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站桩 二、试力 三、摩擦步 四、发力 五、试声 六、推手 七、实作
大成拳又称意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内家拳。此次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大成拳初学入门:大成拳七妙法门。欢迎阅读。
一、站桩
(一)浑元桩
元桩的姿势是两脚平行而方,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掌上,以保持身体平稳。腿部略有弯曲,以利于下肢产生弹力。两膝略往前顶,配合练此桩时臀部后坐,以保持前后力量的平衡。两手抬至胸前,略高于自己双肩,呈臂半圆、腋半虚的姿势,以利于实作时的间架配备。两手手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如抱两球和状态,以增长臂部的外撑内裹的力量,并可使力量容易达于指端。双手与自身距离约有三拳,这可在技击时守住自己上身的要害部位。更须做到头直项竖,身形中正,胸窝微收;周身上下,大小关节,要"逢节必顶,逢曲必夹"。就是说凡是关节之处,都需要有外顶的力量;凡是关节反面的弯曲部位,都要有内夹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周身的力量平衡均整,从而达到动作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除此之外,站此桩时,还要做到头顶如绳吊紧,这样可以振奋精神,还能助长下肢动作时的灵活性。肩部稍往后张,使心胸开阔,有利于肺部的呼吸和精神的舒放。两目微睁,目光远望,以蓄养精力。全身松,有益于周身气血的通畅运行,既可养生又可增长技击时的力量。在意念中要做到"凝神定意,清净无为"这样日久功深,就能够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到此境界,性不养而自养,身不练而自练。久练此功,可收精神充沛、气贯周身和力量雄厚之效。这就是大成拳所说的"神元、气元、力元"的浑元之体,所以此桩法名为浑元桩。
(二)技击桩
此桩是练习大成拳技击必不可少的桩法,故名技击桩。其姿势是两足呈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呈丁八字步行,称为丁八步,又称半丁半八步。身体微斜,两腿弯屈,身往后坐,前脚根略离地面,膝盖前顶,目视前方。两手抬起,屈肘环抱,肩松肘横,十指分开,如抓球状。小腹松圆,胸窝含蓄,头直顶竖,要做到虚灵挺拔,舒适均整。同时,周身上下要做到整而不僵,松而不懈。初步如此练习即可,若要更进一层,需加意念活动,两手两臂要有拉之不开,推之不动,砸之不落的精神锻炼。待到日久功深,就须目光内敛,其神态如捕鼠之猫,将窜而未动,欲扑而待机。要有静中求动的锻炼方法,就是假想在三尺以外,七尺以内有"假想敌"对自己做周旋扑打,而自己以站此桩的姿势,以不变应万变还击对方,如此用功,可锻炼自己技击时的灵敏性,此就是拳术中"无形似有形"的锻炼方法。
技击桩歌诀:
前后丁八步,两臂如抱婴。
虚灵挺拔立,意紧形要松。
二、试力
