐渐对武术理论有了"登堂入室"的认识,对于武术杂志上刊登的惊天动地的武功,什么"乾坤闪电手"、"曦阳指"嗤之以鼻,更奇怪这些杂志何以能刊登如此荒诞不经的言论。于是恶作剧的撰写了一篇《灵山神力速成铁砂掌》文章,从培元功、神力桩、外功修持、内功修持、养功和洗手药六个方面将训练铁砂掌的优秀方法组合起来,自命"灵山派"武功,很快就刊登在某武术杂志92年第10期。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五百多封,其中还有"****护寺武僧武术院"学员的来信,兴奋异常的告诉我:"练了一剑(我在文章中用的道号)大师的"盘古开天地"内功,很快就能劈开砖了。"14岁的我虽然小,还是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告知这个"学生",我的"盘古开天地"内功,就是你少林寺的"铁牛犁地"的功架啊!
神秘主义色彩浓郁的武术,被武术骗子(我也算一个?)搞得支离破散,这能怪谁呢?谁让你不用科学的力学理论来指导呢?本是一篇恶作剧的讽刺文章,不料却成了我的处女作,现在想来,哭笑不得!
第三,华而不实。前几年曾有全国武术冠军遭遇到几个歹徒殴打的报道。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现在的武术冠军,名目繁多,比如拜在哪个体育学院教授的门下,练习太极拳,在赛场上打一套,有板有眼,丝毫不走样,姿势又漂亮,那保准是冠军。早把武术克敌制胜的目的抛之脑后。
中国武术的“外家拳”与“内家拳”
中国武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其中,“外家拳”和“内家拳”代表武术流派中两种不同的技术风格。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武术的“外家拳”与“内家拳”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和学习啦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从技法特点上看:
所谓“外家拳”就是刚显于外,强调先发制人、以动制静、主于搏人等武术技术风格的拳种。属于外家的拳术种类很多,如少林拳、大小红拳、炮拳、长拳等五十多种。所谓“内家拳”是相对于“主于搏人”的外家拳技而言的,它是柔显于外,强调后发制人、以静制动、主于御人等武术技术风格的拳种。代表拳种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从本质上讲,两者都是拳法的范畴,都必须以人体的生理机能为根本,都离不开武术特有的运动技法。
从外功与内功上看:首先,武术有内功和外功之分,内功主练气,即内练一口气;外功主练筋骨皮,提高击打能力。一般认为内家拳尚柔,以静制动,重视内练内养,用中国哲学理论来阐述拳理。而外家拳则以刚猛、劲力见长,以动制静,重视外劲的训练。实际上这并不意味着内家拳只重于内功修炼,外家拳只偏于外劲的修炼。内外两家之分,是就两大门派的技术风格而言,两者之间的区别在术不在气。武术的内功和外功是各流派都要求具备的,各流派均强调“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内外双修,如拳谚所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无气不是功,无功不是拳”。外功不是“外家拳”专有的,“内家拳”中也要求外功的修炼;内功也不是“内家拳”所固有的,“外家拳”也有内功的修炼。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外家拳”和“内家拳”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并逐步吸取各自的优点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自然法则。
