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脚靶的训练方法

导读: 跆拳道脚靶的训练方法 跆拳道脚靶的训练方法一、 持靶方法 1. 前踢持靶方法 2. 横踢持靶方法 3. 下劈持靶方法 4. 后踢持靶方法 5. 双飞持靶方法 6. 推踢持靶方法 7. 旋风踢持靶方法 8. 后旋踢持靶方法 9. 直拳持靶方法 跆拳道脚靶的训练方法二、 脚靶训练方法 1. 固定靶 2. 多人靶 3. 反应靶 4. 攻防靶

在跆拳道对抗中攻击时一般使用的部位包括脚前掌、脚趾、脚背、足刀、脚后跟、脚后掌(脚跟底部),对攻击目标的蹬、踩、踏、劈。跆拳道练习者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这些部位配合身体旋转跳跃可进行站立踢、跳动踢、腾空踢、转身踢和连续飞踢等踢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跆拳道脚靶的训练方法。

跆拳道脚靶的训练方法

练习者踢击完成后要回到准备姿势,进入下一次的进攻和防守,以防被对手乘机攻击。要达到“快打快收”的攻防速度,必须经过一定手段和方法的训练。现今的跆拳道腿法技术主要有前踢、侧踢、后踢、下劈、勾踢、后旋踢、推踢、横踢、跳踢、单腿连踢和双飞连踢等主要技法。这些技术的有效训练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脚靶的训练,跆拳道中的脚靶也称为鸡翅靶,如图(因其形状似鸡的翅膀而得名鸡翅靶), 其靶身前后打击面一般均采用真皮材质,结实耐用。鸡翅靶在跆拳道训练中至为重要,是每个跆拳道练习者的必备用具,它对提高跆拳道练习者训练腿法的攻击速度与力度、连续攻击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是一名跆拳道练习者不可缺少的训练器材。日常训练中,沙袋可以用来增强腿部的杀伤力度及脚部的硬度,但通过脚靶却更可用来培养实战的攻击感觉与距离感,可以使练习者逐步熟练动作之间的连接并对踢击的准确度有良好的锻炼作用。然而如果练习者不了解其正确的训练方法,就不会起多大的作用,所以只有正确训练并科学实施,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训练中可两人或多人一组让一人手持脚靶,可变化出各种不同靶位,让练习者用各种腿法踢击。从纯技术角度而言,我们可将跆拳道技术分为拳、腿两类攻击技术,一是腿的技术,指踝关节以下脚的部位所使用的技术,包括横踢、前踢、后踢、侧踢、旋踢、钩踢、推踢和下劈;二是拳的技术,指握紧的拳头使用直拳击打。以下就跆拳道的各种拳腿技术的脚靶拿法与训练方法进行分析:

跆拳道脚靶的训练方法一、 持靶方法

1. 前踢持靶方法

持靶者前后开立站式,后手握靶柄的前端部位,靶面放于水平,位置与腰同高或稍高,踢击时用正脚背踢击靶心位置,前踢技术正确,踢击部位有力,在踢击的瞬间脚靶的两面将相互撞击,产生清脆的“劈啪”声音。

2. 横踢持靶方法

持靶者握靶柄的前端,靶面与水平面成45度-90度的夹角,位置放于身体肋部前15-30厘米处。靶的两面分别指向左斜下和右斜上(踢另一侧时相反),靶的前边缘在前斜上方;整个靶位在人体前方。横踢分中段和上段各个高度,中段在腹胸之间,上段即为头的高度踢击时用正脚背击打靶心,产生清脆“劈啪”的声音。

3. 下劈持靶方法

下劈有两种持靶方法,一是持靶者正握于靶柄的前端,靶身和地面平行,靶面微向斜上方,放于与头同高的位置。另一种握法是靶柄指向上方,靶前边缘在下方,靶面与地面垂直或稍前方斜15-45度。下劈时靶位与头同高,用脚掌击打脚靶发出清脆“劈啪”声响。

4. 后踢持靶方法

后踢靶时有三种持靶方法,一种是单手靶,持靶者向前微弓步,手握靶柄的中间,靶柄、靶前边缘与地面垂直,同时贴靠于手臂处,靶面正对踢靶人,靶位在握靶人的身体侧面,另二种方法是双手靶,一是持靶者双手各一个,两手平行伸出,将两个靶心交叉贴紧;靶位在握靶人的胸部以下和髋关节以上的位置。另一种是将两靶贴紧后,靶柄间相互垂直。放与在握靶人的身体侧方。
 