试力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名叫钩锉试力。其步法姿势与站技击桩相同,两手自然抬起,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分开,略微弯曲而向前指,用身体催动双手向前推出,指尖向前,臂亦随之而动,但切勿完全伸直,以防力量破体。两手之间的距离约有一头。意念如用双手十指推动水中漂木,缓缓而行。当两臂快要伸直时,两手向内翻转,掌心相对,用身体将双手慢慢拉回,其动作要连绵不断,待到双手距离自己前胸约有一拳之时,再行翻转,手心向下,继而前推。这样做周而复始的练习。待到日久功深,要加上出手如锉,回手如钩,力不空出,意不空回的意念。如此用功,日久自能感到双手和两臂,乃至全身与大气产生摩擦力,使自身之气与宇宙大气相合,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钩锉试力歌诀:
出手如钢锉,回手似钩竿。
意在周身外,不离自身间。
三、摩擦步
大成拳的步法很多,摩擦步是最基本的步法,此姿势是两脚平行而立,类似立正,但膝部略有弯屈,身形中正,两肩放松,两臂左右分开,与自身约成六十度,两手十指分开,掌心如按两大气球,头往上顶,臀部下坐,胸要含,背要紧,气要足,心要静,精神要舒放,小腹要充实。如此默立片刻之后,此时身体重心放在两脚掌上,然后将重心移到左腿胯部,右脚做半弧形平行的慢慢移动,脚尖向前,落于自身之右外侧。然后,再将重心移到右胯部,左脚做半弧形,平行地慢慢澳前移动,脚尖向前,落于自身之左外侧,两脚之间的距离始终要保持一脚半为最好。两脚做如此的交替练习。在练此功之时,注意膝盖略有上提之意,足尖应须略勾,足心不可离地面太高。在意念中假想两足如 水而行,似有阻力,要做到即沉稳又灵活,既连绵不断又松紧适宜。此是前进姿势的练习,如欲做后退姿式练习,则可照此做还原动作。
摩擦步歌诀:
身形端正顶头悬,步若鸡行体略偏。
进退自如凭肩胯,膝纵足兜起波澜。
四、发力
发力包括有形,无形,有定位,无定位,自动,被动,整体,局部等多种发力。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名叫正面整体发力。其姿势与作钩锉试力时相同,只是在试力的过程中,双手骤然停顿,身向前撞,手向前抖,力向外发,然后立即将双手收回原处,呈原来试力时的姿式,而使双手两臂,乃至周身产生弹力。练此功时,要注意其根在脚,发于脊髓,而使全身力量达于指端之外。
发力歌诀:
周身软如棉,意念指端前。
炸力无间断,如弓射弹丸。
五、试声
试声是补充试力中的微细不足之处,声应由腹部丹田而发。初试时应有声,由有声而至无声,无声时气充体,气充体而力量足。故试声时应做到"有声如幽谷撞钟,无声要气充毛发"。练习试声时,其下肢姿势与站技击桩相同,只是两手臂于身后,肩部和胸部同时放松。尤其胸部不可有一丝发紧。以口腔发出"啊"字声音,作为试声的初步练习,进而以胸腔发出"啊"字声音,后再以颈部位的所谓后壁发出"啊"字声音,最后将此"啊"字声音,由口腔、胸腔、后音壁三个部位产生共鸣,由小腹丹田发出。初试声时可以发出声来,继而以"啊"字的气来代替"啊"字的声。
试声歌诀:
声自丹田发,啊字中口中出。
胸部不费力,如幽谷撞钟。
六、推手
推手有单推手和双推手两种锻炼方法。单推手称为定步推手,双推手称为活步推手。推手的形式虽有单双之别,但其原理大体一致。
(一)单推手,即是甲乙双方以站桩时的步法,双方以右小臂相搭(以推右手为例)彼此由左往右做缓慢的弧形运动,在做此弧形运动时,要保持自己的中线部位不受对方侵犯,同时要争取以自己的柔化之力,控制对方的中线部位,以备待机发力于对方。中线部位就是人身上胸部任脉部位。这就是芗斋先生说过的"守中用中,得其环中,以应"的锻炼方法。
单推手歌诀:
两臂相接如试力,沾粘连随意须真。
滚动旋律凭力"点",抖放惊弹步摧人。
(二)双推手,即是甲乙双方彼此两小臂相搭接(手在上为搭,手在下为接),中自身中线部位往自身左右两外侧,然后由上往下做缓慢的弧形运动,以摩擦步为基础做前进后退的练习。练习双推手时,也同样要求"守中用中"的原则,双推手实际上就是双人试力。
双推手歌诀:
四条小臂紧相连,动转挪移步为先。
控制对方如绳缚,摔挂打放需自然。
