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七情与武术
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思想意识及感情方面的情志活动。《黄帝内经》认为: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肺志为忧;脾志为思;肾志为恐。在五脏中,心居首位,为君主之宫,主管一切。正常人在心情舒畅时练功,觉得精神清爽,动作敏捷而有轻灵之感。因此,在武术练习中应排除七情干扰,保持心情愉快。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七情与武术。
七情与武术
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但喜乐过度,同样会使心气受到损耗。《灵枢经•本神篇》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就是说喜乐过度会造成神气外散而无法收藏。神散意散,意散气散,气散力散,就会造成全身散漫无序,势如散沙,无可提挈,无所主持。
怒则气上伤肝,肝气过于升气上逆,会使胸肋胀满,目赤头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暴怒伤肝。”阴血亏耗则水不涵木,肝火更旺,甚或肝血失调,血随气升,形成吐血症。又肝属木为火之母,五行逆乘,亦可病心。心不能自主,动作失去协调。故拳论说:“怒则生暴,火暴藏拙o"意欲求快,因僵暴而更慢;意欲求巧,因呆滞而更拙。这样往往就事与愿违,力不从心,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忧则伤肺,思则伤脾。肺主气,脾主力。肺伤则气散而不能鼓荡;脾伤则力散而不能支撑。脾肺一伤,营卫气血失其源;气力已散,精神功效失其基。
《素问•举痛篇》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灵枢经•本神篇》说:“肝悲动中则伤魄。”悲由哀伤痛苦产生。
《素问•举痛篇》又说:“惊则气无所倚,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故气乱矣。”血气不足则善恐,恐则气下。惊恐伤肾,肾属水主精,精气下陷,不能上升,肾水不生,心火易元,水不涵木,肝血易枯。精不能往上走,神不能向下行,则水火难于相济,阴阳失其调合,故精枯神竭。又肾藏志,惊恐则志不宣。
一般说来,对七情应有所节制。七情犹如拳法,皆不能偏刚偏柔。否则,七情不能中正平和,拳法不能相济为用。
在武术技击中,要用各种方法造成对方在精神情志上的偏胜偏激,并防止对方使用各种方法在精神情志上造成我的偏激偏胜。对敌方,用轻缓的动作迷惑他,以爆发的动作惊掣他,使其担忧积虑,觉我之不可测,而不知己应何为。我则趁其胆战心惊、意乱神慌之际,出奇制胜;若敌眉开眼笑,言甘意恭,我则应防其机心,预其算计。在情志反映上,眼为心之苗,要注意观察行色,压倒对方。彼扬而吾抑之,彼喜而吾忧之,彼怒而吾激之,彼思而吾疑之,彼忧而吾惊之,时时截住对手,使其不能得意。我得情志之势,而后施之技法,可谓未战而能先得取胜之机矣。
武德与权术
春秋时期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古人亦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以后随着时代的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历史上,大多以“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戒骄奢淫逸”等作为武德信条。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德与权术。
武德与权术
武德是一种伦理观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因而,这“武德”固然寓予和激发了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如历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气节之人,举不胜举,戚继光、岳飞、袁崇焕、谭嗣同,都是武德高尚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事迹,可歌可泣。
然而,也许历史上的中国被称为空泛道德国度的原因,玩弄权术而有标榜“武德”者,亦不在少数。
在《三十六计》中,大谈变数中有谋术,谋术中有变数,阴阳交替作用,机会就在其中,但却一再标榜“军人应以武德为本”;姜尚的《六韬》中既描绘了明君贤臣的形象,韬光养晦,威而不猛,胸怀天下,同甘共苦,清静无为,争取人心,重用贤才,赏罚怀柔,分化瓦解,完师柔武等,却又有为政治斗争的计谋,有兔死狗烹、杀戮豪杰、抑制人才的思想。
