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导读: 在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 在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2、 在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3、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和精神。武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在教学中,武术有它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如何通过武术教学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以及自强不息,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提高学生武德修养,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在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的选修教学中,由于一些学生受到电视、电影、小说、故事的影响,出于对武术人物的传奇故事及精彩武打镜头的向往,选择了武术。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却无法达到想象中的境界,或者说在枯燥的练习中体会不了武术运动的魅力,产生了一些情绪。尤其是一些调皮的学生,常常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和行为,给正常的教学和同学关系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思想来引导他们,回归武术的真谛。

在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

首先,在武术教学中,根据武术固有的武德内容,在传授武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培育其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团队意识,培养遵纪守法、讲究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勇敢、顽强、朝气蓬勃、自尊自强的进取向上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忍受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这一育人任务,必须贯穿在每一次武术教学活动中,在备课时,要有明确的体现,长期不间断地进行德育熏陶,学生就会表现出容端体正的尚武本色和习武者特有的精、气、神,大大提升学生德育素质。
 

在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2、

其次,武术教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最鲜明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思想和品质,能最生动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武术教学是一个双边的教学过程,通过身体练习,身械练习,以及竞赛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动作都会自然流露出学生的真实个性特点、思想感情和心理品质。勇敢和懦弱,果断和犹疑,协调和僵硬,遵守规则和投机取巧,顽强拼搏和怕苦怕累等等,学生的这些表现,有利于教师准确生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讲一些历史上的武林英豪,像李世民、林则徐、戚继光、秋瑾等,他们为了民族尊严、国家兴旺,甘洒热血报效祖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将武术文化推向世人知晓的影视巨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他们的为国争光精神和吃苦耐劳,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优良品质,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和敬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但这种教育绝不是生硬的说教,也不是训斥,而是应该把教育因素寓于各项练习及活动之中,教师的每一个口令,每一句话,每一个示范,每一次评价,每一个动作手势和每一种眼神表情,都可以作为教育的信号和手段,使学生明确自己表现的对与错,从而不断校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可见,武术教学的德育目标,是明确的,生动的,具体的,也是必须的,并构成评价武术教学的重要标准。

在武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3、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又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课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具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为国争光的品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德育教育的渗透,把德育教育内容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总之,武术教学和德育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德育又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武术教学中,合理运用和渗透固有的武术道德到德育教育中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广大武术教师应充分运用好中华武术这一宝贵的德育育人素材,让学生心灵得到启迪,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精神品格,使教师真正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

武术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总体来说是渴望成才、追求知识、注重交往的,但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或周围环境致使很多大学生崇尚金钱、自觉纪律差,自我意识较强、追求知识又想速成、高傲自大,但是情感和意志方面却显得相对脆弱,既任性又软弱。在科教兴国、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武术教学课上的重要任务。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武术教学课中就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以及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术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武术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一、武术与德行

武就是对抗,而且我们中国人很早就提出来兵者凶器也,那是萧杀之气,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关系到个人的生死的事情,于是它就会有一个对德的要求。从表面上看练武术只是一种技术的修炼,获得某种技术,同时在获得这种技术的过程中,强健了身体,但更深层的是练武术追求着一种人格的修养,我们把它一般地称做修身养性,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

武德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武术精神在各门派中所必须烙守的。《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提出,武德应该包括:禁暴、期兵、保土、公定、和众、丰财。《春秋谷梁传》也认为习武者必须德技兼备,道术兼修。明代的内家拳法《环传》、清代乾隆年间的《武技书》中都对武德做了规定。在武术界与民间,历来都是极力赞扬德高望众的武林高手。比如宋代爱国将领岳飞、明代的文天样、清代张占魁等人,均被世人视为美德的楷模。而人们将不讲武德的视为恶者。在武术各门派中均有未习武者光修德,短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的格言。

武术中重视武德的显著特点是与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武术在中国这个具有特殊性的社会中,它的发展受到阴阳五行学说、民俗学、儒道思想、中医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武术的发展方向与学术历程。武术便以此来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它的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德与力的关系。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倡导的就是和谐,于是,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力的方面相对潜化,而德则被显化,这正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浓重的人文精神与伦理精神。

作为一名习武者,应该很清楚“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的深刻含义,把武德放在第一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习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武者需要有吃苦耐劳、忍耐克己、知难而进的精神,同时也要心胸宽广,对人要以诚相待,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保持不为名利、乐于助人的美德,真正成为文武双全、品学兼优的新一代人才。
 

武术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二、武术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目前,武术已列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上好武术课,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强健体魄,实现终身体育目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使学生们在练好身体的同时思想品德得到修炼就意义更为重大了。所以,作为高校武术教师,应该注意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