七、实作
实作就是双方做技击练习,也就是作拳的方法,其作拳时尽管有劈、崩、钻、炮、横、削掌、掖掌、塌掌、夫子顿首、穿裆脚、蛇形腿等各种打法。但这些打法,不是固定的死招术,而是通过掌握时机性和空间性的同时,随机应变,待机发拳。因作拳时对方变化多端,故很难具体说清应该如何实作,但就其大体而讲,在接近对方之时,头要撞人,手要击人,足要踢人,步要过人,神态要逼人,气势要袭人,并要做到手脚齐到,全身齐动的实作要领。
实作歌诀:
双方交手,气势当先,
欲接未触,体态安然,
间架得当,稳准狠严,
力撑八方,灵机内含,
得机得势,进退截拦,
何须招法,本能自然。
以上这七个基本练拳步骤,有其一定的完整性,如果单纯从力的角度来讲,力由站桩而得,由试力而知,由发力而用,由推手而懂,由实作而知变化,由试声而固元气,力量才能笃实。大成拳还有其他的一些锻炼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大成拳相关文章:
1.大成拳矛盾桩功练习与应用
2.熊门铁拳功和大成拳绝杀手法的介绍
3.意拳的试力和发力的基本技法
4.大成拳的功法训练之站桩如何训练
5.中国武术有哪些主要拳种介绍
什么是大成拳七妙法门
大成拳又称意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内家拳。无固定招法和拳套,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故名大成拳(意拳)。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成拳七妙法门,欢迎阅读。
大成拳七妙法门
“七妙法门”即站桩、试力、步法、发力、试声、推手及实作。
一、站桩
(一)浑元桩
元桩的姿势是两脚平行而方,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掌上,以保持身体平稳。腿部略有弯曲,以利于下肢产生弹力。两膝略往前顶,配合练此桩时臀部后坐,以保持前后力量的平衡。两手抬至胸前,略高于自己双肩,呈臂半圆、腋半虚的姿势,以利于实作时的间架配备。两手手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如抱两球和状态,以增长臂部的外撑内裹的力量,并可使力量容易达于指端。双手与自身距离约有三拳,这可在技击时守住自己上身的要害部位。更须做到头直项竖,身形中正,胸窝微收;周身上下,大小关节,要"逢节必顶,逢曲必夹"。就是说凡是关节之处,都需要有外顶的力量;凡是关节反面的弯曲部位,都要有内夹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周身的力量平衡均整,从而达到动作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除此之外,站此桩时,还要做到头顶如绳吊紧,这样可以振奋精神,还能助长下肢动作时的灵活性。肩部稍往后张,使心胸开阔,有利于肺部的呼吸和精神的舒放。两目微睁,目光远望,以蓄养精力。全身松,有益于周身气血的通畅运行,既可养生又可增长技击时的力量。在意念中要做到"凝神定意,清净无为"这样日久功深,就能够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到此境界,性不养而自养,身不练而自练。久练此功,可收精神充沛、气贯周身和力量雄厚之效。这就是大成拳所说的"神元、气元、力元"的浑元之体,所以此桩法名为浑元桩。
(二)技击桩