一方面“威而不猛,胸怀天下,同甘共苦,清静无为”的武德思想被广泛宣传,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这个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社会,那些想要有所“作为”的武将们却要学会制人之权术。诚如鬼谷子曰:“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君不见那些“乱世出英雄”们,往往是一面高喊“武德昌明,天下安宁,武德大行,天下太平” 同时又处心积虑地巧施权术。几乎每个朝代,每段时期,都有见他们粉墨登场,事实上他们已经丧失了“武德”。
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孝悌正义”乃是实现各种平等之社会理想,以维持社会之秩序。即人可以为了正义,而宁死不屈,表现惊天动地泣鬼的道德伦理精神。至于“除暴安良,扶危济贫”,或曰“行侠仗义”,都是从上古“义”的本意中生发出来的新的文化内涵。如果说“孝悌正义”是古代上层社会的理想道德观,那么“除暴安良,扶危济贫”,则是下层社会所谓“江湖义气”。
然而,中国古代的一些将帅唯独缺乏正义战争思想。他们只知道“服从是军人的天职”,缺少舍生为大众、誓死保卫百姓利益的精神。民间侠客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江湖义气”,其精神空间更是有限。
我们说,中国文化与其说是道德文化,不如说是权术权谋文化。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历史上中国的将帅们自然也就大都成了诡道之人。
同样,中国是个权力本位的国度,谁掌握了权柄,便拥有了荣华富贵;谁抓得了最高权力,便立即会成为“天子“,成为神,能主宰一切人的命运;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看来“武德”只停留在纸上,几千年来,为了争当“英雄”,个个大施“权术”斗得你死我活,才是他们的人生的真谛。
武术礼仪与武德教育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确切地说,它是中国武学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武学文化的代表作如《孙子兵法》,它从用兵之道到天时、地理,对将帅的要求、将帅的作用及军队建制、军事法制、战略战术、后勤外交等均有深刻的论述。总体上讲,它论述的是集团作战法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术礼仪与武德教育。
武术礼仪与武德教育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确切地说,它是中国武学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武学文化的代表作如《孙子兵法》,它从用兵之道到天时、地理,对将帅的要求、将帅的作用及军队建制、军事法制、战略战术、后勤外交等均有深刻的论述。总体上讲,它论述的是集团作战法则。而武术则是单兵作战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它在发展中吸收了大量民间的技艺,如医家的“五禽戏”、道家的“易筋经”等等。武术史上,以少林、武当两大派为最。其原因就在于民间习武者必具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更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时间。所谓“穷文富武”,这“富”不单指饮食、衣着上的富有,同时还包括时间上的富有。僧、道确是此项的优越者,在诵经之余用大量时间习武,不仅可以健身,而且无暇滋生妄念,这对修道参佛极为重要。僧、道均提倡习武,而僧、道之寺、观又提供了相宜的场地和人员来源,有一定水准之僧、道还有云游之举,其武技传播之广,对形成门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经过上千年的历练与发展,就形成了一种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门类众多且极具中国传统哲学坚实思想基础的武术文化。因此,其发展就更有生命力,其内涵也就远远超出了武术技能本身。所以,不能把武术看成是简单的竞技体育,应当把它看成是一种文化,一种具有多种内涵的教育课题。如对武术进行全面整理,它完全可以形成德、智、体、美等教育学术体系。现简单分述如下:
武术礼仪与武德教育一、德育
武术本身是有武德相约束的,武林各门派均强调重武尚德。武德并非为单纯的武术本身的道德规范,它的核心是一个“义”字。“义”的实质就是代表整体社会利益的要求,既要有热爱整个社会之心,反过来也要有自尊、自爱、爱人之心。具体来说,就是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热爱人民;要讲礼仪,讲正义,讲气节,尊师重道,敢于为维护正义而牺牲。在教学与训练中,在与人们的交往中,均应将这种道德精神融入其中。
武术礼仪与武德教育二、体育教育
通过武术训练,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增加力量,更能使人体反应灵敏、动作快速活跃,这就使人们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尽显旺盛的生命活力,而且在某种危险的环境中更有机智勇敢的优秀表现。在力量锻炼的功效上,已不是单纯的负重、持重和耐力的增强,而是可以训练出多种发力形式,如刚力、柔力等。在力的应用中更灵活、善机动,其爆发力尤为突出。它可适应各种工作需要,这是一般体育运动难以全面概括的。