5. 双飞持靶方法

持靶者左右手各拿一个靶,握靶柄的前端,靶柄与水平面成15°-45°间夹角,前手脚靶放于腹部,后手脚靶放于胸前10厘米处。拿靶人两手可放于中线位置,两靶前边缘皆在朝斜上方,成交叉状。

6. 推踢持靶方法

推踢脚靶拿法与后踢类似,练习者也可选择自身喜欢的踢靶方式进行练习。

7. 旋风踢持靶方法

持靶者左右手各拿一个靶,将两靶平行向前方伸出,两靶靶心相对、靶柄交叉成30度-45度角,靶与靶之间相离10-25厘米。在练习旋风踢时,如果技术动作准确、有力,两个脚靶间会相互撞击,发出"劈啪"的清脆声音。

8. 后旋踢持靶方法

后旋踢靶时有两种持靶方法,一种是单手拿靶法,另一种是双手拿靶法。持靶者前后开立站式,单手持靶,握靶柄的前端,靶柄与水平面垂直,靶面微向外侧倾斜10-15度,靶位在握靶人的正前方。双手握靶时,握靶柄的前端,两靶柄与水平面成垂自方向,两靶面向左、右方向.两靶间隔约15厘米,与踢靶人的头部同高后旋踢时用脚击打靶心位置,产生清脆“劈啪”的声音。

9. 直拳持靶方法

直拳的持靶方式与后踢相似,两手各握一靶,一靶反握并与地面垂直,并贴靠于手臂,随后将两靶相互交叉重叠,放与后手小臂处。持靶高度在训练者的髋部以上,肩部以下部位。用拳击打靶心位置,将产生清脆"劈啪"的声音,力度渗透靶面。

跆拳道脚靶的训练方法二、 脚靶训练方法

脚靶的训练方法决定练习者技术训练效果。所以训练中采用什么样脚靶训练方法至为重要。跆拳道教练员可根据练习者的实际技术水平,量力而行,进行活动靶、难度靶和攻防靶位练习。脚靶练习应训练明确,要求严格,内容有针对性,手段和方法多样,这样才能充分激发练习者的训练欲望,忘我的投入到训练中去,同时通过跆拳道的脚靶训练,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战水平。 训练中可采用预设性的、先知性、反应性的攻防靶训练,这样有序、合理的练习,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受伤,为促成战术意识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固定靶

固定靶是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是指两人一组,持靶者固定不变一个持靶方式,练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单一技术腿法不断踢击。一般2分种一组,组间休息一分钟。初学者可多进行此方法训练,来提高单个技术水平。

2. 多人靶

多人靶是多人站一排或交错站立,持靶者根据训练内容,让每个人依次持不同的靶式,如按:前踢、横踢、下劈、后踢、后旋等靶法顺序排列。可分为直线排列与交叉排列,练习者从排头开始配合步法逐一踢击,踢完靶后,又重新返回到起始位置,进行踢击。练习者踢完5-8个轮回,然后相互交换。

3. 反应靶

反应靶的训练对象主要是已熟练掌握跆拳道技术的练习者。两人一组,持靶者两手各手持一靶,先放下脚靶于身体两侧,教练员突然发出“鸣哨”信号,持靶者面对练习者果断亮出脚靶,练习者依持靶者所持靶位快速反应,进行踢击。2分钟一组,4-6组为宜。此训练方法对于提高练习者的反应速度具有明显的效果,技术熟练的练习者可多采用此训练方法。

4. 攻防靶

攻防靶是一种假设性实战的攻击演练,能提高跆练习者的技战术意识。两人一组,甲方手持双靶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乙方实战姿势站立,目视持靶者;甲方持靶者突然起腿攻击乙方,乙方快速撤步闪躲甲方的腿法攻击,甲方在攻击腿落地后,不停,迅速亮出脚靶,乙方根据甲方的持靶方位与角度,果断判断选择腿法技术攻击。如此反复进行,2分钟一组,4-6组为宜。

跆拳道练习者在进行以上踢脚靶的训练时,应该注意踢击鸡翅靶的中心位詈,以腰带腿,起腿果断快速,整体力量要劲透靶面向后穿透之意。而持靶者手不要太放松,应该注意攻击腿的方向和角度,随时变化靶的高度,以避免踢“空腿”导致受伤,影响日常训练。

跆拳道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法

跆拳道(韩文:태권도,英文:Taekwondo),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是一种主要使用手及脚进行格斗或对抗的运动。跆拳道需要怎样的训练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跆拳道耐力素质训练。
        
       