(一)根据武术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进去,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武术,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封建思想的影响,武德教育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而在现代,我们所提倡的武德,不能不摈弃那些带有封建色彩三纲五常思想的“师命不可违”、“为朋友两肋插刀”、“哥们义气”等等这些体现封建等级和宗法观念的糟粕,继承、发展传统武德中的精华,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所以,在武术教学中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跟同学们强调,作为大学生学习中华武术,首先是要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典型事例,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霍元甲的“痛击洋人”等爱国主义精神,来激励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这就要求武术教师的文化素质要过关);其次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祖国的保卫者,而不是为了打架斗殴,以强欺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同学们,习武一定要有良好的武德。在和平年代,体育同样是民族精神的橱窗,是体现民族富强、国家昌盛、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这样生动具体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武德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壮志,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更加清楚了武术的精髓。

(二)武术教学中注重社会主义道德的逐渐培养。

        武术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只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连,把武德修养寓于社会道德规范之中,才能使武术更具有时代特征和新的生命力,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出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但是在大量引进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一些领域却出现道德失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

武德中讲究“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谦让和宽厚。如今,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求大学生要做到奉公守法,更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比一般人更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教师要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与精神文明相违背的消极现象,来教育青年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武德思想和行为规范,要按照武术的道德原则、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的过程,以至经过长期努力所形成的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

(三)作为武术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整洁。在教学中,讲解清楚,重点明确,示范动作规范,优美大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产生敬佩感,才能愿意跟你“学艺”。其次,武术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学老师教育的对象基本在18到25岁之间,这些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心理发育正在逐步成熟阶段,并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教师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话,无疑给我们的大学生起到了负面的影响,就会起到徒有一身功夫、思想品德不正的效仿效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还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再次,武术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到“诲人不倦”。这样学生才把你当成亲人,与你交心,才能受到感动,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总之,武术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内练真功,外树形象,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示范作用,不断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在武术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探索

武术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而且已被列为基础教育的一门普及课程在小学开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在武术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探索。

在武术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探索

武术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而且已被列为基础教育的一门普及课程在小学开展。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无论从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武术都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作用。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也是素质教育的探索者。

在素质教育的各项内容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武术训练中的武德教育是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武德教育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他们日后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在学校武术队正式训练开始后,队员们训练热情很高,学习很努力,教学进程很顺利。但笔者发现他们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如衣物随意摆放,换鞋区和放衣物的台子一片杂乱。笔者没有简单地批评说教,而是去把杂乱的衣物摆放整齐,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分捡各自的衣物,通过劳动,优化了学习环境。由此可知,小学生还处于树立正确是非观和形成良好习惯的初始阶段,不能急于进行功夫的教授,而是首先要重视武德的灌输和教育。但是,中华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武德涵盖的内容广泛,要想使他们接受并理解,最终达到自觉去做,最好的做法就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应在平时的训练中言传身教,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素质教育就要从细微处着手,点点滴滴地在行为实践中影响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

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稳定的知识技能,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身心素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应当利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化育人方法,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后来的训练中,笔者特别注重利用训练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讲述一些仁、义、礼、智、信、勇,尊师重教,待人诚恳,为人谦虚等方面的小典故。每个小故事讲完后,笔者都会模拟情景,以小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学会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教,武术队的整体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在武术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探索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学习文化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为爱好武术而耽误学习是不正常的。笔者采取多元化的混合性训练方式,在训练教学中揉合文化课知识的内容。比如在集合或训练中,笔者会用英文来表述一些学生学过的或是简单的词句;在做热身游戏时,加入数学中的加减乘除法口头运算,通过结果是单双数来判断奔跑的方向等,这样的游戏特别受欢迎。作为对比赛落后者或动作没完成者的惩罚,或在训练间歇,笔者要求他们背诵语文课文。这样把课上和课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训练的新鲜感和积极性,同时巩固并促进了文化课的学习。

学生不自觉地乱堆放衣物,忽略学习等现象,看似虽小或与“道德”二字无直接关联,但这是武德的侧面涵盖,是武德开启的基本点。“德高,旨正,纪严,风良,礼谦,志坚,学勤,技精,仪端,境美”是现代武德的内容。武德隶属于体育道德范畴,由于武术有着区别于其他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受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规范。认真实施武德教育,让学生很好地了解武德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和对武术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优秀的品德素质。

总之,在武术这一大教育体系中,不仅仅研究功架、套路、难度的教授,还应当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生在道德、品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作为武术文化的传播者,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抓住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循循善诱,切实把学生看作知识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潜能,更要通过武德教育,帮助学生知道做怎样的人,怎样做人,学会生存、发展,学会学习、劳动、审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风貌。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主旨。

本文Hash:d5ca4e873b1b501d1ba76fccef1761ec0e694850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