从刚柔相济说法上看:传统上认为,“外家拳”重刚,“内家拳”重柔。而在武术基本法则中,拳家认为“过刚易折,太柔易痿”“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迫不捷”。刚与柔在拳法中是相互变化的。另外,不同的拳种,处理刚柔相济有不同的方法。不过在处理刚柔时要有一个适当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中”,超过这个标准就是“过”,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是“不及”。在适度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不是受于“外家拳”和“内家拳”的限制,过分强调刚或柔,固执不化,拘守某一固定标准。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刚柔体现在“外家拳”和“内家拳”各拳种之中,而不是“外家拳”只有刚,“内家拳”只有柔。刚和柔在不同的拳种之中常会随时转变,也既是拳谚中常说的“刚中寓柔,柔中寓刚”“用刚相济柔力,用柔相济刚力,看似主柔,其实是刚;看似至刚,其实主柔”。刚柔直接体现的是武术的风格特点,无论主刚还是主柔,只是强重之分,不可缺一。正由于刚柔的相互依存转化,从而表现出拳种的风格特点。刚和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刚能胜柔,柔能克刚。刚柔相济才是最好的中和之道,达到了刚柔相济,才能发挥拳技的最大攻击力,才能克敌制胜,这也是各拳种所最求的最高目标。
从攻守动静说法上看:
表面上“外家拳”的技术风格是以动制静,强调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内家拳”则以静制动,强调主于防守,后发制人。但实际上,以动制静或以静制动只是武术技击中重要的战术之一。动则为攻,静则为守。攻是为了克人取胜,防守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保护自己的目的也是为了克人取胜。进攻是主动,可以先发制人,防守是被动的形式,但可以后发制人。“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掌握攻守动静之变化,来战胜对方。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攻守动静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武术技击中,动静不仅有对立的一面,而且还有统一的、相互依存的一面。没有动之属阳,也就无所谓静之属阴,每一方都以其对立的另一方为存在的条件。“外家拳”和“内家拳”中的套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对“动”与“静”都有具体形象的要求。动静是相互依存的,它不以拳派之分而单独存在。另外,技击中的“动”也是动中有静的动;“静”,虽然要求外形纹丝不动,但却是“静中有动”,即所谓“静中寓动机”。
从上面论述中可知,“外家拳”主动和“内家拳”主静,是相对于整个流派的技术风格而言。在具体的拳技击中,动和静寓于各个流派拳术之中,没有绝对的动静之说。动与静在武术运动中随时相互转换,是有规律可循的。两者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存在相互联系的,它深刻地反映在“外家拳”和“内家拳”各拳术的技术特点之中。
综上所述,中国武术中的“外家拳”也好,“内家拳”也罢,虽在动作风格上各有侧重,但其内在本质必定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高度和谐的。
中国武术相关文章:
1.中国武术四大门派
2.中华武术与宗教的关系
3.什么是中国武术
4.中国武术有哪些主要拳种介绍
5.中华武术种类
泰拳技术母招与子招
泰拳有很多招法,在很早以前,泰拳的主要招法就已经被划分为两大类,即母招与子招。实战中,某些招法的具体运用会因师承的不同而各有变化,在此仅就一般性的运用举例说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泰拳技术母招与子招。
一、泰拳技术母招
母招有15项,介绍如下:
1.鱼牙交错
这项技术用于防守反击。当对手用直拳攻击我(穿黑裤者)时,我可以后撤一步,用手拨开来拳,随即出拳反击。(图3-20)
2.飞鸟掀巢
当对手伸出手臂准备搂抱我(穿黑裤者)颈部时,我可以用双手向上插入对手两臂之间,然后用膝反击。 (图3-21)
3.爪哇投矛
当对手用左刺拳攻击我(穿黑裤者)面部时,我可以向右闪到对手外侧,重心前移;同时,弯曲左臂,用肘击打对手肋部。 (图3-22)
4.依诺刺剑
当对方用左直拳攻击我(穿浅色裤者)面部时,我可以闪到对手外侧,重心落在右脚,然后用膝击打对方肋部。 (图3-23)
5.举须弥山
当对手用右腿踢击我(穿黑裤者)上体时,我可以接住对手右腿,并向上抬高,使对手失去平衡而倒地。 (图3-24)
6.老僧掐瓜
当对手用左直拳进攻时,我(穿浅色裤者)可以用左脚踏向右前方;同时,用右手挡开来拳,并用左上勾拳击打对手下颌或者腹部。 (图3-25)