跆拳道耐力素质训练

由于跆拳道竞技是一项集各项运动素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对耐力素质同样具有相当高的要求。跆拳道的正式比赛为3回合制,每回合3分钟,而且。每次比赛的所有场次都要集中在1~2天内打完,所以,对于各运动员来说耐力素质及其重要的。这里面包括速度耐力,即每场比赛自始至终都要有充沛的体力,保正在比赛中正常地发挥和有效地运用技术和战术。同时,也包括力量耐力,即必须具备长时间激烈的对抗中有效的打击和防御对手的能力。而且,这些耐力至少要保持到整个比赛结束,否则,就不会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

1.有氧耐力训练

主要采用强度小,负荷时间长的各种练习方法。跆拳道训练中常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包括以下儿种:

(1)4000米-12000米匀速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保持匀速跑完全程。

(2)越野跑;利用公园。山川或环境较好的地方进行30分钟以上的越野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利用环境调节心情,降低疲劳感,

(3)10分钟跳绳:利用跳绳进行耐力练习。在10分钟内保持跳动频率不变,但可变换跳动方式,进行单脚跳或双脚跳;

(4)10分钟组合踢法动作练习。连续10分钟进行运动员已掌握的技术组合练习,既练习动作的熟练程度,又练习耐力素质。

(5):三对一或四对一的车轮战。练习者人与3位或4位培练逐一对抗.但限定强度和力度,每人3分钟,进行一轮次或两轮次的有条什实战练习。
 

2.无氧耐力训练

无氧耐力训练即采用负荷时间短、练习密度大、间歇时间短的练习方法专门训练时常利用以下几种方法和手段:

(1)30米、60米、100米冲刺跑。

(2)400米、800米变速跑:

(3)跳木马提膝-左、右侧滑步扶地。

(4)两人一组脚靶练习:

(5)左右横踢50次(中、高)。

(6)左两次。右两次横踢30次(中、高):

(7)单腿横蹋(50次、40次、30次、20次、10次)递减法(中、高)。

(8)跳踢(50次、40次、30次、20次、10次)递减法。

3.三人组脚靶练习:

(1)横踢(前、后腿)(中、高各10次)。

(2)劈腿(前、后、跳各30次)。

(3)后踢(20次)。

(4)后旋踢(20次)。

(5)旋风踢(360度横踢)(20次)。

(6)双飞踢(20次)。

(7)模拟实战。

(8)移动靶4分针x4组,间歇40秒钟; (4分钟x4组) +(4分钟x4组)间歇20秒钟,共做2-4大组:

(9)1分钟x 4组,两人循环无间歇;40秒钟x 4组,两人循环无间歇。

(10)车轮战:采用实战或条件性实战.由练习者一人连续打3-5局,每打一局换一名体力充沛的同伴,局间休息1分钟。

4.耐力素质训练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根据练习任务的要求,科学地安排练习的运动量、强度、重复次数、间歇时间和间歇方式。

(2)跆拳道运动员的耐力几有力量性的特点,增加力量练习的次数是发展肌肉耐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3)根据跆拳道比赛时间长、强度大、对抗竞争激烈的特点和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科学地安排有氧耐山和无氧耐力的训

练,并使无氧耐力训练尽可能地结合专项进行。

(4)耐力训练练不仅是身体力面的训练,也是意志品质的培养过程。因此,在耐力训练中除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外,还要注意培养运动员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跆拳道的速度素质训练的方法

跆拳道(韩文:태권도,英文:Taekwondo),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是一种主要使用手及脚进行格斗或对抗的运动。跆拳道需要怎样的训练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跆拳道速度素质训练的知识。


跆拳道的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素质在跆拳道诸多素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有跆拳道的比赛中,速度素质显得尢为重要。比赛时速度素质中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以及动作速率通过具体的攻防动作和战术意图,综合表现出来。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就要求运动员在高度紧张和繁杂的对抗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速度的各项素质。因此,跆拳道速度素质的训练,就是利用具体有效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使人体速度素质的各项潜能被充分激发,使各部分的综小的速度素质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程度,从而提高技术和战术的运用效果,争取比赛的胜利,速度素质训练重点要提高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训练过程中要充分注意速度训练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1.反应速度的训练

(1)简单动作反应速度的训练:即按动作的技术规格要求进行单个或简易组合动作的训练。简单反应速度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运动员对动作熟练的程度。提高跆拳道简单动作反应速度。