此桩是练习大成拳技击必不可少的桩法,故名技击桩。其姿势是两足呈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呈丁八字步行,称为丁八步,又称半丁半八步。身体微斜,两腿弯屈,身往后坐,前脚根略离地面,膝盖前顶,目视前方。两手抬起,屈肘环抱,肩松肘横,十指分开,如抓球状。小腹松圆,胸窝含蓄,头直顶竖,要做到虚灵挺拔,舒适均整。同时,周身上下要做到整而不僵,松而不懈。初步如此练习即可,若要更进一层,需加意念活动,两手两臂要有拉之不开,推之不动,砸之不落的精神锻炼。待到日久功深,就须目光内敛,其神态如捕鼠之猫,将窜而未动,欲扑而待机。要有静中求动的锻炼方法,就是假想在三尺以外,七尺以内有"假想敌"对自己做周旋扑打,而自己以站此桩的姿势,以不变应万变还击对方,如此用功,可锻炼自己技击时的灵敏性,此就是拳术中"无形似有形"的锻炼方法。
技击桩歌诀:
前后丁八步,两臂如抱婴。
虚灵挺拔立,意紧形要松。
二、试力
试力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名叫钩锉试力。其步法姿势与站技击桩相同,两手自然抬起,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分开,略微弯曲而向前指,用身体催动双手向前推出,指尖向前,臂亦随之而动,但切勿完全伸直,以防力量破体。两手之间的距离约有一头。意念如用双手十指推动水中漂木,缓缓而行。当两臂快要伸直时,两手向内翻转,掌心相对,用身体将双手慢慢拉回,其动作要连绵不断,待到双手距离自己前胸约有一拳之时,再行翻转,手心向下,继而前推。这样做周而复始的练习。待到日久功深,要加上出手如锉,回手如钩,力不空出,意不空回的意念。如此用功,日久自能感到双手和两臂,乃至全身与大气产生摩擦力,使自身之气与宇宙大气相合,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钩锉试力歌诀:
出手如钢锉,回手似钩竿。
意在周身外,不离自身间。
三、摩擦步
大成拳的步法很多,摩擦步是最基本的步法,此姿势是两脚平行而立,类似立正,但膝部略有弯屈,身形中正,两肩放松,两臂左右分开,与自身约成六十度,两手十指分开,掌心如按两大气球,头往上顶,臀部下坐,胸要含,背要紧,气要足,心要静,精神要舒放,小腹要充实。如此默立片刻之后,此时身体重心放在两脚掌上,然后将重心移到左腿胯部,右脚做半弧形平行的慢慢移动,脚尖向前,落于自身之右外侧。然后,再将重心移到右胯部,左脚做半弧形,平行地慢慢澳前移动,脚尖向前,落于自身之左外侧,两脚之间的距离始终要保持一脚半为最好。两脚做如此的交替练习。在练此功之时,注意膝盖略有上提之意,足尖应须略勾,足心不可离地面太高。在意念中假想两足如水而行,似有阻力,要做到即沉稳又灵活,既连绵不断又松紧适宜。此是前进姿势的练习,如欲做后退姿式练习,则可照此做还原动作。
摩擦步歌诀:
身形端正顶头悬,步若鸡行体略偏。
进退自如凭肩胯,膝纵足兜起波澜。
四、发力
发力包括有形,无形,有定位,无定位,自动,被动,整体,局部等多种发力。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名叫正面整体发力。其姿势与作钩锉试力时相同,只是在试力的过程中,双手骤然停顿,身向前撞,手向前抖,力向外发,然后立即将双手收回原处,呈原来试力时的姿式,而使双手两臂,乃至周身产生弹力。练此功时,要注意其根在脚,发于脊髓,而使全身力量达于指端之外。
发力歌诀:
周身软如棉,意念指端前。
炸力无间断,如弓射弹丸。
五、试声
试声是补充试力中的微细不足之处,声应由腹部丹田而发。初试时应有声,由有声而至无声,无声时气充体,气充体而力量足。故试声时应做到"有声如幽谷撞钟,无声要气充毛发"。练习试声时,其下肢姿势与站技击桩相同,只是两手臂于身后,肩部和胸部同时放松。尤其胸部不可有一丝发紧。以口腔发出"啊"字声音,作为试声的初步练习,进而以胸腔发出"啊"字声音,后再以颈部位的所谓后壁发出"啊"字声音,最后将此"啊"字声音,由口腔、胸腔、后音壁三个部位产生共鸣,由小腹丹田发出。初试声时可以发出声来,继而以"啊"字的气来代替"啊"字的声。