武术礼仪与武德教育三、武术技巧
武术技巧的训练,实际上也是智慧的训练和培养。具体地讲,武术技巧的训练除前面讲的体育健身之外,主要是技击和表演艺术。技击是武术之本,也是中国武学中单兵作战能力的反映,它将力量、速度、技巧和心理战术综合为一体,最终完成其技击目的。
1.力量的发出,要求“发力要整”
一拳击出,全身所有肌肉收缩之力均以有效的同步支持这一拳的击出,也就是说,击出的这一拳成了发拳者整体力量的集中点。然而,发力形式要根据情景而变。力型是多样的,使用时既要根据拳技本身而动,也要根据敌情而变。除此之外,还应具备抗击打能力,即通过操手、操臂、操肋等内、外功的训练而具备可发出和抗击重击打的能力,亦可使人少受外伤。拳术家均有“内力”之说(但无法测试)。所谓“内力”,多指通过桩功和意识的引发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强大的、常常为瞬间的爆发力。
2.速度
速度是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孙子兵法·势篇》中 “动如弓广弩”,即形容动作之快。快为取胜之道。速度除通过训练而取得外,还有个使用问题,如通过技巧应用而形成就近击敌、攻防一体等等,这就在速度训练的基础上又凭技巧缩短了攻击距离,减少了攻击程序,从而达到以技巧加快速度之目的。
3.武术技巧
武术技巧的使用尤重攻守变换及一、二次攻击的配合,这些技艺实际上就是兵法中“奇正”的应用。孙子在论奇正中说:“……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武术散手的技击艺术就是本着这种精神和原则,简捷而神奇并巧妙地攻防转换,利用敌方之攻势守势而施我之攻守,因时因势,有机相融,从而演变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技能,出奇制胜。这一技巧的形成,无疑是高智慧的结晶。在训练和实战中,提高练习者的思维能力、活力,也是激活练习者智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
4.心理因素的应用
武术训练中的桩功,一是训练内力,二是训练心理素质。桩功的训练,体现在心理方面,就是要求习练者要“沉静”,即能冷静地判断敌情并果断处置,进而在精神上威慑敌方,使对手觉得我高深莫测不知所攻,我再施之技巧,快速近敌而击之。正如孙子所云“其势险,其节短”,这也是古代兵家所说的“造势”。如:敌进我进,出其不意;攻其必救,诱而击敌,在态势上给对手造成险峻形势,使对手在心理上产生怯阵、紧张而疏忽技术或动作过当;同时,我在技术动作的节奏、配合上做到短促有力、变化快捷,更使对手手足无措,不知所守。如此,对手必然处处为我所制,这也是高智慧高素质的体现。
现代武术技巧体现在表演艺术上,则是力量、速度、节奏、柔韧、造型等诸元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表演技艺。传统武术多突出其节奏、发力、速度的技艺而形成令人难忘的威势,使人内心产生强烈震撼,这也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武术礼仪与武德教育四、精神素质教育
武术本主动,但它在主观精神上则要求术者“沉静”、“自然”。国术大师“鹰爪王”陈子正先生说过:“练拳本粗事,然非精细者不能极其粗;练拳本主动,然非沉静者不能用其动。”武术训练,就是要使习练者具有冷静的头脑、细微的心思和精确的动作。如鹰手拳法中的散手,常常是2~5个动作组成,看似简单,但一旦角度稍偏、发力时间稍差、动作配合稍有欠缺,则其结果常常不是胜利而是败北。所以,在看似粗犷的动作中,必须精心细作方能正确完成,这样,既可培养人的宏观观察能力,又可培养出人的细致周到的工作作风。
武术本为技击之术,在训练中必须使受训者具有顽强不屈的竞争精神-散打的应变能力,较技格斗时的勇猛善战,以及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等,这些基本精神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对青少年尤为重要,而这又是其他诸多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综上所述,武术的训练与应用已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的局限,我们要把它提高到武术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应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内容来抓。
本文Hash:055ef256d1801cb0d9777a5bb00c320dcf249a2e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开心100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