主要利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听教练或同伴发出信号后进行快速反应。例如,随同伴击掌的声音,迅速做出具体动作如横踢等。或听信号后进行前进退跑、扶地转身往返跑等练习。根据教练或同伴做出的进攻动作,迅速做出防守反击,或直接反击动作。例如,对方用摆踢向你进攻,你迅速利用跳换步接后踢反击。当教练或同伴"在同高度和不同部位亮出脚靶时,你快速反应判断,利用适当的方法快速进攻。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和反应速度的巩固与提高,就可进入专训练阶段。专门训练时采用两种具体手段: 分解法和变换法.分解法即在较容易完成动作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分解动作的,来提高反应速度。如练习左臂内格防守,接跳换步右后踢反击的动作组合,训练时先练右势站立用左臂向内格挡防守连续顺势跳换成左势站立,然后再练习左势站位实战姿势向右后转体用右脚后踢的反击动作,以提高两部分动作的速度变换法是指根据动作的强度,用具有时间变化的信号刺激,明显改变练习形式如环境来提高简单动作反应速度,如临近比赛时的条件性实战以及通过消除运动员心理障碍等方法来提高简单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均属此列。

(2)复杂动作反应速度的训练。

跆举道比赛攻防激烈,瞬息万变,对于复杂动作的反应速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它与技术、战术训练密不可分。因此复杂动作反应速度的训练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条件实战,实战和参加邀请赛、对抗赛、友谊赛,甚至正式比赛去具体完成训练任务。因为只有在实战中特别是在比赛中,才能发现问题,而且,选择的动作是否正确、有效,只有在实战运用中才能得到证实。 因此,根据教练员事先设计好的训练意图,进行实战对抗和比赛,在对抗中练习掌握复杂动作的速度和时机,从而提高复杂动作的反应速度,是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所必须的方法之一。在有目的地发展复杂,应速度的专门训练中,尽可能根据或模拟跆拳道比赛中产生复杂反应的条件和类似的形式,让运动员反复适应后使反应时间缩短。由于复杂动作反应速度的转移范围较广泛,因而应采用多种形式的专门练习,以稳定其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

2.动作速度的训练

所谓动作速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单纯的动作速度是不存在的。我们在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动作速度,实际上是由运动的物体或人体的其它能力,如力量,协调、耐力、技术等因素,加上速度素质来决定的。所以,动作速度的训练与其它运动素质的训练、技术训练有密切的联系。要培养动作速度,就必须有目的地发展相应的运动能力,这是动作速度训练的特殊之处。同时,由于速度素质具有不易转移的特点,因此,在动作速度的训练过程中,训练的任务和内容必须明确,否则收不到良好效果。另外动作速度的提高,必须与速度耐力的提高结合起来,实战中运动员不仅仅是快速完成动作 ,而且还要把这种能力保持到比赛的结束。因此,动作速度的速度耐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跆拳道的动作速度训练中,为了坚持上述训练原则和方法,通常采用多种形式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并围绕提高动作速度做一些相关的和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

(1)利用冲刺跑和中高速跑练习动作速度。速度练习,包含从静止到最大速度的疾跑阶段,这是提高速度的最重要前提。因而利用30米、50米、100米跑练习加速度和冲刺感觉,利用200米、300米、400米跑体会持续高速度状态下,速度耐力的本体感觉,会对提高动作速度提供最直接的身体感觉。这种感觉在跆拳道的对抗中,主要体现在利用步法而快硬动作的速度,提高动作的加速度,既加快了动作本身的速度,又增加技术运用的击力度和效果,因而被经常采用。在专门性训练时,可将带有转体、进步接做各种技术动作和组合反复训练,会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击打力度。例如将转体后旋踢的动作,结合身体加速时个体感觉,把最快速度和最大力度体现在最后用力上,从而提高后旋踢的动作速度和击打力度。

(2)利用下坡跑、加速跑和后蹬跑练习不同状况下的动作速度。跆拳道的比赛是瞬息万变的,因而练习在不同状况下完成动作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专门练习时,可采用将不同特点的两、三个动作或组合连续运用的方法,提高完成不同动作的速率。例如,做左横踢一右横踢一转身左后旋踢组合,接做腾空左前劈腿一右侧踢组合,将原地的、旋转和腾空的动作结合起来熟练后会提高不同形式动作的单个速串和变化速度,从根本提高动作的速度。

3.发展速度素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队员尽量以快的速度按规格要求完成动作。

(2)采用的技术动作必须是练习者已熟练掌握、形成定型的动作。

(3)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以30秒钟一组为宜。

(4)专门性的动作速度练习与比赛的动作结构相似,从实战角度进行训练。

(5)利用重物进行专门动作速度练习时,重物的比例重量,培养单纯力量比速度力量的重量要小。

(6)严格掌握好练习的间歇时间和休息力式。间歇的时间在保证后一次练习完成的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不低于前 一次,一般为5~8分计。休息力式以积极性休息为主,做一些简单的模仿和想象动作,但不用力。

(7)由于速度练习具有极限强度,量不宜大。

本文Hash:86fa5d636c831f40ba5e87d031ea6385b8646406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