试声歌诀:
声自丹田发,啊字中口中出。
胸部不费力,如幽谷撞钟。
六、推手
推手有单推手和双推手两种锻炼方法。单推手称为定步推手,双推手称为活步推手。推手的形式虽有单双之别,但其原理大体一致。
(一)单推手,即是甲乙双方以站桩时的步法,双方以右小臂相搭(以推右手为例)彼此由左往右做缓慢的弧形运动,在做此弧形运动时,要保持自己的中线部位不受对方侵犯,同时要争取以自己的柔化之力,控制对方的中线部位,以备待机发力于对方。中线部位就是人身上胸部任脉部位。这就是芗斋先生说过的"守中用中,得其环中,以应"的锻炼方法。
单推手歌诀:
两臂相接如试力,沾粘连随意须真。
滚动旋律凭力"点",抖放惊弹步摧人。
(二)双推手,即是甲乙双方彼此两小臂相搭接(手在上为搭,手在下为接),中自身中线部位往自身左右两外侧,然后由上往下做缓慢的弧形运动,以摩擦步为基础做前进后退的练习。练习双推手时,也同样要求"守中用中"的原则,双推手实际上就是双人试力。
双推手歌诀:
四条小臂紧相连,动转挪移步为先。
控制对方如绳缚,摔挂打放需自然。
七、实作
实作就是双方做技击练习,也就是作拳的方法,其作拳时尽管有劈、崩、钻、炮、横、削掌、掖掌、塌掌、夫子顿首、穿裆脚、蛇形腿等各种打法。但这些打法,不是固定的死招术,而是通过掌握时机性和空间性的同时,随机应变,待机发拳。因作拳时对方变化多端,故很难具体说清应该如何实作,但就其大体而讲,在接近对方之时,头要撞人,手要击人,足要踢人,步要过人,神态要逼人,气势要袭人,并要做到手脚齐到,全身齐动的实作要领。
实作歌诀:
双方交手,气势当先,
欲接未触,体态安然,
间架得当,稳准狠严,
力撑八方,灵机内含,
得机得势,进退截拦,
何须招法,本能自然。
以上这七个基本练拳步骤,有其一定的完整性,如果单纯从力的角度来讲,力由站桩而得,由试力而知,由发力而用,由推手而懂,由实作而知变化,由试声而固元气,力量才能笃实。大成拳还有其他的一些锻炼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大成拳基本功法-乌龙卷臂试力 大成拳桩功
习武讲究循序渐进,我们看武侠小说的时候总是看到急于求成的练武者非常容易走火入魔。就是因为他们练武顺序不对。在大成拳的练习中,很多人都先练钩挂试力,钩挂试力就是由乌龙卷臂试力演变的。其实林肇仑在教学生试力时,往往是先练乌龙卷臂试力。下面学习啦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大成拳基本功法-乌龙卷臂试力,欢迎阅读。
大成拳基本功法-乌龙卷臂试力
乌龙卷臂试力又称“进退卷臂”,是意拳(大成拳)中比较重要的试力功法。王芗斋先生在《意拳正轨》中云:”意拳之正轨,不外古势之老三拳,与龙虎二气。龙虎二气为技,三拳为击“。乌龙卷臂就是其中龙法的基本功法之一。
乌龙卷臂试力的基本运动形式为浑元桩的向内、向上的撑抱拧转、外翻为大天星桩,再由大天星桩往回卷、往内、向下的撑拧裹抱变为抓球桩,再由抓球桩变为扶按桩。其练法如下:下肢站成丁八步,两手前伸,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心向下,手指自然撑开,两手相距25厘米左右,目视前方,然后,两手外旋180度(左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至手心斜向上方。运转中要始终保持肘部外撑。动作不停,两手由斜向上,往回、往内扣腕裹卷内旋90度(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同时配合手部的运动,后胯往后指,前膝前顶降低身体重心,身体微坐。