7.孟人撑柱
当对手用右直拳进攻时,我(穿黑裤者)可以弯曲手臂防护面部;同时,向右转体,重心落在右脚,然后蹬踢对手胸部或者下腹部。 (图3-26)
8.插木钉
当对手踢击我躯干时,我(穿浅色裤者)可以用肘端尖锐部位向下砸击对手小腿胫部(图3 -27)。如若使用得当,可以将对手小腿击伤。
9.鳄鱼摆尾
当对手准备进攻时,我(穿黑裤者)可以用左脚踏向右前方;同时,弯曲手臂防护面部,并顺时针转体,然后用右脚向上踢击对手上体。 (图3-28)
10.折象鼻
当对手用右腿踢我肋部时,我(穿黑裤者)可以侧身避开攻击,并接近对手,用左手接住对手右腿并抬高,然后用肘部击打对手大腿上部(图3-29)。如果能将肘部抬到足够高度,还可以击打对手头部。
11.扭蛇尾
当对手用右腿踢击我(穿浅色裤者)肋部时,我可以用手接住对方脚后跟,并用力猛扭,然后用膝击打对方大腿上部(图3-30)。实施时必须迅速果断,否则容易遭到反击。
12.飞鸟还巢
当对手暴露出面部目标时,我(穿黑色裤者)可以用右脚踏向左前方,然后逆时针转体,用左肘击打对手。这种技法在泰拳中称为“反肘”。 (图3-31)
13。灭油灯
当对手用右拳进攻时,我(穿浅色裤者)可以用左手防护颌部,左脚前踏一步,上身左闪避开来拳,用手挡住对手右臂并下压,然后迅速出拳,击打对手面部或者眼窝部位(图3-32)。也可以击打对手心脏或者腹部。
14.魔王捉猴
当对手用左拳攻击我(穿浅色裤者)面部时,我可以用右手挡开来拳;同时,用左手搂住对手颈部,然后实施反击。 (图3-33)
15.折象颈
当对手用左直拳进攻时,我(穿黑裤者)可以用左脚接近对手,用右手挡开来拳;同时,用左手伸向对手颈部,然后抓住其颈部用力下压,随即迅速对其胸部或者腹部施以膝击(图3-34)。如果对手头部被压得很低,还可以用膝击打其面部。
二、泰拳技术子招
子招也有15项,分别是:
1.神象击齿
当对手用右直拳攻击我(穿浅色裤者)上体时,我可以略微向右倾斜避开来拳,然后向左转身,用上勾拳击打对手颌部。 (图3-35)
2.抹面腿
当对手用右拳进攻时,我(穿浅色裤者)可以用右手拨开对手右拳,然后用右腿向上蹬踢对手面部。 (图3-36)
3.魔王偷女
当对手用左拳攻击时,我(穿浅色裤者)可以迅速闪避;同时,快速接近对手,抱住其腰部往上提,并用下颌压在对手身上,将其摔倒。 (图3-37)
4.罗摩射箭
当对手准备用双肘砸击我(穿黑裤者)头部时,我也向对方接近;同时,抬高手臂,使前臂与地面大致平行,以抵挡对手肘击,然后用上勾拳击打对手腹部。 (图3-38)
5.狮子越涧
当对手准备踢击我(穿浅色裤者)头部时,我可以向外侧闪避,然后迅速踢击对手支撑腿的膝关节,阻止其攻击。 (图3-39)
6.鹿回头
当对手用右拳攻击我(穿浅色裤者)面部时,我可以向对手外侧闪避;同时,用右腿踢击对方肋部(图3-40)。如果对方后撤避开,我可以立即转身,收回右腿作为支撑腿,用左腿踢击对方颌部或者胸部。
7.山神卷土
当对手用右腿向我(穿黑裤者)肋部踢来时,我可以用肘部进行格挡,然后迈右脚接近对手,并逆时针方向转体,用左肘击打对手颌部。 (图3-41)
8.蛟龙潜海
当对手踢击我(穿黑裤者)颌部或太阳穴时,我可以下蹲闪避(图3-42),对手踢击落空时,我就可以踢击其膝关节。
9.神猴献戒
当对手准备用右拳攻击我(穿黑裤者)面部时,我即向其接近,并用双拳攻击对手颌部。实战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左手格挡来拳,并用右拳击打目标。 (图3-43)
10.越人撒网
当对手向我(穿黑裤者)下腹踢来时,我可以用手臂进行格挡,并抓住对手脚跟,然后踢击对方支撑腿的大腿上部或者膝关节。 (图3-44)
11.泰也撑柱
当对手准备用右腿扫踢我(穿黑裤者)肋部时,我可以提起右腿,蹬踢对方大腿上部。 (图3-45)
12.天鹅折翅
当对手用左直拳攻击我(穿长裤者)面部时,我迅速用左脚踏向对手,并用右臂挡开来拳,然后用左肘向斜下方砸击对手上臂或者颈部。 (图3-46)
13.扎花环
当对手用右直拳攻击我(穿长裤者)面部时,我可以向对手外侧闪避,用左手挡开来拳,然后迅速顺时针方向转体,用右肘击打对手太阳穴。 (图3-47)
14.老僧扫院
当对手用右腿扫踢我(穿短裤者)时,我可以转身闪避;同时,用左腿踢击对手支撑腿的膝关节。 (图3-48)
15,切瓜
当对手用左直拳攻击我(穿短裤者)时,我可以踏向对手内侧,用右臂挡开来拳,然后用左肘击打对手面部。 (图3-49)
本文Hash:8f1ed35bfbcbe9a610874828b27486d54ee2ca63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