然后两手外旋90度至手心向下,肘部依然保持外撑,同时后胯往前催,前脚踩实,头与两脚相挣,两手向左前方缓缓推出(要有顺力逆行之意)。如此往复不断。左右可交换练习。以上为乌龙卷臂试力的定步练法,待动作熟练后,可结合各种步法进行进、退活步练习。试力的意念:设想自己站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之中,双手如龙身,如神龙游空,挟风裹浪,百折不回;又如巨龙潜底,旋转起伏不已;更要有蛰龙振电直飞之神气。日久功深,自能感到身形矫健,神形力具,达到动若腾蛟,形如流水,忽隐忽现,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之境界。
练习此试力的要求:
1、先求舒展,后求紧凑。练习中要求形体放松,始终保持三角支撑,依靠身体的整体运动来带动两手做乌龙卷臂试力。初习时动作的外形可略做大些,待动作熟练,有所体会时,动作外形再逐步做小,这样更易体会试力的内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在漫中体悟。很多初学者在练习试力时,不知不觉就将动作做快了,哪知欲速则不达,很多感受就会漠然滑过,虽下了一定功夫,但收效甚微。要知动愈微神愈全,动作越小越慢越有效果。练习时动作宜缓慢,要做到有欲行又止,欲止又行,更有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之意。
3、要做到“出入螺旋”,林肇仑先生常说:“乌龙卷臂要在‘卷’字上作文章”。因为与其它试力相比,乌龙卷臂侧重上下、左右的撑拧、裹抱、螺旋。练习时要求肩撑肘横,做到逢节必凸,逢曲必夹,两手回卷时要边卷边挂,有外撕之意,重点体会手腕、前臂在转折中的细微变化。
为加深大家对乌龙卷臂试力的理解,现将王芗斋先生有关论述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其为物也,能伸能缩,能刚能柔,能升能降,能隐能现,不动如山岳,动之如风云,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气如四海,玄曜如三光。度来势之机会,揣敌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中处静,以进为退,以退为进,直出而侧入,斜进而竖击。柔去而惊抖,刚来而缠绕。缩骨而出,放劲而落。缩即发也,放亦即缩。甲欲透骨而入髓,发劲意在数尺间”。
大成拳桩功
站桩功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两大类。养生桩虽然也有技击基本功之称,而且有一些从事过多年技击的拳家返回来练习养生桩的事例。但其主要意义还是用以养生,即用来强健身体,防治疾病,故不论性别,年龄各异,身体强弱不同,均可以练习此桩。
养生桩:
养生桩有站式、坐式、卧式和行走式之分,但以站式为主,故这里着重讲站式。
一、站式:站式的基本原则为二脚分开,与肩同宽,平均立稳,全身各关节处无不成钝形三角,无屈不夹,无节不顶。二臂高不过眉,低不过脐,前不盈尺,后不贴身。在这些基本形式下,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姿式,如下所述,只作参考。
1、撑抱式:
神态自然,心平气和,两脚平均站立,左右分开,呈平行状。两脚距离与肩同宽。身体重心放在脚掌和脚跟,足心上吸,腿部略有弯曲,小腹松圆,胸窝含蓄,脊背挺拔。臀部似坐非坐,与腰背形成直线,头直项竖。下颌微向后收,头项上提(意如被绳索吊起。称为吊顶)。手抬至胸前,高度在眉肩之间,两手与胸部之间距离为两拳许,两时左右外撑,两手手心向内,两手指尖之间距离与肩略同。手指微曲,并自然分开,意如抱一浮球,但同时又要向外撑,比例为七抱三撑。两目似闭如垂帘状或双目睁开,向前平视。但此时要神光内敛(不要注视任何目标,而要漠然视之,即有视而不见之意,谓之神不外驰),由寂静调息而扫除一切杂念,由杂念不生而心能入静,静到极处,心与虚空大气会为一体;意如独立云端,背靠宝树,身心舒适,内外温养、从而达到养生强身之目的。
2、提按式:
手臂伸向前下方,左右自然张开,微微弯曲。两臂提起,两时外撑,手略与脐同高。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微微分开,自然弯曲。双手既向上提,又向下按。有提按大球勿令低昂之意,其余同上式(撑抱式)。
3、撑扶式:
两臂自然抬起,约略与肩同高,掌心向前方。两手相对,指尖向斜上方,手指自然分开,微微弯曲。两时外撑,双手意如撑扶在物体之上,久练之则有撑扶乾坤勿使摇动之意。其余同一式(撑抱式)。
4、托球式:
两臂自然放于身体前方,两臂合抱成圆形,两时外撑,掌心向斜上方,指尖相对,距离二拳许,高度与脐略同,做抱球状。有如托一价值连城之宝瓶一样地稳重,又如托一金质奖杯一样地端正。其余同一式(撑抱式)。
5、插腰式:
如图五所示。两足足尖可自然向外分开,足心上吸,意如吸住地面,双腿沉实,意似埋在土中。两手背在身体后面的肾和命门之处,手指微微分开,手心向外。既在练功又在休息,排除杂念,默对长空。其余同一式(撑抱式)。
6、叉手式:有慢性病者此式习之最为相宜。
两足呈八字形,左右分开,距离略大于肩。两手虎口相握(古人称之为两手合为太极)自然垂放于小腹之上,意念守于自身丹田(脐下一寸处),但要守之自然,似若有无,不即不离,勿忘勿助。调息时与丹田相应,久之小腹有温热感,而能达到固本归元,疏通气血,以祛病延年,其余同一式(撑抱式)。
7、提插式:
两肘向上提,并向外撑,放于身体两侧。手与脐高,指尖向下,掌心向后。五指自然分开微微弯曲,意如插于泥中,不断插拔而体会其中之力量。其余同一式(撑抱式)。
8、按球式:
两手臂自然弯曲,向前伸出,手指分开,亦自然弯曲,指尖向前,手心向下,手的高低约在脐上乳下的位置。双手意如按着水中浮球,随其起伏而调整之。其余同一式(撑抱式)。
9、拧裹推式:
两臂在前,上抬呈环抱状,手与眉高。掌心向外。双手相对,手指尖斜向上方。二手食指之力欲搭成十字。两手距离为两拳,手指分开,自然弯曲,两腕向外撑,向内裹,而肘向外撤,两掌向外推,又向上托。
以上所述姿式只是大意如此而已。习者不可过分用力,以防身体僵硬。
二、坐式:
坐式是坐着练功的姿式。除坐着与站着的下肢不同之外,上半身均相同。尤其是手部,臂部的姿式与站式完全一样。下肢的姿式分为下述二种情况:
①坐于适应高度的座位之上,两腿自然分开,两足略成八字形,平均着地,比肩略宽;
②坐于适当高度的座位之上,两腿自然分开,两足略成八字形,足跟着地,比肩略宽,足心向上吸,足尖向上翘,向回勾:
三、卧式:卧式为躺着练功的姿式。分仰卧式和侧卧式两种,其中卧式与站式十分相象。下面分别叙述如下:
1、仰卧式:
仰面朝天卧于床上。二肘着床。两臂抬起,成抱球状,两膝自然弯曲,足跟着床,足心内吸,足尖回勾。全身放松,意如水中仰泳遍体舒适轻灵。
2、侧卧式:
这里仅以右半身着床为例,左半身着床可同法推得。右手置于枕上,用手掌扶子头部(手扶头时将耳孔露出),左手自然置于左大腿之上,或轻轻按于床上(靠小腹之处,指尖向头),使胸部虚空。右腿伸出,左腿弯屈于右褪之上,全身放松,意如水中侧泳,悠然自得。
3、行走式:
行走式是在行走之中练习的姿式。习时心平气和,除下肢在行走中与站式不同外.身体其余各部分均与站式相同(唯小腹要求略有差异,站式小腹松圆,行走式小腹长圆而已)。行走式亦要求:臀部稍向下坐。行走式的上身姿式以采用提按式为多。初练者须缀步前行,而后可用正常速度操练,意念如在泥水中行走,以体会其阻力而克服之。
技击桩
本拳的技击桩法虽然也有养生、祛病之功效,但其主要意义还是在于作为研究技击基本功之用。故在养生桩法的训练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技击,便可以进入技击桩法训练。技击中需用各种力量,为此,技击桩就有各种不同桩法,可以着重培养各种不同的力量。但从某一种桩法中也能细心体会出许多不同力量来。故练习技击桩切忌贪多求广,而应专一精湛,认真掌握好一、二种姿式,就可足够应敌制变。须知,少则功力深厚,多则二事无成。这里只讲几种姿式作为初学者选择参考。
1、矛盾桩:这里只讲左脚在前的姿式。以此,同时可推出右脚在前的姿式来,故不赘述。
立正站稳。心平气和,伸出左脚成稍息状。然后右脚脚跟稍向外扭,两脚站成半丁字、半八字形状,谓之了八步。右脚大趾向里拧,向上提,向上指,而大腿根往里拧。提胯。谓之外撑内裹。左腿膝盖向前指。前足虽然着地。但是足跟应虚起,前足有提、蹬、拔、缩、踩几种力,酌情兼施其上,抬起左臂构成半圆形,五指分开弯曲,掌心向后,左手高度不超过双眉。右臂置于体侧,自然弯曲,右手五指分开微曲,指尖对准左手手腕。掌心对着右侧身体:两手距离一尺左右。扭项使鼻尖对准左手手腕。双目自左手手腕附近视出,神光内敛,漠然视之,意如将光线收回(此谓之波视,注意:技击桩双眼决不可闭目或垂帘)。前腿虚,后腿实,力量比例为前三后七,或前二后八.此桩意会;前手为盾、后手为矛。前手拧裹提拔,意如欲将老树连根拔起;后手更是不坚不摧。可见,矛盾桩的名称由来正在于此。
2、托宝贝:
以左式为例,下肢姿式与矛盾桩完全相同、头、目、胸、腹的姿式亦如矛盾桩所述,所不同者:左手在前,右手紧随,两手相距两拳前后差一手,左手略低于眉或与眉齐;右手稍低于左手。五指自然分开,微微弯曲,指向前下方,掌心相对、内收,微微上托,大拇指节及腕部均向上挑、两(肋)时微微外撑,犹如两手托一婴儿,既不可用力,又不可放松,既抱又撑,既托又按,故以托宝贝名之。
3、抓球桩:
两手举起,指尖相对,其问距离一拳左右,两手虎口与头部之距离约三拳左右。两手之高低,范围在眉、肩之间。二肘下垂,二腕下曲,手指自然微曲,双手如抓铁球,需视之如魔术师手中之球,可轻可重,可大可小,有拉之不开,推之不动,砸之不落之意,故取名抓球桩。
4、雀难飞:
此桩与托宝桩极相近似,所不同者惟二手须成半握拳状,拇指与食指略成环形,犹拢住雀头,手掌虚握,犹若拢住雀身,即不可握紧;又不可太放松,以防将雀逃脱而飞去。习者还须假想雀不断在手中挣扎欲飞之感,故全身亦随之时紧时松而得到锻炼。习此桩,须有一定基础后再作练习。
5、降龙桩:
将丁八步前后扩大。前腿弓,后腿蹬(须微微弯曲)站成弓箭步。头额向后拧,目视后方。前手横掌向前推,后手横掌向后推,后手比前手略低,手指自然分开,微微弯曲。有降住毒龙之意。此桩与下述之伏虎桩均为大步桩。操练者习之增长体力较快,但习时消耗体力甚大。初学者不宜站此桩。
6、伏虎桩:
将丁八步扩大到最大限度。臀部下蹲,上身直立,略向前倾。两时向外撑,两手向前伸,一前一后。距离一手,后手比前手略低,掌心相对,指尖下插,手指自然分开,微微弯曲,成掐虎颈之状,有威伏猛虎之态。
7、子午桩:
这里仍以左式为例。右脚踏在地上,微微弯曲,左脚横置于一米左右高的台上,足尖向左,足跟向右,足尖回勾。两臂姿式可与矛盾桩相同。亦可将左手高举过顶,右手放于胸部附近,曲臂,亦曲腕,两手手指自然分开,微微弯曲,指向前下方。此桩亦须功力深厚之后再作练习,此桩对训练技击中腿脚所须基本功作用甚大。
本文Hash:ddfdbe1f27b67d41336a5235c3b234b01a8abc0e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